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 第五章 第一节 黄瓜

合集下载

特种蔬菜栽培学教案

特种蔬菜栽培学教案

特种蔬菜栽培学绪论第一章根菜类第二章白菜类第三章甘蓝类蔬菜第四章绿叶蔬菜第五章薯芋类蔬菜第六章茄果类第七章瓜类第八章多年生蔬菜和杂类绪论一.定义:特种蔬菜 是在一定时间、地域条件下,比较名贵优质或供特殊需要的一类蔬菜,或为区别于大路菜而称特种蔬菜。

在不同时期,特菜所包含的范围有其不同的内涵,特菜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特种蔬菜又被称为稀有特种蔬菜。

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外事、外贸及旅游事业空前繁荣,为了满足各涉外宾馆饭店、旅游行业等需要特殊配菜供应的部分需求,开始从国外引进“西菜”品种,那时“西菜”属于特需供应,市面很少见,所以就有人称这类蔬菜为特菜。

专家指出:所谓“特菜”是指从国外引进的“西菜”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它们大多含有特别营养,风味独特,有的种类还有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可见特菜并不是由植物学分类而得名。

二、特菜分类。

1.西菜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

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2.新育成品种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

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3.各地名优品种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

如东北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4.野生蔬菜近年来野生蔬菜重新被人们所瞩目,经过挖掘开发有的成为很好的食用蔬菜。

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5.微型蔬菜又称袖珍蔬菜,形状小巧玲珑也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蔬菜品种。

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

这类蔬菜中有直接引进的,也有新培育出的。

三、特种蔬菜的特点特菜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首先特菜品种能够缓解淡季蔬菜供需矛盾,如性喜高温、耐热性强的蕹菜、落葵、苋菜、黄秋葵、节瓜等,可作夏季补淡供应;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的生菜、芥蓝、菜薹等,可增加冬春菜供应;耐贮性好的佛手瓜、球茎甘蓝、根甜菜、豆薯等,可实行秋季生产,冬贮供应。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容城职教中心农经部张建刚《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生学时:180学时,10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双带工程”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生产技术包括十章:第一章蔬菜生产基本理论;第二章生产基本技术;第三章主要设施简介;第四章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五章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六章豆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七章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八章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九章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十章其他蔬菜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蔬菜生产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栽培技术部分以练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关键技术,并结合科研条件及实习场地条件等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四、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蔬菜栽培学课件:瓜类蔬菜栽培

蔬菜栽培学课件:瓜类蔬菜栽培
⑤观赏葫芦(var. microcarpa)。果实小,长10cm,
中部缢细,下部大于上部。观赏用。
主要栽培品种
华瓠杂一号、湖北孝感瓠子、浙江长瓠 子、南京面条瓠子、江西青蒲、广州大棱、 江苏棒锤瓠子、湖北狗头瓠子、七叶瓠子、 江西木勺蒲、武汉百节葫芦、广州青葫芦、 大花、花葫芦等。
甜瓜
网纹甜瓜
• 瓜类蔬菜种类 • 主要类型和品种 • 生物学特性 • 瓜类蔬菜栽培技术 • 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
种类---瓜类蔬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甜瓜(C. melon L.)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sfeld ) –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南瓜: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笋瓜(C.maxima Duch.)、西葫芦(C.pepo.L) –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有棱丝瓜 (L.acutagula Roxb.)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 –蛇瓜(长栝楼)(Tricjsanthes anguina L.)
•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又称胡瓜、王 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 植物。黄瓜是世界普遍种植的蔬菜,中国、 日本、俄罗斯、美国是黄瓜的主要生产国 家。
• 黄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 及矿物质。黄瓜食用方便,适作鲜食、凉 拌、熟食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和中 国云南西双版纳。古代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由 原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统; 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 型。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

4、亲本的选择
实践表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之间相配,如 东方系品种配西方系品种、华北系品种配华南系品 种、主蔓结果型品种配支蔓结果型品种、早熟品种 配中晚熟品种、春黄瓜配秋黄瓜、鲜食黄瓜配加工 黄瓜等,大多在产量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高配合力。
但是,亲本选配还须同时考虑抗病性、熟性和瓜条 性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即充分考虑双亲的相对性状在 F1代的显隐性表现,以求在F1代能够充分表现出综合的 优良性状。因此,对于一些优良的隐性性状(如对霜霉 病的抗性等),双亲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配出真正优良 的组合。
专供全条卤瓜用。
★两者兼用品种的育种目标
(1)果细长,青绿色,心室小近似实心,初期幼瓜 可供鲜食,后期成熟嫩瓜可供加工之用。
(2)含水分少,果皮稍硬不脆,耐贮运。
但是,从当前我国黄瓜育种的现状而言,仍在将 某些单一性状的选育作为育种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黄瓜育种主要目标之一是抗病育种。黄 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对这些病害 最积极、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培育抗病品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抗病品种的选育以单抗某个 病害为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总趋势是以兼抗 多种病害为目标。
目前国内外黄瓜 的种质资源主要分 为华北型、华南型 和北欧型三大类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二)华南型
① 雌性系 通常所称的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 的纯雌系、全部或大部分为强雌株而小部分为 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② 雌全异株系 部分植株为纯雌株或强雌株,部分 植株为纯全株或雌全同株。

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

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

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园艺编写单位:园艺工程系蔬菜教研室编写人:卢明审核人:邓征宇审批人:梁耀平批准时间:2005年5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蔬菜栽培是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蔬菜生产与管理人才服务的。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必需的理论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并熟悉和掌握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等,为毕业后从事蔬菜生产和管理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蔬菜的分类方法,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各生育时期的特点。

2、掌握各类蔬菜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营养等方面的要求特点。

3、了解蔬菜栽培季节与栽培茬口的安排原则与方法。

4、了解当前蔬菜栽培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5、掌握主要蔬菜的优良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和配套生产措施。

(二)能力教育目标1、正确识别蔬菜和蔬菜种子。

2、能够准确判别蔬菜的生长发育时期,并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作较为准确的田间诊断。

3、熟练掌握蔬菜常用的育苗技术。

4、掌握主要蔬菜的病虫害特征与综合防治技术。

5、掌握主要蔬菜的高产优质栽培环节。

6、熟悉当前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等。

7、熟悉蔬菜营销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蔬菜生产的要求。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备一定的辨证思维能力。

2、具备热爱农业、热爱科学、认真踏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3、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蔬菜与蔬菜栽培的定义与特点。

(二)教学内容蔬菜的定义与特点,蔬菜栽培的定义与特点;我国蔬菜生产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与方法。

第一章蔬菜生产的基本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蔬菜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营养的要求;掌握蔬菜的分类方法。

(二)教学重点蔬菜的概念、蔬菜的营养价值、蔬菜栽培的概念和蔬菜生产的意义。

蔬菜栽培学第五章第一节黄瓜

蔬菜栽培学第五章第一节黄瓜
杀,或使用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洒。
白粉虱防治
白粉虱主要吸取黄瓜的汁液,导致植株营 养不良。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黄色板诱杀, 或使用噻虫嗪等药剂进行喷洒。
蝼蛄防治
蝼蛄主要咬食黄瓜的根部,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土壤 处理。
05
黄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 方法
营养价值
维生素C
黄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 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中熟品种
生长周期适中,成熟期稳定,适合春 秋两季种植。
按用途分类
食用品种
瓜味清香爽口,水分足,适合生食、 凉拌、炒菜等。
加工品种
瓜水分足,适合腌制、酱制、罐头等 加工处理。
03
黄瓜的栽培技术
播种与育苗
种子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抗病性强 的黄瓜品种。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 的播种时间。
黄瓜炒鸡蛋
将黄瓜切片,鸡蛋打散炒熟后加入黄 瓜片翻炒,加入适量盐、味精等调料 即可。
黄瓜汤
将黄瓜切片或切块,加入适量清水煮 沸后,加入适量盐、味精、香油等调 料即可。
谢谢观看
膳食纤维
黄瓜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 道蠕动,预防便秘。

黄瓜是高钾低钠的蔬菜,有助于降低血压, 保护心脏健康。
其他营养素
黄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 质,有益于人体健康。
食用方法
凉拌黄瓜
将黄瓜洗净切段,加入适量盐、醋、 蒜末等调料拌匀即可。
拍黄瓜
将黄瓜洗净后拍碎切块,加入适量盐、 糖、醋、生抽等调料拌匀即可。
枯萎病防治
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会导致黄瓜植株枯死。防 治方法包括使用无病菌土壤栽培,定期更换育苗土壤,以 及使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设施园艺学—设施蔬菜栽培

设施园艺学—设施蔬菜栽培

第五章设施蔬菜栽培(4学时)介绍黄瓜、番茄设施栽培的品种要求、生长发育特点和管理要点。

第一节节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黄瓜原产于热带森林地区,属喜温、喜光性蔬菜,同时较耐低温、弱光,适宜在设施条件下栽培,是节能日光温室种植首先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蔬菜。

一、品种选择(一)原则越冬茬和早春茬,自然气温由低向高变化,故所选品种要求耐低温、寡光照、丰产、抗病、商品性好。

适合的品种有津春3号、甘丰8号、甘丰11号、新泰密刺等密刺类、山东5号等;秋冬茬,自然气温由高向低变化,要求品种前期耐热,高抗霜霉病,商品性好。

适宜的品种有津春4号、津优3号、津优4号、津杂2号等。

(二)品种简介1.津优3号(506):天津黄瓜所最新品种,丰产性好,长势强,回头瓜多,瓜长30cm 左右,单瓜重200g左右,瓜色深绿,瘤刺明显,商品性好,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白粉病,亩产7500kg左右。

2.津优2号(90-4):天津黄瓜所的新品种,长势强,单性结实力强,瓜条长棒状,深绿色,刺瘤中等,腰瓜长35cm,单瓜重200g,早熟,耐低温、弱光,高产,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亩产7000kg以上。

3.甘丰8号: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早熟(播种至采收约65天),抗病,丰产,较耐低温、弱光,长势强,瓜条直,品质佳,单瓜长33cm以上,亩产5000kg以上。

4.甘丰11号: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早熟,耐低温、弱光,耐盐碱能力强,耐瘠薄。

一节双瓜或多瓜,长棒形,绿色,棱刺明显,单瓜长32cm,高抗枯萎病,亩产7500kg 左右。

5.津杂2号:长势较强,瓜条棍棒形,深绿色,瘤刺较明显,瓜条长37.6cm,单瓜重300g左右,皮薄甜脆,品质优,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亩产7500-10000kg。

6.新泰密刺:长势强,瓜棒状,青绿色,刺瘤密,瓜条长20-25cm,单瓜重200-250g,耐低温、弱光,耐肥水,较抗枯萎病、霜霉病,亩产10000kg左右。

黄瓜设施栽培

黄瓜设施栽培

第一节黄瓜设施栽培一、概述二、生物学特性三、类型及品种四、茬口安排五、栽培技术六、生理障碍及防治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的区别:华南型:根系繁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果实短粗,果皮较硬,刺瘤少,黑刺。

分布于我国南方。

华北型:植株长势中,茎节细长,叶片薄,根群稀疏,果棒状、果皮薄、刺瘤密、多白刺。

二、生物学特性1根:①浅生性-生产上要求土壤肥沃、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不宜选择粘重土壤②再生能力差-根系木栓化早。

因此,育苗对必须采取护根措施。

③吸收特点-根系喜湿但不耐涝,喜肥但不耐肥2.茎:①形态:幼苗直立生长;自6~7片叶后,茎节伸长不能直立生长,故需要搭架或吊绳引蔓②生长特点:茎为无限生长类型且具顶端优势,茎的粗细和节间长短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生长特点:茎为无限生长类型且具顶端优势,茎的粗细和节间长短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3.叶:①叶型:分子叶和真叶2种。

子叶对生,幼苗生长初期主要的营养来源。

真叶互生,叶片大而薄,故蒸腾量大②叶龄与光合作用:黄瓜叶片从显露到展开约需5天,从展开到定型约需10天,至50天,叶片成为老龄叶。

从展开到达到最大值后15天光合作用最旺盛。

③黄瓜植株上叶龄的分布:(黄瓜植株自上而下)1~10节为幼龄叶区,10~30节为壮龄叶区,30节以下为老龄叶区.。

4.花:①花芽分化特点:两型性②着生特点:着生于叶腋处,雄花簇生,雌花多单生,也有2~3个。

主蔓上第一雌花节位的高低与早熟性有关③开花特性:黄瓜自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35天。

黄瓜开花,通常在上午6~10时,温度15℃开始,最适为18℃~21℃。

④授粉和结实:黄瓜雌雄同株异花,虫媒花,异花授粉。

但雌花具有单性结实特性5.果:①果实形状-瓠瓜,由子房、花托共同发育而形成的假果。

②果实发育特点- 雌花开放以前,果实生长以细胞分裂为主,开花后则以细胞的增大为主。

开花时幼瓜的形状和大小与产品形状和大小有关,注意及早摘除畸形瓜③果实生长速度-与生长条件有关,黄瓜生长快的时候,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生长慢的时候在开花后15~20天采收(二)生育周期大致分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果期4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育周期示意图
发芽期
幼苗期
伸蔓期
结果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 光 水 肥
生育适温范围为10~32℃,最适温度24℃; 典型的喜温植物。 最适地温 20~25℃; 最适气温 25~30℃(日)/13~15℃(夜) 。 喜光,但耐弱光; 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 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 喜湿怕涝,适宜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初花期要控制水分, 80%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结果期需水分较多。 喜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土壤; 喜肥又不耐肥,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光照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吊蔓缠蔓 及时摘除侧枝、雄花、卷须和砧木发出的 萌蘖,以及化瓜和畸形瓜。 生长中后期摘除植株底部的病叶、老叶。 随时落蔓 落蔓前打掉下部老叶,把拴在 铁丝上尼龙绳解开,使黄瓜龙头下落至一 定的高度,为龙头生长留出空间。落下的 蔓盘卧在地膜上,注意避免与土壤接触。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2节以下的侧枝 尽早打掉。12节以上 的侧枝,叶腋有主蔓 瓜的侧枝应打掉,叶 腋无主蔓瓜的侧枝保 留,结1~2条瓜,瓜 前留2片叶摘心。主蔓 25~30片叶时摘心。
(四)黄瓜常见生理障害

根本原因 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
4/上~4/下 3/下~4/上 6/中~7/上 3/上~4/上 6/中~7/下 2/下~3/上 5/下~6/中 7/下~8/上 12/下~1/上 2/下~3/上 4~6 8~9 10/上
6/上~6/下 5/中~5/下 直 播 4/下~5/中 直 播 4/上~4/下 直 播 直 播 2/下~3/上 直 播 直 播 直 播 直 播

嫁接育苗是防止土传病 害、克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 的最有效措施。此外,嫁接 苗与自根苗相比,抗逆性增 强,生长旺盛,产量增加, 尤其是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 瓜栽培中地温较低的情况下, 增产效果突出。

整地定植
整地 定植
撒施基肥 →深翻耙平 →开沟施肥 →造底墒 →起垄 开定植沟 →摆苗稳坨 →株间施肥 →浇定植水 →合垄

当夜间室内气温降至10~12℃
覆盖草苫,临时加温
定植后管理

根瓜膨大期
第1次追肥灌水,磷酸二铵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5~20kg /667m2
结果前期
每隔5~6d浇1次水,灌2次水追1次
肥。

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减少灌水 次数 严冬季节
不再灌水,可进行叶面喷肥。
定植后管理

缓苗期 密闭保温,提高室内温湿
。 度。日温25~28℃/夜温13~15℃/地 温15℃以上。
温度管理 光照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抽蔓期 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
26~28℃/下午20~22℃/前半夜 15~17℃/后半夜10~12℃。
盛果期 仍实行变温管理,上午
28~30℃/下午22~24℃/前半夜 17~19℃/后半夜12~14℃。
塑料大棚秋延后
日光温室早春茬 日光温室秋冬茬 日光温室冬春茬
7/上中
12/下~1/上 8/中下~9/ 上 10/下~11/上
7/下~8/上
2/中下 9/中下 11/上~12/上
9/上~10/下
3/上中~6/上中 10/中下~1/上 1/中下~6/下
注:栽培季节的确定以北纬32º ~43º 地区为依据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根 茎
根系分布浅,根量少,大部分根群分布在20cm 土层内。根系呼吸能力强,木栓化程度高,再生 能力差,茎基部近地面处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
茎蔓生,中空,含水量高,易折断(裂)。6~7 片叶后,不能直立生长。茎为无限生长,叶腋 间有分生侧蔓的能力。 子叶对生,长椭圆形。真叶呈掌状五角形,互生, 叶表面被有刺毛和气孔。叶面积大,蒸腾能力强。 叶腋间着生的卷须是黄瓜的变态器官,具有攀缘 功能。
吊 蔓 打 杈
25节
摘 心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0节
主蔓结瓜品种
主侧蔓结瓜种
收 获

根瓜早采 结果前期
提高采收频率,每
天采收1次。

结果后期
降低采收频率,延
迟采收。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棚内10cm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5℃ 以上。采用单层覆盖,一般东北北部及内蒙古地区, 在4月上中旬定植;东北南部、华北及西北地区在3月 中下旬定植;华东、华中地区在3月上中旬定植。采 用双层覆盖,定植期可提早6~7d;多层覆盖可提早 15~20d;有临时加温设施,定植期还可提前。
果实
种子
花芽分化



影响因素
花芽分化早
一般第1片真叶展开时,叶芽已分化12节,花芽已分化 到第9节,但花的性型尚未确定;第2片真叶展开时, 叶芽已分化14~16节,花芽已分化到第11~13节,同时 第3~5节的性型已确定。

花的性型可塑
最初分化出花的原始体,具有雌蕊和雄蕊两性原基。 当环境条件适于雌蕊原基发育时,雄蕊原基退化,雌 蕊原基发育,形成雌花;环境条件适于雄蕊原基发育 时,雌蕊原基退化,雄蕊原基发育就形成雄花。

根瓜长到15cm时,结合浇水每667m2施三元 复合肥15kg。 采收初期至结瓜盛期10~20d灌1次水,隔1次 水追1次肥。 结果盛期,5~10d灌1次水,10~15d追1次肥, 可明、暗沟交替进行。 叶面喷肥从定植至生产结束可每15d喷施1次。 结果期施用CO2气肥,使温室内CO2浓度达 1000ml/m3,即可达到增产效果。
10~13
50
80
50
单位:cm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 /667m2
整地定植
整地 定植
撒施基肥 →深翻耙平 →开沟施肥 →造底墒 →起垄 开定植沟 →摆苗稳坨 →株间施肥 →浇定植水 →合垄 →中间开沟 →覆膜
10~13
50
80
50
单位:cm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 /667m2
定植后管理
收 获

根瓜早采 掐断果柄 掌握标准 顶花带刺 摆放整齐 遮光保湿
(二)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育 苗
整地定植 定植后的管理 收 获
品种选择
选择苗期较耐高温强 光,结瓜期较耐低温弱光 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有中 农1101、中农2号、津研6 号、津研7号、津春2号、 津优5号、津研5号、农大 秋棚2号、中农10号、津 杂4号、津研4号及由韩国 引进的长绿黑珍珠等品种。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设施黄瓜栽培基本茬次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地 区 栽培茬次 播种期(月/旬) 定植期(月/旬) 收获期(月/旬)
哈尔滨、呼和 浩特 沈阳、太原、 乌鲁木齐 北京、济南、 郑州、西安 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
春茬 春茬 秋茬 春茬 秋茬 春茬 夏茬 秋茬 冬春茬 春茬 夏茬 秋茬 冬茬
育 苗
设臵苗床 勤浇少浇 诱导雌花
遮阳防雨棚
我喷的是 100mg/L乙 烯利溶液!
地势高燥
整地定植

温室覆膜 整地施肥 定植 合垄覆膜
50
80
50
定植后管理

定植初期
昼夜通风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遮光防雨
当外界最低温度降至15℃
减少通风量,日温25~30℃/夜温
13~15℃

一、品种类型
(一)华北型
欧美型 南亚型 小黄瓜
(二)华南型 (三)北欧温室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一)形态特征

花芽分化
多为单性花,生产上最常见的为雌雄同株异花的 株型,植株上只有雌花而无雄花的为雌性型。主 蔓上第1雌花的节位高低与早熟性有很大关系。 瓠果,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果面光 滑或有棱、瘤、刺,刺色有黑、褐、白之分。 黄瓜有单性结实能力,即不授粉时也能形成正 常果实。 种子扁平椭圆形,黄白色。种子千粒重 22~42g,种子发芽年限4~5年。。
第一节 黄

Cucumber
黄瓜,别名胡瓜、王瓜、青瓜,葫芦科 甜瓜属一年生攀缘性植物。黄瓜营养丰富, 气味清香,鲜食、熟食均可,还能加工成泡 菜、酱菜等,是世界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 加之品种类型丰富,适应性较强,所以分布 十分广泛,是全球性的主要蔬菜之一 。
退出本节
第一节 黄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1片真叶出现(露真)为发芽 期,适宜条件下约5 ~10d。 幼苗期 从“露真”到植株具有4~5片真叶(团棵) 为幼苗期,约20~30d。 抽蔓期 又称初花期,从植株“团棵”到根瓜坐住为 止,约15 ~25d。 结果期 从根瓜坐住到拉秧为结果期。露地夏秋黄瓜 只有40d左右,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长达120~150d。
(二)华南型
俗称“旱黄瓜”,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 日本各地。该类型黄瓜 茎叶繁茂,茎粗,节间 短,叶片肥大,耐湿热, 要求短日照。果实短粗, 果皮硬,果皮绿、绿白、 黄白色,刺瘤稀,黑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