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阅读答案

谏逐客书阅读答案

【篇一: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 a.秦b.魏王c.

楚王d.齐王】

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北航2013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满分答案】=txt>单项选择题

第1题李斯《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b、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c、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

d、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

答案:a

第2题李斯的《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取消驱逐客卿成命的主要原因是

a、论点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切中要害

b、反复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是非昭彰

c、论据十分充足,事实胜于雄辩

d、排比对偶联翩,气势充沛

答案:a

第3题《答李翊书》中采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b、为文立言要“惟陈言之务去”

c、为文立言要“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养为本

答案:d

第4题《答李翊书》中,作者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作喻证明的道理是

a、气盛言宜

b、陈言务去

c、词必己出

d、无望速成

答案:a

第5题《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

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

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

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

答案:a

第6题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

a、张巡、许远、南霁云

b、张巡、许远、雷万春

c、张巡、许远、李翰

d、张巡、许远、张籍

答案:a

第7题体现《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记叙线索的两个字是

a、“惴栗”

b、“始得”

c、“宴游”

d、“特立”

答案:b

第8题《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文章中心是记游西山,但落笔却从游众山开始,作者采用的手法是

a、悬念法

b、铺垫法

c、抑扬法

d、直叙法

答案:b

a、蜩蝮蛇蚹

b、胸有成竹

c、兔起鹘落

d、庖丁解牛

答案:c

第10题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借用“车过腹痛”的典故,是为了表达

a、胸有成竹的文艺思想

b、尺幅万里的文艺思想

c、文与可对画竹的痴情

d、苏轼与文与可的亲密无间

答案:d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答案:a|b|d|e

第12题《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内容有

a、为许远辨诬

b、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c、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d、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e、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答案:a|b|c|d|e

第13题见之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成语有

a、井底之蛙

b、兔起鹘落

c、庖丁解牛

d、胸有成竹

e、心手相应

答案:b|c|d|e

第14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有

a、铺垫

b、暗示

c、反语

d、侧写

e、象征

答案:a|d

第15题下列文学观点,属于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来的有

a、文以载道

b、无望速成

c、辞必己出

d、陈言务去

e、气盛言宜

答案:b|d|e

判断题

第16题《谏逐客书》中,李斯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突出逐客之害,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分明,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答案:正确

第17题《答李翊书》属于书信体议论文,是阐述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作品。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作者以自己学文的亲身经验,阐明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

答案:正确

第18题《张中丞传后叙》不是要给张巡等人重新立传,也不是在写《张巡传》的读后感。韩愈沿用了《史记》传后论笔法,就有关

《张巡传》的内容发表议论并补充以自己搜集的史料,形成了本文

议论、叙事并重的写作特点。

答案:正确

第19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首篇,起着开宗明

义的作用。它写于作者初贬永州之时,文中用清新峭拔的文笔描绘

了西山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激愤之情。

答案:错误

第20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从文与可的画论落笔,阐发了“胸有成竹”和“尺幅万里”的创作思想,展示了艺术创作由观察到构

思再到表达的基本过程,高度肯定了文与可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答案:错误

【篇三:2015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txt>一、选择题:20道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文言文阅读题,9道小题,共30分。

三、现代文阅读题,9道小题,共30分。

四、作文,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老子》

【答案】b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答案】b

【解析】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因而他游说

诸侯,宣扬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

治主张。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

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对比

【答案】c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案】a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指出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第一段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后唐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就清

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选择a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错误分析与防范】选项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选项c“满招损,谦得益”,选项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均是文章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的事实,总结出的

历史经验,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i),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对比、比喻

【答案】d

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yan)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答案】a

【解析】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yan)宴”为喻是

为了揭示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中国文明就是给殖民者预备的“人肉

筵(yan)席”,所谓的中国就是安排这一筵席的厨房这一实质。因

此选择a项“中国文明的实质”。

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san)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

思是( )

a.参加国之一

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d.国都的三分之一

【答案】d

【解析】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

a.《史记》

b.《论语》

c.《左传》

d.《资治通鉴》

【答案】b

将军列传》中有“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仅从字面分析,就会望文生义,从而误选。

9.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ji)云性格的描写无关

的是( )

a.博闻强记

b.拔刀断指

c.义不忍食

d.射塔明志

【答案】a

【解析】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ji)云性格的细节描

写无关的是a项“博闻强记”。文章补叙南霁云的事迹写得极其精彩,但是并没有全面叙述南霁云的一生,而是选取了抽刀断指、义不忍食、以箭射佛寺浮图以为记等具体的场景,把南霁云威武雄壮,疾

恶如仇,忠肝义胆的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

【错误分析与防范】“博闻强记”是《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这一形

象的特点。

10.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