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_1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_1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_1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 培养计划 () 同济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八年一贯,本、硕、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

通过八年的培养,学生将在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服务,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水平。

一、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一) 学习年限为八年。

(二) 时间分配:

医学预科阶段:

主要为通识教育和生命科学课程教学 2 学年(14 学期) ;基础医学阶段:

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57 学期) ;临床医学阶段:

主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810 学期) 以及临床医学实习 1 学年(11-12 学期) ;二级学科培养及学位论文训练:

二级学科培养 2 学年(1316 学期) ;学位论文在培养后期完成,时间不超过 20 周。

自临床实习起,原则上不安排寒暑假。

1 / 11

二、业务培养目标培养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一)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科学的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有优良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基本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二) 有较广泛的社会人文、行为心理科学知识基础,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有基本的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康复医学、传染病及祖国传统医学知识,掌握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

(三) 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开拓创新、向高、精、尖领域拓展、分化和深化的发展潜力,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有一定的第二外语(首选德语) 的基础;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管理和应用能力;养成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身心健康,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大学英语、德语、计

---------------------------------------------------------------最新资料推荐------------------------------------------------------ 算机应用、自然辩证法、心理学与行为科学、伦理学、法律基础、医学文献检索; 2、生命科学课程:

生命科学导论、遗传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

3、基础医学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分子遗传学; 4、临床医学课程: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中医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 5、预防医学课程:卫生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全科医学。

四、主要实践环节军训、临床学科实习等五、教学安排(一) 坚持八年一贯、本硕博连读的原则,实行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和整体优化。

(二)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利用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 优化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将教改成果逐步应用于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3 / 11

(四) 强化医学生素质教育,通过早期接触临床以及医学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从医理念和学习兴趣。

(五) 强化外语教学:

公共外语的教学主要在预科阶段完成,专业外语的教学贯穿于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全过程。

并开设中级英语口语等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对能力。

开设基础德语课程,要求学生达到相应水平。

(六) 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分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由基础课教师担任;第二阶段由临床课教师担任,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第三阶段导师由临床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担任,负责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并指导完成学位论文。

(七) 坚持培养标准,实行淘汰制,除按照同济大学有关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执行外,在学习中安排分流出口。

六、分流为保证医学院八年制学生的培养质量, 按照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实行在读八年制学生分流制。

出口(一)第二学年末:

在预科培养阶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从八年制中淘汰,分流到相关专业学习。

1、按照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需要进行转系(或专业) 、退学等;

2、累计不及格课程学分达 10 学分以上(含

---------------------------------------------------------------最新资料推荐------------------------------------------------------ 10 学分) ; 3、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

出口(二)第五学年末: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从八年制中淘汰,分流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并补修一年临床实习课。

1、累计不及格课程学分达 20 学分以上(含 20 学分) ;

2、以下主干课程中有三门及三门以上不及格者: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分子遗传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 3、未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4、未通过上海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5、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

七、毕业与授予学位 (一) 符合以下条件者,颁发医学本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同时授予医学学士:

1、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核合格,规定的主干课程补考不超过三门(含三门) ;

2、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3、通过上海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4、毕业考试(含毕业临床技能考试) 合格;

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6、在学习期间未因各种原因受过学校纪律处分。

(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颁发医学本科、医学硕士毕业证书及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学位证书:

5 / 11

1、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核合格,规定的主干课程补考不超

过三门(含三门) ; 2、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3、通

过上海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4、毕业考试(含毕业临

床技能考试) 不合格但补考合格; 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仅达到

硕士论文水平。

(三) 以上条件都未达到,符合学校本科毕业条件和学士学位

授予条件者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

八、实践环节安排表见表二九、课外安排一览表见表三

十、有关说明本培养计划中未涉及的有关要求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

定执行。

表一 2004 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各学

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

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一、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A1 形势任务 0 111111111 1 A1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 1-4

14 238 4442 A1 文法学院毛泽东思想概论 1 1. 5 17 1(1) A1 文法学院思想道德修养查 1. 5 17 1(1) A1 电信学院计

算机基础查 2. 5 34 2(1) A1 体育部体育查 4 136 2222 A1 文法学院邓小平理论 2 2. 5 34 2(1) A1 电信学院计算

机程序设计 VB 查 2. 5 34 2(1)1(1) A1 文法学院法律基础

查 1. 5 17 A1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5 34

2(1) A1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查 1. 5 17

---------------------------------------------------------------最新资料推荐------------------------------------------------------

1(1) A2 电信学院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查 2. 5

34 2(1) A2 电信学院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查 2. 5 34 2(1)

A2 电信学院Web 技术及应用查 2. 5 34三选二2(1) A3 查 8 136 见教务处选课表 B1 化学系基础化

学 1 5 85 5 B1 数学系高等数学(B) 1-2 10 170 55 B1

化学系医用有机化学 2 4 68 4 B1 物理系普通物理学(B)

2-3 6 102 33 B1 化学系有机化学实验查 1. 5 51 513

B1 物理系普通物理实验查 1. 5 51 5121 续前表各学

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

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二、学科基础课程C1

细胞生物学 3 3 51 3 三、专业特色课程E1 生命学院生命

科学导论查 3 51 3 E1 临床医学导论与实践查 2 34 2

E1 生命学院现代生物学实验* 查 1 32 322 E1 生物化学 3 4

68 4 E1 细胞生物学实验查 1 27 272 E1 生物化学实

验查 1. 5 51 513 E1 生命学院生物技术概论及应用查 2 34

2 E1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查 4 68 22 E1 生命学院生物

统计学 4 3 51 3 E1 普通微生物学 4 2 34 2 E1 分子

生物学 4 2 34 2 E1 遗传学 4 3 51 3 E1 遗传学实验

* 查 1. 5 27 272 E1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查 0. 5 17 171

E1 分子生物学实验查 0. 5 17 171 E1 生命学院物理化学

7 / 11

查 2 34 2 续前表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一、通

识教育与基础课程A1 外语学院德语查 12 204 444 A1 武

装部军事理论查 1 17 1 A1 图书馆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

查 3 51 3 二、学科基础课程C1 医学免疫学 6 2. 5 51 173

C1 病理生理学 7 3 51 3 C2 细胞显微与亚

显微技术现代组织胚胎学进展查 1. 5 24162 C2 查 1. 5 24

2 C2 卫生法规查 1. 5 24 2 C2 卫生事业管理查 1. 5

24四选三 2 三、专业特色课程E1 科研方法训练(1) *

查 2 34 2 E1 人体解剖学 5, 7 4. 5+3. 5 187 51+3465

E1 组织胚胎学 5 4 85 345 E1 生理学 5 5 85 5 E1 机

能实验学查 1. 5+1. 5 102 51+5133 E1 医学微生物学 6 2. 5

51 173 E1 病理学 6 5. 5 119 517 E1 医学心理学 6 2 34

2 E1 医学分子遗传学查

3 51 3 E1 医用寄生虫学查

2 51 17

3 E1 神经生物学查 2 3

4 2 E1 科研方法训练

(2) * 查 2 34 2 续前表各学期周学时分

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

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

三十四十五十六三、专业特色课程(续)E1 药理学 7 4 68

4 E1 医学伦理学查 1 17 1 E2 法医学

---------------------------------------------------------------最新资料推荐------------------------------------------------------

查 2 34 2 E2 病理学高级教程查 1. 5 24 2 E2 断层解

剖学查 2 34三选一 2 续前表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一、通

识教育与基础课程A1 文法学院科学社会主义 8 2 34 2 A1

文法学院自然辨证法 10 2 34 2 二、学科基础课程C1 全

科医学查 2 34 2 三、专业特色课程E1 实验动物学查 1

34 342 E1 卫生学 10 3. 5 68 17 4 E1 流行病学查 2 34

2 E1 医学统计学查

3 51 3 F1 诊断学

7 7. 5 153 519 F1 内科学(1) 8 4 85 365 F1 外科学

(1) 8 3 68 344 F1 妇产科学 8 4 85 364 F1 影象诊断

学查 2. 5 51 213 F1 核医学查 1. 5 24 32 F1 内科

学(2) 9 4 85 365 F1 外科学(2) 9 6. 5 136 518 F1 儿

科学 9 3. 5 68 244 F1 耳鼻喉科学查 2 34 152 F1 眼

科学查 2 34 152 F1 皮肤性病学查 2 34 92 F1 口腔

科学查 2 34 2 F1 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 10 3. 5 68 17 4

续前表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性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三、专

业特色课程(续)F1 中医学 10 3 51 9 3 F1 传染病学查

9 / 11

2 34 9 2 F1 神经病学查 2 34 6 2 F1 循证医学查 2 34

2 F1 急诊医学查 2 34 2 F2 人类生殖

医学查 2 34 2 F2 专业英语查 2 34 2 F2 临床免疫学

查 1. 5 24 2 F2 临床药理学查 2 34 2 F2 实验核医学

查 1. 5 24五选三12 2 1、* 表示该课程于暑假实践周期间进行; 2、暑假实践周课时未

计入周学时。

表二实践环节安排表序号课程号名称学

分学期周数地点上机时数备注1 360002 军训 2 2 3 校内

2 通科实习 4811 48 各教学医院

3 预防医学实习

4 13 4 预防

医学实习基地 4 二级学科培养及科研(1)2113 21 5 二级学

科培养及科研(2)2514 25 6 二级学科培养及科研(3)2215 22

7 论文撰写与答辩2019 20 8 9 10

11 12 合计 142 143 表三学时、学分汇

总表选修课学分类别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必修课学分

限选任选通识教育课程 112267 54 5 8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基础

课程 527 28 28 0 0 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259 15 10. 5 4. 5 0

学科基础课程跨学科基础课程 0 0 0 0 0 专业基础课程 179391 89.

5 1. 5 0 专业特色课程专业课程 122864 59 5 0 合计

4929265 241 16 8 表四课外安排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或

内容周学时学期要求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上机 1 1 2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外 1 1 文献阅读 3 思想品德修养课外 1 1 文献

---------------------------------------------------------------最新资料推荐------------------------------------------------------ 阅读 4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外上机 1 2 5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外 1 2 文献阅读 6 法律基础课外 1 2 文献阅读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外 1 3 文献阅读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外 1 4 文献阅读表五选修课程一览表基础医学类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细胞显微和亚显微技术 5 24 1. 5 病理学高级教程8 24 1. 5 现代组织胚胎学进展 5 24 1. 5 卫生事业管理 8 24 1. 5 法医学 7 32 2 断层解剖学 8 32 2 卫生法规 6 24 1. 5 临床医学类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期学时学分专业英语 8 32 2 人类生殖医学 8 32 2 临床免疫学 10 24 1. 5 全科医学 9 32 2 临床药理学 10 32 2 实验核医学 10 22 1. 5

11 / 1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附件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 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一、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入学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 一、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年限,具体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自行规定。 二、培养原则。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课程学习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应根据硕士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学位课程应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应涵盖人文素养、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本专业代码:100301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初级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态度目标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 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的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3.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和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看护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9.掌握常见急症的诊断、急救处理原则。 10.掌握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培养方法及要求 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20学分 自然辩证法3学分(54学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6学时) 外国语(英或日) 6学分(216学时) 医学统计学3学分(54学时)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4学分(68学时)

四川高职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李锡忠(教务处副处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负责人、 副教授) 樊先茂(医学系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管理设备与维 护专业负责人、副主任技师) 项目组顾问 宋彬(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干事长、中华放射学 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 射科主任、教授) 黄林(四川省医学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总技师长、副主任技师)项目组成员 校内高毅(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 王丽霞(附属医院心电B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明英(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管技师) 何嘉(医学系医学影像教研室讲师、主治医师) 廖林(附属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 校外刘荣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主任、副 教授) 翟昭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放射诊断教研室主 任、教授) 陈家源(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 黄小华(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主任技 师) 汤春贵(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谢应朗(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杨福州(雅安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管技师) 李华(雅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胡思林(中国人民解放军37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 技师)

朱毅(原雅安市医疗器械修配所维修科主任、主管技 师) 周刚(雅安市中医院放射科主任、主治医师) 聂果(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1 建设基础 1.1 专业开办历史与现状 学院该专业前身为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雅安卫生学校的放射专业,1952年开始招收放射技士专业,1984年系统招收放射医士专业,1993 年分别招收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0年起与四川大学、川北医学院联办三年制成人大专班,2002年招收五年制高职大 专班,2003年招收三年制大专班。2005年规范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培养近5000名医学影像毕业生,分布于川、渝、西藏及部分沿海 城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大多数成为业务骨干,部分已成长为科室主任 和院级领导;以雅安医疗机构为例统计,90%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均为 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本专业现有在校生1358人,有教学 临床一体化实训室16个,总面积1200 ㎡,拥有的CT、彩超、B超、CR等医疗设备,总值达1200余万元。建立了包括雅安市人民医院、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校外实训基地63家。纵观川、藏、渝的高职高专院校,系统成熟开办专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仅3所,分别位于川东、川西、重庆;而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西南 地区高职高专中办学最早、规模最大、质量可靠、就业良好,获得了 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和香港华夏基金会重点资助短缺 优势专业。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 (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最新最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创新精神,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诚信关爱,防病治病,搞好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入户寻访,预防为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或转送上级医院处理。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各专业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8.履行医德义务。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二)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计算机、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前常见急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的知识。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疾病预防、康复、临终关怀以及流行病学、循证医

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201214LY1]宁波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说明:培养方案中出现红色字体的地方是有问题的地方。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扎实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及预防等方面工作,并具有一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 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崇高职业道德,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深入认识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 2、主要课程 临床医学方向模块: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医学影像学方向模块: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CT诊断学、影像技术学、 核医学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5,最低学分:224)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224学分方能毕业(其中4个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为免费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医学学士。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模板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引言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是的,下一步往哪走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只有单程票,我们无法选择回头,无法驻足,只有不停地向前。所以,你的前方在哪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已成历史,未来属于自己的。 作为医学生的我,又如何走好自己的下一步呢?只有认真规划,仔细执行,下一步才有精彩可言。 一位智者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如下是我的十年人生规划书: 一.确定目标 美好愿望:我希望自己可以充实地过每一天,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健健康康,幸福快乐! 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求知和进取能帮人从病痛之中摆脱出来。 职业方向:医疗行业

总体目标:当一名医术精明,经验丰富,高职业道德素质,人人佩服,人人信赖的医生。 已进行情况:职业道德在进行中,医学知识在刻苦的学习中,学会在同龄人中确立威信度,让被人认可自己,信任自己。 二.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 1.个人分析: (1)自身现状:兴趣、能力、性格等 兴趣: 生活兴趣:我兴趣广泛,如喜欢逛街,喜欢旅游,喜欢集邮,喜欢手动制作些手工艺品,喜欢可爱的东西,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 职业兴趣:我喜欢那些穿着白大褂、以睿智丰富的知识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自己也喜欢当医生。 职业价值观:我认为医生首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要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严谨的科学态度。 能力:我的管理和学习能力还不错。从班里的学习委员和当社团的会长这两点来看,我的办事能力是可以的,管理组织能力也得到别人的肯定,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好的学习能力为我以后的职业能力打下了基础。 性格:我是比较喜欢独立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_1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 培养计划 () 同济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八年一贯,本、硕、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 通过八年的培养,学生将在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服务,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水平。 一、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一) 学习年限为八年。 (二) 时间分配: 医学预科阶段: 主要为通识教育和生命科学课程教学 2 学年(14 学期) ;基础医学阶段: 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57 学期) ;临床医学阶段: 主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810 学期) 以及临床医学实习 1 学年(11-12 学期) ;二级学科培养及学位论文训练: 二级学科培养 2 学年(1316 学期) ;学位论文在培养后期完成,时间不超过 20 周。 自临床实习起,原则上不安排寒暑假。 1 / 11

二、业务培养目标培养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一)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科学的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有优良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基本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二) 有较广泛的社会人文、行为心理科学知识基础,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有基本的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康复医学、传染病及祖国传统医学知识,掌握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 (三) 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开拓创新、向高、精、尖领域拓展、分化和深化的发展潜力,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有一定的第二外语(首选德语) 的基础;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管理和应用能力;养成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身心健康,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大学英语、德语、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

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自然辩证法 18 1.5 社会科学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社会科学部 3.英语 144 12 外国语言学系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 公共卫生学系 (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检验与临床 30 2 医学检验系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医学检验系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医学检验系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201611模板-与2013版相比,主要项目应有适度调整与优化)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0201K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要求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 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 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要求 1.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3. 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00201K)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以及较高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培养目标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 培养目标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完善自我,不断追求;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培养目标4:尊重患者个人信仰、隐私和人格,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树立沟通意识。 培养目标5: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态度。 培养目标6: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培养目标7: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8: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培养目标9: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

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培养目标10:具有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基 本能力。 培养目标11: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目标12: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 . 培养目标13: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 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培养目标1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临床医疗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临床医疗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毕业要求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临床医学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关爱生命,平等、博爱,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专业精神。 毕业要求2: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有良好的医德。毕业要求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勤奋务实,追求卓越,具备在医学某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作者:佚名 |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时间:2011-06-04 | 【大中小】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一、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思路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临床技能学教研室) 所属学科名称:临床基本技能 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着以学科为主体的传统模式。然而该模式日益落后于21世纪培养创造 性医学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以临床医学“三基”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PBL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娴熟临床技能的创新性医学人才。 传统的临床基本技能主要靠《诊断学》课程教学来完成,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且以理论讲授为主, 辅以临床见习,时间短,学生缺乏系统训练和实践机会,特别是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缺陷更为突出。为此,建立全方位的系统的临床训练平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以《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南,国家 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蓝本,有机整合体格检查、症状学、病史采集及沟通技能,心电图、心肺复苏、临床 常用诊疗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妇产科基本技能及实验诊断学等内容。形成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综和性的,覆盖内、外、妇、儿、五官、眼科、精神卫生等基本技能的全新实践课程体系。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第 二临床学院临床技能的重要教学基地,办成广东省广东省执业医师培训和考试中心。经过3到5年的建设与实践最终建立临床技能学教研室,发展成为医学科学的新兴学科。 二、实验教学 (一)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临床教学,临床基本技能教学至关重要。要充分调动各教学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改革与创新。从 资金投入及人员配置上给与足够倾斜,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投入和条件的完善配套,加强师资培训,依托学 校多方托展临床见习基地。为《临床基本技能》的临床教学提供足够保障。 2、提高临床技能教学的地位,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地位。加大临床技能教学比重,理论教学和 实践教学的比例1:2。由原来每学期临时抽调教学人员的教学方式变为以中心专职教师为主体根据教学 需要抽调部分临床带教老师参与教学。保证教学需要。将原有内、外、妇、儿、精神、眼、耳鼻喉科专业 技能独立教学方式,整合成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集教学、科研、培训、开发为一体的实践教学 中心。 3、加强临床技能教学课程建设,以《全球医学教育最低要求》为指南,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 蓝本,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将体格检查、症状学、病史采集、沟通技能、实验诊断、心电图、诊疗操作、急救技术、手术基本技能等整合成一个全 新的课程—“临床基本技能学”。 4、中心面向五年制、七年制医学生,同时做为临床研究生的教学基地和执业医师的培训基地。为手 术科室开展新手术提供动物实验外科技术平台。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力争成为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专科医师的培训基地、临床教师培训基地。中心对校内为开放,建设成为全民急救医学常识培训基地,为 提高广东省全民素质做贡献,真取建设成为省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

经济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是山东政法学院为适应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山东政法学院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济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特色的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该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和法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注重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培养,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经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研究、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掌握和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运用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熟悉市场机制运行规律,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

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一临床医学院根据《牡丹江医学院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按照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的要求,特制订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 一、临床医学专业现状 临床医学专业是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专业,牡丹江医学院特色专业。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目前有专业教师32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2人;教授57人;副教授65人;讲师10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业教学基本设施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校内实训基地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是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专业实验室55个,面积10814平方米,实验教学仪器和模拟教学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2145万元,有21个专业实习基地,能较好地完成专业全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 二、专业发展建设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服务高教强省战略。结合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重医德、强技能、为基层”的专业特色。本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

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建设理念,按着“体现先进性、突出应用型、强调针对性、拓展创新型、兼顾适应性”的建设原则,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积极创建特色应用型本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医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一)总体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 突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专业-学科-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力争“十三五”期间把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有特色、高水平的品牌专业,成为省内综合实力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供示范的省级品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 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和纵深学习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毕业生。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

数理经济创新班(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理经济创新班(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创新班按照“经济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的“4+”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班目标定位于培养富有国际视野、研究方法规范化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事经济研究及经济预测与分析能力的经济学精英人才,以及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部门从事数据分析、规划、设计、建模、评价、控制和决策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创新班每年从经济学院本科新生中按照“划定门槛、自愿报名、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产生,实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并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掌握中级以上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经济学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备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较深入的学术研究的能力; 2.能够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较复杂的经济建模和定量计算,以及深入的经济系统分析;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I、高等代数与矩阵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随机过程、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程序设计、经济系统分析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穿插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数理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课程实习中,旨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课程内容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掌握社会经济调查方法,学会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经济系统分析。专业实习共4周,安排在第8学期执行,鼓励学生到政府、金融和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以此加强学生经济分析、预测、评价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12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主要专业实验: 统计软件R语言编程;经济预测与MATLAB实现;计量经济学EVIEWS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l、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并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 2、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3、掌握人体各阶段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4、掌握人体各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急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知识。 7、掌握疾病预防、保健、康复、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 8、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9、掌握一般危急重症的诊断、处理知识。 10、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辨证施治原则。 11、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的能力。 2、具有系统、规范、准确进行查体及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二)专业代码:6301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招收普高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2、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及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基层,具有现代医学理念,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从事医疗及预防等方面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1、专业基本能力 (1)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礼仪修养、人际沟通、行为气质、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都较强。与人交流能力,如接受权威、谈话技巧、合作行为能力;与自我有关的行为能力:如情感表达、道德行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等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指导等;解决问题能力等。 (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包括现代化办公能力、运用网络能力、计算数值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审美与设计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实施学习计划,选择自主学习方式、利用网络高效学习;信息处理能力:获取信息,阅读法、询问法搜寻信息;选择信息内容、收集信息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获取数据、数据整理、数字运算等能力。 (3)专业能力:①掌握临床医学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

有防治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的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②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③熟悉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④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语书刊。⑤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能力) a.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b.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c.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d.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e.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f.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g.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h.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i.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j.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k.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可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如县及县以下各级医院、各级康复保健单位、医药企业和公司就业,从事临床医疗、医技、社区卫生保健及医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五、课程设置 (一)课内教学进程计划及时间分配表(见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