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锅
压铸铁锅工艺流程

压铸铁锅工艺流程压铸铁锅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它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精髓。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压铸铁锅工艺流程概述: .一、原料准备1.生铁选择:选用高质量的灰口铁(也称为"熟铁")作为原料,这种铁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适合铸造铁锅。
2.焦炭与萤石:准备适量的焦炭和少许萤石,用于与生铁一同熔炼,以提高铁水的纯度和流动性。
二、铸型制作1.材料准备:选择黏性强、耐高温、不易开裂的黏土和焦炭(或木炭)作为铸型材料。
按一定比例(如焦炭60%、黏土20%、水20%)混合均匀,制成型料。
2.铸型制作:通过人工或机械搅拌将型料练熟打成浆后沉淀。
使用车刀等工具将型料制成铸型粗坯,并进一步切削加工成内型和外型。
铸型表面需经过多次车削,确保光滑平整。
3.合型:将内外型上下合好,确保内外型同位,不能有大的偏差。
合型后使用螺丝和卡环将铸型固定好,防止浇注时铁水抬型跑水。
三、熔炼与浇注1.熔炼:将生铁、焦炭和萤石放入化铁炉内熔炼,经过高达1400°C的高温熔炼,除去铁渣,得到纯净的铁水。
2.浇注:浇注工手持铁勺从化铁炉中舀出铁水,迅速而准确地浇入铸型中。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掌握好铁水的分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四、固与型1.凝固:铁水在铸型中冷却凝固,这个过程中铸型会吸收铁水的热量并散失于周围空间。
凝固时间根据铁水温度和铸型材质而定,一般每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凝固。
2.开型:当铁水冷至暗红色时,拆去铸型的固定物,将上型取开。
使用铁钳等工具将铁锅钳出,敲掉铁锅周边的毛边和多余部分。
五、后处理与检验1.清理与打磨:对取出的铁锅进行初步清理,去除表面的杂铁和毛刺。
随后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铁锅表面光滑且受热均匀。
2.检验:对成品铁锅进行仔细检验,检查是否有气孔、砂孔、裂痕等缺陷。
确保铁锅质量符合标准后,进行包装入库。
六、特殊工艺(如适用)对于采用特殊工艺(如飞机叶片技术)生产的压铸铁锅,可能还需要经过更加精密和复杂的加工过程。
铸铁锅保养和使用方法

铸铁锅保养和使用方法
铸铁锅是一种传统的烹饪工具,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用性。
以下是关于铸铁锅的保养和使用方法:
1. 季节(首次使用):在使用之前,先将铸铁锅洗净并用温水擦干。
然后,在铸铁锅内部和外部均匀地涂上一层食用油(如植物油或猪油)。
将锅放入烤箱中,温度设置为375华氏度(190摄氏度),加热1至2小时。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形成锅面防锈的黑色干膜。
2. 清洁:使用铸铁锅后,尽量避免使用洗碗机清洗,因为洗碗机中的剧烈水流和洗涤剂可能损坏锅面的涂层。
最好的清洁方法是用温水和少量中性洗洁精轻轻擦拭。
如果遇到顽固的食物残留物,可以在锅内放一些盐,用刷子或洗碗海绵擦拭。
3. 干燥:用完后,将铸铁锅饭置于火炉或烤箱中,烘干它,以确保它完全干燥。
这样可以避免铸铁锅生锈。
4. 储存:储存铸铁锅时,最好在内部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以防止生锈。
然后将锅用纸巾或毛巾包裹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
5. 烹饪:在使用铸铁锅进行烹饪时,可以事先预热锅体,提高热传导效果。
同时,使用木质或塑料厨具来搅拌食物,以免刮伤锅面。
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如
将热锅立即放入冷水中,以免导致锅体开裂。
以上是关于铸铁锅的保养和使用方法,正确的保养和使用可以延长铸铁锅的寿命,并使食物烹饪更加美味。
铸铁锅开锅方法

铸铁锅开锅方法铸铁锅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烹饪工具,它能够均匀地传热,使食物更加美味。
然而,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可能会对如何正确地开锅感到困惑。
下面将介绍一些铸铁锅的开锅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种烹饪工具。
首先,准备好你的铸铁锅。
在第一次使用之前,需要先对铸铁锅进行季节处理。
季节处理可以使铸铁锅表面形成一层不粘涂层,防止食物粘连,并延长使用寿命。
季节处理的方法是在锅内涂抹一层薄薄的植物油,然后将锅放入预热至400°F(约200°C)的烤箱中,持续加热1小时。
之后,关掉烤箱,让锅自然冷却。
重复这个过程两到三次,直到锅表面呈现深褐色并且触感光滑。
接下来,准备好你要烹饪的食材。
在使用铸铁锅煮食物之前,一定要确保锅底干燥,因为铸铁锅容易生锈。
然后,根据你要烹饪的食材选择适当的油脂。
一般来说,橄榄油、葵花籽油和椰子油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铸铁锅内倒入一些油脂,然后用厨房纸巾擦拭均匀,这样可以确保食物不会粘在锅底上。
然后,将铸铁锅放在炉灶上,点燃火焰。
铸铁锅的传热性很好,所以在加热之前一定要确保锅底均匀受热,避免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
当你觉得锅已经足够热时,可以开始加入食材了。
一般来说,对于肉类和蔬菜,可以先将锅预热至中等温度,然后再加入食材。
而对于需要高温煎炸的食物,可以将火力调至最大,等到锅底出现微微的烟雾时再加入食材。
在烹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翻动食材,确保食物受热均匀。
此外,不要用金属铲子或者勺子在铸铁锅内搅拌食物,以免刮伤涂层。
最好选择木质或者硅胶的厨具。
最后,当食物烹饪完成后,记得要小心取下铸铁锅。
铸铁锅在烹饪过程中会变得非常烫手,一定要使用厨房防烫手套或者厚厚的厨房毛巾来取下锅子。
总的来说,铸铁锅的开锅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轻松上手。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铸铁锅的使用技巧,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铁锅通常用什么铁制成

铁锅通常用什么铁制成
铁锅通常是用铸铁制成的。
铸铁是一种含有大量铁和碳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铁,而碳含量在2%以下。
铸铁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热储存能力,使其成为理想的烹饪器具材料。
铸铁锅可以分为生铁锅和搪瓷铸铁锅两种主要类型:
1. 生铁锅:生铁锅通常是未经涂层处理的铸铁锅,表面会形成一层天然的铁锈(氧化铁),这也是锅的"黑色"外观的原因。
这种铁锅需要进行季節性的护理,如擦拭食用油以预防生锈,并在使用中逐渐形成非粘性的油膜,使其变得越来越适合烹饪。
2. 搪瓷铸铁锅:这种铁锅在表面上涂覆了一层搪瓷涂层,这使得锅具有一些非粘性的性质,并且不需要像生铁锅那样经常护理以防生锈。
搪瓷铸铁锅通常有不同的颜色,如白色、蓝色等,而不仅仅是典型的黑色。
铸铁锅以其坚固性、均热性和耐久性而闻名,广泛用于烹饪中,适用于各种烹饪方法,包括炖、煮、煎和烤。
1/ 1。
铸铁锅第一次使用方法

铸铁锅第一次使用方法
1. 清洗:在第一次使用之前,需要用温水和洗洁精清洗铸铁锅。
不要使用洗涤剂,只需用清水清洗。
干燥锅时,使用干布擦干。
2. 准备:在炉灶上加热锅,并且加入一些油(可用橄榄油或植物油),并且在锅内旋转油,使锅内涂上一层油。
如果使用橄榄油,请使用低温烤,因为高温烤会破坏橄榄油中的营养成分。
3. 更多准备:在烤箱中烤一些面包屑或薄薄的薄饼,将它们撒在热的铸铁锅上。
这能够吸收多余的油份。
4. 煮食:现在,你可以开始煮食了。
在锅内加入肉类或蔬菜,并将它们煎至金黄色和美味。
请记住,铸铁锅需要时间预热,因此请在开火前将锅置于炉灶上,预热5-10分钟。
5. 清洗:一旦食物煮熟,需要将铸铁锅冷却至室温。
然后使用温水和洗涤剂清洗锅。
将锅擦干,放在烤箱内晾干。
6. 保养:为了保持铸铁锅的质量,请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给锅涂上一层油。
铸铁锅在存放时应避免潮湿,以免生锈。
如果锅生锈,使用粗砂纸轻轻擦拭即可。
第一次使用铸铁锅注意什么

第一次使用铸铁锅注意什么第一次使用铸铁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季节锅面:新购买的铸铁锅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季节锅面的处理。
首先,用洗洁剂和热水清洗锅面,去除涂油剂和其他残留物。
然后,将铸铁锅放入烤箱中,温度设置为200C至250C,加热锅30分钟。
这个过程有助于去除锅面上的油渍和水分,同时形成锅面的防锈层。
最后,将锅面取出,用植物油涂抹整个锅面的内外部。
等待锅面冷却后,轻轻擦拭干净。
2. 注意锅面的保养:在使用过程中,铸铁锅的锅面需要保持光滑和免受锈蚀。
每次使用后,使用无碱性的洗洁剂和温水清洗锅面,尽量不要使用含有酸性或腐蚀性的清洁剂。
清洗完毕后,将水分擦干,然后在锅面上均匀擦拭一层薄薄的食用油,这有助于保护锅面不受锈蚀。
3. 均匀加热:铸铁锅的导热性能非常好,但也因此容易出现热点,造成食物的局部不熟或糊焦。
因此,在使用铸铁锅时,需要将火候调至适中,并且在加热之前,让锅面均匀受热。
可以先用中小火进行预热,然后再调至所需的温度。
此外,在烹饪过程中,不妨适时转动锅体,确保食物均匀受热。
4. 避免陡温差:铸铁锅的一个缺点是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铸铁锅时,需要避免发生剧烈的温度变化。
不要将冷的铸铁锅直接放入火炉上加热,也不要将热的铸铁锅直接放入冷水中。
在使用完毕后,应该让锅体自然冷却,避免用冷水或浸泡锅体。
5. 防止食物粘锅:铸铁锅的锅面相对粗糙,容易出现食物粘锅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使用铸铁锅前,可以预先加热锅体,并在锅面上涂抹一层薄油。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用足够的油或脂肪,以防止食物粘锅。
另外,对于肉类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可以先将锅体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将食物放入锅中,让其表面形成一层焦糖化的物质,有助于防止粘锅。
6. 避免酸性食物:铸铁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酸性食物腐蚀,因此,在使用铸铁锅时,最好避免使用酸性食物,如柠檬汁、西红柿等。
如果需要使用这些食物,可以在食物煮熟后立即将其倒出,不要让其长时间与铸铁锅接触。
铸铁锅的开锅方法

铸铁锅的开锅方法
1. 清洗铸铁锅:先用温水和洗涤剂清洗铸铁锅,然后用一块海绵或刷子轻轻擦洗干净。
最后将锅倒扣在架子上晾干。
2. 涂油:将一层薄油涂抹在铸铁锅的表面上。
可以使用油刷或厨房纸巾,确保锅的每个角落都被覆盖。
3. 加热:将涂有油的铸铁锅放到炉子上,采用中火加热,让锅逐渐升温。
同时可以轻轻地转动锅,使油均匀涂在整个锅内部。
4. 倒掉多余油:当锅表面开始变热时,多余的油将从锅底滴落。
此时可以将锅倾斜,让多余的油流回到锅底,然后倒掉。
5. 再次加热:再次将铸铁锅放入炉子上,使用中高温加热。
将锅热至表面开始发黑。
6. 冷却:等铸铁锅变凉后,用纸巾擦干锅内水分,保持锅的干燥。
7. 存放:将干燥的铸铁锅放在干燥的地方,并用纸巾或塑料袋包裹,以防灰尘和潮湿。
注意事项:
1. 这个方法仅适用于刚刚购买的铸铁锅,旧的铸铁锅不需要进行这样的烤炉程序。
2. 一定要遵循涂油、加热、倒掉多余油、再次加热、冷却这个步骤,以充分烤炉铸铁锅,防止锅表面粘连。
qbt-36 48-1999 铸铁锅-轻工标准.

qbt-36 48-1999 铸铁锅-轻工标准。
QBT-36 48-1999 铸铁锅用于规范铸铁锅的生产和测试方法。
该标准对铸铁锅的材质、工艺、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标准规定了铸铁锅的材质应为灰口铸铁,并应符合GB9439-88《灰口铸铁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铸铁锅的壁厚应均匀,无砂眼、缩孔等缺陷,外观应平整、光滑,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标准对铸铁锅的工艺方面做出了规定。
铸铁锅的浇冒口应符合GB6414-86《灰口铸铁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浇口和冒口的位置应合理设置,以避免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
铸铁锅的表面处理也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如涂层厚度、硬度、耐磨性等指标应达到要求。
此外,标准还对铸铁锅的性能方面做出了规定。
铸铁锅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耐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还对铸铁锅的标识、包装、运输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铸铁锅的标识应清晰、明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
包装应采用适当的材料和方式,以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以防止产品损坏。
总之,QBT-36 48-1999 铸铁锅标准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铸铁锅的生产和测试方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铸铁锅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符合标准的铸铁锅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使用安全和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铸铁锅不可不知的知识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个话题,而“吃”又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健康受到人们的重视。
锅是中国人炒菜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此,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建议使用铁锅,铁锅一般不含其它化学物质,不会氧化。
在炒菜、煮食过程中,铁锅不会有溶出物,不存在脱落问题,即使有铁物质溶出,对人体吸收也是有好处的。
世卫专家甚至认为,用铁锅烹饪是最直接的补铁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铁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铸铁锅
含碳量在2%以上的铁碳合金制成的锅。
工业用铸铁一般含碳量为2%~4%。
碳在铸铁中多以石墨形态存在,有时也以渗碳体形态存在。
除碳外,铸铁中还含有1%~3%的硅,以及磷、硫等元素。
合金铸铁还含有镍、铬、钼、铜、硼、钒等元素。
碳、硅是影响铸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元素。
铸铁可分为:
灰口铸铁。
含碳量较高(2.7%~4.0%),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色,简称灰铁。
熔点低(1145~1250 ),凝固时收缩量小,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减震性好。
用于制造机床床身、汽缸、箱体等结构件。
白口铸铁。
碳、硅含量较低,碳主要以渗碳体形态存在,断口呈银白色。
铸铁锅的好处
铸铁锅的优点是传热均匀,热度适中,在烹饪中易与酸性物质结合,使食物中的铁元素含量增加数倍。
从而促进血液新生,达到补血的目的,因而成为千百年来首选的炊具之一。
人体普遍缺乏的铁都是来自铁锅,因为铸铁锅能在炒菜的时候融入铁元素,便于人体吸收。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指出,使用中国传统的铁锅是目前最安全的厨具。
铁锅多采用生铁制成,一般不会含有其他化学物质。
在炒菜,煮食过程中,铁锅不会有溶出物,不会存在脱落问题,即使有铁溶质脱出,人体吸收也是有好处的。
铁锅对防止缺铁性贫血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由于盐,促对高温状态下的铁的作用,加上锅与铲,匀的相互摩擦,使锅内层表面的无机铁脱屑成直径很小的粉末。
这些粉末被人体吸收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变成无机铁盐,从而变成人体的造血原料,发挥其辅助治疗作用,铁锅补贴最直接。
除此之外,美国《美好饮食》杂志专栏作者、营养学家杰宁斯的文章中还介绍了用铁锅炒菜对人体的另外两大好处:
1、用铁锅炒菜可以少放油。
铁锅用得时间长了,表面会自然生成一层油光,基本相当于不粘锅的效果。
做菜时候不必放太多油,从而避免摄入过量食用油。
清洗铁锅,无需用洗洁精,用热水配合硬刷子刷干净,完全晾干即可。
2、传统铁锅能避免不粘锅表层有害化学物质的潜在影响。
不粘锅表层涂层通常含有四氟化碳,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伤害肝脏,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能致癌。
也有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用不粘锅炒菜时,四氟化碳在高温下会变成气体挥发出来,并随着做饭的油烟被人体吸入。
此外,不粘锅表面被铲子刮擦,四氟化碳会掉落到食物中被人直接吃进肚里去。
传统铁锅没有这种化学物质涂层,自然也不存在这种危险性。
如何选择铁锅
1、选择铁锅有方法
业内人士指出:
一“看”:看锅面是否光滑,但不能要求光滑如镜,由于铸造工艺所致,铁锅都有不规则的浅纹。
一般情况下,铁锅都有些粗糙,这是不可避免的,用久了就会变得光滑。
有疵点、小凸起部分的一般是铁,对锅的质量影响不大,但小凹坑对锅的质量危害较大,购买时需注意察看。
二“听”:厚薄不均的锅不好,购买时可将锅底朝天,用手指顶住锅凹面中心,用硬物敲击。
锅声越响,手感振动越大者越好。
另外,锅上有锈斑的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有锈斑的锅说明存放时间长,而锅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锅内部组织能更趋于稳定,初用时不易裂。
值得提醒的是,铁锅的锅耳最好是用木头或其他隔热材料包裹的,如果是铁锅耳容易烫手。
2、精铁锅、铸铁锅、不锈铁锅怎么选
可从价格、材质和使用习惯三方面选择铁锅。
显而易见的是价格,选购售价50-200元的铁锅较适宜。
这其中的差价是因工艺不同产生的,普通的铸铁锅和精铁锅相对便宜,而超微晶化纳米不锈铁锅的价格则相对高一些。
铸铁锅和精铁锅的叫法是按所用材质区分的,这两种铁锅选用的都是优质纯铁。
所不同的是,铸铁锅重而稳,底厚壁薄,使用寿命较长,使烹饪者容易掌握火候,因此适合老年人使用。
精铁锅的表面经过多种处理,如超微晶化纳米不锈工艺、纳米陶瓷工艺等,该材料制成的铁锅传热快、锅体轻,适合爆炒,且不易生锈。
按价格初步判断是优质纯铁生产的铁锅后,消费者可按自己的使用习惯来挑选。
当火的温度超过200 时,铸铁锅通过散发一定的热能,将传递给食物的温度控制在230 。
所以,喜欢慢炒的消费者可选择铸铁锅。
精铁锅则是直接将火的温度传给食物,适合喜欢猛火爆炒的人使用。
而超微晶化不锈铁锅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易生锈和粘连食物,最贴讲究生活品质型消费者的心。
如何保养
1、开锅
买回来的铁锅,在使用前需要做“开锅”处理,使用过程也要注意保养,和人的皮肤一样,需要让其每天焕发光彩。
“开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养锅”、“拉锅”与“荡锅”。
方法如下:
第一,锅放火上,倒入适量的清水,开大火烧沸,煮10分钟左右关火。
第二,等锅里的水降到微温,用棉布把锅的内壁均匀的擦洗干净。
第三,连同锅盖也一起擦洗干净。
第四,锅盖洗净后用布擦干表面水分。
第五,锅里的水倒掉,准备一个百洁布。
第六,把锅里的水分擦干。
2、生锈
预防生锈
普通铁锅容易生锈,如果人体吸收过多的氧化铁,即铁锈,就会对肝脏产生危害。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在使用过程中不让它生锈。
首先,不要盛食物过夜。
同时,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
刷锅时也应尽量少用洗涤剂,以防保护层被刷尽。
刷完锅后,还要尽量将锅内的水擦净,以防生锈。
用铁锅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少加水,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除掉铁锈
如果生锈了也是有补救措施的,一起来学学吧!
如果锈的不重,将20克醋,倒入烧热的铁锅,边烧边用硬刷子刷洗,将脏醋倒掉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或者在锅中放少许盐,炒黄后擦锅,然后将锅刷净,再放清水及1汤匙油煮开后倒掉,将锅洗净。
如果是新买的铁锅,除锈以后,还需要“炼”锅。
方法是,铁锅放在炉火上烧热,用一块猪肉片反复擦拭,可见猪油浸入锅里,显得黑亮黑亮的,就可以了。
3、除味
陈醋煮锅有利于去除异味,防止生锈。
先在锅里倒入1勺山西老陈醋。
用开小火熬煮。
然后用筷子按着棉布,蘸取醋液,均匀的在锅内壁擦拭3~5分钟,等锅里的醋液变黑倒掉。
接着在锅里重新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至水微温。
再用棉布把锅的内壁均匀的擦洗干净。
最后,倒掉温水,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水分。
生姜有利于去除异味
首先,在锅里放入一片生姜。
然后,用筷子按压着生姜片,来回在锅里擦拭3~5分钟,锅内壁每一处都均匀的擦。
此外,铁锅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给铁锅做保养,可以延长寿命哦!!
最后,使用铁锅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宜用铁锅煮杨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
因为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铁后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低铁化合物,人吃后可能引起中毒。
煮绿豆也忌用铁锅,因为豆皮中所含的单宁质遇铁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并使绿豆的汤汁变为黑色,影响味道及人体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