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上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1.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2.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提示:如实展示)3.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

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多勇气、智慧、信念!(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知识点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知识点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4.走__绿色__发展道路,建设__生态__文明,实现__可持续发展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_生产力__,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_生产力_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提示: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③要贯彻落实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B ) 4. (创新考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提出并贯彻新 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列对新发展理 念理解正确的有
①创新发展 A. ②③
②绿色发展 B. ①③
【探究二】领悟“中国贡献” 下面材料(图)体现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与贡 献,这是“中国承诺”的底气。
【交流分享】(2)上述材料(图)对我国今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有什么启示?(6分)
①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②推进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使用,减少碳排放。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 林,扩大森林的覆盖率。④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推广使用节能材料、可再 生能源。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 升能源科技水平。(6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③要坚持保护优先、倡导禁止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
④走绿色发展之路,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民生福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余村的发展过程 表明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告 诉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绿色发展之 路,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民生福祉,①④说法正确;我们要合理开发资 源,而不是减少资源开发,②说法错误;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 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 方式,而不是禁止消耗资源,③说法错误。故选B。
A.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C. 节约自然生态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优秀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优秀课件
情景一:
在大街上
情景二:
在总经理室
情景剧大家说
路人甲、经理乙、 秘书丙、
共筑生命家园
知识体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家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原因 要求
要求
小组合作展示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原因
滥砍乱伐,毁 林开荒
超采地下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浇灌农田
过度放牧
滥挖矿山
生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小组合作展示三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 态
保护生产力




生 发展生产力




余村的致富路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 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课本84页
小组合作展示四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行: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 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等。
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随身携帶购物 袋,减少对塑料袋的利用;提高物品的使用效 率;节约用电用水等。
活动
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
本课总结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求(1):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 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
要求(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要求(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优秀教案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你从诗中可以看到哪些景色?这些景色今天还能看到吗?(2)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3)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教师讲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

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勇气、智慧和信念!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某个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

据了解,此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

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当中央环保督察组给出反馈意见后,便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2.小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材料呈现: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伦敦有雾。

这场雾浓重而阴沉。

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

部编人教版2018学年道德与法治九上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人教版2018学年道德与法治九上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

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

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

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三)建设生态文明1.材料呈现: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视频、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相关问题。

3.准备好实践活动的方案,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单元 第6课 第2节 共筑生命家园 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单元 第6课 第2节 共筑生命家园 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1.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什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为什么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是什么)?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