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电池组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电路 课件(共22张PPT)

1.家里的电灯、工厂的机器用的电 是从哪里来的?
电源
思考:2、 电子表、手电筒的电是从哪 里来的?
电
负
正源
实验1
怎样使一只灯泡发光?
一、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组成的电流路径。
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有哪些元件?
其中 利用电能的装置是(用电器);持续提供 电能的装置是( 电源 );控制用电器工作的 是( 开关 );输送电流的是( 导线 )。
(A)
(B)
(C)
(D)
2.如图所示,若断开开关S2 、闭合开关S1 ,则电路是
( 通 )路;若只闭合开关S2 ,则电路是( 短 )路; 若断开开关S 1 、S2 ,则电路是( 开 )路。
S1 S2
课后作业
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说出手电 筒是怎样 工作的?并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起,其中市区14起,县区8起。消防部门分析说,8月我市火灾
的主要原因为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如22日凌晨3时30分,某县
商业文化中心天赐群游戏室发生火灾,火灾系电线短路引起,幸运
的是无人员伤亡。据分析,部分家用电器长时间通电使用,引起其
内部电线短路导致火灾。
返回
实物
导线
元件符号
导线交叉不相连
导线间连接 一节干电池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池组
灯泡
开关
三、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
实物图
电路图
练一练
48页4-1-7
实 物 图
电 路 图
L1
L2
根据下面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电源主板开机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电源主板开机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只要将A TX电源的第14脚的电压拉低,A TX电源就开始工作,输出各组电压。
如图7-1所示,只要将A TX电源的第14脚对地短接,A TX电源就能开始工作。
对于不能触发开机的土板,如果知道A TX电源的启动原理,就可以直接将A TX电源的第14脚对地短接而强行开机,以检查除了开机电路外其他的电路是否正常,如图7-2所示。
开机电路就是在接收到开机触发信号后,通过电路实现将A TX电源第14脚的电压拉低的这么一个功能,它的电路原理如图7-3所示。
在A TX电源接上市电后,电源虽然没有启动,但第9脚会有5V的电压输出,称之为待命电乐。
5V待命电压经过稳压电路后,输出3.3V的电压供给触发电路。
另外,5V待命电压经过一个电阻接到开机键的一端。
开机时按下开机键,A点的电压被拉低,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触发信号输入到触发电路中。
触发电路从B点输出一个逻辑高电平(这个电压是一直保持的,直到第二次触发),这个高电平加在三极管的发射结(be)之间使得三极管导通,从而使集电极(c)的电位被拉低,也就是A TX 电源的第14脚电位被拉低,这样A TX电源即开始工作,输出各组电压供给主板。
关机时按下开机键,A点的电压被拉低,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触发信号输入到触发电路中。
触发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使B点的电压翻转,即由原来的逻辑高电平翻转为逻辑低电平(这个电压是一直保持的,直到第二次触发)。
由于三极管发射结(be)没有偏置电压,于是三极管截止,集电极(c)的电位升高,也就是A TX电源的第14脚电位升高,这样A TX电源即停止工作。
有些主板不上CPU是不能开机的,例如一些SOCKET478 CPU座的主板,它是将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到CPU座的AF26引脚,如图7-4所示。
CPU后,通过CPU的AF26引脚与AE26引脚(接地)相连,结果就与图7-3所示的电路一样,因此也就能控制开机了。
根据这个原理,在CPU假负载上将AF26引脚与AE26引脚相连(SOCKET478的CPU假负载),如图7-5所示,这样主板就认为有CPU存在,因此小上CPU也能进行开机。
几种锂电池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分享

几种锂电池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分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都会用到能量密度比较高的锂电池。
而锂电池串联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电压的一致性,必然会用到电压均衡电路。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用过几种电池的均衡电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简单的均衡电路就是负载消耗型均衡,也就是在每节电池上并联一个电阻,串联一个开关做控制。
当某节电池电压过高时,打开开关,充电电流通过电阻分流,这样电压高的电池充电电流小,电压低的电池充电电流大,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电池电压的均衡。
但这种方式只能适用于小容量电池,对于大容量电池来说是不现实的。
负载消耗性均衡的示意图第二种均衡方法我没有实验过,就是飞渡电容法。
简单的说就是每一节电池并联一个电容,通过开关这个电容既可以并联到本身这节电池上,也可以并联到相邻的电池。
当某节电池电压过高,首先将电容与电池并联,电容电压与电池一致,然后将电容切换到相邻的电池,电容给电池放电。
实现能量的转移。
由于电容并不消耗能量,所以可以实现能量的无损转移。
但这种方式太繁琐了,现在的动力电池动不动几十节串联,要是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很多开关来控制。
飞渡电容法工作原理图,只是画出相邻两节电池的均衡原理图。
第一次做均衡,是做的一款动力电池组的充电,电池容量80ah 的两组并联,要求均衡电流为10a。
原来了解的一点均衡的原理根本不够用,这么大电流都相当于一个一个的小模块了,最后还真的是采用n 个小模块串联,每节电池并联一个小模块,如果单体电池电压低于设定值,启动相应的并联模块,对低电压电池启动充电,补充能量提升电压,实现均衡。
下图为当时采用的均衡电路的示意图,DC-DC 输入母线既可以是电池电压,也可以是别的模块提供的直流输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专题50 闭合电路的功率问题、电路动态分析、含容电路、故障分析(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50 闭合电路的功率问题、电路动态分析、含容电路、故障分析导练目标 导练内容目标1 闭合电路的功率问题 目标2 电路动态分析 目标3 含容电路 目标4故障分析一、闭合电路的功率问题 1.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电源总功率任意电路:P 总=EI =P 出+P 内纯电阻电路:P 总=I 2(R +r )=E 2R +r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 2r =P 总-P 出电源的 输出功率任意电路:P 出=UI =P 总-P 内纯电阻电路:P 出=I 2R =E 2R R +r2P 出与外电阻 R 的关系电源的效率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纯电阻电路:η=RR+r×100%2.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由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图像可知:(1)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 m=E2 4r。
(2)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3)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4)当P出<P 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
【例1】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所用电源内电阻r=0.5Ω,定值电阻R2=4Ω。
实验时调节电阻R1,的阻值,得到多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用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做出U-I图如图乙所示。
将R1连入电路的阻值调至最大时,对应图乙中的A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外电路的总电阻为20ΩB.电源电动势E=3VC.B点对应外电路的总功率为0.3WD.R1=5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答案】D【详解】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I R r =+可得2A ΔΔUr R r I++=电路中电压表示数R 1两端电压,R A 是电流表内阻,带入数据可得2A 1Ω5Ω0.2r R r ++==电源工作状态是A 点时,由1112==200.1U R I =ΩΩ 外电路总电阻为R 1+R 2+r A =24.5Ω,故A 错误;B .由2A +E U I r R r =++()将A 点数据,带入可得E =2.5V 故B 错误;C .B 点时,此时外电路总功率2222=0.3 2.5W 0.30.5W 0.705W P P I r IE I r =--=⨯-⨯=出总故C错误;D .由222E P I R R R r ==+出()知当电路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输出功率有最大值;将R 2、电流表都等效串联到电源内部,则R 1成了等效后的外电阻,当R 1=2A r R r ++=5Ω时,R 1消耗的功率最大,故D 正确。
周绍敏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复习进程

.总电阻
IR;U
IR1;U2IR2;Un IRn
U
U2U3Un
RIR
IR2IR3+R
R
R2 R3 + + Rn
.电压分配
1RU;I22RU;I33RU;;InnRU
1RU22RU33RUnnRUI
IR1;U2IR2;I
1RRU
11RRRU;U2212RRRU
.功率分配
IUI2R
.端电压的概念;外电阻增大和减小时,端电压的变化。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这时的输出效率。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填充题(1)、(2)。
.问答与计算题(1)、(2)。
题 2-2电池组
掌握串、并联电池组的特点。
.线性电阻: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
I;RRUK1
.非线性电阻: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例:二极管。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是非题(4) ~ (7)。
.选择题(3) 、(4)。
1.电阻定律的内容;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110V的电路上,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不考虑温度对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是非题(8)~(10);选择题(6)~(8)。
1.电能和电功的计算。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
.焦耳定律的内容。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填充题(6)~(8);4.问答与计算题(7)、(8)。
2) 内阻等于单个电池内电阻之和。
.注: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小于单个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锂电池保护ic电路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ic电路工作原理锂电池保护IC是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元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和保护锂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以确保锂电池组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锂电池保护IC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描述。
一、锂电池保护IC的工作原理锂电池保护IC是通过监测锂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对锂电池组的保护。
它通过内部的比较器对这些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当锂电池组的状态异常时,锂电池保护IC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和过温等情况的发生。
锂电池保护IC通常由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保护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压检测电路用于监测锂电池组的电压,当电压超过预设的上限或下限时,锂电池保护IC会发出保护信号,从而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的过充或过放。
电流检测电路用于监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当电流超过预设的上限时,锂电池保护IC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的过流。
温度检测电路用于监测锂电池组的温度,当温度超过预设的上限时,锂电池保护IC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以防止电池的过温。
保护控制电路是锂电池保护IC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上述检测电路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当锂电池组的状态异常时,保护控制电路会发出保护信号,从而触发保护措施的执行。
二、锂电池保护IC的结构锂电池保护IC通常由芯片、封装和引脚等部分组成。
芯片是锂电池保护IC的核心部分,它集成了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保护控制电路等功能。
封装是将芯片封装在外部保护壳中,以保护芯片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引脚是芯片与外部电路之间的连接接口,通过引脚可以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通信和控制。
锂电池保护IC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芯片的功能、尺寸和功耗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锂电池保护IC的尺寸通常很小,以适应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轻便化的需求。
干电池工作原理

干电池工作原理干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如遥控器、手电筒和闹钟等。
它以其简单、稳定和可靠性而被人们所青睐。
本文将介绍干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内部的核心组件和化学反应过程。
一、干电池的结构干电池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外壳、正极、负极和电解质。
外壳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锌和镍。
正极通常由二氧化锰(MnO2)组成,而负极则由锌(Zn)组成。
电解质可以是钾氢化合物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工作原理干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
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一种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
当一个电子器件连接到干电池的两端时,电路将被闭合。
这时,电子从电池的负极向正极流动,形成一个电流。
当电子通过器件时,它们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在干电池中,锌是一种高活性金属。
它在碱性电解质中发生氧化反应,即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锌离子。
反应方程式如下:Zn(s) → Zn²⁺(aq) + 2e⁻这些释放出的电子流经负极,通过外部电路供应电流。
在此过程中,二氧化锰(MnO2)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
它接受来自外部电路的电子,并与二氧化锰结合形成三氧化二锰(Mn2O3)。
反应方程式如下:2MnO2 + H2O + 2e⁻ → Mn2O3 + 2OH⁻这种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结合产生了电流,使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三、优点与限制干电池有几个主要的优点,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各领域首选的电源装置之一。
首先,干电池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携带到任何地方使用。
其次,干电池相对较为廉价,并且易于获取。
此外,干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然而,干电池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干电池的电压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其次,干电池的电流输出相对较小,不能满足一些高功率设备的需求。
最后,干电池的化学成分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回收。
结论干电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
电路原理图分析详解

电子电路图原理分析电器修理、电路设计都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的。
作为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能对有技术参数的电路原理图进行总体了解,能进行划分功能模块,找出信号流向,确定元件作用。
若不知电路的作用,可先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如信号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问题是同相位,或反相位。
电路和组成形式,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电路,还是解调电路。
要学会维修电器设备和设计电路,就必须熟练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原理。
会划分功能块,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机电路的元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功能块形成一个具体功能的元件组合,如基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等。
要掌握分析常用电路的几种方法,熟悉每种方法适合的电路类型和分析步骤。
1.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再分析电路的交流状态,即:电路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环节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按输入信号的规律变化、是放大、振荡,还是限幅削波、整形、鉴相等。
2.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画出直流等效电路图,分析电路的直流系统参数,搞清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性质,级间耦合方式等。
分析有关元器件在电路中所处状态及起的作用。
例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饱和、放大、截止区,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等。
3.频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电路本身所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谱相适应。
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例如:各种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等电路。
4.时间常数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性质。
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和消耗快慢的一个参数。
若时间常数不同,尽管它的形式和接法相似,但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同,常见的有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退耦电路、峰值检波电路等。
最后,将实际电路与基本原理对照,根据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按以上的方法一步步分析,就不难看懂。
当然要真正融会贯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电池组一. 教学内容: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电池组 1.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电源的总功率(P 总)单位时间由电源提供的电能:P 总=EI 。
(2)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电源向外电路输送的功率:P 出=UI 。
(3)电源损耗的功率(P 内)电源内阻上消耗的热功率:P 内=I 2r 。
(4)闭合电路中能的转化与守恒P P P W W W 总内出总内出或=+=+()()5电源的效率:,对纯电阻电路:出总ηηη==+P PR R r(6)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①出P I R E R r R ==+22()②图像如图所示。
③,显然当时,电源输出P E R R r E R R r Rr E R r R r R r =+=-+=-+=22222244()()()出的功率最大:P E r m =24④当电源输出功率为时,外电路电阻为或,则P P P R R m ()<12R R r 122·=2. 串联电池组的特点(1)电动势等于各个电池电动势之和。
(2)内阻等于各个电池的内阻之和。
3.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在稳恒电流的电路中,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作用相当于断路,此时电容器的两极板电势差与它所跨接处的电势差相等,因此在分析电路结构时,可认为不存在电容器。
当电路的结构发生变化,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也随之变化时,电容器要充电或者放电,此时电容器所在的支路有变化的电流流过,直到电路重新稳定,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再次与对应跨接点的电势差相等为止,这一过程中,通过电容器所在支路的电量,数值上等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的变化量。
【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0V ,内电阻r =1.0Ω,电阻R =0.50Ω,R 0的最大值为4.5Ω,求:(1)当变阻器的阻值R 0=4.5Ω时,电源释放的电功率和输出的电功率。
(2)变阻器的阻值R 0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8W 。
(3)变阻器的阻值R 0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4)可变电阻R 0上消耗热功率最大的条件和最大热功率。
(5)电池的内电阻r 和固定电阻R 上消耗的最小热功率之和。
分析:这是一道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功率计算,运用数学求功率极值问题。
对于(4)、(5)两问,首先应写出其功率表达式,然后再用数学方法求极值。
解:(1)当R =4.5Ω时,回路电流I ER R r A101=++=()∴电源释放的电功率P I E W 116== 电源输出功率P I R R W 21205=+=()()()()()220020电源输出功率P I R R ER R r R R =+=+++将数据代入得:8605105020=+++(.)(.)R R解得R 015=.Ω 或R 00=注:也可先求出电流再求R 0更方便,电源输出功率: P IE I r I I =-=-22861即×× 解得或I A I A ==24又解得,当时,I ER R r I A R =++==00215.Ω或当时,I A R ==400().30500当,即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R R r R r R +==-=Ω P E r W==249(4)可变电阻R 0消耗热功率:P I R E R R r R E R r R R R 0202002202==++=++()()=++++E R r R R r R 222()()∵()()()R r R R R r R R R r ++≥+=+20020022当时,即时()R r R R R r R +=+=200P E R r R r E R r R 022224max()()()=+++=+∴时,R P WR 01560==.max Ω注:这一过程也可把(R+r )等效为电路内阻r',将R 0看做外电阻,利用当内、外电阻相等时,即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来分R r R r P E r E R r 02244==+==+''()max析。
()()()()52202P I R r E R r R R r r R+=+=+++当时,有最小值R P r R 045=+.Ω P W r R +=9例2. 如图所示,直线OAC 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总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 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热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若A 、B 对应的横坐标为2A ,那么线段AB 表示的功率及I =2A 对应的外电阻是( )A. 2W ,2ΩB. 4W ,2ΩC. 2W ,1ΩD. 6W ,2Ω分析:这是电学的一道图象题,注意图象和函数表达式应该是一致的,对电源总功率P 总=E ×I ,故斜率为电动势E ,对电源内部热功率P 内=I 2r ,函数图象为抛物线 解:由C 点代入可得到P 总=E ×I ,E =3VI A P W P I r r ====3912,,,内Ω 对一个电源而言,I 、R 外可以变化,E 、r 是不变的 故时,,I A P EI W P I r W A B =====2642P P P W AB A B =-=2I E R r A R R =+=+=外外外,,∴2612Ω∴本题选A例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是30V ,内阻是1Ω,灯泡L 的额定值是“6V 、12W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M =2Ω,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分析:这是一个非纯电阻电路的问题,要弄清电路中能量转化关系电源的总功率电源内耗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灯泡的热耗功率电动机的电功率电动机热耗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解:P P P P 源内灯电机=++∴灯机输出IE I r P I R P M =+++22I IP U AL ===额额2P IE P I R r W M 机输出灯=--+=236()例 4. 如图所示,E =10V ,R =4Ω,R 2=6Ω,C =30μF ,电源内阻可忽略。
求:(1)闭合开关S ,稳定后通过R 1的电流。
(2)将开关S 断开,求这以后过R 1的总电量。
分析:当S 闭合达到稳定后,电容器隔直相当于断路,即电路结构为R 1和R 2串联,同时在这种状态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即为电阻R 2两端的电路。
当S 断开后,待电路再次达到稳定时,R 1上没有电流通过,此时相当于电容器C 直接与电池两端相连。
由于电容器在先后两次达到稳定状态时所带电荷量不同(但极板带电极性不变),因此要通过R 1进行充电,而新补充的电荷量将是“这以后流过R 1的总电荷量”。
解:(). 11012IER RA =+=(2)S闭合,电容器上电压为IR2,储存的电量q1=CIR2。
断开S,待稳定后,电容器上的电压为E,储存的电量q2=CE,故流过R1的总电量Δq=C(E-IR2)=1.2×10-4C。
小结:在解本题时有的学生认为,将开关S断开,电路稳定后,电阻R1、R2中均无电流,都可认为是断路,错误地把电容器两端电压当作零,由此得出Δq=0-CIR2=-1.8×10-4C的错误结果。
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因为断开S前,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容器两端电压为IR2=6V;断开S瞬间,R2已断路,不存在放电回路,由于电源电压高于电容器原来的电压,电源继续对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瞬间完成),故电路稳定后,不论视R1为短路或视其为断路,电容器C的电压只能为E,而不为零。
【模拟试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B. 闭合电路中,电流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C. 闭合电路中,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效率越高D. 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2. 电动势为6V的电池在电路上输出的电流为1A,可以断定()A. 外电阻是6ΩB. 内、外电阻之和是6ΩC. 电源提供的功率是6WD. 电源输出的功率为6W3. 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为1Ω,一只“6V,12W”的白炽灯与一个绕线电阻为2Ω的电动机串联,已知电路中电灯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功率为()图1A. 36WB. 44WC. 48WD. 60W4.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水平放置,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成如图2所示电路,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静止,要使液滴上升,可行的是()图2A. 仅增大R1B. 仅增大R2C. 仅减小R2D. 仅增大R35. 随身听对耳机来说可以看成是一个有一定内阻的电源,而耳机则是该电源的负载电阻,其阻值大约在8~32Ω之间,随品牌和型号不同而不同,为了达到输出最大功率,则各品牌产品的随身听与耳机是搭配好的。
若换了另一副耳机发现声音变轻,其原因可能是()A. 换上的耳机其电阻偏小B. 换上的耳机其电阻偏大C. 换上的耳机的电阻与原配耳机一样,但有可能转为声能的效率较低D. 以上答案都正确6.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恒定,要想使灯泡变暗,可以()图3A. 增大R1B. 减小R1C. 增大R2D. 减小R27. 如图4所示电路,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多,下列办法中可采用的是()图4A. 增大R1,其它不变B. 增大R2,其它不变C. 增大R3,其它不变D. 增大R4,其它不变8. 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电容为C,电阻R R R R 12343211::::::,开关S断开,今将S闭合,由S闭合到电路稳定的过程中通过R3的电量是()图5A. EC/5B. 2EC/5C. 3EC/5D. EC9. 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阻R R R R142324====ΩΩ,,C为电容,当四个电阻中有一个发生断路时,发现P点有自上而下的电流通过,则这只断路的电阻可能是()图6A....R B R C R D R123410. 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用它给直流电动机供电使之工作。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是R,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强度为I,导线电阻不计,若经过时间t,则()A. 电流在整个电路中做的功等于I R r t 2()+B. 电流在整个电路中做的功等于() U Ir It+C.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等于() E Ir It-D.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等于[()] E I R r It-+11. 如图7所示,用两节干电池点亮几个小灯泡,当逐一闭合开关,接入灯泡增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7A. 灯少时各灯较亮,灯多时各灯较暗B. 各灯两端电压灯多时较低C. 通过电池的电流灯多时较大D. 电池输出功率灯多时较大12. 如图8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关系的图像,直线B是电阻R的两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