80个物理易错疑难考点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3.10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完整修订版)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完整修订版)

物理经典易错题——初三部分之邯郸勺丸创作时间:二〇一四年二月七日姓名揭阳地区2013——2014年度物理中考备考专项(3)第一部分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热学)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热量(Q)、燃烧值(q)、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

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更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Q=cmDt及燃烧值计算Q=qm,分子运动论。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103焦 /(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

0℃的酒精和20℃×107焦/千克,它其实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

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含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选项B、C正确。

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例1:两支内径粗细分歧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拔出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解析]:温度计拔出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

最新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

最新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

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共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近200道易错题解析,后半部分是供练习的204道易错题(附有答案)]质点运动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10 m/s加速度【错解原因】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

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

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

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

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什么时候不存在。

【分析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

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

据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1=v-at则有0=10-5t解得t=2S由于汽车在2S时【评析】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s=-30m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

应思考在运用规律中是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本题还可以利用图像求解。

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据v,a由此可知三角形vOt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刹车3s内的位移。

例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

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10m/s2)【错解】物体从气球上掉下来到达地面这段距离即为物体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所以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 1445m。

【错解原因】由于学生对惯性定律理解不深刻,导致对题中的隐含条件即物体离开气球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视而不见。

误认为v0=0。

实际物体随气球匀速上升时,物体具有向上10m/s的速度当物体离开气球时,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解答】本题既可以用整体处理的方法也可以分段处理。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方面。

要想在中考前领先,做题训练是必备的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但做题既要有量,更要有质。

所以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物理易错题,准初三党务必练习,为中考提前做准备!初中物理易错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2、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

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生高压电的装置打火。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后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4、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找到了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前者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后者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氘和氚结合成氦核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6年3月19日,俄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在我国张家界进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表演。

表演中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精确对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时,加油机飞行员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初中物理易错题100道

初中物理易错题100道

初中物理易错题100道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有一些经典的易错题目,让许多学生常常出现困惑和错误。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初中物理易错题100道,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力学篇:1.弹力系数的单位是什么?2.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有几个分力?3.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是怎样的?5.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6.两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跳远运动,有什么样的策略能够跳得更远?7.为什么说弹力是一种保持形状和长度不变的力?8.在水平面上,斜面和平面哪个摩擦力更大?9.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10.小车A和小车B以相同的初始速度相对运动,在小车B的参考系里,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热学篇:1.冰为什么会融化?2.热传导发生在什么条件下?3.热传导和对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4.什么是理想气体?5.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6.导热性能好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7.什么是比热容?8.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有什么不同?9.热能传递的方式有哪些?10.为什么夏天出汗后感觉凉爽?光学篇:1.光和电磁波有什么联系?2.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吗?3.光的色散现象是什么?4.什么是反射率?5.什么是折射率?6.光的对称性有哪些?7.什么是光的全反射?8.透镜的焦距和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9.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是通过眼镜中间的孔看到的?10.光的透过、折射和反射有什么应用?电学篇:1.电流的方向和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一样的吗?2.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有什么区别?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什么是欧姆定律?5.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6.为什么电闸是由继电器控制的?7.电磁铁和电动机有什么区别?8.什么是电容?9.电路中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是如何求解的?10.什么是交流电?以上是初中物理易错题100道的部分题目,希望能够对大家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和温故知新。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

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长度(L或s):米(m)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

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比热容?: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电阻?:欧姆(Ω)。

单位换算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1h=3600s,1min=60s,1Kwh=3.6×106J.1Km/h=5/18m/s=1/3.6m/s,1g/cm3=103Kg/m3,1cm2=10-4m2,1cm3=1mL=10-6m3,1dm3=1L=10-3m3,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公式1.速度v=s/t;2.密度ρ=m/v;3.压强P=F/s=ρgh;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I2Rt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电阻:R=U/I=U2/P电压:U=IR=P/I电功:W=Pt=Uit=I2Rt=U2t/R电热:Q=I2Rt(焦耳定律)=Uit==U2t/R电功率:P=W/t=UI=I2R=U2/R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U1:U2=P1:P2=Q1:Q2=W1:W2=R1:R2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I1:I2=P1:P2=Q1:Q2=W1:W2=R2:R1物理学家与贡献姓名贡献安培:安培定则(右手定则)牛顿(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沈括固体传声、磁偏角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欧姆(电阻)欧姆定律焦耳(能)焦耳定律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杠杆平衡原理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行星(核式)模型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初中物理45个易错知识点及对应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45个易错知识点及对应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中的45个易错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容易看错标尺上的分度值。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越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惯性,不能说因为惯性的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由于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0.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平衡力。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 kg ≠9.8 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是否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和运动速度无关,和拉力大小无关。

16.杠杆和天平调平:哪边高(轻)往哪边调(往哪边调,则哪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增大)。

物理精选 80 题+答案及解答

物理精选 80 题+答案及解答

物理精选80题1.如图所示,木箱重600N,小明用F1=200N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木箱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推力增大到F2=30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600N B.200NC.300N D.大于200N小于300N2.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

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ƒ丙>ƒ甲=ƒ丁>ƒ乙B.ƒ乙>ƒ丙>ƒ丁>ƒ甲C.ƒ乙>ƒ丁>ƒ甲>ƒ丙D.ƒ乙>ƒ甲=ƒ丁>ƒ丙3.用正确方法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为76cm,如图所示,如果(水银足够深)用手握住玻璃管向下插入水银中,当管只有20cm露出水银面时,放开手,玻璃管将会()A.向下落B.自动升高56cmC.静止不动D.自动升高76cm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将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

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P甲=P z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2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2N,0B.0,2N C.2N,4N D.2N,2N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C.如果小球运动到B点时恰好不受任何力,则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向右7.如图所示,小球沿弯曲的轨道由静止从A处经过B、C运动到D处恰好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B.小球在A处的势能大于在D处的势能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D.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有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不守恒8.质量相同的铜球与铝球放入足量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相同,则()A.铝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且它们的体积一样大B.铝球和铜球如果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的空心体积一定大于铝球的空心体积C.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无法判断9.质量相同的两个正方体,边长比是1:3,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A.1:3B.3:1C.1:9D.9:110.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其中甲、乙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绝对经典80道难题 浮力全解

初中物理绝对经典80道难题 浮力全解

初中物理经典80题--浮力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 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 B. 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 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D..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2FF甲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和P 中液体的深度相同。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乙甲 P乙的关系是>PP,=PF=FF<F,P BA..乙乙甲乙甲甲甲乙=PPF>F,F=F,P<P C.. D乙乙甲乙甲甲乙甲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4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立方厘米)克/中,则溢出水的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 克.3.6.4.5克 D CA.4克 B.5克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G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4.重为1 f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和阻力.F=2G=2f DA.G=F B.F-f=G C.G111 5.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 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漂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处于漂浮状态C .相同质量的木块和实心铁块,木块的浮力大D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5牛,体积为0.6dm6.把重为正确的是牛.物体悬浮,浮力为6.物体上浮,浮力为A6牛 B 牛.物体沉在水底,浮力为6.物体漂浮,浮力为5牛 DC 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8 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无法判断 C.一样大D. A. 木块大 B.石块大的水,160g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9.质量为静止后小球将无法确定沉入水底 D. A. 浮出液面 B.悬浮水中 C..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10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6衡水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竖直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一段距离s后,速度为v,测得物块对地板的压力大小大小为F。

改变升降机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相同距离,可以得到多组对应的v和F,作出F——v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c/2s
B.当v2=c时,物块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物块的质量m=2b/cs
D.d=2b
【参考答案】AD
2.(2016洛阳联考)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

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位移x变化关系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
【参考答案】 A
2.(天津市河北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在弹
x 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处,将弹簧压缩了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

在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象是: ( )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物体下降到O点时,物体所受弹力为零,此时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继续下降,所受合力F=mg-kx,加速度a=F/m=g-kx/m。

物块从与弹簧接触
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

当弹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此后合外力向上,加速度可表示为a=F/m= kx/m –g,当弹力增大到是重力的2倍时,加速度大小为g。

由对称性可知,此时物体向下运动速度不为零,继续向下运动,故当物体速度减小到零时,加速度a>g,选项D正确ABC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v-t图像;胡克定律
3.(2016山东淄博模拟)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
l
时间内物块A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t
2
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
C.t
3
时刻物块A的速度最大
D.t
2~t
4
时间内物块A一直做减速运动
【参考答案】.BC
二.计算题
1...(2016上海四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从直立静止起,做“下蹲-起跳”动作,图中的“●”表示人的重心。

图乙是由力传感器画出的F-t 图线。

图乙中1~4各点对应着图甲中1~4四个状态和时刻。

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求:
(1)此人的质量。

(2)此人1s 内的最大加速度,并以向上为正,画出此人在1s 内的大致a -t 图像。

(3)在F -t 图像上找出此人在下蹲阶段什么时刻达到最大速度?简单说明必要理由。

【名师解析】:(1)此人状态1处于静止状态,对应图乙中1点F 1=600N 可知此人
m =60kg 。

(2)由图可知:图乙中2点F 2=1800N 最大, 由ma mg F =-,有2060
60018002max =-=-=
m mg F a m/s 2。

1s 内的a -t 图像如右图。

(3)下蹲阶段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由a-t图像可读出速度最大时刻约为0.45。

2.(14分)(2016安徽省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试求:(1)物块的质量m多大?
(2)0-6s
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多大?
【参照答案】(1)1kg (2
)1m/s.
则0~6s:平均速度
1
2222
2/1/
6
v m s m s
⨯⨯+⨯
==……………………2分
3.(10分)(2016北京海淀联考)图15甲是2012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

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
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15乙所示。

取g= 10m/s 2,根据F-t 图象求: (1)运动员的质量;
(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参照答案】(1)50kg (2)40 m/s 2 (2)3.2m 【名师解析】
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得到运动员的质量和所受最大力,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得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应用竖直上抛规律和相关知识得到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3)由图像可知远动员离开蹦床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开蹦床的时刻为6.8s 或9.4s ,再下落到蹦床上的时刻为8.4s 或11s ,它们的时间间隔均为1.6s 。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其自由下落的时间为0.8s 。

………………………………………2分
图15

500
02500
F/N
6.8

设运动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
H =221gt =28.0102
1⨯⨯m=3.2m ………………………………………2分
4. (15分)(2016四川省自贡市联考)一同学想研究电梯上升过程的运动规律.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他携带了一 个质量为5 kg 的重物和一套便携式DIS 实 验系统,重物悬挂在力传感器上.电梯从第一 层开始启动,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 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器上显示出的力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O m/s 2根据图象中的数据,求:
(1) 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 1与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 2的大小; (2) 电梯在3.0-13.0s 时段内的速度v 1的大小与电梯在19.0s 内上升的髙度H 。

【参照答案】(1)0.8 m/s 2 (2)H =69.6 m
【名师解析】
5.(10分)(2016北京朝阳联考)质量m =1.0kg 的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0.4。

现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推力作用于物块的时间为10s ,物块在推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a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a )所示。

g 取10m/s 2。

(1)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 ─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所示a ─t 图
a /(m·s -2) t/s
4
6
8
10 4.0 6.0 2.08.0 F /N
t/s
4
6
8
10 2
图(a ) 图(b )
像,求物块10s末的速度大小;
(2)在图(b)中画出10s内推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线,并标出纵坐标的值;(3)求推力F在10s内作用于物块的冲量。

【参照答案】(1)32m/s (2)如图(3)72Ns
【名师解析】(10分)
(1)由类比可知,0~10s内速度的变化量△v等于0~10s内a-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则
△v=32m/s
所以10s末的速度v =v0+△v =32m/s(3分)
(2)如图3所示。

(4分)
(3)同样的类比,0~10s内力F的冲量I为0~10s内F-t图线与t轴的所围的面积,所以
I=72N·s(3分)
6.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及运动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7甲和图乙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
(1)前2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移;
(2)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