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课件17
合集下载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30张PPT)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恭亲王奕䜣
3.举措之一:为“自强”官办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
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 政府经营的制造兵船、
大的洋务企业。能够制 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
造枪炮、弹药、轮船、机 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
器
厂。
3.举措之二:为“求富”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总局设 在上海,自1872年创立, 第一家民用企业,其官督 商办,为中国第一家近代 轮船航运公司,
• 【能力提升】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
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 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 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 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 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 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
• 【能力提升】
•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 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 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 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 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 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 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 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 事宜”。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 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100页地图)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恭亲王奕䜣
3.举措之一:为“自强”官办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
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 政府经营的制造兵船、
大的洋务企业。能够制 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
造枪炮、弹药、轮船、机 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
器
厂。
3.举措之二:为“求富”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总局设 在上海,自1872年创立, 第一家民用企业,其官督 商办,为中国第一家近代 轮船航运公司,
• 【能力提升】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
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 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 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 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 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 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
• 【能力提升】
•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 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 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 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 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 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 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 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 事宜”。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 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100页地图)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 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共31张PPT)优秀课件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同治中兴还是回光返照?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不但一个王朝, 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 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 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 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中国 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巨人,有 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 醒了,但是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打 个哈欠,又睡着了。
➢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 ➢ (2)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 (3)社会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 (4)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如维新派、革命派; ➢ (5)经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 (6)思想:向西方学习由器物(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
列强侵略的加剧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 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 州四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 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强侵略的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影响
经济上:资本输出,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争做中国的债主
开 矿 设 厂
抢夺修筑铁路
续《有感》
周铂奥
曾经苦难春帆楼,如今巨舰列港口。 十四亿人齐奋起,天下谁敢犯神州?
探索国家出路 列强侵略加剧
课堂小结
探索出路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侵略加剧
边疆危机:西北、西南、东南 甲午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瓜分狂潮: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阻碍作用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共57张PPT)

新课探究
一、甲午中日战争 经过
爆发 背景
结果 影响
战甲 争午
中 日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中国: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 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大
世亚 界洲
中 国
中国东 朝 北蒙古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陆 政
策
明 治 维 新 前 与 后
日本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2. 《天朝田亩制度》
内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 容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目
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的
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 评 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 价 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逼
1856年
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 在新疆建立行省。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致远舰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
小组辩论:
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基 础进行辩论
观 点: 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 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 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 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评价
金田起义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50PPT

【2019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 加剧 50PPT
永安建制 东乡称王 金田起义
永安 金田
【2019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 加剧 50PPT
东王
东乡称王
天王
永安洪建秀全制,初步建立政权;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2019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 加剧 50PPT
19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9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 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 亩之课而不足。 ”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2.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2019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 加剧 50PPT
【2019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 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地主 阶级
(4)西方宗教的影响(创拜上帝教)
外国侵略
加 剧
阶级 矛盾
激 化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3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但是,迫于形势,因此 未能真正实行。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天平天国运动 3.天国梦碎
北伐 西征 东征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1年 永安建制
1851年 金田起义
全 盛 时 期 1856年
天京变乱 (转折)
1856年 后期防御战
1864年 天京陷落
1861—1865年美国内战,废除奴隶制。
及到古代的中国。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迈向强国之列。
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形势示意图
1860《北京 条约》和 1864年割占
1864阿古柏 侵入新疆
环顾疆之四域面 临何种境况呢?
1858《瑷珲 1860 条约》割占 《北京
条约》 割占
外患不断,面
1860英法攻占北京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三)东南问题:“强国梦”之碎——甲午中日战争 4.影响
民族精神的亟变
“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 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强国梦”之碎——甲午中日战争
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 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 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恩格斯
从时间上说,中国为了武备而向外国买船比日本更早。然而,黄海海 战中的中国海军在吨位、速度、火力三个方面却都比日本略逊一 筹……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 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 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但是,迫于形势,因此 未能真正实行。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天平天国运动 3.天国梦碎
北伐 西征 东征 1853年 定都天京
1851年 永安建制
1851年 金田起义
全 盛 时 期 1856年
天京变乱 (转折)
1856年 后期防御战
1864年 天京陷落
1861—1865年美国内战,废除奴隶制。
及到古代的中国。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迈向强国之列。
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形势示意图
1860《北京 条约》和 1864年割占
1864阿古柏 侵入新疆
环顾疆之四域面 临何种境况呢?
1858《瑷珲 1860 条约》割占 《北京
条约》 割占
外患不断,面
1860英法攻占北京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三)东南问题:“强国梦”之碎——甲午中日战争 4.影响
民族精神的亟变
“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 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强国梦”之碎——甲午中日战争
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但却是逐 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 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恩格斯
从时间上说,中国为了武备而向外国买船比日本更早。然而,黄海海 战中的中国海军在吨位、速度、火力三个方面却都比日本略逊一 筹……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 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 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高一历史导言课 (共37张PPT)(优秀版)

一要“心到”;
二要“眼到”;三要“耳到”; 四要“手到”(记问题或提示词、划要点,标序号等)
; 五要“口到”;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通过画时空坐标图和思维导图,将单元、课时、子目之 间的逻辑关系要理清。
做到:问题明确、要点清晰、结构完整。
(二)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2.课堂主打,全神贯注。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模块1 国家制度 与社会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修
模块1 史学入门
模块2 史料研读
三 初高中历史课程之区别
初高中历史区别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
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 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
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 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 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吕思勉
二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简介
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
选择性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采用通史框架下专题编 排的方式,按照历史的 时序,分为24个专题。
中国史有14个专题 世界史有10个专题
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优秀文化 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坚定信念,拓
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
展视野,……。
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
基础性: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 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
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本规律和大趋势。……进一步
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拓展历史视野, 发展历史思维,
具体课例:
《五四运动》
二要“眼到”;三要“耳到”; 四要“手到”(记问题或提示词、划要点,标序号等)
; 五要“口到”;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通过画时空坐标图和思维导图,将单元、课时、子目之 间的逻辑关系要理清。
做到:问题明确、要点清晰、结构完整。
(二)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2.课堂主打,全神贯注。 3.课后内化,高屋建瓴。
模块1 国家制度 与社会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修
模块1 史学入门
模块2 史料研读
三 初高中历史课程之区别
初高中历史区别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
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思想性: 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 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
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 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 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吕思勉
二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简介
高中历史课程
必修
选择性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采用通史框架下专题编 排的方式,按照历史的 时序,分为24个专题。
中国史有14个专题 世界史有10个专题
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优秀文化 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坚定信念,拓
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
展视野,……。
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
基础性: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 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
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本规律和大趋势。……进一步
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拓展历史视野, 发展历史思维,
具体课例:
《五四运动》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主
预
讨 论2:假如要给义和团运
学
动立一块纪念碑,你认为选
互
动
择在哪里比较合适?请简要
学
说明理由。
习
学
习
地点:廊坊
检
理由:因为廊坊阻击战打破了八国联军武装进犯北京的企图,显示了中国人
测
知
民反帝反侵略的伟大决心,这次廊坊阻击战的胜利被中国近代史称为“廊坊
识
大捷”,义和团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预
学
原因:
互
动
学
习 学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根本原因
习
检
测
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直接原因
知
识
归
纳
整体认知
自
主
预学任务2:阅读课本,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并理清运动的过程。
预
学
过程:
互
①
②
动
学
习
学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
纳
与诸国仇敌之会”。
——
自
主
预
学
互 动 学 习
学
习
检
测
知
康有为
识
归
纳
戊戌六君子
自 主 预
目标1 能够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并能作出 全面客观的评价。
学
任 务:阅读课本内容以及相关材料,客观评价维新变法运动。
互
动 学
材料一:
习
卿士之制,自古为然,盖由封建来者也。孔子患列侯之争,封建可削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言课PPT

六、高中历史教材的文本结构是怎样的?
【单元导语】 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了解本单元 的内容线索和应掌握的必备知识。
【本课导入】 以导图和导语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要学习和 探讨的内容。
【学习聚焦】 置于目旁,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本目基本内容要点, 便于掌握重点、难点,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思考点】 结合正文提问,可即时回答,提高学习兴趣和关注 力,训练历史理解和思维能力。
——卡尔《历史是什么》
一、什么是历史?
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
(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
事的记录)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 ——钱乘旦《史学月刊》2013年第7期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Ⅰ: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Ⅱ: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记录与解释
本体意义上的历史(作为事件的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 事件或过程,它永远消失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不可重现。
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作为记录和解释的历史),实际上是 经过了历史认识主体重构的历史,或称历史学中的历史。
二、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历史课程?
课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及其实施过程 等。
深度学习: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 拓展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
七、怎样学好高中历史课程?
四个“学会”: 学会阅读 读得懂各种材料(文字、图、表等) 学会提问 能从材料中提出问题(词句、概念、观点及结构) 学会思考 时空思维、辩证思维、综合思维、批判性思维…… 学会表达 通过文字、图、表、口头等形式,做到论从史出、 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观点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story?
高中历史·导言课
一、历史是什么?
Q、从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中,你明白了“历史”是什么?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许慎《说文解字》
其字形像人的手在握笔记事
①过去真实发生的事物(史实) ≠一些虚构、编造的某些故事
竹简书
帛书
中国文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结绳记事——龟甲兽骨 ——金属器皿(青铜器)——竹木丝帛——纸
碎片已经遗失的拼图。
③在—一—定(的美)历阿史尔观伯指特导·下克对雷格史《料哈的佛研极究简和中阐国史释》 (历史学)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
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
二、学历史学有什么用?
慰安妇:日本军队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征招的随军妓 女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 服务的性奴。
发生的“过去”,写出来的才是“历史”。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
②对过去发生事物的记录(史料)
《西北文化日报》
《大公报》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 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 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主观性
通过现存文献来书写历史,如同要完成一幅多数
•
1、提问—— 同学 们 , 你 们 乘坐 过 火 车 和 轮船 吗 ? 你 们 知道 它 们 发 明 于什 么 时 候 ? 谁为 它 们 的 发 明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 入新 课 — — 这 两种 重 要 交 通 工具 诞 生 于 第 一次 工 业 革 命 时期 。 那 么 , 第一 次 工 业 革 命最 先 发 生 在 哪 个国 家 ? 其 间 有哪 些 重 要 发 明创 造 ? 工 业 革命 给 人 类 带 来了 哪 些 影 响 ?本 节 课 我 们 一起 探 讨 。 ( 板书 课 题 , 引 入新 课 )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3、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事物 或者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①关心时事政治,留意日常 经历,做一个有常识的人;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3、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事物 或者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②适当阅读课外历史书籍,做一个有见识的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唐晋《大国崛起》
•
解答——学生 回 答产 业 , 老 师 分析 原 因
•
推演——由棉 纺 织业 的 技 术 革 新, 推 演 出 机 器技 术 和 交 通 运输 的 技 术 革 新, 讲 解 工 业 革命 概 况 。
•
小结:机器生 产 代替 手 工 劳 动 的工 业 革 命 以 英国 为 中 心 , 1 8 世 纪6 0 年 代 珍妮 纺 纱 机 问 世标 志 工 业 革 命开 始 , 1 88 5 年 瓦特 蒸 汽 机 问 世大 大 推 动 了 机器 的 普 及 和 推广 , 将 人 类 推入 “ 蒸 汽 时 代” 。 1 50 0 年 前后 新 航 路 的 开辟 在 人 类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1、了解基本历史知识 ①熟知课标要求;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高 考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②自主阅读教科书,弄清相关史实的“六要素”。 (what、who、when、where、why、how)
选择性必修
选修
中国历史纲要 外国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与 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一阶段,所有学生必学,并将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其成绩会对高二的选科分班产生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 初中相比,存有诸多熟 悉的史实,但学习是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对 建构知识的体系化、抽 象化、深度化、素养化, 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唯 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这五方面核心素 养。在以后的学习中, 会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 进行讲授。
——(唐)李世民
②借鉴作用: 历史经验、教训、知识、规律……
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③能力培养: ①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归纳、总结历史资料的能力; ③分析、比较、综合历史事实的能力; ④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辩证、变化、扩散、批判、逻辑、创新、逆向…
三、高中历史课程有哪些内容?
必修
•
第一部分:第 一 次工 业 革 命
•
设疑——简要 解 释何 为 工 业 革 命之 后 , 提 出 “‘ 工 业 革 命 ’首 先 从 英 国 开始 的 条 件 有 哪些 ” 这 一 问 题,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阅 读 该 部 分内 容 , 并 勾 画重 点 。 ( 板 书问 题 )
•
解惑——从劳 动 力、 资 本 、 技 术、 市 场 等 方 面解 答 上 一 问 题, 引 用 《 共 产党 宣 言 》 中 的句 加 以 辅 助 解释 。 ( 分 点 板 书答 案 )
•
启发——勾画 课 本提 到 的 珍 妮 纺纱 机 、 改 良 蒸汽 机 等 发 明 创造 , 展 示 课 前准 备 图 片 , 启发 学 生 思 考 工业 革 命 时 期 的 其他 发 明 。
•
设问——工业 革 命最 初 从 哪 个 产业 兴 起 以 及 兴起 原 因 。 过 渡到 对 工 业 革 命概 况 的 讲 解 。
Q、安倍晋三真的不懂这段历史吗?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灭其文化。 ——(清)龚自珍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钱穆《国史大纲》
①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民族自豪、文化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事物发展的延续性、膨胀性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2、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内在规律等
①神入历史,置身历史情境中体悟历史; (图片、文字、视频、故事、问题) ②巧记关键知识点笔记,积极探究课堂问题; (抢答+应正;不会的题目标 记问号,课间多与老师交流。
高中历史·导言课
一、历史是什么?
Q、从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中,你明白了“历史”是什么?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许慎《说文解字》
其字形像人的手在握笔记事
①过去真实发生的事物(史实) ≠一些虚构、编造的某些故事
竹简书
帛书
中国文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结绳记事——龟甲兽骨 ——金属器皿(青铜器)——竹木丝帛——纸
碎片已经遗失的拼图。
③在—一—定(的美)历阿史尔观伯指特导·下克对雷格史《料哈的佛研极究简和中阐国史释》 (历史学)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
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
二、学历史学有什么用?
慰安妇:日本军队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征招的随军妓 女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 服务的性奴。
发生的“过去”,写出来的才是“历史”。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
②对过去发生事物的记录(史料)
《西北文化日报》
《大公报》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 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 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主观性
通过现存文献来书写历史,如同要完成一幅多数
•
1、提问—— 同学 们 , 你 们 乘坐 过 火 车 和 轮船 吗 ? 你 们 知道 它 们 发 明 于什 么 时 候 ? 谁为 它 们 的 发 明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 入新 课 — — 这 两种 重 要 交 通 工具 诞 生 于 第 一次 工 业 革 命 时期 。 那 么 , 第一 次 工 业 革 命最 先 发 生 在 哪 个国 家 ? 其 间 有哪 些 重 要 发 明创 造 ? 工 业 革命 给 人 类 带 来了 哪 些 影 响 ?本 节 课 我 们 一起 探 讨 。 ( 板书 课 题 , 引 入新 课 )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3、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事物 或者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①关心时事政治,留意日常 经历,做一个有常识的人;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3、对历史和现实中的事物 或者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②适当阅读课外历史书籍,做一个有见识的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唐晋《大国崛起》
•
解答——学生 回 答产 业 , 老 师 分析 原 因
•
推演——由棉 纺 织业 的 技 术 革 新, 推 演 出 机 器技 术 和 交 通 运输 的 技 术 革 新, 讲 解 工 业 革命 概 况 。
•
小结:机器生 产 代替 手 工 劳 动 的工 业 革 命 以 英国 为 中 心 , 1 8 世 纪6 0 年 代 珍妮 纺 纱 机 问 世标 志 工 业 革 命开 始 , 1 88 5 年 瓦特 蒸 汽 机 问 世大 大 推 动 了 机器 的 普 及 和 推广 , 将 人 类 推入 “ 蒸 汽 时 代” 。 1 50 0 年 前后 新 航 路 的 开辟 在 人 类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1、了解基本历史知识 ①熟知课标要求;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高 考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②自主阅读教科书,弄清相关史实的“六要素”。 (what、who、when、where、why、how)
选择性必修
选修
中国历史纲要 外国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与 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一阶段,所有学生必学,并将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其成绩会对高二的选科分班产生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 初中相比,存有诸多熟 悉的史实,但学习是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对 建构知识的体系化、抽 象化、深度化、素养化, 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唯 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这五方面核心素 养。在以后的学习中, 会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 进行讲授。
——(唐)李世民
②借鉴作用: 历史经验、教训、知识、规律……
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③能力培养: ①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归纳、总结历史资料的能力; ③分析、比较、综合历史事实的能力; ④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辩证、变化、扩散、批判、逻辑、创新、逆向…
三、高中历史课程有哪些内容?
必修
•
第一部分:第 一 次工 业 革 命
•
设疑——简要 解 释何 为 工 业 革 命之 后 , 提 出 “‘ 工 业 革 命 ’首 先 从 英 国 开始 的 条 件 有 哪些 ” 这 一 问 题,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阅 读 该 部 分内 容 , 并 勾 画重 点 。 ( 板 书问 题 )
•
解惑——从劳 动 力、 资 本 、 技 术、 市 场 等 方 面解 答 上 一 问 题, 引 用 《 共 产党 宣 言 》 中 的句 加 以 辅 助 解释 。 ( 分 点 板 书答 案 )
•
启发——勾画 课 本提 到 的 珍 妮 纺纱 机 、 改 良 蒸汽 机 等 发 明 创造 , 展 示 课 前准 备 图 片 , 启发 学 生 思 考 工业 革 命 时 期 的 其他 发 明 。
•
设问——工业 革 命最 初 从 哪 个 产业 兴 起 以 及 兴起 原 因 。 过 渡到 对 工 业 革 命概 况 的 讲 解 。
Q、安倍晋三真的不懂这段历史吗?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灭其文化。 ——(清)龚自珍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
——钱穆《国史大纲》
①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民族自豪、文化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事物发展的延续性、膨胀性
四、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中历史学习模式
2、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内在规律等
①神入历史,置身历史情境中体悟历史; (图片、文字、视频、故事、问题) ②巧记关键知识点笔记,积极探究课堂问题; (抢答+应正;不会的题目标 记问号,课间多与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