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9月考试题(语文)

合集下载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档含答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档含答案)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12分,每小题2分)(一)下面是一份“数字化阅读辩论赛”的辩论陈词,阅读后完成1-3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即使)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

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的信息中..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

当我们在芜杂流恋忘返..信息的跑马场。

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时,大脑就成了零散的权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顺序渐进、(归根结底/创根问底)、探究(质疑/置疑)的方法去读。

我们(假如/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不断提升阅..的信息中独具慧眼....、皓首穷经....,也应当在纷烦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门槛(kǎn) 导至流恋忘返B.镇密(zhēn) 芜杂顺序渐进C.零散(sàn) 纷烦废寝忘食D.皓首(hào) 敏捷独具慧眼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A.虽然归艰结底置疑即便B.即使创根司底质疑假如C.虽然刨根问底质疑即便D.即使归根结底置疑假如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C.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D.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六十九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大庆一中、六十九中初四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道外的丘岗坡陀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树丛重叠,莽苍深suì( ),使人们逐步进入到安详宁静、庄严肃mù( )的气氛之中。

——《巍巍中山陵》【答案】邃穆【解析】【详解】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邃”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肃穆”:严肃恭敬。

注意据义定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箴.言(zhēn)稽.首(qí)果脯.(pǔ)气冲斗.牛(dǒu)B. 巉.岩(chán)梦魇.(yǎn) 荫.蔽(yīn) 人才济济.(jǐ)C. 忿.恨(fèn)羁绊.(bàn)氤氲.(yūn)崭露.头角(lòu)D. 按捺.(nài) 剽.悍(piāo)嵯.峨(cuó)强聒.不舍(guō)【答案】B【解析】【详解】B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A稽首(qǐ),果脯(fǔ)。

C崭露头角(lù)。

D按捺(n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

B. 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

C.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怀疑的?D.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答案】C【解析】【详解】A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

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我”是一个人,自然不能说是“芸芸众生”。

B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镌.刻/意味隽.永禁.钢/情不自禁贻.笑大方/心旷神怡.B.阴晦./诲.人不倦差.遣/参差.不齐肆无忌惮./弹.尽粮绝C.炮.火/如法炮制胸膛./瞠目结舌任.重道远/光阴荏.苒D.夜幕./蓦.然回首和.煦/和.衷共济视若寇.仇/豆蔻.年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孺子牛满腹经伦蔚然成风B.羁绊三部曲侍才放旷相得益章C.绮丽度假村器宇轩昂谈笑风声D.缔造打擂台舐犊情深相濡以沫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俸编织到一起,汇成~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面一段话中,两个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在时光的咏叹调中,人正如一朵花,①自己的果实,全靠自己是否投入地去吸收大自.然的营养。

时光无情的平等,②它无时无刻告诉你:青春有过但只有一次,肌体活过也仅此一生。

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5.古诗文默写。

(8分)(l)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3)杜牧《泊秦淮》中,巧用典故表达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嘲讽,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常常感慨万千。

杜牧在《赤壁》中,借“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最新2019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3)试题新题型+答案--全国通用

最新2019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3)试题新题型+答案--全国通用

最新2019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3)试题+答案--全国通用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群”与“众”密切相关,“群”本身就有“众”或“众多”的意思。

《国语·周语》讲:“人三为众。

”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所以形成了“群众”组合词,代表“许多人”“众人”。

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

例如,《荀子》:“群众不能移也。

”进入20世纪,“群众”与“人民”“大众”等基本同义。

先秦儒家不乏“众”的论说,某种意义上发展了一种“众论”。

孔子的“众论”极富特色、涵意深刻,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特有的群众责任观念。

在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则主张爱众。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众的爱。

为此,孔子对弟子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

对于孟子来说,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众同乐”。

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而在“与人乐乐”中“与少乐乐”又不如“与众乐乐”。

体现了爱民众的责任担当。

二则强调济众。

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又能接济广大的民众,不仅属于仁者,甚至就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孔子这里对仁的诠释,包含着对仁者爱民济众的政治道德要求。

三则倡导得众。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不但指明了“仁”为“爱人”和“知”为“知人”,而且阐明了真正的智慧之人应当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卷(带答案)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卷(带答案)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语文(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第Ⅰ卷基础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易混易错题组)(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 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噱.头(xué) 菁.华(jīnɡ) 偌.大(nuò)一鳞半爪.(zhǎo)载.欣载.奔(zài)B.瓜瓤.(ránɡ) 胡诌.(zhōu) 苍穹.(qiónɡ) 瑕瑜互见.(xiàn)喋喋..不休(dié)C.勖.勉(xù) 泥淖.(nào) 泡.桐(pào) 日臻.完善(zhēn) 踉踉跄.跄(qiànɡ)D.咯.血(kǎ) 剽.悍(piāo) 谥.号(shì) 居心叵.测(pǒ)扺.(zhǐ)掌而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辐射气概入场券满腹经纶B.松弛妨碍宣泄名信片张皇失措C.赝品赃款蜇伏录像带脍炙人口D.蘸水装祯编纂舶来品礼尚往来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碑帖.(tiè)抱不平绿草如茵刀把.子bà相.机行事xiàngB.葳蕤.(ruí)势利眼卑躬曲膝撒.大网sā博闻强识.zhìC.牌坊.(fānɡ) 一溜烟通货膨胀狙.击手jū蓦.然回首mùD.梵.文(fàn) 雷震雨中流砥柱沏.茶喝qī杀一儆.百jǐng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让制假售假者在经济上身无长物....,法律上“牢底坐穿”,打假才能产生足够的杀伤力。

②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③游客翻墙逃票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物园方面称“管不了”,派出所说“没空管”,这种态度让人不可理喻....。

201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 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项是()A.夹.缝/夹.袄匀称./称.心如意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憔悴./荟萃.默契./锲.而不舍殚精竭.虑/怒不可遏.C.龟.缩/龟.裂斗.志/斗.转星移发.愤图强/令人发.指D.脊.梁/贫瘠.胸襟./噤.若寒蝉勘.测水位/堪.当重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对垒端详抱佛脚脱贫攻艰首屈一指B.驱动交融博眼球风云变幻充耳不闻C.幅员营销迭罗汉不可名状独树一帜D.寒暄急燥唱双簧山清水秀鞭辟入里3.古诗文默写。

(1)关关睢鸠,(《关雎》)(2)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

(4)边塞风光,独特壮观。

王维出使塞上,描绘了塞外“,”((使至塞上》的奇美壮丽风光:岑参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压冬林景象。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l)《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2)《水浒》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

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闲野猪林)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 分)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

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7闲适诗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7闲适诗含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 07 闲适诗闲适诗(闲适隐逸诗词)就是写某些诗人(抒情主人公)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诗词。

这类诗词主要有以下特点,也是在欣赏也就从这几方面思考。

一、闲适诗的特点1、宁静安适的氛围描写宁静的氛围,表现多为悠闲、祥和。

如宋人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诗的颔联与尾联为后人所称道。

诗的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追述此地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这联流水对曲折鲜明,圆转流美,极好地勾画出江南农村山岭重重叠叠,溪河四环交错,道路弯弯曲曲,村庄繁花掩映的美好风光,表现了诗人初次探访面对的一幅幅画面各异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动和由衷赞叹。

这种对进行之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富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寓示人们只要勇于探索,终能冲破困境,到达光明的彼岸。

尾联中充分表现了诗人与农家心会神契、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特别是诗人为日后的再访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优美动人的境界——月色下,诗人乘兴手拄拐杖,踏着月光,悠闲地微笑着漫步而来,在乡村夜晚的一片静谧中,轻轻地敲响了农家的柴门。

其实就是对这样恬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2、浓郁的乡村气息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就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象。

表明了河水涨满、水田映着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

同时,诗人在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中,又描写了子规鸟的鸣啼声,暗示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写农事,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

可以说,整个诗歌都表现出浓郁的乡村气息。

3、质朴清新的风格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是最能体现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也能表现之类诗歌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全词如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春天的雨一下,就是春笋旺盛的生长期了。“好竹连山觉笋香”,春笋尝鲜的好时节就在眼前了。
11.(2分)文中介绍的竹笋是一种美食,概括这种美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12.(4分)将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写在下面的括号内。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
2.(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国际反捕鲸团体的坚决反对,使日本在南极海域的捕鲸活动被迫停止。
将“由于”删去。
B.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美德。
把“发挥”和“继承”调换位置。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删去“不要”。
②有人说,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与口味。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高雅的象征。
③历来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诗圣杜甫曾写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道出他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念念不忘珍品美味,写下了“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有名诗句。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家乡的竹笋也是念念不忘:“江南竹笋赶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⑤林洪的《山家清供》,给鲜笋起了个外号,叫“傍林鲜”:“夏初竹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傍林鲜。”根据他的讲授,鲜笋最好现摘现吃,一分钟都别耽误,就在竹林边,用芳香的竹叶为燃料,当场煨烤,可见环境或氛围也能激活新笋那天然的鲜美。这绝对是最正宗的“绿色食品”了,不仅就餐环境是一片绿林,烹饪方法也是返璞归真的。不知竹林七贤之类古老的隐士,是否就地取材,使用过这种“叫化鸡”式的吃法?想来只有超凡脱俗的人,譬如隐于山林者,才能体会到竹笋至真的味道。而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有一颗淡泊的心,才能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
⑦那个小小花圃中的芽长得出乎意料的快,我几乎可以体知它成长的速度。每天清晨,我都发现它长大了,然后我便像每天面对一个谜题,猜想着那是什么花,猜想着父亲送我这些花是什么用意。我急于知道那个谜题,就更加体贴那些花。
⑧慢慢地,花长大了,我才知道那是一些茼蒿菜。茼蒿菜是一种贱菜,在乡下,它最容易生长,价钱最便宜,而父亲竟把它像礼物一样送给我,那样珍贵。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秀:(2)酣: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⑤那时候已经是严冬了,我每天照料着那一片撒了花籽的土地,浇水、施肥,但在凛冽的寒风中,我总是担心着:它埋在这寒土里会不会断丧了生机呢?
⑥在冬天来临的第二个月,有一天我开窗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群花籽吐了新芽。那些芽在浓郁的花园里,嫩绿到叫我吃惊。是什么力量,让那一罐从南台湾带来的花籽,在北地的寒风中也能吐露亮丽的新芽呢?所以闲暇之余,我总是跑去花园,去看看那些在寒风中摇曳的脆弱的花芽。它到底是什么花呢?心中疑惑渐生,我问爸爸,他说:“等它开了花,你就知道了。”
⑭人也是一个平凡的茼蒿的花籽,不管气候如何,不管哪里是落脚的地方,只要有生机沉埋心中,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它也会吐芽、开花,并且结出新的花籽。
(选自《初中生天地》,2017年9月版)
15.(3分)文章叙述了“我”种花籽的经过,阅读文章④——⑫段,补充情节。
( )→每天精心照料→ ( )→茼蒿长大结子→ ( )
(2)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3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何理解太守的“醉”?
(二)阅读《春野的馈赠》,回答11~14题。(11分)
春野的馈赠
洪烛
①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早在《诗经》时代,竹笋就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比如,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也记有80多个竹笋品种。
A.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踢足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踢足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踢足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踢足球了,我陪你一起去读书,也可以缓解压力。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以新颖巧妙的构思的手法,写出了边塞风光之奇,风狂雪早,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以北风喻春风,以雪花状梨花,不但
使边塞风光披上一层绮丽的色彩,而且使送别环境充满了盎然的春意,因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③审视自身,平凡的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战胜自己?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哪个人心中没有几分执念?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放下?
( )( )
⑵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 )( )
13.(2分)阅读文章,为什么说竹笋又是一种雅食?
14.(3分)说说你对文中第④段中加点词“盘活”的理解。
(二)阅读《花籽》,回答15——19题。(14分)
花 籽
林清玄
①三年前我退役,背着袋子要北上的时候,爸爸取出一罐小瓶子,里面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花籽。他小心翼翼地交给我说:“你到台北后就把它种了。”我便带着这个小瓶子和一袋故乡的泥土来到台北。
6.(3分)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战胜自己
①孙子兵法云:“千千为敌,一人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就是说若能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那当然堪称是勇猛的战将。然而,只有那个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元帅。其实,这句话最大的禅机是说,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只有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会百战不殆,获取真正的成功。
②每个人对自己都会存在一种本能的首肯,这无可厚非。但每个人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谁都无法十全十美。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多少人一生驰骋,争强好胜,却唯独战胜不了自己。就像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统治半个地球,如此骁勇人物,战败后被囚禁于厄尔巴岛上的时候,依旧烦恼郁闷,苦不堪言,甚至几次自杀未遂。于是他说:“原来,我可以战胜无数敌人,却战胜不了自己的心。”可见只有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人生的上等战将。
④有经验的厨师,连煲笋之汤都舍不得倒掉,每做别的菜,就要兑一点进去,相当于味精了:“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笋汁之调味,快达到魔法的境地了。连残汤剩汁都能被画龙点睛,把一道菜全“盘活”了。至于这种奇妙的笋汤(又叫笋油)的提炼办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详细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枚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此中有真意,。(《饮酒》其五)
(2)闲来垂钓碧溪上,。(《行路难》其一)
(3)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蒙络摇缀。(《小石潭记》)
(5),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6),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7)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回答8——10题(9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大守醉也。
D.九纹龙 —— 大闹史家村
4.(3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⑨我每天还是依时浇水看顾。茼蒿长大了,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茼蒿。在市场上,茼蒿总是零乱的、萎缩的;在土地上,茼蒿则是那么美丽而充满生机。
⑩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茼蒿就在寒冷的冬天里开了花。那花,是鲜新的黄色,在绿色的枝梗上显得格外温暖。我了悟:这平凡的茼蒿花从远地移种而来,几番波折,几番流转,但是它的生命始终深深地蕴藏着,一旦有了土地,它不但从瓶中醒转,还能在冷风中绽放美丽的花朵。
D.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在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删去“经常性的”。
3.(3分)《水浒传》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 —— 大闹飞云浦
B.李逵 —— 大闹江桃花村
C.花荣 —— 大闹清风寨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每题3分,7题每空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