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用具使用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
1. 安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配置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配置。
2. 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应由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确保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安全防护用品。
4. 安全防护用品应按照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5. 安全防护用品的存放应有专门的存放地点,并注明使用人员和日期。
6.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时应保证其正确使用和配戴,如戴好安全帽、穿戴防护服、佩戴护目镜等。
7. 安全防护用品的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8. 使用特殊安全防护用品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使用该用品。
9. 违反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及使用规定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具体可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行业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6篇)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规范施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检验、发放、使用和报废,保障职工能使用合格、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消除因劳动防护用品引发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职责1、安全部门负责审查进入本项目的外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认可工作。
制定防护用品的购置计划,审批防护用品的发放,负责监督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发放及使用管理,并对购进的防护用品经行验收。
2、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防护用品的购置计划,负责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和发放,购买防护用品必须到有《定点生产证》、《经销许可证》的单位购买,对特种防护用品必须具有职业健康安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
3、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购买防护用品的资金,对购置防护用品经费须凭安全部签署的报销凭证列支报销。
4、项目安全环保部部门是防护用品的监督部门,有权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发放、使用经行监督。
二、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1、严格按照国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购置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
2、所购安全防护用品有效证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1实行许可证制度、产品的许可证等)必须齐全。
3、购置实行生产(制造)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必须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对于生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必须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持有国家或省级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临时生产(制造)许可证,方可购置。
4、对未实行生产(制造)许可证制度的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通过国家或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部门签定认可后,方可购置。
5、不得销售或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安全防护用品。
6、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由项目部提出,经项目经理审核后,由项目部材料员统一购买,采购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合格标准,并在项目部入库、建账。
7、安全防护用品采购前,材料员应向安全部提供生产和经营安全防护用品单位的营业执照及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安全部签字认可。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范文(4篇)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是指用于保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各种防护用品、设备和工具。
第二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第三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的管理原则是“谁使用、谁负责”,即责任分清、权责明确。
第四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的管理要求科学合理、有效可行。
第二章安全防护用具的分类与使用要求第五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分为个人防护用具、集体防护用具和器具设备三类。
第六条个人防护用具是指供单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头盔、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要求如下:(一)个人防护用具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定。
(二)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私自改变、拆卸或使用损坏的个人防护用具。
(三)个人防护用具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安全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有破损、老化或使用不当等问题应及时更换。
第七条集体防护用具是指供多个人员集体使用的防护设备,主要包括安全网、防护栏杆、安全吊篮等。
集体防护用具的使用要求如下:(一)集体防护用具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集体防护用具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私自拆卸或使用损坏的集体防护用具。
(三)集体防护用具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有破损、老化或使用不当等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第八条器具设备是指用于施工作业的各种工具、机械和设备,主要包括电动工具、钢管脚手架、起重机械等。
器具设备的使用要求如下:(一)器具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安全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定。
(二)器具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和操作,不得私自拆卸或使用损坏的器具设备。
(三)器具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如发现有破损、老化或使用不当等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3篇)

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1. 管理责任: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分发、验收、清点、维修和报废等事宜,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2. 采购程序:公司应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购安全防护用具。
3. 分发和收回:公司应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合理分发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4. 验收和清点:公司应对每批采购的安全防护用具进行验收,并按照防护用具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清点。
5. 维修和更换:如果安全防护用具损坏或过期,公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并做好相关记录。
6. 使用要求:员工在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时应按照公司规定的要求进行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私自调整或移除。
7. 训练和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防护用具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使用技能。
8. 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9. 定期检查:公司应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合格性。
10. 监督与改进:公司应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制度。
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2)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司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和管理好安全防护用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
三、责任分工1. 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2.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协助公司负责人制定和完善安全防护用具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和配发,定期组织新员工和现有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4. 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
5. 所有员工有义务遵守本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有义务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具使用规范

适用性
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的不同,选用适合 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具,确保能够满 足作业需求。
舒适性
在保证安全和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舒 适度高、轻便耐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 用具,减轻作业人员负担。
选用方法
01 02
了解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在选源自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具前,需要充分了解作业环境和作业内 容,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粉尘等环境因素以及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
存储要求
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具应存放在干燥、 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专用仓库或专用工具 柜内。
不同种类的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具应分 类存放,禁止混放,以免相互损坏或影响使 用性能。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应严格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存储,确保存储环境 的安全。
保管要求
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具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每 件工具的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使用期限等信息。
01
02
03
04
阅读使用说明
在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工具 或防护用具的使用说明书。
佩戴方式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佩戴或 使用工具及防护用具,如安全
帽应戴正、系紧帽带。
使用姿势
使用工具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伤害
。
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工具或防护用具的操 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使用后维护
01
实操评估
组织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评估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 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反馈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人员对安全工器具及个 人防护用具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培训内容。
安全防护设施用品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5篇)

安全防护设施用品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切实做好施工生产中的事故预防或减轻事故伤害,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经理部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门应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提出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计划,经安检部门审核后,由物资部门编制采购计划,报经理审批后实施采购。
经理部物资部门负责登记建档入库,安检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条:物资部门采购时必须查验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要求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齐全的产品。
第五条:安全防护用品及设施进场,物资、技术、安全、机械部门的人员要共同检查验收,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条:作业队(班组)施工负责人,负责工地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使用前的查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第七条: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的检查验收要有记录,项目部安检部门要建立台帐。
第八条:项目部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要对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进行检查,凡经检查安全防护性能失效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
第九条:要教育员工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施工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条:各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按《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执行。
各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免费发给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经费从施工管理费劳动保护费项下列支。
第十一条: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福利待遇,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严禁私批乱发。
第十二条: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根据同系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选用;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存在形式、性质(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第十三条: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基本要求: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职工的身体健康,一些机构和组织会制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内容:
1. 工作场所的责任与义务:工作场所负责提供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确保其正常运作和维护。
职工有义务正确使用和保管这些用品和用具。
2. 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的选择: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特点和风险评估,选择适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如头盔、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使用规定:职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在工作结束后进行归还或存放。
使用过程中发现损坏或失效的用品和用具,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查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情况,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职工也应定期检查个人使用的用品和用具,确保其完好并符合使用要求。
5. 培训与指导:工作场所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职工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提高对安全防护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6. 处罚和奖励:对于违反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的行为,工作场所可以依据相应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处罚。
同
时,对于积极遵守规定并在安全防护工作上表现突出的职工,可以给予奖励和表彰。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具体规定可能因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组织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规定,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2024年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二篇)

2024年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1)所有未注明制造商、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未通过国家鉴定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一律禁止采购和使用;(2)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采购计划需经过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查,并经高层管理者的批准后方可执行;(3)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应指定专人进行管理;(4)禁止将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暴露于高温、明火、化学腐蚀环境,或挪作他用;(5)在每次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之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下情况严禁使用:1)安全带(绳):发现断股、霉变、损伤、铁环裂纹、挂钩变形、缝线脱开等现象;2)安全帽:帽壳损坏、缺失帽衬(帽箍、顶衬、后箍),缺少下颚带等;3)登高板:登板有伤痕、绳索断裂或霉变、钩子裂纹等;4)脚扣:出现裂纹、防滑衬层破裂、脚套带不完整或有损伤等;5)验电器:未经耐压试验、指示灯不亮或无音响等状况。
(6)施工队班应建立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登记档案,并确保定期进行检查记录。
2024年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管理及使用规定(二)(1)所有未注明制造商、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未通过国家鉴定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一律禁止采购和使用;(2)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的采购计划需经过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查,并经高层管理者的批准后方可执行;(3)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应指定专人进行管理;(4)禁止将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暴露于高温、明火、化学腐蚀环境,或挪作他用;(5)在每次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之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下情况严禁使用:1)安全带(绳):发现断股、霉变、损伤、铁环裂纹、挂钩变形、缝线脱开等现象;2)安全帽:帽壳损坏、缺失帽衬(帽箍、顶衬、后箍),缺少下颚带等;3)登高板:登板有伤痕、绳索断裂或霉变、钩子裂纹等;4)脚扣:出现裂纹、防滑衬层破裂、脚套带不完整或有损伤等;5)验电器:未经耐压试验、指示灯不亮或无音响等状况。
(6)施工队班应建立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登记档案,并确保定期进行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