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烟气分析仪(德图T350xl)作业指导书

烟气分析仪(德图T350xl)作业指导书烟气分析仪(德图T350xl)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烟气分析仪(德图T350xl)日常使用及维护方法依据:HJ/T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HJ/T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7-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47-1999《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1.仪器组成及各部件介绍Testo350包含3个主要部件:手操器烟气分析箱烟气探针。
手操器分析箱烟气探针各部件介绍1.1烟气分析箱状态灯:1.2分析箱结构侧视图1.3分析箱结构俯视图1.4手操器按键说明::开关键;、、、:上下左右光标键;:菜单键;:确定键;:取消键;:手操器屏幕灯开关键。
屏幕下方4个蓝色软键为功能键,可自行设定,详见2.3功能键设定。
2.连接方法1)如界面连接探头2)按紧连接处3)连接热电偶探头4)正确连接探头和热电偶为防止探头被堵塞,应按如下图示在探头上安装过滤器。
5)未安装6)已安装在连接探头时,要检查位于分析箱最下方的触头上应有一完好的蓝色橡皮垫圈,其作用为保护装置连接不漏气,保证仪器的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封住有蓝色橡皮垫圈的进气口,开启分析仪到初始界面(见常规设定),如果1分钟内泵流量(Pump,l/m,见常规设定)跌到0,即分析箱内部不漏气。
3常规设定连接电源,将探头连接到仪器,连接手操器和分析箱,按开关键打开仪器。
出现左下界面约20秒后,仪器开始进行调零(如右下界面)。
调零后会出现如下界面后,仪器现可用于测量(此时状态称为初始界面,下同)。
通过使用上下光标键进行翻页显示不同监测内容。
屏幕显示可能跟下述界面有细微差别,因为大多数显示次序是自定义的,下同。
3.1时间设定更改日期和时间,必须从分析箱切换到手操器,在初始界面下,按确定键,出现如左下界面。
德图327烟气分析仪说明书

CO含量 [ppm, mg/m³]
0...8,000ppm / 1ppm
环境一氧化碳, 通过内置的电化学传感器测量: 环境一氧化碳含量
±20ppm (0...200ppm), ±读数的5% (201...2,000ppm), ±读数的10% (2001...8,000ppm) / t90 <40s
amCO [ppm]
供电 - 供电: 充电锂电池3.7 V/2.4 Ah, 电源 6.3V/1.2A - 电池寿命: 大约 4 h (气泵开启,显示屏背光灯关
闭) - 电池充电时间: 大约 5-6 h
显示 - 类型: LCD液晶显示 - 读数更新速度: 1/s
指示,标准和测试 - EC 指示: 89/336/EEC - 测试: BImSchV,
过剩空气系数 [-]
1...20 / 0.01
-/-
二氧化碳 (非327 CO)
CO2 含量 [%]
0...CO2max / 0.01%
-/-
1) 为了获得准确的读数,建议最小测量时间为3分钟。
2) 未将发热值考虑在内
6 规格
通过计算获得的参数: - 计算公式见附表
燃料 - 数量: 8 - 型号/燃料参数: 见附表
±0.5°C (-40...100°C), ±读数的0.5% (>100°C), ±0.9°F (-40...212°F), ±读数的0.5% (>212°F) /
温度,通过温差组件0554 1208 测量: 烟气插口 T1 [°C, °F], 传感器插口 T2 [°C, °F] -40...+600°C / 0.1°C,
燃烧效率 ⎜ 2 [%],
燃烧效率⎜ +3) [%]
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1.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烟气分析仪的日常操作、维护、应用的基本内容;1.2本规程适用于能效测试用烟气分析仪,特指 Testo产品。
2.最初操作步骤2.1流量计投入使用前,需要有资质的法定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实流校准。
2.2检查超声波流量计及配件和电源线连接是否正确,开机显示是否正常。
3.最初操作3.1调试3.1.1手操器a.为手操器的可充电电池充电只有当环境温度介于±0...+35 ℃之间时,充电电池才能充电。
若充电电池完全放电,则室温下的充电时间将为大约 7 小时(使用电源适配器充电)或大约14小时(通过德图数据总线充电)。
b.通过分析箱充电手操器固定在分析箱上,或通过德图数据总线电缆,与分析箱相连接。
分析箱通过主电源供电。
在低电量时或在关闭状态下进行操作。
3.1.2分析箱a.为分析箱的充电电池充电只有当环境温度介于±0-35 ℃之间时,充电电池才能充电。
若充电电池完全放电,则室温下的充电时间将为大约6小时.注意分析箱已关闭。
b.分析箱也可使用直流电压输入工作3.2连接系统部件3.2.1使用接触片进行连接手操器可以连接并固定到分析箱上。
a.将手操器底面上的导槽放在分析箱导销之上。
b.将手操器压入分析箱中,直至锁定/解锁按钮发出明确声响两次,锁定到位。
3.2.2使用数据总线电缆(附件部分)进行连接在对数据总线电缆连接进行设定时,请遵守如下要点:•只使用德图的数据总线电缆。
•不要将数据总线电缆排布在供电电缆附近。
•使用电源为每台分析箱充电,以确保充足的电源供应。
•在启动系统之前,先连接好电缆。
也可在运行时进行插接(热拔),但是根据系统组成的不同,系统可能需要再次关闭开启•在承受负荷时,不得断开连接。
•数据总线用户:每个数据总线系统中,最多可容纳16个分析•电缆长度:手操器和分析箱之间为最大 50 米,数据总线系统的所有分析箱之间最大800米。
•数据总线系统中的每个组件必须拥有明确的总线地址。
SCS-900C烟气连续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V2.1

4.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0
3.2.1 系统主要特点 .........................................................................................6 3.2.2 系统公用工程要求 .................................................................................6 3.2.3 环境要求.................................................................................................6 3.2.4 系统测量参数 .........................................................................................6 3.3 系统组成及测量原理 .....................................................................................7 3.3.1 烟气 SO2, NOx 分析系统 ..........................................................................7 3.3.2 颗粒物分析系统 .....................................................................................7 3.3.3 烟气流量分析系统 .................................................................................8 3.3.4 O2 含量分析系统......................................................................................8 3.3.5 采集、处理和控制系统(DAS) ............................................................8
zx-3000便携烟尘烟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模板

1概述ZX3000系列智能烟尘烟气测试仪是基于国家标准及新版《空气与废气检测方法》,吸取国内外同类仪器之优点,由我公司研发人员精心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型烟尘烟气测试仪,该机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烟尘烟气采样仪的有关规定,实现烟尘烟气同机检测,大大缩短现场工作时间;采用新型贴片焊接工艺,极大地降低故障发生率,确属锅炉、炉窑监测的更新换代产品。
2 •适用范围A. 各种锅炉、工业炉窑的烟尘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
B. 该仪器配上油烟、沥青烟取样器,可以分别进行油烟、沥青烟采样。
C. 各类除尘脱硫设备效率的测定。
D. 烟道、管道排气参数(动压、静压、温度、流速、标干流量等)的测定。
E. 烟气含氧量、空气过剩系数的测定(可选)。
F. 管道、烟道气含湿量(干、湿球温度)的测定(可选)。
G. 烟气连续在线监测(CEMS的准确度评估和校准。
H. 各种锅炉、工业炉窑的SO、NO NO、CO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及各类脱硫设备效率的测定(可选)。
I. 其它可应用的场合。
3 •主要特点1、自动跟踪烟气流速等速采集烟尘主机内集成差压、绝压传感器、微处理器、直流滑片泵,基于皮托管平行法等速采样原理,自动测量跟踪烟气流速等速采集烟尘。
2、测量含氧量,干、湿球温度,计算含湿量主机内集成氧传感器、干、湿球温度传感器。
能测量计算包括动压、静压、全压、烟气流速、干、湿球温度、含湿量、含氧量、烟气排放量、空气过剩系数等在内的所有参数。
3、测量计算烟气中SO、NO NQ CO浓度及其排放量内置英国CITY公司生产的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选配),现场直接测量、计算SO、NONO、CO瞬时浓度和其排放总量,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4、贴片成型工艺,体积小巧,故障率低选用进口贴片器件,可靠性高,故障率极低,仪器体积大大减小,携带方便。
5、模块化结构设计,传感器更换简捷方便压力、电化学传感器随同线路板一起设计,用户升级、更换简捷方便。
烟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无线传输信号 4 个功能键 显示背景灯
打印键
J2KN 烟气分析仪操作步骤简介
1. 连接采样管线和环境/烟气温度探针; 2. 打开基础模块电源开关(如没有连接外部电源为蓄电池供电); 3. 按手操器键盘中间的 OK 键,选好燃料类型(上下键)再按 OK 键; 4. 要求是否进行数据处理,按 F4 选择“NO”,先进入主菜单; 5. 仪器自校零点,等待一分钟,烟气分析仪需置于无污染洁净环境; 6. 将采样探针放置于烟道中,固定并保证不漏气; 7. 进入 Gas analysis(烟气分析)显示各组测量数据,开始测量; 8. 自动搜寻烟气中心点; 9. 等待至少 2 分钟,测量数据稳定后方可记录、打印、保存; 10. 暂停采样按 F1 键,打印测量值按 F2 键,CO 关断保护按 F3 键; 11. 确认 SD/MMC 数据存储卡已插入,并能够使用; 12. 进入 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 Auto measure(自动测量)设置存储时
关闭分析仪器电源; 15. 首先关闭基础模块的电源,仪器抽取环境空气清洗传感器,时间一分钟; 16. 清洗泵停止后关闭手操器电源,等待十秒钟; 17. 将管线和探针收好放入仪器箱隔板内,盖上分析外箱。
分析仪标定流程简介
1. 主菜单选择 control 栏进入,并用环境温度探针磁块划过 OK 键下方 2. O2 无需标定,可标定 CO/NO/NO2/SO2 等,标气浓度不能超过传感器量程 3. 调整到对应的气体测量模块,此时通入标准气体,流量调节在 1.5L 左右 4. 等待数据稳定,大约 1-2 分钟,输入标气瓶上的标准值,按 OK 键保存并
退出 5. 依次标定下一个气体测量模块 6. 标定完成后,退出标定菜单
间间隔,设置测量时间,按 datalogger 开始自动存储测量值到存储卡; 13. 结束 SD/MMC 卡数据自动记录,按 datalogging 提示,取出存储卡后通过
KANE940手持烟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中文版

KANE940手持烟气分析仪使用指南1.分析仪面板和功能1.1仪器外观和键区1.2仪器外观(背面)1.3标准探针结构1.4分析仪的连接2.安全警报分析仪吸取的相对低浓度的烟气也可能是有毒的。
这些气体从仪器的侧面排出。
仪器只能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使用。
使用仪器的相关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能胜任,并且了解所有潜在危险的人员。
防电击保护此仪器与Class Ⅲ设备的设计相似,只能与安全特低电压电路相连。
电池充电器设计如下:ClassⅡ设备安装类Ⅱ污染度2仅室内使用高度2000m内环境温度0o C-40o C温度升至31o C,最大相对湿度为80%,40o C时相对湿度线性降低至50%。
主要供应电压的波动不能超过名义电压的10%3.第一次使用电池充电12小时,经过一夜的充电,电池能每天平均高效应用8小时。
主要参数见电池指示器。
KANE940拥有一个可充电的酸性石墨电池,它使用的充电器与其它KANE 分析仪不同。
确保使用正确的充电器,否则仪器将出现故障。
检查你定制的所有项目完整的阅读指南第一次使用分析仪时你需从下面选定:语言选择校准倒数计秒时间CO气体警报NOx浓度计算时间和日期打印标题名和电话号码启动菜单(5.2.5)给出了如何改变以上设置的详细说明。
4.常规开机顺序4.1每次使用分析仪开启前需检查:粒子过滤器是无污染的脱水器和探针内是无水的所有的软管,其它部件,都是连接好的探针取样的是周围洁净的空气设备直立时,脱水器是安装好的烟气温度被连接点击开启按钮开启仪器4.2自动校准分析仪抽取新鲜空气至传感器到允许有毒传感器(如果安装了)被设定为零,氧传感器被设定到20.9%的过程中开启分析仪后将显示标题信息:然后显示倒数计秒屏:校准时间将倒计时至零。
校准时间可能从2-6分钟变化。
见启动菜单(5.25)注意!建议倒数3min使传感器完全稳定。
少于3min会使有毒气体和氧传感器被周围洁净空气冲淡。
为获得引证说明,仪器需在标准压力和温度下标定。
烟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目录使用说明书前言附件:皮托管说明书,粉尘说明书及图纸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也称烟尘)、气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的装置,被称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或“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
国际上通用称呼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不仅能用于排放达标监控和排污计量使用,同时还可以用于设备(除尘、脱硫、锅炉燃烧工况)运行状态检查、故障诊断等。
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共有的家园,为最终实现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安装在线监测仪意义将显得更为重大!一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介绍1.1概述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运用烟气红外采样、后散射烟尘浓度测量、皮托管烟气流速测量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的在线连续监测。
同时又针对国内煤种较杂、煤质变化大、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烟气湿度大的状况从技术上进行了改进。
并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定型,提供专业的中文操作平台及中文报表功能、多组模拟量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可实现现场总线的连接以及多种通讯方法的选用,使系统运行方便灵活。
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CEMS)是功能齐全,整体水平最高的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1)固态颗粒物连续监测子系统2)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子系统(SO2、NO X)3)烟气含氧量、烟气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烟气参数连续监测子系统4)数据处理与远程通讯系统如以下示意图:技术特性:✧适合中国国情:系统针对国内燃用的煤种较杂、煤质变化频繁、烟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烟气湿度高的状况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因而更适合国内条件运行。
✧维护量小:系统运行中所吸取的烟气量极少,使系统所维护周期大大延长。
✧全线在线标定:系统标定时,通过探头控制器和分析仪实现零标及跨标功能,完成全系统的在线标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ߎ∈ޱދষRQGHQVDWH RXWOHW
ߎ∈ޱދষᄬⴔᵕᗻᔎⱘ˄∈ޱދ䝌˅DŽ བᵰϡ䖲Ⳍᑨⱘᥦ∈䆒ᮑ˄՟བ˖䕃ㅵ˅ˈ D
U
U
ӮᇍҎ䋶ѻ䗴៤ᤳᆇʽKD]DUG IRU SHUVRQ DQG SURSHUW\
㓈ֱׂݏ6HUYLFH DQG PDLQWHQDQFH
ᠧᓔҾ఼ࠡᖙ乏ᢨᥝ⬉⑤ᦦᑻDŽKRXVLQJ ৺᳝߭㾺⬉ⱘॅ䰽ʽ㒣ᥜᴗⱘᎹҎਬᠡ㛑ᇍҾ఼ݙ䚼䖯㸠ׂ⧚DŽ RQO\
ಲᬊ⌟䞣Ӵᛳ఼
⌟䞣Ӵᛳ఼ݙ᳝ϔᅮ᭄䞣ⱘ⌧䝌DŽULQJ ℸˈᑨЎॅ䰽⠽䖯㸠ಲᬊʽ LV
U
ϡℷ⹂ಲᬊᰃॅ䰽ⱘʽKD]DUGRXV
ᄬᬒ⌟䞣Ҿ఼
ϡ㽕ᇚ⌟䞣Ҿ఼ᄬᬒ᳝⒊ࠖⱘ᠓䯈䞠DŽ'RLQJ 䖭ᇚӮᤳണ⌟䞣Ӵᛳ఼ʽ WKDW \RX
U
⊼ᛣ㾘ᅮⱘᄬټǃ䖤䕧᪡⏽ᑺʽWXUHV
∴⬉⬉ܙ
Ҿ఼᭄Փ⫼ৢˈ䖯㸠߱ྟ⌟䞣ᯊ㽕ܙ⒵⬉DŽXUHPHQW
C.1.2 ᣝ䬂
ᣝ䬂
C. ѻકᦣ䗄 C.1 ᪡఼
ࡳ㛑 ᖿ䗳ࡳ㛑䬂˄݅ 4 Ͼ˅˖䇗⫼ࡳ㛑ࠊ⌟䞣˗Ⳍᑨⱘࡳ㛑ᰒ冫Ѣࡳ㛑ᰒ冫ᷣ Ϟ˄䆺㾕ᰒ冫ˈࡳ㛑ᰒ冫ᷣऩ˅ܗ ᓔ/݇䬂 Џ㦰ऩ䬂 ᬒᓗ᠔ⱘخ䗝ᢽ䗔ߎᄤ㦰ऩDŽ 㚠ܝᓔ/݇䬂ਃࡼ㞾ࡼ䅵ᯊ఼ ᰒ冫“䇏᭄”ᯊ˖ᠧᓔ㋏㒳⢊ᗕখ᭄ “䗝ᢽࡳ㛑”“䕧᭄ܹؐ/ৡ鹵”ᯊ˖⹂䅸䗝ᢽ/䕧ܹ ܝᷛϞ/ϟ鼠ࡼˈ⫼Ѣ䗝ᢽࡳ㛑ˈࡴ/ޣᇣ᭄ؐDŽ 䗝ᢽࡳ㛑˖ᖿ䗳ࡳ㛑䬂݅ৃ䆒㕂 8 Ͼˈߚ߿ᰒ冫Ѣࡳ㛑ᰒ冫ᷣDŽℸᯊˈࡳ㛑 ᰒ冫ᷣᮕᰒ冫ϔᇣㆁ༈ˈ䗮䖛䖭ϸϾ䬂ᴹߛᤶ݊ᰒ冫
ࡼᗕֵো㛑䖛䕑DŽЎњ〇ᅮࡼᗕֵো䗴៤ⱘ䆒䖛ᅝܼˈ VWDELOLVH
៥Ӏ㤤⊼ᛣ1DPXUᓎ䆂ⱘ1(ˈᅗᰃ㗗㰥ֵোⱘᴵӊϟUHFRPPHQG
ߎⱘ㾘㣗DŽ䙓㋏ܡ㒳䖛䕑ʽV
UHJDUGLQJ VLJQDO FRQGLWLRQV 'DQJHU RI RYHUORDGLQJ V\VWHPV
&∈ޱދRQGHQVDWLRQ
ᖿ䗳ࡳ㛑䬂ৃ䆒㕂Ў乍ऩ⣀ⱘࡳ㛑ˈ䆺㾕ᖿ䗳ࡳ㛑䬂ᅮНˈ 25 义DŽ 㢹ࡳ㛑ᰒ冫ᷣᮕ䖍ᰒ冫ϔㆁ༈ˈ㸼冫ৃ䗮䖛 ᴹ䇗ߎᖿ䗳ࡳ㛑䬂DŽ
义
C. ѻકᦣ䗄 C.1 ᪡఼
ᰒ冫˖䇏᭄
⌟䞣ᰒ冫⬠䴶ҹ݊Ⳍᑨⱘখ᭄ऩԡᰒ冫⌟䞣᭄˖ 䇏᭄ খ᭄ ⌟䞣ऩԡ
㹿䗝Ёⱘࡳ㛑 ᄫ↡ঞヺো䕧ܹⶽ䰉˗ҢЁ䗝ᢽ᠔䳔ⱘᄫ↡ ヺোˈᔧࠡ䗝Ёⱘᰒ冫Ў咥㡆催҂ ᰒ冫䕧ܹⱘৡ鹵 ࡳ㛑ᰒ冫ᷣ
义
C. ѻકᦣ䗄 C.1 ᪡఼
C.1.4 ᪡఼ষ
RS232˖Ϣ⬉㛥ⱘ䖲ষ
᭄ষ˖Ϣ㋏㒳݊Ҫ䚼ӊ䯈ⱘষ˄䗮
(0&
䰸њϔᅮⱘ⬉⺕ᑆᡄӮᇐ㟈䇏᭄㊒ᑺϡݡヺড়ᷛޚ㽕∖ˈ OHDG ᢳ䕀ᤶ䕧ߎ䖲гৃ㛑ᇐ㟈ʽWDQGDUG
U
'DQJHU ZLWK FRQQHFWHG DQDORJVZLWFK RXWSXWV
ᢳⲥ䖛ᅝܼ3URFHVV VHFXULW\ IRU DQDORJ PRQLWRULQJ
䭓ᳳϡ⌟䞣ৢˈ↣ಯϾ᯳ᳳ㽕ܙϔ⬉DŽ 5HFKDUJH
WHVWR᪡఼䆄ᔩҾⱘⱘ∴⬉⬉ܙᷛㅒᑨᳱDŽ7KH ৺߭ˈৃ㛑䗴៤ⷁ䏃㒱㓬༫ᤳണDŽVKRXOG
U
EH LQVHUWHG VR WKDW WKH ODEHO IDFHV RXWZDUG 2WKHUZLVH WKHUH LV WKH
ℷ䖤㸠⚳⇨⌟䞣
䗝Ёⱘഄഔ ⳂࠡՓ⫼ⱘҾ఼ⱘ䆒ো˄᭄ᘏ㒓ো˅ ᰒ冫ᔧࠡ义᭄/ᘏ义᭄ˈৃ䗮䖛 㗏义
义
C. ѻકᦣ䗄 C.1 ᪡఼
ࡳ㛑ᰒ冫ᷣ˄䱣ᯊᰒ冫˅ ࡳ㛑ᰒ冫ᷣᰒ冫ᔧࠡ᠔ᅮНⱘࡳ㛑䬂DŽᖿ䗳ࡳ㛑䬂ৃ䗮䖛㦰ऩᴹ㞾㸠ᅮНDŽࡳ㛑䬂ԧݙᆍ བϟ˖
ᔧ䖯㸠⌟䞣ᯊˈ⊼ᛣৃᆍ䆌ⱘ䞣ˈ䍙䖛䞣ৃ㛑ӮᤳണӴᛳ఼ʽJ
U
UDQJHV H[FHHGLQJ WROHUDQFH OHDGV WR GHVWUXFWLRQ RI WKH VHQVRU
&∈ޱދRQGHQVDWLRQ 䙓ܡᇚҾ఼⬉ᄤܗӊᲈ䴆∈ޱދЁDŽ
U
WHVWRLQF,URQLD5RDG)ODQGH义UV 1- )D[
᳔ৃᡓফय़Ў PEDU DŽ催ⱘय़ᇚ ᳝ৃ㛑䗴៤य़Ӵᛳ఼ᤳണʽ㗠Ϩˈা㛑䗮亢དⱘ᠓䯈䞠
U
U
⌟䆩⇨ԧʽXVHG LQ ZHOOYHQWLODWHG URRPV
⏙⋕Ҿ఼&OHDQLQJ WKH LQVWUXPHQWV 㽕ϡᚰϔߛҷӋ䙓∈ܡ䖯ܹҾ఼ݙ䚼ʽFRVWV
U
Ꮒय़༈'LIIHUHQWLDO SUHVVXUH SUREH
ࡳ㛑
ᦣ䗄 ܝᷛϞ/ϟ鼠ࡼˈ⫼Ѣ䗝ᢽࡳ㛑ˈࡴ/ޣᇣ᭄ؐDŽ ࡳ㛑ⳌৠѢᣝ䬂 ᬒᓗ᠔ⱘ䗝ᢽ䗔ߎᄤ㦰ऩDŽࡳ㛑ⳌৠѢᣝ䬂 ᰒ冫“䇏᭄”ᯊ˖ᠧᓔ㋏㒳⢊ᗕখ᭄ “䗝ᢽࡳ㛑”“䕧᭄ܹؐ/ৡ鹵”ᯊ˖⹂䅸䗝ᢽ/䕧ܹ ࡳ㛑ⳌৠѢᣝ䬂 䗝ᢽᔧࠡؐ 㓪䕥䆒㕂 ⌟䆩ᠧॄ ⹂䅸䆒㕂 ᇣߛݭᤶ ߴ䰸ܝᷛࠡⱘ᭄ؐ ᦦܹぎḐ ᰒ冫䆒㕂䆺㒚ֵᙃ 䞡㕂᠔᳝䆒㕂㟇ߎॖ䆒㕂 ᇚϔᔧࠡ⌟䞣ؐ/䅵ㅫؐ䆒㕂Ў䕧ܹؐ ᔧ䕧ܹ᮹ᳳ/ᯊ䯈ᯊ˖䗝ᢽ᠔䳔ⱘ᭄ᄫ
᪡ݠ
testo 350-Pro ᪡఼ testo 350Pro ⚳⇨ߚᵤҾ
义
C. ѻકᦣ䗄 C.1 ᪡఼
Cˊѻકᦣ䗄 ᴀゴὖ䗄ѻકⱘϾ䚼ӊ C.1 ᪡఼ ᪡఼⫼Ѣࠊ⚳⇨ߚᵤҾǃ䇏প⚳⇨ߚᵤҾⱘ᭄ˈҹঞ㒭⚳⇨ߚᵤҾ㓪DŽ C.1.1 ᪡఼ὖ䗄
䖛
䖛 testo ᭄ᘏ㒓䖲˅
㋻ӊ˄㚠䴶˅˖⫼Ѣ䖲㟇⚳⇨ߚᵤㆅ
C.1.5 ᪡఼կ⬉
᪡఼ݙᖙ乏㺙᳝⬉∴ˈ৺߭᪡఼㜅行Ϣ݊Ҫ㋏㒳䚼ӊⱘ䖲Пৢˈ᮴⊩⣀ゟկ⬉ˈ 䖭ḋӮᇐ㟈᪡఼ݙᄬⱘټᯊ䯈᮹ᳳⱘ䆒㕂϶༅DŽ ᪡఼∴⬉ⱘݙҙЎ᪡఼ⱘݙᯊ䩳կ⬉DŽ᪡఼ᴀ䑿㢹䖲Ѣߚᵤㆅˈᇚ᮴⊩ᎹDŽ ℸᯊ 15 金ৢ᪡఼ᇚӮ㞾ࡼ݇ᴎDŽ ᪡఼䗮䖛 4 㡖᱂䗮 5 ো⬉∴կ⬉DŽ
GDQJHU RI D VKRUW FLUFXLW RU UHYHUVH SRODULW\ VKRXOG WKH LVRODWLRQ MDFNHWBiblioteka EHFRPH GDPDJHG
U ༈᪡
ᔧᣓ䍄⚳䘧䞠ⱘ༈ᯊˈẔᶹ༈ᰃ৺䖛⛁ʽLQJ WKH SUREH IURP WKH IOXH FKHFN WKDW WKH SUREH LV KRW
↣义ৃᰒ冫 6 Ͼ 3 Ͼখ᭄˄ৃ䗮䖛ᖿ䗳ࡳ㛑䬂ⱘ Zoom ࡳ㛑ߛᤶ˅DŽ
ᰒ冫˖䗝ᢽࡳ㛑
㹿䗝Ёⱘࡳ㛑 ৃ⫼ࡳ㛑˗ᔧࠡ䗝ᢽⱘࡳ㛑ᰒ冫Ў咥㡆催҂
ᰒ冫˖䕧᭄ܹؐ
ᰒ冫˖䕧ܹৡ鹵
㹿䗝Ёⱘࡳ㛑 ৃ䕧ܹⱘ᳔ᇣؐ / ᔧࠡؐ / ᳔ؐ ᭄䕧ܹⶽ䰉˗ҢЁ䗝প᠔䳔ⱘؐˈᔧࠡ䗝Ё ⱘؐᰒ冫Ў咥㡆催҂ 䕧ܹؐ ࡳ㛑ᰒ冫ᷣ
C.1.3 ᰒ冫
ᰒ冫఼ᰒ冫辵ᅲᯊ⌟䞣᭄DŽ ⢊ᗕᷣ˄䱣ᯊᰒ冫˅ ⢊ᗕᷣᰒ冫᠔䗝Ёⱘࡳ㛑⢊ᗕֵᙃ˖
㹿䗝Ёⱘࡳ㛑 - -
Ҿ఼⢊ᗕ
ヺো 䮾⚕
ᮟ䕀
⎉Н ߎ⦄㾷އ䫭䇃
Ԣ⬉䞣䄺 ▔⌏⌟䞣ᑣ ℷ䖤㸠⌟䞣ᑣ ਃࡼ CO 䞣ᠽሩˈᠽሩ㋏᭄ 2 ס㟇 40 ס ਃࡼ᠔᳝Ӵᛳ఼ 5 סᠽሩ ᧰㋶᠔䖲ⱘ㋏㒳䚼ӊ
䙓ܡᇚҾ఼Ҿ఼⬉ᄤܗӊᲈ䴆∈ޱދЁDŽWR
FRQGHQVDWLRQ
䆒Ҿ఼
U UU
U U U
U
WHVWRLQF,URQLD5RDG)ODQGHUV1- 义 )D[
WHVWRLQF,URQLD5RDG)ODQGHUV1- 义 )D[
义
ķ ᠧॄᴎ ĸ ᰒ冫ሣ Ĺ 䬂Ⲭ ĺ ষ˖PC˄RS232˅ˈᖋ᭄ᘏ㒓 Ļ ⬉∴Ⲧ˄㚠䴶˅ ļ ষˈ䖲⚳⇨ߚᵤҾ˄㚠䴶˅ Ľ ⺕ᗻᬃᶊ˄㚠䴶˅
⺕ᗻᵕᔎʽ ᤳണ݊Ҫ䆒ʽ > ᯧফ⺕ᗻᤳണⱘѻકֱᣕϔᅮ䎱行 ˄՟བˈⲥ㾚఼ˈ⬉㛥ˈ䍋᧣఼ˈֵ⫼वㄝ˅
义
U
U
U
EH GRQH E\ DXWKRULVHG SHUVRQHO
火ℶ⌟䞣ⱘᚙމ1RQSHUPLVVLEOH PHDVXUHPHQWV
U ⟚⚌ᯧ➗⇨ԧ⏋ড়⠽ˈᲈ䴆ぎ⇨ᯊৃᔶ៤ᯧ➗⏋ড়⠽ᯊˈWKDW IRUP
ϡᑨՓ⫼Ϟ䗄Ҿ఼䖯㸠⌟䞣ʽWKH
RERYHOLVWHG LQVWUXPHQWV
⌟䆩⇨ԧय़HVW JDV SUHVVXUH
&2 ⌟䞣 ⹂ֱ⌟䞣↦ᗻ⇨ԧ˄&2˅ᯊ䗮亢㡃དDŽ
U
䙓ܡЁ↦ʽ'DQJHU RI SRLVRQLQJ
ᭈϾ䆒ⱘ⬉⑤կᑨRZHU VXSSO\ WR HQWLUH V\VWHP
㽕⹂ֱᭈϾ䆒կᑨܙ䎇⬉⑤
㒭⬉∴ˈ∴⬉⬉ܙ⬉⑤ܙ⒵⬉
䙓ܡᭈϾ㋏㒳ϡ〇ᅮʽWKH HQWLUH V\VWHP EHFRPLQJ XQVWDEOH
䆄ᔩҾˈ⬉⑤Ⲧ/RJJHU SRZHUER[
䍙ߎ㾘ᅮؐᯊ᪡䆄ᔩҾ⬉⑤Ⲧৃ㛑䗴៤⬉∴ ݙFDQ +ⱘ⊘DŽৃ㛑Ӯѻ⫳⟚⚌ʽ 'DQJHU RI
U
H[SORVLRQ
ᭈϾ䆒QWLUH V\VWHP
ϡ㽕⌟䞣ᯊᇚ䆒ⱘӏԩ䚼ߚ䖲ᏺ⬉ԧDŽ LH VXSSOLHG
U
᳝㾺⬉ⱘॅ䰽ʽDQJHU RI HOHFWULFDO VKRFN
䩜
䕃ㅵᇚ⚳⇨䕀ࠄ ߚᵤㆅ IOXH JDV WR WKH DQDO\]HU
य़㓧㾷ᐑ UHILHI FDS
1.4 䖲䩜䕃ㅵ ⚳⇨䩜
བ䖲༈
༈ᇚ⛁ⱘ⚳⇨Ң⚳䕀ࠄߚᵤㆅDŽ ⛁⬉⫼يѢ⚳⇨⏽ᑺ⌟䞣DŽRFRXSOH LV
LQWHJUDWHG IRU D IOXH JDV WHPSHUDWXUH PHDVXUHPH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