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论文

2 . 3 天 牛等松 材线 虫传 染体 的检测
松材线虫的传染主要依靠天牛的传播 ,所 以在天牛 的羽化期 ,也就是每年的5 . 8 月对于松林的天牛要进行诱
低 于 无 菌情 况 下 松 材线 虫 卵 的孵 化 率 ,这 说 明 了 细菌 对 捕取样检测 ,检测是否携带有松材线虫 ,对 于携带有松 材线虫 的天牛 ,对其捕获点周围的松树要进行详细的检 于松材线虫的繁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查 ,抽取松树进行鉴定 ,阻止松材线虫的继续传播 。
e f i c i e n c y 【 M】 .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 0 0 7 .
( 责任编 辑 :刘昀 )
材线虫进行处理 ,热处理时候的温度应该控制在6 O℃左 ( 上接 第 1 1 8 页) 0 0 %。对 于患有松 第二 ,对于松材线虫病发病周期较短 、面积较小切 右 ,反复加热,确保天牛的死亡率在1 病树死树所 占比例较小的区域 ,彻底清除该 区域 内的病 材线虫病的松树木材 ,还可 以将其制作成为纤维板 、烧 树死树 ,减低病原体松材线虫的数量 ,并在其周围设立 炭等 ,消除其 中的松材线虫以及传播媒介。 防护带 ,以防松材线虫病 的继续传播 。 4 结语 3 . 2 病树 死树 后期 处理 松材线虫对于松树的危害毋庸置疑 ,它对于松林 的 ( 1 ) 对于区域内的病树和死树进行砍伐后 ,在所遗 生态平衡有着毁灭性 的打击 ,给国家以及地球均带来 了 留树 桩的周围应该采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 处理 ,最大限 度 地 清理 松 材线 虫 。此 外 ,可 以在 砍时 采 用连 根 砍伐 的 方式 。 巨大的损失。在林场的 日常工作中 ,对于进 出林场的木 材 均要 进 行严 格 的检 测 ,保 证 不会 有 外 来 的病 原体 进 入 林 场 ,破 坏林 场 的生态 。针 对松 材 线 虫 的特 性 ,做 出相 ( 2 )对于一些零散的病树 死树 ,在砍伐后将其分 应的防护措施 ,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解成 一小段一小段 ,随着适 量的磷化铝装 入密封 的塑
也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论文

也谈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美国白蛾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原发于北美,是一种对林果植物危害性极大的害虫。
在美国,美国白蛾有两个种,分别是黑头种和红头种,而在我国主要分布的是黑头型。
美国白蛾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
能危害100~200种植物,杨、柳、槐、榆、桑、苹果、梨、桃、杏、山楂、刺槐、泡桐、法桐等都是它的喜食树种,更喜欢柿子树、柳树、棉白杨等。
在我国大发生时,猖獗成灾,几乎把所有林果树木的叶子都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同时也破坏许多观赏性植物的观赏价值。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翅均为白色,体长8~12 mm,翅展31~44 mm。
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弱;胸部背面密布白色长毛。
雄蛾触角栉齿状,雌蛾触角褐色、锯齿状,有的成虫前翅有一些黑色小斑点。
2.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有光泽,初产时为浅黄绿色,孵化前呈灰绿色或灰褐色,卵块单层排列,覆盖白色鳞毛。
3.幼虫初孵幼虫即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1~4龄幼虫群集取食寄主叶背的叶面组织,使被害叶片呈白膜状,5龄以后破网分散取食。
老熟幼虫体长28~35 mm,头黑具光泽。
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4.蛹暗红色,长8~15 mm,粗3~6 mm,背部中央有一条纵脊,臀棘10~17根,每根上有许多小刺,刺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状,中部凹陷。
蛹外包有淡褐色或灰色薄茧。
二、发生危害规律美国白蛾和东方天幕毛虫形态非常相似,他们都在树上结有明显的网。
但是美国白蛾的网在树叶的末端而不是树枝的分权处。
美国白蛾在网中取食,也在网中排泄,因此网里有它的排泄物。
该虫以蛹越冬,4月上旬气温达15℃以上时,越冬蛹即羽化,成虫开始出现。
成虫出现10~15 d后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喜食树种的树冠外围下部的叶片的背面,卵粒单层排列成片状,每片200~500粒,多者上千粒,卵期第一代10~20 d,第二代7~10 d,气温越高孵化期越短。
在生态系统中开展森林健康工作论文

谈谈在生态系统中开展森林健康工作【摘要】通过对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森林危害的分析,简要介绍了森林健康的概念,并强调在重视森林健康的同时要营造健康森林的思想。
【关键词】森林健康;病虫害;火灾森林健康是指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能够最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健康的森林并不一定没有病虫害、枯立木、濒死木。
而是它们一般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存在,对于维护健康的森林中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是有益的。
人类对森林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健康的森林在一定限度下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能够承受或可自然恢复的。
健康的森林能够尽量发挥其多种效益,而不健康的森林,其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都是低下的。
当今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两大难题。
在积极寻找对策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的同时,林业工作者也开始在森林自身上查找原因,由此印发的森林健康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调查,由于大多数森林,特别是人工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造成上千亿元的中介损失。
森林健康是国外针对人工林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水土保持能力弱等提出来的一个营林理念,倡导通过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提高。
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
一个理想的健康是森林是指在病虫害、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木材采伐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的正常生长不会受到威胁,森林的游憩、野生动物保护、木材利用和水源涵养等多用途、多价值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在健康森林中并一定没有病虫害、没有枯立木、没有濒死木,而是它们发生在一个娇滴滴层次上,对于维护健康森林中的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是有益的。
一个健康的森林不会因为人类的有限活动而受到根本影响,会保持着森林自身的良好状态。
重庆市缙云山森林病虫防控预警监测技术研究

以缙云 山现有森林灾 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基 具有两个功能 ,一是对每天产生的数据进行更新与 础 ,进行近镜头实时搜索森林病虫害可能发生的症 存储 ;二是具备查询功能。在需要 的时候 ,可以通 状 ,一但发现 问题就立 即进行现场勘察。要达到这 个 目标 ,首先对现有系统进行 了研究 、分析 ,了解 过业务 内网进行查询相关资料 ,找到解决方式与办 法。对其它相关用户 ,则可以通过公众 网络进行面 向公众实 时查询与报告 。实现民众的群防、群控 。
落结构简单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造成一些灾害性 害虫的大发生 ,严重危害到保护区生态安全 。为 了 确实有效的解决缙云 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有害
生物可持续 治理 ,研究建立以 3 技术及现代技术 S
对 自然保护 区进行 了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及有效 的防
控。
2 目的 、 意 义
缙云 山植被物种丰富 ,特有物种较多 ,群落结
生 、发展过程与危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技术 ,构建 理能力 ,为全面降低灾损提供技术支撑 ,也为在全
市更 大范围内进行森林灾害监测 、预警提供示范。
森林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 ,提高森林灾害的监测 和处 科学 、有效地处置灾害,防止疫情扩散 ,需要开发
3 研 究 内容
3 远程视频监控平台的应用 . 1
快 、更经济的保护与管理。同时,探索重大林业有
害生物灾害预警与时空综合分析技术 ,研究灾害发
由于森林病虫害灾害的特殊性与感染破坏性 巨 大的特点 ,为应对森林病虫害发生 时能做到及时 、 应急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并开发重庆森林病虫害防 治应急预案技术平 台。 3 数据库技术 . 6 作为整个工程平台软件运行的基础 ,需研究开 发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综合数据库平 台软件。它至少
文献综述

新疆主要小蠹虫的识别及防治研究综述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x摘要:小蠹虫类是新疆林业、林果业的毁灭性害虫,主要危害云杉、松树和桦木及杏、苹果和梨等树种。
其中云杉和松树的生长周期长,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到有害生物的破坏,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近年来,小蠹虫危害严重,导致成片的云杉和松树死亡,若不加以重视,会严重的影响林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而小蠹虫对林果业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除危害杏、苹果、梨树外,还可以桃、沙果、梅、樱桃、李等多种果树为寄主进行危害,因此区别并治理小蠹虫对新疆林业和林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蠹虫; 危害; 识别; 治理对策Xinjiang mainly small silverfish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ResearchFan Shuli ]Abstract:the bark beetles class is Xinjiang forestry, horticulture or destructive pests, mainly against the spruce, pine and birch, and apricots, apples and pears and other tree species.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spruce and pine, often w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est in the growth process, plantations of single species, in recent years, small silverfish serious harm, resulting in the death of spruce and pine into pieces, if not seriously, the play will b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 areas. Small silverfish damage to the fruit industr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addition to the hazards of apricot, apple, pear, can also, peach, Shaguo, plum, cherry, Li and other fruit trees, the host of hazards, s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vernance scolytids of of Xinjiang Fore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industr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Key words: bark beetles; damage; distinguish; counter measure1 主要种类及危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的主要害虫种类有落叶松八齿小蠹( Ipssubelongatus Motschulsky)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innaeus)、天山重齿小蠹(I.hauseri Reitter)、云杉根小蠹(Hylostes cuniculrarius)、黑条木小蠹(Xyloterus lineatus) 、柏肤小蠹(Phloeaslnusaubel) 、松六齿小蠹( Ips acuminatusGyllenhal) 、松十二齿小蠹( Ips sexdentatus Boerner)、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rayama)、皱小蠹(Scolytus rugulosus Ratzeburg)[1]等。
有害生物防治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论文

有害生物防治理论及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对策摘要首先对有害生物防治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论述,然后依据有害生物防治的生态管理与生物灾害管理理论,分析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执法和内部行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达到提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有害生物;防治;理论;对策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173-03有害生物(pes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
有害生物防治(pest control operation,pco),从有害生物与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标本兼治着重治本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安全、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有害生物采用适当环境治理、化学治理、生物防治或其他科学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控制在不足以为害的水平。
1 有害生物防治理论(1)单一防治。
主要是指完全依靠化学防治杀灭有害生物,单一防治理念主要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
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有机合成农药陆续出现,因其品种多、杀虫谱广、药效高、经济效益显著。
这些广谱性农药普遍而大量地使用,使得有害生物产生了抗药性,对天敌的杀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
(2)综合防治。
1965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提出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integrated pest control,integrated systems of pest control,ipc)的概念,即以互不矛盾的方式,应用一切适当的技术使害虫种群减少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维持这个低水平的害虫种群管理系统。
1986年11月,我国第2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会上又修定了这一定义:“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云南省重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天敌昆虫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天敌昆虫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摘要:利用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在林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的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这项生物防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利用及开发天敌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人关键词:天敌昆虫;生物防治;林业害虫;生态平衡农林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综合治理是实现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的主要途径。
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2010年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80% 以上,生物防治特别是利用天敌昆虫是今后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是适应新时期林业、园林发展的需求。
我国天敌昆虫的扩繁与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就对我国采用生物防治林业害虫进行总结。
一•对我国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林业害虫的概况简介1 •利用大唼蜡甲防治红脂大小蠹红脂大小蠹是上世纪60年代随进口原木从美国传入我国的,主要为害油松和华山松。
目前全国受害面积已达46.8万km2,累计致死树木650多万株。
传入我国以来,红脂大小蠹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70%―― 80%的个体侵入到树木的根部为害,使得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更为困难。
从国外引进天敌,2000年,我国从比利时引进了大唼蜡甲,开展了利用其防治我国红脂大小蠹的研究。
大唼蜡甲属鞘翅目唼蜡甲科。
大唼蜡甲为专食性天敌,在自然界一年可繁殖3至4代,通过人工大量繁殖害虫天敌和大唼蜡甲的人工释放技术,初步的防治效果显示了这种引进天敌在控制红脂大小蠹上的良好前景。
【1】2•防治我国多种重要林木天牛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以下简称天牛)是宁夏及北方地区危害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
⑴花绒穴甲(即花绒坚甲)是目前国内外开展试验研究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可视为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类。
花绒穴甲幼虫体外寄生天牛老熟幼虫、蛹和新羽化的成虫。
花绒寄甲为昼伏夜出性天敌,复变态。
一头光肩星天牛幼虫上可寄生1-18头花绒寄甲,一头松褐天牛幼虫上可寄生1-16头花绒寄甲,一一头栗山天牛幼虫上可寄生20-56头花绒寄甲幼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防治措施,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减轻森林资源损失、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湟中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据湟中县森防站统计资料来看,2000—2008年,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年6 666.67 hm2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
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再加上退耕还林户
只领补助款,不重视防治病虫害等因素所致;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8种增加到10多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湟中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桦尺蠖、鼢鼠、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生长量下降,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黄斑性天牛侵入湟中县,由于对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还有桦尺蠖和鼢鼠,如果不加大力度防治,很有可能对湟中县大面积桦树林、青杨林、沙棘林等造成毁灭性危害。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鼢鼠、桦尺蠖,加上新侵入的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
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三是林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的单位和个人搞育苗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四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五是防治经费极为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
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
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工作[1],以保护青海省及湟中县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县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县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2]。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本县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县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
预报,为湟中县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
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省市县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湟中县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亟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3]。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
意义,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利用管氏肿腿蜂防
治青杨天牛,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落叶松尺蛾,人工招引啄木鸟控制天牛等都有广阔的前景,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6HZ-2020A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系列喷烟机等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遥感对防治病虫等监测技术。 3.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湟中县的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干线公路路口加大检疫检查力度,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三是加强源头管理[4]。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
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
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3.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6 666.67 hm2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三是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湟中县山区大面积森林多属于公益性的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其产品是一种不能进入市场而只能服务于社会的特殊商品,长期没有经济收益,拿不出钱防治病虫害。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4参考文献 [1] 丁茂申.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2009(12):41. [2] 袁晓庚,刘伟各.浅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