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与冷冻油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剂制冷剂的命名与标识制冷剂的标识符号由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和字母构成。

“R”是英语中制冷剂(refrigerant)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物制冷剂的符号是R7加上该物质的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符号表示是R717。

▍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的分子通式是CmHnFxClyBrz,其中,n+x+y+z=2m+2,简写为R(m-1)(n+1)(x)B(z)。

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简称为“CFC”制冷剂,例如R1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简称为“HCFC”制冷剂,例如R22分子中含氢、氟、碳而不含氯的卤代烃简称“HFC”制冷剂,例如R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简称“HC”制冷剂:a.饱和碳氢化合物,命名规则基本上和它的衍生物氟利昂一样。

例如:丙烷代号为R290:(分子式为C3H8,m=3,n=8,x=0,那么m-1=2,n+1=9);但丁烷代号为R600是个例外(化学式为CH3CH2CH2CH3);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字母a以示不同,如异丁烷代号为R600a(它的化学式为CH(CH3)3)。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与他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符号命名是先在R后面写上一个“1”,然后再按氟利昂编号规则书写“1”后面的数字,例如乙烯代号为R1150 (它的化学式是C2H4)。

c.环状有机物,是在R后面先写上一个“C”,然后按氟利昂的命名方法书写后面的数字。

如八氟环丁烷,它的化学式为C4H8,代号为RC318。

▍混合物制冷剂a. 共沸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混溶的单纯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种混合物在固定的压力下蒸发或者冷凝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保持不变,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也保持不变,就好象单纯的制冷剂一样。

其代号规定为在R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混合工质命名的先后次序编写,最早命名的共沸制冷剂就记为R500,以后依次为R501、R502、R503等。

冰箱压缩机冷冻油知识普及版

冰箱压缩机冷冻油知识普及版

冷冻油基础知识一、冷冻机油的组成和种类冷冻机油一般是以深度精制矿物油或合成油做基础油,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抗磨剂、极压剂、抗泡剂等调制而成。

常用的制冷剂及用油种类对应选择,如下表所示油分为:石腊基矿物油和环烷基矿物油)其中S8P,HC-10为石腊基,GRD10A,HC-7 ,WF-7A,WF-10A为环烷基。

烷基苯:SH-4、SH-5、GRC5A, GRC7A酯类油:RL 5Hplus二、主要冰箱压缩机厂用冷冻机油理化指标1.美国太阳石油公司(P9GS-AJ、1GS)2.嘉实多(HC-10、HC-7P)3.福斯(WF-7A、WF-10A)4、湖北杰生5.福润联(SH-4、SH-5)6.有利凯玛(RL 5Hplus)7.日本能源(S8P)倾点,℃<-60 GB/T3535絮凝点,℃<-60 GB/T12577闪点,℃172 GB/T3536微量水分,ppm 27 SH/T0207F极压负荷,lbf 900 SH/T0187绝缘强度,KV 50 GB/T507酸值,mgKOH/g 0.02 GB/T4945铜片腐蚀(100,3h),级 1 GB/T5096 三、冷冻机油理化检测方法、标准及仪器⑴色度:反映石油产品颜色深浅的物性指标。

物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品的精制深度和内在的质量。

测定标准:GB/T6540-86,与ASTM D1500等效。

检测仪器:石油产品色度计⑵粘度:粘度是阻碍液体流动的自身阻力,是液体的内摩擦力。

物理意义:它是润滑油流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粘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粘度的大小可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赛氏粘度等来表示。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

运动粘度的检测依据:GB/T265-88,相当于ASTM D445-96/IP 71/75.检测仪器:毛细管粘度计,运动粘度检测仪⑶粘度指数:评价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程度即粘温性能好坏的指标。

制冷剂和冷冻油的分类作用与特性ppt课件

制冷剂和冷冻油的分类作用与特性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1
检修阀
制冷系统的检修阀用于对系统进行检修和 测试。为防止检修阀被灰尘污染,用橡胶 密封件的塑料堵帽来封闭检修阀。系统高 低压端检修阀的尺寸有所不同,一般高压 的稍小。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为区别R-134a系统与R-12系统,R-134a系统 的检修阀改进为快装接头,
完整版ppt课件
制冷剂 干燥 剂
R-134a 沸石
R-12 硅胶
压缩机机 油
聚烷乙二 醇
矿物质油
完整版ppt课件
7
4、使用制冷剂的安全措施
使用制冷剂必须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1.制冷剂比氧气重,因此在维护空调系统时要保持 良好的通风。
2.维护空调系统和加注制冷剂时要戴防护镜,穿劳 保服以保护皮肤,防止被制冷剂冻伤; R-134a使 用的压缩机机油对皮肤有刺激性,如皮肤接触机 油,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
完整版ppt课件
5
2、制冷剂的分类
车用空调的制冷剂主要是R-12和R-134a。 由于R-12对地球臭氧层有害,现已基本禁止 使用; R-134a是环保制冷剂,不会破坏大 气层,但是有使全球变暖的可能。
完整版ppt课件
6
3、不同制冷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R-12和R-134a不能 混用,这是因为R134a能够溶解R-12 的密封材料导致系统 泄漏。 R-134a的特 性与水接近,能被硅 胶吸收,所以不能用 硅胶作为R-134a的 干燥剂。
完整版ppt课件
9
其主要作用是: 1、润滑压缩机; 2、密封整个系统的密封件及垫圈; 3、冷却运动表面产生的热量,防止压缩机过
热而烧坏; 4、降低噪声。
完整版ppt课件
10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2-1 制冷剂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用英文单词(Refrigcrant)的首位字母“R”作为代号。

它是一种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液体气化吸收热量,又在外功的作用下,把气体液化放出的热量传给周围介质的物质。

它易于气化,又易于液化。

在制冷装置中,没有制冷剂就无法实现制冷。

高压制冷剂。

按可燃性和毒性分类,分为不可燃、可燃、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别。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制冷剂应具备一些基本要求,可以从热力学、物理化学、安全和经济等方面来考虑。

(1)热力学的要求①在大气压下,制冷工质的蒸发温度(沸点)t0要低。

这样不仅可以获取比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0下,使其蒸发压力P0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影响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蒸发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系统一旦发生泄漏时容易发现。

②要求制冷剂在常温条件下,要有比较低的冷凝压力P k,以免对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出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通常按正常蒸发温度t0和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 k将制冷工质分为以下三种:a.高温制冷工质(或称低压制冷工质):t0>0℃,P k<2~3kg/cm2。

如R11、R113、R114等,这些制冷剂适用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用的离心式压缩机。

b.中温制冷工质(或称中压制冷工质):0℃>t0>-70℃,P k<15~20 kg/cm2。

如氨(R717)、氟利昂12(R12)、氟利昂22(R22)、氟利昂500(R500)、氟利昂502(R502)等,这类制冷剂使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电冰箱、食堂小冷库、空调用制冷系统、大型冷藏库等制冷装置中。

c.低温制冷工质(或称高压制冷工质):t0<-70℃,P k>20kg/cm2.如氟利昂13(R13)、氟利昂14(R14)、氟利昂23(R23)、氟利昂503(R503)等,这类制冷剂只适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中的低温部分或在-70℃以下的低温制冷设备。

《制冷剂基本常识》课件

《制冷剂基本常识》课件

R407C
R407C是一种室内环 保型制冷剂,替代了 部分对臭氧层有破坏 性的制冷剂,减少了 对环境的损害。
制冷剂的使用与管理
1 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 2 管理制冷剂的合法性 3 制冷剂的环境保护问

使用制冷剂时需注意充注
制冷剂的使用和管理需要
量的控制和回收,确保制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制冷剂的使用对环境具有
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
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 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制 冷剂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 的作用
制冷剂通过吸收热量、压缩、 冷凝和膨胀等过程,实现热量 的转移和空调制冷效果的实现。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 的循环过程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会不断地 循环流动,完成制冷效果,确 保制冷系统顺利运行。
《制冷剂基本常识》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制冷剂的基本常识,包括制冷剂的定义、分类、特性、在制 冷系统中的作用、常见的制冷剂以及制冷剂的使用与管理等内容。
制冷剂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制冷剂是指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在制冷系统 中完成制冷循环过程的物质。
分类
制冷剂可以根据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进行分 类,常见的包括氟代烃、氯代烃、碳氢化合物 等。
制冷剂的特性
1 气态相变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会发生气态相变,从高 温高压气态转变为低温低压气态。
2 液态相变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会发生液态相变,从高 温高压液态转变为低温低压液态。
3 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 据热力学原理,可以实现冷却和制冷效果。
4 臭氧破坏的问题
一些制冷剂会产生臭氧破坏物质,对大气层 的臭氧层造成破坏,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制冷剂基础知识

制冷剂基础知识

碳氢制冷剂根底知识(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1、什么是制冷剂?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平安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无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1)环保性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

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平安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拟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

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

第三节 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第三节 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15
1212-3-3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
(6)R12(二氟二氯甲烷 (6)R12(二氟二氯甲烷 CCL2F2)
国际96年禁用、发展中国家延长10年。 是30年代问世后甚为风行的冷剂 破坏大气臭氧层,对地球也有温室效应 R12与R22的主要差别有以下:
①溶水性差,溶水能力随温度降低而下降。易发生 “冰塞” ②与润滑油相互易溶(蒸气也能溶油) ⑧电绝缘性较好
补充
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优良的载冷剂应满足下列条件: 优良的载冷剂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比热大 ; ②导热系数大 ; 粘度低; ③粘度低; 凝固点与使用温度范围相适应; ④凝固点与使用温度范围相适应; 腐蚀性小; ⑤腐蚀性小; 无毒、不燃、不爆; ⑥无毒、不燃、不爆; 化学稳定性好; ⑦化学稳定性好; 价格低廉; ⑧价格低廉;
10
1212-3-3常用制冷剂及其性质
R22气态的溶水性小于液态 气态的溶水性小于液态R22 ,当系统漏泄时 气态的溶水性小于液态 其液体中的含水量就会增加。 条件性溶油:
在高于+8℃的区域溶油能力强,可完全溶解 在低于+8℃处则溶油能力会下降,使蒸发器回油困难
电绝缘性不如R12,但渗透性比R12更强,故对 装置的气密性要求更高,可用卤素检漏灯或电 可用卤素检漏灯或电 子检漏仪检漏 对天然橡胶有侵蚀作用,在R22装置中一般采用 对天然橡胶有侵蚀作用 氯丁橡胶或丁基橡胶作密封材料
6
1212-3-2制冷剂的种类和编号
(3)非共沸制冷剂。用R4XX表示。
是由不同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但其不 由不同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由不同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存在共沸点,在定压下蒸发或凝结时,气相与 存在共沸点 液相的组成成分不断变化,温度也随之不断变 化。 由于相变过程不等温,所以更适于在变温热源 的场合下应用,以缩小传热温差,减小不可逆 损失。 它还可以降低制冷循环压缩比,使单级压缩制 冷循环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

冷冻油基本知识

冷冻油基本知识

5、压缩机冷冻油的使用规范
• 1、HFC-134a(R-134a)空调系统及HFC-134a(R-134a)元件只能使 用规定冷冻油。非规定冷冻油将影响压缩机润滑效果,同时 不同牌号的冷冻油混用导致冷冻油氧化,失效,而可能会导 致压缩机出现故障。 • 2、HFC-134a(R-134a)规定冷冻油可以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请遵守下列操作: • 从制冷设备上拆卸制冷元件时,应尽快将元件盖上(密封) ,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 安装制冷元件时,在连接元件前,请勿拆下(或打开)元件 的盖。请尽快连接制冷回路元件,以减少空气中湿气的进入
• (3)凝固点 冷冻油在实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 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制冷设备所用冷冻油 的凝固点应越低越好(如R22的压缩机,冷冻 油应在-55℃以下),否则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 ,增加流动阻力,从而导致传热效果差的后果 。 (4)闪点 冷冻油的闪点是指润滑油加热 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时发生打火的最底温度 。制冷设备所用冷冻油的闪点必须比排气温度 高15~30℃以上,以免引起润滑油的燃烧和结 焦。 (5)其他 如化学稳定性和抗氧性、水分和 机械杂质以及绝缘性能。
/
3、什么是POE和PAG冷冻油?
• 为保护臭氧层,国际上对空调设备的制冷剂都做 了限制,出现了各种替代制冷剂,其冷冻油也相 应发生了变化。对空调替代制冷剂为R134a、 R410a/R407c,其替代分别采用PAG、POE。 POE是Polyol Ester的缩写,又称聚酯油,它是 一类合成的多元醇酯类油。PAG是Polyalkylene Glycol的缩写,是一种合成的聚(乙)二醇类润滑 油。其中,POE油不仅能良好地用于HFC类制冷剂 系统中,也能用于烃类制冷。PAG油则可用HFC类 、烃类和氨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不能使用变质的冷冻机油。
(4)、加注制冷剂时应先加润滑油。
17.03
120.92 104.47 88.48
-33.4
-29.8 -81.5 -40.8
-77.7
-155 -180 -180
+132.4
+111.5 +28.8 +96
115.2
40.86 39.4 50.3
1.31
1.15 1.19
制冷剂要求
物理化学的要求 制冷剂的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换热设备的传热 强度。 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应当高,以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 制冷剂与油的互溶性质: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 分析。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润滑油能与制冷剂 一起渗到压缩机的各个部件,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 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 出的油量过多,并且能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部分或微溶于油 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 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膜,影 响了传热。 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 正常运行。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 制冷剂本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 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应小。
新型制冷剂的发展方向
既不破坏臭氧层,又没有温室效应的制冷剂。 如HC类制冷剂:由天然的烃类(含有烃和碳 原子的化合物); R290、R600a、CN-01。缺点:具有一定的 可燃性(在空气中的燃烧温度约450-4 70度).
冷冻油
1、冷冻油机的作用
(1)、润滑作用 (2)、密封作用 (3)、冷却作用 (4)、降低压缩机噪声
制冷剂的要求
制冷剂 分子式 分子 量u 正常 凝固 蒸发 点 温度 tf(℃) ts(℃) 临界 温度 tkp( ℃) 临界 压力 PKP绝 对压 力 绝热指数 K
水(R718)
H2O
18.02
+100
±0
+374.1
225.6
1.33
氨(R717)
R12 R13 R22
NH3
CF2CL2 CF3CL CHF2CL
氟里昂的特性
氟里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 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 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 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 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 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 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氟里昂502(R502)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 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 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 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 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 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 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
制冷剂要求
对环境友善 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工 质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无刺激作 用。
制冷剂的分类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 氟里昂和烃类。 CFC类:分子由氯、氟和碳原子组成。如 R12。 HCFC类:分子由烃、氯、氟和碳原子组成。 如R22。 HFC类:分子由烃、氟和碳原子组成。如 R134a。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
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
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 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凝固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氟里昂的功绩
氟里昂的应用比氨晚60余年,但它一问世就以其 无毒无臭、不燃不爆、稳定性好、对设备有良好 的润滑作用而成为制冷工业的明星,CFC-12更是 广泛用于冰箱生产中,其他如CFC-11、HCFC22、HCFC-113、HCFC-114也都有广泛应用。 目前的R134a.
氟里昂的过失
但是,氟里昂有其致命的缺点, 它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温 室效应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倍, 更危险的是它会破坏大气层中的 臭氧。80年代,美国加州两位 学者率先指出,CFCs(氟氯烃)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放出氯原子, 氯原子与臭氧发生自由基链反应, 一个氯原子就可以消耗上万个臭 氧分子,从而影响臭氧分子250320纳米紫外线的吸收,使过量 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直接影 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热力学的要求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 要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蒸发温度
(沸点)愈低,则不仅可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 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且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 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 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
氨(R717)的特性
氨(R717、NH3)是中温制冷剂之一,其蒸发温度ts为-33.4℃,使用 范围是+5℃到-70℃,当冷却水温度高达30℃时,冷凝器中的工作压 力一般不超过1.5MPa。 氨的临界温度较高(tkr=132℃)。氨是汽化潜热大,在大气压力下 为1164KJ/Kg,单位容积制冷量也大,氨压缩机之尺寸可以较小。
冷冻油
2、冷冻机油的性能要求:
(1)、凝固点要低,低温下要有较好的流动性。
(2)、与制冷剂互溶性要好。
(3)、冷冻机油要有一定的粘度,因为冷冻机油 与制冷剂互溶会使其变稀而失去润滑作用。
(4)、高温热稳定性要好。 (5)、含水量要低。
冷冻油
3、使用冷冻机油的注意事项 (1)、不同牌号的冷冻机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引起冷冻机 油变质。 (2)、冷冻机油极易吸水,所以使用后的冷冻机油瓶应该马上 拧紧。
纯氨对润滑油无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作用。
纯氨对钢铁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将腐蚀铜和铜合金(磷 青铜除外),故在氨制冷系统中对管道及阀件均不采用铜和铜合金。 氨的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氨液 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容积达到0.5-0.6%时 可引起爆炸。故机房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 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
氟里昂134a (C2H2F4,R134a)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 其蒸发温度为-26.5℃。它
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
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 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 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 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
制冷剂。
/Sell/160.html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a,由于其 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氟里昂12(CF2CL2,R12)
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
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陆冷藏运输等
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 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 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 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
制冷剂
制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 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即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 中凝结时放热。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 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 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空调用的制冷剂:早期:R12 目前:R134a 、 R22。
制冷剂的要求
/zhelengji_160_1.html
氟里昂的替代
1990年蒙特利尔协议规定,到20世纪末世 界各国要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排放。现在 各国都在寻找氟里昂的替代产品,这些产 品因符合环保要求而被称作"绿色制冷剂"。 要找到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具有实际使用性 能的替代产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 可能的产品有R407c、R134a、R152a、 R410a等 。
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
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汽车空调等的代替冷媒 为R134a。
氟里昂22(CHF2CL,R22)
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 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 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 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 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 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 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 R134a来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