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资源特点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自然水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地表水、地下水与自然水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运动方式,也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循环过程。
它是指地球上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地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蒸发,形成水蒸气,并随着大气的运动而传输到其他地方,最终形成降水,重新进入地球水循环过程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这些水的特征、作用和运动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一、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地表水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供应人类、动植物生活的需要。
在自然界中,地表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水流、湖泊、河流、海洋等的形成、消失等。
地表水的分布和流动状态连接着天气,气候,水文和生态系统等领域,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表水的特点是流动性明显,能够迅速地响应降水和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这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流动过程中,地表水可以将各种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的地方,影响到水质和生态环境,因此对地表水的保护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也是很必要的。
二、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的水体,存在于土壤孔隙、岩石缝隙、坑洞中的含水土层,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之一。
它通常比地表水更清洁,不会受到人类活动和大气因素的直接影响。
地下水在水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是贮存和输送水分,供水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地下水的游离水质直接关系到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利益,因此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也是很必要的。
但是,地下水虽然比地表水清洁,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存在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那么分布于土壤缝隙中的地下水也很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合理开采和水资源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三、自然水自然水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由自然因素形成的水体,如雪、冰、雨、露、霜等形式的水。
它们是水循环过程中重新补充源的一部分,在短时间内自然水的水量可能非常小,但长时间累加起来后,也能够起到重要的补给作用。
地表水分类

地表水分类
地表水是地球上形成的最重要、最可见的自然资源,它构成了我们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表水被人类用作工业或生活用水,从而导致地表水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出现了一些水资源的病变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地表水的分类,对评价和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表水的分类主要分为四类:河流水、湖泊水、湿地水和地下水,下面介绍这四类地表水的特点:
1.河流水:河流水是由雨水或雪水直接流入河道中形成的,具有流动性,流动速度不同,水位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2.湖泊水:湖泊水是河流流入盆地而形成的,水位比较稳定,植物类型也比较丰富。
3.湿地水:湿地水是河流流入浅洼地或湿地池塘而形成的,水位波动较小,植物较为丰富,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
4.地下水:地下水是由降雨滞留在地下层次中形成的,没有流动性,非常重要的水源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地表水分类的介绍,地表水分类是为了评价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所必须的。
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科学利用,合理分配,以便为下一代留下更加美丽的环境。
- 1 -。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天然水所含物质可分为:①溶解性物质;②胶体物质;③悬浮物质。
1.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雹水,水质较好、矿物质含量较低,但水量无保证。
在降水过程中,水首先与大气接触,大气中的一些物质就会进入雨水中,大气受SO2、NOx 等污染的地区降水中因含硫酸等物质而形成酸雨。
2.地面水(surface 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泊水。
水库水等。
地面水以降水为主要补充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相互补充关系。
地面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地区地质状况、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地面水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
由于河水流经地表,能将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冲刷携带至水中,故其浑浊度较大,细菌含量较高,且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快,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也较高。
3.地下水(groundwater)是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
地层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粘土、砂石、岩石等构成。
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上层和岩石层构成。
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
浅层地下水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用的水源,水质物理性状较好,细菌数较地面水少,但在流经地层和渗透过程中,可溶解土壤中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硬度增加,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消耗而减少。
深层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其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
由于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水量较稳定,常被用作城镇或企业的集中式供水水源。
泉水是地下水通过地表缝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由于地层的自然塌陷或被溪谷截断而使含水层露出,水自行外流即为潜水泉;深层地下水由不透水层或岩石的天然裂隙中涌出,称自流泉。
两者的水质、水量的特点分别与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相似。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指标根据天然水的物理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可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好坏,也可以说明水质是否受到污染。
地理的水文特征

地理的水文特征地理的水文特征是关于地表水的分布、运动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科学,其中水文特征是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的形成、流经和消失是地理的水文特征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地球上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包括雨水、雪水和冰雹等。
降水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受到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降水量较大,而极地地区和沙漠地区降水量很少。
降水形成之后,一部分直接蒸发回大气中,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剩余的部分形成地表水。
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河流是地表水中最常见的形式,它们承载着降水向海洋流动,是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地表水的运动与演变地表水的运动受到地形、土壤、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河流的流速和流量受到降水量和地形的影响,通常在上游较快,在下游较慢。
河流的运动对地理的水文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带来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此外,地表水还会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返回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进而形成新的地表水循环。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会对地表水的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降水量和河流流量的变化等。
三、地表水的质量与环境影响地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饮用水和生态环境。
地表水通常受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如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物质的渗入等。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地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另外,地理的水文特征还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河流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提供了用水、灌溉、航运、发电等服务。
湖泊和湿地是珍贵的生态系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地理的水文特征的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影响,保护地表水的质量。
地下水与地表水

地下水与地表水在地球上,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之一。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水资源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水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下水与地表水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比较,并探讨其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一、地下水地下水指的是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或裂隙中的水。
它主要来源于降雨、河流和湖泊的渗透入地,并经过土壤层的过滤和蓄积形成。
地下水在深层岩石中存在,通常需要通过井的开采来获取。
地下水具有以下特点:1. 储存量大:地下水储量比地表水要大得多,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水资源。
2. 水质相对较好:地下水经过地层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其水质通常较为清洁,适合生活和工业用水。
3. 稳定性高:地下水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较小,水位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干旱和降雨的影响。
地下水在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1. 饮用水供应:地下水是许多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来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2. 农业灌溉:地下水通过井水泵灌溉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支撑。
3. 工业用水:地下水供应工业用水,支撑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4. 生态环境维护:地下水补给湖泊、河流和湿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地表水地表水指的是地球表面的湖泊、河流、水库和冰川等水体。
它主要来源于降雨、雪融化以及地下水的补给。
地表水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可直接进行利用和开发。
地表水具有以下特点:1. 可见性强:地表水处于地球表面,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
2. 水质易受污染:地表水受到许多污染源的影响,如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人类活动的排放等,水质受到较大威胁。
3. 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地表水的量受到降雨和蒸发的影响较大,水位和水流速度变化较大。
地表水在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水资源供应:地表水是人类主要的水资源供应来源,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2. 水资源开发:地表水被用于农田灌溉、水电站发电以及制造业的生产等。
3. 运输和通航:地表水通过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人类运输和船舶通航的重要通道。
柴达木盆地水系、地表水资源及其特点

水 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a t e r Co n s e r v a n c y S c i e n c e a nd Te c h no l o g y a n d Ec o no my
Vo 1 . 2 0 No . 4
盆地 总 面 积 2 8 . 0 4 4 1 × 1 0 4 k m 2 , 其 中 四 周 山 区 面 积
1 4 . 7 2 4 9 ×l O '
,
底部 盆 地平 原 面积 为1 3 . 3 1 9 2× 1 "k 0 m 2 。
柴达木盆地是 一构造 陷落盆 地 , 周 围 的阿尔金 山 、 祁 连 山和昆 仑 山的褶皱 或断 块上 升与 盆底相 对 下陷 , 是形 成盆 地 的决定 性 因素 , 也是形 成 盆地现 代 自然景 观特 征 的重要条件 。柴达木盆 地地形 在平 面上呈 现北西 西 一南 东东走 向 ; 地貌复杂 多样 , 垂直分 异 明显 。盆地 内部北 侧
积为1 . 8 8 3 3×1 0 k m , 盆 地 北 部 归 甘 肃 省 管 辖 面 积 为
言, 降水量稀少 , 多年平 均降水 总量为3 2 3 . 5 4×1 0 m , 平 均年降水深为1 1 5 . 4 m m。 属干旱带 , 降水量 自东南 向西北
递减 , 东 南 部 降水 多 在 1 0 0~3 0 0 m m, 西北 部 降水 量 仅
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资源在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 中有着不可替代 作 用。 对柴 达木 盆地 内陆河 水 系、 水 资源分 区、 水 资源及特 点进 行 了分析 。 [ 关键词] 水 系; 水资 源分 区; 地表 水资 源及特 点 ; 柴达 木盆 地
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

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日益紧缺。
了解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情况对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地下与地表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1.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地下水是藏在地下岩层中的水,通常分布在地下水埋藏层、含水层和地下水脉络中。
地下水储量巨大,是人类饮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来源。
地下水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状况会直接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和质量。
例如,地下水在河流和湖泊周围的地下地层中分布较多,而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储量则相对较少。
2.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等表面水体。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和降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湿润的地区,如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地区,地表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
而干旱地区和沙漠地带,地表水资源极为稀缺。
此外,地表水资源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都对地表水的分布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地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而地下水也可以向地表水补给一部分水源。
这种相互关系使得地下水和地表水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影响的水循环系统。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自然地质运动等因素都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
严重的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将破坏水循环平衡,导致水资源的减少和恶化。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在利用方面,我们应该加大水资源的调配和开发,提高农田水利和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治理也十分重要。
严禁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加强污水处理和水质监测工作。
另外,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政策和法规也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地球上的地表水与地下水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手段,共同应对全球地下水问题。
06
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治理措施
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介绍
水污染防治法
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处罚措施,以遏制水污染行为。
排污许可制度
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 ,对所排放的水污染物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地下水概述
地下水定义与分类
地下水定义
指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与地表水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 转化。
地下水分类
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按含水层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 隙水和岩溶水。
地下水形成条件及过程
形成条件
包括补给来源、储水空间、地质环境和时间因素等。
形成过程
大气降水或地表水通过土壤和岩石的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未来 相关政策法规将更加严格,以推动水资源保护和 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
科技创新将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供更多的技术 手段和解决方案,推动相关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
社会参与将更加广泛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将有更多的社会 力量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旅游
地表水体如湖泊、河流、瀑布 等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旅 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水
地表水是许多地区的主要供水 来源,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 用水。
渔业
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 是渔业资源的重要基地,为人 类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灾害
地表水也可能引发洪涝、干旱 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 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资源特点
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么地表水资源特点有哪些呢?江河的水是经过地面径流汇集而成的,它接触了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土壤等,溶入了一些盐类,因此,含盐量比雨雪高。
我国江河水的平均含盐量为166ml/L。
河水还由于其冲刷作用,卷带了大量的泥沙、黏土等悬浮物质,而使水的浑浊度很高。
湖水由于湖面宽广、流动缓慢,故蒸发量较大。
如果流入和排出湖泊的
水量都较大时,那么湖水的蒸发量相对较小,因而可以保持较低的含盐量而成为淡水湖。
否则,如果流入的水量大部分被蒸发,使湖水浓缩含盐量增高,那就变成咸
水湖或盐湖。
湖泊由于光照面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水中微生物的量较大。
海洋水的蒸发量每年有40×104km3,从江河每年带入溶解盐类有3.85×109t,经过长年累月,海水中的含盐量高达35000mg/L左右。
具体归纳地表水资源特点如下:
①、除海洋含盐量极高以外.其他地表水的含盐量低;
②、与地下水相比,硬度较低;
③、与地下水相比.地表水中污染物质含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