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合集下载

肠道菌群小知识

肠道菌群小知识

人类肠道菌群什么是肠道菌群?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样性渐渐减少[1]。

这些微小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

在胃和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

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约50-75%,包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约10-50%,Faecalibacterium、梭菌属、Subdoligranulum、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

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4]肠道菌群的作用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Bacteroides)(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Ruminococcus)(肠型Ⅲ),以反映各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菌。

肠道微生物是什么?

肠道微生物是什么?

肠道微生物是什么?一、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很难想象吧,生活在你体内的肠道微生物总重量高达1.2kg,与成年人的肝脏重量相接近,而它们的细胞数量更是比人体细胞的总数量还多,它们编码的细菌基因总数甚至是人体基因总数的100倍以上。

它们就是被称为“人类第二大基因组”的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又被称为肠道菌群,是生存在人体胃肠道内的若干种微生物集群,它们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共同在胃、小肠、大肠中繁殖,而彼此又处于相互制约和依存关系,进而在人体胃肠部形成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人们在刚出生时肠道还处于无菌状态,伴随着母体和环境中的细菌开始定植,而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系统。

肠道微生物多具有人体缺少的某些代谢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健康有积极作用。

二、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人体胃肠中存在若干种肠道微生物,这其中多数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呈互利共生状态,部分微生物甚至能被誉为“微生物器官”,对保护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如某些益生菌能参与到人体的营养吸收代谢及免疫过程中,可以消耗或储存宿主的能量,对宿主的整体代谢有积极的正向反馈。

同时肠道微生物的构成环境与宿主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呈紧密相关的,可以说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人体组成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菌群与人体内外环境都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种类都是更为稳定的,对人体通常无明显影响。

但当人们不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时,便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等多种疾病,进而影响人们的机体健康。

三、肠道微生物有哪些?在一个成年人的肠胃中,肠道微生物菌群主要由细菌、真菌及古菌组成,而按照对人体的利弊又可分为共生菌、中性菌及病原菌三种。

其中共生菌又称为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占比极大,属于肠道优势菌群,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益,以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乳球菌类、链球菌类最为多见。

中性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也无益,但在人体肠道菌群丧失平衡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又被称为条件致病菌。

肠道菌群的分类

肠道菌群的分类

肠道菌群的分类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系统等。

而肠道菌群的分类则是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归类和研究的基础。

按照细菌的分类,肠道菌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厚壁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是肠道菌群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占据了肠道微生物总量的大部分。

这类细菌可以分解多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从而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同时,厚壁菌门中的一些细菌还可以合成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粪肠球菌门(Bacteroidetes)粪肠球菌门是另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主要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从而帮助人体吸收营养。

此外,粪肠球菌门中的一些细菌还可以合成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主要分解多糖和蛋白质,从而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此外,放线菌门中的一些细菌还可以合成多种抗生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主要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从而帮助人体吸收营养。

此外,变形菌门中的一些细菌还可以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按照细菌的分类,肠道菌群还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如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合成维生素的细菌等。

这些分类方法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从而为肠道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之,肠道菌群的分类是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归类和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从而为肠道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有害菌:又称为致病菌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菌群档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致病菌危害极大,这些致病菌就像肠道“诸侯国”中穷凶极恶的“叛乱军”,对肠道安全有潜在的危害。

当天气、食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免疫系统防备松懈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强“火力”,四处侵占其它菌群的“领地”,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进入人体后,四处攻击人体器官正常的细胞,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性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代表菌群:大肠杆菌菌群档案: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数量最多、“家族”最为庞大的菌群,大肠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地。

当大肠杆菌在自己的地盘生活时,对肠道并无害处。

但是当它侵入人体其它部位时,就可能引起感染。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况下属于中立的“军队”,只要这些中性菌的数量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只在自己的“领地”活动,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

在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中性菌对人体并不致病,但是当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时候,肠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护,有害菌就会攻击肠道,肠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演变成“邪恶军队”——致病菌,攻击人体器官,成为健康的破坏者。

益生菌:“肠道的清洁夫”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是通过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它能附着在人体的肠道细胞上,在肠道中定植,产生抗菌物质。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食品原料,目前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他们与干酪乳杆菌一起被称为"健康三益菌"。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

益生元:就是能够针对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本身又不会被人类消化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称为益生元。

(医学课件)肠道菌群

(医学课件)肠道菌群

调节脂肪代谢
02
肠道菌群能够调节人体的脂肪代谢,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率。
调节氨基酸代谢
03
肠道菌群能够调节人体的氨基酸代谢,维持人体氨基酸的平衡

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调节情绪
肠道菌群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递 质的合成和释放,调节人体的
情绪。
改善睡眠
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调节神经肽的 合成和释放,改善睡眠质量。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
益生菌
通过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元
通过补充益生元,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增强益生菌的作用效果。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以杀死肠道内的有害菌,但是长期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其他药物
一些药物如布拉氏酵母菌等也可以用于调节肠道菌群。
其他调节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道菌群的调整。
心理压力调节
心理压力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学会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04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如湿疹 、特异性皮炎等。
研究发现,过敏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肠道内 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数量较少,而需氧 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较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影响大脑功能
肠道菌群能够通过影响神经细胞的 生长和发育,影响大脑的功能。
03
肠道菌群的调节方法
饮食调节
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优质食物来源,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
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

肠道菌群科普文章

肠道菌群科普文章

肠道菌群:人体微小居民的健康卫士人体,不仅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身体,还有一个微观世界,这个世界由无数微生物构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肠道菌群。

这个微生物群体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影响着消化、免疫系统、代谢等多个方面。

微生物的盛宴:肠道的多样性人体的肠道,其实是数十亿微生物的家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虽然微生物在体积上微小,但种类却多种多样。

这些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被称为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态平衡:肠道微生物与健康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影响消化系统,还密切相关于免疫系统、代谢以及心理健康。

一个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肠道微生物参与分解食物,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尤其是对于某些难以消化的纤维素类物质。

免疫调节:肠道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适当的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免疫系统维持平衡,对抗病原体,减少过敏反应。

代谢调控: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体重、代谢相关。

某些微生物可以影响食物的吸收和代谢速率,进而影响体重控制。

心理健康:肠道与大脑之间有着神经网络连接,被称为“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可能与情绪、心理健康有关,一些研究甚至探讨了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焦虑症等之间的关系。

保护肠道微生态的方法如何保护和维护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多样化的饮食:摄入多样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预生、益生菌:食用富含益生菌(如酸奶、酸奶饮料)和预生菌(如大豆、燕麦)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减压和锻炼:减少压力,适度锻炼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因为压力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结语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其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通过关注饮食、生活方式以及细心呵护,我们可以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享受更好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内到外都做一个健康的自己!。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有害菌:又称为致病菌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菌群档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致病菌危害极大,这些致病菌就像肠道“诸侯国”中穷凶极恶的“叛乱军”,对肠道安全有潜在的危害。

当天气、食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免疫系统防备松懈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强“火力”,四处侵占其它菌群的“领地”,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进入人体后,四处攻击人体器官正常的细胞,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性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代表菌群:大肠杆菌菌群档案: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数量最多、“家族”最为庞大的菌群,大肠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地。

当大肠杆菌在自己的地盘生活时,对肠道并无害处。

但是当它侵入人体其它部位时,就可能引起感染。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况下属于中立的“军队”,只要这些中性菌的数量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只在自己的“领地”活动,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

在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中性菌对人体并不致病,但是当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时候,肠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护,有害菌就会攻击肠道,肠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演变成“邪恶军队”——致病菌,攻击人体器官,成为健康的破坏者。

益生菌:“肠道的清洁夫”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是通过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它能附着在人体的肠道细胞上,在肠道中定植,产生抗菌物质。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食品原料,目前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他们与干酪乳杆菌一起被称为"健康三益菌"。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

益生元:就是能够针对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本身又不会被人类消化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称为益生元。

肠道菌群包括哪些微生物(二)

肠道菌群包括哪些微生物(二)

肠道菌群包括哪些微生物(二)引言概述:肠道菌群是人类肠道内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了许多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肠道菌群中所包括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正文:第一大点:细菌类微生物1. 基本细菌类: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肠道细菌属,如梭状芽孢杆菌属等。

2. 厌氧细菌:异变杆菌、拟丝菌、放线菌等厌氧菌群。

3. 乳酸菌: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4. 腐败菌:包括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5. 难培养菌:一些难以培养的细菌,如变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第二大点:真菌类微生物1. 酵母菌:包括酿酒酵母、乳酸酵母等。

2. 真菌:霉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第三大点:病毒类微生物1. 巨细胞病毒科:包括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2. 肠病毒科:包括腺病毒、诺如病毒等。

第四大点:其他微生物1. 古菌:古菌门中的一些属。

2. 寄生虫:包括原虫、线虫等。

第五大点:共生微生物1. 共生细菌:如放线菌等。

2. 共生真菌:如乳酸菌等。

3. 共生病毒:如梭状病毒等。

总结:肠道菌群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包括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保持了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

因此,对于肠道菌群中所包括的微生物种类的认识,以及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功能,对于保持肠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有害菌:又称为致病菌
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菌群档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致病菌危害极大,这些致病菌就像肠道“诸侯国”中穷凶极恶的“叛乱军”,对肠道安全有潜在的危害。

当天气、食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免疫系统防备松懈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强“火力”,四处侵占其它菌群的“领地”,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进入人体后,四处攻击人体器官正常的细胞,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性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
代表菌群:大肠杆菌
菌群档案: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数量最多、“家族”最为庞大的菌群,大肠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地。

当大肠杆菌在自己的地盘生活时,对肠道并无害处。

但是当它侵入人体其它部位时,就可能引起感染。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况下属于中立的“军队”,只要这些中性菌的数量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只在自己的“领地”活动,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

在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中性菌对人体并不致病,但是当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时候,肠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护,有害菌就会攻击肠道,肠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演变成“邪恶军队”——致病菌,攻击人体器官,成为健康的破坏者。

益生菌:“肠道的清洁夫”
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是通过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它能附着在人体的肠道细胞上,在肠道中定植,产生抗菌物质。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食品原料,目前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他们与干酪乳杆菌一起被称为"健康三益菌"。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

益生元:
就是能够针对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本身又不会被人类消化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称为益生元。

根据其功能,也可以把益生元简单概述为益生菌的“军粮”,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益生元,具有不同的益生菌指向性,因此,由多种益生元复合成的复合益生元可以更广泛的刺激更多益生菌的增殖定殖,增加其活性。

益生元常见的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水苏糖等。

合生元:
如将益生菌与益生元混和成制剂,既可补充益生菌数量的不足,又使益生菌得到良性刺激,使益生菌数量能持续增加以补充其消耗,更加有效的发挥益生菌功能,且作用会更显著持久,这种结合称为合生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