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公开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五四”爱国运动公开课课件

感悟五四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
解放思想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本课小结:
背景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盼望 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 列强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指导思 想 西方资 产阶级 政治学 说 马克思 主义
思考: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阶级——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思考:什么是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的爱国主义精神
★ 就是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精神 ★ 就是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 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 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三、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
一场声势浩大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
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 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 界。
4、结合课本介绍和图片内容分析,运动后期出现了什么变 化?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 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二 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章宗祥:驻日公使
3、五四运动的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 狱
人教部编版207年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公开课课件(共17张PPT)

0 0 0
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0
知识竞赛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分别是什么? 3.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在6月3日以后,发生了什么 变化? 4.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青年节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7.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0
0
0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任务 反帝 反封建 反帝 反封建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 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 社会主义 主义
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0 0 0
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 胜利:北洋政府释 放被捕的学生;罢 免曹汝霖等人的职 务;中国代表没有 在“巴黎和约”上 签字。
提示:3、4号给1、2号复述,展示时不看书回答问题双倍加分。
0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1.性质: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 性质的是哪一个?
0 0 0
0
巴黎和会会场
五四运动的爆发
爆发时 地 间 点 口号 主 斗争 提出要 力 形式 求
严惩亲日 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919.5.4 北京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生 游行 示威、 “废除二十一条” 总罢课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0
提示:3、4号给1、2号复述,展示时不看书回答问题双倍加分。
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0
知识竞赛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分别是什么? 3.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在6月3日以后,发生了什么 变化? 4.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青年节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7.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0
0
0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任务 反帝 反封建 反帝 反封建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 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 社会主义 主义
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0 0 0
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 胜利:北洋政府释 放被捕的学生;罢 免曹汝霖等人的职 务;中国代表没有 在“巴黎和约”上 签字。
提示:3、4号给1、2号复述,展示时不看书回答问题双倍加分。
0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1.性质: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 性质的是哪一个?
0 0 0
0
巴黎和会会场
五四运动的爆发
爆发时 地 间 点 口号 主 斗争 提出要 力 形式 求
严惩亲日 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919.5.4 北京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生 游行 示威、 “废除二十一条” 总罢课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0
提示:3、4号给1、2号复述,展示时不看书回答问题双倍加分。
五四运动公开课ppt

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主要是指( )
•①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文化,马 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 资产阶级进 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③ 一战期间中国民 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④ 无产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④ •D①③
•巩固练习
•: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C 是 :
特•征是什么?
两个阶段:
•5月初—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军: 青年学生
•
6月初 中心:上海 主力军: 工人阶级
•思考题2: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为什么能取 得这些胜利?(结合书本课后材料思考)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原因:全国各个阶层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尤其是无产阶级的主力军 作用。
)•A 革命的领导阶
•B 革命的性质
级•C 革命的任
•D 革命的发展前
•务⒉毛泽东指出:“五四爱途国运动的杰出意
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是( •D)
•A 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特点
•精挑细
选 •⒊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社会就孕育了新民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
•B •4、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返回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
•①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文化,马 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 资产阶级进 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③ 一战期间中国民 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④ 无产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④ •D①③
•巩固练习
•: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C 是 :
特•征是什么?
两个阶段:
•5月初—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军: 青年学生
•
6月初 中心:上海 主力军: 工人阶级
•思考题2: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为什么能取 得这些胜利?(结合书本课后材料思考)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原因:全国各个阶层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尤其是无产阶级的主力军 作用。
)•A 革命的领导阶
•B 革命的性质
级•C 革命的任
•D 革命的发展前
•务⒉毛泽东指出:“五四爱途国运动的杰出意
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是( •D)
•A 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特点
•精挑细
选 •⒊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社会就孕育了新民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
•B •4、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返回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④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想一想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 新的理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五
核心
四
精 神
爱国主义
思考: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 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 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开始:1919年5月4日
口号:①②③④
五
前期
要求 : 形式:学生罢课,游行
中பைடு நூலகம்:北京
四 经过
主力: 学生
运
领导者:陈独秀
动
扩大 形式: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主力:工人阶级
的一天! ——顾维钧
重心:北京 主力:学生 斗争形式:游行示威
重心:上海 主力: 工人 斗争形式:三罢
4、意义: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 场传播新思想的思想启蒙运动。
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 动的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 上的准备
中心:上海
结果:①②③
评价/影响: ①②③④
13
板书设计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课
五
第一阶段:北京
四 运 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爱国运动》优质课课件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 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 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 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 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
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这一事件反映的实质何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弱国无外交”。
(2)过程:
阶段
第一阶段 (5.4-6.3) 第二阶段 (6.3之后)
地点
北京
主力军 斗争方式
学生 游行示威
上海
工人
“三罢斗争”
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 (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 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辈今日 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 当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 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 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 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1999年5月4 日“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刊》)
第四展厅
弘扬五四
升华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它以螺 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 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现实链接:弘扬五四精神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远离了国家衰落 的风雨飘摇。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那么五四精 神是否也已经过时?你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 面貌应怎样?
“还我青岛”
(3)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 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哪些口号没有实现?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 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 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 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 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
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这一事件反映的实质何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弱国无外交”。
(2)过程:
阶段
第一阶段 (5.4-6.3) 第二阶段 (6.3之后)
地点
北京
主力军 斗争方式
学生 游行示威
上海
工人
“三罢斗争”
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 (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 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辈今日 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 当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 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 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 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1999年5月4 日“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刊》)
第四展厅
弘扬五四
升华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它以螺 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 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现实链接:弘扬五四精神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远离了国家衰落 的风雨飘摇。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那么五四精 神是否也已经过时?你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 面貌应怎样?
“还我青岛”
(3)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 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哪些口号没有实现?
《五四运动》PPT教学课件

不除国贼不开门
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
国事如此,无 心整容,请君 不必光顾。
上海的工人产业近二十万人,加上交通运 输工人、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共达五十万人
运动 结果
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中。从公共知识界和学界,到工商界再到工人。运动中的每个人都能真切地
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中的一员,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在新思潮大量涌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
科学性和革命,并迅速投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早
——张珊珍《五四运动策源地》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对比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群众基础
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 充分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是新时代的主人翁, 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而努力奋斗!
根据材料说说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THANKS
运动 性质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
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 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 意义
材料一: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
五四运动公开课ppt

1应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 过程、意义。
2重点掌握五四运动标志着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 舞台。
考试大纲
•五四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参阅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最简练的语句来概括,促使五四 爱国运动爆发的国际和国内因素。
国 1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④ D①③
巩固练习
: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返回
巩固练习:
D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概况
要求
动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工__人__阶__级_登上政治舞台
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⒈北洋军阀政府被迫 释放被捕学生
⒉罢免曹汝霖、陆宗 舆、章宗祥 ⒊中国代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国 内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国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内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基础)
(1)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
在的巴一黎切和特会权;上,中国代表团 (的2)合归理还要在求大遭战到时拒被绝日。本夺去
响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重点掌握五四运动标志着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 舞台。
考试大纲
•五四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参阅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最简练的语句来概括,促使五四 爱国运动爆发的国际和国内因素。
国 1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④ D①③
巩固练习
: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返回
巩固练习:
D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概况
要求
动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工__人__阶__级_登上政治舞台
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⒈北洋军阀政府被迫 释放被捕学生
⒉罢免曹汝霖、陆宗 舆、章宗祥 ⒊中国代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国 内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国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内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基础)
(1)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
在的巴一黎切和特会权;上,中国代表团 (的2)合归理还要在求大遭战到时拒被绝日。本夺去
响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陆宗舆:前驻日公使,曾签订 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
二十一条,时任币制局总裁,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
出卖了国家主权
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 精神
进步 精神
民主 精神
科学 精神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 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 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时间: 1919年6月
2、斗争中心:
北京→→上海
3、运动主力:
学生→→工人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
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
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历史阶段 不 领导阶级 同 点 革命方向
相同点 革命性质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陆宗舆:前驻日公使,曾签订 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
二十一条,时任币制局总裁,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
出卖了国家主权
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 精神
进步 精神
民主 精神
科学 精神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 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 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时间: 1919年6月
2、斗争中心:
北京→→上海
3、运动主力:
学生→→工人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
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
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历史阶段 不 领导阶级 同 点 革命方向
相同点 革命性质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利的关键力量?
1919.6.3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运动
取得了初步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 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 约。
不 (说“ ”)
练习
B 1、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
(4)拒绝在和约签字
A、(1)(2)(3)
B、(1)(4)
C、(1)(3)(4)
D、(1)(2)(3)(4)
C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到了 (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推力作用
第三展厅
感悟五四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
1.山东问题。
2.欧美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3.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 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4.弱国无外交。
导 火 线 林长民
“胶州亡矣,山东 亡矣,国不国矣!”
“国亡无日,愿合 四万万民众誓死图 之!”
——《外交
警报警告国根民本》原因
在21世纪新形势 下,我们青年学生应 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 帜,发扬民主,崇尚 科学,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素质,为振 兴中华,全面实现祖 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谢 谢 指导
1
口号?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 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2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5.4
运动中心
北京
斗争主力 斗争形式
学生 游行示威
五结四果运动取得了遭初镇步压
▪ 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 愤的黑暗环境:国内是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 的黑暗统治;国际上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
▪ 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说来,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 于度外的英勇拼搏。
▪ 于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第二展厅
图解五四
3
4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余人召开 了声援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
——陈独秀《新青年》
解放就是压制的反面,也就是自由的别名。
——陈独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讨论:
“五四”精 神
“五四”精神
爱国 ( 主旋律 ) 民主
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第四展厅
弘扬五四
畅所欲言
新时代,在依然复杂的国际 环境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前,我们年轻一代需要 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第16课
爱国主义一日游 —— 参观五四运动纪念馆
第一展厅
探源五四
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 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日本。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 “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 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蝎子政策
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
“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 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让我们带着期望 和梦想走进巴黎和会。
由五强国操纵的巴黎和会
问题二:结合影片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中日辩论的焦 点是什么?2.面对中国的合理的要求,巴黎和会又是如 何回应?3.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4.从中国的外交的失 败,你得出什么结论?
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
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是主新民论主》
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的开端
斗争精神 领导阶级 群众基础 指导思想
不彻底地、妥协地
资产阶级 不广泛 三民主义
彻底地、不妥协地
无产阶级 广泛
马克思主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 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1919.6.3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运动
取得了初步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 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 约。
不 (说“ ”)
练习
B 1、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
(4)拒绝在和约签字
A、(1)(2)(3)
B、(1)(4)
C、(1)(3)(4)
D、(1)(2)(3)(4)
C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到了 (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推力作用
第三展厅
感悟五四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
1.山东问题。
2.欧美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3.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 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4.弱国无外交。
导 火 线 林长民
“胶州亡矣,山东 亡矣,国不国矣!”
“国亡无日,愿合 四万万民众誓死图 之!”
——《外交
警报警告国根民本》原因
在21世纪新形势 下,我们青年学生应 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 帜,发扬民主,崇尚 科学,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素质,为振 兴中华,全面实现祖 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谢 谢 指导
1
口号?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 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2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街头讲演的学生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5.4
运动中心
北京
斗争主力 斗争形式
学生 游行示威
五结四果运动取得了遭初镇步压
▪ 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 愤的黑暗环境:国内是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 的黑暗统治;国际上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
▪ 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说来,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 于度外的英勇拼搏。
▪ 于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第二展厅
图解五四
3
4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余人召开 了声援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
——陈独秀《新青年》
解放就是压制的反面,也就是自由的别名。
——陈独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讨论:
“五四”精 神
“五四”精神
爱国 ( 主旋律 ) 民主
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第四展厅
弘扬五四
畅所欲言
新时代,在依然复杂的国际 环境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前,我们年轻一代需要 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第16课
爱国主义一日游 —— 参观五四运动纪念馆
第一展厅
探源五四
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 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日本。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 “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 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蝎子政策
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
“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 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让我们带着期望 和梦想走进巴黎和会。
由五强国操纵的巴黎和会
问题二:结合影片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中日辩论的焦 点是什么?2.面对中国的合理的要求,巴黎和会又是如 何回应?3.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4.从中国的外交的失 败,你得出什么结论?
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
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是主新民论主》
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的开端
斗争精神 领导阶级 群众基础 指导思想
不彻底地、妥协地
资产阶级 不广泛 三民主义
彻底地、不妥协地
无产阶级 广泛
马克思主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 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