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
世界旅游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探析

世界旅游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探析世界旅游市场格局的发展趋势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的产业之⼀。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益显现。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相对景⽓,发展⽅式加速转变。
中国对国际旅游市场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
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已达到29475亿元。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型产业,我国旅游业加快推动旅游要素向社会资本全⾯开放,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投资主⼒。
⾸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接着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
然后对我国旅游业市场的运⾏及投资状况进⾏了详实全⾯的分析。
随后,报告对旅游产业做了⼦⾏业发展分析、细分市场分析、区域及重点城市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分析、投资机遇分析和投资风险预警。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旅游⾏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业核⼼发展指标进⾏科学地预测。
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旅游业市场有个系统深⼊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相关⾏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具。
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从经济学⾓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
属⼀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
旅游市场与⼀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
同时,旅游供给与消费过程同步进⾏,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杭州市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

8 0—
文 化 旅 游
T o u r i s m T o d a y
在众 多关 于杭 州 市入 境旅 游 研究 成果 当 中 , 较 多 的是 关 注
游 人数 略 有下 降 以外 , 杭 州市 入境 旅 游市 场 一 直保 持 较快 的增 长 速度 。其 中 , 入 境旅 游 的外 国 游客 所 占 比重 一直 高 于港 澳 台
游客, 且外国游客人数近年来增长迅速。2 0 1 0年杭州市接待入
重点客 源市 场 、 主要 客 源市 场、 潜在 客 源市 场和机 会客 源市场 。
关键 词 : 入 境旅 游 ; 亲景度 ; 竞 争 态; 杭 州市
杭 州 是 我 国重 点 风景 旅 游 城 市 和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中 国六
1 8 7 . 8 万, 同 比增 长 1 9 . 4 %, 占杭 州 市 全年 接 待 的人 境 总人 数 的 6 8 %。 本文 就 2 0 0 1 -2 0 1 0 十年 间杭 州 市接待 的入 境外 国客 源市 场进 行亲 景度 和竞 争态 分 析 , 探讨 不 同 国家游 客对 于杭 州 的偏
例 城市 ” 。这 一 系 列 美 誉 , 说 明杭 州 市 近年 来 国际 旅 游 城 市 的 知 名度 和竞 争 力 在 不 断 的上 升 ,国际入 境 旅 游 业 发 展非 常迅 速 。 目前 ,许 多 国家 和 地 区 间对 国 际旅 游 市 场 的 竞 争 日趋 激 烈, 如 何 能 够 在 竞 争 中处 于不 败 之 地 , 占有 更 多 的 市 场 份 额 ,
场 的动 态变化 , 对杭 州市 国际旅游 业的发 展 具有 极 其重 要 的意 义 。本文依 据杭 州市 2 0 0 1 -2 0 1 0年入 境旅 游 市场 的相 关统
第6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管理

(二)产业竞争力
• 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
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
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
创 意 产 业 竞 争 力
• (三)企业竞争力
• 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 可寻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 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
旅游价格因素
人民币升值 国内物价飞涨
市场需求因素
我国入境游市场在一 段时期内观光占主导
影响因素
环境管理因素
雾霾
技术因素
智慧旅游 移动互联网
需求特征
• 内在诉求上:出游动机已经从景 观驱动逐渐转变为兴趣驱动;
• 外在诉求上:呈现出密集决策、 本地即时、智能便捷三大特征。
本地即时:即想-即得-即幸福
• 整合力:不但在于目的地能够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还在于其创 造并整合能维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增值产品的能力。
• 发展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目的地能够维持、 提高市场地位和份额的能力。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
旅游价格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 环境因素
三、目的地管理水平
旅游规划
机构组织和协调 旅游监控
管理 水平
旅游开发 旅游信息化 旅游评估
目前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传统的AIDMA模式: 注意 兴趣
欲望
记忆
行动
• 网络特质的AISAS模式: 注意 兴趣 搜索
购买 分享
旅游信息化——互联网+旅游
A C
游客属性分析 游客行为分析 游客偏好分析 游客属性分析
• 随着高铁的开通,崭新的投资平台增多。高铁缩短了旅游投资市场的自然发育过程, 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根据上述评价模 型 , 本文认 为对城 市旅游竞争 力的评价要 从资源 、 经济 、 规划 、 形象 、 承载等多方 面构建指标体 系。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2所
示。
妾
滞
规
、
精
杯
划 旅游 竞 争 力 的 比较 北
一
1资源 吸引力 的 比较 。旅游资 源对游 客具有 绝对 的吸引力 , . 而北 京具有极为 丰富的旅游 资源 , 为浓厚 的文化 底蕴 。作 为元 、 清三 极 明、 朝古都 , 北京保 留了极 为 丰富 的历 史人 文资源 , 长城 、 十三陵 、 故宫 、 天 坛、 颐和园 、 北海 、 山等都 是具有 排他性 的 国家级重 点旅游 景区 。作 香 为中国的首都 , 北京又 具有极 其重要 的政 治、 文化 中心地 位 , 天安 门广 场、 人民大会 堂 、 军事博 物馆 、 中华世 纪坛等 都是 现代文化 与发展 的展 现。此外 , 北京还经常举办一些大型 的活 动 , 为事件旅 游打下 一定的基 础 。2 0 0 8年 的北京奥运会这一 全球瞩 目的大事 , 也极大地 提升 了北京
维普资讯
《 经济0)08年第 5  ̄ 20 期
●博士硕士论坛
城 旅 竞 力 评 理 与实 分 以匕 市 例 市 游 争 的 价 论 证 析 j 为 京
●刘 晓萍
摘 要 : 章 通过 界 定城 市旅 游 竞 争 力 的 含 义 , 立 了旅 游 竞 争 力 文 建 的 评 价 模 型 , 析 了评 价 指 标 , 对 北京 市 的城 市 旅 游 竞 争 力进 行 了 实 分 并 证 分 析 , 现 了影 响城 市旅 游 竞 争 力 的 一 些 关键 性 因素 。 发 关 键 词 : 市 旅 游 竞 争 力 北京 城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城市旅游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旅游的竞争愈发激烈。
如何评价和提升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但随着国内城市竞争的加剧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桂林市在旅游业的竞争中也面临很多挑战。
此时开展桂林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和对策研究,对于进一步明确桂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和不足,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对桂林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深入分析桂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索桂林市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内容包括:1.对桂林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取与构建,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档案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深入分析桂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业结构、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分析。
3.探索桂林市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包括自然资源、文化底蕴、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分析。
4.提出桂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等。
三、预期成果1.本研究将构建桂林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桂林市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2.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桂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索其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旅游业的改善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3.针对桂林市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桂林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2个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熟悉国内外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旅游地空间竞争

(5)将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一定空 间范围的旅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与其环境 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特 征、自然资源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参差不一,各有长短, 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如果一味强调竞争,往往容 易出现过热开发、低效率重复建设、地区间与部门间 发展失调、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旅游地要壮大 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走区域旅游业 合作发展之路,以强化区域合作联系;优化区域系统 组合,以谋求较大系统的整体效益。
旅游流与旅游流的等级体系
➢ 旅游流是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流向和流 量的统称,旅游流从需求面角度反映了旅游空间结构。 地理学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口、物质和资金在空间上的移动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3.2.2 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察赋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 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异来决定, 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要素的比例和一些国家资源 储备的稀缺程度来决定。因此,根据要素禀赋理 论的观点,生产要素的空间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 的空间结构。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有观点 补充说,除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外,不同地区的 文化、地理位置等“自然优势”的区别都可能造 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微观两个层面。 ➢ 宏观比较优势是指社会、环境等背景因素,包括气候与区位,文化遗
产的独特性与数量,旅游服务的配套程度与水平高低,安全与医疗保 健水平,自然环境的质量,信息的通达性,旅游业开发基础设施,休 闲娱乐产业兴旺程度,全球/区域联盟的状况等。 ➢ 微观的比较优势是指直接参与竞争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在一些趋同性的产品如旅游饭店的硬件设施上与国际的接轨,旅游产 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等。
在一些学者关于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的研究中,也用到了这些思想。旅 游形象阴影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一,形象雷同,谁先发制人,就会树 立自己的形象而对别人造成阴影;第二,在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具有 相似性,级别、品质高的旅游资源所在景区对其他景区造成阴影;第 三,同一区域内尽管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并不具有相似性,但品牌效 应大、资源级别高、特色明显的景区对其他景区也会造成阴影。
旅游城市群国内外综述论文

旅游城市群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伴随旅游产业集群的密集发展,旅游城市群也逐渐产生。
本文在现有旅游城市群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其研究内容、思路及发展趋势,探索旅游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和模式,期望整合城市群内有利因素,加快其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旅游城市群;发展趋势【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intensive, tourism urban agglomeration also gradually produ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agglomeration,combing the research content, idea and development trend,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ourism rule and mode, expect to integrat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favorable factor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tourism urban agglomeration;development trend城市群是全球的新兴经济体,有关城市群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前沿和热点。
城市群中的旅游业是一项联动效应明显的新型产业,正是基于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的目标,众多经济区域把旅游业作为地区主要发展产业。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密集发展,旅游城市群也逐渐发展起来。
由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特点,在旅游产业集聚基础上的旅游城市群的形成已成必然趋势。
1 国外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mike bote提出旅游业是集群效应最明显,最适合集群化发展的行业之一,之后又建议国家应把旅游企业集群作为重点培植对象。
提升都市旅游竞争力思考

关 注 到 都 市 旅 游 给 城 市 带 来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市 都 旅 游 的 兴 办 变 得 十分 普 遍 。 由 于 对 都 市 旅 游 的 理 解 上 存 在 着 部 分 的偏 差 , 分 人 将 都 市 旅 游 直 接 定 义 为 追 求 大 型 化 、 部 豪华化 、 国际 化 的 享 受 。 于 是 , 际 游 乐 城 、 级 饭 店 、 尔 国 星 高 夫球场 、 斯尼 式游 乐 园 等大 型 化 、 华 化 、 际 化 的建筑 迪 豪 国 和 设 施 开始 盲 目 的照 搬 使 用 。最 终 , 分 追 求 奢 华 的设 备 、 过 高级 的享 受 , 完 全忽 视 都 市游 中 的文 化 内涵需 要 和 对 异 域 风 却 情 的追 求 , 都市 旅 游变 成 了豪华 展 , 失败 也 就 可 以理解 了 。 分 析 出 我 国 都 市 旅 游 中 存 在 的客 观 问 题 为 提 出相 应 对 . 策 打 下 基 础 , 何 面 对 我 国都 市 旅 游 中 存 在 的 不 足 , 认 为 如 我
N o. 22。 O1 2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Id s y n r
21 0 0年第 2 2期
提升都 市旅游竞争 力思考
韩 子君
( 南 政 法职 业 学 院 , 南 海 口 5 1 0 ) 海 海 7 1 0
1 6 一 2
可 以 从 以下 几 点 人 手 :
我 认 为 , 有 将 我 国 都 市 旅 游 的 问 题 分 析 出 来 , 且 思 只 并 考其相应 的对策才 能最终提 高我 国都 市旅 游的 竞争力 。以 下几个 问题我认为值 得思考 : 第 一 , 都 市 旅 游 的本 质 理 解 不 够 , 对 出现 观 念 误 区 。 都 市 旅 游 是 一 种 以 城 市 为 依 托 的 旅 游 种 类 , 此 有 些 人 认 为 因 都 市 旅 游 是 一 种 最 为 好 办 的 旅 游 种 类 , 不 像 生 态 游 那 样 它 需 要 特 殊 的 自然 环 境 , 要 求 有 文 化 游 那 样 深 厚 的 文 化 底 不 蕴, 似乎 每个有一定 规模 的城 市都 可 以办都 市游 , 何都 市 任 休 闲都可 以借 用都 市旅 游 的 美名 展 开 , 何商 业 促销 都可 任 以拉 上 都 市 旅 游 进 行 宣 传 。其 实 , 市 旅 游 也 是 旅 游 , 调 都 强 的仍 然 是 一 种 享 受 型 消 费 而 非 日常 必 需 消 费 。 部 分 城 市 的 都 市 游 没 有 致 力 于 突 出独 特 的 都 市 风 格 却 将 商 业 促 销 这 类 日常 消 费 也 纳 入 旅 游 之 中是 十 分 盲 目的 。 这 种 夸 大 、 目 盲 的 观 点 , 终 导 致 部 分 城 市 的 都 市 游 没 有 任 何 吸 引 力 而 以 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2-20作者简介:赵娇(1979-),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助教。
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赵 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44〕摘 要:国际旅游城市是指城市综合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达,拥有丰富的品位高级的旅游资源,拥有高级的文化、娱乐和服务职能,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城市。
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决定于其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应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城市旅游更应重视影响竞争力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动机制。
关键词:国际旅游城市;基本特征;竞争力;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5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28(2007)03-0062-04 近年来,中国正跨入世界旅游大国行列,国际旅游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率,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继批准了一大批“优秀旅游城市”,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
那么,如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这就需要明确国际旅游城市形成机制,科学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并对其发展模式作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
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融合的产物。
国际旅游城市不一定是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而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必定是旅游发达城市。
中小城市的旅游业往往以专一主题发展,而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的旅游业必定是观光、度假、会展、商务等综合发展。
如被誉为“世界城市”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无一例外都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
另一方面,国际旅游城市也未必都是综合性的国际化城市,它可以是某一类专业性的国际化城市或国际性城市。
比如法国的滨海小城戛纳,它既非综合性国际城市,也无名胜古迹,却因举办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而闻名遐迩。
因此,不论是大都市还是专业的中小城市都有可能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只不过是会成为综合性的还是单一职能或主题的区别。
国际旅游城市包括世界旅游城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等特定的国际旅游城市类型,其国际旅游的规模等级由低变高,旅游职能丰度和强度由弱变强,吸引国际游客的辐射范围由小到大,旅游国际化程度由低渐高。
根据上述分析,并综合学术界对国际旅游城市的不同思想,现给出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国际旅游城市是指城市综合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达,本身拥有丰富的品位高级的旅游资源,拥有高级的文化、娱乐和服务职能,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城市。
世界各国的首都和大城市都具有这方面的职能。
有些中小城市,由于具有特殊的文化古迹,奇特的景观,往往也可以发展成为这类城市。
一、国际旅游城市的分类定位根据上述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可以把国际旅游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国际旅游城市,另一类是专业性的国际旅游城市。
其次,根据中心城市的划分依据,国际旅游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可划分为一级国际旅游城市、二级国际旅游城市和三级国际旅游城市:一级是指在全世界范围都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大都市,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二级是在洲际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如悉尼、鹿特丹;三级则指区域性城市。
由此可见,国际旅游城市的本质在于城市的国际型旅游的职能和发展水平,而不是巨大的城市规模。
根据城市主要功能和吸引物的差异,国际旅游城市又可分为以下八类:一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以鲜明的风景为标识,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融自然环境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创造出优美的风光名胜和城市旅游环境,成为国际观光、度假、康复、疗养的胜地,如威尼斯、坎昆、帕塔亚。
二是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城市主体吸引物为悠久历史积淀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拥有世界垄断级文物古迹而著称于世,形成独特丰富的文化氛围,如巴黎、罗马、开罗等。
三是国际商务旅游城市:以鲜明的商贸为标识,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贸易、金融枢纽地位和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加上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风光资源,如苏黎世、新加坡、香港、莱比锡等。
四是国际会议型旅游城市:以鲜明的会展为标识,凭借良好的国际交流和会展服务环境,成为各类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集聚地,如日内瓦、布鲁塞尔等。
五是国际娱乐型旅游城市,城市的主体吸引物为主题性游乐项目,以人造景观或惊险刺激性娱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如洛杉矶、拉斯维加斯、蒙地卡罗等。
六是国际贸易和中转型旅游城市。
如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及上海、广州,这些国际旅游城市多以购物和城市观光为主导,又是国际客流中转过境的城市。
七是国际政治中心型旅游城市。
如华盛顿、伦敦以及北京,既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又是首都的大都会。
八是国际工业资源型旅游城市:一些新老工业城市,成为专业性的国际旅游城市,如底特律、曼彻斯特等。
实际上,许多国际旅游城市拥有多种吸引物兼具多种功能,如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旅游城市兼具国际会议和国际商贸功能,也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日内瓦既是国际会议城市又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巴黎既具有国际文化吸引力又具有国际商贸吸引力,还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二、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国际旅游城市,城市特征都以“现代化”、“国际化”、“主题化”为基础。
考察国内外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还有以下基本特征,归纳来看有以下三大板块:11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国际美誉度较高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这类旅游城市不论规模大小,一般都具有突出鲜明的旅游资源特色,注重旅游资源的主题整合,同时保持着与城市整体自然和人文风格的高度一致性,共同形成一种吸纳国际游客的强力。
如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应依托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建设以感受中国历史文化为整体风格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昆明、杭州等城市应依托优美的山水风光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建设以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城市;上海、广州等城市应依托发达的城市基础和商贸活动,建设以商务会展旅游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城市。
21较完整的、国际化的旅游产业体系。
国际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创汇产业,而且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必须具备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形成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综合服务体系,旅游资源、产品、线路配套成龙,旅游设施齐备完善,旅游服务优质高效,整个旅游业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旅游标准并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完善的旅游信息化系统。
建立完善的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海外散客旅游者的比重较高,而散客往往不熟悉当地情况,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大,对信息的对称交流要求很高。
便捷的城市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则提供完成旅游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或服务。
它的运作要符合国际规范,充分发挥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的作用,起到引导游客的作用。
比如,建设内容丰富、界面友好、信息量大的外语版旅游网站,解决国外游客的旅游信息不畅问题。
激活目前已经设立但未见实效的触摸式的旅游信息指引系统,在客流量较大的焦点位置上设立这样的电子指引系统,在交通汇集点设立明确的交通地图。
引导旅游企业加强网络建设,例如饭店的全球客房预订系统,提供更方便的国家公共信息服务,对旅游者开放并使其更方便地进入国家公共信息系统,在保证国家机密不外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方便旅游者查询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等方面的信息。
其二,科学高效的旅游业管理水平。
国际旅游城市客观上要求旅游业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按照国际标准管理组织行业生产,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科学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旅游业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该由三个层级组成:政策法规、行业管理、同业自律,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管理合力。
国际化的旅游服务环境主要包括: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国际化的城市标识、高效便捷的旅游出入境程序和交通网络系统、完善的旅游紧急救助救援体系和现代化的预订和结算方式,同时,还要有符合城市旅游资源品味的能满足不同国际游客需要的、国际化标准的旅游住宿、餐饮、商业设施。
31能满足国际化要求的城市管理水平。
包括城市社会人文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城市经济开放程度。
国际旅游城市的关键首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系、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和高效率的管理水平,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特色,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整体形象,城市的社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商业素质,语言环境等,都必须既符合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也要符合现代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商务旅游等要求,真正体现出国际旅游城市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国际旅游城市还要有与国际间商贸信息交流的便捷设施和较好地发展国际联系的区位优势。
这一点可以不断提升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使其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文化、体育、商贸等大型活动的场所和举办地,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外的旅游客流量,增加吸引旅游者的能力。
在此强调两点,一是国际旅游城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须保持城市文化的地方化和城市形象的主题化、特色化;二是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没有先后,可以相互带动。
目前有学者认为国际旅游城市必须首先是国际城市,然后再发展国际旅游业进而才能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观点,笔者认为是不全面的,这一点没有统一的模式。
另外在城市规模上也不应设置统一标准。
三、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一国的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是什么决定着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较明晰的回答。
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国际旅游业竞争力已具有初步的研究思路,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及其阶段性演进规律:首先,对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国际旅游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决定于其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
国际旅游城市相对于资源型旅游目的地而言,因为其依托于国际城市则更有可能超越旅游资源本身进而创造出独特的旅游产品形态,这就决定了国际旅游城市间存在更加纵深的竞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旅游资源优势上。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垄断性,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基础固然在旅游资源,但在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品味一般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却发展成为十分成功的国际旅游城市,这一事实也说明了未来国际旅游城市发展会从资源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
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停留在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上将是危险和短视的,容易形成“旅游资源比较优势陷井”。
第二,国际旅游城市是一个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竞争和动态博弈的过程。
当今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是置于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之中的,应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既具有长远性、系统性,也同时存在要素的创造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