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教学总结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知识1、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又称为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
数字图像是由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以像素为基本元素的、可以用数字计算机或数字电路存储和处理的图像。
2、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内容:图像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分割;图像分析与描述;图像的识别分类。
3、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包括部分:输入(采集);存储;输出(显示);通信;图像处理与分析。
4、从“模拟图像”到“数字图像”要经过的步骤有:图像信息的获取;图像信息的存储;图像信息处理;图像信息的传输;图像信息的输出和显示。
5、数字图像1600x1200什么意思?灰度一般取值范围0~255,其含义是什么?数字图像1600x1200表示空间分辨率为1600x1200像素;灰度范围0~255指示图像的256阶灰阶,就是通过不同程度的灰色来来表示图像的明暗关系,8bit的灰度分辨率。
6、图像的数字化包括哪两个过程?它们对数字化图像质量有何影响?采样:采样是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的点,采样频率越高,还原的图像越真实。
量化:量化是将采样出来的像素点转换成离散的数量值,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值得个数称为灰度等级,级数越大,图像越是清晰。
7、数字化图像的数据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像分辨率;采样率;采样值。
8、什么是灰度直方图?它有哪些应用?从灰度直方图中你可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灰度直方图反映的是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之间的它可以用于:判断图像量化是否恰当;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计算图像中物体的面积;计算图像信息量。
从灰度直方图中你可可以获得:- 暗图像对应的直方图组成成分几种在灰度值较小的左边一侧- 明亮的图像的直方图则倾向于灰度值较大的右边一侧- 对比度较低的图像对应的直方图窄而集中于灰度级的中部- 对比度高的图像对应的直方图分布范围很宽而且分布均匀9、什么是点处理?你所学算法中哪些属于点处理?在局部处理中,输出值仅与像素灰度有关的处理称为点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数字图像处理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处理图像的技术。
它的核心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数字滤波、傅里叶变换、数字图像处理等等。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是针对图像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处理,从而得到使图像更加美观、清晰,同时也可对其进行各种分析和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的获取、表示和处理。
在此,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些基础知识。
一、图像的获取图像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摄影、扫描、数码相机等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计算机的处理。
在数字相机中,传感器采集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后保存在内存卡中。
而在扫描仪中,可以通过光线照射样品,然后采集样品的反射信息,保存成数字图像的形式。
二、图像的表示图像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进行表示,其中每个矩阵的元素都对应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
这个像素值可以代表颜色、灰度和亮度等信息。
将图像信息存储成数字矩阵的方式称为栅格画。
在黑白影像中,每个像素点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点都用1或0表示。
在彩色图像中,每个像素中则由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颜色值来表示,并用数值表示。
这些数值也可以是整数或浮点数等形式。
另外,还有图像的压缩技术。
图像压缩通常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会使压缩的图像失去一些细节,但能帮助减少图像的尺寸。
无损压缩则不会丢失图像的任何信息。
常见的无损压缩格式为PNG、BMP、TIFF等,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为JPEG、GIF等。
三、图像的处理图像的处理包括预处理、增强、分割、检测和识别等等。
其中预处理指图像的去噪、灰度平衡、色彩校正等,以利用后续处理。
增强指通过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等,使图像更加清晰、唯美。
分割技术可以将图像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独特的特征。
例如,我们可以用分割技术将人体和背景分开。
检测技术用于在图像中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点,例如在医学图像中检测肿瘤。
识别技术允许计算机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脸识别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等等。
数字图像处理总结汇总

1、选择2、填空3、简答题4、计算第一章1、图像:事件或事物的一种表示、写真或临摹,或一个生动的或图形化的描述2.图像处理(选择): 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图像处理方法:光学方法、电子学方法3.模拟图像(物理图像):直接从观测系统(输入系统)获得、未经采样和量化的图像;模拟图像在空间分布和亮度取值上均为连续分布。
连续的:指从时间上和从数值上是不间断的4.数字图像(填空)由连续的模拟图像采样和量化而得。
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所以数字图像是像素的集合。
5、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特点(掌握)信息量大:512×512×8bit=256KB 256KB×25帧/s=6400KB=6.25MB占用的频带较宽:电视图像的带宽5~6MHz,而语言带宽4KHz,频带越宽,技术实现难度越大。
6.处理基本结构图7.图像变换(傅里叶),空间变换的意义(掌握)8.相关领域的联系(名词解释):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第二章1.人眼模型,作用,细胞分类和内容瞳孔:透明的角膜后是不透明的虹膜,虹膜中间的圆孔称为瞳孔,其直径可调节,控制进入人眼内之光通量(照相机光圈作用)。
晶状体:瞳孔后是一扁球形弹性透明体,其曲率可调节,以改变焦距,使不同距离的图在视网膜上成象(照相机透镜作用)。
•锥状细胞:明视细胞,在强光下检测亮度和颜色;•杆(柱)状细胞:暗视细胞,在弱光下检测亮度,无色彩感觉。
•其中,每个锥状视细胞连接着一个视神经末梢,故分辨率高,分辨细节、颜色;多个杆状视细胞连接着一个视神经末梢,故分辨率低,仅分辨图的轮廓。
2.人眼成像过程:3.人的视觉模型4.解释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向黑暗的地方,眼睛的变化:瞳孔在亮光处缩小,在暗光处放大,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向黑暗的地方,瞳孔放大,瞳孔括约肌舒张,原因是在光线强的地方瞳孔缩小以免过多光线进入眼睛伤害视网膜,到了暗的地方瞳孔放大以便使更多的光线射向视网膜从而看清楚东西。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总结范文怎么写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总结范文怎么写数字图像处理总结范文怎么写1.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①不仅能完成线性运算,而且能实现非线性运算②处理信息量大③暂用的频带较宽④数字图像中各个像素相关性大2.数字图像是物体的一个数字表示,是以数字格式存放的图像,它是目前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信息媒体3.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处理掉过程,以提高图像的实用性,达到人们所要求的预期结果4.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①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②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③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压缩,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5.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像数字化设备,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像输出设备6.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7.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压缩,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图像分类,图像重建8.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1)图像压缩编码:是利用图像信号的统计特性和人类视觉的生理学一级心理学的特性,对图形信号进行高效编码目的:①减少数据存储量②降低数据量以减少传输带宽③压缩信息量,便于提取特征,为后续识别做准备(2)图像增强:是突出图像中人所感兴趣的部分(2)图像复原:复原技术是基于模型和数据的图像恢复,目的是消除退化的影响(4)图像分割:图像按其灰度或几何特性分割成区域的过程(5)图像分类(6)图像重建:是指从数据到图像的处理,即输入的是某种数据,而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是图像9.数字图像处理的作用:①航天和航空技术方面的应用②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应用③通信工程方面的应用④工业和工程方面的应用10.图像获取设备:采样孔,扫描机构,光传感器,量化器,输出存储体11.图像获取即图像数字化过程包括:扫描,采样和量化12.当限定数字图像的大小事,采用如下的原则可得到质量较好的图像:①对缓变的图像细量化,粗采样,以避免假轮廓②对细节丰富的图像细采样,粗量化,以避免模糊13.图像分类:按动态特性: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按色彩: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按维数:二位图像和多维图像14.位图分四类:二值图像、亮度图像、索引图像、RGB图像15.数字图像处理运算分为:点运算、代数运算、逻辑运算、集合运算16.几何变换可以分为:位置变换(平移、镜像、旋转)形状变换(放大缩小)复合变换17.镜像:指源图像相对于某一参照面旋转180,又称对称变换,分为水平对称和竖直对称。
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点

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点课程重点:图像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的恢复与重建,图像的编码,图像的分割与特征提取,图像识别。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1、图像获取。
举例:摄像机+图像采集卡、数码相机等。
2、图像增强。
显示图像中被模糊的细节,或是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
3、图像复原。
以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改善图像质量。
4、图像压缩。
减小图像的存储量,或者在图像传输时降低带宽。
5、图像分割。
将一幅图像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或分割出目标物体。
6、图像的表达与描述。
图像分割后,输出分割标记或目标特征参数。
7、目标识别。
把目标进行分类的过程。
8、彩色图像处理。
9、形态学处理。
10、图像的重建。
第一章导论图像按照描述模型可以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1)模拟图像,模拟图像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
其特点:光照位置和光照强度均为连续变化的。
2)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是图像的数字表示,像素是其最小的单位,用矩阵或数组来描述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技术。
内容:研究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变换、显示、理解与综合利用”的一门崭新学科。
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理解。
狭义图像处理主要指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所需存储空间或传输时间、传输通路的要求。
图像分析主要是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建立对图像的描述。
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值或符号的过程。
图像理解则是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以及对原来客观场景的解译,从而指导和规划行动;图像分析主要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图像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等来把握整个客观世界。
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低级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突出有用信息,并为自动识别打基础,或通过编码以减少对其所需存储空间、传输时间或传输带宽的要求。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与组织1.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压缩、分割等。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素材,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操作,包括图像增强、去噪、压缩、分割等。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共同探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5. 思政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案例分析以“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例,介绍数字图像处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安全、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课堂表现和讨论交流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思政教育效果评价:通过思政教育渗透的效果评价,教师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2)2022优秀文档

LOGO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
一幅照片、一张海报、一幅画都是图像,然而这些都是传统的模 拟图像,这些图像的载体是“原子〞。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开展和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信息都可以 用数字方式的数据进展处置和存储,也就是说,以“比特〞的方式进 展存储,数字图像就是这种以数字方式进展存储和处置的图像。数字 图像的载体是计算机的硬盘、光盘、U盘等数字存储器。
LOGO
1.2 获得数字图像的方法
1.2.1 数字是如何表示图像的 如表1.1,是一个矩形数字点阵,其中每个数字都在0和255之间
,计算机运用0-255之间的数表示黑白图像的浓度,称为灰度级。0表 示纯黑色,255表示纯白色.
LOGO
1.2 获得数字图像的方法
1中的每个点“翻译〞成图1. 假设允许R、G、B分量不一样,图像就会呈现出彩色信息,构成彩色图像。 计算机图像处置中常用的颜色模型是RGB模型,这里R表示红色,G表示绿色,B表示蓝色。 1中的每个点“翻译〞成图1. 指该图像在空间域上的采样数。 在U盘、硬盘、光盘等数字存储器中,数字图像是以表1. 4 图像处置的主要入门概念 获得数字图像的过程是上述“翻译〞过程的逆过程。 3 数字图像的优势 2 获得数字图像的方法 在加工、处置、印刷方面,数字图像的优势更为明显 。 每个像素都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一个灰度颜色,没有彩色信息,这样的图像称之为灰度图像。 思索图像分辨率和图像文件大小的关系,并举例阐明。
模拟图像中的图像信号是以延续的方式存在于图像介质中。
1,是一个矩个形数像字点素阵点,其都中每很个小数字,都在看0和起25来5之就间,成计算为机一运用个0-2延55之续间的的数图表示像黑白。图假像的设浓度我,们称为将灰度这级样。 的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_数字图像处理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2.3 图像数字化图像数字化是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
模拟图像数字图像正方形点阵具体来说,就是把一幅图画分割成如上图所示的一个个小区域(像元或像素),并将各小区域灰度用整数来表示,形成一幅数字图像。
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
小区域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单波段、多波段和超波段图像2.3.1 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
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当对图像进行实际的抽样时,怎样选择各抽样点的间隔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图像包含何种程度的细微的浓淡变化,取决于希望忠实反映图像的程度。
2.3.2 量化经采样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其灰度是连续的,还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
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值的个数称为灰度级数,用G表示。
一般来说,G=2∧g,g就是表示图像像素灰度值所需的比特位数。
一幅大小为M×N、灰度级数为G的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即图像的数据量,大小为M×N×g(bit)黑白图像:是指图像的每个像素只能是黑或白,没有中间的过渡,故又称为二值图像。
二值图像的像素值为0或1。
例如灰度图像:灰度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一个量化的灰度值来描述的图像。
它不包含彩色信息。
彩色图像:彩色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R、G、B三原色像素构成的图像,其中R、B、G是由不同的灰度级来描述的。
2.3.3 量化参数与数字化图像间的关系数字化方式可分为均匀采样、量化和非均匀采样、量化。
所谓“均匀”,指的是采样、量化为等间隔。
图像数字化一般采用均匀采样和均匀量化方式。
非均匀采样是根据图象细节的丰富程度改变采样间距。
细节丰富的地方,采样间距小,否则间距大。
非均匀量化是对像素出现频度少的间隔大,而频度大的间隔小。
采用非均匀采样与量化,会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很少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二、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1. 什么是图像 “图”是物体投射或反射光的分布,“像” 是人的视觉系统对图的接受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或反映。
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
2数字图像是指由被称作象素的小块区域组成的二维矩阵。将 物理图象行列划分后,每个小块区域称为像素(pixel)。 –每个像素包括两个属性:位置和灰度。 对于单色即灰度图像而言,每个象素的亮度用一个数值来表示,通常数值范围在0到255之间,即可用一个字节来表示, 0表示黑、255表示白,而其它表示灰度级别。
物理图象及对应 的数字图象 3彩色图象可以用红、绿、蓝三元组的二维矩阵来表示。
–通常,三元组的每个数值也是在0到255之间,0表示相应的基色在该象素中没有,而255则代表相应的基色在该象素中取得最大值,这种情况下每个象素可用三个字节来表示。
4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目的的处理 5对连续图像f(x,y)进行数字化:空间上,图像抽样;幅度上,灰度级量化 x方向,抽样M行 y方向,每行抽样N点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整个图像共抽样M×N个像素点 一般取M=N=2n=64,128,256,512,1024,2048 6数字图像常用矩阵来表示: f(i,j)=0~255,灰度级为256,设灰度量化为8bit
7 数字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
8 图像处理: 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强调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 图像处理是一个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 9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提取和分割,获得目标的客观信息(特点或性质),建立对图像的描述; 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 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 10图像理解: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原来客观场 景的解释; 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来推理、认识客观世界,属于高层操作(符号运算)
NNNNfNfNfNfffNfffyxf
)1,1( )1,1( )0,1(
)1,1( )1,1( )0,1( )1,0( )1,0( )0,0(
),(
图像理解符号目标像素高层中层低层高低抽象程度数据量操作对象小大语义图像分析
图像处理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11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是处在三个抽象程度和数据量各有特点的不同层次上。图像处理是比较低层的操作, 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 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描述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非图像形式的描述。图像理解主要是高层操作, 基本上是对从描述抽象出来的符号进行运算,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 12图像工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13数字图像处理的历史与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必须依靠数字计算机及数据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14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图像源是电磁能谱,其他主要的能源包括声波、超声波和电子(用于电子显微镜)。 15伽马射线成像 伽马射线成像的主要用途包括医学和天文观测。 16 X射线在医学诊断上的应用:(a)X光片(b)血管照相术(c)头部CAT切片图像 X射线是最早用于成像的电磁辐射源之一 X射线在工业和天文学上的应用(a)电路板(b)天鹅座星环
图像(转换)图像理解图像分析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客观世界图像理解图像处理人图像符号数据新理论新概念新工具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17紫外光的应用多种多样平板印刷技术工业检测 显微镜方法 激光 生物图像 天文观测 18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这一波段的应用最为广泛,电视和多媒体,光显微镜;涉及的范围从药物到材料特性的检测 天气观测与预报是卫星多光谱图像的主要应用领域; 图像识别 19无线电波段成像主要应用在医学和天文学:在医学中,无线电波用于磁共振成像(MRI) 20超声波图像产生的步骤: 1.超声波系统向身体传输高频(1~5MHz)声脉冲。 2.声波传入体内并碰撞组织间的边缘,声波的一部 分返回到探头,一部分继续传播直到另一边界并被反射回来。 3.反射波被探头收集起来并传给计算机。 4. 计算机根据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每个回波返回 的时间计算从探头到组织或者器官边界的距离。 5. 系统在屏幕上显示回波的距离和亮度形成的二维图像。 21电子显微镜成像:过热损坏的钨丝(250倍);损坏的IC电路(2500倍) 22现状 七十年代以来迅猛发展。 •1:主观需求:人类从外界获取得信息60~70%通过眼睛 的图象信息。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手段的发展提供客观可能;以FFT为代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的精确性,灵活性与通用性。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3:数学化的特点是该学科成熟的一个标志。“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分析,代数,几何) •总之:是一门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两方面获得极大统一的学科。 23发展趋势 1:结合网络和Internet技术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比如网上图像、视频的传输、 点播和新的浏览、查询手段。 2:高级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最新的数学进展,诸如小波、分形、形态学等技术。 3:智能化,图象自动分析、识别与理解。 24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概要 数字图象处理系统由 图象数字化设备、 图象处理计算机和 图象输出设备组成。
输入及数字化设备 •摄象机•鼓式扫描器•平台式光密度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DV 显示及记录设备 •图象显示器•鼓式扫描器•图象拷贝机•绘图仪•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25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图像变换: 傅立叶变换/沃尔什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采用各种图像变换方法对图像进行间接处理.有利于减少计算量并进一步获得更有效的处理。 26.图像压缩编码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可以减少描述图像的数据量,以便节约图像存储的空间,减少图像的传输和处理时间。 图像压缩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编码是压缩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图像处理技术中是发展最早和应用最成熟的技术。 主要方法:熵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二值图像编码、分形编码…… 27图像的增强和复原 图像增强和复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如去除图像噪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等。图像增强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图像复原要求对图像降质的原因有所了解,根据图像降质过程建立“退化模型”,然后采用滤波的方法重建或恢复原来的图像。 主要方法:灰度修正、平滑、几何校正、图像锐化、滤波增强、维纳滤波……
28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分割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提取出来(物体的边缘、区域),它是进行进一步图像识别、分析和图像理解的基础。 虽然目前已研究出了不少边缘提取、区域分割的方法,但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图像的有效方法。对图像分割的研究还在不断的深入中,是目前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 主要方法:图像边缘检测、灰度阈值分割、基于纹理分割、区域增长……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8 29图像描述:图像描述是图像分析和理解的必要前提。图像描述是用一组数量或符号(描述子)来表征图像中被描述物体的某些特征。 主要方法:二值图像的几何特征、简单描述子、形状数、傅立叶描述子,纹理描述…… 30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图像处理的最高境界。一副完整的图像经预处理、分割和描述提取有效特征之后,进而由计算机系统对图像加以判决分类。 31图像隐藏是指媒体信息的相互隐藏。数字水印\图像的信息伪装 32数字图像处理应用前景:数字图像处理除了通信领域的新应用外,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生物医学成像与诊断。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1人眼的构造:镜头将光线聚焦,并将物体成像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有许多光感应器叫做圆锥细胞(6~7百万)和杆细胞(75~150百万),圆锥细胞集中在中央凹周围并对颜色很敏感,而杆细胞比较分散,对低照度比较敏感。 光图像激活视杆体或视锥体时,发生光电化学反应,同时产生视神经脉冲,视觉系统散布视神经中有80万神经纤维,视觉系统传播视神经脉冲。许许多多的视杆体和视锥体相互连接到神经纤维上。 视觉系统的可视波长范围为 =380nm~780nm; 视觉系统的可响应的亮度范围是:1~10个量级的幅度范围。 生理学已证实,视网膜中有三种视锥体,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峰值吸收分别在光谱的红、绿、兰区域。吸收曲线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相互重叠的。这是三基色原理的生理基础。 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 锥状(cone)视觉:白昼视觉,色彩; 杆状(rod)视觉:夜视觉,低照度敏感。 3人眼的成像:人眼中的肌肉可以用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并允许我们对远近不同的物体进行聚焦。 而聚焦到视网膜上图像会刺激杆细胞和圆锥细胞,最终将信号发送到大脑。 4物理图像: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是由光的特性被物体反射而决定的,比如,白光照在绿色物体上,大部分被吸收,而只有绿光被物体反射 一般地,图像是由光照作用于场景并被部分的吸收,同时被场景中的物体反射 形成的。 5人眼的视觉特性:视觉是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觉。 视觉包括亮度视觉和彩色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