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路径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一旦理论脱离了具体民族实际,就不可能具有掌握群众的力量和价值。要推动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就要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民众感召力和亲和力;要善于把民族化以及本土化语言运用于大众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密切关注同人民群众的思想交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定义及民族文化氛围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定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而又有机统一的。首先,实践大众化的前提是理论大众化。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对实践和创新大众化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离不开理论的大众化,。其次,理论大众化成果的直接体现是实践大众化。理论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大众化,广大人民大众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自觉程度和正确程度是检验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大众化。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传承与积淀,表现出的与时代同步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大众情怀,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态多样,受众群体相当庞大且在后代的发展继承中满足了各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文化需求。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也在另一方面促进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当代民族文化路径的主要表现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我们看到承接与拓展民族文化路径的主流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自适性和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这让我们不得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传播与传承马克思主义要做到思想明确、理论简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