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_人生故事
无用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作文

无用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作文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言说:“我觉得文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他没什么作用。
”这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一个哲理:“无用”的东西往往能有大用。
金子和泥土相比,泥土自然没用,可要是给你一粒种子,泥土就能孕育出伟大的生命,彰显非凡的作用。
可见,无用之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庄子的朋友惠子得到了一个大葫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吃;形体巨大,难以舀水,不能用。
他苦恼地去找庄子征求意见。
庄子却说:“你为什么不以它作舟,系在身上,徜徉于江湖之中,自由地漂游呢?”一件东西,在常人拘泥的眼光,呆板的思维,狭隘的常识中,往往一文不值,可是如果你有像庄子一样博大的胸怀、辽阔的胸襟、开拓的意识,即使朽木一样的葫芦也可以凭借它来一场逍遥游。
所以无用向有用的转化,在于我们的胸怀,胸怀宽广,自然能发现事物背后隐藏的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名士豪杰们都养门客。
即使许多人完全就是来当寄生虫,吃霸王餐,公子们都欢迎。
最有名的'算齐国的孟尝君,养了一帮鸡鸣狗盗之徒。
可偏偏在他有难的时候,门客们学鸡叫,迫使门将以为天亮而开门,救了孟尝君一命。
冯援也是孟尝君下的一门客,刚来时只知道对着长铗唱歌索要吃的穿的。
他去收租,竟把租契全烧了,这在当时看来就是废物,不会办事。
可正是因为这而造就了孟尝君的“三窟”。
所以,从无用到有用,还需要耐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此时无用之人,无用之事,未必不是彼时大用之人,大用之事。
耐心能把无用酿成有用。
曾有一棵参天大树,虬枝纵横,朽洞遍布。
生长在那儿已有几百年了,他身旁的树全因高大挺拔被砍伐,而他却因无用保存了下来,木匠走过来只是叹息:“这样的树,砍了无用,还不如让他长在这儿供人乘凉。
于是这棵树得以永存。
从这可以看出,谦逊退让也能使无用向有用转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看似有用的东西却因锋芒显露而毁灭,没有的竟因低调而存活。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哪有什么无用的东西?只要你有宽广胸襟,足够的耐心,和低调的态度,无用终能变为有用。
看着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有用的作文

看着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有用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每个人的眼中都会存在着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却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看似“无用”的事情,藏着有用的人生

看似“无用”的事情,藏着有用的人生在《道德经》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概念“无为即是大为”。
看似“无用”的事情,藏着有用的人生看似无所作为的一些事情,但是实则是人生最大的一个意义,所以有的事情看似无用,实则为大用。
很多人做事的时候,总喜欢用短浅的思维去窥探事物的表面,但是殊不知,能抛开表象看本质,看到事物的另一层深意,才是最高的智慧。
就如同“无为即是大为,无用即是大用”的道理一样。
做出来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但是人生,往往会因为这样一些无用的事情烘托,让你的人生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看似“无用”的事情,藏着有用的人生让自己的心性更通达,让自己的眼光更具有深层的意义,这个非常重要,别拿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情,这也是一种智慧。
明朝奇书《菜根谭》之中说: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地间的万物,人世间的一切情感,以及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如果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则是有着不同的纷纷扰扰。
但是如果用达观的眼光去看,每一件事情都很平常,不必刻意的去区分和取舍。
就好像很多人在生活中,习惯性的追逐那些看似有用的事情,而忽略了无用的事情,这都是有失偏颇的状态,或许我们应该转换角度。
看似“无用”的事情,藏着有用的人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周忱,他在江南任巡抚的时候,身上都会随时带一个小记事本,每一天自己都亲自记载着自己的行程和一些细节的事情,所去的地方,并且没有一点疏漏。
包括每天的天气阴晴风雨,他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很多人看了觉得他这个做法很无聊,甚至是不理解。
有一天,一个县里面一个人来报告说:“有一艘载着粮食的船,遇到暴风雨沉没了。
”周忱就问他沉船的日期,沉船的时间发生在午前还是午后,刮的风是东风还是西风?当时那个人回答不上来,周忱翻开他的记事本,和那个人一一校对。
那个人当时就被震惊了,这个时候才明白周忱记事本的大用处。
周忱的记事本,每天记录的,都是看似琐碎无用的事情,包括他的这一个行为,在别人看来不但无用,还特别不理解,但是在关键时刻,他所记录的这些细节,却验证了别人说的谎话。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名人例子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名人例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观念的思想。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例子证明了这个思想的正确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文学、科学、商业等不同领域为大家列举一些关于“无用之用”的名人例子。
1. 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之一。
她坚持维护英国传统的皇室礼仪,例如长时间保持着穿着黑色服装、佩戴黑色珠宝等传统习惯。
这些看似“无用”的举动却赢得了众多英国民众的心,使她成为了历史上最受英国民众爱戴的女王之一。
2. 乔治·莫尼乔治·莫尼是一位美国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
他提出了一种叫做“莫尼环”的逻辑谜题,这个谜题从一开始被认为是毫无意义和用处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尼环”已经成为了逻辑学乃至哲学领域中的经典谜题。
这个谜题的设计与出现,让整个逻辑学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3. 马丁·博布马丁·博布是一位著名的商业人士。
他是美国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被誉为“草根起家的商业天才”。
他曾经非常成功地经营了一家体育展示公司。
但这条路却被新兴电子商务的企业一举击败。
他不甘失败,想出了打包非卖品的创意。
他认为,由于“无用之用”的东西,可能就可以成为物品最有意义的部分。
通过包装和背后故事的卖点,博布慢慢积累了粉丝。
目前他的创作已经扩展到了各个领域,成功地将“无用之用”转化为生产力。
4.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俄国文学家、哲学家、战争与和平的作者。
他奉行苦行主义,极少洗澡,不戴帽子,在室外穿得单薄,甚至有时会睡在雪地里。
虽然这些“无用”的举动被一部分人认为是奇怪和过分,但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他拥有了对人生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创作出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尽管他的智慧和发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突破点,他的离奇举动却成为了他创造灵感的一部分。
可以说,他的举止才华无懈可击,却又与风度翩翩的科学家形象格格不入。
【哲理故事】“有用”和“没用”

【哲理故事】“有用”和“没用”
从前,有一位聪明的老人。
一天,一位年轻人向老人请教:“您觉得什么是有用的和没用的?”
老人点了点头,他招呼这个年轻人跟他一起走,带他来到了一座藏着宝藏的山。
“我有一份任务,”老人说,“你需要在这个山里找到一块珍贵的宝石,它藏在这座山的某个地方。
”
这个年轻人准备好了,并开始在山上走动。
他爬上山顶,探索了山水之间,但什么也没有找到。
他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感到失落。
几天后,年轻人最终找到了那块宝石,它藏在山里的一个很隐蔽的地方,需要仔细地寻找才能找到,非常难找。
年轻人拿着这块宝石走向老人,老人对他说:“这块宝石非常富有,但是它对你还有什么用处呢?”
年轻人开始思考,他不知道这块宝石是否确实有用。
他问老人道:“如果这块宝石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那么真正有用的是什么?”
老人回答:“这个宝石可能使你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更加有用,比如说分享你的知识和经验,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存在和生活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之后,深受启发。
他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用的东西不是那些不能带给我们价值的物品,而是那些可以让我们做好自己,并成为更好的人的东西。
终于,那个年轻人发现了真正有用的东西,那就是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不是那些短暂的物品,而是那些对于社会和周围社区都有积极影响的东西。
通过我们的行动和努力,我们可以在社会中大有用处,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有用与无用人的故事600字。

有用与无用人的故事600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记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他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逆境中都不可以自暴自弃,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可我却认为:“有用”不一定是人生中的亮点!田园诗人陶潜,在官场上他是无用的,在诗词创作上也没有李白杜甫的造诣高深!可是他却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中!受尽排挤的李白,仕途上他是无用的,为人处事也谈不上高明!可是他却有着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气与自在!高大笔直的树有用,但也易被砍伐!而弯曲瘦小的树却因无用而永享雨露的滋
润!王安石有用,竭尽全力的变法,一改积弊,最终却受到贬谪;
商鞅有用,不留余力的改革,富国强兵,却因名声太大而遭受车裂之刑,不能安享晚年!当代社会,人人都想让自己成国有用之材。
殊不知,树大招风,花香引蝶,到了那个时候,终将连自己都失去!有一些人为自己能名满公司,名满祖国,处处勾心斗角。
你争我夺只为一个“名”字!热播的电视剧《甄环传》中的甄环从官家小姐到奋斗机关算尽,阴险狡诈的皇太后时,已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追求无用,并不是无所事事,凡事都做到最差!而是遵循自己的心,难做到的,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珍惜眼前,做到无悔!是蛋就不应去撞石头,而应来卵小鸡;。
是弯曲的树木就不应去强求成材,而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送上一树绿荫!不必太在意成败!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金银珠宝时,不如和亲人们一起聊聊天,吹吹风,淋淋雨,没有荣华富贵,至少还有天伦之乐!一位总统的母亲在接受别人采访时说道:“我还有一个儿子在种土豆,但我仍然高兴,只要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有用的是栋梁,但无用的也不应抛弃!不用太在意成才,适合自己就好!“无用”也是人生中的一抹不可比拟的风景!。
2014高考作文备考:泥土与金子(有用与无用)

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解说词。
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
”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大科学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两百次试验,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取笑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两百次。
”“不,”爱迪生反驳道,“我证明了一千两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大科学家以“无用”的材料作为无可辩驳的反证增强继续实验探索的自信。
正所谓“失败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间的道理却是甜的。
”可见经营“失败”就是一种“高明”。
关键是,你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有一位旅行者,走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
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
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
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
于是他找到一户农家,想借一把锄头。
当憨厚的男主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时,提出一个要求,他想跟着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
看过之后,农民很是失望。
“原来是这种自生自灭的小草!我们这里的人谁都不要,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可是它嗅也没嗅一下呢。
”说完,农民遗憾地走了。
几天以后,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地使他成为富翁。
其实,世上本没绝对无用的东西或失败的事物,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
人生也是如此,这世上本没有天生无用的人、天生失败或者天生成功的人,关键是你处在什么位置,或者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让毫无意义的事产生价值_成长故事

让毫无意义的事产生价值他一直在做着我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事。
他给国内一家知名刊物当公益质检员,每月自费买杂志,认真地填好质检表,通过电子信箱发过去。
他做了一年,一分钱没拿到,杂志社仅发给他一个“优秀质检员”荣誉证书。
周六上午我们都在睡懒觉,他却去选修跟专业不沾边的工商管理,我们都笑他不务正业;下午我们都窝在寝室里打游戏,他却跑去参加日语补习。
他和我们一样,上课很少听讲,用手机看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玄幻的、异能的、都市的,各种各样的他都看。
我们看只是为了打发课堂上无聊的时间而已,看过就忘了。
但他不一样,他说他也能写这样的小说。
结果,他还真的写了起来,每天看到他的时候,他都在对着WORD文档发呆,偶尔对着键盘敲很长时间的字。
不出我们所有人意料,他没有成功。
他写了50多万字,依然是一个“扑街”写手。
虽然他“侥幸”和几个较有名气的小说网站签约了,但挣到的钱还不够交网费。
我们都嘲笑他、讥讽他,他却依然坚持着。
毕业时,他和我们一样只有本科学历。
他对学习本来就没什么兴趣,所以更不会去考研。
他提着行李去了广州,和我们一样为了工作而四处奔走。
就在我们求职四处碰壁时,他很快被一家杂志社录取了,因为他有国内知名刊物的“优秀质检员”证书,所以在1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终于找到一份可以勉强维持生计的工作时,他已经升到了杂志社的管理层,因为他有双学位,学的是工商管理。
接着,杂志社有了做网站的计划,并把方向定在了当时最吃香的网络文学上。
他顺理成章地成了网站负责人,因为他写过将近100万字的网络小说,他和国内几乎所有有名的小说网站都签过约,他熟悉这些网站的盈利模式,虽然他并没从中赚到多少钱。
后来,杂志社的网站越做越火越做越大,网站决定进军海外。
当时日本网络文学的受众很广,所以网站进军海外的第一站锁定了日本。
他当仁不让地成了网站海外办事处的头儿,因为杂志社里只有他一个人懂日语。
那些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事,他却使之产生价值,这些价值成了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解说词。
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妙!展览“无用”的“废品”竟创造了“成功”!联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
”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市,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假医假药陈列馆,被“揪出示众”的全是坑人骗人害人的玩意儿。
参观者睹物反思,受到了一次
极其深刻的打假教育,并在感慨万千后切实提高了识别假货的能力。
正因为展览会的设计者们为“假货”这个“垃圾”找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好地方”,他们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大科学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两百次试验,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取笑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两百次。
”
“不,”爱迪生反驳道,“我证明了一千两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正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大科学家以“无用”的材料作为无可辩驳的反证增强继续实验探索的自信。
有位哲人说:“失败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间的道理却是甜的。
”可见经营“失败”就是一种“高明”。
关键是,你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有一位旅行者,走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
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
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
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
旅行者找到一户农户,想借一把锄头。
当憨厚的男主人明白了旅行者的来意后,很爽快地把锄头递给
他,只是提出一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
看过之后,农民很是失望。
“原来是这种自生自灭的小草!我们这里的人谁都不要,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可是它嗅也没嗅一下呢。
”说完,农民遗憾地走了。
几天以后,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地使他成为富翁。
其实,世上本没绝对无用的东西或失败的事物,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
人生也是如此,这世上本没有天生无用的人、天生失败或者天生成功的人,关键是你处在什么位置,或者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所以不要说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能,只不过你就像那株佛兰一样,还没有被发现而已。
那么,我们何不换一个角度看自己,试着走出去,充分展现自己的长
处,在“平庸”中挖掘亮色,从“无用”中寻找价值。
因循守旧,只能让人的生命囿于一种苟且的状态,创新求变,则会将生命推向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