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与基因多态性

合集下载

oprd1基因作用

oprd1基因作用

oprd1基因作用OPRD1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它在神经系统中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OPRD1基因的功能和意义。

OPRD1基因是编码μ-阿片受体的基因,它在神经递质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μ-阿片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它通过与内源性阿片肽或外源性阿片类药物结合,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从而影响多种生理和行为过程。

OPRD1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突变状态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疼痛、药物成瘾、情绪障碍等。

OPRD1基因参与调节疼痛感受。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但过度或慢性的疼痛感受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OPRD1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μ-阿片受体功能的改变,使得神经递质的调控受损,进而影响疼痛的感知和调节。

研究发现,OPRD1基因的多态性与疼痛敏感性和耐受性相关,这为个体化的疼痛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OPRD1基因在药物成瘾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药物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行为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OPRD1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μ-阿片受体的功能,从而影响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OPRD1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成瘾的易感性和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进一步研究OPRD1基因的功能机制,有助于揭示药物成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药物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除了疼痛和药物成瘾,OPRD1基因还与情绪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

OPRD1基因的突变可能改变μ-阿片受体的表达或功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和神经回路的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OPRD1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的易感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进一步研究OPRD1基因的功能机制,有助于揭示情绪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OPRD1基因作为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8.张程亮:阿片类药物基因多态性与癌痛治疗

8.张程亮:阿片类药物基因多态性与癌痛治疗

解析 CYP2D6 的遗传药理学
EM Extensive Metabolizer
Griese et al. Pharmacogenetics 1998, Raimundo et al. CPT 2004, Toscano et al. Pharmacogenetics 2006
Individuals
40 30 20 10
UM ultrarapid metabolizer ~ 10-15 %
IM Intermediate Metabolizer ~ 10-15 %
PM Poor Metabolizer ~ 5-10 % Caucasians
0.1
100 MRS 1 1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FDA drug label change and public health advisories
Health Canada Public Advisory
May 10, 2006
Aug. 21, 2008
Aug 17, 200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August 20, 2009

Rare or lack phenotypic effect

Caucasian
*1G and *22 allele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CYP3A4 SNPs
CYP3A4*1G reduced activity higher plasma levels
Less
fentanyl required side effects
OPRM1 and Fentanyl
118A>G
Higher

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治疗个体化

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治疗个体化

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治疗个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基因有一定的多态性,即同一基因在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基因本身的不同导致的,也可能是由环境等因素引起的。

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它决定了药物在一个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和副作用。

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另一方面是影响药物的安全性。

例如,对于某些药物,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基因型选择剂量。

如果剂量过高,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产生副作用。

如果剂量过低,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药物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还影响着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的反应。

如果患者的基因型与药物不兼容,可能会出现毒性反应或无效反应。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目前,药物个体化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共识。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和临床数据,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这种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了药物副作用,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一种最佳选择。

然而,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并不容易,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很复杂。

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需要出现大量的可靠数据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决策。

因此,建立大规模、高质量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这些数据,开展深入的基因研究,理解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才能真正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

总之,基因多态性对药物治疗个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患者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减少药物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发展可靠的基因多态性数据库是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必经之路。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视觉模拟量表(V AS)评分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提取资料并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2 885例患者。

按照ABCB1 C3435T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野生纯合(CC)、突变杂合(CT)和突变纯合(TT)型。

各遗传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BCB1基因C3435T位点CC型与CT+TT 型、CC+CT型与TT型、CC型与CT型、CC型与TT型、CC+TT型与CT型、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及V 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按研究对象的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基因型亚洲人群、非亚洲人群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按手术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CC型与CT+TT型、CC+CT型与TT型、CC型与CT型、CC型与TT型、携带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非妇科手术患者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D分别为0.32、0.35、0.24、0.45、0.26,95%CI分别为(0.03,0.61)、(0,0.70)、(0.02,0.46)、(0.02,0.88)、(0.01,0.51),P<0.05];而其余基因型妇科手术、非妇科手术患者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基因多态性和阿片受体

基因多态性和阿片受体

基因多态性和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中存在着两个或以上的不同等位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个体的表现型。

在阿片药物作用方面,基因多态性对个体的药物代谢、药物效果以及药物副作用产生影响。

相关的基因在人类体内编码了与阿片行为相关的蛋白质,如麻醉镇痛药的作用机制中的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是一种位于神经元的膜上蛋白质,它们是阿片分子在神经元内部媒介效应的关键。

阿片分子能够结合到细胞膜上的阿片受体并激活这些受体。

激活后,受体会引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使神经元对疼痛等刺激的反应产生变化,从而产生镇痛和欣快等作用。

阿片受体被广泛应用于镇痛和药物滥用的治疗和预防。

在人类体内,编码阿片受体的基因是μ-阿片受体基因、κ-阿片受体基因和δ-阿片受体基因。

这些基因的多态性被广泛研究,以了解基因变异如何影响阿片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如何影响阿片镇痛和药物滥用的反应。

其中最研究较多的是μ-阿片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它包括了A118G基因多态性、C17T多态性以及其他单核苷酸多态性等。

A118G基因多态性是μ-阿片受体基因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多态性。

这种基因多态性对μ-阿片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在该基因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中含有一个核苷酸的改变,这会导致μ-阿片受体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阿片受体的病理学及药物作用学中的功能。

研究表明,A118G基因多态性与阿片受体亲和力之间存在着联系,G等位基因会改善镇痛作用,但会降低一些副作用的阈值。

这些研究结果证明,A118G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改变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和稳定性等方面来影响阿片药物的药效和药物副作用。

C17T基因多态性是μ-阿片受体基因中另一个广泛存在的多态性,与A118G基因多态性同等重要且研究久远。

C17T基因多态性也会对μ-阿片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产生影响。

在T等位基因中,基因C1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被改变为T,这可能影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尤其是在μ-阿片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中。

211181480_阿片类药物致便秘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211181480_阿片类药物致便秘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阿片类药物致便秘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Δ杨静 1, 2, 3*,张新宇 3,郑磊 2,管玉瑶 2,常温来 2,林忠琨 2,张雅慧 4,付正 1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济南 250031;2.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31;3.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4.山东省立医院药学部,济南 250031)中图分类号 R 9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09-1104-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09.15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影响。

方法 首先通过检索指南、数据库及循证医学资料等筛选出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相关的目标基因,随后纳入100例接受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的癌痛患者,并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便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利用PCR 或荧光原位杂交法对目标基因进行检测;使用SNPStats 程序进行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阿片类药物致便秘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各预测因素在预测阿片类药物致便秘方面的效能。

结果 筛选出的目标基因有CYP 2D 6、CYP 3A 5*3、ABCB 1、OPRM 1。

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CYP 2D 6(rs 1065852、rs 1135822、rs 16947、rs 28371725、rs 28371735)、CYP 3A 5*3(058rs 776746)、ABCB 1(062rs 1045642)、OPRM 1(047rs 179997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CYP 3A 5*3(058rs 776746,A >G )中的GG 、AG 型,OPRM 1(047rs 1799971,A >G )中的AA 、AG 型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8 ]
。ABCB1 最常见的变异是 C3435T 和 G2677T / A。
。 在氢考酮
在一项纳入 153 例行肾脏切除手术患者的研究中发 C3435T 等位基因中具有 TT 基因型的患者术后 0 现, 6 h及6 者
[19 ]
PM 组的羟吗啡酮最大浓度低于 的人体试验中发现 ,
[28 - 29 ] UM 组及 EM 组, , 其药物效能也较其他组低 但在
物术后镇痛关系密切 。本文就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 物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
CYP2D6
家族成 员 之 一 , 主 要 参 与 药 物 代 谢 中 的 羟 化 过 程, CYP2D6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目前发现 CYP2D6 等 位基因变异位点有 70 余种 , 基因多态性导致酶功能活 CYP2D6 酶可分为 4 种: 性不同 , 根据不同的基因型 , PM ) 、 慢代谢型 ( poor metabolizer, 中等代谢型 ( intermeIM ) 、 diate metabolizer, 快速代谢型 ( extensive metabolizer, EM ) 、 UM ) 。 可 超 速 代 谢 型 ( ultrarapidmetabolizer, 待因 、 曲马多及氢考酮分别通过 CYP2D6 降解为吗啡 、 去甲曲马多和羟吗啡酮 , 其降解产物具有更强的镇痛 效能 , 故这 些 药 物 的 镇 痛 作 用 与 CYP2D6 密 切 相 关 。 PM 患者对曲马多镇痛作用不敏 多个临床研究表明 , 较其他代谢型术后需要更高剂量 感,
[24 ]
。除年龄 、 性别等因素外
[2 - 3 ]
, 基因多态性在阿
[4 ]
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

阿片类药物与基因多态性

阿片类药物与基因多态性

高,副作用增加¨引。纯合子突变后无功能CYP2D6 不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吗啡,使其镇痛效果不佳Ⅲ。。
亚洲人中发现的CYP2D6*10是中国人最常见 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51%~70%,该突变降低酶活 性,且该等位基因对中国人曲马多镇痛有显著影
响。Stamer等¨副发现慢代谢者曲马多镇痛效应比快
代谢者差;Wang等[19 J研究胃切除术后曲马多患者
CYP2D6降解可待因、曲马多、二氢可待因、羟
J。在A118G基因多态性与阿芬
太尼和M6G关系研究中也发现118G等位基因患 者阿芬太尼、M6G的效能下降哺’1引。但Landau等}11】 发现携带118G等位基凶的女性对芬太尼较敏感, 芬太尼效能增强,需较少芬太尼止痛,这是A1 突变增加阿片类药物效能的首次报道。 多数观点认为OPRMl基因l 18G突变降低阿 片类药物镇痛作用。但对是否减轻阿片药物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关系的研究较少。 2.2黑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l receptor,MC I
自控镇痛(PCA)时发现CYP2D6*10纯合子者比
R)
CYP2D6*10杂合子者和CYP2D6*10等位基因缺陷
者曲马多消耗量显著增多。
3.2 CYP3A
MClR的SNP与吗啡和M6G镇痛效能增加有
CYP3A5占CYP3A总量的50%,对于依赖 CYP3A代谢的阿片类药物,CYP3A5将是引起药物
率较低啪1。2004年日本人通过大规模测序方法,发
现了CYP3A4*1G旧“,是现在CYP3A4 SNPs中突变
反应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重要遗传学原因。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opioids from the
【Key words】Opioids;Genetic polymorphism;P-Glycoprotein;Opioi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位基因频率在高加索人为90%,中国人77.8%,日 本人为76.8%,非洲、美洲人为50%,携带CYP3A5*3/ 木3的中国人有62%无蛋白表达旧引。因该突变引起
可变剪切,产生不稳定蛋白质,使得突变型纯合子
两种主要的CYP3A酶,也是与阿片类镇痛药代谢
关系密切的CYP3A酶,拥有重叠的底物。
3.2.1 CYP3A4
CYP2D6降解可待因、曲马多、二氢可待因、羟
J。在A118G基因多态性与阿芬
太尼和M6G关系研究中也发现118G等位基因患 者阿芬太尼、M6G的效能下降哺’1引。但Landau等}11】 发现携带118G等位基凶的女性对芬太尼较敏感, 芬太尼效能增强,需较少芬太尼止痛,这是A1 突变增加阿片类药物效能的首次报道。 多数观点认为OPRMl基因l 18G突变降低阿 片类药物镇痛作用。但对是否减轻阿片药物副作用
关。Mogil等l”1发现MClR基因突变会提高机体对
万方数据
国匪鏖醛堂皇复蒸苤盍放!Q生8且筮31鲞筮垒魍!巫J△珏鲤h B塑坚,△H牲鲤2Q!Q,y亟:31。醴Q:刍
CYP3A有4种基因型:CY
P3A4、CYP3A5、
突变)最为重要,突变定义为CYP3A5*3。CYP3AS*3
CYP3A7和CYP3A43。CYP3A7主要存在于胎儿肝 脏中,CYP3A43活性极低,CYP3A4与CYP3A5是
阿片类药物关系的研究较少。 2.2黑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l receptor,MC I
自控镇痛(PCA)时发现CYP2D6*10纯合子者比
R)
CYP2D6*10杂合子者和CYP2D6*10等位基因缺陷
者曲马多消耗量显著增多。
3.2 CYP3A
MClR的SNP与吗啡和M6G镇痛效能增加有
a8 all
adjunct
to
suf_
and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It
to
has been shown that
analgesic
effect of opioids varies widely in individuals
and kl卜
different enthnics.Genetic polymorphism may contribute
nucleotide
表达的一种ATP依赖的具有外排泵功能的与多药 耐受相关的糖蛋白。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膜及小 肠、胆道、肾等的上皮细胞膜上均有表达。血脑屏障 内皮细胞膜上的P-gp可能具有控制某些药物进入 中枢并能将药物泵出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polymorphisms,SNPs)
(1236C>T,2677G>T/A和3435C>T)1236Tr、2677 TT和3435 TF突变纯合子基因型患者更易产生呼 吸抑制且程度更严重。
高,副作用增加¨引。纯合子突变后无功能CYP2D6 不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吗啡,使其镇痛效果不佳Ⅲ。。
亚洲人中发现的CYP2D6*10是中国人最常见 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51%~70%,该突变降低酶活 性,且该等位基因对中国人曲马多镇痛有显著影
响。Stamer等¨副发现慢代谢者曲马多镇痛效应比快
代谢者差;Wang等[19 J研究胃切除术后曲马多患者
this phenomenon by aff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opioids transporter,the
on
get receptor and metabolic enzyme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mpact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three aspects.
阿片物质敏感性,增加镇痛效应。但对阿片类药物
现队K、8、盯、£5种。阿片类物质主要作用于IX、K和

副作用影响目斗阿片受体(opi—
mul。OPRMl)是阿片类药物产生镇痛
oid receptor
作用的主要部位,也是研究最多的阿片受体;K受体
主要参与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镇静、呼吸抑制、 依赖、恶劣心境等,研究较少;8受体的功能目前还
作用。但携带1 18G纯合子的肾衰患者能耐受更高 浓度吗啡和M6G,推测l 18G突变可能是阿片类物 质中毒保护基因¨2|,但也有相反报道¨3|。 最近,Shabalina等¨41报道了OPRMl基因的一 个新位点rs563649,发现带有一个或两个少等位基 因T携带者与多等位基因CC纯合子相比,对吗啡 反应较差,患者痛敏感性增加。目前关于该位点与
18G
考酮、二氢可待因酮、右丙氧酚、乙基吗啡和美沙酮 等。与麻醉药物代谢相关的主要亚型有CYP2D6*3、
CYP2D6木4、CYP2D6木5、CYP2D6木6

CYP2D6*1 7
等突变缺陷,降低其代谢能力。 可待因通过CYP2D6代谢为吗啡而发挥作用, 其镇痛作用与CYP2D6密切相关。在一些慢代谢 者。可待凶因不能被降解成吗啡几乎无止痛作用, 增加剂量只增加其副作用。若同时应用抑制
CYP2D6的药物如夸尼丁也会降低可待因作用。而
仍存在争议。研究发现l 18G等位基因携带者需更
多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同时其副作用恶心、呕吐、呼 吸抑制却降低。7-10 J。在长期接受吗啡治疗的肾功能
在一些超快代谢者使用常规剂量可待因后,可待因
则很快被降解成吗啡,使血液中吗啡浓度急剧升
不全患者,可由于活性代谢产物M6G蓄积产生毒性
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差异,从而对相同药物产生不同 的反应。若能了解阿片类药物与基因多态性关系,
掌握用药个体化原则,就可能根据患者不同基因组
学特性合理用药,达到提高药效,降低毒性,防止副
作用的目的,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实现个体优化治
疗提供新思路。

但显著的影响。Coulbauh等”1研究发现吗啡术后镇 痛时野生型ABCBl二倍体GG-CC个体昂丹司琼需
种族间CYP3A4发生频率不同,在中国人中已发现的 CYP3A4等位基因主要为CYP3A4*3、CYP3A4*4、 CYP3A4*5、CYP3A4*6和CYP3A4*18A,但突变频
等位基因者的肝微粒体代谢量明显高于只含
CYP3A5*3等位基因者。Jin等旧纠对25例疑为芬太
尼中毒死亡案例进行尸检并对其血样标本进行遗 传学检查,结果提示CYP3A5参与芬太尼代谢, CYP3A5*3可引起芬太尼代谢受损。
个体,即基因型为CYP3A5*3/*3者不表达CYP3A5 蛋白,使CYP3A5酶活性降低或消失。
CYP3A5在阿芬太尼代谢中起重要作用,Kha— rasch等Ⅲ1发现阿芬太尼在至少携带一个CYP3A5*1
CYP3A4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q22.1。 CYP3A4参与大部分药物代谢,多种阿片类药(芬太 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美沙酮、丁丙诺啡等)都经 CYP3A4代谢。 CYP3A4基因表达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个体间 CYP3A4活性差异85%由遗传因素决定。迄今为止, CYP3A4有40个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已经确定。不同

受体
D01: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0.04.020 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袁静静、张卫)
2.1阿片受体
万方数据
国医庭醛堂皇复蒸苤志垫!Q生8旦筮3 1鲞筮璺翅!啦I丛壁尘鲢垡竖,△女g咝2Q!Q,y亟:3 1:盟Q:垒
阿片受体是阿片类药物作用的部位,目前共发
与阿片类药物代谢有关的酶主要有细胞色素
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家族中的CYP2D6、
CYP3A4、CYP3A5、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hransferase,COM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
酸基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UGT)家族 中的UGT287等。
求量较少,但ABCBl基因多态性是否可预测吗啡
转运蛋白
P一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由人多药耐
药基因(muhidrug resistance
l,ABCBl/MDRl gene)
副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关ABCBl基因与芬
太尼药效关系研究较少,Park等旧3对126例行椎管 内麻醉患者静注芬太尼后发现ABCBl的3种单核 苷酸多态性(single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potent effect
gical anesthesia
in alleviating moderate,to severe pain,opioids are popularly used clinically
突变,许多突变使该酶活性减低或丧失。人群中有4 种代谢表型:慢代谢型(poor metabolizer,PM),中间 代谢型(intermediate metabolizers,IM),快代谢型
(extensive metabolizer,EM)和极快代谢型(utmost
metabolizer,UM
国匠躯醍堂与复蕴盘志垫iQ生8旦筮3 1鲞笙垒翅!垡j△旦£§出B塑坚,△g腰鲤2Q!Q,坠l:3 1,盟Q:刍
・综述・
阿片类药物与基因多态性
袁静静张卫 【摘要】由于在缓解中、重度疼痛方面的强效作用,所以阿片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辅助外科手术麻醉和手术后疼痛
治疗。已经证实,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在不同人群和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变异。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影响阿片转运蛋白、靶受体 和代谢酶的表达而导致该现象的发生。现就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物镇痛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基因多态性,不同人群及个体间阿片类药物转运蛋 白功能的差异、靶受体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