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优质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辉煌历史“,中这华里第产一生王了都最”早的“中
国”。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华夏第一鼎 绿松石牌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夏最朝早建的立大的型宫意殿义建:筑群 1.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标志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的开始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3.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
阶 级
奴—隶—《诗经·小雅·北山》
周 平 王
周厉王
西周第十任帝王 在位37年 道路以目
周幽王
西周第十二任帝王 在位11年
烽火戏诸侯
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 犬戎族所灭
镐京 洛邑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是什么?从中我们又得到什么启示?
三、武王伐纣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译文】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 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zhāo)歌。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
04
西周的分封制
四、西周的分封制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周武王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习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
本史实。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初步认识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
认识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规律。
0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朝代名称 夏朝
建立者 禹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统治残暴,不得民心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共29张PPT)

长江流域
商代玉凤
商代后母辛方鼎
商妇好墓 (河南安阳)
商代铜钺
商代玉人
商
朝 •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享受
的 •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
灭 亡
•设“酒池”,“肉林”和后妃
大臣嬉戏游乐
•建巨桥粮仓和鹿台,堆积掠夺
来的粮食和珠宝
商帝 纣辛 王
三、武王伐纣
1、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军和商军在牧 野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2、武王建立周朝:
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
国家产生了。
2.结合材料二探究,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 么?
实质: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 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 端低下,没有私有制财产,而国家产生是社会 生产力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⑴建立时间、建立者:约公元前2070年、禹 ⑵评价(意义、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 早期国家的产生。 ⑶统治国家机器:军队、刑法、监狱 ⑷统治范围: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⑸都城遗址:洛阳平原二里头遗址 ⑹成就:制定夏历,精美的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精美铜牌 饰等 ⑺统治时间:400多年 ⑻灭亡原因:最后一个王桀统治残暴,失去民心(不修德行,统治残 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⑼结果: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攻夏,桀大败,夏朝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4张PPT)优秀课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夏朝建立-禹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汤灭夏,商朝建立-商汤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思考,西周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国人暴动?
想一想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从中我 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课堂练习
B 1、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
)
A、禅让制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1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内容?
2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3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王室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4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扩大了统治区域。
新课讲授
寻足迹 ----看国家产生
一、夏朝的兴衰(前2070年~~前1600年)
图 奴隶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 子臣诸侯之制。”
积极:稳定政局,保证了对地—方—的王控国维制《,殷扩周大制度统论治》范围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诸侯弊更相端诛:伐诸,周侯天的子弗独能立禁止性。较大,容易不服从中央的统治
部编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ppt)

夏
假如你是西周的统治者,面对 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 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 固广阔的疆土?
周
商
夏朝5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10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250多万平方公里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 的权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 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服从周王调兵。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他为什么实 行这种制度?制度: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2)材料二说明了周天子与诸侯间什么关系?诸 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品等义务。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 作用?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3.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从中 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统治残暴,贪图享乐,残害人民,社会矛 盾尖锐……
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任用贤臣等。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朝代 都城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作用: 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活填
动
写 图
中
人
物
相
应
的
身
份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思考:受封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受封诸侯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
权
权
利
利
假如你是西周的统治者,面对 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 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 固广阔的疆土?
周
商
夏朝5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10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250多万平方公里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 的权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 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服从周王调兵。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他为什么实 行这种制度?制度: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2)材料二说明了周天子与诸侯间什么关系?诸 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品等义务。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 作用?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3.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从中 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统治残暴,贪图享乐,残害人民,社会矛 盾尖锐……
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任用贤臣等。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朝代 都城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作用: 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活填
动
写 图
中
人
物
相
应
的
身
份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思考:受封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受封诸侯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
权
权
利
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共40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禹禹汤汤周武王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的王朝体制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禹死后下一个领导者是谁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禹 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牧野之战兵力对比
交战双方
周武王的军队
为什么周 武王能以 战士人数 少胜多?
4万多人
商纣王的军队
10万多人
周武王以少胜多的原因:
主观原因: ①周族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力 你是怎么看待这 量不小的政权。 ②西方、南方各部族派人来助战。 场战争的?你认为它
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 客观原因: 的呢? ③商纣王才知道周武王进军的消 息,仓促备战。 ④奴隶“反戈一击”。
分封制的定义: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
目的
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
对象
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 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如果你是其中被分 封的一个诸侯,你 会得到什么好处? 你还要尽哪些义务 呢?
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
3、都城: 4、重要战役:
奴隶 “反戈一击” 水
周
渭 水 岐山
河
殷
朝歌 牧野 × 公元前1046年 盟津
周 武 王 像
丰
汉 姜 尚 像
羌
濮
水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天亡簋
陕西岐(qí )山出土
青铜利簋 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 21厘米。簋内有铭文78字,记 簋(guǐ)为盛食器。利簋高 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 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 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 公斤。簋内有铭文32字,记述 神的事迹。 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 省临潼县博物馆。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禹 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牧野之战兵力对比
交战双方
周武王的军队
为什么周 武王能以 战士人数 少胜多?
4万多人
商纣王的军队
10万多人
周武王以少胜多的原因:
主观原因: ①周族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力 你是怎么看待这 量不小的政权。 ②西方、南方各部族派人来助战。 场战争的?你认为它
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 客观原因: 的呢? ③商纣王才知道周武王进军的消 息,仓促备战。 ④奴隶“反戈一击”。
分封制的定义: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
目的
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
对象
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 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如果你是其中被分 封的一个诸侯,你 会得到什么好处? 你还要尽哪些义务 呢?
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
3、都城: 4、重要战役:
奴隶 “反戈一击” 水
周
渭 水 岐山
河
殷
朝歌 牧野 × 公元前1046年 盟津
周 武 王 像
丰
汉 姜 尚 像
羌
濮
水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天亡簋
陕西岐(qí )山出土
青铜利簋 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 21厘米。簋内有铭文78字,记 簋(guǐ)为盛食器。利簋高 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 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 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 公斤。簋内有铭文32字,记述 神的事迹。 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 省临潼县博物馆。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共14张PPT)

7、与桀和汤的关系最为相似的搭配是 ( A )
A、纣——周武王
B、汤——伊尹
C、盘庚——纣
D、周文王——姜尚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夏
商
周
50多万平方公里
100多万平方公里
250万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 会,采取分封制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二、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等级制度图示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1、为什么采取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社会结束,我国早期国家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哪个
人物 ( D )
A.尧
B.舜
C.启
D.禹Βιβλιοθήκη 5、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因素是: ( B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内侵
6、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 A )
A.血缘亲疏关系
B.地域关系
C.权利大小关系
D.能力大小关系
(2)从何朝起出现了材料二的情况? 夏朝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 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天子封什么人为诸侯?根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课件)

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
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的原因?
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1:了解学习盘庚迁殷的原因,人物及最终 地点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盘庚; 殷墟
2:商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 的控制
《 封 神 榜 》
都 城 : 阳 城
统治中心: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问题思考
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 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 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 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 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 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家天下”开始。
周厉王的“国人暴动” 和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
夏商周的更替
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代
夏 约公元前 2070年
禹 阳城 桀
商 约公元前 汤 殷
纣
1600年
西 约公元前 周武王 镐京 周厉王 周 1046年
课堂小结
夏朝建立与“家天下”(奴 隶社会诞生的标志)
夏
商
汤建立夏朝
周 商汤灭夏
的
纣的残暴统治
史发展线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重点)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夏朝宫殿复原图
自主学习:(1)找出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 建立者
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
(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的原因?
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1:了解学习盘庚迁殷的原因,人物及最终 地点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盘庚; 殷墟
2:商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 的控制
《 封 神 榜 》
都 城 : 阳 城
统治中心: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问题思考
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 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 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 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 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 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家天下”开始。
周厉王的“国人暴动” 和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
夏商周的更替
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代
夏 约公元前 2070年
禹 阳城 桀
商 约公元前 汤 殷
纣
1600年
西 约公元前 周武王 镐京 周厉王 周 1046年
课堂小结
夏朝建立与“家天下”(奴 隶社会诞生的标志)
夏
商
汤建立夏朝
周 商汤灭夏
的
纣的残暴统治
史发展线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2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重点)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夏朝宫殿复原图
自主学习:(1)找出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 建立者
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禹
(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课件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夏朝的建 立与
“家天下 ”
六百载,至纣亡
商汤灭夏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3.纣王的暴政
对外征伐, 耗费国力,
暴政措施: 修筑豪华宫殿,
征收繁重的赋税, 施用酷刑,残害百姓。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 殷本纪》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史记
朝拜进贡,跟随您作战 周武王:哈哈,这下天下终于可以太平了,我终于可以安心了。
17
—《分封制》2姜太公情景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夏朝的建 立与
“家天下 ”
商汤灭夏
1.分封制
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 稳定政治形势,奖励功臣,巩固疆土
武王伐纣
分封的对象 周王的宗亲、功臣、旧邦首领 诸侯的权利 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进行再分封。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夏朝的建
立与
Q1:夏朝建立时间?
Q10:哪一位商王迁都到殷?
“家天下 ”
Q2:商朝建立者是? Q3:西周建立时间?
Q11:周武王伐纣在什么战役中获胜? Q12:为巩固疆土,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商汤灭夏 Q4:国人暴动的时间? Q13:周代贵族等级制度从上至下有哪些?
西周的分 封制
诸侯的义务
①拥戴周王。 ②定期朝见。 ③参加重要仪式。
④贡献财宝和特产。 ⑤军队服从调遣。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18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的建 立与
“家天下 ”
1.分封制
商汤灭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个王:商纣王
成语典故:酒池肉林
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1046年)
2、建 立 者:周武王 (姬发)
3、重要战役: 牧野之战
反戈一击 阵前倒戈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
(1)积极:开发了边远地区,保证了周王朝 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使周成为强国。
(2)消极: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 衰落,威胁到了周天子的地位。
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
周厉王:西周后期有名 的暴君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4、西周的灭亡
4、夏代末代君主:
桀
成语:时日曷丧
夏桀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夏
பைடு நூலகம்
(残暴荒淫无
时候灭亡啊?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约公元前1600年,
进攻夏朝
商朝
汤
建立
商部落 (日益强大)
二、商汤灭夏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
建都于亳。 国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 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的灭亡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 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第一个王朝。
2、继承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 禅让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
国夏 家朝
父死子继
产建 生立
• 王位世袭制
兄终弟及
天下为私 , 我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国 早
期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出现“家天下”
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
骊山烽火台遗址
相传是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的 地方
动脑筋: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历史教训: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终于桀。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主要内容:授民授疆土 (1)分封的依据: (2)分封的对象 (3)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义务
拥戴周王、定期朝见;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服从权调兵;权交纳贡赋权。
利
利
利
地管 民管 国建 理理 诸 土人 侯
王室
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
西周等级示意图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3、作用:
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 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卷四《周本纪》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
十三人。
—《荀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成语典故:酒池肉林
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1046年)
2、建 立 者:周武王 (姬发)
3、重要战役: 牧野之战
反戈一击 阵前倒戈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 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
(1)积极:开发了边远地区,保证了周王朝 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使周成为强国。
(2)消极: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 衰落,威胁到了周天子的地位。
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
周厉王:西周后期有名 的暴君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4、西周的灭亡
4、夏代末代君主:
桀
成语:时日曷丧
夏桀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夏
பைடு நூலகம்
(残暴荒淫无
时候灭亡啊?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约公元前1600年,
进攻夏朝
商朝
汤
建立
商部落 (日益强大)
二、商汤灭夏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
建都于亳。 国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 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的灭亡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 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第一个王朝。
2、继承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 禅让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
国夏 家朝
父死子继
产建 生立
• 王位世袭制
兄终弟及
天下为私 , 我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国 早
期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出现“家天下”
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
骊山烽火台遗址
相传是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的 地方
动脑筋: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 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历史教训: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终于桀。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主要内容:授民授疆土 (1)分封的依据: (2)分封的对象 (3)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义务
拥戴周王、定期朝见;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服从权调兵;权交纳贡赋权。
利
利
利
地管 民管 国建 理理 诸 土人 侯
王室
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
西周等级示意图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3、作用:
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 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卷四《周本纪》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
十三人。
—《荀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