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临床综述

合集下载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治疗
保守治疗 胸腔穿刺 手术(胸腔镜、开胸) 胸膜粘连术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高流量吸氧 镇咳和镇静;保持大便通畅 抗炎? 动态观察和复查 基础疾病治疗

胸腔穿刺
穿刺抽气 水封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术
无气体溢出或水柱无波动
肺复张;导管不通畅(血凝块或脓块阻 塞);导管胸腔内或外面弯曲;导管脱 出胸腔;胸壁切口狭窄压迫导管;留臵 导管位臵不佳。 处理:胸透;50ml注射器回抽或注入 NS20ml;一般都需要再操作。


手术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胸腔镜下的 肺大疱
并发症
复发性气胸:30%的复发率 脓气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厌菌引起的坏死 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可并发脓气胸。病情多危 重,常有支气管胸膜瘘形成。 血气胸 :外伤性,胸膜粘连带内的血管被裂断。 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 高压气胸抽气或安装闭 式引流后,可沿针孔或切口出现胸壁皮下气肿。 高压的气体进入肺间质,循血管鞘,经肺门进 入纵隔。纵隔气体又可沿着筋膜而进入颈部皮 下组织以及胸腹部皮下。

体征
患侧胸廓隆起,呼吸运动减弱 胸廓扩张度受限,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呈鼓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心脏、气管移位 右侧气胸,肝浊音界下移

诊断
症状 体征 X线与CT检查 胸腔诊断性穿刺 胸腔内压力测定 胸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肺大泡:纵隔不移位(一般大量气胸形 态与胸郭一致,纵隔健侧偏移,而肺大 泡为独立的边界规则形状,纵膈一般不 偏;鉴别主要是看被压缩的部位是如何 变化,如果被压缩的肺组织凸面向肺门, 考虑为肺大泡;如果凸面向胸壁面则考 虑为气胸所致)、气腔内见残存肺纹理; 肺大泡闭式引流后10分钟即无波动。肺 大泡多在上肺。肺大泡起病缓慢。

2023气胸的研究进展

2023气胸的研究进展

2023气胸的研究进展气胸研究是长期被忽视的课题,最近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临床试验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早该引起的兴趣。

关于气胸最佳治疗的争论始终导致我们对疾病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根本差距。

例如,通过支气管内瓣膜的研究,我们现在理解气胸是由于气道泄漏的传统概念过于简单。

大多数病人在CT上没有明显的泄漏部位,甚至当外科医生在术中将肺浸入水下时也没有,引发了关于空气如何通过肺胸膜的争论(例如,胸膜孔隙假说)。

在本期B1UE杂志中,Wa1ker和他的同事提出了新的假说,即插入胸腔引流气胸的导管会产生负压出口,加剧了内脏胸膜缺损的压力梯度,并导致长时间的空气泄漏。

他们指出,〃持续的内脏空气泄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诱导压力梯度。

〃假设发人深省,也有其可取之处。

然而,它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测试,而且缺乏经验证据,最重要的是,临床应用可能会造成潜在的伤害。

确认假设是困难的,因为测量胸膜压力梯度需要在胸膜内放置带压力测量装置(如压力计)的导管,这不可避免地提供了气体逃逸通路,干扰了压力梯度。

也缺乏确凿证据。

尽管存在潜在的压力梯度,但大多数用导管引流治疗的气胸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合。

所有临床医生都遇到过气胸增大而不引流的患者;相反,去除压力梯度(例如,当胸管脱落或过早移除时)并不能阻止泄漏,反而会导致手术肺水肿或气胸复发。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管道引流并不是造成空气泄漏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Wa1ker和他的同事发表的数据显示,相当数量的创伤性气胸即使在患者接受正压通气时也没有扩大(正压通气会诱发内脏胸膜缺损的压力梯度比自发呼吸的患者插入胸管大得多)。

作者提供了三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假设。

所有的证据都是间接的,解释也是有争议的。

首先,PSP(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试验的结果被用来支持假设。

PSP研究是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调查保守治疗(不引流汽胸与传统小孔管引流的非劣效性。

试验发现,85%的患者在没有引流的情况下成功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指南解读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指南解读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指南
BTS (英国胸科协会) 2010版 interpretated by 李航
相关专科单词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 secondary pneumothorax (SSP) emphysema subpleural blebs bullae alveoli lung apex
PSP的临床表现通常较轻微,但SSP则相反,气胸程度可能不大,但症 状往往较重 。包括:牵涉性胸痛、呼吸困难、胸闷等等。
严重的呼吸困难往往预示着张力性气胸的发生。 PE可见:患侧胸部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
失。 动脉血气异常:75%患者出现PaO2<10.9 kPa,SSP患者中更易出现低
1.Introduction
常见发病年龄为10-30岁瘦高男性,男女比 例大约6:1, 左侧多于右侧。(膈肌活动幅 度)
与PSP相比,SSP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预防重点应放在戒烟,以减低复发的风险。 气胸的发生与体力活动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2.Clinical evaluation
PSP患者的首选治疗。少量气胸可出院观察, 交代相关病情注意随访。
4-1-1. Needle aspiration or chest drain?
14-16G穿刺针几乎和20号以上胸管治疗效 果相当
可以反复穿刺。 穿刺失败可以考虑使用小于14号胸管置入
排气。
不推荐使用大口径胸管。
4-1-2. Suction
与PSP不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SSP)与原本的肺部疾病密切相 关,包括原有大疱性疾病、肺结核、 肺囊性纤维化等。

病例讨论自发性气胸

病例讨论自发性气胸

保守治疗
01
02
03
吸氧
通过吸氧来缓解呼吸困难 的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镇静剂等药 物来缓解疼痛和焦虑。
观察与随访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 进行X线检查和肺功能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并发症。
手术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通过放置引流管来排除胸 腔内的气体,促进肺复张。
肺大泡切除术
VS
随访建议
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建议在治疗后定期 进行复查,以监测气胸是否复发或肺部是 否出现其他病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加强锻炼,有助于预防气胸的复发 。
THANKS
感谢观看
吸或咳嗽时加重。
伴有干咳,无痰或少量 白色泡沫痰。
发热
体温升高,但一般不超 过38℃。
诊断过程
病史采集
医生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 出现的时间、诱因及演变过程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 现患者呼吸急促,左侧胸廓饱 满,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 减弱。
辅助检查
X线胸片显示左侧肺野透亮度增 高,肺门血管影模糊,提示气 胸;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
病理生理
当肺组织或脏层胸膜破裂时,气体进入胸膜腔,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肺组 织,影响呼吸功能。同时,气体可刺激胸膜产生胸痛和咳嗽等症状。
临床表现
症状
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痛 、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时可出现 紫绀、出汗、烦躁等表现。
体征
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 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结论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医生确诊为自发
性气胸。

病例讨论自发性气胸

病例讨论自发性气胸
出,促进肺复张
舒适的改变 ①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 ②严密观察病情 ③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④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避免 烈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
⑤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担忧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
保持引流通畅:⑴引流管必须处于胸膜腔的
位置,并妥善放置;⑵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 和扭曲;⑶连续观察引流装置的通畅情况,如有气 体自水封瓶液面溢出或引流瓶内的水柱随呼吸上下 移动,表明引流通畅;④鼓励病人适当翻身,并进 行深呼吸和咳嗽,以促进气体排出,使肺尽早复张。
拔除导管:引流管如未见气泡溢出,病人无胸
闷、呼吸困难,可能病人的肺组织已经复张;无气 体溢出后24小时,再夹管24小时,若X线检查未发 现气胸复发,可拔管。
坚持肺部基础疾病的治疗向病人介绍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组 织有基础疾病存在,因此遵医嘱积极 治疗肺部基础疾病对于预防气胸的复 发极为重要。
避免气胸诱发因素:(1)避免抬举重 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 并采取有效的预防便秘措施。(2)注 意劳逸结合,在气胸痊愈后的1个月内,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4)吸烟者应指导戒烟。
气胸复发时的处理一旦出现突发性胸 痛,随即感到胸闷、气急时,可能为 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
预防气体进入胸腔:⑴病人移动时需用两把
血管钳将引流管交叉双重夹紧;⑵更换引流瓶时, 应先将近心端的引流管夹住后再更换;⑶引流瓶打 破或滑脱时应立即夹住引流管;⑷若引流管不慎滑 出胸腔时,应嘱病人呼气,迅速用凡士林纱布将伤 口覆盖,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
性状、如有异常,因及时处理。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活动受限 和肺萎缩有关

自发性气胸是怎么回事

自发性气胸是怎么回事

·健康科学·133自发性气胸是怎么回事在肺组织内形成了含气囊腔结构。

当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可能引起气胸情况的出现,同时,尖锐物体刺进胸壁或者患有肺气肿等病症也有可能导致气胸的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存在直接关系,例如,体型瘦长以及扁平胸等等可能与生物力学的改变有关系,这也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尤其是对于患病前期的患者而言,几乎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这也使得医生在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通常情况下,原发性气胸的患者大多数会在休息的时候发病,且发病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呼吸困难以及患侧胸部疼痛的症状。

患者的这些症状会在24 h之后出现明显的好转,但是对于药物进行应用,当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之后,应对患者进行胸膜剥脱手术,这是非常关键的,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对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手术操作,这样才能使手术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继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而言,对其流行病史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男性患有继发自发性气胸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女性,并且发病年龄偏高,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也会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使得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对于继发自发性气胸而言,病理生理性的变化是较为明显的,并且在其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当患者的肺泡压力过大的时候,肺泡可能会出现炸裂的情况,从而导致气体进入肺部间134质,患者也就出现了气胸的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气胸症状往往具有一定顽固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看见疗效。

在对气胸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从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气胸症状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对胸膜腔中的积气进行排除,在进行排除操作的过程中,可使患者的气胸情况得到逐步减轻。

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保守观察治疗、胸腔穿刺抽气治疗以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等等几个方面,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3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23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院外 科 、 内科联合常 规治疗 2 3例难 治性气胸 患者病 例的治疗效 果。2 3例难 治性 自发性 气胸 , 死亡 2例 ; 对照 组 2 9
例非难 治性气胸 , 1 无 例死亡 。难治性气胸 以高龄患者及复发性气胸居多 , 并发症 多。 关键词 : 难治性 白发性气胸 ;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 5 14 R 6 .
14 治疗 与 转归 .
两组 均采 取 卧床休 息 、 感染 、 抗 排气 减压 及对 症 治 疗 。难治 组 均采取 肋 间插 管 闭式 引流 ,1例 经肋 1 问插 管 引 流 治 愈 , 经 闭 式 引 流加 用 负 压 吸 引 治 3例
2 讨 论
从 以上 可 以看 出难治 组气 胸 以老 年 人 居 多 , 且
( 00 ) 胸腔 闭式 引流 5例 ( 72 )平 均 置 管 P< .5 , 1. % , 时 间 56 平 均 肺 复 张 时 间 1. , ., 11 明显 短 于 难 治 组
( 0 0 ) 无 1例死亡 。 P< . 5 ,
难 治 组 自 发 性 气 胸 ≥2 次 以 上 复 发 1 例 O ( 35 )对 照 组有 5例 复发 (72 ) 两 者 有 显 4 .% , 1. % , 著性差 异 ( 00 ) P< .5 。
12 气 胸类 型与 主要 临床 表现 .
l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 料 .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难治 性 张 力性 气胸 高 于 对 照 组 , 闭合性 气胸 难 治组低 于对 照组 , 者均 有 显著 而 两 性 差异 ( 0 0 ) P< . 1 。气 急 症 状 , 治组 高 于对 照 组 难 ( < 00 ) P . 1 ,胸 痛 症 状 难 治 组 低 于 对 照 组

10、自发性气胸

10、自发性气胸
第十一章 自发性气胸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临床类型。 3.了解气胸的病因、发病机理。
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的腔 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 称为气胸。
一. 气胸分类
(一)人工气胸 为诊断和治疗目的,人为地向胸 腔内注入适量气体称人工气胸。 (二)创伤性气胸 见于意外事故,如胸壁穿通伤、 挤压伤,胸壁有伤口并与外界交通者称开放性气 胸,伴肋骨骨折时易发生血气胸。 (三)自发性气胸 1.原发性气胸 多见于胸膜下大疱,多见 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好发于肺尖部。 2.继发性气胸 如肺结核、COPD、肺癌、 尘肺等。
3.交通性气胸 (1)积气量小且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在卧床休息并 限制活动、或者安装水封瓶引流后,有时胸膜破 口可能自行封闭而转变为闭合性气胸。 (2)如果呼吸困难明显,或慢阻肺病人肺功能不全 者,可试用负压吸引。 (3)若是破口较大,或者因胸膜粘连牵扯而持续开 启,病人症状明显,可经胸腔镜窥察,行粘连烙 断术,促使破口关闭。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典型自发性气胸多有突然胸痛,相继出 现刺激性咳嗽、胸闷、气急、喘憋,平卧 困难,多喜健侧卧位。若原有广泛肺部病 变者即使积气量不多症状亦常显著。
2.张力性气胸由于发生迅速、积气量大、 肺压缩严重,并有纵隔移位和大血管受压, 常表现剧烈胸痛,并可向肩背及前臂放射, 严重呼吸困难,焦虑不安,强迫端坐,发 绀出冷汗,窒息感,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休克和意识障碍。
(二)交通性气胸 指胸膜裂口较大并持续 开放与支气管交通,随吸气和呼气活动气 体进出胸腔,胸膜腔负压被破坏,测压时 多在0位上下波动,多量抽气后可呈负压, 但数分钟后又升至0位。造成交通的原因常 为胸膜有粘连带牵拉使裂口不易关闭所致。
(三)张力性或称高压性气胸 因胸膜裂口形成活 瓣样阻塞,吸气时活瓣开放,气体进入胸腔,呼 气时活瓣关闭,与车胎打气机理相似,气体只能 进入不能排出或排出很少,因此胸膜腔压力迅速 升高,形成高压性气胸,测压时均为较高正压, 若快速抽气降至负压后迅又升为正压。由于高张 力使肺被完全压缩,并推挤纵隔和压迫血管可危 及生命,故需紧急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MJ:自发性气胸临床综述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该病发病率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带来严重处理,气胸亦可致命。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呼吸内科的Maskell教授等就气胸的发病情况、病因、诊断、治疗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BMJ杂志上。

气胸发病现状1991年至1995年间,英国每年因气胸就诊的男性为24/10万人,女性9.8/10万人,住院率男性为16.7/10万人,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新发生气胸的比率。

按此计算,英国每年因气胸住院为8000人次,每人次因气胸住院的平均住院日为1周左右,故气胸消耗了整个国住院病人引起的经济负担达1365万英镑,美国每年用于气胸治疗的费用也高达1.3亿美元。

气胸类型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外伤性(医源性或其他)气胸。

外伤性气胸根据有无基础肺疾病,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者在发病率、死亡率、症状轻重(发作时缺氧程区别。

尽管原发性气胸大多发生在无明显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但此类病人大多会有一些未明确的肺部异常病变一个小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27例非吸烟的原发性气胸患者中,81%在CT上可以看到肺气肿样的改变,而此表现。

由于存在基础肺疾病所致的心肺储备功能减少,继发性气胸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原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常可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抢救处理。

张力性气胸患者脏层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胸积气不能呼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压迫腔静脉使之回流障碍,同时也影响心脏输出功临床上常需高浓度吸氧,锁骨中线第2肋间急诊穿刺减压,进一步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处理。

由于张力性气胸影响因此通常需要在影像学确诊之前作出紧急处理。

张力性气胸的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偏向健侧,部分患者由于患侧胸陷、肋间隙增宽。

诊断大部分气胸患者可通过典型临床特征诊断,小部分气胸患者症状不明显,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

气胸大多数闷气急、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缺如。

继发性气胸由于存在基础肺疾病,较原发性气胸患者症状明显或程度更重。

气胸体征主要表现为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鼓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提示可能存在张准吸气相胸片确诊,因胸透不能提高气胸诊断准确率,故不推荐常规使用胸透检查。

气胸的典型表现为外凸弧形线外透亮度增高,肺纹理消失,线内则为压缩的肺组织(图1)。

图1.重度COPD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片示右侧大量继发性气胸,白色箭头标记处为脏层胸膜包绕塌陷的肺组仰卧位胸片气胸线往往表现不明显,需要积气量较大才能看到,而深沟征则可能是仰卧位时的唯一气胸征象,表深。

CT对于诊断气胸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特别是诊断气胸合并其他复杂肺部病变,如余肺组织与壁层胸膜粘连化影像学引导下的胸膜腔穿刺。

CT能够鉴别巨大肺大疱和气胸。

巨大肺大疱多见于重度肺气肿患者,因肺大疱所在区域缺少肺纹理,影像学上是胸片上肺大疱向周围膨胀,而气胸则呈胸外侧的透光带,气胸线与胸壁相平行。

在CT上两者鉴别相对容易,起气胸。

病因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Stockholm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38例原发性气胸患者,以及1500果显示,88%的患者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女性吸烟者发生气胸的相对危险比(Relative Risk)增加9倍,男另外该研究显示,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由于大麻本身造成的肺实质损伤,以及吸大麻需吸大麻也可导致气胸发生。

原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可能由于瘦高体型男性的肺泡延伸到肺尖距离较远,导致肺泡壁较薄,因此个高发年龄段,原发性气胸多高发于15-34岁,而继发性气胸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

2、继发性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

随着COPD程度之增加;约30%的继发性气胸患者FEV1低于1L。

另外,哮喘、HIV所致的杰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ji 维化、肺癌、肺结核、间质性肺病、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导致气胸发生。

胸内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气胸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32例性手术治疗的女性气胸患作与月经相关,其中7例患者病理学证实有膈肌内膜异位。

因此对于女性气胸患者需要考虑胸内子宫内膜异位的意义。

气胸复发相关因素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吸烟是目前唯一证明的原发性气胸复发相关因素。

一项纳入99例吸烟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率为40%,而未戒烟患者则高达70%。

另外,男性原发性气胸患者复发率随身高增加而增加,开胸或胸腔镜手继发性气胸因合并基础肺疾病,较原发性气胸易复发。

一项纳入182例气胸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约一半患者行率为15.8%,继发性气胸1年复发率则高达31.2%。

经胸腔镜或腋下小切口开胸等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继发性气胸的复发率。

据报道,继发性气胸经胸外科手术治疗胸复发率为3%,而另一研究显示86例未经手术治疗的继发性气胸患者在相同随访期内复发率为43%。

治疗目标气胸患者早期处理目标主要是排除张力性气胸,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由于继发性气胸患者症状较重,较易出现心则常缺乏临床症状,相对不易出现张力性气胸,故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的处理方式不同。

早期研究评估气胸治疗的主要指标为影像学表现好转,病人的临床症状则较少用于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因此早施减少胸膜腔积气。

气胸治疗的目标为排除张力性气胸,减少并发症,减轻气胸相关症状,减少住院,降低复发治疗方法不同指南对于气胸的治疗建议存在明显差异。

气胸的治疗方法有保守观察治疗、胸膜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气胸量大小、气胸发生原因、初发或复发、初始治疗效果等选择治疗的合适方法。

不同指南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的治疗建议的主要差别在会在下文列出。

例如,不同指南对于气胸量大小的定义侧胸壁与肺切缘的距离>2cm为大量气胸,而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则定义胸膜顶与肺尖距离>3cm BTS指南的评价方法可更好地确定行“安全三角区域”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宜患者。

图2.最新BTS指南关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气胸患者处理策略。

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如胸膜腔破口闭合,由于肺毛细血管可自行吸收胸膜腔内积气,因此胸膜腔积气会逐渐减少。

研究提示,保守治气体容积(胸片显示气胸面积)的2.2%。

由于吸氧可使其吸收速度加快4倍,故对保守治疗患者常给予高浓度吸2001版ACCP指南和2010版BTS指南关于胸膜腔穿刺抽气的适应症不同,BTS指南推荐大量原发性气胸(>2而ACCP指南则推荐此类患者使用胸腔闭式引流,仅对于部分需要进一步外科治疗的大量气胸患者使用细管穿由于大口径外科套管穿刺引流治疗效果与细管穿刺引流接近,且细管穿刺可减少病人的不适,故两个指南均不推的外科套管引流,推荐应用Seldinger穿刺法置入细管引流(Seldinger穿刺法采用穿刺针穿入后送入导丝,退胸腔内,从而达到引流目的)。

一项纳入56例大量原发性气胸患者的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胸膜腔穿刺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两者在治疗成功率和穿刺抽气可明显减少住院天数,因此胸膜腔穿刺抽气可以用于治疗大量原发性气胸患者。

早期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尽管只纳入了一个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也提示胸膜腔穿刺抽气和胸腔闭后的效果相似,但前者患者住院率较低。

2、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由于并发症多、症状明显且影响心肺功能,继发性气胸往往需要更积极地处理。

ACCP指南和BTS指南也因此都疗。

继发性气胸患者可行吸氧治疗,但对易发生CO2潴留的患者需谨慎。

尽管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需要胸腔闭式引流,BTS指南还是推荐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小量继发性气胸(1-2cm)患ACCP则不推荐。

相对于原发性气胸而言,继发性气胸的胸膜腔破裂口往往不易自行闭合,因此平均住院天数会延长,部分研究也天数较原发性气胸患者延长10天以上。

气胸患者若持续48h胸膜腔破裂口未闭合,须胸外科医生会诊,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复发风险和手术并一步的外科治疗。

部分不适宜外科治疗的患者则需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或创伤较小的治疗。

3、负压吸引若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膜破口仍未愈合,水封瓶中持续气泡逸出,肺复张不完全,可考虑加用负压吸引。

理论上体引流,使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接触而促进脏层胸膜破裂口愈合。

但一项纳入23例气胸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张率,也并不减少住院时间。

因此BTS指南不推荐气胸患者常规使用负压吸引,仅推荐用于肺复张不佳的患者。

作为高流量低压吸引治疗的H2O,高流量低压吸引可以减少漏气,同时也可避免吸入人体的气体大量进入胸管而减少了有效呼吸。

另外,需性肺水肿,胸腔闭式引流早期应避免使用负压吸引。

4、外科治疗腋下小切口开胸与胸腔镜均已成功应用于复发性气胸的治疗。

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66例原发性气胸和口开胸和胸腔镜治疗效果显示,两者在术后复发率(2.7%VS3%)和疼痛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但较腋下小切口开时较长,但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以术后使用患侧手臂为准),恢复正常生活更快。

5、胸膜固定术经胸管注入四环素类药物和滑石粉等硬化剂,以及手术过程中用纱布擦拭壁层胸膜或注入硬化剂,可诱发无菌性连,从而消灭胸膜腔间隙,该法称为胸膜固定术。

经胸管注射硬化剂为化学性胸膜固定术,而经手术则为外科性起的局部疼痛,胸膜固定需充分的胸膜麻醉和镇痛。

来自台湾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214例原发性气胸患者,评估使用米诺环素行胸膜固定术的效果,所有患者照原则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胸膜固定治疗。

结果显示,行胸膜固定治疗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29.2%,明显低于对照但胸膜固定也受到一定的质疑。

有研究显示不加行胸膜固定术患者1年复发率为33%,低于上述对照组的49.1%早期的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对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和加用四环素或滑石粉行胸膜固定的复发率进行结果发现,行胸膜固定组患者复发率为8%,而对照组则高达36%。

由于外科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气胸患者术后复发率,仅3%,低于报道提示的胸膜固定术的复发率,因此BTS指南不适宜外科手术治疗的持续性漏气患者,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对患者的建议气胸复发率高,因此需要告知患者哪些症状提示气胸复发,需要及时就诊。

BTS指南推荐所有患者在气胸初发2-4周后需在呼吸科就诊,复查气胸吸收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础肺疾病,以在症状消失后可考虑参加正常工作和活动。

但剧烈运动和身体碰撞运动需在影像学提示气胸完全消失后方可进行需告知患者戒烟可显著降低原发性气胸的复发,相对危险降低约40%,以帮助其成功戒烟。

尽管戒烟为临床治疗但气胸患者戒烟成功率很低,研究显示80%以上的患者在气胸发作后仍继续吸烟1年以上。

1、潜水由于水下活动可增加气胸复发率,且在潜水上升过程气胸量又会加大,增加张力性气胸发生风险,因此BTS指南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终生避免潜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