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有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授课者:李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能力目标:通过对水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德育目标: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法(一)知识准备[复习提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 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
[老师小结] 酸性溶液C(H+)>C(OH-)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 C (H+)<C (OH-)[引人新课] 酸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碱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
酸和碱所生成的盐显什么性?生活中常见的盐除NaCl 外,还有很多,如我们做稀饭用的碱( Na 2CO 3);蒸馒头用的小苏打(NaHCO 3).那么 Na 2CO 3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俗称“纯碱”?其水溶液难道呈碱性?如果是那为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出课题盐的溶液呈什么性?[学生思考] 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归 纳] 用PH 试纸测溶液的PH[演示实验] 用PH 试纸测Na 2CO 3溶液的酸碱性。
这是为什么? (三)实验探索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pH 试纸检验NH 4Cl 、NaCl 、Na 2CO 3、AlCl 3、Al 2(SO 4)3、KNO 3溶液的酸碱性。
方 法:学生每四人一组在课桌上实验,每组任意放四种溶液;做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动画飞入表1的相关空格中。
)[思 考] 由大量实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四)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出结论)[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初结论)(五)问题探究(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 [问题] 为什么不同类的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问题探究1] 以CH 3COONa 溶液为例:解释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想一想] 水中加CH 3COONa 后,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共有几种离子?[归纳] CH 3COONa ==== CH 3COO -+Na + H 2O H + + OH -[问] 四种离子中那些离子之间可以反应 ? [问]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结果怎样?盐溶液 NaCl Na 2CO 3 NH 4Cl AlCl 3 Al 2(SO 4)3 KNO 3pH (填大于7、小于7、等于7)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学生:讨论,回答。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初步掌握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能力目标:通过对水解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初步掌握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结合生活实际,提问学生们蒸馒头时用“碱面”的作用,以此引领大家考虑盐是不是一定显中性?(一)知识准备[复习提问]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 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
[老师小结] 酸性溶液C(H+)>C(OH-)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C(OH-)[引人新课] 酸的溶液是酸性溶液,碱的溶液是碱性溶液,那么盐的溶液呈什么性?是否都呈中性?(二)提出课题盐的溶液呈什么性?[学生思考] 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归纳] 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者酸度计来测溶液的PH[示范演示]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动画模拟] 在一只烧杯中盛放100mL蒸馏水,加入10gCH3COONa PH值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探索[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pH试纸检验NH4Cl、NaCl、Na2CO3、AlCl3、Al2(SO4)3、KNO3、Na2SO4、CuCl2、Na2S、FeCl3溶液的酸碱性。
方法:学生每四人一组在课桌上实验,每组任意放四种溶液;做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动画飞入表1的相关空格中。
)[思考] 由大量实验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四)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出结论)[学生小结] 盐的组成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表中得初结论) [投影] (上表基础上加栏目)(五)问题探究(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 为什么不同类的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 [问题探究1]以CH 3COONa 溶液为例:解释强碱弱酸盐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想一想] 水中加CH 3COONa 后,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共有几种离子? [归纳] CH 3COONa = CH 3COO -+Na + H 2O H + + OH - [问] 四种离子中那些可结合?[问]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结果怎样? [归纳讲解] (投影)CH 3COONa 溶于水时,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 CH 3COONa = CH 3COO -+Na +H 2O H + +OH -CH 3COOHCH 3COONa 电离出的CH 3COO -和水电离出的H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 了更多的OH -,建立新的平衡时,C(OH -) > C(H +),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其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思想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推理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培养学生概括、运用规律的能力。
2.评价目标(1)通过对测定溶液酸碱性实验结果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对溶液中水的电离有进一步认识,诊断和发展学生知识关联结构化的水平。
(2)通过探究盐类水解的微观过程,发展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水平,从而获取新知识。
(3)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及应用规律的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溶液的酸碱性的规律。
2. 难点: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五、教学用品实验仪器:pH计、烧杯、洗瓶、药品。
其他用品:多媒体。
六、教学流程1. 宏观现象【引入】我校食堂中午洗刷餐具时,食堂阿姨总是鼓励大家面碱,而非洗涤剂,面碱也确实能达到去除餐具中油污的目的。
我们知道面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也称为纯碱,那么为什么它可以起到去除油污的作用呢?而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又称之为纯碱呢?难道它显碱性?【学习任务1】[学生实验] 用pH计测试Na2CO3、NaHCO3、CH3COONa三种溶液的酸碱性,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三种盐都显碱性。
[问题探究] 以CH3COONa溶液为例进行分析推断,探究其显碱性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下列顺序思考:水中存在哪些离子?↓加入CH3COONa形成的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间可能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课件展示] CH3COONa = CH3COO−+ Na++H2O H++ OH−CH3COOH化学方程式:CH3COONa + H23COOH + NaOH离子方程式:CH3COO−+ H23COOH + OH−CH3COO−和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 ,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使c(OH-)大于c(H+),溶液显碱性。
《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26

《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学生能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
2、引导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增强自己对化学的兴趣。
2、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盐类的水解》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和明矾的净水原理等等。
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三、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四、教学过程引导回顾酸 + 碱→盐 + 水引入新课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是否一定呈中性呢?学生实验用pH试纸测下列溶液的pH合作探究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1)CH3COONa溶液中发生了哪些电离?(2)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能相互反应?(3)CH3COONa溶液中为什么c(OH-)>c(H+)?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课堂小结:一、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与水电离出来的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生成了,了水的电离。
合作探究根据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分析NH4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而NaCl溶液为什么显中性?NH4Cl溶液:盐完全电离:NH4Cl水部分电离:H2O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与H2O电离出的结合生成少量弱电解质,消耗了溶液中的,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溶液中的随之增大,达到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性。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PPT课件【化学苏教版高中选修1(新课标】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强碱盐
NH4Cl NaCl
溶液的 酸碱性
三、盐类的水解
4.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
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有什么规律呢?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 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 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强碱盐
酸性
弱碱阳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如:M+ + H2O MOH + H+
中性
强碱阳离子、强酸酸根离子不发 生水解,呈中性
碱性
弱酸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如:A- + H2O HA + OH-
三、盐类的水解
5.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
”符号。
CH3COONa + H2O 或 CH3COO- + H2O
结论:强酸强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不能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
生成弱电解质,溶液中c(OH-)=c(H+),溶液呈中性。
三、盐类的水解
1. 概念
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称为盐类的水解。
2. 实质
盐与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
盐+水
酸+碱
注意: 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看成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我们可以根据生成盐的酸和 碱的相对强弱,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NH4+ + NO3- +
OH- + H+
平衡向右移动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资料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朱庆文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处于人教版选修4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位置。
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
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这个认知领域,并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基础上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进而学习盐类水解的规律,这种编排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巩固、整合上章学习的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又为后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刚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且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只要创造机会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亲历学习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设计思路:先由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水解;再通过实验的探究发现盐溶液不都呈中性,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其中的奥秘得出结论。
整个环节中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愉悦的学习知识,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知识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学会盐水解的表示方法。
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得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4.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不断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对盐类水解本质的理解;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问题引入:1.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明矾可以净水,你知道为什么吗?2.在没有洗洁精的年代你知道人们常用什么来洗涤油腻的餐具?3.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形成认知差距,激发求知欲)科学探究:测定教材54页七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填写下列表格。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1、2)精品教学案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1、2)一、盐溶液的酸碱性2.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和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水溶液呈性水溶液呈性水溶液呈性弱酸弱碱盐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
(谁强显谁性)要求: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盐的种类,进而推出前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1)常见的强酸有、、、、、。
(1)常见的强碱有、、、。
(另第IA族的铷、铯, 第IIA族的锶对应的碱) 例题: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NaOH溶液②水玻璃③Na2S溶液④NH4Cl溶液⑤浓H2SO4,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⑤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溶液呈酸、碱性取决于.强酸强碱盐溶液中没有任何因素使c(H+)和c(OH—)不相等,因此强酸强碱盐溶液呈性.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则强酸弱碱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成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性.例:NH4Cl溶液: 水微弱电离,电离出和NH4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和NH4Cl电离出的和水电离出的结合生成,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性.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NH4Cl水溶液存在的微粒有种,分别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则强碱弱酸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成(或)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性.例: CH3COONa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和CH3COONa电离出的和水电离出的结合生成,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性.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CH3COONa水溶液存在的微粒有种,分别是.三、盐类的水解:在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或结合生成的反应..1、必须在中,不溶于水的部分不考虑.2、生成弱酸或弱碱(难电离微粒)3、实质:复分解反应盐+水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热,所以水解热.中和反应程度,所以水解程度(较大、较小),书写水解方程式时要用可逆符号.由于程度较小一般不标明气体,沉淀符号.另: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为主(除SiO32-外),都要分步写.要求:能够判断是否是水解反应,要能够书写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A)CH3COONa (B)Na2SO4 (C)NH4Cl (D)H2SO42.下列式子属于水解反应,且溶液呈酸性是( )(A)HCO3—+H2O H3O++CO32—(B)Fe3++3H2O Fe(OH)3+3H+(C)HS—+H2O H2S+OH—(D)NH4++H2O NH3·H2O+H+3.按要求写出下列水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硫酸铁:(2)明矾(3)硝酸铵(4)硫酸铜(5)氯化镁(6)硅酸钠(7)碳酸钾(8) 碳酸氢钡(9)偏铝酸钠(10)次氯酸钠(11)硫化钠(12)NaCN(13)K2C2O4(草酸钾、乙二酸钾)(14)磷酸钠水溶液呈酸性的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是4.写出离子方程式(1)将NH4Cl加入到重水中。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案例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其主要内容是盐类水解的实质和水解规律。
盐类水解的实质比较抽象,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推导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的关系,再结合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平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的知识去逐步熟悉盐类水解的实质。
对于盐类水解规律的教学,把规律总结为易于记忆的口诀,在提高学生学习爱好的同时使学生较快地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学设计: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盐类水解的实质”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把握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会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时要思路清楚、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结合PPT 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于盐的水解实质的理解,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
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水解一般规律使学生学的轻松,记忆牢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弱酸强碱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把握水解的规律并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液中盐电离出的某些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盐类水解的实质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PPT教学。
五、教学所需仪器、试剂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 、(NH4)2SO4蒸馏水、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pH试纸、电脑。
六、教学情境1、提出问题师: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显酸性;碱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显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2.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Na2CO3、NH4CI、(NH4)2SO4、NaCI、
Na2SO4、NaHCO3溶液的酸碱性。① 小组做NaHCO3、CH3COONa、Na2CO3实验 ② 小组
做NH4CI、(NH4)2SO4实验 ③ 小组做NaCI、Na2SO4④ 小组做CH3COONa、NH4CI实验。
先看实验目的、步骤,明白后再做实验。
[板书]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投影]实验步骤:1各取少量试剂放入试管中,加入1―2ml 蒸馏水溶解。2用干净的镊
子夹取一小块pH试纸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于试纸上。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
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回答]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 溶液呈碱性 ② 溶液呈酸性 ③ 溶液呈中性 ④
CH3COONa呈碱性,NH4CI呈酸性。
[讨论探究]从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都有,哪么,与生成盐的
酸与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板书]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粒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
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
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副板书]
CH3COONa+H2OCH3COOH+NaOH或CH3COO-+H2OCH3COOH+OH-
[讨论] 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
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
>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板书]1、 CH3COO-+H2OCH3COOH+OH- NH4++ H2ONH3·H2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练习]写出NH4Cl及CH3COONa溶液中所有微粒的化学式,并按浓度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2、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
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注意:
1.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2.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
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板书] 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讨论]分析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H2CO3+OH-(次要)
[板书]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
产物的形式。
[总结]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盐类 实例 能否水解 引起水解的离子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 弱酸阴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 弱碱阳离子 促进水的电离 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 无 无 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课堂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A、硫酸 B、氢氧化钾 C、氯化铁 D、硝酸钡
2.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Fe3+ + 3H2OFe(OH)3+3H
+
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哪个变化的说法正确
A、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C、溶液中H+离子浓度增大 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3.常温下,将0.1mol的下列物质置于0.5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从
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Na2O2 ②Ba3(PO4)2 ③Na2S ④NaAlO2 ⑤AlCl3
A、⑤①③④② B、⑤②①③④ C、⑤①④③② D、②⑤①③④
4.(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H3COO-+H2OCH3COOH+OH- NH4++ H2ONH3·H2O+H+
2、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
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注意:
1.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2.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H2CO3+OH-(次要)
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
解产物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