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黔东南

合集下载

芦笙节作文600字

芦笙节作文600字

芦笙节作文600字【篇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

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

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

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

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篇二】农历七月十五,就是咱们侗族的芦笙节。

每当这一天来到时,整个村子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

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学校操场。

这时,操场上人声鼎沸,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一声哨响,全场人不约而同地朝传来哨声的地方看去,原来村长在学校的楼上讲话了,他说:“一年一度的芦笙节又到来了。

自我介绍的家乡文化贵州凯里

自我介绍的家乡文化贵州凯里

自我介绍的家乡文化贵州凯里我的家乡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

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地跨东经107°40′58″-108°12′09″,北纬26°24′13″-26°48′11″,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

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占全州总面积4.3%,占全省总面积0.74%。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在明清时期曾有“小京州”美称。

凯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美丽富饶的绿色土地,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矿藏有煤、铁、铅、锌、铝土矿、硅石岩等,其中硅石中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名列西南之冠。

正在探明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

凯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游人赞叹流连。

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同时被列为20座“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之一。

凯里市以综合评分84.01分的成绩和“苗岭明珠,侗寨风情”城市风貌特色获得了2011中国十佳风貌城市称号。

市区位于中部,东距台江县城54公里(公路行程,下同);西距省城贵阳市197公里,距都匀市80公里;南距雷山县城45公里,丹寨县城70公里;北距黄平县城80公里,镇远县城152公里。

区号:0855。

拼音:Kaili Shi。

苗语谐音,译为农田耕种而成的都城。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最高处海拔1447米,最低处海拔529米。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

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作文6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作文600字篇1贵州,这片青山绿水环绕的沃土是彩色的。

会议会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瀑布从悬崖飞流而下。

我,一个贵州人,从小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她缤纷的色彩。

西江苗寨,位于中国的黔西南,在贵州这幅民族文化多样化的图画中,是十分绚丽的色调。

走进千户苗寨,古朴的印象会留在每个到这里的游客心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造型各异的生肖泥哨,无不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但是,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另一幕更加和谐的场景:这个千人的小寨,一年四季都会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很多,却不显得乱,就算在游客最多的时候,苗寨里也处处秩序井然,很少会因秩序问题而发生争执。

这个仅有50平方千米的寨子,能做到这样,不仅能让大家感受到景区的努力,也能让大家从中看到贵州游客、中国游客素质的进步。

这只是贵州省众多景区里的一个,但从这里也可见一斑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山有水的贵州养育了我们。

我们会因她的荣耀而感到自豪,那我们是否愿意为了她更加美丽而努力呢?壮观奇绝的黄果树瀑布,令人叹为观止的双河溶洞,让人流连往返的草海……这些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人人都做到不去破坏它们,真心的热爱它们、保护它们,它们就能一直保留着最初的美丽,让更多的人都能够看到它们,享受它们,感叹于它们的美。

我是贵州人,我们是贵州人!多彩的贵州固然美丽,但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她,她的美就会黯然失色。

相反,如果每一个热爱她的贵州人都能为她的美做出贡献,那么多彩的贵州就能够将她独一无二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作文600字篇2我的家乡贵州省凯里市大家好,我是一个来自贵州凯里市的小学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这个美丽的地方。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我们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还有连绵的群山。

每当夏天到来,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山岭时而模糊在云雾之中,真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走在黔东南这片土地上作文

走在黔东南这片土地上作文

走在黔东南这片土地上作文
《走在黔东南这片土地上》
黔东南,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啊。

记得有一次,我来到黔东南的一个小镇上。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就这么溜达着。

走进一条老街,那老街可真有味道,石板路有点凹凸不平,两边是古旧的木屋。

我看到一家小店,卖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我这个人吧,好奇心特别重,就走进去东摸摸西看看。

有个小木雕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刻着的图案特别精美,我拿在手里细细端详着。

这时候店主过来了,是个满脸笑容的大叔,他开始给我介绍这个木雕的来历,说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我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就跟大叔打趣起来,和他砍起了价。

我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像两个老熟人在聊天一样,最后我心满意足地带着木雕离开了。

漫步在黔东南的土地上,感受着这里的独特氛围,真的特别惬意。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好像藏着故事,等待着我去发现。

每一处景色都让我着迷,让我舍不得离开。

离开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这片土地,心中想着,黔东南啊,我还会再来的,再来探寻更多属于你的美好。

黔东南州八条内容

黔东南州八条内容

黔东南州八条内容(原创实用版)目录1.黔东南州的概述2.黔东南州的自然环境3.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4.黔东南州的旅游资源5.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6.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7.黔东南州的交通状况8.黔东南州的未来发展规划正文黔东南州,位于我国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贵州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州总面积 3.03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480 万。

州府所在地为凯里市。

黔东南州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 67%,有众多河流穿境而过,其中以清水江、都柳江为主要干流。

黔东南州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黔东南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主要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着各自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如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侗年等。

此外,这里的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黔东南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雷山,有“世界苗族博物馆”之称的西江千户苗寨,有“侗族大歌”的发源地黎平侗寨等。

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黔东南州在经济发展方面,以农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中药材、特色水果等。

同时,积极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全州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也在稳步发展,全州拥有多所大中专院校和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学校,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通方面,黔东南州境内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的家乡古韵盎然的贵州

我的家乡古韵盎然的贵州

我的家乡古韵盎然的贵州古韵盎然,贵州的家乡贵州,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美丽省份。

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山水交织,风景如画。

我有幸生在这片热土上,每当我想起我的家乡,那古韵盎然的景象就在我脑海中浮现。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犹如一幅瑰丽的画卷。

硕大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独具特色的地方之一。

这里山峦叠翠,岭谷纵横,苗族侗族的古老建筑和独特的服饰风格,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古代的部落。

每当走在苗族的古街小巷里,我可以看到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绣花技艺,在清晨的阳光下,色彩斑斓的绣花在苗族姑娘的手中闪烁着生机与希望。

苗族的舞蹈也是一大亮点,他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山间小溪边婉转起舞,舞姿翩翩如仙,让人陶醉其中。

除了苗族侗族的文化魅力,贵州还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遵义是贵州的一个历史名城,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城市。

我常常去遵义会议纪念馆,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在那里我可以看到革命先烈的遗物和图片,更能深切感受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付出。

每当我看见他们坚定的面容和目光时,心中的自豪感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贵州是一个地理多样化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桂林山水和黄果树等大瀑布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我曾在桂林山水中漫步,宛如置身仙境。

奇峰异石、清澈的溪流和绿茵如毡的山坡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卷。

而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更是震撼人心,水流如银河倾泻而下,水雾弥漫,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贵州的美不仅仅只存在于山水之间,还有丰富的特色美食。

酸汤鱼、酸辣粉、酸菜鱼等道地的贵州菜肴让人回味无穷。

以酸为主要特色的贵州菜,酸爽开胃,独具风味,使人流连忘返。

回想起我的家乡,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这里有着壮美的山水,古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情。

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深情地对别人说:“我来自古韵盎然的贵州!”。

苗族讨花带是什么意思

苗族讨花带是什么意思

苗族讨花带是什么意思我的家乡——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那里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侗族为最。

苗族的习俗中,有个习俗叫做“讨花带”,“讨花带”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是指一些会唱歌的女人出嫁时,娘家人要拿一条五彩缤纷的花带来给她们佩戴。

这条花带是用很好看的手工艺品和美丽的布料做成的。

穿在头上,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而且又是一种漂亮的头饰。

每次去参加婚礼的时候,我都要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花街。

那儿不仅有漂亮的衣服和手工艺品,还有许多很好吃的小吃。

一般苗族结婚时,新郎新娘的鞋子都是崭新的绣花鞋,非常漂亮。

“讨花带”有很多种类型,比如:跳芦笙舞的时候,戴的是披肩型;开寨门的时候,戴的是伞型;结婚的时候,戴的是盘花型等等。

在苗族的姑娘中间,有一些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们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同龄人,因此被称为“金花”,即苗族的“百灵鸟”。

金花长得漂亮,又会唱歌跳舞,因此受到所有苗族人民的尊敬,也就成了苗族姑娘的“带头人”。

说到“讨花带”,肯定有人要问了,那么为什么要把这条五彩缤纷的花带送给姑娘呢?其实,这并不是某个人自己拿出来的,而是由大家推选出来的。

到了晚上,“讨花带”仪式开始了。

几十个寨子的苗族同胞都聚集在新娘家里。

当地的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许多会唱歌的女人围成一圈坐着。

苗族的歌手一边唱着动听的情歌,一边随着音乐节奏跳舞,活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他们优美的舞姿让大家沉醉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歌声停止之后,姑娘们还要用她们自己纺织的花带来编成各种漂亮的图案,然后系在“金花”身上。

新郎看着心爱的姑娘打扮的如此漂亮,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接着,主持人便会请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到场地中央给新娘拴一条花带,拴完之后还要磕三个响头。

这个仪式结束后,新郎和新娘便开始拜堂了。

然后是一对新人互相喂喜酒,喝完喜酒后,才算正式举行婚礼。

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但通过视频的形式看过了。

黔东民族文化作文

黔东民族文化作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过度地段、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西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接壤,北与遵义铜仁地区相连,全州现辖凯里,雷山,剑河,台江、丹寨、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从江等16个县市,总面积30300多平方公里。

州境内最高峰雷公山主峰--“别勒”(苗语),海拔2179米,最低点黎平县水口河出口处的地坪乡井郎村,海拔137米。

全州地势西高东低,峰峦叠嶂,河流纵横,瀑布众多,森林茂密,到处山清水秀,鸟唱鱼欢。

州内山多田少,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境内水系发达,水利资源丰富,在众多的山溪中,还有国家级稀有动物娃娃鱼(大鲵)、雷公山的云雾茶,天麻茶居于全国上乘之列,锦屏的杉木内外闻名,榕江的西瓜畅销省内外。

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再这里生活着苗侗布衣水瑶等民族,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征服和改造着大自然,也形成了各具魅力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依山而建的苗族吊脚楼,险峻雄奇,临危不乱。

他构成的天然立体效果,在阳光的斜照之下,层次分明,和谐统一。

侗族的鼓楼,是金字塔又非金字塔,工艺独特气势恢弘,风雨桥集桥廊亭于一身,跨越流水便利实用,实在是赏心悦目啊。

这里还有美丽的民族服饰,优美的民族歌舞,浓郁的民族风情。

听听这些节日和习俗:芦笙会,爬坡节,龙船节,姊妹节,吃新节,斗牛节,赶歌坪,赶社,三月三歌会。

林林种种,大大小小,可谓“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天一”、是属世界都罕见啊!善良的苗侗人民异常好客、同样是见面礼,苗家以酒拦门,侗家以歌挡路、苗家以牛角盛酒12道,一为客人洗尘二为客人祝福,侗家以歌会客,放上象征性路障,然后主唱客答,答对取走路障,直到所有路障取完,方能进寨。

这里的苗侗之家,不仅能喝酒,还能歌善舞、在月白风清之夜,牛腿琴和侗族琵琶交织的缠绵乐声再鼓楼的四周飘荡,勾魂摄魄;“踩歌堂”的场面歌情融融,叫人流连忘返;那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不仅响彻全中国,也震动了巴黎,震惊了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