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编写

合集下载

Java实验指导书

Java实验指导书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课程号: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制定人:龙艳彬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2 年8 月前言一、上机实验目的上机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理解Java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

通过亲手编程掌握Java 语言编程的方法。

二、实验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8 个实验。

学生可以在课内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给出的程序,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编写其他应用程序。

指导书中的8 个实验如下:1.Java 程序运行环境的下载、安装与配置。

2.Java 基本语法的编程练习。

3.面向对象编程练习。

4.Java 包、接口和异常处理的练习。

5.常用系统类的练习。

6.窗口与菜单界面编程练习。

7.Java 多线程、图形与多媒体处理练习。

8.综合应用练习。

三、实验任务与时间安排《Java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课内安排的实验外,鼓励同学在课外用相关技术进行编程练习。

《Java 语言》上机实验时间为32学时,与教学内容同时进行上机实验。

32个上机学时分为7个实验和1个综合上机实验。

实验要求一、可读性一个好的程序要具备可读性,可方便自己也可方便别人。

所以,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可注意以下几方面:1.代码的缩进;2.有效使用空格;3.简明的注释;4.意义明确的命名;5.着重表示的常量。

二、亲手编写源程序在编写Java 程序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它们可以综合使用Java 的编译器和调试器等,例如Symantec 公司的Visual Café、Kawa、Sun 公司的Java Worshop 和Java Studio、Inprise 公司的JBuilder、微软的Visual J++等,使用编程开发工具可以加快编程的速度。

但在初始学习时还是最好亲手编写源程序,以便理解类和编程思想。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机床的操作规程一般如下:ﻫ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以及控制,严禁超性能使用。

ﻫ2.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不准拖鞋(最好是穿带绝缘介质的工装鞋),是长头发的同学要戴上防护帽。

3.工作前,应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检查,查明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各开关、手柄位置是否在规定位置上,润滑油路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加润滑剂。

4.开机时应先注意液压和气压系统的调整,检查总系统的工作压力必须在额定范围,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调整压力正确。

5.开机时应低速运行3—5min,查看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6.加工工件前,必须进行加工模拟或试运行,严格检查调整加工原点、刀具参数、加工参数、运动轨迹。

并且要将工件清理干净,特别注意工件是否固定牢,调节工具是否已经移开。

7.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检修。

ﻫ8.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扫机床,并将机床恢复到原始状态,各开关、手柄放于非工作位置上,切断电源,认真执行好交接制度。

ﻫ9.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机床,未经操作者同意,决不允许其他人员私自开动机床。

10.按动按键时用力适度,不得用力拍打键盘、按键和显示屏。

11.禁止敲打中心架、顶尖、刀架、导轨、主轴等部件。

一、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指导书加工中心是集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功能全面的先进加工设备。

加工中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灵活、通用性强、生产率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加工中心的操作者要做到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1.未经培训者严禁开机;开机前认真检查电网电压、气源气压、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位是否正常,不正常时严禁开机。

2.机床启动后,先检查电气柜冷却风扇和主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检修。

实验指导书示例

实验指导书示例

实验指导书示例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注意事项
六、实验结果处理
七、思考题
说明:
1.以上示例为一般课程实验指导书的参考格式,部分课程可根据因学科特点及教学确定格式或编写内容。

2.在实验指导书后可另设附录,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但与本实验指导书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图表、索引、资料、对照表等集中编入其中。

3.在实验指导书后应列出编书过程中曾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实习大纲主要参考书目要求。

1。

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格式要求讲解word版本

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格式要求讲解word版本

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格式要求一、内容讲义(实验指导书)应包括封面、目录和正文内容。

全书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采用章节式或专题式,标题层次必须前后统一。

一般采用三级标题,必要时可列四级或五级、六级标题。

二、排版要求(一)统一采用word文本格式排版。

纸张一般为A4纸型,页边距为上、下各2.54厘米,左、右各3.17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2.5厘米。

(二)封面1.讲义(实验指导书)名称:黑体,字号小初,上空二行、居中;2.作者:仿宋体小二号,居中;3.教学单位和编写时间(年月):宋体小二号,紧贴页面下方、居中。

(三)目录1.“目录”两字:黑体小二号,居中,两字中间空2个字符;2.目录原则上只列出三级标题。

标题左对齐,宋体小四号,页码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右对齐。

(四)正文1.标题:第一层次标题(章)为黑体小三号,居中;第二层次标题(节)为黑体小四号,居中;第三层次及以下标题为宋体五号。

各级标题后一律不加标点。

2.正文: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字,宋体五号,行距1.1。

3.正文中图表编号及名称:按章节顺序编号(如:图1-1、表2-1),宋体小五号,图编号及名称为下方居中;表编号及名称为上方居中。

4.页码:从正文开始,对齐方式为外侧。

封面目录示例附后。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曲有乐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医学院二00七年一月目录实验一容量仪器的校正 ---------------------------------------1 实验二葡萄糖的分析 ---------------------------------------3 实验三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检查----------------------------------7 实验四苯巴比妥片的分析--------------------------------------9 实验五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11 实验六苯甲酸钠的分析---------------------------------------12 实验七阿司匹林片的分析-------------------------------------13 实验八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分析 ------------------------------14 实验九异烟肼的分析-----------------------------------------16 实验十干酵母片的含量测定-----------------------------------18 实验十一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20 实验十二维生素B片的含量测定-------------------------------221实验十三磷酸氯喹糖衣片的含量测定---------------------------23 实验十四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中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测定-------24 实验十五头孢氨苄胶囊的含量测定-----------------------------25 实验十六安钠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27 实验十七复方磺胺甲嚼唑片中磺胺甲嗯唑及甲氧苄啶的测定-------29 实验十八医院药房制剂快速检验-------------------------------31 实验十九尿中氨苄青霉素浓度的测定---------------------------32 实验二十 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的测定---------------------------33 实验二十一兔血清中茶碱浓度的测定---------------------------35 实验二十二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甲醇和丙酮的检查-----------------36 实验二十三牛黄解毒片的鉴别---------------------------------37 实验二十四牛黄解毒片中冰片酌含量测定-----------------------38 实验二十五六味地黄丸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39 实验二十六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的含量测定-----------------------40 实验二十七肌苷的分析---------------------------------------41 实验二十八复方乙酰水杨酸模拟片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42 实验二十九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设计-----------------43 实验三十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3 实验三十一血浆中地西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5 实验三十二血浆中双氯酚酸钾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7 实验三十三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气相色谱测定---------------49。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xxx 编写概述一、课程目的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三、实验要求1. 问题分析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2. 原理理解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3. 实践测试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三、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四、实验时间总学时:6学时;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一、实验目的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四、实验内容1.安装驱动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2.软件使用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D: \pm3-bin-r486\Win32\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3.高低频卡的判别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命令:hw tune ,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在上面就好像第二张图片那样子,电压会降低会很多,有时候会是10v左右;从这个变化当中我们就可以初步识别出高频与低频卡的区别了;所以前面测试的那张卡是一张高频卡;实验二破解低频门禁卡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低频天线破解门禁卡;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2.上机执行教程命令;3.保存运行结果,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理解;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安装驱动等环境搭建步骤已由实验一详细阐述,此处略过;四、实验内容1、简单了解卡片门禁卡一般为T55x7标签也叫TK4100EM4100卡.是属于ID卡;T55x7标签成本.一般市场价格2元-3元不等.如果批发,还能更便宜.所以很多地方都用T55x7标签;一般判别标签卡的类型,不可通过卡的外观大小形状来判断;T55x7的参数及应用范围:EM4100/4102感应式ID标准卡芯片:EM瑞士微电EM4102Water工作频率:125KHZ感应距离:2-20cm尺寸:ISO标准卡/厚卡/多种异形卡封装材料:PVC、ABS-2、破解卡片由于本次测试卡为低频卡,所以连接的是低频天线LF;命令:lfem4xem410xwatch这个命令来获取门禁的Tags;执行完命令以后,则需耐心等待,读取速度不确定,一般30分钟之内都算正常时间;过程截图如下所示:这条命令会读取EM410x标签,2000次取样获取ID;大部分门禁卡都将Tags作为识别合法用户的认证标签,所以如果可以获取该Tags标签,则可以复制该门禁卡;除非个别地方将Tags与UID绑定最后一行“EM410x Tag ID:xxxxxxxx”,这个则是获取的该卡Tags;注意:读取Tags的时候,门禁卡要放在低频天线上方,且需要电压稳定,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成功获取的,需要多尝试几次;3、复制门禁卡获取到Tags以后,我们就可以拿一张同样类型的空白卡进行复制;步骤:先将白卡放在低频天线上,然后执行命令;命令:leem410xwrite TagID1注:TagID为上一步获取的Tags序号;命令最后的1表示t55x7标签;前面的l是lf低频卡命令的缩写;第2个e是参数em4x的缩写;写完后,我们再用命令:lfem4xem410xwatch来查看,我们是否写进去了;在对新复制好的卡执行完命令后,如果最后获取到的Tags值与先前的一样,或者将新卡拿到门禁系统上可以测试通过,则说明T55x7门禁卡复制成功,否则需要重新执行复制的步骤;实验三破解高频卡多方法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高频天线破解MIFARE Classic高频卡的方法与过程;了解MIFARE Classic卡的漏洞与不安全性;二、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算法;2.按照教程执行命令,尽可能实现效果;3.保存运行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三、注意事项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安装驱动等环境搭建步骤已由实验一详细阐述,此处略过;三、实验内容1、基于key的卡片破解通过简单的电压测试如实验一,可以得出我们要测试的MIFARE Classic卡是高频卡;放卡前:放卡后:当确定需要测试的卡为卡之后,就开始需要深入的了解这卡的信息了;我们可以从hf命令集当中找到相关的命令见附录;命令:hf 14a reader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到该卡的UID;RATS是Request for answer to select选择应答请求,原因是有时候Proxmark3在读取部分MIFARE Classic卡UID的信息时,因为无法得到RATS的返回信息,会判断为非ISO14443a标准的卡.国内有太多MIFARE Classic类的卡,并不是NXP出产的,所以Proxmark3就会出现了这样子的提示从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在读取的卡为04 00;通常ATQA为04 00数值的卡,大部分都是MIFARE Classic或者是CPU兼容模式下的MIFARE Classic;当我们可以确定卡类型之后就可以针对其特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测试了,通常当我们拿到相关的卡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用chk命令去检测一下测试卡是否存在出厂时遗留的默认Key,默认的Key A/Key B是使得MIFARE Classic系列安全问题雪上加霜的主要成因,因为使用默认的Key导致恶意用户可以使用其进行卡的信息读取以及修改;常用默认key见附录命令:hf mf chk 0 A a0a1a2a3a4a5含义:检查0区key A是否为a0a1a2a3a4a5当回显为 isOk:01 valid key:a0a1a2a3a4a5 就说明存在这个默认key,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默认Key进行区块的读取以及更进一步的操作了;如果尝试多种默认key均不存在的话,可以用如下方法;命令:hf mf mifare当输入命令以后,窗口会显示类似进度状态的“….”,这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耐心等待;这样便可获得其中一个Nt的值为524bb6a2;命令:hf mf mifare 524bb6a2当输入命令后,窗口将再一次进入进度状态,须耐心等待,如果想停止,请按黑色按钮;因为基于PRNG的漏洞进行的破解,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多次Nt的循环,这是很正常的结果,我们需要不断的利用Nt去进行真正Key的破解;整个过程是漫长而乏味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借用默认Key的检测来减少安全测试的耗时;关于PRNG漏洞的介绍请自行上网查询最后结果为Found valid key后面的值;这样我们就对这张卡PRNG破解成功,获取到了key以后就可以对整张卡进行破解测试了;这个操作的过程比较短暂,而且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一个正确的Key 进行操作,否者就无法继续进行;基本上MIFARE Classic的安全测试就已经完成了,而基于一些全加密或者CPU兼容模式MIFARE ClassicCryto-1算法的卡,我们还可以使用嗅探的测试去进行测试;前提是要记住嗅探模式是需要在正常交互模式下进行的;2、基于交互模式下的卡片破解1、正常连接Proxmark3到电脑,进入Proxmark3交互终端;2、在终端输入命令命令:hf 14a snoop3、然后将卡片放在天线上,多次读取;4、当读取完成后等待大约5秒,按下板子上的黑色按钮;短按,按一下OK了;此时板子上的LED灯都灭掉;5、回到命令终端输入命令;命令:hf mf list如果读取成功,则可以看见如下图显示然后再利用第三方软件即可算出key值来;演示软件为如果读取失败,则输入命令以后无数据附录1常见默认key:000000000000b0b1b2b3b4b54d3a99c351dd1a982c7e459a aabbccddeeff714c5c886e97587ee5f9350fa0478cc39091533cb6c723f68fd0a4f256e9a64598a7747826940b21ff5dfc00018778f700000ffe24885c598c9c58b5e4d2770a89be434f4d4d4f41434f4d4d4f4247524f55504147524f555042fc00018778f7 00000ffe2488 0297927c0f77 ee0042f88840 722bfcc5375f f1d83f964314 4AF9D7ADEBE4 2BA9621E0A36 fc00018778f7 00000ffe2488 0297927c0f77 ee0042f88840 000000000001 a0a1a2a3a4a5 b127c6f41436 12f2ee3478c1 34d1df9934c5 55f5a5dd38c9 f1a97341a9fc 33f974b42769 14d446e33363 c934fe34d934附录2部分常用命令与注解:Help主帮助命令hw硬件相关检测命令lf低频相关命令Lf em4xEM4X类卡相关命令Hf高频相关命令Hf 14a相关命令Hf mfMIFARE卡的相关命令Hf 14b相关命令。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材料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熟悉常用材料工程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材料的取样、制备和测试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结果判断。

2. 实验仪器和材料•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金属材料样品•试样切割机•研磨机•电解腐蚀仪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1.使用试样切割机根据需要制备样品,并在样品上进行标记。

2.使用研磨机对样品进行粗磨,直到表面光洁。

3.使用细研磨纸进行细磨,直到样品表面无瑕疵。

4.清洗样品,确保表面无污染物。

5.在电解腐蚀仪中对样品进行电解腐蚀处理,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染物。

3.2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上,并调整焦距和光源亮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目镜和物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构特征。

3.3 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微观结构特征。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置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并调整电子束亮度和扫描速度,使样品清晰可见。

2.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表面形貌特征。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需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对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和形貌特征进行描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5.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应包括实验数据记录、结构特征描述和形貌特征描述。

针对实验结果,可进一步进行数据图表绘制、实验结果分析和相关结论总结。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实验仪器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净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观察样品时,应注意调整仪器参数,保证样品清晰可见。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按照《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带传动效率实验、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3项实验。

实验一 带传动效率实验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一、实验目的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测定传动效率和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和滑动曲线。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带传动原理是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带传动的效率,当主动轮与从动轮直径相等,即传动比i=1时,可按下式求得1122n T n T ==主动轮的功率从动轮的功率η式中:T 1 ——输入力矩,N·m ;T 2 ——输出力矩,N·m ;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出转速,r/min 。

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使带的两边弹性形变不等引起带与轮面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带传动在工作中的滑动程度用滑动系数ε表示,它是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可按下式求得121n n n -=ε 式中: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入转速,r/min 。

滑动曲线就是表示带在不同负载时滑动的程度的曲线,可分别以主动轮转速和负荷档位为横坐标,以滑动系数ε为纵坐标来绘制。

三、实验条件1.柜式带传动效率测试分析实验台。

2.笔、草稿纸(此项自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加初拉力(调整张紧螺丝)。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要求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要求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8年第3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08)03-0035-36实验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要求刘亚民 牛 蓓 周李华 叶德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 610021)0 引言对于任何一个实验室,都要根据相关文件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

本文对作业指导书的概念;一般需要编什么作业指导书;怎样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了介绍。

以期对实验室在实施I S O/ I EC17025中得到一定帮助,并能得到同行们的共同探讨,使我国的各类实验室在管理、建设中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1 作业指导书的概念与要求1.1 作业指导书的概念与理解何为作业指导书?在G B/T19023-2003/I S O/ TR10013∶2001中作了如下描述: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 ons)是“有关任务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

”它是9000系列标准中提出的,过去有时也用“实施细则”、“作业规程”等说法。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制定那些作业指导书呢?一般来说:“对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活动,应当制定并保持作业指导书对实施进行描述。

”所以说,对每个实验室都要根据任务、对象、标准规范、使用的设备及方法、人员素质、活动的复杂程度及活动的目的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指导各项活动的完整、规范的实施。

规范、指导各项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减少差错,预防差错,从而提高检测/校准工作质量。

1.2 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业指导书一般由实验室内部根据需要制定,并列入体系文件的第三层次。

它是体系文件中要素和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要素讲的是某一方面工作的要求,程序讲的是某一类工作怎么做,作业指导书讲的是具体某一项工作如何做。

比如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在I S O5的5中要求当需要时报出测量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而程序文件中要求制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的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在不确定度评定及表达这一类工作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而作业指导书则是按那一个方法,用什么仪器,测量何种参数,那一个结果的不确定度具体评定过程及什么不确定度的值的详细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实验指导书编写《》课程课程编号:实验指导书主撰人审核人单位:二O一二年月目录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⒉适用专业年级⒊实验课时分配4. 实验环境5. 实验总体要求6.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实验X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五、思考题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参考模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程课程编号:417312实验指导书主撰人:审核人: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二○一二年四月目录前言 1 实验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2 实验2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实验3直流激励式霍尔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实验4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实验5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实验实验6 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实验前言实验总体目标: 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进行综合训练。

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年级第四学期实验课时分配: 18学时实验环境要求每次可提供至少10套可正常使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室面积为60平方米以上,多媒体投影系统,室内采光通风良好卫生,供电正常,无强大信号干扰源,消防设备齐全,疏散通道正常。

实验总体要求通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基本上达到独立完成实验内容,通过老师的指导可完成研究性实验内容,能将相关内容应用到课程设计、电子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中。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1、重点:传感器和检测原理与实验装置的对应关系,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差异。

位移式、温度式与压力式传感器实际应用。

2、难点:各种转换电路的原理与应用条件、范围。

3、教学方法建议: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不能将实验当作是测量数据的过程。

重视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对比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的差别。

加强多种传感器的对比测量,多种转换方法的应用,多种测量范围下传感器的选择等。

可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发不同方法的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内容或实验项目。

实验6 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实验(范例)一、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材料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2、研究不同形状和尺寸被测体时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3、研究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波形。

二、实验设备及要求本实验主要使用设备为:YL 传感器主控台,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设备) 实验装置如图6-1所示。

(要求)注:对实验设备有特殊要求:如化学类装置示意图,运动器材规格,特殊环境(如通风柜,暗室等),电源电压(380V ,110V 等)可在此说明。

三、实验原理1、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以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导电体内会产生感应电流,称为电涡流或涡流。

导电体中的涡流对高频电流的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和品质因数发生改变。

线圈的等效阻抗、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和品质因数公式如下:222222222212221222/()[/()]Z R R M R L j L L M R L ωωωωω=+++++ (6-1) 222221222/()R R R M R L ωω=++ (6-2) 222221222/()L L L M R L ωω=++ (6-3)2222221222222221221()1()L M L R L L Q R M RR R L ωωωωω-+==-+ (6-4) 其中, 11,R L 为线圈的电阻和电感,22,R L 为金属导体的电阻和电感。

M 是线圈与金属导体之间的互感系数,ω是线圈的工作频率。

M 与线圈和导体之间的距离有关,22,R L 与金属导体的材料、形状与大小有关,所以,线圈的等效阻抗Z 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与线圈和导体之间的距离x 及线圈的工作频率ω等参数有关。

即(,,,)Z f x ρμω=,控制其中的大部分参数,只改变一个参数,线圈等效阻抗会随该参数改变。

2、线圈等效阻抗的测量原理被测量参数的变化可通过测量线圈等效阻抗Z 、等效电感L 、品质因数Q 等的变化能实现。

测Q 的方法的转换电路使用较少,利用Z 的转换电路一般用电桥电路,利用L 的转换电路一般用谐振电路,根据输出是电压幅值还是电压频率又可分为调幅与调频两种。

本实验中采用调幅电路,电路的原理图如6-2所示。

其中L 为电涡流传感器。

主控箱数显表上的电压表示是电路谐振时的相关电压值。

3、电压谐振原理当涡流传感器远离导体时,电路的谐振频率为0f ;当涡流传感器接近被测物体时,L 会改变,电路失谐,如图6-3所示。

被测物体是非磁性材料时,L 变小,谐振峰向左移动,被测物体是磁性材料时,L 变大,谐振峰向右移动。

固定电路的工作频率为0f (如1MHz ),分别测量不同位移x 时的输出电压值V 。

作图可得到其输出位移特性曲线。

图6-2 等效电感测量原理图图6-3 谐振曲线与位移输出特性曲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测定电涡流传感器对铁、铝与铜位移特性1、根据图6-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2、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块上标有Ti的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3、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4、将实验模块输出端V 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 i相接。

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5、用连接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到模块上标有+15V的插孔中,同时主控台的“地”与实验模块的“地”相连。

6、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有机玻璃平面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数显表读数能调到零的使接触时数显表读数为零且刚要开始变化),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或0.5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结果列入表2-1。

7、将铁圆片分别替换成铝圆片与铜圆片进行相同的测量,分别记录于表6-1中。

表6-1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x mm1/V V2/V V3/V V3、根据表6-1数据,画出V x曲线的三条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

4、对铁圆片数据计算量程为1mm、3mm、5mm时的灵敏度及线性度。

(使用端点法进行线性拟合分析)二、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的影响在测微头上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被测铝(小圆片、小圆柱体)进行电涡流位移特性测定,分别记入表6-2。

表6-2 不同尺寸时的被测体位移特性数据4、根据表6-2数据计算目前范围内两种被测体:被测体1、2的灵敏度,并说明理由。

五、思考题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使用量程选用传感器?六、注意事项1、对本实验内容完成较快,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可完成下面的拓展内容。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采用其它的方法,如线性回归法。

拓展内容: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可没有,这是实验的可选内容)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根据电涡流传感器动态特性和位移特性,选择合适的工作点即可测量振幅。

需用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电涡流传感器、低频振荡器、振动源模块、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示波器。

实验步骤:1、根据图6-4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图6-4 电涡流传感器振动测量安装示意图2、注意传感器端面与被测体振动台面(为铝质材料)之间的安装距离为线性区域内(利用铝材料线性范围)。

将电涡流传感器两端插入实验模块标有Ti的插孔中,实验模块输出端接示波器的一个通道,接入15V电源及接地。

3、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源中的低频输入插孔,一般应避开梁的自振频率,将振荡频率设置在6-12Hz之间。

4、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初始为零,慢慢增大幅度,但要注意适当调节升降架高度,使振动台面振动时与传感器端面不应碰撞。

4、用示波器观察电涡流实验模块输出端V o波形,调节传感器安装支架高度,读取正弦波形失真最小时的电压峰-峰值。

5、保持振动台的振动频率不变,改变振动幅度可测出相应的传感器输出电压峰-峰值。

6、如果输出波形不是很理想,利用铁制反射面吸附在振动圆盘中心的磁钢上,电涡流传感器则与吸附在振动圆盘中心的铁片形成涡流效应。

附录:端点线性拟合方法及误差分析(可没有,这是实验的附录内容,用于对实验原理的补充,也可是参数表,相关曲线图等)线性拟合就是用连续直线来近似地刻画或比拟平面上离散点组所表示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传感器一般可采用理论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拟合、端点平移拟合与最小二乘法拟合等多三种方法。

下面仅介绍端点拟合法。

1、端点拟合端点拟合法的原理图如6-5所示,是把定标曲线(测量数据点连成的光滑曲线)中的零点(起点)与满量程点(终点)连成一条直线,作为传感器输出曲线的拟合直线。

其方程式为:=,V kx2、灵敏度:对于传感器是指装置与系统的输出量的增量与输入量增量的比。

本实验中,在x 位置处的灵敏度定义为:0limF x x V V x VS x x V x∆→∆∆=≈∆∆3、线性度: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

本实验中,在x 位置处的线性度L γ(又称为“非线性误差”)定义为:max%L FSV V γ∆=±⨯ 其中,max V ∆为x 位置处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FS V 是传感器满量程输出量。

线性度值越小,表明线性特性越好。

(本实验项目是本人根据实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改编而成,不对之处请指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