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判断类型[辨明材料类型 准确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

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1.拟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①对消息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②分析语段,筛选信息③连词成句,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2.压缩到xx字和拟导语——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①为消息写导语,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特征、原因、结果等。
②按“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例(2008安徽卷)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例(2006安徽卷)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3分)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
9点到达目的地。
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示例: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
(符合要求即可)3.新闻点评①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
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
③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④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4.下定义——格式: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①审题干,明确所给语句或语段的本质特征及字数等要求。
②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下定义需要剔除的信息:a,重复信息;b,比较信息;c,原因、背景信息;d,描写信息;e,影响、意义、作用信息;f,举例信息③按照格式,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调整字数,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5.提取关键词技法一:三步解题法①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语段压缩类题型知识汇总

语段压缩类题型专项知识汇总“语段压缩”就是对内容丰富的一段或几个段落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①理解材料的能力;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③整合信息、语言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试题中所给语段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类语段、议论类语段、说明类语段、描写类语段等。
1、记叙类语段的压缩:抓住所叙事情的主干,弄清叙述的对象是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是什么等。
2、议论类语段的压缩:找到议论的话题、抓住中心论点;理清思路,注意找出证明中心看法的论据;结论是什么等。
3、描写类语段的压缩:找到描写的景物,抓住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4、说明类语段的压缩:首先抓住所说明的事物的主要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这些信息很重要,要保留好;其次看作者从几方面做了说明,说明的目的是什么等。
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言类)记叙类题目,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一件事或一个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行概括表达。
主要题型:一是新闻类压缩,二是寓言类压缩。
阅读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要揣摩语段有几个情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的东西。
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对这些信息做适当的调整。
【新闻类压缩】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如何解答“语段压缩”题的方式分析-模板

如何解答“语段压缩”题的方式分析语段压缩,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提要采点、依境补句、释词定义。
对于语段压缩题,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辨清文体,明确侧重。
记叙性材料(包括部分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是压缩时的重要信息;对于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找到论点或中心句;在说明性材料中,对象、范围、特征和功能是主要内容。
二是辨析结构,选准方法。
语段内部层次分联合结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和偏正结构(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两类。
对前者,概括时要兼顾并存,切忌偏废;对后者,则要以“正”为主,切忌舍本逐末。
三是重关键句,抓标志词。
需要关注的关键句,如中心句、首尾句、过渡句、评论句、设问句等;需要注意的标志词,如“首先”“但是”“总之”“同时”等。
四是紧扣题旨,优化表达。
(1)尽量选用主谓句式(尤其是主动句)表达。
(2)尽可能地选用原材料中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
(3)严格控制字数(含标点),注意使用单音节词、简称、代词等。
若答案超字数,说明语言不够简明或内容有误。
题型一:提取关键词这种题型就是要求考生从文段中摘取最紧要的词语来表达本段的主要内容。
[例1] 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据悉,20XX年国家科技奖将严格控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适当调整奖励结构。
受理项目总数较往年减幅约为12%,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达%,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三大奖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为提高奖励质量,20XX年的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解析:本题属于提要采点之提取关键词题型。
语段是一篇新闻,首句是导语,后两句为主体部分。
导语往往包含新闻的核心信息,主体部分往往起到补充作用。
经过削枝除叶,保留主干,导语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国家科技奖严控奖项数量,调整奖励结构”;主体部分可提取到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即“提高奖励质量”;然后在初步概括的基础上再提取关键词。
2020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知识解读与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知识解读与答题模板类型一:新闻类压缩所给的材料是新闻消息,具有时效性。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拟写一句话新闻等。
0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
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
【答题策略】拟写新闻标题5注意(1)注意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注意一语破的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求有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事件。
并且还应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有时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等手法。
(3)注意旗帜鲜明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4)注意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引用等)。
(5)注意字数限制拟写一句话新闻的题目大都有字数限制——不超过××字。
超过字数一般要扣1分。
02、拟写导语新闻导语在写法上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最新鲜或最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要把通篇新闻所报道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紧紧抓住事物特点,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要运用生动形象而朴实的语言来拟写导语,表现形式上要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答题模板】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除此之外有时还要有新闻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或简明扼要的评价)+运用叙述式(或描写式、结论式)进行表达。
高考复习压缩语段类型及解题方法ppt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8字)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 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 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 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 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 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答案:我怀疑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 性文化的观点。
新闻的结构: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有时有背景材料)和结尾四部分。 压缩标准:事件、经过、结果; 压缩方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结果等要事的关键词句,组合 成一段话或一句话。 压缩后的内容:应是“人物”和“事件”构 成的
新闻概写有四种类型
1、拟写一句话新闻(消息)
1.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 句
压缩语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型及解题方法
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 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文段主旨, 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 息要素的概括能力 。
主要题型:
一. 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二. 根据要求提炼语段中的信息。
三. 新闻概写:
⑴拟一句话新闻(消息) ⑶拟写导语。
⑵拟写标题新闻。
⑷拟写标题。
四、拟写电报稿 五、文段中心的概括
3日晚, “耀华号”在牌县搁浅,有关方面 救援四次失败后,终于使二百多旅客安全转 移。
3、拟写标题。 标题的特点:
简洁、确切、醒目
概括要求:
语言简明、内容高度概括、 有吸引力
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本报8月22日讯 今天,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 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我 国集成电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枚基 于第三代移动通讯TD——SCDMA标准的3G手机核心芯片。 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标志中国通信核心芯片 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我国手机芯片核 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外国通信公司垄断的技术壁垒。 这一芯片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在体积、集成度、功耗 和相关的软件系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世界上集 成度最高的3G核心芯片。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建的高科技 企业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是这一芯片的创造者。
材料类语段压缩题解题指导

压缩 题型
1.给概念下定义 2.概括语段内容 3.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 压缩题型 4.为语段补写总结句 5.新闻点评 6.概括论点或结论 7.提取关键词
材料类语段 压缩题解题指导
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 的论证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恰当地使用关 联词语和必要的过渡句。
①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②打开地 综合上述各层大意,去掉起交代作用和 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 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 启下作用的第一层,可得出下列答案—— 厚的大理石盖板。③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 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 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 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④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⑤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评分标准:“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 板”“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四个要点各占1分;每超 撬扛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 出3个字扣1分。 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分层法: (01年全国卷) 分层——概括层意——辨别主次——留主舍次——连缀语句
解题思路: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抽象概括能 这段文字,可划分为五层(见文中所编号),加横 力。解答此类试题的要诀是8个字:分层勾要,概括综合。 线的词语是对原文的勾要,五层依次可概括为:①考古 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 “分层”就是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分若干个层次;“勾 队开始发掘;②将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露出盖板;③ 要”就是在原文中勾画出重要词语;“概括”就是在勾画 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盖板基本清理完毕;④盖板绘图完毕;⑤用撬扛撬开盖 重要词语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的大意;“综合”就是将 板,打开地宫口。 各层的大意归纳到一起。
高考压缩语段的类型与解题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高考压缩语段的类型与解题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五)【考纲解读】“压缩语段”就是将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语句或短语、词语。
“压缩语段”的过程是概括化、简明化的过程。
“压缩语段”要依照“去次留主”原则将主要内容、重要信息提取出来。
【考情分析】“压缩语段”常见的题型有四种,即根据语段要点、新闻语段压缩、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
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整合”、“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试题,除对答题方向、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一般还会有字数限制。
分值在4-6分之间。
从近年来高考命题和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看,这种试题的难度适中。
2014年高考,重庆卷、山东卷、辽宁卷直接考查了“压缩语段”,安徽卷、天津卷、浙江卷的一些语言运用题也涉及到了“压缩语段”必须的概括能力的考查。
【类型技巧】类型一:概括语段的要点试题给出语段,要求考生概括出语段的内容要点:叙述性语段,着眼于人与事命题;论述性语段着眼于观点态度命题;说明性语段着眼于事物特性命题。
【典例1】(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
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
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
【思路点拨】这是一则说明性语段,试题要求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相同点”。
从语段本身看,第一段主要谈“雾”,第二段主要谈霾。
相同点容易看出,原文中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表述,如“悬浮体”、“朦胧缥缈的感觉”、“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等。
压缩语段常见题型解法指导

8
出准确 、 的答案 。 清晰
甚警
三 、模拟演 练
将下面一段话压缩为一句话 , 表明作者的主张。( 不超过 2 个字) 2
我 不 反 对 倾 向 性 本 身 。 悲 剧 之 父 埃 斯 库 罗 斯 和 喜 剧 之 父 阿 里 斯 托 芬 都 是 有 强 烈 倾
向 的诗 人 。 丁和 基万提 斯也 不逊 色; 但 而席 勒 的《 阴谋 与 爱情 》 的主要 价 值就在 于 它是德 国第一部 有政 治倾 向的戏 剧 。现 代的 那些 写 出优 秀小说 的俄 国人 和挪 成人 全是有 倾 向 的作 家 可是我认 为倾 向应 当从场 面和 情节 中 自然 而然地 流露 出来 , 而不 应 当特 别把他
姆 己0 1口
语言 掌运用
压缩语段 常见题型解法指导
◇ 李清 秀
、
一
、
命 题类 型
1 拟 写标题 、 炼导 语型 。新闻标 题和 导语 在新 闻 中有 着至 关重要 的地 位 , 着提 . 提 起
挈全篇、 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 确切 、 目, 醒 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 主要内容, 点明其意义并使其富有吸 引力。 2 概括内容、 . 提炼要点型。 该类型和现代文阅读中“ 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 相似 , 它需要 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 , 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所要回答的内容 , 避免遗漏内容要点。 3 .归纳主题型。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归纳出文段主题 , 即用简短的语言, 表达
弃次要的 、 轻微的, 选择根本的、 重要 的, 去粗取精 、 舍末逐本 , 最后压缩成句 , 将文意准
5 敲骨吸髓 。 . 融会贯通。 有些语段, 没有明显的主干句, 看不出主次、 轻重 , 几乎是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准确判断类型[辨明材料类型准确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对内容丰富的语段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整合,改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表达的一种语言运用类试题。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压缩语段的考查,而且分值比例还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对压缩语段的考查,实质上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仅仅具备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我们从材料的表述方式及其形式特点等方面辨明材料的类型,分析材料的结构特点,从而准确全面地压缩语段。
一、从表述方式上来看
(一)记叙性材料
所谓记叙性材料,是指对事件加以具体记叙描写的材料,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而“事件”又包括起因或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
对于这类材料,我们在压缩的时候就要关注以上这些方面的信息。
例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新浪科技讯: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到一个有着16英尺翼展的能够飞翔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并将其确定为翼龙的一个新物种。
科学家是在尼日尔一条河流沉积物中的白垩纪岩石中发现的这个奇怪的化石,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一个翅膀主体和一个长满细小牙齿的剪刀式的利喙。
科学家尚未对这个新物种进行命名。
他们表示,这只非洲恐龙属于翼龙的一个物种,生活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白垩纪是恐龙生活的最后一个纪。
翼龙大约在2.15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出现,1.5亿年前处于繁荣时期,直到白垩纪末期走向灭绝。
翼龙化石,最早在1700年被发现,当时被误认为是海生物,以至于在化石的妥善保存问题上存在着严重不足。
这是一则新闻类的记叙材料,这个材料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信息:时间――近日,地点――撒哈拉沙漠,人物――美国科学
家,事件――发现翼龙新物种的化石。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美国科学家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翼龙新物种化石。
(二)说明性材料
所谓说明性材料,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具体事物的特征、构造等加以说明的材料。
说明性材料的重点主要表现在说明的对象及其类别、特征、质地、构造、颜色、形状、功能等。
把握了以上这些信息,才能进行有效压缩。
例如:根据下面的材料给“二胡”下个定义。
(不超过60个字)
①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
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
③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
④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
⑤二
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
材料一共5个句子,第①句是介绍二胡的类属,第②句介绍二胡的构造,由琴杆、琴弦和琴筒构成,第③句是说明二胡的演奏方式,第④句是说明二胡的声音特点,第⑤句是评价二胡在民间乐器中的地位和影响。
所以对本段文字的要点进行筛选,我们就可以给“二胡”下个准确严密的定义:二胡是一种由琴杆、琴弦和琴筒组成的,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
(三)议论性材料
议论性材料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述方式,对某种思想观点加以阐释论述的材料。
这类材料更多的在于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论点,所以我们压缩这类语段就要特别关注材料里面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例如:概括下面文字的主旨。
不超过25个字。
①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
②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
③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
④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
⑤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则材料一共有5个句子,可分成两层:①②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强调学习西方科学的重要性,是第一层;后面三句是第二层,第③④句从反面论证继承本民族科学传统的必要性,第⑤句从正面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们可以将两层意思压缩为:学习西方科学要建立在继承本民族科学传统的基础上。
二、从材料的结构形式上来看
(一)总分式材料
这类材料的结构具有总分式的特点。
对于这种结构形式的材料,我们可以采取直接摘取法,即摘取语段的中心句作为语段中心。
例如:概括下面材料的中心,不超过25个字。
论证在发现真理的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英国的威廉?哈
维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就是通过论证发现的。
从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血液通过心脏动脉遍流全身以后就消耗净尽,然后又由身体产生新的血液。
哈维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他总结了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对血液循环作出了科学的论证。
这个论证的要点是:在半个小时内,通过心脏的血液量已经等于人体的全部血量。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体不可能产生这么多血液。
所以,只有认为血液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循环流动,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60年以后,另一位科学家勒父?哈克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了威廉?哈维的理论是正确的。
从语段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全段的中心句是这一语段的首句,作为论据的威廉?哈维和勒父?哈克这两个材料都是为了论证这个中心的。
因此,这个语段的中心就是:论证在发现真理的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再如下面这个语段: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
这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
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
法国科学家波拉德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现者。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有条理。
”这句话应当成为科学人员的座右铭。
不难发现,这个语段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引证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这一主旨。
因此,这个语段的中心就是第二句: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二)并列式语段
对于结构形式是并列式的语段,我们可以采用分总法,即先分层概括,再作总体归纳。
因为这种语段虽然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并列的各层内容都是围绕某一中心来论述,运用分总法来概括中心,既全面,又准确。
例如下面这个语段: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草原,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翦伯赞《内蒙访古》)
这个语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层次清晰。
整个语段由四个复句构成,前三个复句为一个层次,说明阴山以南的沃野对于游牧民族
来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最后一个复句为一个层次,说明阴山以南的沃野对于汉族来说,地理位置很重要。
综合以上两个层次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这一语段的中心,即:阴山以南的沃野对于游牧民族和汉族来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以上是从辨明材料类型的角度对压缩语段方法进行的思考。
诚然,压缩语段的方法远不止这几个方面,笔者旨在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路,并熟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压缩效率,缩短答题时间,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