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颗粒物(PM10和 PM2.5) 分析仪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颗粒物(PM10和 PM2.5) 分析仪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颗粒物(PM10和PM2.5)分析仪技术要求1.目的为正确使用(选择)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 和PM2.5)浓度测定的分析仪器。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开展环境空气污染物样品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的仪器。

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inuous monitoring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

3.2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μm)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μm 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3.4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μm)particulate matter(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3.5 切割器 particle separate deviceWord文档 1具有将不同粒径粒子分离功能的装置。

3.6 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 273K,压力为 101.325kPa 时的状态。

本指导书中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3.7 参比方法 reference method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法。

4.仪器概述4.1 PM10 和 PM2.5连续监测系统包括样品采集单元、样品测量单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参见《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21)中 4.1。

4.2 方法原理。

PM10 和 PM2.5连续监测系统所配置监测仪器的测量方法为β射线吸收法或微量振荡天平法。

PM2.5连续监测β射线方法需要增加动态加热系统(DHS 系统)、微量振荡天平需要增加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 系统)。

5.工作条件5.1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15~35)℃。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前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质量保证及报告等内容。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

本规范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19GB 6921GB 8170GB/T 9801GB/T 11737 空气质量词汇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数值修约规则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B/T 12372GB 12373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居住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液体吸收法的标准采样装置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α]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 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8204.13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4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5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GB/T 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GB/T 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GB/T 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 18204.27GB/T 18883GB 50325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范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系统结构 (3)5通讯协议 (3)6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采集 (9)附录A(规范性附录)循环异或校验算法 (10)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气常用监测指标编码表(可扩充) (11)附录C(资料性附录)通讯命令示例和拆分包及应答机制示例 (13)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技术,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基于目前使用中的大气传输协议,结合HJ212传输协议的标准进行了调整,确保兼容现有使用中协议的同时,协议更规范、更具扩展性。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的过程及传输命令的数据格式和代码定义。

本标准的适用对象包括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运维单位、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使用单位。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平台与监测子站之间的数据通讯过程。

本标准不适用于大型监测设备产生的图形类数据传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47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524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HJ63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6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参数阳高县环境保护局设备技术参数1、设备名称: 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监测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分析方法化学发光法,对环境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进行实时监测,所监测的污染物浓度最高可以达到100ppm。

◆.监测量程: 0-50,500,20000ppb,可设置又量程自动切换◆.零点噪声限:0.2ppb(60秒平均时间)◆.最低检出限:0.4ppb(60秒平均时间)◆.零点漂移限:1.0ppb/24小时◆.标点漂移限:1%(满量程)/24小时◆.响应时间: 60秒(10秒平均时间),90秒(60秒平均时间),300秒(300秒平均时间)◆.精度限值: 0.4ppb(500ppb量程)◆.线性限值: 1%(满量程)◆.重现性: <2%◆.采样流量:恒流0.6升/分钟(标准配置)◆.运行环境: 0℃~45℃也可安全运行◆.供电电源: 220-240VAC@50/60Hz◆.标准附件分析仪说明书、分析仪远程控制软件,采样管2米、导轨一组、颗粒物过虑器一个,外置可更换干燥气体药品罐1个◆.控制方式微处理机控制方式,并有自我诊断及设定功能,自动调零及跨标测试功能;◆.NO/NOX转换效率>98%◆.输出RS232和RS485接口及模拟量输出2、设备名称: 紫外荧光法二氧化硫监测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分析方法:紫外荧光法,◆.监测量程: 0-0.05,0.1,0.2,0.5,1,2,5,10,20,50,100ppm可设置双量程自动切换◆.零点噪声限: SO2:0.5PPB(60秒平均时间)◆.最低检出限: SO2:1.0PPB(60秒平均时间)◆.零点漂移:±1.0PPB/24小时◆.标点漂移:±1%(满量程)/24小时◆.响应时间: 80秒(10秒平均时间),110秒(60秒平均时间),320秒(300 秒平均时间)◆.精度限值:读数的±1%或1ppb◆.线性限值:±1%(满量程)◆.重现性:<2%◆.采样流量:恒流0.5升/分钟(标准配置)◆.运行环境: 20℃~30℃(0℃~45℃也可安全运行)◆.供电电源: 220-240VAC 50/60HZ◆.标准附件:分析仪说明书、分析仪远程控制软件,采样管2米、导轨一组、颗粒物过虑器一个◆.控制方法微处理机控制方式,并有自我诊断及设定功能,自动调零及跨标测试功能;采用紫外脉冲荧光光源◆.输出: RS232和RS485接口及模拟量输出3、仪器标定动态气体发生器动态技术指标:◆稀释气入口数:1◆源气入口数:3◆稀释质量流量控制器:0~10L/min◆标气质量流量控制器:0~100ml/min◆流量准确度:±1.0%◆流量重复性:0.15%F.S◆线性:±0.15%F.S◆气体压力:100kPa~200kPa◆响应时间:T95≤60s◆稀释率:200:1~2000:1(标准)◆臭氧发生准确度:最大输出浓度:≥1ppm最小输出浓度:≤100ppb响应时间:180秒(95%)精度:设置点的±2%◆输出通道:3◆工作环境温度:0℃~404、零气体发生器零气技术指标:◆零气流量:0L/min~10L/min (可扩展)◆零气压力:通常200kPa◆水蒸气:露点-15℃◆空气净化器:可除NO、NO2、O3、SO2、CO◆零气组份:SO2:<0.5ppbNO:<0.5ppbNO2:<0.5ppbO3:<1.0ppbCO:<10ppb◆除水方式:自动◆保护:过热保护泵◆工作环境温度:0℃~40℃5、数据采集系统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开发立足于基础建设,功能设计上高度浓缩,极大限度减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几乎不依赖于其它应用软件的支持,运行环境要求低,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属绿色环保软件,适宜于长期稳定运行。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规范201408019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规范201408019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二O一四年八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监测站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 (3)4.1 监测站点 (3)4.1.1 选址条件 (3)4.1.2 站点增加、变更和撤销 (3)4.2 监测项目 (4)4.3 监测频次 (4)5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4)5.1 系统的构成 (4)5.2 监测子站站房技术要求 (5)5.2.1 一般要求 (5)5.2.2 配电要求 (6)5.2.3 辅助设施 (6)5.2.4 站房示意图 (7)5.3 采样装置 (7)5.3.1 多支路集中采样装置技术要求 (7)5.3.2 点式连续监测系统采样装置安装要求 (9)5.3.3 开放光程连续监测系统光路 (10)5.4 分析仪器技术及安装要求 (10)5.5 系统支持实验室 (11)5.6 中心计算机室 (11)5.7 质量保证实验室 (11)6 系统运行维护与质量管理 (15)6.1 站点运行维护 (15)6.2 系统质量管理 (16)6.2.1 质量控制 (16)6.2.2 质量保证 (17)7 数据管理与审核发布 (19)7.1 日常数据管理 (19)7.2 人工审核规则 (20)7.3 数据有效性规定 (21)7.4 数据联网率统计 (22)附录A 监测点位周围环境与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 (23)附录B 监测点位调整的具体要求 (25)附录C 空气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 (27)1)二氧化硫分析仪 (27)2)氮氧化物分析仪 (27)3)一氧化碳分析仪 (28)4)臭氧分析仪 (29)5)PM10分析仪 (30)6)PM2.5分析仪 (30)7)PM10和PM2.5手工采样仪 (31)8)十万分之一天平 (32)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前言为保障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下文简称“空气站”)的有效运行,规范空气站的选点、建设、质控和运维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大气环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EC9800系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EC9800系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EC9800系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参数1、本系统要求澳大利亚ECOTECH公司产品原装进口。

2、本项目招标采购内容见下表:说明:以上所选主要仪器经过美国EPA认证,性能指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的有关规定。

仪器性能较好,检出限低,稳定性好,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的影响,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该产品有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型项目的成功实施经验(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中标通知书、合同复印件、客户名单等)。

3、监测设备的技术参数:1)二氧华硫分析仪(S02)2)氮氧化物气体(NO-NO2-NO X)分析仪3) 可吸入颗粒物(PM10)分析仪4) 气体分析仪校准系统5)零气发生器6)气象6参数测量仪7)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控制软件4、中心站数据分析及远程控制平台软件技术要求:中心站系统要求提供功能强大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表统计和图形显示打印、文件输出以及实现对各子站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功能;按照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有即时帮助和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

能通过有线(包括普通电话线和ADSL)、无线(包括GPRS等)方式与子站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能发出指令对子站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控制及生成各种统计报表。

*中心站系统运行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NT。

*中心站系统采用中文平台化操作:所有功能、菜单以及显示、打印的各种报表、图形及输出必须中文化。

中心站软件必须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HJ/T 193-2005)要求。

投标人需提供详细的软件功能说明。

5、采样总管及减压阀采样总管和采样头均采用抗氧化能力强、美观的不锈钢管,内置对被测污染物质不产生干扰的高质量特氟隆材料,PM10采样管与仪器连接处采用防止灰尘静电吸附的泰根管。

采样管有加热除湿装置。

采样入口设有防雨伞状帽和纱网。

减压阀能与国家标准气体钢瓶和动态校准仪标准管路配套使用。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

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三)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重要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四)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背景水平;(五)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六)为制定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655—2013)修改单将“3.6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本标准污染物浓度值均为标准状态下浓度值。

”修改为:“3.6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hPa时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55-2013部分代替 HJ/T 193-200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inuous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PM10 and PM2.5(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3-07-30发布 2013-08-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目 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4)5 安装 (4)6 调试 (7)7 试运行 (11)8 验收 (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调试检测项目 (14)附录B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15)附录C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 (20)附录D (资料性附录)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报告 (22)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范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制定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技术参数阳高县环境保护局设备技术参数1、设备名称: 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监测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分析方法化学发光法,对环境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进行实时监测,所监测的污染物浓度最高可以达到100ppm。

◆.监测量程:0-50,500,20000ppb,可设置又量程自动切换◆.零点噪声限:0.2ppb(60秒平均时间)◆.最低检出限:0.4ppb(60秒平均时间)◆.零点漂移限:1.0ppb/24小时◆.标点漂移限:1%(满量程)/24小时◆.响应时间:60秒(10秒平均时间),90秒(60秒平均时间),300秒(300秒平均时间)◆.精度限值:0.4ppb(500ppb量程)◆.线性限值:1%(满量程)◆.重现性:<2%◆.采样流量:恒流0.6升/分钟(标准配置)◆.运行环境:0℃~45℃也可安全运行◆.供电电源:220-240VAC@50/60Hz◆.标准附件分析仪说明书、分析仪远程控制软件,采样管2米、导轨一组、颗粒物过虑器一个,外置可更换干燥气体药品罐1个◆.控制方式微处理机控制方式,并有自我诊断及设定功能,自动调零及跨标测试功能;◆.NO/NOX转换效率>98%◆.输出RS232和RS485接口及模拟量输出2、设备名称: 紫外荧光法二氧化硫监测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分析方法:紫外荧光法,◆.监测量程:0-0.05,0.1,0.2,0.5,1,2,5,10,20,50,100ppm可设置双量程自动切换◆.零点噪声限:SO2:0.5PPB(60秒平均时间)◆.最低检出限:SO2:1.0PPB(60秒平均时间)◆.零点漂移:±1.0PPB/24小时◆.标点漂移:±1%(满量程)/24小时◆.响应时间:80秒(10秒平均时间),110秒(60秒平均时间),320秒(300 秒平均时间)◆.精度限值:读数的±1%或1ppb◆.线性限值:±1%(满量程)◆.重现性:<2%◆.采样流量:恒流0.5升/分钟(标准配置)◆.运行环境:20℃~30℃(0℃~45℃也可安全运行)◆.供电电源:220-240VAC 50/60HZ◆.标准附件:分析仪说明书、分析仪远程控制软件,采样管2米、导轨一组、颗粒物过虑器一个◆.控制方法微处理机控制方式,并有自我诊断及设定功能,自动调零及跨标测试功能;采用紫外脉冲荧光光源◆.输出:RS232和RS485接口及模拟量输出3、仪器标定动态气体发生器动态技术指标:◆稀释气入口数:1◆源气入口数:3◆稀释质量流量控制器:0~10L/min◆标气质量流量控制器:0~100ml/min◆流量准确度:±1.0%◆流量重复性:0.15%F.S◆线性:±0.15%F.S◆气体压力:100kPa~200kPa◆响应时间:T95≤60s◆稀释率:200:1~2000:1(标准)◆臭氧发生准确度:最大输出浓度:≥1ppm最小输出浓度:≤100ppb响应时间:180秒(95%)精度:设置点的±2%◆输出通道:3◆工作环境温度:0℃~404、零气体发生器零气技术指标:◆零气流量:0L/min~10L/min (可扩展)◆零气压力:通常200kPa◆水蒸气:露点-15℃◆空气净化器:可除NO、NO2、O3、SO2、CO◆零气组份:SO2:<0.5ppbNO:<0.5ppbNO2:<0.5ppbO3:<1.0ppbCO:<10ppb◆除水方式:自动◆保护:过热保护泵◆工作环境温度:0℃~40℃5、数据采集系统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开发立足于基础建设,功能设计上高度浓缩,极大限度减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几乎不依赖于其它应用软件的支持,运行环境要求低,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属绿色环保软件,适宜于长期稳定运行。

2、子站硬件要求采用工业级控制计算机, 分辨率:800X600 /1024X768,集成或独立LCD面板和控制机箱,1G抗振保护,铝质不锈刚前面板、符合IP65/nema 4标准, 采用工业专用电源,至少CPU1.66G/千兆网口/4串口/VGA/512存/320G/4个USB接口硬盘以上配置。

3、子站软件要求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立足于基础建设,功能设计上高度浓缩,极大限度减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几乎不依赖于其它应用软件的支持,运行环境要求低,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属绿色环保软件,适宜于长期稳定运行。

◆测试项目可以由用户设置组态,适应不同的子站配置。

◆可对一次仪表输出模拟信号采集,并进行A/D转换。

◆可通过RS485口直接采集带通讯功能的一次仪表的数据。

◆可连接MODEM(调制解调器)通过线路与中心站远程联系,实现数据传输及控制。

◆可每分钟采集三次数据,图形动态显示,以分钟平均值为基本数据,自动生成数据文件。

◆*软件带有风向玫瑰图,显示直观方便。

◆可查阅任意一日的原始数据,统计小时平均值及污染指数,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并可打印输出。

◆可将任意一日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小时均值以文本文件导出。

◆可以控制一次仪表的调零和校准操作。

◆可主动呼叫向远程发送任意一日任意时段的数据。

中心站软件◆测试项目可以由用户设置组态,适应不同的子站配置。

◆可连接MODEM(调制解调器)通过公用系统(PSDN)与子站系统连接,实时观察子站的监测,图形动态显示。

◆可远程调传子站任意时段的历史数据。

◆可远程控制子站校零、校标或校准时钟等操作。

◆子站数据调入中心站后,可查阅任意子站任意一日的原始数据,统计小时平均值及污染指数,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并可打印输出◆可将各子站的统计日报数据转入年度数据库,以进一步编辑处理,导出为可上报的标准要求的数据库文件,如: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

◆丰富多变的图表处理功能,可供用户生成各种图表观察或打印◆可主动呼叫及向远程发送任意一日任意时段的数据◆可将任意一日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小时均值以文本文件导出;6、设备名称:大气颗粒物检测仪(测PM2.5)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测量模式;:单通道监测(可扩展双通道可换任意切割器)◆.测量方法:β射线法C14◆.测量周期:连续实时监测(每秒自动更新)◆.采样流量: 16.7L/min 准确度:≤±3%设定流量/24小时◆.测量围:0-1,000ug/m3 或0-10,000ug/m33路输入(0-5V)◆.平行性:≤5%◆.最低检测限:2ug/m3◆.检测器:光电倍增管闪烁体◆.浓度显示周期:2-60分钟(可调)默认2分钟◆.采样记录周期:10-1440分钟(步进为10)默认60分钟◆.输出量程:0-10V(步进0.1共100档)默认0-5V◆.语言:中英文可切换◆.噪音:<65dB◆.接口打印:RS232 通讯:RS485 模拟:2路输出:电流(0-20mA)或电压(0-5V或0-10V)可选3路输入(0-5V)◆. 采用和国际认可的β射线测量法◆.能测量空气中PM10、PM5、PM2.5、PM1任意一组的浓度◆.能自动判断滤纸负重,有效提高滤纸利用率◆.采用德国进口真空泵◆.数据能通过GPRS无线传送(选配)◆.多台仪器间还提供有ZigBee无线传送方式,能实现相互间自动组网(选配)◆.触摸、键盘两种操作方式◆.停电后,来电能自动启动◆.可查询详细的历史故障报警说明7、设备名称: 空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测PM10)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仪器原理:连续在线β射线法◆.采样流量:16.7L/min ≤±3%设定流量/24小时,PID智能控制◆.测量围:(0-0.1、0.2、0.5、1、2、5、10)mg/m3(可选)◆.平行性:≤5%◆.最低检出限:0.002mg/m3◆.测量时间:5分钟-24小时可选,默认60分钟◆.显示更新数据:1分钟(实时每秒扫描计数)默认2分钟◆.校准方法:标准膜,β射线法◆.检测器:光电倍增管闪烁体◆.语言:中英文可任意切换◆.操作:触摸和键盘两种方式◆.输出:1)打印:RS2322)通讯:RS485 ,ZiBee无线通讯3)模拟:2路输出,电流(0-20mA);电压(0-5V或0-10V)可选;3路输入(0-5V,0-20 mA可选)◆.控制单元:1)能对校准时钟的频率进行手动调整2)采用32位ARM高稳定控制芯片3)停电后,来电自动启动13.可查询详细的历史故障和报警信息说明◆.滤纸传送方式:采样滤纸传动采用多位光电位移检测系统,确保走纸精度,以保证测量精度并克服了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普遍存在的卡纸、打滑现象。

智能判断滤纸负重,大幅提高滤纸利用率*◆.采样测量一体,采样通道和测量通道同步进行,无走带定位误差可扩展性强,可扩展PM5、PM2.5采样,PM10、PM5、PM2.5切割器具有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8、设备名称: 臭氧气体(O3)分析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仪器须经过或国际公认质量认证, 设备生产厂家需具有ISO9001,ISO14001,◆具有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分析仪输出的资料应能够自动换算为标态下污染物浓度;◆仪器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分析方法:紫外光度法◆*监测量程:0-0.05,0.1,0.2,0.5,1,2,5,10,20,50,100,200 ppm◆*样品池:双光池检测◆零点噪声:0.25 ppb RMS (30秒平均时间)◆最低检出限:0.50 ppb◆零漂(24 hour):< 1.0 ppb◆跨漂(24 hour):<1%满量程◆响应时间:≤20 s (10 s平均)◆精度限值:读数的±1%◆线性限值:±1%(满量程)◆采样流量:1-3升/分钟(标准配置)◆*显示及控制:大屏幕液晶显示;具有可用户定义的“软键”功能;在局域网上可被远程访问和下载分析结果◆*远程控制:能够远程设置所有的仪器参数和完全操作仪器;需随机附带远程控制软件◆通讯:具备模拟、数字和TCP/IP网络接口,并且开放通讯协议◆仪器维护:仪器模块化设计,具有便于维护的设计;包括电位器的调整,所有参数通过菜单设置,不需要打开机箱◆运行环境20℃~30℃(0℃~45℃也可安全运行)◆外型尺寸:566×482×220MM(L×W×H)◆供电电源:220-240 VAC 50/60Hz9、设备名称:一氧化碳(CO)分析仪要求的技术特点和功能:◆经过或国际公认质量认证, 设备生产厂家需具有ISO9001,ISO14001,◆具有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分析仪输出的资料应能够自动换算为标态下污染物浓度;◆仪器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分析方法:气体滤波红外吸收法◆*量程:0-1,2,5,10,20,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 ppm ◆最低检出限:0.04PPM◆零点噪音:0.02ppm RMS (30秒平均时间)◆零点漂移:< 0.1ppm /24小时◆标点漂移:±1%(满量程)/24小时◆响应时间:60秒(30秒平均时间)◆精度限值:±0.05PPM或读数的±1%◆线性限值:±1%(满量程, 1000PPM以下)◆重现性:<2%◆采样流量:0.5-2.0升/分钟◆运行环境:20℃~30℃(0℃~45℃也可安全运行)◆*显示及控制:大屏幕液晶显示;具有可用户定义的“软键”功能;在局域网上可被远程访问和下载分析结果◆远程控制:能够远程设置所有的仪器参数和完全操作仪器;需随机附带远程控制软件◆*通讯:具备模拟、数字和TCP/IP网络接口,并且开放通讯协议◆仪器维护:仪器模块化设计,具有便于维护的设计;包括电位器的调整,所有参数通过菜单设置,不需要打开机箱◆外型尺寸:566×482×220MM(L×W×H)◆供电电源:220-240 VAC 50/60Hz10、采样系统◆空气在采样管滞流时间小于20秒◆空气采样管长度根据站房要求而定,采样管材料为不锈钢管,具有可控温保温系统,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配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采样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