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是,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使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使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
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

3、理智性:是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

4、物质手段是人们在科学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和仪器,具有机械、物
理、化学等各种性能和作用。

5、理论工具:是人们在科学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知识的总和。

6、逻辑辩证:主要是运用概念的辩证法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7、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

8、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即在与生存、活动的环境不相分离的条件下的对象所具有的状态资料的方法。

9、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现实状况活历史状况的材料方法,分为经验调查和科学调查。

10、实验法:是实验者根据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实验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有干预性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综合特点有三:一是定向性,二是选择性,三是刷新性。

2.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它常有两种实现途径。

一是浓涂重抹;二是淡化背景。

3.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可见简化的目的仍是突出,即突出核心。

4.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1)扩大与缩小法,既把形象变大或缩小;(2)粘合法,即把形象写成半人半鬼;(3)漫画法,使形象在荒唐可笑中道出真理;(4)夸张法;(5)幻事法,即创造幻觉形象。

5.陌生化:是以作者或读者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实际上作者已经见过,读者也可能见过),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6.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特点是趁热打铁。

7.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和文字符号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第八章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即本质的把握,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表现:因伦理评价引发的情感表现是人类的心灵特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1. 时间管理:指有效地计划和安排时间,以达到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目标。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2. 知识管理:指将知识资产组织、存储、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知识获取、利用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

3. 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环境保护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

4.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未来代际满足需求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保护环境。

5. 公民责任: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行为,旨在建设和谐、公正的社会。

6. 创新:指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的想法、方法或产品。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

7. 社会正义:指社会各个成员在社会资源、权利和责任分配上的公平和公正。

社会正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包容,减少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8. 人权:指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生命权等,是人类的基本尊严和价值。

9. 平等:指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人,将每个人视为平等的价值和权利。

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视。

10. 沟通: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等交流方式传递信息和意见。

沟通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合作,是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技能。

11. 科技:指科学技术的总称。

科技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12.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3. 教育:指通过学习和教导来传承和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14. 文化: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艺术形式。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转换断层:是一种横切大洋中脊的断层,对大洋中脊的扩张起调节作用。

它不同于常见的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扩张同时进行,水平错动只发生在相邻两段洋中脊之间。

2、岩石圈:在固体地球上层,存在着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

下面是塑性的软流圈;上面的一层,包括地壳和被称为橄榄岩层的地幔最上部,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弹性,叫做岩石圈。

3、软流圈: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地震波速在此处显著降低,也称低速层,一般认为此层的岩石强度较小,塑性较强,有人认为软流圈内岩石存在部分熔融现象。

4、大洋中脊:即大洋的中央山脉,山脉中央为裂谷带,是大洋的扩张中心。

5、板块:地球岩石圈被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等三大构造活动带分割形成的大小不一的不边续的岩石圈块体。

6、板块俯冲:相邻的板块相向运动,一个板块潜没到另一个板块之下。

7、大陆地壳:亦称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分布在大陆和被海水覆盖的陆架和陆坡下面,是由上部硅铝层或花岗岩和下部硅镁层或玄武岩组成。

8、大洋地壳:即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

洋壳由上部枕状熔岩、变质枕状熔岩和岩墙群以及下部辉长岩和蛇纹岩化的超镁铁质岩组成,即由硅镁质成分组成。

9、被动边缘:即被动大陆边缘,双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没有海沟俯冲带,没有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

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受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对照。

10、主动边缘:即主动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或太平洋大陆边缘。

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的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这中大陆边缘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11、弧后盆地:又称边缘海盆地,板块俯冲带的火山弧后方(陆侧)与大陆之间的深海盆地,一般是由弧后扩张形成的。

12、增生楔:又称增生柱、增生杂岩。

为俯冲的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时被上盘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连同原地深海沟沉积物堆积到海沟的向陆一侧而形成。

13、弧前盆地:海沟与火山岛弧之间的深海盆地,一侧毗邻火山弧,另一侧为从俯冲洋壳上刮削下来的增生杂岩围限。

14、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是指位于造山带前缘与相邻克拉通之间的盆地。

15、伸展盆地:伸展盆地(Extentional basin)是由地球岩石圈受拉张和伸展,减薄形成的裂陷或裂陷-坳陷盆地。

裂谷盆地是伸展盆地的常见型式。

16、拉分盆地: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是走滑断裂带中发育的特殊的沉降构造,是在走滑断裂带的弯曲部位或雁列式走滑断裂的重叠、错列部位,由走滑运动引起的横向拉张作用所产生的构造凹陷。

17、克拉通盆地: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即克拉通。

克拉通之上发育的盆地叫克拉通盆地,分为克拉通内部盆地和克拉通边缘盆地。

18、坳拉槽:是大陆裂谷向大洋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三叉裂谷中的一支。

这一支因后来停止活动成为夭折谷,另两支继续扩张而成为大洋。

19、原生构造:沉积岩层在沉积和固结成岩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如层理、层面痕迹(雨痕、泥裂、波痕、底面印模等)、生物遗迹等。

20、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但有明显的深积间断,而且两套地层产状
有明显差异的一种地层接触关系。

21、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

具有明显沉积间断面的,上下两套产状一致的接触关系。

22、附加内力:外力作用分配到物体的内部,使物体内部质点间关系发生变化,即发生变形。

这种使物体质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力称为附加内力。

23、应力:应力是指受力物体表面或内部单位面积的附加内力。

24、应力椭球体:三维情况下,某点各方向应力矢量形成的椭球,其三轴代表该点的主应力。

25、应变椭球体:三维变形中,初始的单位球体经变形形成的椭球体。

应变椭球的三个主轴方向,分别称为最大、中间和最小应变主轴。

26、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特征是: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仍然平行。

27、非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发生了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特征是:直线经变形后不再为直线,而成了曲线或折线,平行线经变形后不再保持平行。

这时,圆变形后亦不再成为椭圆。

28、屈服应力:当应力超过某一极限值,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明显减小,除去应力后岩石将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该极限应力值为屈服应力。

29、强度极限:岩石发生破裂时的极限应力值,或称临界应力值。

30、断陷:由于断层的长时期活动,在正断层的下降盘下陷而形成的沉积盆地。

31、裂陷:两侧以高角度正断层为边界的窄长线状凹地。

裂陷(裂谷)是伸展构造作用的产物。

32、背形:背形指褶皱面上凸式弯曲。

33、向形:向形指褶皱面下凹式弯曲。

34、背斜: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

35、向斜: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褶皱。

36、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37、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38、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运动的断层。

39、走向断层:断层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断层。

40、纵断层:断层的走向与褶皱轴面走向或区域构造线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断层。

41、同生断层:即生长断裂,是在沉积过程中长期发育、逐渐“生长”起来的断裂。

边沉降、边沉积,边断裂,边变形,这是沉积盆地及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演化的常见型式。

42、牵引构造:断层两侧岩层由于断层活动时的拖曳作用而形成的褶皱。

43、逆牵引构造:是指在同生正断层的上盘形成的“滚动背斜”,它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同生正断层面呈上陡下缓的“犁式”,断层每一次微小的滑动都会留下一定的空间,下降盘上尚未固结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以填补断层滑动留下的空间导致岩层弯曲而形成的构造。

这种构造不是由于牵引作用形成,又与牵引作用形成构造弯曲方向相反,故称逆牵引构造。

44、雁列构造:一组平行错列或斜列的产状及性质相同的构造(如断层、节理或褶皱)。

45、地层断距:在垂直于被错断地层走向的剖面上,断层两盘被错断的对应层间的垂直距离。

46、周缘前陆盆地:形成于大陆壳表面向下拖曳与碰撞造山缝合线(带)相接之处,与陆-陆碰撞(A型俯冲)有关。

47、弧后前陆盆地:形成于大陆壳表面向岛弧造山带的后侧方向向下拖曳,与大洋岩石圈的俯冲(B型俯冲)有关。

48、蠕变:是指在应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增逄变形继续增加的现象。

49、松弛:是指当应变保持不变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

50、披覆构造: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构造叫披覆构造。

51、构造样式:一群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风格的构造,能够反映一定的构造动力学背景或构造成因机制。

52、花状构造:走滑断层系中一种特征性构造。

剖面上一组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单条断层上缓下陡,呈近直立状或大角度插入基底,故称为花状构造。

53、正花状构造:是挤压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

一条陡立走滑断层向上分叉撒开,以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造。

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被切断的地层多成背形。

54、负花状构造:是拉张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张扭性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由一套凹面向上的正断层构成的似地堑式构造。

地堑内地层平缓,浅部形成被正断层破坏的向斜。

5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

56、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57、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在总体平行层面方向受到挤压而发生褶皱的过程。

58、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在垂直层面不均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弯曲作用。

一般由基底的垂向运动、岩浆和其他韧性物质底劈作用在盖层中形成褶皱。

59、中和面:发生褶皱的岩层中无应变的面。

中和面只出现在纵弯褶皱作用中。

60、闭合构造:构造顶界面具有封闭的构造等深(高)线的构造,它能为油气提供聚集的场所。

61、反转构造:在构造发育过程中,变形方式或运动方向发生反向变化的构造作用。

62、古潜山:沉积盆地在接受沉积时的古高地,可以是断块山、古地貌山和褶皱山。

由于它们现今潜伏在沉积地层之下,又是地质历史中的某一个时期形成,故称古潜山。

63、岩性圈闭:岩性圈闭是在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下,使储集岩体的岩性或物性发生突变,被不渗透层所包围或侧向遮挡而形成的圈闭。

64、地层圈闭:地层圈闭是指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沉积间断、剥蚀、超覆沉积等作用下,储集岩体沿地层不整合面或侵蚀面被非渗透岩层封闭或遮挡,而形成的油气圈闭。

基本上均与地层不整合有关。

65、压陷盆地:在挤压力作用下,发生构造下陷而形成的沉积盆地。

66、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