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基本情况
罗平有什么旅游景点

罗平有什么旅游景点
罗平县是云南省曲靖市辖县,位于滇中高原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一些罗平县的旅游景点:
1. 虹湖景区:罗平虹湖是云南三大红色湖泊之一,湖面常年呈现出七种颜色的彩虹,非常壮观。
2. 关冲天坑:关冲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天坑之一,有着神秘的水下洞穴及独特的地下河流景观。
3. 罗平巨龙山:罗平巨龙山是一个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拥有苗族特色的建筑、村落、民俗风情展示等。
4. 皇城根风景区:位于罗平县城,是一个集天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区,有古建筑群、苗族风情村等景点。
5. 罗平石林:罗平石林是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云南石林景区中的一部分,以怪石奇观和壮丽的石林景观而著名。
6. 九龙瀑布:九龙瀑布位于罗平县境内,是一处水量丰沛、落差大的瀑布群,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7. 罗平火星山:火星山是业已退化的活火山,火山口周围郁郁葱葱,是登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好去处。
这些景点都能够让游客领略到罗平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氛围。
罗平市场调研报告

罗平市场调研报告1.引言本市场调研报告是对罗平市进行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了解该市场的情况,为企业进军该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包括罗平市场概况、竞争对手分析、市场需求、机会与挑战等内容。
2.市场概况2.1 地理位置和人口罗平市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罗平市总人口为50万人,人口增长率稳定。
2.2 经济发展罗平市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以种植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经济支柱。
近年来,该市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应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3 市场规模罗平市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消费者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市场需求旺盛。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罗平市每年的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3.竞争对手分析罗平市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当地农民和各种农产品批发商。
农民直接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批发商通过规模化经营,能够提供更多品种的农产品。
4.市场需求4.1 农产品需求罗平市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果、茶叶和蔬菜方面。
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2 家庭用品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罗平市的家庭用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品质、品牌、功能和价格的要求更高,对高品质的家电、家居用品有需求。
4.3 旅游服务需求由于罗平市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景,旅游服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市民和游客对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
5.机会与挑战5.1 机会罗平市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给农产品种植、批发和零售带来了机会。
此外,旅游服务的需求也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5.2 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面对农民直接销售的低价竞争,企业需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差异化营销来吸引消费者。
其次,市场监管和质量问题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挑战。
罗平县基本情况

罗平县基本情况一、罗平概况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素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324国道、南昆铁路经县城过境。
西经石林至省会昆明229公里,北距曲靖市府131公里,东距贵州省兴义市86公里,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
罗平地理位置独特优越,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罗平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468米,最低海拔722米。
辖6镇6乡,154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8万。
聚居着汉、彝、回、布依、苗等民族。
罗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长达28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皆可游览。
罗平历史悠久,山奇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景区以其气势雄伟的瀑布群落、幽深险峻的峡谷、挺拨秀丽的峰丛、独特的地貌奇观、苍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河流、玲珑剔透的滩跌、碧绿如玉的湖泊、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物古迹等构成了自然、人文景观荟萃的旅游胜地。
工业的主导产业有电力、铁合金、水泥、煤炭、酿造等。
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稻谷、油菜子、生姜、柑橘等。
生物资源门类较为齐全,共有各类植物206种,其中,林果类62种,观赏类35种,竹类11种,野生中药材98种,菌类数十种。
烤烟、生姜、油菜籽是罗平农业的三大主要经济作物,曾先后被国家列为“烤烟生产基地县”、“油菜生产基地县”、“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县”,生姜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
罗平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岩溶地貌突出,盆岭相间,峰峦叠嶂。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写下“罗平著名迤东”的赞叹。
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有幽深峻秀的鲁布革三峡,柔美清灵的多依河滩群。
有遍地金黄的十里油菜花海,满目银白的十级九龙瀑布群,更有那古朴浓郁的布依风情使人流连忘返。
探访云南罗平: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

探访云南罗平: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七彩驿站推荐阅读》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结合部,东沿黄泥河与贵州兴义接壤,南隔南盘江与广西西林相邻,县境内居住着23种民族61.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曲靖市委市政府和云南省旅游局自1999年起依托罗平县自然天成的山水景观、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壮丽的九龙瀑布、幽深俊秀的鲁布革峡谷、秀美清灵的多依河、金色油菜花海等旅游资源,举办集农业观光、自然风景揽胜、民族风情展演和商贸洽谈为一体的中国。
云南。
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
罗平县花开时分搞旅游、收获季节卖菜籽,群众得到了双重收入。
留影罗平油菜花美丽罗平属于世界油菜花海创基尼斯纪录。
罗平县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享有“滇东油库”之称。
该县1944年油菜播种面积1.03万亩,产量30.75万公斤;1949年至1980年徘徊发展,31年累计种植144.71万亩,年均4.67万亩,累计总产量2422.57万公斤,年均产量78.14万公斤,亩均产量16.73公斤;1981年至1989年稳步发展,9年累计种植面积98.51万亩,年均种植10.95万亩,累计总产6608万公斤,平均产量7343万公斤,亩均产量67公斤;1990年至1999年快速发展,10年累计种植114.06万亩,年均种植11.4万亩,累计总产20624.76万公斤,年均产量2062.5万公斤,亩均产量120.82公斤;2001年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坝区向山区辐射,面积从2001年的23.5万亩发展到如今的65万亩,平均亩产165公斤。
县领导及技术干部层层签订责任制,各乡镇将生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实行干部包村负责制,责任到人、服务到地,举办技术培训,办好示范样板,做到品种、节令、规格、防虫治病等“四个统一”。
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品种的更新,种植管理的科技措施深入到农户,从撤播到牛耕点播再到分墒塘播,从单纯只会施点农家肥到运用科技配方施肥,加强中耕管理,质量提高,产量提高。
罗平镇调查报告

罗平镇调查报告罗平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罗平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偏远地区,地处山区,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为了了解该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罗平镇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经济状况1.农业发展罗平镇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调查发现,该镇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稻谷和玉米种植上,而且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
这种传统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2.旅游业发展由于罗平镇地处山区,自然风光优美,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然而,目前该镇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调查发现,罗平镇缺乏有效的旅游规划和宣传,导致游客数量有限。
因此,建议该镇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三、教育状况罗平镇的教育状况相对薄弱。
调查发现,该镇的学校设施陈旧,教育资源匮乏。
这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该镇政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四、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状况罗平镇的交通状况相对落后,主要交通工具为农村公路。
这导致了该镇与外界的联系不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议该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镇民的出行便利度。
2.水电供应调查发现,罗平镇的水电供应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供水供电设施老化严重,供应不稳定。
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因此,建议该镇加大对水电供应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环境保护罗平镇的环境保护状况值得关注。
调查发现,由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当,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同时,该镇的垃圾处理也存在问题,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该镇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好自然环境。
六、社会发展1.就业问题罗平镇的就业问题相对突出。
调查发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该镇的就业机会有限。
这导致了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离乡背井。
[重点]罗平简介
![[重点]罗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b5ba7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8.png)
罗平历史悠久,西汉时曾设漏卧国/漏卧侯国/夜郎国(今罗平),隶牂牁郡。
隋为南宁州属地。
唐初隶南宁州总官府,贞观年间为郎州属地。
天宝年间为罗雄部,属南诏石城郡。
宋为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隶大理国石城郡。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罗雄州辖亦佐县,属曲靖路。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更名罗平州,属曲靖军民府。
清沿之。
民国二年(1913年)始称罗平县,属滇中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曾直隶省。
1950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属宜良专区,1954年并入曲靖专区。
1958年10月撤销罗平县建制,并入师宗县。
1959年1月,恢复罗平县建制至今。
传说布依族神话传说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种流传形式,同一故事的两种流传形式之间,又略有不同。
其内容有:开天辟地与日月星辰形成的神话和神话古歌;射日的神话与神话古歌;关于洪水与造人烟的神话和神话古歌。
这些神话,虽然以造天地、日月、造人烟等不同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篇,但综观整体,实则是一个有联系的统一体。
通过这个连贯的统一体,比较有系统地反映远古社会布依族先民的宇宙观和美学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记录了远古社会布依先民的生活状况。
神话中出现的形象,有雷神、天帝、太白星君、龙、精怪等。
在本质上,这些“神”都是形象化了的自然力,即自然现象中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在原始先民头脑中经过幻想的反映。
布依族先民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天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志的;同时,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性的神主宰。
布依族神话中,作为与代表自然力的“神”相抗衡的力量是一批形象鲜明、个性生动的“人”。
他们中有开天辟地的力嘎;有挠弓射日的勒嘎;有制服雷公、消除水患的巨人布杰;有不惜牺牲生命、化身为日月的当万和蓉莲;有聪明机智、制服旱精和孽龙的翁嘎;有不辞艰辛为人类取来谷种的茫耶。
在这些人物身上,神话赋予了他们超平凡人的本领和力量,甚至生理上也异于凡人。
云南罗平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云南罗平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作者: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3期罗平县是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县之一,境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99公里,国土面积3025平方公里。
罗平县区位优势便利,西距省会昆明207公里,北距曲靖市120公里,东至贵州省兴义市86公里,南距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
罗平县2010年人口为54万人,辖3个街道,4个镇,6个乡。
2013年,罗平县生产总值135亿,在云南省各市县综合排名第22名。
罗平县先后荣获“全国旅游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全国文明县城”等城市名片。
罗平县隶属云南省曲靖市,地处东经103°57′~104°43′、北纬24°31′~25°25′之间。
境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99公里,国土面积3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8%;东沿黄泥河为界与贵州省兴义市接壤;东南以南盘江、清水江为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师宗相邻;西至北界,分别与陆良、麒麟、富源三县(区)毗邻。
西距省城昆明207公里,北距曲靖市120公里,东至贵州省兴义市86公里,南距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
罗平县地处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质结构复杂,西部和北部是较为完整的滇东高原面,中部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最高海拔为白腊山主峰2468米,最低海拔为鲁布革乡三江口722米,相对高差1746米。
罗平县境内河流为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九龙河、块泽河、黄泥河、及八大河(南盘江)等25条,分别流经县境中、东北、东南和西南部,汇集于三江口,经广西注入珠江归南海。
罗平县内除南部八大河一带属南亚热带气候外,其余为高原季风气候。
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
年平均降雨量1743.9毫米,是全省的多雨区之一,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日照时数168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无霜期为280天左右。
罗平人口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罗平人口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罗平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罗平县的人口发展情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下面,我将就罗平县人口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罗平县的总人口数量。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罗平县的总人口数量为58.6万人。
相比于前几年,罗平县的人口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投资者前来定居。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罗平县的人口结构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不断完善,罗平县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而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口比例则有所下降。
这表明罗平县的人口正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这也对社会养老、医疗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再者,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罗平县的人口流动情况。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交通网络的逐步健全,罗平县的人口流动情况也日益活跃。
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投资者涌入罗平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城务工,这也为罗平县的人口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最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罗平县的人口政策和规划。
近年来,罗平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和规划,旨在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中,包括加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完善未成年人的教育保障,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等方面。
这些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为罗平县的人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综上所述,罗平县的人口发展情况呈现出了一系列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了人口总量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人口流动活跃以及政策规划健全等特点。
我们相信,在罗平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罗平县的人口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谢大家的聆听。
以上就是我对罗平人口发展情况的汇报,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罗平概况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素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324国道、南昆铁路经县城过境。
西经石林至省会昆明229公里,北距曲靖市府131公里,东距贵州省兴义市86公里,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公里。
罗平地理位置独特优越,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罗平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468米,最低海拔722米。
辖6镇6乡,154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8万。
聚居着汉、彝、回、布依、苗等民族。
罗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长达28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皆可游览。
罗平历史悠久,山奇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景区以其气势雄伟的瀑布群落、幽深险峻的峡谷、挺拨秀丽的峰丛、独特的地貌奇观、苍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河流、玲珑剔透的滩跌、碧绿如玉的湖泊、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物古迹等构成了自然、人文景观荟萃的旅游胜地。
工业的主导产业有电力、铁合金、水泥、煤炭、酿造等。
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稻谷、油菜子、生姜、柑橘等。
生物资源门类较为齐全,共有各类植物206种,其中,林果类62种,
观赏类35种,竹类11种,野生中药材98种,菌类数十种。
烤烟、生姜、油菜籽是罗平农业的三大主要经济作物,曾先后被国家列为“烤烟生产基地县”、“油菜生产基地县”、“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县”,生姜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
罗平气候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岩溶地貌突出,盆岭相间,峰峦叠嶂。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写下“罗平著名迤东”的赞叹。
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有幽深峻秀的鲁布革三峡,柔美清灵的多依河滩群。
有遍地金黄的十里油菜花海,满目银白的十级九龙瀑布群,更有那古朴浓郁的布依风情使人流连忘返。
无怪文人骚客发出这样的感叹:“滇东揽胜景,只有到罗平”。
二、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县委的战略部署上来,在最大限度增强工会凝聚力上下功夫夫,在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功夫,在最大限度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上下功夫,在最大限度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职工为本,服务职工,着力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罗平的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为推动和谐罗平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罗平县总工会共有职工9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3人,文化宫有职工12人,工会净资产850万元。
截止2009年,全县共有工会委员会181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委员会、其它经济组织及国有改制企业工会126个,私营企业工会组织54个,外商投资企业1个;全县共有工会会员22280人;专兼职工会干部223人,专职工会干部42人;高配基层工会主席25名,其中乡镇工会主席12名,系统工会主席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