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岳山隧道出口段施工通风方案论述论文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一、前言隧道施工通风专项方案是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将从隧道施工通风的目标与原则、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措施、通风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确保隧道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持施工现场的良好通风状况。
2.原则:(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通风效果;(2)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满足施工现场的通风需求。
三、通风系统设计1.方案选择: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施工区域大小、建筑材料等),选择合适的通风系统方案。
通常包括横向通风、纵向通风、强制通风等。
2.通风系统参数计算:根据施工区域的面积、高度、环境温度、施工人员数量等参数,计算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保证施工现场的通风效果。
3.通风系统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布置情况,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覆盖。
四、通风措施1.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口畅通,清除堵塞物质;2.设置合理的通风口位置,保证通风口与施工作业面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3.选择合适的通风排烟系统,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流动;4.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5.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面罩、防尘口罩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通风设备选型1.风机: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风机。
通常有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不同类型的风机可供选择。
2.排烟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配置合适的排烟设备。
常见的排烟设备有排烟管道、排烟风机等。
3.通风口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口设备。
常见的通风口设备有通风涂料、玻璃纤维通风管道等。
六、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2.严格执行隧道施工现场的通风安全规范;3.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技能水平;4.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5.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标准化管理实践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标准化管理实践刘伟【摘要】被列为铁道部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点之一的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是高压富水断层及岩溶隧道的典型代表.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10条断层,3条暗河,大小溶洞187个,其中22个规模较大.施工中穿越宽达253 m的F11高压富水断层,现场实测水压高达2.6 MPa,单孔涌水量达790 m3/h.参建各方以标准化管理为保障,以科研攻关为突破口,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成功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隧道修建难题.本文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和现场施工实践,对齐岳山隧道标准化管理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特别是复杂岩溶地区高风险隧道施工管理提供借鉴.【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岩溶隧道;标准化管理【作者】刘伟【作者单位】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对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需要,铁路建设体现出“大规模、高标准、快速度”的特点。
为保证又好又快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铁道部于2008年提出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确保铁路建设实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
大力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有效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是铁路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贯彻“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实力的迫切需要。
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必须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落实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充分借鉴国内外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研究铁路建设新情况,探索高速铁路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水平;要发扬永不自满、永攀高峰的精神和作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圆满完成每一个重点建设任务,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隧道工程通风施工方案设计

隧道工程通风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述与需求工程背景本隧道工程位于XX地区,全长XX公里,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为双向XX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隧道穿越多个地质单元,存在多种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岩溶等。
为确保施工安全及运营期间的环境质量,需设计并实施一套高效的通风系统。
通风需求通风系统需满足以下要求:在隧道施工期间,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保障工人健康。
在隧道运营期间,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考虑节能减排,实现通风系统的经济运行。
二、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安全性:确保通风系统能满足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安全需求。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通风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可靠性:通风系统应稳定可靠,能应对各种不良天气和地质条件。
环保性:减少通风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和运营。
三、通风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通风需求,选择适合的风机、风阀、消声器等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
考虑到隧道的长度和风量需求,可能需要设置多个通风设备。
四、通风管道设计与布局通风管道的设计应遵循风流顺畅、阻力小、易于维护的原则。
布局时考虑地形地质、设备分布、风压平衡等因素,确保风能有效地送入隧道内,并将污浊空气排出。
五、风量计算与分配根据隧道内不同区段的空气质量需求和风量要求,进行风量计算,并合理分配各通风设备的风量。
确保隧道内各区域的风量充足且分布均匀。
六、通风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套智能化的通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交通流量等因素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七、安全防护措施为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在通风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
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通风故障和紧急情况。
八、施工方案与优化施工方案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通风需求评估,为通风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隧道通风方案

4.建立健全隧道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本方案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为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及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审批,并予以实施。
五、通风系统施工与验收
1.施工前准备
完成通风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方案制定等工作。
2.施工过程管理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验收与调试
完成通风系统施工后,进行系统验收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六、通风系统运营与维护
1.运营管理
制定通风系统运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2.维护保养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七、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隧道运营成本。
八、结论
本隧道通风方案从通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方案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方案能为隧道的安全、舒适运营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隧道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2)机械通风
采用风机及通风管道,对隧道内空气进行强制循环,提高空气质量。机械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可控性强等特点。
齐岳山隧道典型岩溶发育区域施工处理措施

性 较 强 ,水 文试 验 显 示 具 承 压 性 , 以较 为缓 慢 的 向 上 部管道 流补 给 ,削弱 了其水平 径 流带 的特征 。
根据设 计 阶段 地质 调查 及资 料综合 分析 ,隧道 岩
报 ,制订 《 齐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 ,纳
入施 工程 序 。
3 施 工 中采 取 T P 0 ) S 2 3地 质 预 报 系 统 、地 质 雷
溶 、岩溶水 的发育在垂直方 向明显存在分带性 : 深
0~6 岩溶 强烈发 育 ,地下 水 最为 活跃 ,实测 地 下 0m 水 的稳 定 水 位埋 深 在 2.7~3 .m,为 岩 溶 发 育 的 5 4 67 季节 变 动 带 ,在 其 附 近或 以下 往 往 发 育 大 型 的 岩 溶
维普资讯
第 4期 ( 第 1 8期 ) 总 2
20 7 年 8 月 0
中 国 布 政 互程
CH I NA UNI PAL M CI ENGI NEERI NG
N . (eil o1 8 o4 5 r . ) a N 2 Au . 0 7 g20
齐岳 山隧道典型岩溶发育 区域 施工处理措施
左 玉 杰
( 中铁 十二 局 集 团 , 山西 太 原 0 0 5 ) 3 0 1
摘 要 :齐岳 山隧 道 工 程 位 于 溶 岩 极 其 发 育 地 段 ,隧 道 进 口段 是 施 工 最 困 难 的 地 段 。介 绍 了进 口段 的地 质 及 水 文地 质 条 件 ,阐述 了地 质 预 测 预 报 的 内容 ,分 析 了工 程 地 质 及 水 文 地 质 的 情 况 ,并 针 对 间 歇 突 水 型 、承 压 清 水 型 、充 填 性 、空
隧道通风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通风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作为工程单位更是尤其重视。
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我们是在确保安全和职业健康的前提下勇往直前。
隧道施工对这两点的要求更为严格。
隧道施工通风的目的是输送新鲜空气,排出洞内有害气体及粉尘,保障洞内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改善劳动环境,维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以张台铁路项目秦家坡1#隧道施工通风的风量、风压计算为例进行总结,以便于对类似工程施工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隧道通风;压入式;风量计算;风压计算。
一、工程概况秦家坡1#隧道位于吕梁山东侧中山区,越岭而过,地形较起伏,海拔高程940~1045m,基岩裸露坡面剥蚀较严重,坡顶有G309横过。
起讫里程DK54+910~DK56+298全长1388m。
隧道进口段98.85m位于R=800m的曲线上,出口段111.65m位于R=1000m的曲线上,其余地段位于直线地段;进口段140m位于14.6‰的上坡,出口段148m位于14‰的上坡,其余地段位于15‰的上坡。
隧道最大埋深约71m。
隧道洞身通过区主要沉积地层有第四系全上更新统洪积黏质黄土,奥陶系石灰岩等地层。
工点范围分布有台头东断层,倾向北,倾角78°,性质不明,延伸约11km,该断层对该隧道有一定的影响。
工点范围内无不良地质;工点范围内特殊岩士主要为湿陷性黄土;工点范围内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黏质黄土,具I~Ⅱ级非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8~10m。
二、施工通风设计该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
进口安装一台通风机、配一套风管,供电为双回路制。
通风机设在洞外距洞口≥30m处,隧道内每≤1000m安装一台射流风机辅助通风,风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55m迅速缩至爆破抛掷区以外。
正洞压入式通风布置示意图见下图。
正洞压入式通风布置示意图正洞通风管布置见示意图见下图。
齐岳山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铁 道 建 筑Railway EngineeringSeptember ,2007文章编号:100321995(2007)0920040204齐岳山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技术张庆欣(中铁十五局集团隧道公司,河南洛阳 471300)摘要: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八座高风险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不安全因素多,施工风险大。
文章结合齐岳山隧道长大坡度斜井运输、瓦斯突出、突泥涌水和坍塌掉顶防范措施情况,简要介绍了应对此类风险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隧道施工应注意的其它安全事项。
关键词:隧道 安全施工 防护技术中图分类号:U45811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07201205;修回日期:2007206229作者简介:张庆欣(1977—),河南伊川人,工程师。
1 工程概况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8m ,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城外西偏北23km ,东起野茶乡乐园沟,向北西垂直穿越齐岳山及荆州园等台地,在百丈沟下真嘴出口。
隧道穿越了中山区、中山谷地和低中山区,对应了东部齐岳山构造溶蚀地貌、中部得胜场溶蚀槽谷地貌、西部碎屑岩剥蚀地貌。
隧道左侧30m 设计一贯通平导,全长10568m ;在隧道DK 367+521右侧设计一长大坡度斜井。
设计坡度分别为13‰、1513‰和6‰,进出口高差1511383m 。
隧道最大埋深670m ,一般埋深200~500m 。
隧道以Ⅳ、Ⅴ级围岩为主,部分为Ⅱ、Ⅲ级围岩,主要为泥岩、泥砂岩、砂岩、灰岩、泥灰岩、碳质页岩、页岩、煤层等。
主要不良地质:全隧道有15条断层破碎带通过、煤层、石油、天然气、高地应力、岩溶、暗河和洞口堆积体等,施工不当将导致坍塌掉顶、瓦斯突出或突泥涌水等灾害发生,斜井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
2 主要危险源(安全隐患)分析齐岳山隧道是全线八座Ⅰ级高风险隧道之一,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集各种不良地质于一体,施工风险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齐岳山隧道斜井全长75212m ,与线路平面相交于DK 367+521里程处,与隧道中线的交角为28°,倾角为23°27′,实际坡度4314%。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以及改进方法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以及改进方法摘要: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封闭,且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等有害物质,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设计,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本文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改进方法前言:隧道工程是在地下、水下、山体以及建筑物内部修建的一项系统性基础工程。
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岩石爆破,而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粉尘的颗粒较小,覆盖了整个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伤害。
同时还会因为后期处理困难,导致施工脱节。
与路面工程相比,隧道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其安全评价和预警的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要做好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并不断完善。
一、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物分析隧道通风结构是提升隧道施工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规划设计以及设备调试都和隧道施工中的污染源位置和种类息息相关。
因此,在进行通风方案设计之前一定要对隧道内的污染物位置和种类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完善通风设计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快速高效,施工工人身体健康。
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施工期间的爆破、施工设备以及瓦斯等,二是在运营期间汽车排放出的废气以及CO2和烟雾等。
三是火灾、水灾以及交通混乱等一系列隧道内的突发事件引起的污染。
针对这些污染,可以采取的改善方式主要有:一是改造汽车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二是采用滤毒滤烟的设备对含有污染物的空气进行净化;三是将不完全净化空气的浓度稀释到可以接收的值以下;四是在考虑隧道结构和相关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应急措施。
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案设计基础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案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隧道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即人员的忍受程度和行车的安全视距;然后通过交通量和排放量来计算需风量;结合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机械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经济性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岳山隧道出口段施工通风方案论述摘要: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特长隧道之一,隧道正洞、平导以及斜井单口掘进较长,如何解决好施工通风确保洞内空气达到安全卫生指标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长大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作业人员身心健康是施工中的难点。
关键词:特长隧道施工通风论述
1工程概况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8m,是宜万铁路第三长隧,出口段里程为dk364+900至dk371+783,长6883m。
dk371+248.55~+783长534.45m位于半径为800m的曲线上,其余均为直线。
本段隧道纵坡为连续下坡,坡度分别为-13‰(长345m)、-15.3‰(长9300m)和-6‰(长883m)。
dk364+900~dk371+079段(长6179m)设计为单线,dk371+079~dk371+783段(长704m)设计为车站双线。
在线路左侧30m处设集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通风、排水、增加工作面及运营期间排水、消防、救援、人员疏散通道等多功能的贯通平行导坑一座。
平行导坑长10581m,平行导坑平面要素与纵断面坡度与齐岳山隧道基本相同,设置19个横通道,间距360至420m。
在隧道线路右侧设置一座斜井,斜井与正洞相交于dk367+521处,平面交角为28°,倾角为23°27′,斜井斜长752.2m。
隧道正洞、平导以及斜井单口掘进较长,如何解决好施工通风确保洞内空气达到安全卫生指标要求是施工中的难点。
2施工指导思想
平导优先、主攻出口、突击斜井,先无轨后有轨运输,开辟多个作业面,长隧短打。
整个标段分为两个工区,即出口工区和斜井工区。
出口工区平导施工任务pdk371+816~pdk368+800,长3016m,出口工区正洞施工任务dk371+783~dk367+783,长4000m;斜井工区平导施工任务pdk368+800~pdk364+900,长3900m,斜井工区正洞施工任务dk367+783~dk364+900,长2883m。
出口工区一般地段分为三个作业面,即平导全断面作业面,正洞全断面作业面及经由平导由横通道进入正洞作业面。
斜井工区进入正洞分两个作业面掘进,至横通道位置后分两个作业面进入平导全断面作业。
根据不同作业阶段采用相应的压入式通风、巷道混合式等通风方案,以确保通风效果。
3通风方案
根据平导和正洞的施工进度及12#~28#共17个横通道的实际设置情况,整个通风系统分4个阶段布置,具体形式如下:
3.1 第一阶段:两工区正洞与平导均未连通、斜井进入正洞未进入平导施工前,各自采用独立的压入式通风,轴流风机置于洞外。
通风开始时间为出口工区平导掘进100m,正洞双线段掘进150m,斜井工区斜井掘进100m时开始采用机械通风。
具体见第一阶段出口工区、斜井工区通风方案布置图。
3.2 第二阶段:出口工区平导从27#、26#横通道切入正洞单线段施工,正洞增加二个工作面时,正洞及平导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置于洞外。
斜井工区斜井掘进正洞之后、平导之前,在斜井车场处
串联通风机,增压后送入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
具体见第二阶段出口工区、斜井工区通风方案布置图。
3.3 第三阶段:出口工区平导掘进2000m左右,经25#、24#横通道切入正洞施工后,并超前正洞两个横通道距离,正洞后面各工作面相继贯通的情况下,单一的压入式通风已经满足不了施工需要,此时平导洞口轴流风机移至平导洞内,设置在距洞口1600m左右,形成巷道混合式通风系统,正洞和平导作业面均采用压入式的通风,新鲜风流由平导送至各作业面,污浊风流从正洞排出。
为保证压入新鲜风流,在平导洞口、轴流风机后安装射流风机,轴流风机后面横通道均设置风门,防止污浊风流由正洞通过横通道进入平
导,这样可确保平导内空气新鲜。
同时为了保证污浊风流从正洞快速排出,在正洞距洞口500米处设置1~2台射流风机。
斜井工区掘进平导之后,在斜井车场处安装两台轴流流风机,向工作面输送新鲜空气,在斜井左右两个横通道处分别安装一台射流风机将工作面附近被污染的空气抽出井外。
具体布置见出口工区、斜井工区第三阶段通风布置图。
3.4 第四阶段:当两工区平导与正洞贯通后,由于斜井口的地面标高与隧道底面标高相差约300米,多利用自然通风。
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设置相应的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布置具体见第四阶段通风布置图。
4通风方案设备配备
施工通风的目的是供给洞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冲淡排出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因此要根据施工通风方案、隧道施工施工规范、洞内有害气体与卫生标准、施工断面的大小、爆破工作量、作业人员人数、燃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型号等计算出各阶段所需的风量、风压,确定合理的通风设备数量和风管直径。
通风方案设备配备如下表:
5体会
5.1 通风管理:通风管理是保证通风方案良好实施、确保通风效果的保障,因此在通风方案实施后,要按照相关要求加强通风各个环节的管理。
5.2 压入式通风的优缺点:压入式通风将新鲜空气通过风管压送到工作面,工作面的污浊空气沿隧道排出洞外,能较快的排除工作面的污浊空气,设备拆装简单;缺点是污浊空气排出时流经全洞,导致掌子面后续作业时间受影响。
5.3设有平导的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效果较好,利用前面的横通道使正洞和平导组成一个循环风流系统,新鲜空气从正洞流入,污浊空气从平导排出。
为加强通风效果,正洞和平导最前方工作面可采用局部的压入式通风。
通风时不做运输通道的横通道风门应及时关闭,不至于出现风流短路,以影响通风效果。
参考文献
1、tb10204-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赖涤泉隧道施工通风与防尘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