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三章C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教案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第18周12.31-2013.1.4 授课人:枣庄一中西校胡一猛【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应用第二章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认识物质的性质,探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章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组织充分体现了高观点、大视野和多角度的特色。

碳及其化合物以碳元素的多样性为线索,探索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化合物的多样性、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硫及其化合物以硫的转化为线索,探索不同价态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中以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氮及其化合物以氮的循环为线索,探索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以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通过海洋这个蕴含众多元素的领域,使学生接触更多飞元素及其化合物,通过探讨从海洋中提取物质的途径,学习镁、溴、碘等物质的性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相互转化; 2、了解氮气、氨气、铵盐及硝酸的主要性质,认识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3、了解硫单质、二氧化硫等的主要性质,探讨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4、了解海洋中的重要元素,认识金属镁、溴单质、碘单质和卤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氧化还原理论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探讨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生活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酸雨问题和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人类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情感,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难点】1、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氨气、铵盐、硝酸的性质,单质硫、二氧化硫、浓硫酸的性质,镁、溴的性质等;2、相同元素在不同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本章知识体系:知识点一:同素异形体【问题探究】1、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同素异形体吗?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归纳拓展】1、只由同一种元素组成且性质不同的单质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33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分析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人们利用水解反应设计出了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中装有浓NaHCO 3溶液和浓Al 2(SO 4)3溶液,当二者混合时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气体和沉淀,在起泡剂作用下迅速产生大量泡沫,用以灭火。

浓NaHCO 3溶液和浓Al 2(SO 4)3溶液混合后为什么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和沉淀分别是什么?你能运用有关盐类水解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吗?[生]HCO 3-水解生成CO 2和OH -,Al 3+水解生成Al(OH)3和H +,浓NaHCO 3溶液和浓Al 2(SO 4)3溶液混合后,促进HCO 3-和Al 3+双水解。

[过渡]这是我们利用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成产和生活中。

盐类的水解过程是可逆的,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化学平衡及电离平衡一样,盐类的水解存在平衡,那么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一、盐的水解平衡常数[讲解]以强碱弱酸盐(MA)为例,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 +H OHA+OH ,盐的水解常数为()()-h -c(HA)c OH K =c A⨯。

[学生活动]写出HA 的电离常数,观察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常数与弱酸的电离常数的关系。

[设疑]你认为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讲解]生成盐的弱酸越弱,越难电离,则该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强,即该盐水解程度越大;同理,生成盐的弱碱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所以,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是内因——越弱越水解。

除此以外,外界条件也会对盐类的水解有影响。

[科学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2023最新-化学教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精选6篇】

2023最新-化学教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精选6篇】

化学教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化学教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情感目标:篇一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式物质的量篇二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引入]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学习“第三章物质的量”。

物质的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怎样与宏观的便于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呢?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

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板书]一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单位米千克秒安培摩尔开尔文坎德拉符号mkgsAmolKcd[讲述]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表中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教案标题:必修一化学第三章教案 -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3. 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化学计量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3. 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方程式和计量的相关案例。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表示。

2.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包括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和平衡方法。

四、化学计量(15分钟)1. 讲解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摩尔的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关系。

2. 通过实例演示化学计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化学方程式和计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解答。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化学实验和研究的文献,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讨论的参与情况。

2. 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理解程度。

高中必修一化学全书教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全书教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全书教案课程名称:高中化学必修一
教科书:《高中化学》必修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及其特点;
3.掌握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4.了解溶液的一些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1.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第二章: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
3.第三章: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
4.第四章:溶液
教学重点:
1.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及其应用;
3.化学键的种类、特点及形成条件;
4.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平衡反应的特征;
5.溶液的基本性质及溶解度规律。

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实例,生动易懂;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结合理论学习,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

教学评估:
1.课堂小测验;
2.课后作业;
3.实验报告评估;
4.学习总结与讨论。

教学辅助工具:
1.投影仪;
2.实验器材;
3.化学模型;
4.教学PPT。

教学实施时间:本教案为单元教学计划,预计共需3周完成。

教学安排:
第一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周:化学键的类型及特点
第三周: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溶液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必修一的基本知识,提高化学学科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量(2节时)第一节物质的量【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意义,了解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质量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量质量与式量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较熟练地进行物质的量质量的计算。

2.了解引进物质的量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难点】: 1.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内涵的理解;2.运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课时安排】:第一节时重点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概念及内涵;第二节时解决有关的计算。

【教学过程】: 点燃l l 引入:问学生反应 C + O2 === CO2 所表达的意义?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微观粒子(1)在实验室里,拿一个原子和一个分子反应,容易做到吗?一般用质量是否:1克1克2克呢?反应是按比例:12克32克44克--------宏观质量(2)怎样知道一定质量的物质里含有多少微粒?(3)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科学家统一确定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它将微粒与质量联系起来了。

l l 投影:物理量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 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的量摩尔moll l 学生阅读:采用多大的集体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呢?请看书本33页第二自然段。

l l 分析讲解:阿氏常数为什么要定12克---数值与原子量同12克C-126.02×1023 学生计算得出NA--- 12/1.997×10-26阿氏常数(精确值)与6.02×1023 (近似值)的关系就象π与3.14一样。

使用时应注意:1物质的量碳原子含有6.02×1023 个碳原子每物质的量碳原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

l l 学生朗读:物质的量的概念l l 展示样品:1物质的量碳;1物质的量水;1物质的量硫酸l l 分析讲解: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通过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化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的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标志;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的计算方法;3.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5.培养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标志;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的计算方法;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4.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标志:(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

(2)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的标志,如气体生成、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的计算方法:(1)教师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状态符号的使用。

(2)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反应的计算方法,包括质量守恒和物质的计算。

3.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1)教师讲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2)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反应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4.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1)教师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氧化态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

(2)通过实验演示或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如通过电子转移、氧化态变化和电子数变化等。

5.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共20张PPT)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共20张PPT)

碳“三角”
C
2、木炭燃烧
CO
CO2
【概括·整合】
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化合物
碳元素
碳单质
含碳化合物
金刚石
C60
石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碳酸盐
C
CO2
Na2CO3
NaHCO3
CO CaCO3
Ca(HCO3)2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疑】
【新课引入】(1min)新建的百脉泉公园有一漂亮景观—溶洞,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阅读】
(3min)
学生阅读并回答学案相关问题
【板书】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解疑板书】(2min)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 CaCO3+H2O+CO2
【引入】(2min)由溶洞形成引入碳酸盐、碳酸氢盐概念,并引出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相互转化。

【活动·探究】(3min)1.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2.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产物是否相同?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学生回顾】
(2min)
反应物量的多少影响产物的种类
【板书】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阅读】(2min)学生自学并写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板书】Fe2O3+3CO=2Fe+3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