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完整性代码

合集下载

第5章sql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第5章sql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CHECK约束是限制用户输入某一列的数据取值,即该 列只能输入一定范围的数据。 CHECK约束可以作为表定义的一部分在创建表时创建, 也可以添加到现有表中。表和列可以包含多个CHECK约束。 允许修改或删除现有的CHECK约束。 在现有表中添加CHECK约束时,该约束可以仅作用于 新数据,也可以同时作用于已有的数据。默认设置为 CHECK约束同时作用于已有数据和新数据。当希望现有数 据维持不变,则使用约束仅作用于新数据选项。
5.2.4 默认值(DEFAULT)约束
默认约束是指在用户未提供某些列的数据时,数据库 系统为用户提供的默认值。从而简化应用程序代码和提高 系统性能。 表的每一列都可包含一个DEFAULT定义。可以修改或 删除现有的DEFAULT定义,但必须首先删除已有的 DEFAULT定义,然后通过新定义重新创建。 1.利用Management Studio定义(删除)default约束 步骤1:右键要建立default约束的表选择“修改”。 步骤2:在弹出的窗口中对应字段的“默认值或绑定”处 输入默认值。 步骤3:点击保存即可。
PRIMARY KEY约束在表中定义一个主键,唯一的标 识表中的行。一个表只能有一个PRIMARY KEY约束。
当向表中的现有列添加PRIMARY KEY约束时,SQL Server将检查列中现有的数据以确保现有数据遵从主键的 规则,即无空值、无重复值。 每个表都应有一个主键。主键可以是一列或列组合。
CREATE TABLE kc_new (5-4)
(课程号 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pk_kch1 PRIMARY KEY, 课程名 CHAR(16) NOT NULL CONSTRAINT ix_kcm1 UNIQUE,
学分 SMALLINT,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好性、并发控制和恢复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靠谱性和正确有效, DBMS 一定供给一致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保护也为数据控制,主要包含数据库的安全性、完好性、并发控制和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备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改正或损坏。

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大批数据集中寄存,为很多用户共享,使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安全举措是一级一级设置的。

在 DB 储存这一级可采纳密码技术,当物理储存设施失窃后,它起到保密作用。

在数据库系统这一级中供给两种控制:用户表记和判定,数据存取控制。

在 ORACLE 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安全体制作以下工作:防备非受权的数据库存取;防备非受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审计用户动作。

数据库安全可分为二类: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是指在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体制,包含:有效的用户名 /口令的组合;一个用户能否受权可连结数据库;用户对象可用的磁盘空间的数目;用户的资源限制;数据库审计是不是有效的;用户可履行哪些系统操作。

数据安全性是指在对象级控制数据库的存取和使用的体制,包含:哪些用户可存取一指定的模式对象及在对象上同意作哪些操作种类。

在 ORACLE 服务器上供给了一种随意存取控制,是一种鉴于特权限制信息存取的方法。

用户要存取一对象一定有相应的特权授给该用户。

已受权的用户可随意地可将它受权给其余用户,因为这个原由,这类安全性种类叫做随意型。

ORACLE 利用以下体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用户和模式;特权;角色;储存设置和空间份额;资源限制;审计。

数据库的存取控制ORACLE保护信息的方法采纳随意存取控制来控制所有用户对命名对象的存取。

用户对对象的存取受特权控制。

一种特权是存取一命名对象的同意,为一种规定格式。

ORACLE 使用多种不一样的体制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此中有两种体制:模式和用户。

第二章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完整性(DataIntegrity)是指数据的精确

第二章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完整性(DataIntegrity)是指数据的精确

第二章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是指数据的精确性(accuracy)和可靠性(reliability),它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数据和防止因错误的信息的输入造成无效操作或错误信息而提出的,保证在一个应用程序更新数据的过程中数据的语义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主要分为三类: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以及用户定义的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其中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主要包括域完整性(Domain Integrity)和其他自定义完整性。

为维护数据库德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必须提供一种机制来检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看其是否满足语义规定的条件。

这些加在数据库数据上的语义约束条件称为数据库完整性规则,它们作为模式的一部分存入数据库中。

完整性控制是指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要遵守完整性规则,才能保证数据的语义正确性,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目的是在合法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过程中,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完整性检查机制是指在DBMS中检查数据是否满足完整性条件的机制。

由DBMS在执行更新动作时,检查是否满足预定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来进行控制。

广义的完整性控制包括故障恢复、并发控制。

而一般所指的完整性控制是指基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规则,如: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等。

SQL中两种主要的数据完整性控制机制是指完整性约束规则的定义和检查以及触发器(Trigger)机制。

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三个功能:(1)定义功能,即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2)检查功能,即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书否违反了约束条件;(3)如果发现用户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完整性控制机制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定义完整性时就立刻进行检查的,例如实体完整性的定义;另外一种是定义完整性之后进行检查的,例如参照完整性的定义。

数据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3.5 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中数据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正确的特性,一般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一、实体完整性是保证表中记录唯一的特性。

即在一个表中,不能有重复的纪录。

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字段的值或几个字段的值能够唯一标识表中的一条记录,这样的字段称为侯选关键字。

主关键字:在一个表中可能会有几个具有这种特性的字段或者字段的组合,这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主关键字。

在VFP中将主关键字称做主索引,将侯选关键字称为侯选索引。

实现方法:在VFP中利用主关键字(主索引)或候选关键字(候选索引)来保证表中记录的惟一性。

例1. 打开数据库“成绩管理”,为学生表中的“学号”字段建立主索引(升序)。

二、域完整性1.域:列的取值的范围(EG:数学中的定义域)域完整性:列的取值范围合理性我们以前在创建表的时候指定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宽度来限制字段的取值类型和取值范围,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列里能输入什么样的数据严格要求。

2.实现域完整性的方法:设置列的有效性规则,设置列的默认值⑴设置列的有效性规则例2. 设置“成绩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表中年龄字段的有效性规则:要求学生表中的年龄必须在15-22之间,否则就认为输入无效!并提示“年龄只能在15-22岁之间!”例3. 设置“学生”表中系部字段的有效性规则:要求系部列的取值必须是四个系之一,如果输入其他值就认为输入无效!并提示“该系部名不存在!”例4.设置“成绩”表中成绩的有效性规则为:成绩只能在0-100分之间,如果用户输入错误,则提示“成绩不在范围内!”⑵为列设置默认值例5.对“学籍”表进行修改,设置“入学日期”的默认值为2009-08-26,然后打开表,输入一条新记录,观察现象例6. 对“学生”表进行修改,设置“系部”列的默认值为基础部,然后打开表,使用Append命令输入一条新记录,观察现象三、参照完整性1.思考:⑴如果同学们在填学生表的时候将自己的班级名称写错了, 写成了一个学校中根本不存在的班级, 这样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数据库完整性(好)资料重点

数据库完整性(好)资料重点
▪ 参照完整性保证被参照表和参照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 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无意义的数据; ▪ 可以禁止在从表中插入被参照表中不存在的关键字的记录。
❖ 参照完整性的常见实现机制包括:
▪ 外键(Foreign Key)、检查(Check)、触发器(Trigger);存 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 常见的实现机制包括:
▪ 规则(Rule)、创建数据表时的所有约束(Constraint)、触发 器(Trigger)、存储过程(Stored Produre);
二、在SQL Server 2005中实现数据完整性
❖ SQL Server 2005提供了完善的数据完整性机制,主 要包括规则、默认值和约束3类;
第六章 数据库完整性
授课教师:刘跃娟 2013-12-6
数据库完整性
❖ 数据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的正确和完整与否将直接影响数据 库的使用。
❖ 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概念;
▪ 数据的安全性
➢ 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 防范对象: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
▪ 数据的完整性
➢ 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 确的数据
❖ 实体完整性: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实体都有区别于其他实 体的特征,即在数据库中,所有的记录都应该有惟一的标识, 这就是实体完整性的含义(规则2.1:实体完整性规则)。
❖ 常见的实体完整性机制包括:
▪ 主键(Primary Key);惟一码(Unique);
2)参照完整性
❖ 参照完整性是指在两个表的主键和外键之间数据的完整性,其 含义包括:
➢ 防范对象: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
本次课内容
一. 数据完整性概述 二. 在SQL Server 2005中实现数据完整性

检查sql数据库是否损坏的语句

检查sql数据库是否损坏的语句

一、检查数据库完整性的重要性在数据库管理中,数据库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数据库损坏或不完整,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定期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是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二、检查数据库完整性的方法1. 使用DBCC CHECKDB命令DBCC CHECKDB是SQL Server提供的一个用于检查数据库完整性的命令。

它可以检查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的完整性,包括表、索引、视图等。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来运行DBCC CHECKDB命令:DBCC CHECKDB ('database_name');2. 使用DBCC CHECKTABLE命令DBCC CHECKTABLE命令可以用来检查数据库中特定表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来运行DBCC CHECKTABLE命令:DBCC CHECKTABLE ('table_name');3. 使用DBCC CHECKFILEGROUP命令DBCC CHECKFILEGROUP命令可以用来检查文件组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来运行DBCC CHECKFILEGROUP命令:DBCC CHECKFILEGROUP ('filegroup_name');4. 使用DBCC CHECKALLOC命令DBCC CHECKALLOC命令可以用来检查分配给数据库对象的存储空间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来运行DBCC CHECKALLOC命令:DBCC CHECKALLOC;三、检查数据库完整性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完整性检查之前,应该备份数据库以防止任何意外发生。

2. 在生产环境中进行完整性检查时,应该避免对数据库进行写操作,以免影响正在运行的业务。

3. 对于大型数据库,完整性检查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应该安排在系统负载较低的时段进行。

四、检查数据库完整性的建议1. 定期检查数据库完整性,例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完整性检查。

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完整性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4 默认 ( E A L . D F U T)约 束 。
它 为表 中某 列建 立一 个默 认值 , 当用户插 入 记录 是 ,如 果没 有 为该 列提供 输入 值 , 统 自动采用 默 认值 。 系 默认 值可 以使 常量 、 内置 函数或表 达式 ,采 用默 认约 束可 以提 高输入 记录 的速 度 。 5 外键 (OE G E )约束 。 . FR INK Y 外键 为 一个表 中的一 列或 列组合 ,虽 不是 该表 的主 键 ,但却 是 另一 个表 的主键 。通过 外键 约束 可 以为相关 联 的两个 表建 立联 系 ,实 现数据 的引用 完整性 ,维 护表 之 间数据 的一致 性关 系 。 ( )使 用规 则 实现数 据完 整性 二 规 则 是 一种 数 据 库 对 象 ,用 于 限制 输 入值 的取 值 范 围 。 与 C EK约束 比较 ,规 则更 加简 明 ,可 以在 建表 时 由 C ET AL HC R AET BE 语句 将其 作 为表 的一 部分进 行指 定 ,在一 个列 上智 能应 用一 个规 ( )实体 的完整 性 一 则 ,并 且规则 只 需定 义一 次可 以多次 应用 多个 表或 多个 列 ,也可 实体 即为数 据库 中表的记 录。 在表 中, 每一条记 录都需要 非空 , 以应 用 到用户 定义 的数据类 型上 。触 发器 是一 种 实施 复杂 的完整 并且 键值不 重复 ,保证 了数据所代 表的任 何事物都不 存在重 复。 性 约束 的有效 方法 ,当对它 所保 护 的数据 进行 修 改时 自动激 活 , ( )域 完整 性 二 防 止对数 据进 行不 正确 、未授 权 或不 一致 的修 改 。 在使 用之 前 ,采用 CE T UE r l—a e 行创 建 ;然后 R AE RL u enm 进 组成 记录 的 列成 为域 。表示 输入 表 中指定 列对 的数 据必 须具 有 正确 的数据 类 型、格 式和 有效 的数据 范 围 。 绑 定至 列或用 户 定义 的数据 类 型上 ,当某 个字 段不 再 需要规 则对 ( )引用完 整性 三 其 输入 的数据 进行 限制 时 , 以通 过 s—n idu e“ 可 p ub nr l 表名 . 字段 对于 有关 联 的两个 或两 个 以上的表 ,通 过使 用主 键和 外键 或 名 ”进行 删除 。 主键 和 唯一键 之 间的关 系 , 使得 表 中的键值 在所 有表 中保 持一 致 。 ( )使 用默 认值 实现数 据完 整性 三 ( )用 户定 义 的完 整 性 四 默认 也是 党项 表 中输入 记录 时 ,没有 为某 列提供 输入 值 ,如 表示 在应 用领 域应 该遵 守 的约束 条件 。允许 用户 定义 不属 于 果该 列被 绑定 了默 认对 象 ,系统 会 自动将 其值付 给 该列 。与 规则 其他 人和 完整 性分类 的特 定业 务规 则 。 相似 ,包 含默 认 的创建 、绑 定 、解绑 和删 除 ,既可 以在 查询 分析 二 、数据 完整性 的设 计 与实现 器 中完成 ,也 可 以在 企业 管理 其 中完成 。 为 了保证存 放数 据 的正确 性和 一致 性 ,SLSr e Q e vr可 以对 数 三 、结束 语 据施 加一 个或 多个 数据 完整 性约 束 。这 些约 束 限制 了对数 据库 的 数据 的完 整性 是数据 库应 用 系统 的基本 功能 。在 SLsr e Q e vr 数据 值 ,或者 限制 了数据 库修 改所 产生 的数 据值 ,或 限制 了对数 数 据 库系 统中 ,可 以根据 具体 情 况 ,灵活采 用一 种或 多种 方法 建 据库 中某 些值 的修 改 。 立 数 据完 整性 的机 制 ,不仅可 以拒 绝 非法数 据 的提交 ,而 且保 证 用 户 及时 得到操 作 反馈信 息 ,提 高系统 数据 的可靠 性和 安全 性 。 ( )使用 约束 实现 数据 完整性 一 约束 是 SL Sr e 提 供 的 自动 强制 数据完 整性 的方 式之 一 , Q ev r 参考 文献 : 通过 定义 列的取 值规 则维 护数据 的完 整 性 。 f 李 芳 . L Sre 中数 据 完 整 性 的 实 现 技 术 现 代 电 子技 1 1 S e r Q v 约束 的类 型包括 : 术 ,0 2 20 1主键 ( KM R E )约 束 。 . P IA YKY f 刘 晓恂 . L Sr r数 据库 系统 中数 据 完整 性 的控制 u_ 州教 2 1 S e e Q v 】 扬 通过在 表 中定义 一个 主键 标 识表 中的每 行记 录 ,但 是 每个表 育 学院 学报 , 0 2 7 0 『 汤娟 , 3 1 刘小梅 . 据库 应 用 系统 中数据 完整 性 的研 究卟 交通与 计 数 中只 能有一 个主键 ,并且 唯一 且不 能为 空。 2 唯一 ( N Q E . U I U )约束 。 算机 , 0 2 2 0 该 约束 主要 用来 限制 表 的非主键 列 中不 允许输 入重 复值 。在 『l 洪. e e . 系数据 库 系统 管理 与开发 指 南. 工 4杨正 s Sr r 0关 QL v 7 机械 个表 中 ,可 以设置 多个 唯一 约束 ,每 个唯 一约 束可 以定义 到一 业部 出版社 , 0 2 0 0 『Mi oo QLSr r . 5 c s ̄S ev 0数据 库 系统 管理 与应 用 开发 . 1 r e7 北京人 民 列上 ,也可 以定 义到 多列上 ,空值可 以出现在某 列 中一 次。 3 检查 ( H C )约束 。 . CE K 邮 电 出版社 , 9 1 9 9 通 过检 查输 入表 列 的数据 的值 来维 护值 域 的完整性 ,通 过对 【 薛华 成. 6 】 管理信 息 系统. 大学 出版社 , 9 清华 1 5 9

DBMS基本操作

DBMS基本操作

DBMS基本操作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操作大规模的数据库。

DBMS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来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以及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DBMS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数据定义语言(DDL)操作:-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DATABASE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创建表:使用CREATETABLE语句来定义一个新的表,包括表名、列名、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

-修改表结构:使用ALTERTABLE语句来添加、修改或删除表的列、索引、约束等。

-删除表:使用DROPTABLE语句来删除一个已存在的表。

2.数据操作语言(DML)操作:-插入数据:使用INSERT语句将新的数据行插入到表中。

-查询数据:使用SELECT语句来从表中检索数据,可以通过WHERE子句来指定条件。

-更新数据:使用UPDATE语句来更新表中已存在的数据行。

-删除数据:使用DELETE语句来删除表中的数据行,也可以通过WHERE子句来指定条件。

3.事务管理操作:-开始事务:使用BEGINTRANSACTION语句来开始一个新的事务。

-提交事务:使用COMMIT语句来提交一个事务,将对数据库的修改永久保存。

-回滚事务:使用ROLLBACK语句来回滚一个事务,撤销对数据库的修改。

-设置保存点:使用SAVEPOINT语句来设置一个保存点,以便在事务中可以回滚到该点。

4.数据库完整性约束:-主键约束: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条记录。

-外键约束:用于建立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唯一约束:用于确保其中一列的值在表中唯一-非空约束:用于确保其中一列的值不能为空。

-默认值约束:用于在插入数据时为其中一列指定默认值。

5.数据库安全性操作:-用户管理:使用CREATEUSER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的用户,以及GRANT 和REVOKE语句来授予或撤销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
一、三类完整性的实现
对系表Dept、学生表Student、教师表Teacher、课程表Course、SC表,教师授课表TC,实现规定的完整性,并验证,当操作违反了完整性约束条件时,DBMS如何处理。

--1、Dept表
--? DEPTNO CHAR()
--? E VARCHAR()DNAM
--? 实体完整性:DEPTNO为主码;
--? 用户定义完整性
--①DEPTNO的取值为至;
--②DNAME取值非空且唯一;
CREATE TABLE DEPT
(DEPTNO CHAR(2)PRIMARY KEY
constraint c1 check(DEPTNO between 01 and 99),
DNAME VARCHAR(20)
constraint c2 NOT NULL unique,
);
--2、Student表
-- SNO CHAR()
-- SNAME VARCHAR()
-- SEX CHAR()
-- DEPTNO CHAR()
--
--实体完整性:SNO为主码;
--参照完整性:DEPTNO为外码,并实现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操作;
--用户定义完整性
--①SNO取值为级的学号取值范围,如等。

--②SNAME 取值非空;
--③SEX的取值只能为男或女;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0)PRIMARY KEY
constraint b1 check(SNO between 2010080000 and 2010089999), Sname varCHAR(8)NOT NULL unique,
Ssex CHAR(2)
constraint b2 check(Ssex in('男','女')),
DEPTNO CHAR(2),
FOREIGN KEY(DEPTNO)REFERENCES DEPT(DEPT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drop table Student
--3、Teacher表
-- TNO CHAR()
-- TNAME VARCHAR()
-- DEPTNO CHAR()
--
--实体完整性:TNO为主码;
--参照完整性:DEPTNO为外码,并实现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操作;
--用户定义完整性
--①TNO取值为开头的四位数字字符串;
--②TNAME取值非空;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CHAR(3)PRIMARY KEY
constraint a1 check(TNO between 0800 and 0899),
TNAME varCHAR(8)NOT NULL,
DEPTNO CHAR(2),
FOREIGN KEY(DEPTNO)REFERENCES DEPT(DEPT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drop table Teacher
--4、Course表
-- CNO CHAR()
-- TNO CHAR()
-- CNAME VARCHAR()
-- CREDIT SNALLINT
--
--实体完整性:CNO;
--用户定义完整性
--①CNAME取值非空;
--②CREDIT取值为至以内的数字;
--参照完整性:TNO为外码,并实现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操作;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4),
TNO CHAR(3),
CNAME CHAR(20)NOT NULL,
CREDIT INT check(CREDIT>=1 and CREDIT<=10),
PRIMARY KEY(CNO),
FOREIGN KEY(TNO)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
drop table Course
--5、SC表
-- SNO CHAR()
-- CNO CHAR()
-- GRADE SMALLINT
--
--实体完整性:(SNO,CNO)为主码;
--参照完整性:SNO外码、CNO外码,都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操作;
--用户定义完整性
-- GRADE取值在到之间。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0),
CNO CHAR(4),
GRADE SMALLINT check(GRADE>=0 and GRADE<=100),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
on delete no action
on update no action,
);
--二、触发器的实现
--1、修改Student表,增加属性CNT,SMALLINT型,表示学生的选课门数,设置CNT的默认值为。

--增加属性SZK,SMALLINT型,表示素质选修课学分。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NT SMALLINT;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ZK SMALLINT;
--在Student表上创建以下触发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