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7黄委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黄河基础知识提分必背二十个考点精品

合集下载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之黄河重点知识2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之黄河重点知识2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之黄河重点知识2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黄委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黄河专业知识。

101、水法规定,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保护水工程的义务,并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102、水事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水行政处罚。

103、对立案查处的案件,水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指派两名以上水政监察人员进行调查。

104、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水行政处罚。

105、委托实施水行政处罚,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同受委托组织签署委托书。

106、受委托组织在委托权限内应当以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实施水行政处罚。

107、受委托组织在委托权限和期限内实施水行政处罚的行为后果,由委托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

108、听证主持人由水行政处罚机关指定水政机构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

109、世界水日为每年的3月22日。

110、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1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113、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设置排污口。

114、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须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

1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116、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117、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118、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黄河基础知识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黄河全长多少公里?流经哪几个省?答:黄河全长5464km,落差4480m,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列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12、治黄新理念是什么?答:“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也是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

“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体现其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

该标志应通过九条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13、“1493”治理黄河新框架是什么?答:“1”就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4”就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9”就是通过九条途径使“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得以实现。

即:一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二是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是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四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是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六是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是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八是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九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3”就是“三条黄河”建设: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

“三条黄河”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手段。

14、什么是三条黄河?其内容是什么?答: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原型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实中的黄河,她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四不”,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

通俗地讲,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

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一、黄河流域基本情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塬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塬,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塬,海拔1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塬,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的340个县(市、旗),2005年人口11275万人,耕地面积24362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215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流域战略地位重要,区域优势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堤防保护的黄淮海平塬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5省的部分地区。

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水泥沙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造成了巨大灾难。

根据历史洪泛情况,结合现在的地形地物变化分析推断,在不发生重大改道的条件下,洪水泥沙波及范围约12万平方公里,涉及5省110个县(市),2005年区内人口9064万人,耕地11193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0615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区内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堤防一旦决口,除洪水淹没带来的直接损失外,洪水携带的泥沙沙化农田,压没城市、农村、道路和工矿,堵塞治淮、治海水系和灌溉渠道,巨大的间接损失难以计算,破坏的生态环境长期难以修复。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是黄河防洪的重中之重。

二、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一)黄河洪水特点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种类型。

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洪水发生时间为6~10月;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下游及上游宁蒙河段,黄河下游多发生在2月,宁蒙河段多发生在3月。

黄河基础知识二十个考点

黄河基础知识二十个考点

黄河基础知识二十个考点【导语】2014年黄委事业高校毕业生招考245人。

笔试时间为2014年2月23日,《黄河基础知识》主要考察应聘人员对黄河基础知识和黄河时事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时重在知识点考点的积累。

《黄河基础知识》可以作为考生的拿分项目,考生只需要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记忆就行,黄河基础知识可以作为考生们快速提升分数的考试。

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黄河基础知识二十个考点。

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2.黄河上游座大型梯级电站是刘家峡水电站。

3.黄河流域的暴雨,主要集中于盛夏的7、8月。

4.黄河下游难以治理的症结是泥沙。

5.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防洪。

6.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

7.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8.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下游。

9.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沉沙三种功能。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春秋。

11. 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李仪祉。

他次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进行治理的方略。

次提出调水调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

次提出治沙应着重控制粗泥沙的是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钱宁。

12.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13.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一)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群: 221526441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B、 4月22~28日C、 5月22~28日D、 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B )。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中国第二长江河流,也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基础知识:
1. 长度和流域: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46,000平方千米。

2. 源头:黄河的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源流称为毛儿盖,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3. 命名:黄河得名于河水泥沙浑黄,古代又称“河”,所以被称为“黄河”。

4. 地理特点:黄河流域地势高度递降,是中国流经地势最高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5. 水量和泥沙:黄河年均径流量约110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4亿吨。

6. 贡献和问题: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黄河也因为频繁的洪水和泥沙淤积等问题而被称为“中国之患”。

7. 重要城市:黄河流经多个重要城市,包括兰州、银川、呼和浩特、郑州和济南等。

8. 重要水利工程:黄河上有多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兴隆观水库、俄罗斯至中国输油管道桥和太行水库等。

9. 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黄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

10. 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壶口瀑布、中原文化和尧庙等。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黄河,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黄河的概况黄河,起源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人口集聚地之一。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上中下游划分黄河一般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其中,上游位于青海省境内,沿途景色秀丽,以青海湖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著名景点。

中游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这里的黄土高原和壶口瀑布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下游流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2. 黄河的泥沙黄河因为携带大量的泥沙而得名,被称为“泥河”。

由于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流速快,因此黄河的水色是黄色的。

每年的汛期,黄河泛滥成灾,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三、黄河的历史地位1. 农业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的先民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对黄河的灌溉,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伟大的黄土文化。

2. 文化象征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黄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都与黄河有关,如《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颂》等。

四、黄河的保护与治理1. 防洪措施由于黄河的泛滥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修建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库、银川水库等,以调节黄河的水流。

2. 节水措施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黄河的水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政府通过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加强节水宣传,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黄河的水源。

3. 河道治理由于长期的泛滥,黄河的河道容易产生淤积和漫滩。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提高了黄河的水运能力。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

黄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测验题(二)黄委会备考群:221526442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前期补偿、补助B、后期扶持C、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D、生产扶持与生活扶持相结合3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包括发明专利、( B )、工程设计。

A、技术创造B、技术设计C、开发规划D、工程运行32、我国《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 D )和治理措施。

A、控制B、管理C、保护D、预防33、根据《水土保持法》,止在( C )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15B、20C、25D、3034、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 C )方案。

A、环境保护B、水资源规划C、水土保持D、项目规划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5、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土流失的治理实行承包的,应当按照( C )原则,签订水土保持承包治理合同。

A、政府进行合理补贴B、个人独自承担费用C、谁承包治理谁受益D、谁受益谁承包治理36、建国以来到2006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2857亿千瓦,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占( A )。

A、21%B、31%C、41%D、51%37、水电站自动化的直接目的是(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fcn中公事业单位
2014黄委事业单位招聘黄河基础知识:黄河基础知识提分必背二十个考点
2014年黄委事业高校毕业生招考245人。

笔试时间为2014年2月23日,《黄河基础知识》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对黄河基础知识和黄河时事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时重在知识点
考点的积累。

《黄河基础知识》可以作为考生的拿分项目,考生只需要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记忆就行,黄河基础知识可以作为考生们快速提升分数的考试。

中公小编为大家整理黄河
基础知识提分必背二十个考点。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2.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是刘家峡水电站。

3.黄河流域的暴雨,主要集中于盛夏的7、8月。

4.黄河下游难以治理的症结是泥沙。

5.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防洪。

6.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

7.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旱灾。

8.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下游。

9.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
沉沙三种功能。

1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
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春秋。

11.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
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李仪祉。

他第一次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进行治理的方略。

第一次提出调水调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

第一次提出治沙应着重控制粗泥沙的是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钱宁。

12.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13.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按照
河道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可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弯曲型和河口型4类。

often中公事业单位
14.黄河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三门峡以上来水为主的洪水
称为"上大洪水”,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的洪水称为"下大洪水”,"上大洪水”
与“下大洪水”不遭遇。

15.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16.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

17.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1950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18.黄委获得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的是: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19.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
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
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20.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振动式测沙仪。

相关阅读: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备考指导
2014年黄委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考245人公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