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传统婚俗 (1)
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1. 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婚姻制度和婚俗风情有所不同。
中韩两个亚洲国家虽然在文化上存在着亲密的联系,但婚俗却有着许多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中韩两国的婚俗风情,并探讨其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2. 婚俗仪式2.1 中国婚俗在中国,婚俗仪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订婚、婚礼和婚后。
2.1.1 订婚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父母之间进行的媒人牵线搭桥。
订婚仪式上,男方的家人会赠送彩礼给女方的家人,以示诚意和尊重。
2.1.2 婚礼中国传统婚礼一般包括迎亲、拜堂和敬茶等环节。
迎亲时,新郎的家人会去接新娘,通常由新郎父亲领头,伴着锣鼓喧天。
拜堂时,新郎和新娘会在堂屋正中合掌拜堂,表示祈求幸福美满。
敬茶仪式是新娘向长辈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2.1.3 婚后中国传统婚礼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婚姻生活的开始,而是需要新娘回到新郎家中,称作入洞房。
2.2 韩国婚俗在韩国,婚俗的仪式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婚、结婚仪式和婚后。
2.2.1 求婚在韩国,求婚是由男方进行的。
男方会向女方的家人送上婚戒,表示自己的真心和承诺。
女方会接受求婚,表示愿意与男方共度一生。
2.2.2 结婚仪式韩国传统结婚仪式中,新娘会穿上韩服,并戴上传统的头饰。
新郎也会穿上传统的韩服。
仪式上,夫妻双方会互相交换一碗鸳鸯锅底米饭,在韩国文化中,这代表着夫妻关系的牢固和幸福。
2.2.3 婚后在婚后期间,韩国有一个独特的传统活动,即“活人相机”。
在这个活动中,夫妻双方会亲朋好友一起拍摄照片,以留念这个重要的时刻。
3. 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3.1 中韩婚俗的文化背景中韩婚俗的不同可以追溯到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上。
中华文化注重尊老爱幼、重视家族和谐,因此在中国的婚礼上会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以及家族之间的联姻。
而韩国文化则强调礼节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因此在韩国婚礼上会有更多的亲子和友情活动。
韩国婚姻制度

韩国婚姻制度韩国的婚姻制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定。
在韩国,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和社会的基本单位,受到高度的重视和保护。
以下是关于韩国婚姻制度的一些重要特点:首先,韩国的婚姻受到传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在韩国,传统上认为婚姻是一种家族之间的联姻,而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联姻。
因此,很多韩国人在选择伴侣时会首先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家族关系。
家庭的认可和支持在韩国的婚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婚姻在韩国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韩国,婚姻被认为是一种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不只是个人的选择。
因此,很多韩国人在一定年龄之后,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要求他们要尽快结婚。
这种观念使得很多韩国人在年轻时就会开始寻找结婚对象,而不是单纯追求爱情。
再次,韩国的婚姻制度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在韩国,离婚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的破裂会对个人和家庭产生很大的伤害。
因此,婚姻在韩国是一种承诺,一旦结婚,一般会持续一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韩国人会在选择伴侣时更加注重对方的稳定性和信任。
此外,韩国的法律对离婚有一定的限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条件才能够离婚。
最后,韩国的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和适应社会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改变,韩国的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注重个人的幸福感,并且更加注重爱情和情感的因素,在选择伴侣时不再只局限于家庭和社会的要求。
此外,韩国的婚姻法也在逐步进行改革,以更好地保护婚姻的权益和保障。
总之,韩国的婚姻制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定,受到传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虽然有一些限制和压力,但婚姻在韩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注重稳定性和长期性。
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和法律的逐步改革,韩国的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
风俗习惯2婚礼 花甲 葬礼

8:初夜 在新娘家结束婚礼仪式后,到了晚上安排他们住的房间叫‚新房‛。 他们过初夜时有一种风俗就是偷看新房。偷看新房的由来很多,其中 一个是说:过去为了早点传宗接代,存在早婚的风俗,平时单相思新 娘的人或者偷偷有交往的青年,在初夜时把新娘抢走,所以开始守护 新房;还有一个说法是‚好事多魔‛,喜庆时怕恶鬼接近,因此守护新 房。
葬礼习俗
今年5月,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尽后,韩国政府为他安排了规格很 高的国民葬。按照习俗,韩国葬礼主要包括招魂、收尸、告丧、大小 殓、置葬等环节,和中国的习俗如出一辙。即使在讲究简化的现代社 会,韩国人仍然恪守着磕头、路祭等传统。由此可见,韩国葬礼深受 着儒家文化的影响。
打‚葬礼领带‛去吊唁
10:币帛礼
从新娘家带来的饮食放在桌上,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行礼,并介绍家 人和亲戚的顺序。这时只有新娘给家人磕头,新郎则站在桌子旁边给 新娘介绍家人。如果祖父祖母在的话会给他们另准备一桌,先给父母 磕头后再给祖父祖母磕头,在给直系兄弟磕头后才会给叔叔以及家人 磕头。
现代婚礼
现代婚礼
现在大多数韩国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为了能让自己从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年轻人们将繁琐的传统 婚礼程序进行简化,并和现代婚礼进行了融合。举行婚礼之前,新郎方面仍然要选出多子多女的有福之人,让他背上 ‚函‛箱子。他脸上带着干鱿鱼面具然后背上函箱子,几个朋友拿着灯笼一起去新娘家。他们一边大声喊着‚卖 函‛‚卖函‛一边打鼓、跳舞。热闹非凡。离新娘家70米左右时‚卖函‛活动进入高潮,引得四周邻居都跑出来看热 闹,新娘的父母也出来迎接。他们把纸币一张一张放在地上让背函箱子的人踏着纸币进屋。如果钱少,背箱子的人会 一步也不动,新娘的父母只好全力把他拉进屋,看热闹的邻居也会帮忙推他进屋。
中国-韩国-结婚文化

中国韩国结婚文化中国和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都具有上千年悠久的历史,都曾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生活习俗和意识形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社会变革等原因,两国的婚礼文化存在很多差异。
一.中韩婚礼文化的相同点1.都受西方文化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
中韩两国文化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表现在婚礼上,就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
中国和韩国都曾经沦为过殖民地,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也或多或少地融入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的宗教婚礼在教堂举行婚礼,他们认为在神父面前为彼此许下承诺能够为爱情增添一份神圣感和忠诚度。
一些中国人循着这份神圣的含义也开始接受西方教堂婚礼,在中国香港就有不少道教徒和佛教徒就对西方教堂婚礼进行了接纳融合。
香港公民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指导下可以到指定庙宇举行婚礼。
韩国的教堂婚礼也很受新人欢迎,如今基督教天主教在韩国迅速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在教堂里举行婚礼。
教堂给人十分浪漫的感觉,因为是宗教圣地,因此在教堂举办的婚礼对婚姻双方都有一种庄重而认真的感觉。
在神圣的教堂里郑重地许下承诺,在神父的见证下说“我愿意”,隆重而美好。
现代中国人婚礼仪式就融和了西方的一些元素。
例如拍婚纱照,交换戒指,但中国不信上帝,所以在教堂举行婚礼的还占少数。
韩国婚礼是在一段西式的婚礼上再加上一段传统的婚礼。
虽然婚礼仪式已经简化,但仍保留韩国传统礼节程序,比如韩国的币帛礼。
韩国的“币帛”仪式,至今仍然保留:在举行完教堂婚礼后,新娘新郎换上传统服装到另一个房间举行传统的“币帛礼”,旁人把从新娘家准备的婚庆币帛糕点摆在公婆面前,儿媳向公公婆婆敬酒,叩头四次。
公婆相对而坐喝酒,并互喂大枣,之后公婆手捧大枣轻轻地扔向新郎新娘,新郎新娘用喜帕接着大枣,寓意是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这个仪式是韩国保留下来的传统婚礼习俗。
2.都比传统的婚礼程序要简单中国古代的婚礼流程是非常繁琐的,古代中式婚礼有“婚嫁六礼”之说,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韩国婚姻制度

韩国婚姻制度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后,男女成亲要举行隆重的礼仪。
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初期,婚礼形式也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
到了公元676年至935年的新罗时期,婚礼形式稍有变化,光是口头宣布就不够了,还必须请家人和族人来摆上酒席吃上一顿,“轻重随贫富”。
后来有的韩国学者把这种婚礼形式概括为“祝宴”和“共食”。
这种婚礼形式保持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公元918年至1392年的整个高丽王朝时代。
高丽王朝的婚娶有其独特的方式。
结婚时男家向女家只送酒和肉,不送彩礼。
结婚的当天晚上,亲戚们聚在一堂贺喜,只喝三杯喜酒便散。
这就是固有的祖传婚礼习俗。
另一方面,实行“入赘婚”,韩语又叫“男归女第”或“婿留妇家”,也是朝鲜半岛的传统婚俗。
这种简单的婚俗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同佛教在新罗时代得到极大的普及,以及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有关。
因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
李朝把儒教作为新的理念备加推崇,使之成为国教。
此后500年间,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浸染了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
儒教文化传播开来之时愈加强调冠婚丧礼等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规范。
在婚姻上儒教崇尚父母包办,嫁娶礼俗的模式是既周到又烦琐的“六礼”。
李朝时期的韩国据此进行婚姻制度改革,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
在实际婚礼中,从做媒开始到觐亲,一共分为6个程序:1.媒人搭桥,相当于六礼的纳彩;2.提亲圣物“四柱单”,也就是决定婚姻成败的“宫合四柱”(“四柱”指生年、月、日、时辰,“宫合”是根据“四柱”合“八字”,等同于汉族的“合八字”,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3.婚礼上新郎新娘首次见面;4.在新娘家度过大礼后两天;5.币帛礼,即新娘首次正式地向男方家长及亲属长辈行礼的风俗;6.觐亲,指新娘回娘家拜见双亲。
韩国风俗文化的全面介绍

韩国风俗文化的全面介绍介绍韩国风俗文化韩国是一个充满着独特传统和风俗文化的国家。
从婚礼仪式到节日庆祝,韩国的风俗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特色和丰富多样的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韩国风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带您一起了解这个神奇的国度。
1. 传统婚礼仪式韩国婚礼仪式是韩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传承了古代的传统和价值观。
一场传统的韩国婚礼通常有多个环节,其中包括媒人介绍、迎亲、婚礼仪式和新婚夫妇的祝福。
每个环节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符号,代表着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幸福。
2. 韩服:传统服装的魅力韩服也被称为韩国传统服装,是韩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服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华丽的绣花被世人所赞美。
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在特殊场合或庆祝活动中穿着韩服。
韩服不仅展示了韩国人民对传统价值观和美学的追求,也将韩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3. 传统音乐和舞蹈韩国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是韩国风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韩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演奏方式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传统乐器“箫”。
而韩国传统舞蹈则以其优雅和动感的表演风格而受到国际认可。
通过音乐和舞蹈,韩国人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深热爱,展现了他们对艺术和美学的追求。
4. 韩国传统节日韩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庆祝活动。
例如,韩国的新年和秋分节是人们团聚、祈福和追溯传统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穿上传统服装、参加传统游戏和舞蹈,并享用传统美食。
这些节日不仅激发人们对韩国文化的兴趣,还彰显了韩国人民团结和快乐的精神。
5. 韩国的传统美食韩国的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从韩国泡菜到炸鸡和石锅拌饭,韩国美食无疑是亚洲最受欢迎的菜系之一。
韩国的美食文化强调对食材的新鲜和提供完整的餐桌体验。
此外,韩国的传统茶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许多种类的茶被广泛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韩国风俗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从婚礼仪式到节日庆祝,从传统服装到音乐舞蹈,从传统美食到茶文化,韩国的风俗文化展示了韩国人民对传统价值观、家庭团结和艺术美学的追求。
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婚礼流程朝鲜族婚礼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在朝鲜族婚礼流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和习俗,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婚姻的祝福和对家庭幸福的期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朝鲜族婚礼的流程。
首先,朝鲜族婚礼的筹备工作通常由新郎家的家长和长辈负责。
他们会商讨婚礼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安排等事宜。
在确定了婚礼的基本信息后,就会开始着手筹备婚礼所需的物品和食品,同时还要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礼。
接着,婚礼当天,新郎会在清晨前往新娘家中,这一过程称为“迎亲”。
在迎亲的过程中,新郎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包括破题、破门等环节。
而新娘家人也会为新郎准备一些小礼物,以示欢迎和祝福。
随后,新郎和新娘会在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前往婚礼现场。
在婚礼举行的地点,通常会有专门的主持人负责主持婚礼仪式。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新郎和新娘会进行交杯酒、敬茶、行三鞠躬等一系列的仪式,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和尊重。
在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会在家人和亲友的祝福声中,进行游街巡游。
这一环节被称为“游街”,新婚夫妇会手牵手穿过村庄的大街小巷,接受村民们的祝福和祝福。
最后,新婚夫妇会回到新郎家中,进行“入洞房”仪式。
在这一仪式中,新娘会换上新衣服,然后由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进入新房与新郎共度二人世界。
总的来说,朝鲜族婚礼流程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
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对婚姻和家庭的祝福,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文档资料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结婚是漫漫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个成功的婚礼更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
当今社会,人们结婚不仅局限于西式婚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婚礼。
随着这股复古风的兴起,传统婚礼越来越受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中、韩古代婚礼的流程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和习俗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56 个民族组成。
由于汉族人数居多,在此仅介绍汉族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最初的婚礼仪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 (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过几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式更加繁缛。
但从整个古代社会来说,传统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三朝回门几个流程。
1.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礼品是丝绸、衣服、日常生活用品等。
2.问名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占卜,合八字。
如男女的时辰八字不相冲,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
男方派媒人送给女方食物、衣服;女方的父母和叔伯去男方家拜访。
3.纳吉男方准备好聘书并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纳征男女双方定聘之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5.请期俗称选日子。
男方选择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然后请媒人携带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受礼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拜礼后,新郎新 娘交换酒杯互相敬酒。 新郎接过由伴郎斟满的 一瓢酒交给伴娘,然后 由伴娘交给新娘,新娘 略沾嘴唇后将瓢交给伴 娘,新娘饮酒时,新郎 作揖。随后,新娘再为 新郎敬酒,新郎接酒后 一饮而尽,新娘也要作 揖。
在新娘家结束婚礼仪式后,到了晚上安排他们住的房 间叫“新房”。
他们过初夜时有一种风俗就是偷看新房。偷看新房的 由来很多,其中一个是说:过去为了早点传宗接代,存在 早婚的风俗,平时单相思新娘的人或者偷偷有交往的青年, 在初夜时把新娘抢走,所以开始守护新房;还有一个说法 是“好事多魔”,喜庆时怕恶鬼接近,因此守护新房。
这时的交拜桌上陈设 着青松绿竹、栗子、红枣、 糕点以及一对活鸡,栗子 红枣取“早立子”的谐音, 象征着早生贵子。 在屋里等待的新娘,从新 郎进大门后开始在头上戴 花冠,左右脸上还要贴上 用红纸做的胭脂,然后去 婚礼厅。
新郎和新娘在婚礼厅 见面,相见结束后新郎和 新娘对拜,新娘向新郎拜 两次,新郎回拜一次,新 娘新郎再重复一次。 Nhomakorabea
举头美 加髢 唐只 玉板 凤首 子供枕
韩国传统婚俗流程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1:婚谈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2:纳采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3:纳币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4:醮子礼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5:奠雁礼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6:交拜礼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7:合卺(jin)礼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8:初夜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9:于归、新行 韩国传统婚礼习俗10:币帛礼
在韩国的传统婚礼举办前,男女双方家人都要通过媒人 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庭状况、学识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 有好感的话就先要父母们相见,所以有的时候本人结婚 前并没有看到过对方。互相同意结婚后,一般男方先把 “请婚书”혼서送给女方。女方如果有结婚的想法就把 “许婚书”送给男方,然后议婚成立
收到“许婚书”, 男方 写“纳采文”(对许婚的感谢 和让对方选出结婚吉日和时 间的文书)和“四柱”(男方 生辰八字)
结婚时男家向女家只送酒和肉, 不送彩礼。结婚的当天晚上, 亲戚 们聚在一堂贺喜, 只喝三杯喜酒便 散。
另一方面, 实行“入赘婚”, 韩语又叫“男归女第”或“婿留妇 家”。这种简单的婚俗同落后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也同佛教在 新罗时代得到极大的普及, 以及高 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有关。
朝鲜王朝
到了公元676 年—— 935 年的新罗时期, 婚礼 形式稍有变化, 光是口头 宣布就不够了, 还必须请 家人和族人来摆上酒席吃 上一顿。这种婚礼形式保 持的时间很长, 一直延续 到公元918 年——1392 年的整个高丽王朝时代。
高丽王朝
(918 年——1392 年)
高丽王朝的婚娶有其独特的方 式。
如果祖父祖母在的话会给他们另准备一桌,先给父母 磕头后再给祖父祖母磕头,在给直系兄弟磕头后才会给叔 叔以及家人磕头。
东床礼也是传统婚礼 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这是 女方家中的青年人捉弄新 郎的打趣活动。大家向新 郎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 题,然后不管新郎怎样回 答都以没有答对为由用绳 子把新郎的腿绑上,吊在 房梁上,同时用棍棒击打 新郎的脚底。当新郎忍受 不住叫喊起来的时候,丈 母娘就要出来劝解了,并 且拿出好吃的食品来招待。
目录
➢韩国婚俗的演变
➢韩国传统婚俗介绍 服饰 宫服
➢ 借鉴之处
平民
流程
演变过程
初期
同我国一样,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 婚礼及其习俗是随着一夫一妻制的产生而产生的。 初期的婚礼形式必然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 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此种形式保持了很 长时间。
新罗时期
(公元676 年——935 年)
用红布裹装送给新娘家。 新娘家就会认真参考将 要举办婚礼的新郎和新娘的 出生年月, 选择婚礼的日期 和时间, 然后在白纸上写出 “涓吉”(新娘家把择日单子 送给新郎, 并请男方告诉女 方在举行婚礼时新郎要穿的 服装尺码的信)送给新郎家。
即行聘礼,李朝民间称之为 “纳封征”
新郎家从新娘家收到信(涓 吉)后,把新娘在婚礼时要穿的 “采缎”和“婚书”放入箱子( 函)中, 派人送给新娘。
在举行婚礼的当天, 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 堂的话要先到那儿,如果 没有的话要让父母坐定, 郑重地给他们磕头。
磕头结束后,新郎要 跪在父母面前感谢父母养 育之恩,并说要迎接新人 (妻子)好好的认真生活, 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谢, 然后来到婚礼厅。
准新娘也要在举行结 婚的当天早晨向父母磕头 表示感谢,然后去婚礼厅。
1.媒人搭桥 2.提亲圣物“四柱单” 3.婚礼上新郎新娘首次见面 4.在新娘家度过大礼 5.币帛礼 6.觐亲 有了这些程序, 新郎新娘就成为“行过六礼的人了”。
现代——新式婚礼时代
李朝是韩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到19 世纪,朝鲜 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儒家思想虽说丧失了统治地位但与涌入 的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 婚 姻习俗也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
(1392—1910年)
公元1392 年, 韩国 建立了朝鲜王朝, 又称 李朝。李朝把中国的儒 教作为新的理念备加推 崇, 使之成为国教。此 后500 年间, 儒学思想 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 浸染了其生活的各个方 面, 也极大地影响和改 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
在婚姻上儒教崇尚父母包办, 嫁娶礼俗的模式是既 周到又烦琐的“六礼”。李朝时期的韩国据此进行婚 姻制度改革, 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在实际婚礼中, 从做媒开始到觐亲, 一共分为6 个程序:
婚俗是一种作为文化现象的生活习俗,它蕴含了丰富的社 会、民族文化心理。充分的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尽管韩国社会先后受到 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的 冲击,产生了许多新的 婚礼形式,但它在吸收 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始 终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 色
中华民族虽然创造出了 璀璨的文化,但现代中 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基 本西化,富有汉族特色 的传统文化更是难觅踪 迹
创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了保存那么创造也就失 去了意义
2020/3/5
2020/3/5
在新娘家的婚姻仪式 结束后,要留在新娘家逗 留3天,然后新郎跟新娘一 起回家,这叫于归或者新 行。
新行时几乎所有的新 娘都要坐上轿子去新郎家。 到了新郎家后,人们出来 撒大豆、小红豆、棉籽、 盐等,并在大门里面燃起 柴火,让新娘跨过去,这 表示赶走杂鬼的意思,这 些风俗现在也能看到。
从新娘家带来的饮食放在桌上,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 行礼,并介绍家人和亲戚的顺序。这时只有新娘给家人磕 头,新郎则站在桌子旁边给新娘介绍家人。
韩国现代“双拼式”婚礼,就是先西式后韩式的东西方 两种婚礼形式的拼合,但是整个婚姻礼仪仍然保持着儒家文 化的传统色彩。
提亲说媒、大小聘礼、回礼定婚、迎娶宴饮等程式还是 基本存在。
韩国仍保留送聘礼的形式,现代聘礼也是东西拼合的,有 韩国的民族服装、新郎的生辰八字、新娘的项链戒指,也有 西式礼服、华美婚纱等等。
新郎打理结束后,在家 人的指引下前往新娘家举办 婚礼仪式。“娶媳妇”时一 般是步行前往新娘家,但也 会有人让新郎乘坐马匹去新 娘家。新郎到达新娘家的大 门前时,新娘家的代表出来 迎接客人,把他们引入家里。
新郎进了大门时要跨越 在院子里放着的“火”盆, 这意味着赶走恶鬼的意思。
新郎把带来的大雁放在 桌上,然后磕头两次。这时 丈母娘出来端着大雁桌走进 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