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管理方案计划口令的设计与应用
小学英语管理实施方案

小学英语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英语管理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3. 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英语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英语知识;2. 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歌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3.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4.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5. 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夏令营、英语交流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英语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2. 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材料等;3.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4. 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5. 定期进行英语学习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提高。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六、总结。
小学英语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纪律口令

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纪律口令1.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好的课堂要有好的纪律,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创新口令,达成共识。
在英语课堂中,最常用的口令莫过于:“one, two, three, sit up straight.” “one, two, three, ABC.”对于这个口令,在一节课中如果老师总是念one two three太多次的话,学生也无所谓了。
这些口令可以是一句歌曲,学生接下一句歌曲。
在我二年级教授的班级,我制作了“good”的贴纸代替小贴纸,这些“good”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个贴纸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想了一个和它密切相关的口令,当他们开始没坐直的时候,我会说:“Look,look, you give me good?” 学生看到我做“look”,的动作时,已经马上坐好了,同时回答我:“no, no, no good”. 当时如果有学生坐得不好,或者反应太慢,就要被没收自己的一张good了。
课堂的口令还有很多,但是如果是老师自己和学生创造的,那么他们会更加注意,而且会觉得很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达到共识是最好的办法。
2、创新评价方式,吸引学生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差,容易兴奋,活动起来,课堂秩序很混乱,特别是当老师所设计的课堂不吸引学生的兴趣的话,那更是增加了英语教师对课堂组织、调控的难度。
很多老师利用加分的方式来给小组比赛。
特别是低段或者是中段的学生,评价方式要有效性,有趣性。
不然学生根本就不理睬你在黑板上加分。
在曾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这样的评价方式。
每一组得的一分,就画一个笑脸。
学生对于笑脸似乎不感兴趣。
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老师画笑脸比较费时间,而且比较枯燥无味,也许他们想就算得到很多笑脸又怎样,还不就是一个贴纸。
我们在画笑脸的基础上,其实可以做一些改变,把评价方式变得有趣一些。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设计与应用

我教我思师道·教研 2019年第2期 文莞市莞城建设小学 张晓航的设计与应用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口令 小学英语课堂口令形式单调,本研究力求以口令为载体,开辟课堂管理的新渠道。
一、多角度设计口令,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英语课堂管理口令大致可分为纪律类和教学类两大类。
1.设计口令,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口令告诉孩子哪些是可接受的行为准则。
如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可以设计以下口令:教师:Ling,ling,ling.学生:Classbegins.教师:Takeoutyourbooks.学生:Takeoutmybooks.教师:Timeforclass.学生:Readyforclass.此类型的课堂管理口令属于纪律类口令,适合在低年段使用。
2.设计口令,衔接教学内容,增强连贯性。
中年段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突出重点,促理解。
将教学重点编成口令,能帮助学生记忆且不容易混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提取每课时的重点作为口令,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句型是What’sthis?What’sthat?教师把两张小动物的图片分别贴在黑板的两头,课堂中运用口令:教师:What’sthis?What’sthis?学生:It’saduck.It’saduck.教师:What’sthat?What’sthat?学生:It’sadog.It’sadog.融教学重点于口令中,增加了学生操练的机会。
分散难点,助记忆。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口令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
比如,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过去时的时候,会容易混淆动词的过去式,特别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如果编成课堂口令,效果非常好。
教师:Dododo,学生:Diddiddid;教师:Gogogo,学生:Wentwentwent等。
小学英语口令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口令,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课堂互动性。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提高课堂秩序。
教学内容:1. 常用英语口令2. 口令的发音和语调3. 口令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用简单的英语问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英语口令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授1. 教师展示常用英语口令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跟读。
2. 教师带领学生逐个学习口令,包括发音、语调和实际应用场景。
- 例如:Stand up!(起立!)- 例如:Take out your books!(拿出你们的书!)- 例如:Quiet please!(请安静!)3.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个别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巩固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练习口令。
2. 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四、拓展1. 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口令进行互动。
- 例如:教师说一个口令,学生需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如“Stand up!”时学生起立。
2.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口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令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口令,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练习等。
2. 口令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口令的发音、语调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互相帮助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口令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英语口令。
2.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英语口令。
2. 能够运用英语口令进行简单的游戏互动。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理解口令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口令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如:“Good morning, class. How are you today?”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英语口令,如:stop, go, left, right, forward, backward等。
2. 教师带领学生跟读,并解释口令的含义。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发音,确保掌握口令。
三、课堂活动1. 游戏一:口令接力a.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
b. 教师出示一个口令,代表需迅速做出相应动作,如:听到“stop”,则立即停下;听到“left”,则向左转等。
c. 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2. 游戏二:英语口令猜猜乐a. 教师出示一个动作,学生需用英语口令描述。
b. 学生举手发言,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c. 正确率高的同学获得积分。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英语口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英语口令。
2. 家长协助学生进行英语口令游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与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3. 教师需注意口令的发音和含义,确保学生正确掌握。
小学英语口令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简单的英语口令,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课堂互动。
3. 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英语口令的正确发音和用法。
2. 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英语口令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准确理解并执行英语口令。
2. 学生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保持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英语口令卡片或图片。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英语口令。
3. 游戏道具,如气球、沙包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师播放一段英语口令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口令的发音和用法。
二、新课教授1. 教师展示英语口令卡片或图片,讲解口令的发音和用法。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令练习,让学生熟悉口令。
三、游戏环节1. 游戏一:口令接龙-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 教师给出一个英语口令,组长需准确发音并传达给组员。
- 组员根据口令做出相应动作,第一个完成的小组获胜。
2. 游戏二:抢答游戏- 教师随机播放英语口令,学生需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 首先完成动作的学生获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再次播放英语口令音频,让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2. 学生分组进行英语口令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英语口令的发音和用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令游戏,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发音和口语表达,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英语口令。
2. 游戏环节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后作业的布置应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课堂管理教案:探索小学英语课堂管理新思路

课堂管理教案:探索小学英语课堂管理新思路。
一、课堂管理教案的设计1.明确课堂管理的目标在设计课堂管理教案时,我们需要明确课堂管理的目标,即我们希望通过课堂管理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规范课堂秩序等方面。
2.制定课堂管理的原则和规则针对不同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课堂管理原则和规则。
比如,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方面,我们需要创设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掌握英语知识。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案的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如讲解、示范、实践、问答等。
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教学方法的枯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4.充分准备教材和教具在设计课堂管理教案时,一定要充分准备教材和教具。
这包括教材的选择、版本的筛选、充足的备课时间和质量保证。
同时,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配相应的教具,如白板、幻灯片等。
二、课堂管理教案的实施1.通过课堂气氛创设激励学生的环境在开课前,教师可以提前30分钟进入课室,安排好课堂环境,营造一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氛围。
在课堂环境方面,可以考虑使用鲜艳的色彩、灯光和布置来营造舒适和适宜的学习氛围。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比较大,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教育。
在实施课堂管理教案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3.建立鼓励型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老师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表扬、肯定、赞美等,来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课后评价和反馈课堂管理教案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课后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和巩固知识。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教案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师的需求。
英语课控制课堂纪律的口令

英语课控制课堂纪律的口令控制课堂纪律的口令对于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教学非常重要。
这些口令应该被精心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课堂活动,互相尊重并遵守规则。
下面是一些我认为有助于控制课堂纪律的口令,以及我为什么认为它们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处。
1. "Attention please!"(请注意!)当学生开始嘈杂或分心时,这个口令将帮助教师重新获得学生的关注。
它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告诉学生们是时候停下手中的活动,专注于老师的讲解了。
这个口令还可以帮助教师快速而有效地恢复课堂秩序。
2. "Raise your hand if you want to speak."(举手发言)这个口令有助于赋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并且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话的情况。
通过要求学生举手示意,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控课堂对话的次序,并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3. "Respect others' opinions."(尊重他人的意见)这个口令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促进良好的合作和讨论氛围。
它提醒学生在互动中保持礼貌和谦虚,并避免争吵和冲突的发生。
4. "Listen to others without interrupting."(听别人说话不要打断)这个口令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地倾听他人,在别人发言时不进行打断。
这种能力对于培养良好的交流技巧至关重要,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5. "Be on time." (准时)这个简短的口令提醒学生准时到达课堂,并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准时到课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时间,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6. "No cell phones or electronic devices during class."(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和电子设备)这个口令明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设计与应用【摘要】以强化理论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种类,低、中、高年级英语课堂管理口令设计的不同,课堂管理口令应用的实效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管理; 口令一、研究的背景课堂管理是教师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控制的一种活动,它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由于小学英语具有实践性、交流性强的特点, 因此英语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交流活动。
而这些活动常常是以结对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无疑加大了教师监控整个班级的难度。
所以,英语教师经常使用口令管理课堂。
小学课堂管理口令多见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而且形式多样,但小学英语课堂口令形式单调。
如老师常用One,two, three. Sit up straight. 或One, two, three. ABC.这两个口令,从一年级一直沿用到六年级,显得枯燥乏味,形同虚设。
针对此现状, 2012年,东莞市英语教研员邓宁霞老师引领全市英语老师关注课堂管理,首次提出了Attention Code (课堂管理小技巧)这个命题。
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从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邓老师认为Attention Code是一个师生预先约定的暗号,是帮助学生安静下来的技巧。
全市英语教师开始设计和使用不同形式的课堂管理口令,但目前对低、中、高年级课堂管理口令设计的差异,使用口令的范围、作用和时段的有效性还没有深入地研究,因此,本人尝试开展《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力求以口令为载体,开辟课堂管理的新渠道。
二、理论依据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动物和人的行为都是可以操纵的,而且有应答性和自发性之分。
他提出了R- S型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
强化理论的核心在于操作条件下某种预期行为的习得与养成,其中,合理强化和及时反馈起着定向、定势和催化的作用。
由于课堂管理主要是保持和培养学生合理有效的学习行为,强化理论对于课堂管理口令的意义就在于:课堂管理口令能创设操作条件反应型学习情境,让学生依照预设程序自发作出外部反应,并采用相应的强化程序对预期行为即时予以强化,使学习成为一种操作强化过程。
其中,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行为,并遵循强化程序原理,合理而恰当地予以强化。
三、问卷调查,了解当前英语教师使用口令的现状为了了解我校英语课堂管理口令的使用情况,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请老师分别根据低、中、高年级课堂的口令应用情况如实填写。
发出18份调查问卷,回收18份,由于个别老师跨级,根据年段的不同,个别老师填写两份调查问卷。
经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英语课堂上,所有老师均在课堂上使用过管理口令,89%老师认为使用口令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1%老师认为有效性一般。
(2)根据收集的口令,发现老师们使用口令的形式有限,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口令居多,有关规范课堂行为的口令偏少。
(3)不同年段使用口令的频率和目的不同。
低年级老师应用课堂管理口令的频率比中、高年级多。
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意注意为主,老师需要不断变化形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年级老师多把口令作为教学环节转换的工具,这是因为中年级学生的听课习惯已经逐步形成,老师要加快课堂节奏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自信心不够,容易出现精神涣散的情况,所以高年级多用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学生精神涣散的时候。
但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口令,老师们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四、多角度设计口令,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根据前期的问卷调查结果,本人确定在低、中、高年级各抽取一个试验班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二(2)班、六(4)班,运用课堂观察和访谈法,选取本人任教的三(2)班和六(10)班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
根据低、中、高年段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在归纳和整理中发现,英语课堂管理口令大致可分为纪律类和教学类两大类。
不同年段使用的侧重点不同。
1. 设计口令,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正如古语: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口令告诉孩子哪些是可接受的行为准则。
如老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可以说:Teacher:Ling, ling, ling. Students:Class begins.Teacher:Take out your books. Students: Take out my books.Teacher:Time for class. Students: Ready for class.老师要求学生写字姿势端正时,可以说:Teacher:Little hands. Students:On the desk.Teacher:Little feet. Students:On the floor.Teacher: One, two, three. Students: Sit up straight.Teacher:Little pencil. Students:Draw, draw, draw.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时,可以说:Teacher:Quiet, quiet. Students:Be quiet.Teacher:Little eyes. Students:On teacher/ the board.Teacher:Little ears. Students:Listen carefully.有关课堂学习行为的:Teacher:Are you ready? Students: Yes, I am ready.Teacher:Put away your things. Students: Put away my things Teacher:Open your book. Students:Open my book.Teacher:Close your book. Students:Close my book.Teacher:Let’s play a game. Students:Fun, fun, fun.Teacher:Let’s sing a song. Students:Do Re Me.老师和学生所接受的课堂行为准则是行之有效的准则。
行为准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班、不同的年级而有所区别。
笔者认为此类型的课堂管理口令属于纪律类口令,它适合在低年段使用。
因为,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孩子行为的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如果他受某种行为习惯影响的时间越早,就越有可能形成同样的习惯。
2.设计口令,衔接教学内容,增强连贯性。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比低年级要丰富很多。
教学内容是课堂的重要构成因素,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指向教学内容,即通过教学内容的传递,实现师生互动。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和兴趣时,课堂的交往、课堂纪律就容易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安排、巧妙运用口令进行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所学的内容穿插得体、衔接有序,学生乐于学习,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学与玩”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习变得简单化、明朗化、有趣化。
(1)突出重点,促理解。
如何把教学重点讲懂、讲透、讲活,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
将教学重点编成口令,能帮助学生记忆且不容易混淆,能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三年级学习字母时,老师运用Letter Sound作为口令:B B B /b/ /b/ /b/,C CC /k/ /k/ /k/。
老师也可以提取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子作为口令。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点句型是What’s this? What’s that? 老师把两张小动物的图片分别贴在黑板的两头,课堂中运用口令, 教师问:What’s this? What’s this? 学生答:It’s a duck. It’s a duck. 教师问:What’s that? What’s that? 学生答:It’s a dog. It’s a dog. 融教学重点于口令中,增加了学生操练的机会。
(2)分散难点,助记忆。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编口令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六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过去时的时候,会容易混淆动词的过去式,特别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如果编成课堂口令,效果非常好。
教师说:Do do do 学生说:did did did;教师说:Go go go 学生说:went went went等。
四年级学生要记单词,特别是一些较长的单词,老师可以设计口令,让学生分音节记单词, 老师说:computer, computer. com com com,学生答c-o-m com, c-o-m com; 教师说:computer, computer. pu, pu, pu. 学生答:p-u, pu, p-u, pu老师说:computer, computer. ter ter, ter. 学生答:t-e-r ter t-e-r ter. 通过顺口溜一样的口令,突破了难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五、巧用口令,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1. 使用口令,宽容学生的失误。
由于各种原因,在课堂中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聚精会神地上课,使用管理口令,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宽容和接纳学生。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任教PEP六年级上册Unit 3 Last weekend A. Let’s talk时,学生都非常踊跃地交流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他们畅所欲言:I watched TV. I played basketball. I read books…可能是周末过得太开心了,学生连我说了几次的“Stop, please.”都听不到。
我思考:学生那么认真地进行对话交流,如果我大声地打断他们,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而且他们也没错啊,只是太投入了。
怎么办好呢?我想,这个单元我们学的是过去式,可否用与过去式有关的方式将学生带回到我的教学里面呢?于是,我边拍手边说:do, do, do, did, did, did. 很快有学生注意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