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道勘标准设计计算书_secret

[学士]道勘标准设计计算书_secret
[学士]道勘标准设计计算书_secret

目录

1 设计总说明书 (2)

1.1设计概述 (2)

1.1.1 任务依据 (2)

1.1.2 设计标准 (2)

1.1.3 路线起讫点 (2)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2)

1.2路线 (2)

1.3横断面设计 (3)

1.3.1 路基横断面布置: (3)

1.3.2 加宽、超高方式 (3)

1.3.3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3)

1.3.4 排水 (4)

2 平面设计 (4)

2.1公路等级的确定 (4)

2.2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4)

2.3选线设计 (4)

2.4平面线形的设计 (7)

3 纵断面设计 (10)

3.1纵坡设计 (10)

3.2竖曲线设计 (10)

4 横断面设计 (14)

4.1.路幅的宽度及路拱的确定 (14)

4.2超高,加宽的确定及值的计算 (14)

4.3土石方量的计算 (16)

4.4土石方的调配及路基设计表 (16)

5设计总结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总说明书

1.1 设计概述

1.1.1 任务依据

根据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1.1.2 设计标准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2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小时,路基单幅双车道,宽8.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1.1.3 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146,3956),终点B:K1+347.1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60,2784),全长1.3471公里。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河南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XX。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微区,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326米,河谷海拔高为294米,总体高差在2米左右。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1.2 路线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

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1.3471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

平曲线个数(2个)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0.67个)

平曲线最小半径(673.5米/个)

平曲线占路线长(35%)

直线最大长(586.1米)

变坡点个数(3个)

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1.2次)

最大纵坡(5.99%)

最短坡长(284米)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9000米)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6000米)

1.3 横断面设计

1.3.1 路基横断面布置:

0.75+3.75+3.75+0.75=8.5米

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路肩、行车道、行车道、路肩。

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路肩为3%,行车道为2%。

1.3.2 加宽、超高方式

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内边线旋转。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1.3.3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路基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对能作为填方用土的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尽量减少取、弃土场地。

取、弃土场地应选择荒山、山地处,不得随意乱弃,堵塞河道,且要做好防护,绿化工作,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土基填筑前应进行清表、清淤,耕地填前夯实工作,做好填前排水。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1.3。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0.65kN/ m2 70mm水泥焦渣14kN/ m3×0.07m=0.98 kN/ m2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5kN/ m 3×0.08m =2 kN/ m 2 20mm 石灰砂浆 17kN/ m 3×0.02m =0.34 kN/ m 2 恒载标准值 g k =3.97 kN/ m 2 活载标准值 q k =5.0 kN/ m 2 荷载设计值 p =1.2×3.97+1.3×5.0=11.26 kN/ m 2 每米板宽 p =11.26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 =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11.9 N/mm 2, f t =1.27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 其中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300KW发电机用电方案计算书_secret

300KW发电机用电方案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2)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总箱进线采用电缆线架空线路敷设,用电器导线采用空气明敷。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防护。 (3)按照《JGJ46-2005》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Ω。 2、确定用电负荷:

(1)、竖井提升机 K x = 0.30 Cosφ = 0.6 tgφ = 1.33 P js = K x×P e =0.30×55.2 = 16.56kW Q js = P js× tgφ=16.56×1.33 = 22.02 kvar (2)、空压机 K x = 0.7 Cosφ = 0.70 tgφ = 1.02 P js = 0.75×75 = 52.5 kW Q js = P js× tgφ=52.5×1.02 = 53.55 kvar (3)、空压机 K x = 0.7 Cosφ = 0.80 tgφ =0.75 P js = 110×0.7 = 77kW Q js = P js× tgφ=77×0.75 = 57.75 kvar (4)、蒸发器 K x = 1.00 Cosφ =1.00 tgφ = 0.00 P js = 1.00×24= 24kW Q js = P js× tgφ=24×0.00= 0.00 kvar (5)、电焊机 K x = 0.45 Cosφ = 0.7 tgφ = 1.02 P js = 0.45×5×13.06 = 30.06 kW Q js = P js× tgφ=30.06×1.02 = 31.21 kvar (6)、照明灯 K x = 0.8 Cosφ = 0.8 tgφ = 0.00 P js = 3×0.8 = 2.4kW Q js = P js× tgφ=2.4×0.00 =0.00 kvar (8)总的计算负荷计算,总箱同期系数取 Kx = 0.9 总的有功功率 P js = K x×ΣP js = 0.9×(16.56+52.5+77+24+30.06+2.4) = 182.27 kW 总的无功功率 Q js = K x×ΣQ js =0.9×(22.02+53.55+57.75+0.00+31.21+0.00) = 148.08 kvar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240mm厚砖墙,不设边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7.5m,其截面尺寸300mm×800mm。按刚度要求,板厚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h≥l/25=240mm,主梁高度h≥l/15=500mm,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

(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ln1=1.1×2280=2508mm 应取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L01=2500mm

中间跨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02=(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9 跨按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2(b)所示。 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1m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25×1.0×0.1=2.5kN/m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20×1.0×0.02=0.4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2.5+0.4=2.9kN/m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的标准值qk=6.0kN/m 折算荷载: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悬索桥猫道设计计算书

计算说明 1、钢丝绳的实际参数由的产品质量保证书确定后,再进行复核验算。 2、在猫道承重索的计算中,风力根据设计提供的信息,按桥面处14.7m/s计,中跨、边跨分别计算。 3、在猫道承重索的荷载计算中,未计扶手绳及其绳卡的重量,施工人员按4人/4m,每副中跨猫道最多一次上20人计,每副边跨猫道最多一次上10人计。 4、猫道线性依据主缆空缆线形为基础进行计算。 泓口悬索桥猫道检算书 1、编制依据 (1)泓口大桥猫道设计图 (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5-86) (3)钢丝绳产品质量说明书(E04-426,B04-12496) (4)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参考资料》 (5)简易架空缆索吊(段良策,人民交通出版社) 2、工程概况 泓口悬索桥为三结构,理论跨径42m+102m+42m。猫道系统顺桥向按三跨分离式设置,边跨的两端分别锚固于5#、10#过渡墩箱梁顶面,中跨两端均锚固于塔柱上。横向通道在跨中位置一个。每幅猫道宽3.0m,高1.0m,处于主缆正下方,面层与主缆中心距1.4m,与主缆线型基本一致。 每幅猫道承重索采用4根υ22.5钢丝绳(6W(19)-公称抗拉强度

2000MP a),其两端分别锚固于两岸锚固端前端的型钢预埋件上,在两岸塔顶处断开,与塔顶顺桥向两侧的调节装置连接。 每幅猫道面层由[10槽钢(间距2.0m)/50×50mm]防滑方木条(间距0.5m)和υ1.6mm小孔(16×16mm)钢丝网、υ5mm大孔(50×100mm)钢丝网组成;两侧设1根υ16扶手钢丝绳,并每隔2.0m 设一道∠63×4mm角钢栏杆立柱,侧面防护网采用υ5mm(80×100mm)大孔钢丝网绑扎在立柱与扶手索上。 猫道选用钢丝绳相关参数如下 3、中跨猫道承重索检算 3.1荷载计算(按单幅猫道分析)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及风力、温度等附加荷载。 3.1.1恒载 恒载包括承重索、面层、栏杆、索股滚轮支架、横通道抗风缆及其张力,其中横通道、抗风绳以集中荷载计,其余以均布荷载计。 3.1.1.1恒载均布荷载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荷载情况及材料选用 (1) 二、计算跨径及主梁截面设计 (1) 三、荷载计算 (2) 四、计算简图 (2) 五、内力计算 (3) 六、内力包络图 (5) 七、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 八、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 九、附加箍筋计算 (8)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荷载情况及材料选用 1.荷载选用 排名32,查表1、表2、表3得:恒载标准值8.2/k g kN m = 活载标准值16.6/k q kN m = 粉刷层厚20mm ,重度取17kN/m 3,混凝土重度取25 kN/m 3 恒载分项系数取;活载分项系数取 2.材料选用 混凝土C30(2 2 14.3; 1.43c t N N f f mm mm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2 360c t N f f mm ==),其他钢筋均采用HRB335(2 300c t N f f mm ==) 二、计算跨径及主梁截面设计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线大很多,故中间支座可安脚趾考虑。主梁计算跨径按取为。 截面高1 1( )4807201510h L mm ==,取700h mm =; 截面宽11()2303503 2 b h mm ==,取300b mm =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恒载 8.27.259.04kN ?= 主梁自重 250.3(0.70.08) 2.411.16kN ??-?= 主梁粉刷 170.02(0.70.08) 2.42 1.01kN ??-??= 恒载标准值 71.15kN 活载标准值 16.67.2119.52kN ?= 恒载设计值 71.15 1.285.38G kN =?= 活载设计值 119.52 1.4167.33Q kN =?= 四、计算简图

[学士]道勘标准设计计算书_secret

目录 1 设计总说明书 (2) 1.1设计概述 (2) 1.1.1 任务依据 (2) 1.1.2 设计标准 (2) 1.1.3 路线起讫点 (2)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2) 1.2路线 (2) 1.3横断面设计 (3) 1.3.1 路基横断面布置: (3) 1.3.2 加宽、超高方式 (3) 1.3.3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3) 1.3.4 排水 (4) 2 平面设计 (4) 2.1公路等级的确定 (4) 2.2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4) 2.3选线设计 (4) 2.4平面线形的设计 (7) 3 纵断面设计 (10) 3.1纵坡设计 (10) 3.2竖曲线设计 (10) 4 横断面设计 (14) 4.1.路幅的宽度及路拱的确定 (14) 4.2超高,加宽的确定及值的计算 (14) 4.3土石方量的计算 (16) 4.4土石方的调配及路基设计表 (16) 5设计总结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总说明书 1.1 设计概述 1.1.1 任务依据 根据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1.1.2 设计标准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2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小时,路基单幅双车道,宽8.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1.1.3 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146,3956),终点B:K1+347.1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60,2784),全长1.3471公里。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河南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XX。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微区,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326米,河谷海拔高为294米,总体高差在2米左右。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1.2 路线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书 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 题号: 班级:水电0601 姓名:李海斌 学号:200690250127 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 日期:2009年6月8-14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 结构布置....................................................................................... .1 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 1.2.1板厚度的选定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 1.2.3主梁截面尺寸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板的荷载计算 (3) 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 2.2.1边跨的计算 2.2.2中间跨度计算 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 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 第三章次梁的设计 3.1次梁的荷载计算………………..………………… 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 (1) 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 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3.2.1次梁边跨计算………………..…………………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1) 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 第四章主梁设计………………..……………… 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管网设计计算书_secret

目录 第一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一.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二.水压 三.清水池容积 第二章给水管网流量计算 一.长度比流量 二.沿线流量 三.节点流量 第三章管网平差及校核 一.最高时用水管网平差及校核 二.事故时管网平差及校核 三.消防时管网平差及校核 第四章水泵的选择 一.水泵选择原则 二.水泵流量和扬程 第一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 一.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1)居民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为90﹪) Q1=N*q1*f=(3+1.2)*104*0.9*0.12=4536 m3/d

式中:q1——最高日用水量标准(0.12 m3/人·d) N——居住区人口数(cap) f—用水普及率 (2)大用户生产用水量 Q2=2000+1200*3+400*2+300*3+200=7300m3/d (3)大用户职工生活用水量(取生活用水定额25L/cap.班,淋浴定额为40L/cap.班) Q3=25*(300+1500+1000+1200+50)/1000+40*(1500/2+1000/2+1200/2)/10 00=175.25m3/d (4)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Q4(喷洒道路:q1=1.2L/次·m2,n=3次;绿化:q2=1.8L/d·m 2) Q4 =1.2*3*200000+1.8*300000=1260000L3/d=1260m3/d (5)公共事业用水Q5 公共事业供水取居民生活用水的30%。Q5=0.3 *Q1=1360.8 m3/d (6)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按最高日的20﹪计。 (7)最高日用水量 Qd=1.20(Q1+Q2+Q3+Q4+Q5)=1.2*(4536+7300+175.25+1260+1360.8)=17558.46m3/d 二.水压 由于该开发区内的建筑物的层数都为6层,所以自由水压=4*(n+1)=28m 四.清水池容积 V清=V消防+V自用+V调节+V安全 由于缺乏该城市综合生活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比的情况的资料,所按照经验发取值,V调节=10%Qd=1755.846 m3。 该开发区规划人口为4.2万人,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内所需总水量V消防=2*25*3.6*2.0=360 m3。 水厂自用水量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设计用水量的5%计算,则V自用=5%Qd=877.923m3。 清水池的安全储备V安全=1/6(V调+V消+V自)=498.96 m3。 V清=V消防+V自用+V调节+V安全=3492.73 考虑到部分安全调节容积,取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4000 m3。 第二章给水管网流量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通麦特大桥猫道计算手册

精心整理 通麦特大桥 猫道计算书 (评审稿)

通麦特大桥猫道计算书

编制依据《通麦特大桥设计图纸》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通麦特大桥猫道计算书 【1】工程概况 猫道是大跨径悬索桥施工必备的临时结构,为主缆架设、索夹和吊索安装、主缆防护等提供施工操作平台、材料及工具运输通道,其使用从始至终贯穿悬索桥整个上部构造安装施工过程,使用周期长,结构设计首先考虑抗风稳定性及结构安全,确保施工安全;其次要考虑施工简便、降低成本。 ;步行 50mm ×1500mm,间距50cm。 面网与方木用骑马钉连接,方木与沉重绳用14#铁丝绑扎,相邻面网及栏杆网之间搭接用14#铁丝缠绕并焊接,面网与栏杆网之间用14#铁丝连接。 1.5抗风抑振系统 由于桥区地处风口,每条猫道系统主跨设置一套由2根φ32(6×37S+IWR)组成抗风缆绳。

1.6锚固及垂度调整系统 面层承重绳通过锚梁锚固在重力锚预埋牛腿上,门架支承绳及扶手绳均通过散索鞍门架的转向装置锚固在锚定上。承重绳的垂度调整通过锚梁上的拉杆进行调整。 1.7承重绳下压装置及变为钢架 由于采用两跨连续钢丝绳,当面层承重钢丝绳通过塔顶主索鞍两侧时,面层承重钢丝绳之间间距进行调整,其间距调整装置称为变为钢架,变位钢架用型钢制作。 为保证猫道面层与主缆之间的距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在索塔顺桥向两侧设沉重绳下 2.1荷载计算(按单幅猫道计算分析)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及风力等附加荷载(本猫道跨径小,借鉴同类似桥梁温度荷载小于1%,不列入计算)。 恒载包括承重索、面层、栏杆、索股滚轮支架,均折合为均布荷载计。 (1)承重绳自重 4根φ48(6×37S+IWR)=35.12kg/m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设计计算书(可打印)_secret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坝顶高程确定 (1) 1.1 计算超高Y (1) 1.1.1 计算波浪爬高R (1) 1.1.2 计算坝前壅水位的高度e (2) 1.1.3 安全加高A (2) 1.1.4 对于正常运行情况的计算 (2) 1.1.5 对于非常运用情况的计算 (3) 1.1.6 超高计算结果表 (4) 1.1.7 坝顶高程计算结果表 (4) 2 土坝的渗透计算 (5) 2.1 参数取值 (6) 2.2 计算公式 (6) 2.3 浸润线绘制 (7) 2.3.1 I断面(170m高程): (7) 2.3.2 II断面(200m高程) (8) 2.3.3 III断面(230m高程) (9) 2.4 全坝长的总渗流量 (10) 3 稳定计算 (11) 3.1 计算方法与原理 (11) 3.1.1 确定定圆心位置 (11) 3.2.2 计算步骤 (12) 3.2 计算过程 (14) 3.3稳定成果分析 (17) 4 泄水隧洞 (18) 4.1 工程布置及洞径确定 (18) 4.1.1 工程布置 (18) 4.1.2 洞径确定 (18)

4.2 高程确定 (19) 4.3 隧洞设计 (19) 4.3.1 平压管 (19) 4.3.2 通气孔 (20) 4.3.3 渐变段 (21) 4.3.4 洞身段 (21) 4.3.5 出口段 (22) 4.3.6 消能设置 (22) 4.3.7 消能计算、 (22) 4.3.8 水力计算 (25) 4.4 隧洞的衬砌设计 (26) 4.4.1 衬砌类型的选择 (26) 4.4.2 计算断面的选择 (27) 4.4.3 拟定厚度 (27) 4.4.4 计算各种荷载产生的内力 (27) 4.4.5 荷载组合 (30) 4.4.6 配筋计算抗裂验算 (31) 4.4.7 灌浆孔布置 (31)

楼盖课程设计单向板楼盖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单向板楼盖设计 (3)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3) 1)板(塑性方案设计) (3) 2)次梁(塑性方案设计) (7) 3)主梁(弹性方案设计) (11)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16) 1)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16) 2)主梁挠度验算 (17) 三、双向板楼盖设计 (20)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20) 1)板的计算(塑性方案设计) (20) 2)支承梁的计算(弹性方案设计) (24)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29) 1)短边 (29) 2)长边 (31)

设计资料: 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为b ×h=16.2m ×27m ,采用砖混结构,分别按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墙厚240mm ,壁柱截面尺寸500mm ×500mm ,中柱为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 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材料选用: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可变荷载标准值3.5kN/2 m 。 由规范查得:16.7c f MPa = 1.57t f MPa = 2.20tk f MPa = 43.1510c E MPa =? 由规范查得: HRB400级钢筋:360y f MPa = 52.010s E MPa =? HRB335级钢筋:'300y y f f MPa == 52.010s E MPa =? 要求: 1、按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单向板肋形楼盖板及次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单向板楼盖主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2、按塑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板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3、分别绘出单、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要求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

单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2000 mm; Ly = 6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40=60 mm 六、配筋计算(ly/lx=6000/2000=3.000>2.000,所以选择多边支撑单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配筋 1) 确定X向底板弯距 Mx = (γG*qgk+γQ*qqk)*Lo2/24 = (1.200*4.100+1.400*2.000)*22/24 = 1.287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1.287×106/(1.00*11.9*1000*60*60) = 0.03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0) = 0.030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30/360 = 60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0/(1000*100) = 0.060%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6) 计算纵跨分布钢筋面积 不宜小于横跨板底钢筋面积的15%,所以面积为: As1 = As*0.015 = 200.00*0.15 = 30.00mm2 不宜小于该方向截面面积的0.15%,所以面积为: As1 = h*b*0.0015 = 100*1000*0.0015 = 150.00mm2 取二者中较大值,所以分布钢筋面积As = 150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2.X向左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左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幕墙设计计算书_secret

合肥某公寓 设 计 计 算 书 计算: 校核: 审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墙角区石材幕墙 一、计算依据及说明 1、工程概况说明 工程名称:合肥某公寓 工程所在城市:合肥 工程所属建筑物地区类别:C类 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 工程基本风压:0.35kN/m2 工程强度校核处标高:13m 2、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 200-2007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不锈钢棒》 GB/T 1220-2007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 160-2004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2-2009 《建筑玻璃采光顶》 JG/T 231-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 JGJ103-2008 《中空玻璃稳态U值(传热系数)的计算和测定》 GB/T22476-2008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9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DBJ/CT 014-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7:2001 《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9-2001 《吊挂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8-2001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 JG/T178-2005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200-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基材》 GB/T 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3-2008

悬索桥设计说明

悬索桥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为配合XXX工程建设所进行的库区淹没路桥复建工程。 原XXX人行索桥全长约60m,桥面高程约为1284.0m,两岸为人行便道。XX水电站库区蓄水后,正常蓄水位为1335.0m,将淹没原人行索桥。为保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两岸交通的恢复,按照国家有关水库淹没赔偿的“三原”原则及有关规定,重建XX县化乐乡夺泥村河边组人行索桥及两岸人行便道。 二、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 1、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F40-2003); (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设计标准 (1)人行索道技术标准 荷载:人群荷载2.0kN/m2。 桥面宽度:净-2.3m。 合龙温度:15℃。 (2)人行便道技术标准 技术等级:等外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20km/h; 路面宽度:2m; 路面类型:泥结碎石路面。 三、桥梁地质概况 1、自然条件 (1)气候、水文 桥址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带的岩溶高原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1000~1100mm,是贵州热量较低、雨量较多、海拔较高的剥蚀、侵蚀高原山地区。 (2)地形、地貌 桥位区为河谷斜坡地形,总体上两侧高中间低,呈“V”字型,其地面标高1269.20m~1348.92m,相对高差79.72m, 河床标高约为1268.7m。两侧地形坡角较大,一般坡角30~60°,南岸一侧谷坡较陡,地形综合坡角近于垂直;北岸一侧谷坡下缓上陡,地形坡角一般30~60°。桥位区地貌为岩溶化脊状中低山地形地貌,属溶蚀地貌,河岸两侧以高山峰林为主,山脊山顶为条形

建筑采暖设计计算书secret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同市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其中有办公、会议、培训等功能用途的房间。层高为3.7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50平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米。本工程以0.4MPa饱和蒸汽的市政管网为热源、为本办公楼设计供暖系统。 2 设计依据 2.1任务书 <<供热课程设计提纲>> 2.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 2.3 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1]: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17℃。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4℃。冬季大气压89920Pa。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3.5m/s。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表 [1]室内设计参数 3 围护结构要求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3.1大同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为验证围护结构的热阻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本设计先计算出不同围护结构类型下,对应不同室内计温度的最小传热阻,再根据围护的结构来计算需求多少厚度的保温层才能满足需要。 ? = e w t 计算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式中为采暖室 外计算温度, min ?p t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式[1] 式中:――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根据舒适性确定的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这里取6℃。 计算结果列于表[2]。 3.2某种外围护结构在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的隋性和热阻 图[1]外墙结构 已知外墙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式[2]、[3]计算当取不同砖墙厚度时的热隋性指标和实际传热阻,结果列于表[4]。 总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按下式计算: ∑∑ ∑= = = i i i i i i s s R D D λ δ 式[2] 式中:――各层材料的传热阻,m2·℃/W; ――各层材料的畜热系数,W/m2·℃; ――各层材料的厚度,mm; ――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 总结构的传热热阻按下式计算: w i i n R α λ δ α 1 1 + + =∑m2·℃/W 式[3] 式中:――内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8.7 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23 W/m2·℃。 3.3围护结构确定 根据以上两节的分析,本工程选择砖墙厚度为490mm,结构如图[1]所示的外墙结构才可以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内墙选择240mm砖墙双面抹灰的结构。为了减少冬季的冷风渗透和考虑到装修的标准,选择推拉铝窗作为外窗。外窗的空气渗透性能等级为I级。 4 采暖热负荷计算 对于本办公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y e w n t t t R ? + =? ? ) ( min α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6.6,次梁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m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