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9章章末检测(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9章章末检测(含答案)

第九章章末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防疫站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调查,欲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某中学共有学生2 000名,从中抽取了一个样本量为200的样本,其中男生103名,则该中学共有女生为( )A .1 030名B .97名C .950名D .970名【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该中学共有女生2 000×200-103200=970(名).故选D .2.(2020年北京期末)艺术体操比赛共有7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方差D .极差【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中位数.故选A .3.(2020年河北月考)已知某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人数均为600人,参加社团的高一和高二的人数比为2∶3,现从参加社团的同学中按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45人,则抽取的高二学生人数为( )A .9B .18C .27D .36【答案】C 【解析】由分层抽样的性质可得,抽取的高二学生人数为45×32+3=27.故选C .4.(2020年永州月考)在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5个小长方形,已知中间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其余4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3,且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则这个样本量是( )A .20B .30C .40D .50【答案】C 【解析】所有长方形的面积和为1,因为中间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其余4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3,所以中间的面积为14,又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所以样本容量为10÷14=40.故选C .5.(2019年惠州期末)某地区连续六天的最低气温(单位:℃)为:9,8,7,6,5,7,则该六天最低气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7和53B .8和83C .7和1D .8和23【答案】A 【解析】由题意,六天最低气温的平均数x =16×(9+8+7+6+5+7)=7,方差s 2=16×[(9-7)2+(8-7)2+(7-7)2+(6-7)2+(5-7)2+(7-7)2]=53.故选A .6.假设从高一年级全体同学(500人)中随机抽出60人参加一项活动,利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时,先将500名同学按000,001,…,4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11列的数开始,按三位数连续向右读取,最先抽出的4名同学的号码是(下面摘取了此随机数表第7行和第8行)( )84421 75331 57245 50688 77047 44767 21763 35025 63016 37859 16955 56719 98105 07175 12867 35807 A .455 068 047 447 B .169 105 071 286 C .050 358 074 439 D .447 176 335 025【答案】B 【解析】由随机数表法的随机抽样的过程可知最先抽出的4名同学的号码为169,105,071,286.7.(2020年阜阳期末)某单位去年的开支分布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在这一年中的水、电、交通开支(单位:万元)如图2所示,则去年的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 )图1图2A .6.25%B .7.5%C .10.25%D .31.25%【答案】A 【解析】由拆线图知去年水、电、交通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为20%,由条形图得去年水、电、交通支出合计为250+450+100=800(万元),其中水费支出250(万元),∴去年的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250800×20%=6.25%.故选A .8.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A .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B .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C .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 .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答案】D 【解析】A 中,中位数为4,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同理,在C 中也有可能;B 中的总体方差大于0,叙述不明确,如果方差太大,也有可能存在大于7的数;D 中,因为平均数为2,根据方差公式,如果有大于7的数存在,那么方差不可能为3.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极差与方差都反映了数据的集中程度B .方差是没有单位的统计量C .标准差比较小时,数据比较分散D .只有两个数据时,极差是标准差的2倍【答案】AD 【解析】由极差与方差的定义可知A 正确;方差是有单位的,其单位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B 错误;标准差较小时,数据比较集中,C 错误;只有两个数据x 1,x 2时,极差等于|x 2-x 1|,平均数为x 1+x 22,所以方差s 2=12⎣⎢⎡⎦⎥⎤⎝ ⎛⎭⎪⎫x 1-x 1+x 222+⎝ ⎛⎭⎪⎫x 2-x 1+x 222=14(x 1-x 2)2,则标准差s 2=12|x 2-x 1|,D 正确.故选AD .10.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一周生活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样本量为n 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在[50,60)元的学生有6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0.03B .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132C .n 的值为200D .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一定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答案】BC 【解析】A 中,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故A 错误;B 中,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0.0360.03×60+60=132,故B 正确;C 中,n =600.3=200,故C 正确;D 中,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可能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故D 错误.故选BC .11.某地某所高中2019年的高考考生人数是2016年高考考生人数的1.5倍,为了更好地对比该校考生的升学情况,统计了该校2016年和2019年的高考升学情况,得到如下柱状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与2016年相比,2019年一本达线人数有所增加B.与2016年相比,2019年二本达线人数增加了0.5倍C.与2016年相比,2019年艺体达线人数相同D.与2016年相比,2019年不上线的人数有所增加【答案】AD【解析】依题意,设2016年高考考生人数为x,则2019年高考考生人数为1.5x,由24%·1.5x-28%·x=8%·x>0,故选项A正确;由(40%·1.5x-32%·x)÷32%·x =0.875,故选项B不正确;由8%·1.5x-8%·x=4%·x>0,故选项C不正确;由28%·1.5x -32%·x=10%·x>0,故选项D正确.故选AD.12.给出三幅统计图如图所示:A.从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B.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大约15亿C .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D .从1957年到2050年各洲中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AC 【解析】从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故A 正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大于15亿,故B 错误;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故C 正确;由题中三幅统计图并不能得出从1957年到2050年中哪个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故D 错误.故选A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一支田径队有男运动员48人,女运动员36人,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队的全体运动员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21的样本,则抽取男运动员的人数为________.【答案】12 【解析】抽取的男运动员的人数为2148+36×48=12. 14.将样本量为100的某个样本数据拆分为10组,若前七组的频率之和为0.79,而剩下的三组的频率依次相差0.05,则剩下的三组中频率最高的一组的频率为________.【答案】0.12 【解析】设剩下的三组中频率最高的一组的频率为x ,则另两组的频率分别为x -0.05,x -0.1.因为频率总和为1,所以0.79+(x -0.05)+(x -0.1)+x =1,解得x =0.12.15.12,13,25,26,28,31,32,40的25%分位数为________.【答案】19 【解析】因为8×25%=2,8×80%=6.4,所以25%分位数为x 2+x 32=13+252=19.16.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共有学生3 000人,由统计图可得该校共捐款为________元.【答案】37 770 【解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该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960人、990人、1 050人.由条形统计图知,该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人均捐款分别为15元、13元、10元,所以共捐款15×960+13×990+10×1 050=37 770(元).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其余小题为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为调查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50名学生中抽取110,应如何抽样?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男生30人,女生20人),应如何抽样?解:从50名学生中抽取110,即抽取5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签法或随机数法).若知道男生、女生的身高显著不同,则采用分层抽样法,按照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30∶20=3∶2进行抽样,则男生抽取3人,女生抽取2人.18.(2020年辽宁学业考试)某学校随机抽取部分新生调查其上学所需时间(单位:分钟),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上学所需时间的范围是[0,100],样本数据分组为[0,20),[20,40),[40,60),[60,80),[80,100].(1)求直方图中x的值;(2)如果上学所需时间在[60,100]的学生可申请在学校住宿,请估计该校800名新生中有多少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解:(1)由直方图可得到20x+0.025×20+0.006 5×20+0.003×2×20=1,解得x=0.012 5.(2)由直方图可知,新生上学所需时间在[60,100]的频率为0.003×2×20=0.12,所以800×0.12=96(名).所以800名新生中估计有96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19.某汽车制造厂分别从A,B两种轮胎中各随机抽取了8个进行测试,列出了每一个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数(单位:1 000 km):轮胎A96112971081001038698轮胎B10810194105969397106(1)分别计算(2)分别计算A,B两种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方差;(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种型号轮胎的性能更加稳定?解:(1)A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18×(96+112+97+108+100+103+86+98)=100,中位数为12×(100+98)=99.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平均数为18×(108+101+94+105+96+93+97+106)=100,中位数为12×(101+97)=99.(2)A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12-86=26,方差为18×[(-4)2+122+(-3)2+82+02+32+(-14)2+(-2)2]=55.25,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为108-93=15,方差为18×[82+12+(-6)2+52+(-4)2+(-7)2+(-3)2+62]=29.5,(3)根据以上数据,A 轮胎和B 轮胎的最远行驶里程的平均数相同,但B 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的极差和方差相对于A 轮胎较小,所以B 轮胎性能更加稳定.20.某幼儿园根据部分同年龄段女童的身高数据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身高的变化范围是[96,106](单位:厘米),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1)求出x 的值;(2)已知样本中身高小于100厘米的人数是36,求出总样本量N 的数值;(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提供的数据及(2)中的条件,求出样本中身高位于[98,104)的人数.解:(1)由题意(0.050+0.100+0.150+0.125+x )×2=1,解得x =0.075. (2)设样本中身高小于100厘米的频率为p 1,则p 1=(0.050+0.100)×2=0.300. 而p 1=36N ,∴N =36p 1=360.300=120.(3)样本中身高位于[98,104)的频率p 2=(0.100+0.150+0.125)×2=0.750,∴身高位于[98,104)的人数n =p 2N =0.750×120=90.21.为了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下面尚未完成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解答下列问题: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1 [50,60) 4 0.08 2 [60,70) 8 0.16 3 [70,80) 10 0.20 4 [80,90) 16 0.32 5 [90,100] 合计—(1)填充频率分布表中的空格;(2)如图,不具体计算频率组距,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3)估计这90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整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解:(1)40.08=50,即样本量为50.第5组的频数为50-4-8-10-16=12,从而第5组的频率为1250=0.24.又各小组频率之和为1,所以频率分布表中的四个空格应分别填12,0.24,50,1.(2)设第一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1,第二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2,第五个小长方形的高为h 5,则h 1h 2=48=12,h 1h 5=412=13. 补全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3)5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为x =4×55+8×65+10×75+16×85+12×9550=79.8≈80(分).所以估计这900名学生竞赛的平均成绩约为80分.22.共享单车入驻泉州一周年以来,因其“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值此周年之际,某机构为了了解共享单车使用者的年龄段、使用频率、满意度等三个方面的信息,在全市范围内发放5 00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3 125份,现从中随机抽取80份,分别对使用者的年龄段、26~35岁使用者的使用频率、26~35岁使用者的满意度进行汇总,得到如下三个表格:表(一)使用者年龄段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人数2040 1010表(二)使用频率 0~6次/月7~14次/月15~22次/月23~31次/月人数510 205表(三)满意度 非常满意(9~10)满意(8~9)一般(7~8)不满意(6~7)人数1510105(1)依据上述表格完成下列三个统计图形:(2)某城区现有常住人口30万,请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试估计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的人数.解:(1)(2)由表(一)可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有40人,占总抽取人数的12,所以30万人口中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约有30×12=15(万人).由表(二)可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之间的有10人,占总抽取人数的14,所以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的15万人中,每月使用共享单车在7~14次之间的约有15×14=154(万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第十章 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第十章 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第十章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要完成下列两项抽样调查: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②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①抽签法,②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B.①随机数法,②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C.①随机数法,②抽签法D.①抽签法,②随机数法2.若A,B为对立事件,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P(A)+P(B)<1B.P(A)+P(B)>1C.P(A)+P(B)=0D.P(A)+P(B)=13.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A.0.2B.0.35C.0.3D.0.44.某宠物商店对30只宠物狗的体重(单位:千克)作了测量,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6-1所示,则这30只宠物狗体重的平均值大约为()图C6-1A.15.5千克B.15.6千克C.15.7千克D.16千克5.以下数据为参加数学竞赛决赛的15人的成绩(单位:分):78,70,72,86,88,79,80,81,94,84,56,98,83,90,91,则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A.90分B.91.5分C.91分D.90.5分6.一组样本数据a,3,4,5,6的平均数是b,且不等式x2-6x+c<0的解集为(a,b),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标准差是()A.1B.2C.3D.27.我国历史上有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若双方各自拥有上、中、下等马各1匹,双方各随机选1匹马进行1场比赛,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为()A.23B.13C.12D.568.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数量不超过7”.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A.甲地:总体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B.乙地:总体的平均数为1,总体方差大于0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丁地:总体的平均数为2,总体方差为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给出下列四个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做100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有51次出现正面朝上,因此,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1100B.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50D.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一定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10.在某次高中学科竞赛中,4000名考生的参赛成绩统计如图C6-2所示,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若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6-2A.成绩在[70,80)内的考生人数最多B.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1000C.考生竞赛成绩的平均数约为70.5分D.考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11.某健身房为了解运动健身减肥的效果,调查了20名肥胖者健身前(如直方图C6-3(1)所示)后(如直方图(2)所示)的体重(单位:kg)变化情况:图C6-3对比数据,关于这20名肥胖者,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健身后,体重在区间[90,100)内的人数较健身前增加了2B.健身后,体重原在区间[100,110)内的人员一定无变化C.健身后,20人的平均体重大约减少了8kgD.健身后,原来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肥胖者体重都有减少12.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3,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2,从两袋中各摸出一个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6B.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3C.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23D.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总分答案题号9101112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从甲、乙两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单位:年)跟踪调查的结果如下:甲:3,4,5,6,8,8,8,10;乙:3,3,4,7,9,10,11,12.两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采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特征数:甲:,乙:.14.如图C6-4是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6,18)内的频数为.图C6-415.已知甲、乙、丙3名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7,0.8,0.85,若这3人向目标各射击一次,则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为.1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0,1,2,…,9}.若|a-b|≤1,则称甲、乙两人“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这两人“心有灵犀”的概率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某班选派5人,参加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获奖的人数及其概率如下:获奖人数012345概率0.10.16x y0.2z(1)若获奖人数不超过2的概率为0.56,求x的值;(2)若获奖人数最多为4的概率为0.96,获奖人数最少为3的概率为0.44,求y,z的值.18.(12分)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cm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个零件测量其直径,所得数据如下.甲:99,100,98,100,100,103;乙:99,100,102,99,100,100.(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19.(12分)某校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为了了解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取正整数,单位:分)作为样本(样本量为n)进行统计,按照[50,60),[60,70),[70,80),[80,90),[90,100]的分组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6-5所示,已知成绩在[50,60),[90,100]内的频数分别为8,2.(1)求样本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2)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图C6-520.(12分)生产同一种产品,甲机床的废品率为0.04,乙机床的废品率为0.05,从甲、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任取1件,求:(1)至少有1件废品的概率;(2)恰有1件废品的概率.21.(12分)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C6-6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3,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xy≥8,则奖励水杯一个;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图C6-622.(12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区政府为了解本区居民对区政府防疫工作的满意度,从本区居民中随机抽取若干居民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调查数据制成如下表格和如图C6-7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评分在[80,100]内的居民有600人.满意度评分[40,60)[60,80)[80,90)[90,100]满意度等级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及参与评分的总人数.(2)定义满意度指数η=(满意程度的平均分)/100,若η<0.8,则防疫工作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否则不需要进行大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区防疫工作是否需要进行大调整.(3)为了解部分居民不满意的原因,从不满意的居民(评分在[40,50),[50,60)内)中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位居民,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从6人中抽取2人担任防疫工作的监督员,求这2人中仅有1人对防疫工作的评分在[40,50)内的概率.图C6-7参考答案与解析1.A[解析]①总体较少,宜用抽签法;②各层间差异明显,宜用分层随机抽样.故选A.2.D[解析]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P(A)+P(B)=1.故选D.3.B[解析]∵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P=1-P(A)=1-0.65=0.35.4.B[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计算出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1,0.2,0.3,0.2,0.1,0.1,故各组的频数分别为3,6,9,6,3,3,则这30只宠物狗体重的平均值为11×3+13×6+15×9+17×6+19×3+21×330=15.6(千克),故选B.5.D[解析]将这15人的成绩(单位:分)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6,70,72,78,79,80,81,83,84,86,88,90,91,94,98,因为15×80%=12,第12,13个数据分别为90分、91分,所以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90.5分.故选D.6.B[解析]由题意得a+3+4+5+6=5b,a+b=6,解得a=2,b=4,所以样本数据的方差s2=15×[(2-4)2+(3-4)2+(4-4)2+(5-4)2+(6-4)2]=2,所以标准差s=2.故答案为B.7.A[解析]依题意,记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b,c,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样本空间Ω={aA,bA,cA,aB,bB,cB,aC,bC,cC},共有9个样本点,其中事件“田忌可以获胜”包含的样本点为aB,aC,bC,共3个,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P=1-39=23.故选A.8.D[解析]由于甲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即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4,因此后面的数据可以大于7,故甲地不一定符合.乙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1,因此这10天的新增疑似病例总数为10,又由于方差大于0,故这10天中新增疑似病例数量不可能每天都是1,可以有一天大于7,故乙地不一定符合.丙地总体数据的中位数为2,众数为3,故数据中可以出现8,故丙地不一定符合.丁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3,故丁地一定符合.9.CD[解析]对于A,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A错误;对于B,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B 错误;对于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50,符合频率定义,故C正确;对于D,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故D正确.故选CD.10.ABC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成绩在[70,80)内的频率最高,考生人数最多,故A 正确;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成绩在[40,60)内的频率为0.25,则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4000×0.25=1000,故B 正确;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平均数为45×0.1+55×0.15+65×0.2+75×0.3+85×0.15+95×0.1=70.5(分),故C 正确;因为成绩在[40,70)内的频率为0.45,在[70,80)内的频率为0.3,所以中位数为70+10×0.050.3≈71.67(分),故D 错误.故选ABC .11.AD[解析]体重在区间[90,100)内的肥胖者由健身前的6人增加到健身后的8人,增加了2人,故A 正确;健身后,体重在区间[100,110)内的频率没有变,但人员组成可能改变,故B 错误;健身后,20人的平均体重大约减少了(0.3×95+0.5×105+0.2×115)-(0.1×85+0.4×95+0.5×105)=5(kg),故C 错误;因为图(2)中没有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人员,所以原来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肥胖者体重都有减少,故D 正确.故选AD .12.ACD[解析]设“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 1,“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 2,则P (A 1)=13,P (A 2)=12,且A 1,A 2独立;在A 中,“2个球都是红球”为事件A 1A 2,其概率为13×12=16,A 正确;在B中,“2个球不都是红球”是“2个球都是红球”的对立事件,其概率为56,B 错误;在C 中,“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P ( )P ( )=1-23×12=23,C 正确;在D 中,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3×12+23×12=12,D 正确.故选ACD .13.众数中位数[解析]对甲厂的数据进行分析:该组数据中8年出现的次数最多,故广告中采用了众数;对乙厂的数据进行分析:该组数据最中间的是7年与9年,故中位数是7+92=8(年),故广告中采用了中位数.14.80[解析]由题图知,样本数据落在区间[6,18)内的频数为100×0.8=80.15.0.009[解析]由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知,3人向目标各射击一次,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P=(1-0.7)×(1-0.8)×(1-0.85)=0.3×0.2×0.15=0.009.16.725[解析]从{0,1,2,…,9}中任意取两个数(可重复),该试验共有100个样本点,事件“|a-b|≤1”包含的样本点为(0,0),(1,1),(2,2),(3,3),(4,4),(5,5),(6,6),(7,7),(8,8),(9,9),(0,1),(1,0),(1,2),(2,1),(2,3),(3,2),(3,4),(4,3),(4,5),(5,4),(5,6),(6,5),(6,7),(7,6),(7,8),(8,7),(8,9),(9,8),共有28个,所以所求概率P=28100=725.17.解:记事件“在竞赛中,有k 人获奖”为A k (k ∈N,k ≤5),则事件A k 彼此互斥.(1)∵获奖人数不超过2的概率为0.56,∴P (A 0)+P (A 1)+P (A 2)=0.1+0.16+x=0.56,解得x=0.3.(2)由获奖人数最多为4的概率为0.96,得P (A 5)=1-0.96=0.04,即z=0.04.由获奖人数最少为3的概率为0.44,得P (A 3)+P (A 4)+P (A 5)=0.44,即y+0.2+0.04=0.44,解得y=0.2.18.解:(1)由题中数据可得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cm);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cm).甲2=16×(1+0+4+0+0+9)=73, 乙2=16×(1+0+4+1+0+0)=1.(2)由(1)知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相同,又 甲2> 乙2,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19.解:(1)由题意可知,样本量n=80.016×10=50,y=250×10=0.004,x=0.1-0.016-0.04-0.01-0.004=0.03.(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众数为75分.设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m ,因为(0.016+0.03)×10<0.5<(0.016+0.03+0.04)×10,所以m ∈[70,80),所以(0.016+0.03)×10+(m-70)×0.04=0.5,解得m=71,故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71分.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55×0.16+65×0.3+75×0.4+85×0.1+95×0.04=70.6(分).20.解:记从甲、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取1件是废品分别为事件A ,B ,则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P (A )=0.04,P (B )=0.05.(1)设“至少有1件废品”为事件C ,则P (C )=1-P ( )=1-P ( )P ( )=1-(1-0.04)×(1-0.05)=0.088.(2)设“恰有1件废品”为事件D ,则P (D )=P (A )+P ( B )=0.04×(1-0.05)+(1-0.04)×0.05=0.086.21.解:(1)试验的所有样本点为(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 4,3),(4,4),共16个.事件“xy≤3”包含的样本点有(1,1),(1,2),(1,3),(2,1),(3,1),共5个,所以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事件“xy≥8”包含的样本点有(2,4),(3,3),(3,4),(4,2),(4,3),(4,4),共6个,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为38,小亮获得饮料的概率为1-516-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22.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0.002+0.004+0.014+0.02+0.035+a)×10=1,即10×(0.075+a)=1,解得a=0.025,设共有n人参与评分,则600 =(0.035+0.025)×10,解得n=1000,即参与评分的总人数为1000.(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02,0.04,0.14,0.2,0.35,0.25,所以η=45×0.02+55×0.04+65×0.14+75×0.2+85×0.35+95×0.25100=0.807>0.8,所以该区防疫工作不需要进行大调整.(3)因为0.002×10×1000=20,0.004×10×1000=40,所以评分在[40,50),[50,60)内的居民人数分别为20,40,所以所抽取的评分在[40,50)内的居民人数为20×660=2,将这2人分别记为a,b,所抽取的评分在[50,60)内的居民人数为40×660=4,将这4人分别记为A,B,C,D.从这6人中抽取2人,试验的样本点有ab,aA,aB,aC,aD,bA,bB,bC,bD,AB,AC,AD,BC,BD,CD,共15个.而“仅有1人对防疫工作的评分在[40,50)内”包含的样本点有aA,aB,aC,aD,bA,bB,bC,bD,共8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815.。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九章 统计 章末测试(基础)(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九章 统计 章末测试(基础)(含答案)

第九章 统计 章末测试(基础)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5分,8题共40分)1.(2021·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高一期末)3个数1,3,5的方差是( ) A .23B .34C .2D .83【答案】D【解析】由题得3个数的平均数为3,所以()()()22221813335333S ⎡⎤=-+-+-=⎣⎦.故选:D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工厂利用随机数表对生产的700个零件进行抽样测试,先将700个零件进行编号,001,002,……,699,700,从中抽取70个样本,下图提供随机数表的第4行到第6行,若从表中第5行第6列开始向右读取数据,则得到的第8个样本编号是( )32 21 18 34 2978 64 54 07 3252 42 06 44 3812 23 43 56 7735 78 90 56 4284 42 12 53 3134 57 86 07 3625 30 07 32 8623 45 78 89 0723 68 96 08 0432 56 78 08 4367 89 53 55 7734 89 94 83 7522 53 55 78 3245 77 89 23 45 A .623 B .368C .253D .072【答案】B【解析】从表中第5行第6列开始向右读取数据,依次得到253,313,457,860(舍),736(舍),253(舍),007,328,623,457(舍),889(舍),072,368由此可得出第8个样本编号是368故选:B3.(2021·吉林·延边二中高一月考)已知某企业有职工80000人,其职工年龄情况和绿色出行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企业老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最多B .该企业青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最多C .该企业老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和青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之和与中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相等D .该企业绿色出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 【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企业老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是800030%90%2160⨯⨯=,中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是800040%80%2560⨯⨯=,青年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是800030%70%1680⨯⨯=,则该企业职工绿色出行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1602560168080%8000++=,故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4.(2021·全国专题练习)如图,是根据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由直方图得到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分别为,,a b c ,则( )A .b a c >>B .a b c >>C .2a cb +> D .2b ca +> 5.(2021·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 样本数据如下17,22,37,42,31,58,61,若B 样本数据恰好是A 样本数据都减2后所得数据,则A ,B 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 )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答案】D【解析】由数据A : 17,22,37,42,31,58,61得到数据B : 15,20,35,40,29,56,59, 所以B 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A 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均小2; 因为A 、B 的离散程度相同, 所以A 、B 的方差相同.故选:D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4,4,x ,7,8(其中7x ≠),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的54倍,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A .133B .143C .163D .173【解析】依题意知众数为4中位数为42x +,所以54442x+⨯=得6x = 平均数14467856+++++==所以方差()()()()()()222222211615454565758563S ⎡⎤=-+-+-+-+-+-=⎣⎦故选:C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气象学上的标准,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10C 即为入冬.现有甲、乙、丙、丁四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 ①甲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7,众数为6; ②乙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8,极差为3; ③丙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4; ④丁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6,方差小于3. 则肯定进入冬季的地区是( ) A .甲地 B .乙地C .丙地D .丁地【答案】D【解析】①甲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7,众数为6;则这5个数据可能为6,6,7,10,11;即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不是都低于10C ,所以甲地不一定入冬,故A 错;②乙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8,极差为3;则这5个数据可能为7,7,8,8,10;即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不是都低于10C ,所以乙地不一定入冬,故B 错;③丙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4;则这5个数据可能为1,2,4,7,11;即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不是都低于10C ,所以丙地不一定入冬,故C 错;④丁地:5个数据的平均数为6,方差小于3.如有数据大于等于10,则方差必大于等于()210616355-=>,不满足题意,因此丁地这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都低于10C ,所以丁地一定入冬,故D 正确; 故选:D.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123 S S S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 甲的成绩丙的成绩A .312S S S >>B .213S S S >>C .123S S S >>D .231S S S >>【答案】B 【解析】()7+8+9+105==8.520x ⨯甲,()()()()222221578.588.598.5108.5 1.2520S ⎡⎤⨯-+-+-+-⎣⎦==, ()()7+106+8+94==8.520x ⨯⨯乙,()()()()222222678.5108.5488.598.5 1.4520S ⎡⎤⎡⎤⨯-+-+⨯-+-⎣⎦⎣⎦==, ()()7+104+8+96==8.520x ⨯⨯丙,()()()()222223478.5108.5688.598.5 1.0520S ⎡⎤⎡⎤⨯-+-+⨯-+-⎣⎦⎣⎦==, 由222213S S S >>,得213S S S >>.故选:B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题5分,4题共20分)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统计某校10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同步练习成绩(满分150分),根据成绩依次分为六组,[)90,100,[)100,110,[)110,120,[)130140,,[]140,15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31m =B .0.31m =C .100分以下的人数为60D .成绩在区间[)120.140的人数有470人 【答案】ACD【解析】对选项A ,B ,由图可知,()100.0200.0160.0160.0110.0061m ⨯+++++=,解得0.031m =,故A 说法正确,B 错误;对选项C ,因为100分以下的频率为0.00610=0.06⨯,所以100分以下的人数为10000.06=60⨯,故C 说法正确;对选项D ,成绩在区间[)120,140内的频率为0.03110+0.016100.47⨯⨯=,所以成绩在区间[)120.140的人数有10000.47470⨯=人,故D 说法正确.故选:ACD10.(2021·福建·闽江学院附中高一月考)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A .有甲、乙、丙三种个体按3:1:2的比例分层抽样调查,如果抽取的甲个体数为9,则样本容量为30B .数据1,2,3,3,4,5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同C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为5,乙组数据为5,6,9,10,5,则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乙D .一组数6,5,4,3,3,3,2,2,2,1的85%分位数为5 【答案】BCD【解析】对于A 项,乙、丙抽取的个体数分别为36,,则样本容量为36918++=,故A 错误; 对于B 项,平均数为12334536+++++=,中位数为3,众数为3,故B 正确;对于C 项,乙的平均数为56910575++++=,方差为()22222212221232555s =++++=<,则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乙,故C 正确;对于D 项,将该组数据总小到大排列1,2,2,2,3,3,3,4,5,6,由1085%8.5⨯=,则该组数据的85%分位数为5,故D 正确; 故选:BCD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A .有A ,B ,C 三种个体按312︰︰的比例分层抽样调查,如果抽取的A 个体数为9,则样本容量为30 B .一组数据1,2,3,3,4,5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同C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为5,乙组数据为5,6,9,10,5,则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甲D .某一组样本数据为125,120,122,105,130,114,116,95,120,134,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14.5124.5,内的频率为0.4 【答案】BD【解析】对于选项A :根据样本的抽样比等于各层的抽样比,样本容量为3918123÷=++,故选项A 不正确;对于选项B :数据1,2,3,3,4,5的平均数为()11234535++++=,众数和中位数都是3,故选项B 正确;对于选项C :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56910575++++=,乙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157679710757 4.455⎡⎤-+-+-+-+-=<⎣⎦,所以这两组数据中较稳定的是乙,故选项C 不正确;对于选项D :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14.5124.5,有120,122,116,120有4个,所以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14.5124.5,内的频率为.40410=,故选项D , 故选:BD12.(2021·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二期中)一组数据12321,21,21,,21n x x x x +++⋯+的平均值为7,方差为4,记12332,32,32,,32n x x x x +++⋯+的平均值为a ,方差为b ,则( ) A .a =7 B .a =11 C .b =12 D .b =9【答案】BD 【解析】12321,21,21,,21n x x x x +++⋯+的平均值为7,方差为4,设()123,,,,n X x x x x =⋯,∴(21)2()17E X E X +=+=,得E (X )=3,D (2X +1)=4D (X )=4,则D (X )=1,12332,32,32,,32n x x x x +++⋯+的平均值为a ,方差为b ,∴a =E (3X +2)=3E (X )+2=11,b =D (3X +2)=9D (X )=9.故选:BD .三、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3.(2021·天津·高一期末)某校选修轮滑课程的学生中,一年级有20人,二年级有30人,三年级有2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4人,则这个样本中共有___________人. 【答案】14【解析】设这个样本中共有n 个人,则42070n=,解得14n =.故答案为:14. 14.(2021·黑龙江·嫩江市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某社会爱心组织面向全市征召义务宣传志愿者.现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0名按年龄分组:第1组[20,25),第2组[25,30),第3组[30,35),第4组[35,40),第5组[40,4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从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志愿者参与广场的宣传活动,应从第3组抽取__________名志愿者.【答案】3【解析】第3组的人数为10050.0630⨯⨯=, 第4组的人数为10050.0420⨯⨯=, 第5组的人数为1000.02510⨯⨯=, 所以这三组共有60名志愿者,所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60名志愿者中抽取6名志愿者,第三组应抽取306360⨯=名, 故答案为:3.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_______,_______,_______辆. 【答案】6 30 10 【解析】根据分层抽样抽取比例为112006000200004206=++,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1200×1200=6(辆),6000×1200=30(辆),2000×1200=10(辆) 16.(2021·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一月考)已知一组数据3,2,4,5,1,9a a --的平均数为3(其中a R ∈),则中位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3.5【解析】因为数据3,2,4,5,1,9a a --的平均数为3,所以32451936a a -+++-++=⨯,解得2a =,所以则组数据分别是3,4,4,3,1,9-,按从小到大排列分别为3,1,3,4,4,9-,故中位数为343.52+= 故答案为:3.5四、解答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市为提倡节约用水,准备实行自来水“阶梯计费”方式,用户用水不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超价收费,为更好地决策,自来水公司随机抽取了部分用户的用水量数据,并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每组数据包括右端点但不包括左端点),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用户用水量频数直方图 用户用水量扇形统计图(1)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扇形图中“15吨~20吨”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用水量定为每户25吨,那么该地区6万用户中约有多少用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79.2°;(3)4.08万户.【解析】(1)1010%100÷=;(2)用水15~20吨的户数为100-10-36-24-8=22(户),“15~20吨”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为2236079.2100︒⨯=︒ (3)1022366 4.08100++⨯=(万户)所以该地区6万用户中约有4.08万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但是电子商务行业由于缺乏监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某部门为了对本地的电商行业进行有效监管,调查了甲、乙两家电商的某种同类产品连续十天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得到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甲、乙两家电商对这种产品的销售谁更稳定些?(2)如果日销售额超过平均销售额,相应的电商即被评为优,根据统计数据估计两家电商一个月(按30天计算)被评为优的天数各是多少.【答案】(1)甲更稳定(2)甲15天,乙12天 【解析】(1)105107113115119126128132134141=12210x +++++++++=甲(万元),22222221(105122)(107122)(113122)(115-122)(119122)(126122)10s ⎡=⨯-+-+-++-+-⎣甲22(128122)(132122)+-+-+22(134122)(141122)131⎤-+-=⎦,10711511711812312513213613914812610x +++++++++==乙(万元)22222221(107126)(115126)(117126)(118126)(123126)(125126)10s ⎡=⨯-+-+-+-+-+-⎣乙222(136126)(139126)(148126)142.6⎤+-+-+-=⎦因为22s s <甲乙,所以甲电商对这种产品的销售更稳定.(2)由题中茎叶图可知,甲电商该类产品这10天的日销售额数据超过122万元的为126,128,132,134,141,共5天,即评为优的频率为50.510=,由此可估计一个月30天甲被评为优的天数为 0.53015⨯=天, 乙电商该类产品这10天的日销售额数据超过126万元的为132,136,139,148,共4天,即评为优的频率为.40410=,由此可估计一个月30天乙被评为优的天数为0.43012⨯=天. 19.(2021·江苏·高一课时练习)某地区100位居民的人均月用水量(单位:t )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0,0.5),4; [0.5,1),8; [1,1.5),15;[1.5,2),22; [2,2.5),25; [2.5,3),14; [3,3.5),6; [3.5,4),4; [4,4.5),2.(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估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当地政府制定了人均月用水量为3t 的标准,若超出标准加倍收费,当地政府说,85%以上的居民不超过这个标准,这个解释对吗?为什么?【答案】(1)分布表见解析;(2)直方图见解析;平均数为2.02,中位数为2.02,众数为2.25;(3)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原因见解析. 【解析】(1)频率分布表如下:(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众数为:2 2.5 2.252+= 月用水量在[)0,2的频率为:0.040.080.150.220.49+++=,0.50.490.020.5-∴= 中位数为:20.02 2.02+=平均数为:0.040.250.080.750.15 1.250.22 1.750.25 2.25⨯+⨯+⨯+⨯+⨯,0.14 2.750.06 3.250.04 3.750.02 4.25 2.02+⨯+⨯+⨯+⨯=(3)人均月用水量在3t 以上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为6%4%2%12%++=即大约有12%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t 以上,112%88%-=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t 以下因此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20.(2021·浙江·高一单元测试)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为了解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防控揩施,某医院组织专家统计了该地区1000名患者新冠病毒潜伏期的相关信息,数据经过汇总整理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用频率作为概率).潜伏期低于平均数的患者,称为“短潜伏者”,潜伏期不低于平均数的患者,称为“长潜伏者”.(1)求这1000名患者潜伏期的众数、平均数;(2)计算出这1000名患者中“短潜伏者”的人数.【答案】(1)众数7,平均数6;(2)500人.【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众数为7,平均数0.02210.08230.1525=⨯⨯+⨯⨯+⨯⨯0.18270.03290.032110.012136+⨯⨯+⨯⨯+⨯⨯+⨯⨯=.所以这1000名患者潜伏期的众数7,平均数6.(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小于等于6的概率为()0.020.080.1520.5++⨯=,所以这1000名患者中“短潜伏者”的人数为10000.5500⨯=.2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成都七中为了解班级卫生教育系列活动的成效,对全校40个班级进行了一次突击班级卫生量化打分检查(满分100分,最低分20分).根据检查结果:得分在[80,100]评定为“优”,奖励3面小红旗;得分在[60,80)评定为“良”,奖励2面小红旗;得分在[40,60)评定为“中”,奖励1面小红旗;得分在[20,40)评定为“差”,不奖励小红旗.已知统计结果的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依据统计结果的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求班级卫生量化打分检查得分的中位数;(2)学校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评定等级为“良”、“中”的班级中抽取6个班级,再从这6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进行抽样复核,求所抽取的2个班级获得的奖励小红旗面数和不少于3的概率.【答案】(1)70分;(2)1415. 【解析】(1)得分[20,40)的频率为0.005200.1⨯=;得分[40,60)的频率为0.010200.2⨯=;得分[80,100]的频率为0.015200.3⨯=;所以得分[60,80)的频率为1(0.10.20.3)0.4-++=设班级得分的中位数为x 分,于是600.10.20.40.520x -++⨯=,解得70x = 所以班级卫生量化打分检查得分的中位数为70分.(2)由(1)知题意 “良”、“中”的频率分别为0.4,0.2又班级总数为40于是“良”、“中”的班级个数分别为16,8.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良”、“中”的班级个数分别为4,2因为评定为“良”,奖励2面小红旗,评定为“中”,奖励1面小红旗.所以抽取的2个班级获得的奖励小红旗面数和不少于3为两个评定为“良”的班级或一个评定为“良”与一个评定为“中”的班级.记这个事件为A 则A 为两个评定为“中”的班级.把4个评定为“良”的班级标记为1,2,3,4. 2个评定为“中”的班级标记为5,6从这6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用点(,)i j 表示,其中16i j ≤<≤.这些点恰好为66⨯方格格点上半部分(不含i j =对角线上的点),于是有366152-=种. 事件A 仅有(5,6)一个基本事件. 所以114()1()11515P A P A =-=-= 所抽取的2个班级获得的奖励小红旗面数和不少于3的概率为1415. 22.(2021·吉林·延边二中高一月考)为了落实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治理要求,某市政府积极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拟确定一个合理的月用水量标准x (吨),一位居民的月用水量不超过x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x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了了解居民用水情况,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2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1),[1,2),…,[8,9)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0.4a b =.(1)求直方图中,a b 的值,并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该市居民用水的平均数(每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作为代表);(2)设该市有4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吨的人数,并说明理由;(3)若该市政府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x (吨),估计x 的值,并说明理由.【答案】(1)0.15a =,0.06b =;4.07(2)35.2万;(3) 5.8x =【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0.04+0.08+0.200.260.040.021a a b ++++++=,又0.4a b =,则0.15a =,0.06b =,该市居民用水的平均数估计为:0.50.04 1.50.08 2.50.15 3.50.20 4.50.26x =⨯+⨯+⨯+⨯+⨯5.50.156.50.067.50.048.50.02 4.07+⨯+⨯+⨯+⨯=;(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月均用水量不超过2吨的频率为:0.040.080.12+=,则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吨的频率为:10.120.88-=,所以全市4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2吨的人数为:400.8835.2⨯=(万);(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月均用水量不超过6吨的频率为:0.88,月均用水量不超过5吨的频率为0.73,则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的标准x (吨),56x <<,0.730.15(5)0.85x ∴+-= ,解得 5.8x =,即标准为5.8吨.。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九)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最新整理)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九)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九)新人教A 版必修第二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九)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章统计章末综合检测(九)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的全部内容。

章末综合检测(九)(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轿车,其产量之比为2∶3∶4,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样本中A种型号的轿车比B种型号的轿车少8辆,则n=()A.96 B.72C.48 D.36解析:选B。

由题意得错误!n-错误!n=8,所以n=72。

故选B.2.从某一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数为200的样本,得到分组与频数如下:[10,15),6;[15,20),8;[20,25),13;[25,30),35;[30,35),46;[35,40),34;[40,45),28;[45,50),15;[50,55),10;[55,60],5。

则样本在[35,60]上的频率是( )A.0。

69 B.0.46C.1 D.不存在解析:选B.由题可知,样本在[35,60]上的频率应为(34+28+15+10+5)÷200=0。

46.3.2019年高考某题的得分情况如下:得分(分)01234百分率(%)37.08。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统计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精选配套习题含解析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统计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精选配套习题含解析

第九章统计1、简单随机抽样............................................................................................................ - 1 -2、分层随机抽样............................................................................................................ - 6 -3、获取数据的途径...................................................................................................... - 12 -4、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 - 16 -5、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 - 23 -6、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 31 -7、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 38 -章末综合测验................................................................................................................ - 45 -1、简单随机抽样一、选择题1.下列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A.环保局人员取河水进行化验B.用抽签的方法产生随机数表C.福利彩票用摇奖机摇奖D.老师抽取数学成绩最优秀的2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数学竞赛C[简单随机抽样要求总体中的个体数有限,每个个体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故选C.]2.为了了解某市高三毕业生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随机地抽查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指的是该市参加升学考试的全体学生B.个体指的是1 000名学生中的每一名学生C.样本容量指的是1 000名学生D.样本是指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因为是了解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情况,因此样本是指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3.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A.不相等B.相等C.不确定D.与抽样次序有关B[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4.从某批零件中抽取50个,然后再从50个中抽出40个进行合格检查,发现合格品有36个,则该批产品的合格率为()A.36% B.72%C.90% D.25%C[3640×100%=90%.]5.从全校2 000名小学女生中用随机数法抽取300名调查其身高,得到样本量的平均数为148.3 cm,则可以推测该校女生的身高()A.一定为148.3 cm B.高于148.3 cmC.低于148.3 cm D.约为148.3 cmD[由抽样调查的意义可以知道该校女生的身高约为148.3 cm.]二、填空题6.要从100名同学中抽取10名同学调查其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下图是电子表格软件生成的部分随机数,若从第一个数71开始抽取,则抽取的10位同学的编号依次为________.71,7,4,1,15,2,3,5,14,11[由题图可知,抽取的10名同学的号码依次为71,7,4,1,15,2,3,5,14,11.]7.某中学高一年级有400人,高二年级有320人,高三年级有280人,若每人被抽到的可能性都为0.2,用随机数法在该中学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n等于________.200[由题意可知:n400+320+280=0.2,解得n=200.] 8.某工厂抽取50个机械零件检验其直径大小,得到如下数据估计这5012.84[y=12×12+13×34+14×450=12.84 cm.]三、解答题9.某电视台举行颁奖典礼,邀请20名甲、乙、丙地艺人演出,其中从30名丙地艺人中随机挑选10人,从18名甲地艺人中随机挑选6人,从10名乙地艺人中随机挑选4人.试用抽签法确定选中的艺人.[解](1)将30名丙地艺人从01到30编号,然后用相同的纸条做成30个号签,在每个号签上写上这些编号,揉成团,然后放入一个不透明小筒中摇匀,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出10个号签,则相应编号的艺人参加演出;(2)运用相同的办法分别从10名乙地艺人中抽取4人,从18名甲地艺人中抽取6人.10.设某公司共有100名员工,为了支援西部基础建设,现要从中随机抽出12名员工组成精准扶贫小组,请写出利用随机数法抽取该样本的步骤.[解]第一步,将100名员工进行编号:00,01,02, (99)第二步,利用随机数工具产生0~100内的随机数;第三步,把产生的随机数作为抽中的编号,使与编号对应的员工进入样本,直到抽足样本所需要的人数.11.从一群游戏的小孩中随机抽出k人,一人分一个苹果,让他们返回继续游戏.过了一会儿,再从中任取m人,发现其中有n个小孩曾分过苹果,估计参加游戏的小孩的人数为()A .kn mB .k +m -nC .km nD .不能估计C [设参加游戏的小孩有x 人,则k x =n m ,x =kmn .] 12.某学校抽取100位老师的年龄,得到如下数据A .42岁B .41岁C .41.1岁D .40.1岁C [y =32×2+34×4+38×20+40×20+42×26+43×10+45×8+46×6+48×4100=41.1(岁),即这100位老师的样本的平均年龄约为41.1岁.]13.(一题两空)一个布袋中有6个同样质地的小球,从中不放回地抽取3个小球,则某一特定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是________;第三次抽取时,剩余小球中的某一特定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是________.12 14 [因为简单随机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36=12,所以某一特定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是12.因为此抽样是不放回抽样,所以第一次抽样时,每个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均为16;第二次抽取时,剩余5个小球中每个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均为15;第三次抽取时,剩余4个小球中每个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均为14.]14.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比赛比较合适?[解] y -甲=27+38+30+37+35+316=33.y -乙=35+29+40+34+30+366=34.因为y -甲<y -乙,故选乙参加比赛较合适.15.为了节约用水,制定阶梯水价,同时又不加重居民生活负担,某市物价部门在8月份调查了本市某小区300户居民中的50户居民,得到如下数据:(1)计算这(2)写出水价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用水量为28 m 3时的水费; (3)物价部门制定水价合理吗?为什么? [解] (1)y =18×2+19×4+20×4+21×6+22×12+23×10+24×8+25×2+26×250=22.12 m 3.(2)设月用水量为x ,则水价为 f (x )=⎩⎨⎧3x , 0≤x ≤21,4.5x -31.5,x >21,当x =28时,f (28)=4.5×28-31.5=94.5元.(3)不合理.从时间上看,物价部门是在8月份调查的居民用水量,而这个月,该市的居民用水量普遍偏高,不能代表居民全年的月用水量,从居民比例上看,仅仅有16户居民,即32%的居民月用水量没有超过21 m 3,加重了大部分居民的负担.2、分层随机抽样一、选择题1.在100个零件中,有一级品20个,二级品30个,三级品50个,从中抽取20个作为样本.方法1: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零件编号00,01,02,…,99,用抽签法抽取20个.方法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级品中随机抽取4个,从二级品中随机抽取6个,从三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对于上述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论采用哪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零件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15; ②采用不同的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零件被抽到的可能性各不相同; ③在上述两种抽样方法中,方法2抽到的样本比方法1抽到的样本更能反映总体特征;④在上述抽样方法中,方法1抽到的样本比方法2抽到的样本更能反映总体的特征.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B [根据两种抽样的特点知,不论哪种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都相等,都是15,故①正确,②错误.由于总体中有差异较明显的三个层(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故方法2抽到的样本更有代表性,③正确,④错误.故①③正确.]2.某商场有四类食品,食品类别和种数见下表.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A .C .5D .4B[由已知可得抽样比为:2040+10+30+20=15,∴抽取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为(10+20)×15=6.]3.当前,国家正分批修建经济适用房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紧张的问题.已知甲、乙、丙三个社区现分别有低收入家庭360户、270户、180户.若第一批经济适用房中有90套住房用于解决这三个社区中90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决定各社区户数,则应从甲社区中抽取低收入家庭的户数为()A.40 B.30C.20 D.36A[由题意可知90×360360+270+180=40.]4.在1 000个球中有红球50个,从中抽取100个进行分析,如果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球进行抽样,则应抽红球()A.33个B.20个C.5个D.10个C[设应抽红球x个,1001 000=x50,得x=5.]5.为了保证分层随机抽样时每个个体等可能地被抽取,必须要求() A.每层不等可能抽样B.每层抽取的个体数相等C.每层抽取的个体可以不一样多,但必须满足抽取n i=n×N iN(i=1,2,…,k)个个体.(其中i是层数,n是抽取的样本容量,N i是第i层中个体的个数,N是总体的容量)D.只要抽取的样本容量一定,每层抽取的个体数没有限制C[A不正确.B中由于每层的容量不一定相等,每层抽同样多的个体数,显然从整个总体来看,各层之间的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就不一样了,因此B也不正确.C中对于第i层的每个个体,它被抽到的可能性与层数无关,即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故C正确.D不正确.]二、填空题6.一支田径队有男、女运动员98人,其中男运动员有56人.按男、女比例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运动员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那么应抽取女运动员的人数是________.12 [抽取女运动员的人数为98-5698×28=12.]7.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名学生.15 [高二年级学生人数占总数的310,样本容量为50,则50×310=15.] 8.某分层随机抽样中,有关数据如下:此样本的平均数为3.437 5 [w -=4545+35×3+3545+35×4=3.437 5.]三、解答题9.一个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及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态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00名职工作为样本,职工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应该怎样抽取?[解] 用分层随机抽样来抽取样本,步骤如下:(1)分层.按年龄将500名职工分成三层:不到35岁的职工;35岁至49岁的职工;50岁及50岁以上的职工.(2)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抽样比为100500=15, 则在不到35岁的职工中抽取125×15=25(人); 在35岁至49岁的职工中抽取280×15=56(人); 在50岁及50岁以上的职工中抽取95×15=19(人).(3)在各层分别按随机数法抽取样本.(4)汇总每层抽样,组成样本.10.某高级中学共有学生3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0.18.(1)问高二年级有多少名女生?(2)现对各年级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校抽取300名学生,问应从高三年级抽取多少名学生?[解](1)由x3 000=0.18得x=540,所以高二年级有540名女生.(2)高三年级人数为:y+z=3 000-(487+513+540+560)=900.∴9003 000×300=90,故应从高三年级抽取90名学生.11.某校共有2 000名学生参加跑步和登山比赛,每人都参加且每人只参加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情况如下表:其中a∶b∶c=2∶5∶3,全校参加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4.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按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A.25 B.35C.45 D.55C[由题意,全校参加跑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总人数为34×2 000×310=450,由分层抽样的特征,得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110×450=45(人).]12.(多选题)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 200辆,6 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公司质监部门要抽取46辆进行检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B .应采用抽签法抽取C .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抽取6辆,30辆,10辆D .这三种型号的轿车,每一辆被抽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ACD [由于总体按型号分为三个子总体,所以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A 正确;因为总体量较大,故不宜采用抽签法,所以B 错误; 设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抽取x 辆,y 辆,z 辆, 则有x 1 200=y 6 000=z 2 000=461 200+6 000+2 000, 解得⎩⎨⎧x =6,y =30,z =10.所以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抽取6辆、30辆、10辆,故C 正确;由分层随机抽样的意义可知D 也正确.]13.(一题两空)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同学参加了数学竞赛,高一年级有450人,高二年级有350人,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60个样本,得到两年级的竞赛成绩分别为80分和90分,则(1)高一、高二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________. (2)高一和高二数学竞赛的平均分约为________分.(1)90,70 (2)84.375 [(1)由题意可得高一年级抽取的样本量为450450+350×160=90,高二年级抽取的样本量为350450+350×160=70.(2)高一和高二数学竞赛的平均分约为w -=9090+70×80+7090+70×90=84.375分.]14.某单位有2 000名职工,老年、中年、青年分布在管理、技术开发、营销、生产各岗位中的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1)(2)若要开一个有25人参与的讨论单位发展与薪金调整方案的座谈会,则应怎样抽选出席人?[解](1)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并按老年职工4人,中年职工12人,青年职工24人抽取.(2)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并按管理岗位2人,技术开发岗位4人,营销岗位6人,生产岗位13人抽取.15.某单位最近组织了一次健身活动,活动分为登山组和游泳组,且每个职工只能参加其中一组.在参加活动的职工中,青年人占42.5%,中年人占47.5%,老年人占10%;登山组的职工占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4,且该组中,青年人占50%,中年人占40%,老年人占10%.为了了解各组不同年龄层的职工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参加活动的全体职工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试求:(1)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所占的比例;(2)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解](1)设登山组人数为x,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比例分别为a,b,c,则有x·40%+3xb4x=47.5%,x·10%+3xc4x=10%.解得b=50%,c=10%.故a=1-50%-10%=40%.即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各占的比例为40%,50%,10%.(2)游泳组中,抽取的青年人为200×34×40%=60(人);抽取的中年人为200×34×50%=75(人);抽取的老年人为200×34×10%=15(人).3、获取数据的途径一、选择题1.为了研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小明需要获取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入学人数的相关数据,他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最好是()A.通过调查获取数据B.通过试验获取数据C.通过观察获取数据D.通过查询获得数据D[因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入学人数的相关数据有所存储,所以小明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最好是通过查询获得数据.]2.若要研究某城市家庭的收入情况,获取数据的途径应该是()A.通过调查获取数据B.通过试验获取数据C.通过观察获取数据D.通过查询获得数据A[因为要研究的是某城市家庭的收入情况,所以通过调查获取数据.]3.下列调查方案中,抽样方法合适、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用一本书第1页的字数估计全书的字数B.为调查某校学生对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学期间,在该校门口,每隔2分钟随机调查一位学生C.在省内选取一所城市中学,一所农村中学,向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片,上面印有一些名人的名字,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在一个名字下面画“√”,以了解全省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谁D.为了调查我国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共抽取了1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B[A中样本缺少代表性(第1页的字数一般较少);B中抽样保证了随机性原则,样本具有代表性;对于C,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规模往往不同,学生崇拜的人物也未必在所列的名单之中,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代表性;D中总体数量很大,而样本容量太少,不足以体现总体特征.]4.影响获取数据可靠程度的因素不包括()A.获取方法设计B.所用专业测量设备的精度C.调查人员的认真程度D.数据的大小D[数据的大小不影响获取数据可靠程度.]5.研究下列问题:①某城市元旦前后的气温;②某种新型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测定;③电视台想知道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④银行在收进储户现金时想知道有没有假钞.一般通过试验获取数据的是()A.①②B.③④C.②D.④C[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③④通过调查获取数据,只有②通过试验获取数据.]二、填空题6.为了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小李从图书馆借阅了《中国统计年鉴》,小李获得数据的途径是________.通过查询获得数据[借阅《中国统计年鉴》属于通过查询获得数据.]7.为了调查本班同学对班级体育活动的意见,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抽样才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答:________.[答案]按照男、女生人数分层随机抽样8.学校兴趣小组要对本市某社区的居民睡眠时间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10个数据(单位:h):5.6,7.8,8.0,7.3, 3.2,7.9,6.8,7.5,8.6,7.8.去掉数据________能很好地提高样本数据的代表性.3.2[因为数据3.2明显低于其它几个数据,是极端值,所以去掉这个数据,能够更好地提高样本数据的代表性.]三、解答题9.某公司想调查一下本公司员工对某项规章制度的意见,由于本公司车间工人工作任务繁重,负责该项事务的公司办公室向本公司的50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派发了问卷,统计后便得到了调查意见,公司办公室获取数据的途径是什么?你认为该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吗?为什么?[解]公司办公室是通过调查获取数据的.但是这些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公司的规章制度往往是领导干部制定的,而这部分员工的意见不能很好地代表全体员工,所以结果是片面的,不合理的,不具有代表性.10.为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某校决定在开学前将学校的电灯电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便排除安全隐患,获得路灯的相关数据应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解]由于一个学校的电灯电路数目不算大,属于有限总体问题,所以应该通过调查获取数据,并且对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来说,必须排除任一潜在或已存在的安全隐患,故必须用普查的方式.11.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环保部门对淮河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B.电视台对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D[A、B中的调查,在理论上来说采用普查是可行的,但是普查会费时费力;C中,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不能采用普查,因为调查时的检验对电池具有破坏性;D中,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必须采用普查,否则工人的工作服会不合体.故选D.]12.下列调查所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A.利用某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该地全年的日平均最高气温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D[A项中某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不能代表全年的日平均最高气温;B项中在农村调查得到的平均寿命不能代表市民的平均寿命;C项中实验田的产量与水稻的实际产量相差可能较大,只有D项正确.]13.(一题两空)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1)测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2)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3)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初中三个年级抽取180名男生调查其身高. 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则上述调查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合理的是________.(1)(2) (3) [(1)中,少年体校中男子篮球、排球运动员的身高一定高于一般情况,因此不能用测量的结果去估计总体的结果,故方案(1)不合理;(2)中,用外地学生的身高也不能准确地反映本地学生身高的实际情况,故方案(2)不合理;(3)中,由于初中三个年级的男生身高是不同的,所以应该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初中三个年级抽取180名男生调查其身高,方案(3)合理.]14.某地气象台记录了本地6月份的日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1)(2)求本地6月份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数.(精确到0.1)[解] (1)通过观察获取数据.(2)本地6月份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为y -=20×5+22×4+24×6+25×6+26×4+28×2+29×2+30×130≈24.3℃. 15.某校高中学生有900人,校医务室想对全体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做一次调查,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准备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校医务室若从高一年级中抽取50名学生的身高来估计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该问题中的总体和样本是什么?[解] 由于学生的身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校医务室想了解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在抽样时应当关注高中各年级学生的身高,并且还要分性别进行抽查.如果只抽取高一的学生,结果一定是片面的.这个问题涉及的调查对象的总体是某校全体高中学生的身高,其中准备抽取的50名学生的身高是样本.4、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一、选择题1.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8组,如下表:组号12345678频数1013x 141513129A.14和0.14 B.0.14和14C.114和0.14 D.13和114A[x=100-(10+13+14+15+13+12+9)=100-86=14,第三组的频率为14100=0.14.]2.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的部分结果,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情况可以知道丙、丁两组人数和为()A.250 B.150C.400 D.300A[甲组人数是120,占30%,则总人数是12030%=400(人).则乙组人数是400×7.5%=30(人),则丙、丁两组人数和为400-120-30=250.] 3.如图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骑自行车人数占高一年级学生总人数的()A.20% B.30%C.50% D.60%B[某校高一年级学生总数为60+90+150=300(人),骑自行车人数为90人,骑自行车人数占高一年级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为90300×100%=30%.]4.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50,60)内的汽车有()A.30辆B.40辆C.60辆D.80辆C[因为小长方形的面积即为对应的频率,时速在[50,60)内的频率为0.3,所以有200×0.3=60(辆).]5.某调查机构调查了某地100个新生婴儿的体重,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这100个新生婴儿中,体重(单位:kg)在[3.2,4.0)的人数是()A.30 B.40C.50 D.55B[在[3.2,3.6)内的频率为0.625×0.4=0.25,频数为0.25×100=25,在[3.6,4.0)内的频率为0.375×0.4=0.15,频数为0.15×100=15.则这100个新生婴儿中,体重在[3.2,4.0)内的有25+15=40(人).故选B.]二、填空题6.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最有潜力的是________.[答案]乙7.某校为了解高一学生寒假期间的阅读情况,抽查并统计了100名同学的某一周阅读时间,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这100名学生中阅读时间在[4,8)小时内的人数为________.54[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阅读时间在[4,8)小时内的频率为(0.12+0.15)×2=0.54,所以这100名学生中阅读时间在[4,8)小时内的人数为100×0.54=54.]8.从某小区抽取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其用电量都在50至350度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频率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为________.0.004 4[∵(0.002 4+0.003 6+0.006 0+x+0.002 4+0.001 2)×50=1,∴x=0.004 4.]三、解答题9.为加强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某市教育局将举办全市中学生创新知识竞赛.某校举行选拔赛,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为了解成绩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尚未完成的频率分布表解答下列问题:分组频数频率一[60.5,70.5) a 0.26二[70.5,80.5)15c三[80.5,90.5)180.36四[90.5,100.5] b d合计50 e(1)求a,b,c,(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解](1)根据题意,得分在[60.5,70.5)内的频数是a=50×0.26=13,在[90.5,100.5]内的频数是b=50-13-15-18=4,在[70.5,80.5)内的频率是c=15 50=0.30,在[90.5,100.5]内的频率是d=450=0.08,频率和e=1.00.(2)根据频率分布表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0.某省有关部门要求各中小学要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课程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图1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2)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多少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图2是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请你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图2[解](1)由题图1知4+8+10+18+10=50(名).即该校对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2)本次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18人,1850×100%=36%.即最喜欢篮球活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6%.(3)1-(30%+26%+24%)=20%,200÷20%=1 000(人),850×100%×1 000=160(人).即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约为160人.11.(多选题)容量为100的样本,其数据分布在[2,18]内,将样本数据分为4组:[2,6),[6,10),[10,14),[14,18],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2届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9章)

2022届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9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量答案 C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样本是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样本量是200.2.①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00分以上,32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针对这两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A.分层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答案 A解析①中,考试成绩在不同分数段之间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用分层随机抽样比较恰当;②中,总体包含的个体较少,用简单随机抽样比较恰当.3.如图所示是一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样本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A.20 B.30 C.40 D.50答案 B解析样本数据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100×[1-5×(0.04+0.1)]=30.4.某校高二年级有50人参加2021“希望杯”数学竞赛,他们竞赛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为( )分组 [60,70) [70,80) [80,90) [90,100] 频率0.20.40.30.1A.70 B .73 C .78 D .81.5 答案 C解析 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x =65×0.2+75×0.4+85×0.3+95×0.1=78,故选C.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衰分问题:今有北乡八千一百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则北乡遣( ) A .104人 B .108人 C .112人 D .120人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是一个分层随机抽样的问题,其中北乡可抽取的人数为300×8 1008 100+7 488+6 912=300×8 10022 500=108,故选B.6.如图是某班50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则图中x 的值等于( )A .0.120B .0.180C .0.012D .0.018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故x =0.1-0.054-0.010-0.006-0.006-0.006 =0.018.7.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x1,x2,…,x10,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x和s2,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x,s2+1002B.x+100,s2+1002C.x,s2D.x+100,s2答案 D解析方法一因为每个数据都加上100,故平均数也增加100,而离散程度应保持不变.方法二由题意知x1+x2+…+x10=10x,s2=110[(x1-x)2+(x2-x)2+…+(x10-x)2],则所求平均数y=110[(x1+100)+(x2+100)+…+(x10+100)]=110(10x+10×100)=x+100.而所求方差t2=110[(x1+100-y)2+(x2+100-y)2+…+(x10+100-y)2]=110[(x1-x)2+(x2-x)2+…+(x10-x)2]=s2.8.某校为了对初三学生的体重进行摸底调查,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体重(kg),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体重在[45,50)内适合跑步训练,体重在[50,55)内适合跳远训练,体重在[55,60]内适合投掷相关方面训练,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集训人数之比为()A.4∶3∶1 B.5∶3∶1C.5∶3∶2 D.3∶2∶1答案 B解析体重在[45,50)内的频率为0.1×5=0.5,体重在[50,55)内的频率为0.06×5=0.3,体重在[55,60]内的频率为0.02×5=0.1,∵0.5∶0.3∶0.1=5∶3∶1,∴可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集训人数之比为5∶3∶1,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甲、乙两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去年的国际冠军杯中,甲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3.2,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3;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1.8,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队技术比乙队好B.甲队发挥比乙队稳定C.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D.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答案ACD解析因为甲队的平均进球数比乙队多,所以甲队技术较好,A正确;乙队的标准差比甲队小,标准差越小越稳定,所以乙队发挥稳定,B错误;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1.8,且乙队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较小,所以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C正确;由于s甲=3,s乙=0.3,所以甲队与乙队相比,不稳定,所以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D正确.10.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BCD解析对于选项A,由图易知,月接待游客量每年7,8月份明显高于12月份,故A错;对于选项B,观察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可知,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对于选项C,D,由图可知显然正确.11.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一周生活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在[50,60]元的学生有6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0.03B.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132C.n的值为200D.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一定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答案B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在A中,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故A错误;在B中,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600.3×0.36+60=132,故B正确;=200,故n的值为200,故C正确;在C中,n=600.3在D中,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可能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故D错误.12.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各6场比赛得分情况记录如下,甲:18,20,35,33,47,41;乙:17,26,19,27,19,29.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答案ABC解析对于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为47-18=29,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为29-17=12,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因此A正确;对于B,甲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的数是33,35,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是34,同理求得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是22.5,因此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故B正确;对于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为18+20+35+33+47+416≈32.33,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为17+19+19+26+27+296≈22.83,因此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故C正确;对于D,分别计算甲、乙两个运动员得分的方差,方差小的成绩更稳定.可以算出甲的方差为s2甲≈109.22,乙的方差为s2乙≈21.47,因为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乙运动员的成绩比甲运动员的成绩稳定,故D不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和浙江实施,某教育机构为了解我省广大师生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看法,对某市部分学校500名师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赞成改革不赞成改革无所谓教师1202040学生15040130现从500名师生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进行问卷调查,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为________.答案2,4解析由题意知,抽样比为50500=1 10,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人数为110×20=2,学生人数为110×40=4.14.如图所示是一次考试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据此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为________分.答案75解析利用组中值估算平均分,则有x=55×0.1+65×0.2+75×0.4+85×0.2+95×0.1=75,故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为75分.15.数据3.2,3.6,4.5,2.4,4.6,6.4,7.8,7.9,8.0,8.1,8.4,8.6的50%分位数是________,75%分位数是________.答案7.18.05解析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2.4,3.2,3.6,4.5,4.6,6.4,7.8,7.9,8.0,8.1,8.4,8.6, ∵12×50%=6,12×75%=9, ∴这组数据的50%分位数是6.4+7.82=7.1, 75%分位数是8.0+8.12=8.05.16.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若该组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依次为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a <b =c 解析 依题意有次数 0次 1次 2次 3次 4次 人数7人13人17人10人3人共统计了50人,众数为2,中位数为2,∴平均数为0×7+13×1+17×2+10×3+3×450=8950<2,∴a <b =c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为了对某课题进行讨论研究,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三所高校A ,B ,C 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高校 相关人数抽取人数A x 1B 36 y C543(1)求x ,y ;(2)若从高校B 相关人员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应采用什么抽样法?请写出合理的抽样过程. 解 (1)分层随机抽样是按各层相关人数和抽取人数的比例进行的,所以有1x =354⇒x =18,y 36=354⇒y =2.故x =18,y =2. (2)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较小,所以应采用抽签法,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36人随机编号,号码为1,2,3, (36)第二步,将号码分别写在相同的纸片上,揉成团,制成号签;第三步,将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充分搅拌,依次不放回地抽取2个号码,并记录上面的编号;第四步,把与号码相对应的人选出,即可得到所要的样本.18.(12分)某公司共有员工120人,用简单随机抽样任意抽取12人,得到这12人的月工资(单位:千元)如下:7.5,6.8,8.6,6.2,7.8,8.9,7.8,8.0,8.5,8.2,7.2,8.0,试估计该公司员工工资的25%,50%,90%分位数. 解 将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6.2,6.8,7.2,7.5,7.8,7.8,8.0,8.0,8.2,8.5,8.6,8.9, 因为有12个数据,所以12×25%=3,12×50%=6,12×90%=10.8. 所以25%分位数为7.2+7.52=7.35,50%分位数为7.8+8.02=7.9,90%分位数为8.6.所以估计该公司员工工资的25%,50%,90%分位数分别为7.35,7.9,8.6.19.(12分)如图所示是总体的一个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且在[15,18)内的频数为8.(1)求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2)求样本容量;(3)若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求在[18,33)内的频数. 解 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组距为3.(1)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等于475×3=425.(2)∵样本在[15,18)内的频数为8,由(1)可知,样本容量为8425=8×254=50.(3)∵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故样本在[12,15)内的频率为0.06,故样本在[15,33)内的频数为50×(1-0.06)=47,又在[15,18)内的频数为8,故在[18,33)内的频数为47-8=39. 20.(12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玩5局,每局在指定线外投篮,若第一次不进,再投第二次,依此类推,但最多只能投6次.当投进时,该局结束,并记下投篮的次数.若6次投不进,该局也结束,记为“×”.第一次投进得6分,第二次投进得5分,第三次投进得4分,依此类推,第6次投不进,得0分.两人的投篮情况如下:请通过计算,判断哪位同学投篮的水平高. 解 依题意,甲、乙的得分情况如下表:x甲=15×(2+0+3+2+6)=2.6, s 甲=15×[(-0.6)2+(-2.6)2+0.42+(-0.6)2+3.42] ≈1.96, x乙=15×(0+5+3+5+0)=2.6, s 乙=15×[(-2.6)2+2.42+0.42+2.42+(-2.6)2]≈2.24,因为甲得分的平均数与乙得分的平均数相等.甲得分的标准差小于乙得分的标准差,甲投篮得分比乙稳定,故甲投篮的水平高.21.(12分)已知一组数据:125121123125127129125128130129 126124125127126122124125126128(1)填写下面的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121,123)[123,125)[125,127)[127,129)[129,131]合计(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或频率分布表求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1)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121,123)20.10[123,125)30.15[125,127)80.40[127,129)40.20[129,131]30.15合计20 1.00(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3)在[125,127)中的数据最多,取这个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众数的近似值,得众数为126,事实上,众数的精确值为125.图中虚线对应的数据是125+2×58=126.25, 事实上中位数为125.5.使用“组中值”求平均数: x =122×0.1+124×0.15+126×0.4+128×0.2+130×0.15=126.3,平均数的精确值为x =125.75.22.(12分)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频率是0.19.(1)求x 的值;(2)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3)在(2)中,若所抽取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三个年级学生的体重的平均数分别是40 kg,50 kg ,60 kg ,方差分别是1,2,3,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平均数和方差. 解 (1)∵x 2 000=0.19,∴x =380. (2)初三年级人数为y +z =2 000-(373+377+380+370)=500,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482 000×500=12. (3)初一年级应抽取学生的人数为482 000×750=18, 初二年级应抽取学生的人数为482 000×750=18, ∴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平均数约为x =1848×40+1848×50+1248×60=48.75(kg), 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方差约为s 2=1848×[1+(40-48.75)2]+1848×[2+(50-48.75)2]+1248×[3+(60-48.75)2] =62.812 5.。

高中数学必修二:各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二:各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将其左侧面作为上底面,右侧面作为下底面,水平放置,所得的几何体是( ) A.棱柱B.棱台C.棱柱与棱锥组合体D.无法确定1 题图2 题图2.一个简单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俯视图不.可.能.为: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圆.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3.如图所示的正方体中,M、N分别是AA1、CC1的中点,作四边形D1MBN则四边形D1MBN 在正方体各个面上的正投影图形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4.如图所示的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直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且D′离C′比D′离B′近,又A′D′∥y′轴,那么原△ABC 的AB、AD、AC 三条线段中(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D.最长的是AD,最短的是AC4 题图5 题图5.具有如图所示直观图的平面图形ABCD 是( ) A.等腰梯形B.直角梯形C.任意四边形D.平行四边形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在此几何体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A .6B .9C .12D .188. 平面α截球 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 1,球心 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 2,则此球的体积为() B .4 3πC .4 6πD .6 3π9. 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 .4B .6C .8D .1210. 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 1 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 2,则该几何体按图 2 所示方向的侧视图为选项图中的()11. 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 3 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A .120°B .150°C .180°D .240°12. 已知三棱锥 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SC 为球 O 的直径,且 SC =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A. 6πA.26二、填空题B.36 C.23 D.2213.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下列几何体中的(填入所有可能的几何体前的编号).①三棱锥②四棱锥③三棱柱④四棱柱⑤圆锥⑥圆柱14.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等于cm3.15.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16.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储油桶(如图所示),桶内有油部分所在圆弧占底面圆周长的1,则油桶直立时,油的高度与桶的高度的比值是.4三、解答题17.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结果保留π).18.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俯视图如图.(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写作法);(2)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19.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DAB=90°,∠ADC=135°,AB=5,CD=2 2,AD=2,求四边形ABCD 绕AD 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20.如图所示,有一块扇形铁皮OAB,∠AOB=60°,OA=72 cm,要剪下来一个扇形环ABCD,作圆台形容器的侧面,并且余下的扇形OCD 内剪下一块与其相切的圆形使它恰好作圆台形容器的下底面(大底面).试求:(1)AD 的长;(2)容器的容积.= 答案1.A 2.B 3.D 4.C 5.B 6.D 7.B 8.B 9.A 10.A 11.C 12.A 13.①②③⑤ 14.1 15.24π 16.1- 1 4 2π17.解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下半部分是棱长为 2 m 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半径为 1 m 的半球.(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S 1× 24π×12+6×22-π×12=24+π(m 2).(2)几何体的体积为 V =23+1×4×π×13=8+2π(m 3).2 3 318.解 (1)直观图如图.(2) 这个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 它的底面边长为 2,高为 3,所以体积 V =1×22× 3=4 3.3 319.解 S 表面=S 圆台底面+S 圆台侧面+S 圆锥侧面=π×52+π×(2+5)×5+π×2×2 2=(4 2+60)π.V =V 圆台-V 圆锥 =1π(r 2+r r +r 2)h -12 ′1 12 2 3πr 1h3 =1π(25+10+4)×4-1π×4×2 3 3 148 π. 320.解 (1)设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 r 、R ,AD =x ,则 OD =72-x ,由题意得2πR =60·π×72 180 72-x =3R即 AD 应取 36 cm.R =12,∴ .x =36 (2)∵2πr =π·OD =π·36,3 3 ∴r =6 cm ,圆台的高 h = x 2-(R -r )2= 362-(12-6)2=6 35. ∴V =1 2+Rr +r 2)=1π·6 35·(122+12×6+62)=504 35π(cm 3).πh (R 3 3=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A∈l,A∈α,B∈l,B∈α⇒l⊂αB.A∈α,A∈β,B∈α,B∈β⇒α∩β=ABC.l⊄α,A∈l⇒A∉α D.A∈l,l⊂α⇒A∈α2.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异面直线AB,A1D1 所成的角等于( ) A.30°B.45°C.60°D.90°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4.在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BC,CD,DA 上分别取E、F、G、H 四点,如果EF,GH 交于一点P,则( )A.P 一定在直线BD 上B.P 一定在直线AC 上C.P 一定在直线AC 或BD 上D.P 既不在直线AC 上,也不在直线BD 上5.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 和④ 6.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m B.AC⊥m C.AB∥βD.AC⊥β7.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SG1G2G3 中,E,F 分别是G1G2 及G2G3 的中点,D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SE,S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如图(2)所示,那么,在四面体S-EFG 中必有( )A.SG⊥△EFG 所在平面B.SD⊥△EFG 所在平面C.GF⊥△SEF 所在平面D.GD⊥△SEF 所在平面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若E 是A1C1 的中点,则直线CE 垂直于( )A.AC B.BD C.A1D D.A1D18 题图9 题图9.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ABC 沿斜边BC 上的高AD 折成一个二面角,此时∠B′AC=60°,那么这个二面角大小是( ) A.90°B.60°C.45°D.30°10.如图,ABCD-A1B1C1D1 为正方体,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BD∥平面CB1D1B.AC1⊥BDC.AC1⊥平面CB1D1D.异面直线AD 与CB1 所成的角为60°10 题图11 题图1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AB=BC=2,AA1=1,则BC1 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63B.2 65C. 155D. 10512.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 中,AB=2,CC1=2 2,E 为CC1 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2二、填空题D.113.设平面α∥平面β,A、C∈α,B、D∈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8,BS=6,CS=12,则SD=.14.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α,则b∥α;②若a∥α,b⊂α,则a∥b;③若a∥α,则B. 3C. 2a 平行于α内所有的直线;④若a∥α,a∥b,b⊄α,则b∥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15.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 中,当底面四边形A1B1C1D1 满足条件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况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15 题图16 题图16.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中,AB=3,BC=a,若PA⊥平面AC,在BC 边上取点E,使PE⊥DE,则满足条件的E 点有两个时,a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M、N 分别为AB、A1D1 的中点,判断MN 与平面A1BC1 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8.ABCD 与ABEF 是两个全等正方形,AM=FN,其中M∈AC,N∈BF.求证:MN∥平面BCE.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底面ABCD,E 是PC 的中点.已知AB=2,AD=2 2,PA=2.求:(1)三角形PCD 的面积;(2)异面直线BC 与AE 所成的角的大小.20.如图所示,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底面边长为a,E 是PC 的中点.(1)求证:PA∥面BDE;(2)求证:平面PAC⊥平面BDE;(3)若二面角E-BD-C 为30°,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21.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A⊥底面ABCDAC=2 2,PA=2,E 是PC 上的一点,PE=2EC.(1)证明:PC⊥平面BED;(2)设二面角A-PB-C 为90°,求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C 2.D 3.C 4.B 5.D 6.D 7.A 8.B 9.A 10.D 11.D 12.D 13.914.④15.B1D1⊥A1C1(答案不唯一)16.a>617.解直线MN∥平面A1BC1,M 为AB 的中点,证明如下:∵MD/∈平面A1BC1,ND/∈平面A1BC1.∴MN⊄平面A1BC1.如图,取A1C1 的中点O1,连接NO1、BO1.∵NO1 綊1D1C1,MB 綊1D1C1,2 2∴NO1 綊MB.∴四边形NO1BM 为平行四边形.∴MN∥BO1.又∵BO1⊂平面A1BC1,∴MN∥平面A1BC1.18.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N,延长交BE 的延长线于P,连接CP.∵BE∥AF,∴FN=AN,NB NP由AC=BF,AM=FN 得MC=NB.∴FN=AM. NB MC∴AM=AN,MC NP∴MN∥PC,又PC⊂平面BCE.AC ∴MN ∥平面 BCE .19. 解 (1)因为 PA ⊥底面 ABCD ,所以 PA ⊥CD .又 AD ⊥CD ,所以 CD ⊥平面 PAD ,从而 CD ⊥PD . 因 为 PD = 22+(2 2)2=2 3,CD =2,所以三角形 PCD 的面积为1×2×2 3=2 3.2(2)如图,取 PB 中点 F ,连接 EF 、AF ,则 EF ∥BC ,从而∠AEF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BC 与 AE 所成的角.在△AEF 中,由 EF = 2,AF = 2,AE =2 知△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EF =45°.因此,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45°. 20.(1)证明 连接 OE ,如图所示.∵O 、E 分别为 AC 、PC 的中点,∴OE ∥P A. ∵OE ⊂面 BDE ,PA ⊄面 BDE , ∴PA ∥面 BDE .(2) 证明 ∵PO ⊥面 ABCD ,∴PO ⊥BD .在正方形 ABCD 中,BD ⊥AC , 又∵PO ∩AC =O , ∴BD ⊥面 PAC . 又∵BD ⊂面 BDE , ∴面 PAC ⊥面 BDE .(3) 解 取 OC 中点 F ,连接 EF .∵E 为 PC 中点,∴EF 为△POC 的中位线,∴EF ∥PO . 又∵PO ⊥面 ABCD ,∴EF ⊥面 ABCD . ∵OF ⊥BD ,∴OE ⊥BD .∴∠EOF 为二面角 E -BD -C 的平面角,∴∠EOF =30°.在 Rt △OEF 中,OF =1OC =1 = 2a ,∴EF =OF ·tan 30°= 6a ,2 4 4 12 ∴OP =2EF = 6a .62 3 ∴V P1 6 6-ABCD= ×a × = . 361821.(1)证明 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 所以 BD ⊥AC .又 PA ⊥底面 ABCD ,所以 PC ⊥BD . 如图,设 AC ∩BD =F ,连接 EF .因为 AC =2 2,PA =2,PE =2EC ,故 PC =2 3,EC =2 3,FC = 2,3从而PC= 6,FC AC= 6. EC因为PC =AC,∠FCE =∠PCA ,FC EC所以△FCE ∽△PCA ,∠FEC =∠PAC =90°.由此知 PC ⊥EF . 因为 P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 ,EF 都垂直, 所以 PC ⊥平面 BED .(2)解 在平面 PAB 内过点 A 作 AG ⊥PB ,G 为垂足. 因为二面角 A -PB -C 为 90°, 所以平面 PAB ⊥平面 PBC . 又平面 PAB ∩平面 PBC =PB , 故 AG ⊥平面 PBC ,AG ⊥BC .因为 BC 与平面 PAB 内两条相交直线 PA ,AG 都垂直, 故 BC ⊥平面 PAB ,于是 BC ⊥AB , 所以底面 ABCD 为正方形,AD =2, PD = PA 2+AD 2=2 2. 设 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d .因为 AD ∥BC ,且 AD ⊄平面 PBC ,BC ⊂平面 PBC ,故 AD ∥平面 PBC ,A 、D 两点到平面 PBC 的距离相等,即 d =AG = 2. 设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α,则 sin α= d =1.PD 2 所以 PD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为 30°.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若直线过点(1,2),(4,2+ 3),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 .30°B .45°C .60°D .90°2.如果直线 ax +2y +2=0 与直线 3x -y -2=0 平行,则系数 a 为 ( )A .-3B .-6C .-3 2 3.若经过点(3,a )、(-2,0)的直线与经过点(3,-4) 1D.2 3 a 的值为( )且斜率为 的直线垂直,则 2A.5 2B.2 5 C .10 D .-104.过点(1,0)且与直线 x -2y -2=0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B .x -2y +1=0C .2x +y -2=0D .x +2y -1=05.实数 x ,y 满足方程 x +y -4=0,则 x 2+y 2 的最小值为 A .4 B .6 C .8 ()D .126.点 M (1,2)与直线 l :2x -4y +3=0 的位置关系是 () A .M ∈l B .M ∉l C .重合 D .不确定7.直线 mx +ny -1=0 同时过第一、三、四象限的条件是()A .mn >0B .mn <0C .m >0,n <0D .m <0,n <08. 若点 A (-2,-3),B (-3,-2),直线 l 过点 P (1,1)且与线段 AB 相交,则 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3或 k ≥4B .k ≤-4或 k ≥-34 3 C.3≤k ≤4 3 4 D .-4≤k ≤-34 33 49.已知直线 l 1:ax +4y -2=0 与直线 l 2:2x -5y +b =0 互相垂直,垂足为(1,c ),则 a +b +c 的值为 ()A .-4B .20C .0D .2410.过点 P (0,1)且和 A (3,3),B (5,-1)距离相等的直线的方程是() A .y =1B .2x +y -1=0C .y =1 或 2x +y -1=0D .2x +y -1=0 或 2x +y +1=011. 直线 mx +ny +3=0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3,而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 3x -y =3 3倾斜角的 2 倍,则 ()A .m =- 3,n =1B .m =- 3,n =-3C .m = 3,n =-3D .m = 3,n =10,7 12. 过点A 3 与B (7,0)的直线 l 1 与过点(2,1),(3,k +1)的直线 l 2 和两坐标轴围成的四边 形内接于一个圆,则实数 k 等于 ()A .-3B .3C .-6D .6二、填空题13.若 O (0,0),A (4,-1)两点到直线 ax +a 2y +6=0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 a =.14. 甲船在某港口的东 50 km ,北 30 km 处,乙船在同一港口的东 14 km ,南 18 km 处,那么甲、乙两船的距离是 .15. 已知直线 l 与直线 y =1,x -y -7=0 分别相交于 P 、Q 两点,线段 PQ 的中点坐标为(1, -1),那么直线 l 的斜率为.16. 已知实数 x ,y 满足 y =-2x +8,当 2≤x ≤3 时,则y的最大值为.x三、解答题17. 已知点 M 是直线 l : 3x -y +3=0 与 x 轴的交点,将直线 l 绕点 M 旋转 30°,求所得到的直线 l ′的方程.18. 求直线 l 1:2x +y -4=0 关于直线 l :3x +4y -1=0 对称的直线 l 2 的方程.19. 在△ABC 中,已知 A (5,-2)、B (7,3),且 AC 边的中点 M 在 y 轴上,BC 边的中点 N 在x 轴上,求:(1) 顶点 C 的坐标; (2) 直线 MN 的方程.20. 如图,已知△ABC 中 A (-8,2),AB 边上的中线 CE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5=0,AC 边上的中线 B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x -5y +8=0, 求直线 BC 的方程.21. 光线沿直线 l 1:x -2y +5=0 射入,遇直线 l :3x -2y +7=0 后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22. 某房地产公司要在荒地 ABCDE (如图)上划出一块长方形地面(不改变方位)建一幢公寓,问如何设计才能使公寓占地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精确到 1 m 2).-5=0 答案1.A 2.B 3.D 4.A 5.C 6.B 7.C 8.C 9.A 10.C 11.D 12.B 13.-2 或 4 或 6 14.60 km15.-23 16.217.解 在 3x -y +3=0 中,令 y =0,得 x =- 3,即 M (- 3,0).∵直线 l 的斜率 k = 3,∴其倾斜角θ=60°.若直线 l 绕点 M 逆时针方向旋转 30°,则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60°+30° =90°,此时斜率不存在,故其方程为 x =- 3.若直线 l 绕点 M 顺时针方向旋转 30°,则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60°-30°=30°,此时斜率为 tan 30°= 3,故其方程为 y = 3(x + 3),3 3 即 x - 3y + 3=0.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 x + 3=0 或 x - 3y + 3=0.18.解 设直线 l 2 上的动点 P (x ,y ),直线 l 1 上的点 Q (x 0,4-2x 0),且 P 、Q 两点关于直线 l :3x +4y -1=0 对称,则有|3x +4y -1| |3x 0+4(4-2x 0)-1|= , 5 5 y -(4-2x 0)=4.x -x 03 消去 x 0,得 2x +11y +16=0 或 2x +y -4=0(舍). ∴直线 l 2 的方程为 2x +11y +16=0.5+x 0,y 0-219.解 (1)设 C (x 0,y 0),则 AC 中点 M 2 2 ,7+x 0 y 0+3,BC 中点 N 2 2 .∵M 在 y 轴上,∴5+x 0=0,x 0=-5.2 ∵N 在 x 轴上,∴y 0+3=0,y 0=-3,即 C (-5,-3).2 (2)∵M 0,-52 ,N (1,0).∴直线 MN x y 的方程为 + 15=1. - 2 即 5x -2y -5=0.x 0-8y 0+2 ,20. 解 设 B (x 0,y 0),则 AB 中点 E 的坐标为 2 2 ,由条件可得:2x 0-5y 0+8=0x 0-8+2·y 0+2 , 2 2205y 0+8=0 得 , x 0+2y 0-14=0x 2 x 0=6 y 0=4,即 B (6,4),同理可求得 C 点的坐标为(5,0).故所求直线 BC 的方程为y -0=x -5,即 4x -y -20=0.4-0 6-521. 解 设直线 x -2y +5=0 上任意一点 P (x ,y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为 P ′(x ,y ),则y 0-y=-2,30 0x +x 0,y +y 0x 0-x又 PP ′的中点 Q 2 2 在l 上, ∴3 x +x 0 y +y 0× -2× 2 2 +7=0,y 0-y =-2,x 0-x3 由 3×x +x 0-(y +y )+7=0.2 可得 P 点的坐标为x 0=-5x +12y -42,y 0=12x +5y +28,13 13代入方程 x -2y +5=0 中,化简得 29x -2y +33=0, ∴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29x -2y +33=0.22. 解 在线段 AB 上任取一点 P ,分别向 CD 、DE 作垂线划出一块长方形土地,以 BC ,EA的交点为原点,以 BC ,EA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AB 的方程为 x + y=1,30 20 x ,20-2x设 P 3 ,则长方形的面积20-2xS =(100-x ) 80- 3 (0≤x ≤30).化简得 S =-2x 2+20+6 000(0≤x ≤30).3 3 当 x =5,y 50= 时,S 最大,其最大值为 6 017 m .3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方程x2+y2+2ax+2by+a2+b2=0 表示的图形是( )A.以(a,b)为圆心的圆B.以(-a,-b)为圆心的圆C.点(a,b)D.点(-a,-b)2.点P(m,3)与圆(x-2)2+(y-1)2=2 的位置关系为( ) A.点在圆外B.点在圆内C.点在圆上D.与m 的值有关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3,4,0)和B(x,-1,6)的距离为86,则x 的值为( )A.2 B.-8C.2 或-8 D.8 或-24.若直线x-y+1=0 与圆(x-a)2+y2=2 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3,-1] B.[-1,3]C.[-3,1] D.(-∞,-3]∪[1,+∞)5.设A、B 是直线3x+4y+2=0 与圆x2+y2+4y=0 的两个交点,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4x-3y-2=0 B.4x-3y-6=0C.3x+4y+6=0 D.3x+4y+8=06.圆x2+y2-4x=0 过点P(1,3)的切线方程为( ) A.x+3y-2=0 B.x+3y-4=0C.x-3y+4=0 D.x-3y+2=07.对任意的实数k,直线y=kx+1 与圆x2+y2=2 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A.相离B.相切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8.已知圆O:x2+y2=5 和点A(1,2),则过A 且与圆O 相切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5 B.10 C.252D.2549.将直线2x-y+λ=0 沿x 轴向左平移1 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圆x2+y2+2x-4y=0 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A.-3 或7 B.-2 或8 C.0 或10 D.1 或1110.已知圆C:x2+y2-4x=0,l 是过点P(3,0)的直线,则( ) A.l 与C 相交B.l 与C 相切C.l 与C 相离D.以上三个选项均有可能11.若直线mx+2ny-4=0(m、n∈R,n≠m)始终平分圆x2+y2-4x-2y-4=0 的周长,则mn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1)C.(-∞,1) D.(-∞,-1)12.过点P(-2,4)作圆O:(x-2)2+(y-1)2=25 的切线l,直线m:ax-3y=0 与直线l 平行,则直线l 与m 的距离为( )A.4 B.2 C.85D.125二、填空题13.与直线2x+3y-6=0 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为.14.过点P(-2,0)作直线l 交圆x2+y2=1 于A、B 两点,则|PA|·|PB|=.15.若垂直于直线2x+y=0,且与圆x2+y2=5 相切的切线方程为ax+2y+c=0,则ac 的值为.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三、解答题17.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x2+y2-4x-4y+7=0 相切,求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18.已知圆x2+y2+x-6y+m=0 与直线x+2y-3=0 相交于P,Q 两点,O 为原点,若OP⊥OQ,求实数m 的值.19.已知圆x2+y2-6mx-2(m-1)y+10m2-2m-24=0(m∈R).(1)求证:不论m 为何值,圆心在同一直线l 上;(2)与l 平行的直线中,哪些与圆相交、相切、相离;(3)求证:任何一条平行于l 且与圆相交的直线被各圆截得的弦长相等.20.如图,已知圆O:x2+y2=1 和定点A(2,1),由圆O 外一点P(a,b向圆O 引切线PQ,切点为Q,且有|PQ|=|PA|.(1)求a、b 间关系;(2)求|PQ|的最小值;(3)以P 为圆心作圆,使它与圆O 有公共点,试在其中求出半径最小的圆的方程.1+k 2答案章末检测1.D 2.A 3.C 4.C 5.B 6.D 7.C 8.D 9.A 10.A 11.C 12.A 13.2x +3y +8=0 14.3 15.±5 16.4 317. 解 如图所示,已知圆 C :x 2+y 2-4x -4y +7=0 关于 x 轴对称的圆为 C 1:(x -2)2+(y +2)2=1,其圆心 C 1 的坐标为(2,-2),半径为 1,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与圆 C 1 相切.设l 的方程为 y -3=k (x +3),即 kx -y +3+3k =0. 则|5k +5|=1,即 12k 2+25k +12=0.∴k 1=-4,k 2=-3.3 4则 l 的方程为 4x +3y +3=0 或 3x +4y -3=0.18. 解 设P ,Q 两点坐标为(x 1,y 1)和(x 2,y 2),由 OP ⊥OQ 可得 x 1x 2+y 1y 2=0, x 2+y 2+x -6y +m =0, 由x +2y -3=0, 可得 5y 2-20y +12+m =0.①所以 y 1y 2=12+m,y 1+y 2=4.5 又 x 1x 2=(3-2y 1)(3-2y 2)=9-6(y 1+y 2)+4y 1y 2=9-24+4(12+m ),5所以 x 1x 2+y 1y 2=9-24+4(12+m )+12+m =0,5 5 解得 m =3.将 m =3 代入方程①,可得Δ=202-4×5×15=100>0,可知 m =3 满足题意,即 3 为所求 m 的值.19.(1)证明 配方得:(x -3m )2+[y -(m -1)]2=25,设圆心为(x ,y ),x =3m 则 , y =m -1消去 m 得 x -3y -3=0,则圆心恒在直线 l :x -3y -3=0 上.10 22+12( (2) 解 设与 l 平行的直线是 l 1:x -3y +b =0,则圆心到直线 l 1 的距离为 d =|3m -3(m -1)+b | |3+b |∵圆的半径为 r =5,∴当 d <r ,即-5 10-3<b <5 10-3 时,直线与圆相交; 当 d =r ,即 b =±5 10-3 时,直线与圆相切;当 d >r ,即 b <-5 10-3 或 b >5 10-3 时,直线与圆相离.(3) 证明 对于任一条平行于 l 且与圆相交的直线 l 1:x -3y +b =0,由于圆心到直线 l 1 的距离 d |3+b |弦长=2 r 2-d 2且 r 和 d 均为常量.∴任何一条平行于 l 且与圆相交的直线被各圆截得的弦长相等. 20.解 (1)连接 OQ 、OP ,则△OQP 为直角三角形,又|PQ |=|PA |,所以|OP |2=|OQ |2+|PQ |2=1+|PA |2,所以 a 2+b 2=1+(a -2)2+(b -1)2,故 2a +b -3=0.(2)由|PQ |2=|OP |2-1=a 2+b 2-1=a 2+9-12a +4a 2-1=5a 2- 12a +8=5(a -1.2)2+0.8,得|PQ |min =2 5.5 (3)以 P 为圆心的圆与圆 O 有公共点,半径最小时为与圆 O 相切的情形,而这些半径的最小值为圆 O 到直线 l 的距离减去圆 O 的半径,圆心 P 为过原点且与 l 垂直的直线 l ′与 l 的交点 P 0,所以 r = 3 -1=3 5-1,5 又 l ′:x -2y =0,联立 l :2x +y -3=0 得 P 0(6,3).5 5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6)2+(y -3)2= 3 5-1)2.5 5 510 10= .= ,。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九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A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抽取5个点作为样本B .从仓库中的1 000箱饮料中一次性抽取20箱进行质量检查C .从某连队200名战士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战士去参加抢险救灾活动D .从l0个手机中逐个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个进行质量检验(假设10个手机已编好号,对编号随机抽取)2.对某校1 200名学生的耐力进行调查,抽取其中120名学生,测试他们1 500 m 跑步的成绩,得出相应的数值,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 )A .l20名学生B .1200名学生C .120名学生的成绩D .1200名学生的成绩3.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之间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B .将总体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C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 .将总体分成几层,然后各层按照比例抽取4.某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商店共1 500家,它们的数量之比为l:5:9,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30家进行调查,则中型商店应抽取( )A .10家B .18家C .2家D .20家5.抽样统计甲射击运动员10次的训练成绩分别为86,85,88,86,90,89,88,87,85,92,则这10次成绩的80%分位数为( )A .88.5B .89C .91D .89.56.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的成绩统计如图9-4-1,甲、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x 乙,标准差分别为s 甲,s 乙,则()A .x x 乙甲<,s s 乙甲<B .x x 乙甲<,s s 乙甲>C .x x 乙甲>,s s 乙甲<D .x x 乙甲>,s s 乙甲>7.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人数扇形统计图如图9-4-2所示,按年级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已知样本中高一年级学生有8人,则样本量为()A .24B .30C .32D .358.总体由编号为00,01,02,…,48,49的5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8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6行的第9列和第10列数字开始从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的第4个个体的编号为()附:第6行至第9行的随机数表2635790033709160162038827757495032114919730649167677873399746732274861987164414870862888851916207477011l 163024042979799196835125A .3B .16C .38D .499.对以下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8121327243722202526乙:9141311181920212123A .甲的极差是29B .甲的中位数是25C .乙的众数是21D .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大10.某中学有高中生3 000人,初中生2 000人,高中生中男生、女生人数之比为3:7,初中生中男生、女生人数之比为6:4,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初中生中抽取男生12人,则从高中生中抽取女生的人数是( )A .12B .15C .20D .2111.如果一组数据1x ,2x ,…,n x 的平均数是x ,方差是2s 1+2,…n + )A ,2s B +,2sC +,23s D +212.在去年某地区的足球比赛上,一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1.5,全年比赛失球个数的标准差是1.1;二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2.1,全年比赛失球个数的标准差是0.4.下列说法:①平均来说一队比二队防守技术好;②二队比一队防守技术水平更稳定;③一队防守有时表现很差,有时表现又非常好;④二队很少不失球,其中正确的有()A.l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某种福利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从1~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来按规则确定中奖情况,从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适宜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14.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经统计,在经停某站的高铁列车中,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7,有2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8,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9,则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________.15.气象意义上从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均不低于22 ℃”、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相关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单位:℃):①甲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②乙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7,总体均值为24;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总体均值为26,总体方差为10.2这三地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________个.16.某校为了解本校中、老年教师的身体状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年教师中抽取20人,从老年教师中抽取10人参加体检,经医院反馈信息知某项体检指标:中年教师均值为90,方差为4,老年教师均值为96,方差为6.据此估计该校中、老年教师该项指标的方差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某电视台举行颁奖典礼,邀请来自三个地区的20名演员演出,其中从30名A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10人,从18名B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6人,从10名C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4人.试用抽签法确定选中的演员,并确定他们的表演顺序.18.(12分)某市组织了一次普法知识竞赛,从甲、乙两单位中各随机抽取了5名职工的成绩,统计如下:甲单位职工的成绩(分)8788919193甲单位职工的成绩(分)858991929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求出样本中甲、乙两单位职工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判断哪个单位的职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更为稳定.19.(12分)某大学共有“机器人”兴趣团队1 000个,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有100个、200个、300个、400个.为挑选优秀团队,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以上团队中抽取20个.(1)应从大三中抽取多少个团队?(2)将20个团队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个团队,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共150分),甲、乙两组的成绩如下:甲:125,141,140,137,122,114,119,139,121,142乙:127,116,144,127,144,116,140,140,116,140从甲、乙两组中选一组强化训练,备战机器人大赛.从统计学数据看,若选择甲组,理由是什么?若选择乙组,理由是什么?20.(12分)某网站推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环境治理和保护仍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80%现从参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群中随机选出200人,并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第1组[)15,25,第2组[)25,35,第3组[)35,45,第4组[)45,55,第5组[]55,56,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9-4-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 C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2.①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00分以上,32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针对这两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A.分层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答案 A解析①中,考试成绩在不同分数段之间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用分层随机抽样比较恰当;②中,总体包含的个体较少,用简单随机抽样比较恰当.3.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A.0.001B.0.1C.0.2D.0.3答案 D解析由直方图的意义可知,在区间[2 700,3 000)内取值的频率为(3 000-2 700)×0.001=0.3.4.某校高二年级有50人参加2019“希望杯”数学竞赛,他们竞赛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为()分组[60,70)[70,80)[80,90)[90,100]频率0.20.40.30.1A.70B.73C.78D.81.5答案 C解析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x=65×0.2+75×0.4+85×0.3+95×0.1=78,故选C.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衰分问题:今有北乡八千一百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则北乡遣()A.104人B.108人C.112人D.120人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是一个分层随机抽样的问题,其中北乡可抽取的人数为300×8 1008 100+7 488+6 912=300×8 10022 500=108,故选B.6.如图是某班50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则图中x 的值等于( )A.0.120B.0.180C.0.012D.0.018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故x =0.1-0.054-0.010-0.006-0.006-0.006 =0.018.7.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x 1,x 2,…,x 10,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x 和s 2,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x,s2+1002B.x+100,s2+1002C.x,s2D.x+100,s2答案 D解析方法一因为每个数据都加上100,故平均数也增加100,而离散程度应保持不变.方法二由题意知x1+x2+…+x10=10x,s2=110[(x1-x)2+(x2-x)2+…+(x10-x)2],则所求平均数y=110[(x1+100)+(x2+100)+…+(x10+100)]=110(10x+10×100)=x+100.而所求方差t2=110[(x1+100-y)2+(x2+100-y)2+…+(x10+100-y)2]=110[(x1-x)2+(x2-x)2+…+(x10-x)2]=s2.8.某校为了对初三学生的体重进行摸底调查,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体重(kg),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体重在[45,50)内适合跑步训练,体重在[50,55)内适合跳远训练,体重在[55,60]内适合投掷相关方面训练,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集训人数之比为()A.4∶3∶1B.5∶3∶1C.5∶3∶2D.3∶2∶1答案 B解析体重在[45,50)内的频率为0.1×5=0.5,体重在[50,55)内的频率为0.06×5=0.30,体重在[55,60]内的频率为0.02×5=0.1,∵0.5∶0.3∶0.1=5∶3∶1,∴可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集训人数之比为5∶3∶1,故选B.9.气象意义上从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均不低于22 ℃”.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①甲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②乙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7,平均数为24;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平均数为26,方差为10.8.则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 C解析甲地肯定进入,因为众数为22,所以22至少出现两次,若有一天低于22 ℃,则中位数不可能为24;丙地肯定进入,令x为其中某天的日平均温度,则10.8×5-(32-26)2=18>(x-26)2,若x≤21,上式显然不成立;乙地不一定进入,如13,23,27,28,29.故选C.10.甲、乙两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去年的国际冠军杯中,甲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3.2,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3;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1.8,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甲队的技术比乙队好;②乙队发挥比甲队稳定;③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④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A.1B.2C.3D.4答案 D解析因为甲队的平均进球数比乙队多,所以甲队技术较好,①正确;乙队的标准差比甲队小,标准差越小越稳定,所以乙队发挥稳定,②也正确;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1.8,且乙队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较小,所以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③正确;由于s甲=3,s乙=0.3,所以甲队与乙队相比,不稳定,所以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④正确.11.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BCD解析对于选项A,由图易知,月接待游客量每年7,8月份明显高于12月份,故A错;对于选项B,观察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可知,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对于选项C,D,由图可知显然正确.12.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一周生活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在[50,60)元的学生有6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0.03B.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132C.n的值为200D.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一定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答案B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在A中,样本中支出在[50,60)元的频率为1-(0.01+0.024+0.036)×10=0.3,故A错误;在B中,样本中支出不少于40元的人数有600.3×0.36+60=132,故B正确;在C中,n=600.3=200,故n的值为200,故C正确;D.若该校有2 000名学生,则可能有600人支出在[50,60)元,故D错误.1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各6场比赛得分情况记录如下,甲:18,20,35,33,47,41;乙:17,26,19,27,19,29.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答案 ABC解析 对于A ,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为47-18=29,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为29-17=12,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因此A 正确;对于B ,甲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的数是33,35,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是34,同理求得乙数据的中位数是22.5,因此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故B 正确; 对于C ,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约为18+20+35+33+47+416=32.33,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为17+19+19+26+27+296=22.83,因此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值,故C 正确; 对于D ,分别计算甲、乙两个运动员得分的方差,方差小的成绩更稳定.可以算出甲的方差为S 2甲≈109.22,同理,得出乙的方差为S 2乙≈21.47,因为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乙运动员的成绩比甲运动员的成绩稳定,故D 不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4.数据3.2,3.6,4.5,2.4,4.6,6.4,7.8,7.9,8.0,8.1,8.4,8.6的50%分位数是________,75%分位数是________. 答案 7.1 8.05解析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2.4,3.2,3.6,4.5,4.6,6.4,7.8,7.9,8.0,8.1,8.4,8.6,因为12×50%=6,12×75%=9,所以这组数据的50%分位数是6.4+7.82=7.1, 75%分位数是8.0+8.12=8.05.15.某学校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分布如下表(每名同学只参加一个小组)(单位:人):篮球组 书画组 乐器组 高一 45 30 a 高二151020学校要对这三个小组的活动效果进行抽样调查,按小组分层随机抽样,从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中抽取30人,结果篮球组被抽出12人,则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0解析 由题意,得1245+15=30120+a ,解得a =30.16.如图所示是一次考试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据此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为________分.答案 75解析 利用组中值估算平均分,则有x =55×0.1+65×0.2+75×0.4+85×0.2+95×0.1=75,故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为75分. 17.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若该组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依次为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a <b =c 解析 依题意有次数 0次 1次2次3次 4次人数 7人 13人 17人 10人 3人所以共统计了50人,众数为2,中位数为2, 平均数为0×7+13×1+17×2+10×3+3×450=8950<2, ∴a <b =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2分)18.(12分)某政府机关有在编人员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70人,干事20人,上级机关为了了解机关人员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试确定用何种方法抽取,如何抽取?解 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 ①∵20∶100=1∶5,∴105=2,705=14,205=4.即从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抽取2人,一般干部中抽取14人,干事中抽取4人.②因副处级以上干部与干事人数都较少,他们分别按1~10编号和1~20编号,然后采用抽签法分别抽取2人和4人,对一般干部采用00,01,…,69编号,然后用随机数法抽取14人.19.(12分)某公司共有员工120人,用简单随机抽样任意抽取12人,得到这12人的月工资(单位:千元)如下:7.5,6.8,8.6,6.2,7.8,8.9,7.8,8.0,8.5,8.2,7.2,8.0试估计该公司员工工资的25%,50%,90%分位数.解 将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 6.2,6.8,7.2,7.5,7.8,7.8,8.0,8.0,8.2,8.5,8.6,8.9, 因为有12个数据,所以12×25%=3,12×50%=6,12×90%=10.8. 所以25%分位数为7.2+7.52=7.35, 50%分位数为7.8+8.02=7.9, 90%分位数为8.6.所以估计该公司员工工资的25%,50%,90%分位数分别为7.35,7.9,8.6. 20.(14分)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某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测试,将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且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求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的人数;(3)若一分钟跳绳次数在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解(1)第四小组的频率为1-0.1-0.3-0.4=0.2.(2)设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x人,则0.1x=5,∴x=50,故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50人.(3)由题意,样本的达标率约为0.3+0.4+0.2=0.9,∴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为90%.21.(14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玩5局,每局在指定线外投篮,若第一次不进,再投第二次,依此类推,但最多只能投6次.当投进时,该局结束,并记下投篮的次数.当6次投不进,该局也结束,记为“×”.第一次投进得6分,第二次投进得5分,第三次投进得4分,依此类推,第6次投不进,得0分.两人的投篮情况如下: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第5局甲5次×4次5次1次乙×2次4次2次×请通过计算,判断哪位同学投篮的水平高.解依题意,甲、乙的得分情况如下表:第1局第2局第3局第4局第5局甲2032 6x 甲=15×(2+0+3+2+6)=2.6, s 甲=15×[(-0.6)2+(-2.6)2+0.42+(-0.6)2+3.42] ≈1.96,x 乙=15×(0+5+3+5+0)=2.6, s 乙=15×[(-2.6)2+2.42+0.42+2.42+(-2.6)2] ≈2.24,因为甲得分的平均数为2.6,乙得分的平均数为2.6,甲得分的标准差约为1.96,乙得分的标准差约为2.24, 所以甲得分的平均数与乙得分的平均数相等.甲得分的标准差小于乙得分的标准差,甲投篮得分比乙稳定,故甲投篮的水平高.22.(15分)已知一组数据:125 121 123 125 127 129 125 128 130 129 126 124 125 127 126 122 124 125 126 128 (1)填写下面的频率分布表:合计(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或频率分布表求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 (1)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 频数 频率 [121,123) 2 0.10 [123,125) 3 0.15 [125,127) 8 0.40 [127,129) 4 0.20 [129,131] 3 0.15 合计201.00(2)(3)在[125,127)中的数据最多,取这个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众数的近似值,得众数126,事实上,众数的精确值为125.图中虚线对应的数据是125+2×58=126.25,事实上中位数为125.5.使用“组中值”求平均数:x =122×0.1+124×0.15+126×0.4+128×0.2+130×0.15=126.3, 平均数的精确值为x =125.75.23.(15分)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频率是0.19.(1)求x的值;(2)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3)在(2)中,若所抽取的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三个年级学生的体重的平均数分别是40 kg,50 kg,60 kg,方差分别是1,2,3,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平均数和方差.解(1)∵x2 000=0.19,∴x=380.(2)初三年级人数为y+z=2 000-(373+377+380+370)=500,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482 000×500=12.(3)初一年级应抽取学生的人数为482 000×750=18,初二年级应抽取学生的人数为482 000×750=18,所以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平均数约为x=1848×40+1848×50+1248×60=48.75(kg),该校所有学生体重的方差约为s2=1848×[1+(40-48.75)2]+1848×[2+(50-48.75)2]+1248×[3+(60-48.75)2]=62.81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