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三)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剽窃/瓢虫落枕/落不是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笑靥/梦魇露脸/露头角差强人意/一差二错

C.订正/钉子冠名/冠心病绿林好汉/绿色通道

D.私邸/诋毁炮烙/炮羊肉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作揖常春藤险相环生蓬头垢面

B. 婆娑挖墙脚慨当以慷亭亭玉立

C. 凄惋圆舞曲寻死觅活地崩山摧

D. 通牒白内瘴意气用事咄咄逼人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医生普劳特首先指出有机食物可以分为三类物质,后分别称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在环境中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全用蛋白质做膳食以维持生活就很浪费,犹如木柴随手可得却用家具烧炉子一样。

①他们发现,蛋白质是最基本而必不可少的

②只要有蛋白质供应,机体便能存活

③19世纪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逐渐研究清楚这些食物的营养性能

④然而从蛋白质所提供的物质却能制造出必需的糖类和脂肪

⑤身体不能从糖类和脂肪制造蛋白质

⑥因为糖类和脂肪中没有氮

A.⑤①⑥④③②B.③①②⑤⑥④

C.③④⑤⑥①②D.⑤③①④②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⑵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⑶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结果落选了。

A.流传乞求不负众望B.留传乞求不负众望

C.留传祈求不孚众望D.流传祈求不孚众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学互联网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

B.从上世纪70年代的“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到现在“一对一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今年高考期间,有网友总结了37年来“高考帐单”的变化,称备考成本30年来涨幅超过8万倍。

C.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拓宽民众利益诉求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

D.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

理,不可能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于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微:偷偷地B.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当:将要C.成龙复疏请,从之疏:上奏D.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构:罗织罪名(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B.吴三桂犯湖南∕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C.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D.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城民风彪悍又刚刚经受战乱,于成龙在罗城采取严惩盗贼、宽免徭役等方法,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B. 于成龙历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冈同知、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等职,每到一地,都多行善政,以政绩卓异著称。

C. 于成龙至江南后,衣食住行很简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

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但受到豪强的排挤诽谤。

D.于成龙为官清廉,生活节俭,百姓听到他去世的噩耗罢市痛哭,皇帝给予赏赐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只是遗憾他容易被下属欺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②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清]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1)上阕最后一句“花满溪南处士家”,似乎与前三句所写的景象不协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四、默写诗句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戍卒叫,,楚人一炬,!(杜牧《阿房宫赋》)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

法·雨果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

一八七○年三月十七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一八六三年造的。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快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撞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一名女服务员,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

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作,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下列各项中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第三段交代了“诺曼底”号的装货容量等相关信息,凸显其年轻、漂亮,用意是表现哈尔威船长的自鸣得意,为后文沉船事故的发生做铺垫。

B.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玛丽”号的突如其来和势不可挡,凸显了人们内心极度惊恐的状态。

C. 撞船后人们衣衫不整、奔跑惊叫,逃生时人们蜂拥而上、你推我搡,这是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常态表现,当然也暴露了人性中的一些可悲可鄙的弱点。

D. “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这句话高度赞美了哈尔威船长的处乱不惊的素养和指挥若定的能力。

E. 这篇小说以平缓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海难故事,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但它所展现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依然感动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2)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夜雾”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4)有人说这篇小说仅以对话写人,缺少动作和神态的细节,人物塑造手法过于单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六、语言运用题

10.近来网络上流行将不同的年龄段群体称为“××后”,下表是某娱乐论坛上对70后、80后、90后不同特点的总结,请你概括出该表所反映出的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要求准确客观,形象合理,语言不可太偏激,60字以内。

答: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七、作文题。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是历史上有名的女王,但是她私下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相处

时,不免也有一般家庭的争执场面。

有一次,他们夫妇又吵架了,丈夫阿尔伯特愤而回到卧室,并且关上了门。事后 维多利亚女王知道自己理亏,就在房门外敲门,打算向丈夫道歉。

“谁?”女王在敲门后,听到丈夫这样问道。

“英国女王!”

可是屋里没有任何回音,于是女王又敲了敲门。

“谁呀?”

“我是维多利亚。”

可是对方依旧没有开门。

最后,女王又敲了敲门,然后温柔地说道:“对不起,亲爱的,开门好吗?我是你的妻子。”

这次房门从里面打开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B

A项险相环生——险象环生;C项凄惋——凄婉;D项白内瘴——白内障

3.B

4.C

5.B

6.

7.(1)①前三句用欲堕的晚霞、归栖的大雁、迷蒙的秋雨描绘了一幅肃杀的晚秋图(2分);②“花满溪南处士家”之景则温馨宜人,与前三句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显出在一片萧瑟中诗人对宁静、温馨生活的向往。(2分)。

(2)情感:表达了诗人孤身漂泊在外、西风染白双鬓的伤感、孤独、无聊的情感。(2分,答到“漂泊在外”之意的1分,答到“伤感”“孤独”“无聊”三词中的一个1分。)表现:①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感。“换”字,说明头发不是逐渐变白的,而是“换”一下就行了,用夸张手法写头发变白之快,写出年华易逝的伤感(1分,答到“头发变白”之意即可);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情感,用“东篱”“暮鸦”写出了醉酒遣愁、百无聊赖地去数乌鸦的情景,这都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聊。(1分)

8.(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2)函谷举可怜焦土(3)赢得仓皇北顾烽火扬州路

9.(1)DE。(A“自鸣得意”错,B“夸张”错,C“衣衫不整、奔跑惊叫”能够表现“惊慌”不能说明“可鄙。选D得2分,选E得3分,选C得1分”。)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夜色茫茫的大海上。②“沉沉夜雾”为撞船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③“阴惨惨的薄雾”渲染了悲凉气氛,表达了人们对哈尔威船长遇难的悲伤,同时也烘托了哈尔威船长悲壮的英雄形象。

(3)①忠于职守。②镇定自若。③有威严。④有牺牲精神。(答出三点即可,举例略)(4)不同意。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跟艺术手法运用的多少并无直接关系。①在夜色茫茫的大海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是看不清的,不用此手法符合客观环境的特点。②紧急关头,简短有力的人物对话语言更能表现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和处事果断的特点。③小说还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来塑造人物,所以不能说“手法过于单一”。艺术手法的运用贵在精、不在多,若能起到“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运用较少的手法不算缺点。(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但得分不超过4分。)

10.充分追求时尚个性,热衷于网络生活,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同时也存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学习焦虑、好逸恶劳等不足。

11.标志以打开的书籍与展翅翱翔的飞鸟组成;突出浓郁的阅读文化气息,同时融入向上

的阶梯,象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略。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是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思维的“大是大非”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 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情理之中。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在归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徒、学术内奸。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 春秋末期,早于荀子孟子一百年的孔子仅谈到了人类哲学“仁”的思想,而荀孟则开始了人性恶和人性善的争论。众所周知,自后两千多年中国皇朝历史遵循了孔孟之道,而荀子的“性恶”人类哲学思想早已被皇朝历史自我消弭于无形之中。有当代考古学家指出,人类文明历史数千年以来,人们的物质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性情几无改变。笔者以为,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这就像表决心发誓要克服自我一样。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提到孔子“仁”思想时这么说:“按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先天”(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受到“性恶”遏制,说“性善”则可以使一部分“圣人”免于遏制。这在今天的人看来,道理很简单。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轻视实践的古人先给予认知上的定义,再寻找“理”;现代人在实践中寻找“理”),那么,今天的人如果再提“性善”论,则别有它图了——人类历史证明:提倡“善”的人就是“善人”,那是一种是人都不信的鬼话。正如明代哲学家李贽所揭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选自《关于人性的善与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方人是持“人性恶”的哲学观点的,与之相匹配的是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以及“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B. 作者认为,“人性恶”和“人性善”是两个绝然相反的哲学观念,不应该将分别持有这两种观念的代 表人物荀子和孟子归属于同一个哲学流派——儒家。 C. 把分属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归于“一家”是为了顺应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因为中国数千年来实行的 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学术一统论是与之相匹配的。 D. 作者认为,现代人再提“性善”论,就是另有所图,而古人提“性善”论只是因为认识论的局限,入 了“先给予认识上的定义,而寻找‘理’的偏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以近代西方“性恶论”哲学思想流入中国为引子,探讨了“人性恶”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悠久的历 史。 B. 作者在论证中国古代“人性恶”的哲学思想不应该被湮没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 法。 C. 作者引用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话是为了证明,儒家大师孔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持“人性恶”的观 点的。 D. 作者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流派的“奇特现象”,是为了阐明“性恶论”在中国历史中湮没无闻的政 治历史原因:皇权行政一统论形成了学术一统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否则,中国古代的 文化哲学思想一定会丰富多彩。 B. 人类历史从来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作者认为儒家提倡的“性 善”论正是如此:人类缺少“善”,所以提倡“性善”。 C. 中国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哲学思辨,历史悠久。“性恶”论消弭于无形主要是“性恶”论 的理论缺陷: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要受到“性恶”的遏制。 D. 明代哲学家李贽认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指出儒家成为某些人追求 荣华富贵的工具,否定了儒家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必要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你可能误解乡愁 王鼎钧 算命的先生说,我的八字是“伤官格”,不守祖业。他说的“不守祖业”有两个解释,一是败家,一是漂流。我家毁于两次战争,无家可败,只剩下漂流这一个选项了。 流亡是一种首尾不相顾的生活,像一条线。在我生长的那个社会里,线缠成球,后来这个球散开了,这根线弯弯曲曲拉长了。于是“丁公化鹤,王子求仙”这样的故事就产生了,甚至“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这根线最后也许能像马蹄铁,两端遥遥相望,可是再也没法连接起来。 流亡也有它的哲学。哲学解释生存,流亡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解释,有需要就有发明。流亡也有它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枚随波的落叶”,没错,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原乡、异乡,都是为叙述方便而设的名相。 “是否是一种悲凉?”是的,如果你在作诗。

2019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三)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剽窃/瓢虫落枕/落不是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笑靥/梦魇露脸/露头角差强人意/一差二错 C.订正/钉子冠名/冠心病绿林好汉/绿色通道 D.私邸/诋毁炮烙/炮羊肉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作揖常春藤险相环生蓬头垢面 B. 婆娑挖墙脚慨当以慷亭亭玉立 C. 凄惋圆舞曲寻死觅活地崩山摧 D. 通牒白内瘴意气用事咄咄逼人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医生普劳特首先指出有机食物可以分为三类物质,后分别称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在环境中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全用蛋白质做膳食以维持生活就很浪费,犹如木柴随手可得却用家具烧炉子一样。 ①他们发现,蛋白质是最基本而必不可少的 ②只要有蛋白质供应,机体便能存活 ③19世纪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逐渐研究清楚这些食物的营养性能 ④然而从蛋白质所提供的物质却能制造出必需的糖类和脂肪 ⑤身体不能从糖类和脂肪制造蛋白质 ⑥因为糖类和脂肪中没有氮 A.⑤①⑥④③②B.③①②⑤⑥④ C.③④⑤⑥①②D.⑤③①④②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⑵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⑶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结果落选了。 A.流传乞求不负众望B.留传乞求不负众望 C.留传祈求不孚众望D.流传祈求不孚众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学互联网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 B.从上世纪70年代的“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到现在“一对一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今年高考期间,有网友总结了37年来“高考帐单”的变化,称备考成本30年来涨幅超过8万倍。 C.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拓宽民众利益诉求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 D.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

最新高三语文题库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学年高三寒假作业 语文(三)Word版含解析

【原创】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剽窃/瓢虫落枕/落不是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笑靥/梦魇露脸/露头角差强人意/一差二错 C.订正/钉子冠名/冠心病绿林好汉/绿色通道 D.私邸/诋毁炮烙/炮羊肉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作揖常春藤险相环生蓬头垢面 B. 婆娑挖墙脚慨当以慷亭亭玉立 C. 凄惋圆舞曲寻死觅活地崩山摧 D. 通牒白内瘴意气用事咄咄逼人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医生普劳特首先指出有机食物可以分为三类物质,后分别称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在环境中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全用蛋白质做膳食以维持生活就很浪费,犹如木柴随手可得却用家具烧炉子一样。 ①他们发现,蛋白质是最基本而必不可少的 ②只要有蛋白质供应,机体便能存活 ③19世纪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逐渐研究清楚这些食物的营养性能 ④然而从蛋白质所提供的物质却能制造出必需的糖类和脂肪 ⑤身体不能从糖类和脂肪制造蛋白质 ⑥因为糖类和脂肪中没有氮 A.⑤①⑥④③②B.③①②⑤⑥④ C.③④⑤⑥①②D.⑤③①④②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 ⑵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⑶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结果落选了。 A.流传乞求不负众望B.留传乞求不负众望 C.留传祈求不孚众望D.流传祈求不孚众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学互联网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 B.从上世纪70年代的“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到现在“一对一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今年高考期间,有网友总结了37年来“高考帐单”的变化,称备考成本30年来涨幅超过8万倍。 C.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拓宽民众利益诉求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 D.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

2019年上海松江区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8.12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2)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______】寿阳曲·远浦帆归》)(3)《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语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王学花样滑冰十年终获大奖,同伴称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小明被评为“孝心少年”,颁奖词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新兵招募宣传文案中用“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来号召青年参军。D.小马荣获“最佳辩手”,颁奖词中写道:“口若悬河,能言善辩”赞其出色辩才。(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定的客观事实。 A.④①②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 ①不管是好是坏,是批判还是继承②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 ③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④其思想来由仍应追溯到先秦孔学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社会科学何以洞察人性熊易寒 ①既然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那么对于人性的判断就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直面的根本性问题。 ②人类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一般通过丰富细腻的个案呈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而文学艺术通过虚构和艺术加工将人类置于两难境地,借助灵与欲、善与恶的冲突来展现人性的伟大与卑微。

模拟题: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题1(含答案)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 《周礼·春官》所载“九祭”中,第三祭“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烟火的流行,始于唐而兴于宋。南宋时,开始用火药制作烟火。至于其功能,依然延续驱鬼辟邪的旧俗,其后,烟火延伸成为敬神拜祖之祭祀以及检阅军队等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至明清,烟火除祭祀功能外,更多用于节庆、典礼、娱乐、婚丧嫁娶等礼仪。及至我们这一代,烟火原初的驱邪、祭祀功能逐渐淡出,差不多蜕变为纯娱乐的工具。 对烟火的质疑,来自于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相比起来,烟火与都市文明在实践层面上的冲撞、矛盾关系,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关系。的确如此,烟火爆竹的四处散放,给都市带来自娱的快乐,也带来各种问题。都市为此付出过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虽刻薄了些,却也道出了由烟火燃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压力下,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便成为都市文明发展的必然。 如何既存护烟火所固有的习俗与记忆,又使其在与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艺术形态,日益成为时代性课题。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理想方案。烟火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以全新的视觉景观呈现出都市的活力,也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诉求,更为重要的,它还将爆破有效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散放时可能带来的危害。烟火作为公共艺术的范例极多,在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际性的音乐烟火大赛及各类庆典上,以某一主题为旨归的大型烟火燃放与爆破,已然成为常态。 就艺术创作而言,烟火是一个具有无限开拓空间的新领域。在艺术家手中,烟火被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突破原有局限,一跃成为大型的爆破艺术新形态。它带给观者的,是视觉、听觉复合为一的现场震撼与艺术感受。虽然烟火在天空中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们留下恒久的审美记忆。在这里,值得确信的是,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当然,仅仅在视觉审美层面理解烟火的公共艺术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艺术家的烟火艺术创作,往往是围绕某一时代主题而展开的。以时代精神、文明进步、科学理念等主题有效地置换炮祭中的旧习俗、旧观念,是烟火由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的关键一环。另一个事实在于,观者只有与时代主题心有所感,意有所通,将视听觉震撼转化为内心感应,方能带来心灵的快乐。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当燃放起烟火时,人们能够从绚烂的烟火中感受到一个国家成长的节奏,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烟火公共艺术之教化,和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准确地标志出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裂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脚下的道路熠熠生辉。

语文2019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2021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语文2021七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供大家借鉴。 【篇一】 参考答案 累与运用(15分) 1、(1)乱花渐欲迷人眼(2)清风半夜鸣蝉(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例:理想是桨,划动沉重的船;理想是船,满载耀眼的星;理想是星,散发晶莹的光;理想是光,温暖你冰冷的心。 3、①“汕头还是广东省距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中把“之一”去掉;②“是全国20个枢纽港”后面加上“之一”。 诗文阅读(15分) 4、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5、本诗抒发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感情。 6、一个“敲”字构思精巧,不仅刻画了环境的幽静,而且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7、予尝谓/诗文

书画/皆以人重8、兼:几倍直:同“值”宝:以……为宝(把……当作宝贝)或珍爱、喜爱、喜欢。 9、古代的人大都能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的久远。 10、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与人的品格有关。能围绕艺术与做人这个中心回答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1、liànyè12、如清风;如春雨;如百灵鸟。 13、B14、①病房的墙壁是浅绿色的,在月光里,像一泓幽深的清水潭,水面是那么的清冷寂静,没有一丝波纹。②阳光洒在病房的绿墙上,清冷寂静的清水潭变得波光潋滟起来,水面上绽开了那么多睡莲,白的、红的,一张张都像姑娘可爱的笑容。①处反映了作者因生病而感到长夜难挨的寂寞心情,所以说浅绿色的墙壁像一泓幽深的清水潭;②是因为作者感觉到人世间和亲人之间的爱而欣喜,所以说清水潭变的波光潋滟起来。 15、“睡莲”象征人世间最纯洁的爱。“一朵美丽的睡莲,在我心中悄悄的绽开了……”就是说作者已经感觉到了这种爱,并愿将这种爱撒播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16、爱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也是最为珍贵的。 17、阅读:欣赏和品味;修饰:妆饰和打扮。 18、A、纯粹B、纯净19、胸怀博大、清白无暇、质朴真诚。 20、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C22、(1)这样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这是雪对人们的告诫,“希望人生如雪一样洁白,希望心灵像雪一样纯净。”(2)这样的结尾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更为明确的体现,再一次劝告人们要使自己的一生像雪一样“干净”,像雪一样“洁白”。

2021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 (1)化为狼与豺(2)如今有谁堪摘(3)临帝子之长洲 (4)句读之不知(5)南极潇湘(6)渺渺兮予怀 2.B(认为……勇敢) 3.D(①是上谷不守的原因,也是造成军力下降的原因之一。③是当时军队的现状。⑥是对此事的评论。) 4.B(文中并没有“将士们提出要求”的信息。) 5.(1)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勇猛),那些边士就(更加)可以知道了。(句意通顺1分,“尚”“尔”译对各1分) (2)那些坚固的铠甲、锋利的武器和强健的战马都被更上一层的军队拿走了。(句意通顺1分,被动句1分,“坚利壮健者” 1分) [参考译文]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的名为店名。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不把这看做怪事。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边防一直都很严紧,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正赶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井绳短,打不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弓,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老妇人于是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马的身上有铠甲,马鞍后面还悬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吏民都称赞她勇敢。噫!国家在边塞上的防备,经常用边土上的士兵,之所以用边土的士兵,是因为他们熟悉战斗的技巧要领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个老妇人尚且能这样,那些边士就(更加)可以知道了。 近年来对边土要塞那些勇猛的战士,在上谷称为“静塞”,在雄州称为“骁捷”,在常山称为“厅子”,这些都是熟悉战斗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听到外敌入侵,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武器,甚至还有不披挂铠甲就去迎敌的。近年来北方胡人来侵袭,很久都打不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边的将领把静塞的士兵都调管到自己的军营来保护自己,所以上谷没有守住。 现在“骁捷”“厅子”的名号还有但是兵马不多,即使招募士兵,边疆上的人也不响应,为什么呢?都是因为被选中的都要回到上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 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 ③更为准确地说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

甘肃省白银市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甘肃省白银市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 本试卷共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英文世界以瓷器(china)命名中国(CHINA),而中文世界对此“未持异议”,体现的或许正是双方对瓷器之于世界文化意义的高度共识。在陶器烧造上,世界各地的表现不约而同,可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则完全属于中国人。瓷器作为中国标志性的物产,在输出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把中国的审美文化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中国之所以成为瓷器发明国,与其深厚的“尚玉文化”关系密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次将“玉”解释成“石之美者”,且包含有“五德”。瓷器对“似玉”之美的追求始终存在。因此,某种意义上讲,瓷器输出就是一种中国式审美文化的输出。中国精美瓷器,不仅被中国皇宫所器重,也得到欧洲王室珍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拥有明正德时期生产的印有其徽章纹的青花执壶,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父子收藏有数千件中国精美瓷器,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甚至在葡萄牙等地设代理人专门收集中国瓷器……王室收藏使在家中陈设中国瓷器成为欧洲风靡的时尚,像在十七、十八世纪荷兰静物画中,常常以中国瓷器为道具;英国作家迪福甚至有“如果没有中国的花瓶就没有第一流的住宅”的判断等。显然,有关瓷的审美已然成为一种世界性审美。 历史证明,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是维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伴随中国瓷器大量输出的,还有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如果说元代中期之前,中国瓷器受海外文化影响尚少,那么从元代后期开始,海外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品类、器形、纹饰等形成重大而直接的影响。青花瓷正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瓷器新品类。到明清时期,受欧洲市场巨大反作用力的影响,中国瓷器的欧洲审美特点凸显,珐琅彩、粉彩、洋彩等都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显然,域外文化已如血液般融入到中国瓷文化中,改变了中国瓷器审美取向,推动了中国彩瓷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这也是瓷器输出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摘编自2019-03-28《人民日报》《瓷,中国审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瓷器命名中国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同,也为瓷器远销海外奠定了基础。 B.中国瓷器实用性审美性兼具,所以瓷器输出既是商业贸易,也是文化交流。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一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 ②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300万架,比2016年增长39%,市值超过60亿美元。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③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同时,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 ④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根据法国目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得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 ⑤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 ⑥毋庸置疑,维护公共及私人安全领域不受市场盲目逐利的侵害,乃是监管的第一大功能。但是,是否能采取合适的力度使之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或断句(测)(含解析)

专题9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或断句——测一测 (45分钟 60分) 姓名分数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 ..,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 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 ..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 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 ..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 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 ..而改, 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荫登第 ..,调郴尉登第:应试得中。 B.持节 ..招纳夷人持节:坚守气节。 C.然恪为相,无济时 ..大略。济时:拯救时世。 D.帝幡然 ..而改幡然:很快而彻底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持节:拿着符节。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 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 分。 阅读一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而欧洲人却用石头造屋? ②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当然不是中国人不会使用石头,也不是石材匮乏的缘故,从宫殿台基、栏杆到乡间的石板路、石拱桥,华夏大地上到处都能找到关于石头的记忆。反过来想,欧洲建筑以石头为主,也并非表示人家不懂木作手艺,更不是他们那片土地上缺少木材。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种》中,记述了木材的采伐和加工。 ③有一种解释是人类最初将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受制于技术条件,因为在金属工具的雏形阶段,处理木材相对显得容易??这种说法显然是把石头建筑的出现推置于木建筑之后,也就是说欧洲的建筑文明应该晚于中国。可是,想想那些希腊神庙(更不用说埃及金字塔),有关“最初”的 自豪感不免令人生疑,其实这上边很难认定孰先孰后。 ④问题抑或在于不同的人居理念?还真有那么一说。有人正是从木材的温润质感与石头冷冰冰中看出了不同的生活意趣。有人不惮其烦地论证木结构建筑如何暗合农耕文化的田园诗意,好像石头城堡只能充作吸血鬼骑士的文化符号。还有人把中国建筑匀称流畅的线条视如天地人的和谐之境,而把注重体积感和立面装饰的西方建筑看作是一味张扬等等。 ⑤建筑史著作里经常充满了诸如此类似是而非的说法,前卫学者喜欢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趣味一锅乱炖,而这本身也成了一种时尚。难道人们真是为了观念而栖居?如果要打捞旧日的诗意,也该听听“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诗·小雅·斯干》)的歌吟,筑版夯土的农民工绝不会想着“回归自然”什么的,造屋正是为了避除风雨虫鼠之害,何曾成了风雅之赏?可是,真的没有主观因素吗? ⑥中国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用木头,大人告诉那孩子,那是为了赶时间,不像你吃饭作业都磨磨蹭蹭。用石头造房子太慢,在古代光是石料加工和运输就是旷日持久的劳役。罗马彼得大教堂造了整整一百年,巴黎圣母院造了一百八十多年,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前后耗时竟达六百年之久。神是永恒的,不妨天长地久耗下去。可是钟情于现世的中国人绝对等不起,尤其是中国的皇帝和官员们。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番大兴土木,嵯峨相接的宫殿一转眼就起来了,实在是靠了木结构的施工便利。换作西方人凿石垒堡的搞法,怕是皇帝等到死也住不进宫里。对了,皇帝死后的寝宫倒是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7.doc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7 -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小编分享了,希望大家能在寒假期间好好复习! 1、D 2、A 3、D 4、D 5、A 6、C 7、(1)一开始命令石普遇事斟酌情况自行决定,等到出发了,又令他听从淮南行省节制。 (2)普身先士卒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关大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 8、愁。直抒胸臆,点出诗人抑郁的情怀。 9、①情景交融,诗歌前两句以迷离的烟波来表达自己的愁情,不仅写出了愁之广,还写出了愁的绵延不绝。 ②虚实相生,作者由眼前的实景联想到了历史,一切都随着湖水东流而去,道出了名利的虚无,有一种世事浮沉的消极思想。 10、略 11、(1)D3分,C2分,B1分 (2)前面采用倒序手法,中间主体部分采用顺序手法。好处: ①文章开头采用倒序手法,既引出了作者的回忆和思索,又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②倒叙使文章情节生出波澜,引人入胜; ③中间部分采用顺序的手法,对回忆部分的交代做到了有条不紊。 (3)文中小麻雀: ①是为了突出鸽子的同情心和仗义的性格; ②是为了衬托鸽子的忍让和大度

③借小麻雀缅怀离去的朋友的行为,抒发了自己对鸽子的怀念之情。 (4)①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善于观察体味自然万物微小的变化,从中发现真善美; ②用心地感悟自然,让自己有工作之外的收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享受; ③心态平和,不要斤斤计较,自怨自艾徒增烦恼,尽享生活之乐; ④要能像鸽子一样,在人危难之时,乐于助人,仗义大度。 12、(1)D3分,A2分,E1分 (2)①通过文学、绘画展现那些织进自己生命的文化因子; ②通过文学、绘画促成了自己喜爱的平行绽放; ③通过文学、绘画留住时间留住岁月; ④通过文学、绘画找到了心的出路和窗口。 (3)①慈城那2.17平方公里却拥有519名进士的因子、基因编织起当地望族冯氏后人冯骥才的生命经纬; ②慈城书院、木雕、碑帖、匾额、牌坊和手工艺术、彩绘台门等因子对冯骥才的潜默影响; ③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千年望族,冯骥才从慈城走来,也是从几千年来的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走来。 (4)示例一:作为文学家,冯骥才的小说在中国文坛有很高的地位,并被译为多国文字,他的《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鹰拳》等小说分别被拍为电影、动画片,绘成连环画;作为画家,他早年绘的《清明上河图》《宋人小品》摹本,显示了深厚绘画功力;他建立起的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中国保护民间文化的先觉先行;他教育上的言论与担当,是一道靓丽风景和警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含答案

浦信教育用心教育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