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三生物教学进度计划

北师大实验中学

2011-2012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备课组成员:曹仁明、冯晓灵、赵奂、许静

一、工作目标:力争第一,确保第二

二、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1.本备课组将本着“虚心、同心、全心,想事、干事、成事”的年级精神,充分发扬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为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的荣誉而战。

2.深入研究新课程下的高考,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构建科学高效的生物复习体系

~

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北京市学科指导意见》,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高考说明在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特别是如何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如何体现考查考生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特点与规律,正确把握高考的方向。同时关注实验中学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学习态度与能力现状,求得素质教育与高考应试的统一,构建科学高效的生物教学体系。

(1)根据上述研究编制适合我校学生复习的“生物课堂教学学案”,突出自主性、高效性、发展性。

按照生物学知识系统组织专题复习,对三个必修模块和二个选修模块进行综合处理,第一轮的复习分为五个专题:《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实验与探究》。每个专题中的每个章节都安排四个模块:高考要求、考点扫描、构建体系、经典例题。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2)根据考试说明适当做加减法,既要注重两套教材的交集,又要注意差异性,更要注意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生物学的通理通法、信息的给予与处理(生物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

(3)根据研究编制“生物专题训练”,题目要体现高考备考的方向与方法,体现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体现解题思路与方法技巧的训练,突出反馈性、针对性、实效性。

(4)编好两周一测的考试试题,体现检测性与指导性,强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总结提升答题方法与技巧。

3.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备课组长负责备考方向的把握、学案的修改提升、练习测试的审校等工作。组员要根据计划做好学案、练习、备课资料的准备。备课活动要求人员到位、研究到位、知识理解梳理到位、体系构建到位、能力训练准备到位。

强化课堂是生物教学的最主要阵地,拼课堂,提高生物贡献率的思想。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编制的学案,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组织指导提升作用,课堂上抓理解深化,提升理解能力、抓反馈应用,提升解题应用能力,真正做到科学高效减负。

[

4.积极配合年级工作,做好导师工作,发扬奉献精神,做好提优补差的辅导工作。

三.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轮复习):2011、9—2012、2(含寒假补课)

重点:按照高考要求,梳理知识体系,强化理解知识,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注重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目标:力争在2012年1月份的区统一抽测考试中第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2012、2—2012、4(一模)

重点:突出高考命题的重点,侧重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目标:力争在区一模测试中第一。

&

第三阶段:2012、4—2012、6高考

重点:结合各类模拟试题,突出应试方法与技能、解题策略等方面的训练与提升。同时强化回归基础、回归教材与读本。做好适应北京高考生物试题的不确定性的思想准备与应对的心理与方法训练。

目标:力争高考第一,确保第二。

四、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系统设计及人员落实:

备课组长(曹仁明)总负责

专题1 《分子与细胞》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细胞的结构(赵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5.多种多样的细胞

6.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第二单元、细胞的代谢(冯晓灵)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酶的研究与应用(选修1)

4.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5.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6.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7.细胞呼吸

-

第三单元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癌变和衰老(许静)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4.细胞的分化

5.细胞的全能性

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

第四单元克隆技术(选修1、3)(赵奂)

1.植物的组织培养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专题2 《稳态与调节》

第一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许静)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第二单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冯晓灵)

(一)神经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激素调节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赵奂)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专题3 《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许静)

1.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2)

2.配子的形成过程(必修2)

3.受精过程

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冯晓灵)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第三单元基因工程(选修3)(赵奂)

1.基因工程的诞生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3.基因工程的应用

-

4.蛋白质工程(扩展信息)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6.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7.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第四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许静)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4.伴性遗传

第五单元生物的变异(冯晓灵)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人类遗传病

第六单元生物的进化(赵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专题4 《生物与环境》

第一单元.种群与群落(许静)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第二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冯晓灵)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单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工程(冯晓灵)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4.生态工程及应用(选修3)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2)生态工程的实例

专题5、《实验与探究》

第一单元基础实验(许静)

1.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

制作临时装片及临时装片的染色

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

2.生物体内物质的分离鉴定技术

生物体内水分含量的测定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

3.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选修1)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

4.调查

遗传学调查——群体调查、家族分析

生态学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第二单元.探究实验(冯晓灵)

——生物学研究中科学思想和一般方法生物研究中重大发现的启迪

做出假设和预期

设计可行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收集、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判断

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五、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教学安排:

寒假补课:专题6《实验与探究》

第二学期:

2月13开学——4月上旬西城一模

重点专题与综合训练

细胞代谢综合运用

稳态调节综合运用

遗传与变异综合运用

生物与环境综合运用

科学研究基本思想与信息处理综合运用

4月中旬——5月上旬(西城二模)

综合训练与应试指导

5月中旬——6月高考

回归教材、基础,信息处理、心理调整等

高三生物备课组曹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