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操作规程-实验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PPT课件

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PPT课件
7
二、无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6.6.4 甲醛熏蒸后清洁 • 甲醛熏蒸结束后用纯化水、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门窗、
地面、地漏(如有)、设备表面、管道表面、传递窗、墙 壁、照明设施和顶棚、风口等进行消毒。如有地漏要用消 毒液灌封。 • 6.7 清洁程序 • 按照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物后地、先净后脏,不可逆 清洁顺序依次进行擦拭。
8
三、物品进出标准操作规程
• 1、进出无菌室物品必须经传递窗进出无菌室。 • 2、 进入无菌室物品需经紫外照射,物品放入传递
窗后,关上传递窗门,按菌灯按钮,经紫外照射 25秒后,菌灯自动关闭,物品方可传入无菌室。 • 3 、未经消毒的物品须经合适方法消毒方可经传递 窗进入无菌室,如消毒液擦拭、紫外照射、酒精 消毒等。 • 4 、传递窗使用结束后传递窗门及时关闭,禁止传 递窗门对开。 • 5、 物品传递结束后对传递窗进行清洁,用消毒液 对传递窗各部位进行擦拭后,关上传递窗门,按 菌灯按钮,经紫外照射25秒后,菌灯自动关闭, 清洁完成。
无菌室使用及注意事项
• 一、进出无菌室人员管理标准 • 二、无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三、物品进出标准操作规程 • 四、注意事项
1
一、进出无菌室人员管理标准
• 1、进入无菌室人员需填写无菌室进出登记表, 工作完成后不得在无菌室逗留。
• 2、严禁化妆、擦粉质护肤用品,不得佩戴饰 物,指甲必须和手指指尖平齐,不得超出手指 长度;不得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物品,如相 机、钱包、钥匙、手表、手帕、用具和手袋等。
4
二、无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3 定义 • 日清洁:每天开始工作前和工作后对工作区域
进行清洁消毒。 • 周清洁:每周对生产区进行清洁消毒。一般定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剂生产等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的无菌环境和操作的安全性。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入口处设置洗手池,并配备洗手液、干燥纸巾和无菌手套等必要设备。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确保无菌环境的稳定性。

3. 实验室内的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并配备必要的无菌操作用具。

三、人员要求1. 所有进入无菌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质证书。

2.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干净的实验服,并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每位操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并确保双手干燥。

四、实验操作1. 打开实验室门前,先用70%乙醇擦拭门把手,再进行手部消毒。

2. 进入实验室后,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准备好,并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

3. 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先进行表面消毒,使用70%乙醇擦拭工作台面和所需的实验器具。

4. 取出所需的培养基或者试剂时,应使用无菌的移液器或者无菌的试剂瓶盖,并将其放置在无菌工作台上,避免接触外界环境。

5. 在进行培养物接种时,必须先进行表面消毒,使用70%乙醇擦拭培养皿或者培养瓶的外壁,并进行无菌操作。

6.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无菌工作台的开启频率,避免空气污染。

7.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实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并彻底清洁无菌工作台。

五、废弃物处理1. 所有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2. 废弃的培养皿、培养瓶等含有生物危(wei)险物质的实验器具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进行处置。

3. 废弃物的采集容器应密封,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六、实验室消毒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包括工作台面、设备、地面等。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和生物制剂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室准备、操作流程、消毒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环境要求无菌实验室应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2.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准备(1)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培养皿、离心机、显微镜等。

(2)准备所需的试剂和培养基,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保存。

三、操作流程1. 个人防护(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确保个人卫生。

(2)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面部、眼睛和其他暴露部位,以防止交叉污染。

2. 实验台面消毒(1)每次实验前,用75%乙醇对实验台面进行彻底擦拭消毒。

(2)实验结束后,同样使用75%乙醇对实验台面进行消毒处理。

3. 培养物传递(1)使用无菌技术传递培养物时,必须在无菌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台上进行。

(2)在传递培养物之前,先将培养皿或者试管中的盖子取下,然后将传递工具在火焰中消毒,再取出所需的培养物。

4. 培养基制备(1)准备培养基前,要先将使用的培养皿或者试管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制备培养基时,必须按照配方准确称量试剂,并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5. 显微镜操作(1)使用显微镜前,要先将镜片用无菌棉球蘸取75%乙醇擦拭消毒。

(2)观察完毕后,将显微镜镜片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四、消毒措施1. 实验室常规消毒(1)每天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内的地面、工作台、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

(2)使用消毒剂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配制和使用。

2. 垃圾处理(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培养皿、试管等,必须放入专用的生物废弃物容器中。

(2)生物废弃物容器应定期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剧烈晃动和碰撞实验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者人身伤害。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本文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保证实验室内的无菌环境和操作的无菌性。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工作,确保无菌环境的维持。

2. 实验室内的工作台面、器具和培养基等物品要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性。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戴上手套、口罩和帽子,进入实验室前要进行手部消毒。

三、实验操作1. 打开实验室门前,先进行手部消毒,然后戴上手套。

2. 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工作台表面需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操作人员应将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准备好,确保其无菌性。

4. 打开培养基瓶盖时,应使用酒精灯或者酒精棉球消毒瓶口。

5. 使用无菌吸管或者无菌移液器进行各种液体的转移,避免污染。

6.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培养皿和试剂瓶等物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四、无菌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巧,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和操作区域的干燥,避免水滴带入实验样品中。

3. 使用吸管或者移液器时,要注意避免吸入空气,以防细菌污染。

4. 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与无菌区域外的物品接触,防止污染。

五、实验室清洁和消毒1. 每天结束实验后,要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工作台面、仪器设备和地面等。

2. 清洁和消毒时要使用无菌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墙壁、天花板和通风设备等。

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采集,包括培养皿、试剂瓶、吸管等。

2. 废弃物要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3. 废弃物处理后,要及时清理废弃物容器,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七、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或者私自带入物品。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个人防护:佩戴实验室指定的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人员不受微生物污染。

2.清洁操作区: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操作区域,包括实验台面、水槽、试剂瓶等,保持无尘。

3.消毒设备:运行灭菌器,确保消毒设备达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消毒杀菌器具。

4.消毒试剂:对后续实验所需的培养基、缓冲液、试剂瓶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5.检查设备:确保离心机、培养箱、显微镜等设备工作正常。

二、无菌操作1.操作台面无尘:用70%酒精或其他指定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确保无尘无菌。

操作结束后,再次进行清洁。

2.洗手消毒:在进入无菌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在实验过程中避免揉搓面部和头发。

3.消毒准备:在操作台上摆放所需的操作用具,如试管、移液器、培养皿等。

操作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工具置于消毒缸中。

4.灭菌操作工具:对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如实验钳、玻璃棒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5.培养基处理:取出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注意不要接触培养基表面以防细菌污染。

6.试剂注射:使用注射器等工具进行试剂的搬运和注射时,保持注射器前端远离任何细菌源,避免污染。

7.细菌移植:细菌移植操作时,使用专用的细菌接种棒、接种环等工具,在消毒灯下进行操作以减少细菌污染。

8.手套替换:在操作过程中如有手套受到任何形式的污染或破损,应立即更换新手套,并进行手部消毒。

9.严禁吃喝以及使用化妆品:无菌实验室严禁进食、饮水或使用化妆品等,以防止人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进入实验区。

三、实验后处理1.杀菌处理:实验结束后使用适当的杀菌剂对操作台面、实验器皿、工具进行彻底杀菌处理。

2.清洁离心机:每次使用离心机后,应及时清理离心机转盘和转管。

3.渗透器清洗:实验结束后,将渗透器进行脱离滤膜、清洗干净,并使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处理。

4.设备维护: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5.动物尸体处理:将动物尸体进行无菌处理,避免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规程十分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实验室准备1.1 清洁和消毒: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保实验室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所有工作台面、设备和器皿都应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

1.2 穿戴防护装备:在进入无菌实验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实验环境。

1.3 准备实验物品:在进行实验前,要确保所有需要使用的实验物品都已准备妥当,包括培养基、试剂、培养器皿等。

同时,要对实验物品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后续操作。

二、操作规程2.1 洗手消毒: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进行洗手消毒,确保双手干净无菌。

使用洗手液和酒精消毒剂进行洗手,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2 操作技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操作技巧和规范,避免造成实验物品的污染。

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工具,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2.3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确保实验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三、生物安全3.1 避免飞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避免产生飞溅现象,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使用防护罩和适当的操作方法,减少飞溅的发生。

3.2 废物处理: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和处理实验废物,包括培养器皿、试剂瓶和其他废弃物品。

将废物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3.3 突发事件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实验物品泼洒或其他突发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检查:无菌实验室的设备和器皿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无菌状态。

如有损坏或异常,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4.2 清洁消毒:设备和器皿的清洁和消毒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存在。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手术室等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场所,涉及到培养基制备、细胞培养、微生物实验等工作。

三、操作程序1. 理清工作流程: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先明确工作流程,将需要使用的器皿、培养基等准备齐全。

2. 环境准备:无菌操作需要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台表面要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3. 个人准备:实验人员需要穿戴合适的无菌服,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 器皿处理:将需要使用的器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器皿的无菌状态。

5. 培养基制备: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培养基的制备过程,确保在无菌环境下完成,防止细菌的污染。

6. 细胞培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胞的培养和处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7. 垃圾处理:将使用过的器皿、口罩、手套等垃圾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防止垃圾中的微生物传播。

四、注意事项1. 每一项无菌操作都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细菌、病毒的污染。

2.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无菌操作培训,并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3. 无菌操作需要有专门的空间和设备,确保无菌状态的维持。

4.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私自更改程序。

5. 发现操作台面或器皿出现污染时,要及时清洁消毒。

五、总结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实验室和手术室等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场所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保证无菌环境的稳定和无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无菌操作中,实验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污染情况,确保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一、引言无菌实验室是用于进行生物实验和微生物培养的特殊实验室。

为了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本文档旨在规范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二、实验室设备与准备1. 实验室应处于封闭、无尘、无菌的环境中。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器、培养箱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2. 实验室操作台、仪器仪表、培养物应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实验要求,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3. 实验前必须戴好手套、外科口罩和实验室服装。

实验室服装应定期更换并定期进行消毒。

三、操作流程1. 无菌操作台的使用(1)准备工作:将所需培养物、培养皿、试管等放置在无菌操作台上,确保其表面干净且无灰尘。

(2)操作前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和手套表面,确保无菌操作台的表面无菌。

(3)操作过程:将手套的手指轻轻插入培养物内,取出适量培养物,尽量不接触培养物的表面,避免污染。

(4)操作后处理: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2. 培养箱的使用(1)准备工作:将培养箱预先打开并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将培养物放置在培养箱内。

(2)操作前消毒: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擦拭培养箱表面,确保表面无菌。

(3)操作过程:打开培养箱门时,应迅速将所需培养物放入箱内,避免持续较长时间开启培养箱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操作后处理:关闭培养箱门,将使用过的培养皿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四、实验室清洁与检查1. 实验室的定期清洁: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实验台面、仪器仪表、培养箱等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废弃物处理:应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等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无菌性。

3. 实验室的无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无菌检查,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无菌操作台等设备的无菌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操作中的一些错误


那些已经破旧的枪头盒子应该定期更换。 灭过菌的枪头必须完全烘干后再储存到 自己的柜子里,枪头处于潮湿状态时更 容易被空气污染。
谢谢大家
无菌操作规程-实验室教学
无菌技术操作综述


无菌技术是保证无菌状态的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不仅仅是在无菌的条件下打开 你的培养物,而是要当作一项实验中经常考 虑和实际操作的技术,这样做才能保证实验 中的每项工作都会受益。利用无菌技术配置 RNA缓冲液、做限制性酶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及制备膜 蛋白等。当你习惯了无菌操作后,同样可以 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危害品的实验。


保持溶剂瓶与操作台面成大约45度角时 打开盖子。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空气的污 染以及在移液时产生最少的气溶胶。 如果必须取下盖子,那么要把它倒放在 干净的台面上。而且应确保你的手或者 手臂不要从上方经过。
无菌操作中的一些错误


要使用带滤膜的枪头吸取菌液。在操作 不同菌株时所产生的气溶胶甚至是菌液 可能会反弹到枪口上,导致正在操作的 菌种间相互污染。 当枪头接触到试剂瓶外侧、底部或枪头 盒外壁等其他固体物时,弃掉枪头。
无菌技术操作综述

空气中布满了各种灰尘、孢子、细菌,应当 尽力避免它们掉入你的试剂或者培养好的菌 液中。微生物可能会从你的手上或者是袖子 上掉下来。手臂的挥动、快速的吹打以及有 人走过都可能扬起那些未知的污染物。
无菌技术操作综述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将使你实验污染的机 会减到最小,虽然不可能在所有的情况 下都保证绝对的安全,避免所有的污染, 但是你的实验技术越好越熟练,污染的 概率越低。
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工作区间内尽量减少手臂的运动。把所 用的实验工作或是仪器尽可能放在手边, 左手用的放在左边,右手用的放在右边。 例如:一个右手工作者要从一个试剂瓶 中吸取微量的液体,那么枪、枪头都应 放在右手边,而试剂瓶应该放在左手边。
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把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样 做可以保证实验过程中不会因为缺少某 种物品而不得不离开实验区域,人的走 动很容易扬起灰尘,而且使人不能集中 精神。
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保证操作中所用到的枪头都必须是无菌 的。如果你的无菌操作技能还不是很熟 练时或者进行重要实验时,所有打开过 的枪头盒内的枪头最好不要再使用,哪 怕是在无菌条件下打开过的。
操作技巧

最小化: 距离,尽量将所需物品放在离手最近的 地方。距离越近,移动越少。 移动,移动可以引起空气的流动。移动 越快产生的流动越快,所以只能慢慢 的做那些必要的动作。
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工作区域尽可能的远离通风口和交通口。 不应该开窗工作、也不要靠近门口。通 风厨能够帮助无菌状态的保持,但它也 不一定。 保证整洁的工作环境。拿走所有与本次 实验无关的物品,台面上只存放与本次 实验有关的物品。
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实验前要用消毒剂或是清洁剂清洁工作 区域。70%的乙醇是最常用的(但是要 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情况而定,因为酒精 不一定对所有的污染物有效),在每次 实验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用70%的乙醇 清洁实验台面。
操作技巧

最小化: 暴露,在空气中移动物品的时间越长, 接触空气中微粒的概率则越大。瓶口在 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掉落进去的空气中 的微粒越多。灼烧一下瓶口或试管口, 使颗粒固定在表面和制造一个向上的气 流,都可以减少掉落颗粒的数量。注意: 灼烧不是为了灭菌,只需要在火焰上燎 1-3秒即可。
操作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