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_中央财经大学_8 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8.7.1) 7.7PPT

国际金融学

第7讲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果非常好。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一旦汇率浮动,货币政策就具备了完全的独立性,国际收支均衡总是可以通过汇率变化来实现。货币政策效果与资本流动程度有关。

?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效果

O

Y

IS

BP

i

i*

Y E0 E 0

图7-18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LM 0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

货币供给上升使得货币供大于求,利率水平下降到A 点水平;利率下降提高消费和投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上升到A 点水平。因此经济沿着IS 曲线从E 0上升到A

A 点国际收支存在逆差,特别是利率低于i*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利率弹性无限大)→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本币贬值,使得IS 曲线右移, IS → IS’

LM 1

A

IS’

Y E1

E 1

?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上述IS 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本国利率再次与国外利率相等,资本不再继续流出,国际收支恢复均衡为止。经济达到新的均衡E 1 :利率不变,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资本完全流动引起了本币贬值,由此带来的支出转换效应带来更多需求,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利率比A 高,投资更低,但消费更高(收入效应)、出口更高(收入和汇率支出转换效应)

O

Y

IS

BP

i

i*

Y E0 E 0

图7-18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LM 0

LM 1

A

IS’

Y E1

E 1

?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 1、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小结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完全有效,且比封闭条件更好。

原因在于:货币供给完全变成了外生变量,受货币政策控制。开放条件下,资本完全流动引起了本币贬值,由此带来的支出转换效应带来更多需求,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不过,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利率比A高,投资更低,但消费更高(收入效应)、出口更高(收入和汇率支出转换效应)

O Y

E Y

IS

i

E0

图7-19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不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向右

移动: LM

→ LM

1

货币供给上升使得货币供大于求,利率水平下降到A点水平;利率下降提高消费和投资需求,导致产出和收入上升到A点水平。因此经济沿着IS曲线从E0上升到A

BP

LM0

LM1

A 短期:由于资本完全不流动,利率下降不会产

生本国资本外流。A点国际收支逆差在短期内难

以出现;无需被动的紧缩货币政策。

均衡点为A点: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利率下降

,产出提高。(与封闭情况相同)

?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O

Y

IS

i

Y E0 E 0

图7-19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不流动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BP LM 0

LM 1

A

IS’

BP’

Y E1

E 1

长期:收入上升和利率下降,使得进口需求上升,从而经常账户出现逆差,产生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市场供不应求,本币贬值。

本币贬值使得出口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减少,国内收入提高,推动IS 曲线向右移(IS 1→IS’1);同时,BP 曲线右移(BP → BP’)。

上述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经济重新实现均衡。E 1为扩张政策实施后的新均衡点:利率更高,产出更高.

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扩张财政政策在长期更有效!因为,开放条件下,本币贬值促进了净出口,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

?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 2、资本完全不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小结

需要说明的是:资本完全不流动时,国际收支的变动相对比较缓慢,长期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效。

短期内,扩张货币政策带来的收入上升和利率下降,不会立即增加进口,因为存在各种进口黏性,因此短期内国际收支不会立即出现赤字,汇率贬值不会立即实现。

长期中,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带来本币贬值,增加出口需求,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所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更有效。

O

Y

IS

i

Y E0

E 0

BP

LM 0

LM 1

A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利率下降,收入增加,组合移动到A 点

由于资本存在较高流动性,利率下降短期内本国资本大规模流出,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IS 曲线和BP 曲线右移,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经济达到新均衡E 1 :利率变化,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本币贬值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越高,BP 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图7-20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流动程度较高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IS’

BP’

Y E1

E 1

?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

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上述IS和BP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经济达到新均衡E1:利率变化,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A点)相比,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较高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资本流动带来本币贬值,通过支出转换效应扩大了货币政策效应

与资本完全流动情况相比(7-18),扩张货币政策效果低一些。因为货币政策带来的相同的利率下降,资本流出规模小于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资本流出规模,因而本币贬值幅度更小。

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本币贬值幅度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O

Y

IS

i

Y E0

E 0

BP LM 0

LM 1

A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LM 曲线向右移动: LM 0→ LM 1,利率下降,收入增加,组合移动到A 点

由于资本流动性低,利率下降短期内本国资本流出规模小,收入上升提高进口,产生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IS 曲线和BP 曲线右移,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经济达到新均衡E 1 :利率变化,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A 点)相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因为本币贬值扩大了扩张货币政策效果。资本流动程度越低,BP 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差。

图7-21 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流动程度较低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IS’

Y E1

E 1

BP ?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

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 3、资本不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上述LM曲线移动的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经济达到新均衡E1:利率变化,产出提高

与封闭情况(A点)相比,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较低下,开放经济的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有效!原因在于,开放条件下,收入提高引起贸易逆差,本币贬值产生支出转换效应,扩大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与资本完全流动情况相比(7-18),扩张货币政策效果更小。因为货币政策带来的相同的利率下降,资本流出规模小于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资本流出规模,因而本币贬值幅度更小。

资本流动程度越低,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本币贬值幅度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

浮动汇率制度下,不同资本流动程度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均有效,效果大小与资本流动程度有关。

资本完全流动:效果最明显

资本不完全流动:货币政策效果随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而提高

资本完全流动程度越高(对利率敏感程度越高),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资本完全流动程度越低(对利率敏感程度越低):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的根源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降低,国内需求上升,产出和收入上升。

●利率下降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在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存在差异,国际收支失衡状况不同,进而影响汇率

变化(本币贬值程度)。

●收入上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均在长期发挥作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国际收支均衡

●①收入上升导致进口增加,CA减少(长期效果,因贸易调整速度慢)

●②利率下降,资本流出,KA减少(短期即可发挥影响)

●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②的效果大小不同,进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国际收支的净影响程度不同

资本流动扩张货币对国际收支影响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进出口变化刺激效应

1资本完全流动②充分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完全被扩大

2资本流动程度高②较好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较大程度被扩大

3资本流动程度低②部分发挥,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较小程度被扩大

4资本完全不流动②=0,仅①发挥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更小程度被扩大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的根源

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货币政策带来本币贬值幅度不同,从而对消费出口投资的刺激程度不同,最终影响扩张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果。

?小结: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

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利率产出效果

1资本完全流动浮动不变增加完全有效,

比封闭条件好

2资本流动程度高浮动提高增加有效,比封闭条件好,比1差3资本流动程度低浮动提高增加有效

比封闭条件好,比1和2差

4资本完全不流动浮动提高增加有效

比封闭条件好,比1、2、3差

?

资本完全流动情形

?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差异原因:不可能三角

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不独立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

?

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差异原因:是否引起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不变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

汇率制度 宏观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无效 有效 财政政策

有效

无效

?

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形

?

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差异原因:是否引起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下,无法产生支出转换效应,国际收支均衡引起被动的货币政策调整,抵消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产生支出转换效应,改变贸易头寸,同时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及产出提高。

固定汇率制度下,在短期,因为贸易调整较慢,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均有一定效果,可以刺激经济,但国际收支无法维持均衡,出现贸易逆差。长期逆差会被被动的货币政策消除,国际收支实现均衡,宏观政策效果被抵消。 汇率制度 宏观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无效 有效 财政政策

无效

有效

?案例分析

泰国在1990年代初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完全放开。当其面临国内经济紧缩,国际收支逆差,汇率存在贬值压力时,当局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冲泰铢贬值压力。

试应用IS-LM-BP曲线分析框架分析其政策效果。

如果当时泰铢汇率是浮动的,又会如何?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概述 一、基本分析的概念 分析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据此预测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最终判断证券内在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基本分析的内容 基本分析注重于证券价值的发现,力图用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宏观经济分析 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内 在 价 值 向 投 资者提 供 未 来 收 益 对未来的基本经济要素及其供求关系的预测 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象 预测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 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 概述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基本变量 意义和方法 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关系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股票市场的供求分析

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中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股票的总量和 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股票的数量 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上市的老股票和新上市的新股票构成。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 (二)证券市场的需求方 ——证券市场投资者(资金数量) 1.使得证券的发行有了保证,直接融资渠道得以建立。 2.证券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保证了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转换的连续性。 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机构投资者:一切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法人机构。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股票市场供给——上市公司数量 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 制度因素 上市公是质量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因而其发育程度被视为评价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的需求 股票市场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因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如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关系? 【参考答案】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其中,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或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物价稳定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某一时期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内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但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致性主要是指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或影响其他目标实现。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高,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来看,任何一种政策手段都有其副作用,对其他目标的实现产业不利的影响。著名的“米德冲突”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同伙膨胀并存的情况时左右为难;而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 2.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效应?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效应是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相应的反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里考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之相反变动。如图所示,当 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E 0点时,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r 和均衡收入水平Y 。假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替代效应 【分析】考查对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理解,注意是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定为非正的。 【答案】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替代效应是负的,即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价格上升,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上升。 2.经济租金 【分析】此名词较难理解,注意结合例子说明。此时要素收入减去次优用途上的收入,剩余部分为经济租金。 【答案】 经济租金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

部分。经济租=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次优用途上的收入)。目前总的趋势是把它看成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如图1-1所示,假定产品价格为p *,则厂商将生产y *,不变投入要素贡献的“利润”就表示为图1-1中的方框面积,这块面积就是经济租金。 图1-1 经济租金 ()***v p y c y --租金=0 或者: 租金=()***v p y c y - 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租金的存在使得利润趋于零。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0美元,即30000美元减去土地次优使用时的20000美元。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分析】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考查,注意前提条件性状良好的消费者偏好。 【答案】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考试题型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 元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三大经济院研究生招 生情况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考试题型分析 先介绍下803的题型:分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各占75分。微观部分:名词解释3个,每个4分。选择题4个或者6个,每个3分。论述题3个,每个10分。计算题1道,15分(一般情况下共分成3问,每个5分)。有的年份,比如2009年,计算题就出了2道,每道15分,当然这种情况下,选择题数目就会减少。 不过从2007年—2011年,三院的812的出题风格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明年出题风格和题目组成上也不 会变化。

宏观部分:名词解释4个,每个4分,共16分。论述题2道,每道12分,共24分,计算题2道,一道15分,另一道20分,共35分,不过11年考了3道计算题,前两道各10分,最后一道15分。2009年 初试试题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4分*3) 1.吉芬商品 2.外部性 3.偏好的可传递性 二、选择题(3分*4) 1.某人消费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是u=xy2,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是1和2,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x 和y的最优消费比例是: A:1:2B:1:1C:2:1D:没有预算约束,无法判断 2.某人可以选择两种电信服务计划:A计划,每月支付20元的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用是0.1元;B计划,每月支付10元的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用是0.2元,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你预计自己的电话较多,则应该选择A计划 B:如果你被迫从A计划转成B计划,你的通话量会减少 C:应该根据通话量,选择一个费用最小的服务计划 D: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经济学家更可能选择A计划 3.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Q为每周产量,L为每周雇佣的劳动量),若产品、要素市场均完全竞争,产品价格为30元,周工资率为360元,厂商追求最大利润,则每周雇佣的劳动量是: A:30B:40C:50D:20 4.给定以下三个商品组合。 A、包括5个苹果和8个桔子 B、包括15个苹果和6个桔子 C、包括10个苹果和7个桔子 如果A、B两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并且这条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MRS)逐渐变小,那么,C 点的效用与A、B相比: A:C优于A和B B:A、B优于C C:C和A、B相同 D:(A)和(B)都正确,C错误 三、论述题(14分+7分)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附答案)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古典主义极端凯恩斯主义极端 二、判断是非题 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T ) 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F ) 3、若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强的 刺激作用,则该项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T ) 4、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二曲线相交,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F ) 5、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完全不会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支出 ( F ) 6、LM曲线不变,IS曲线越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T ) 7、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则有效果(T ) 8、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不存在挤出效应(F ) 9、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极大(T ) 10、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毫无效果(T ) 三、选择 1、下面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的是(A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h越小越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2、LM曲线的斜率越大(越陡峭),则(AD ) A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C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D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3、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里(B )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D 财政政策有效 4、下面哪种情况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C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C 利率对货币供给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是敏感的 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5、如果IS曲线与向右上倾斜的LM相交,投资对利率不是完全没弹性,那么财政政策 ( C ) A 如果单独采用将更有效 B 是无效的 C 如果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联合使用会更有效 D 不能用来刺激经济,因为它会导致利率上升 四、简答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几种组合,分别对收入和利率产生什么效应?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B 政府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货币供给 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 B 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 B 储蓄存款; C 旅行支票; 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预防需求; 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 B 现金存款比率; C 超额准备率; D 以上都是。 14、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A 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B 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15、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货币单位; B 80000货币单位; C 15000货币单位; D 60000货币单位。 16、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厂发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准备金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19、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银行保留的准备金减少 C、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不变 D、以上情况均可能 20、市场利率提高时,银行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2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准备,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2 0 11年801经济学真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01、货币流通规律 基本内容: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02、市场规则 是以法律、法规和信用等形式规定或表现出来的市场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包括市场进入与退出的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等。(类似概念:市场秩序) 03、资本循环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04、纯粹流通费用 指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的费用。这类费用 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费用,它与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所花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因此,它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 对它的补偿,从现象上看,是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来补偿的;从源泉上看,是通过对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扣除而得到的补偿。 (二)辨析题 0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一样,都是由中等生产条件 的企业的产品价格决定的。 答:命题错误。因为土地数量有限,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还必须投资经营劣等地。若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则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将因得不到平均利润而将其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中去,农产品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涨至投资劣等地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为止。因此,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0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用公式表示是:⑴1(v+m) I (v+m/x)+ n (v+m/x) 答:命题中,条件(1)错误,条件(2)正确。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是由第一部类生产的,这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的产出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耗费总额。所以,I ( v+m >nc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还需要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就要求第二部类产出除了补偿本部类人员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外,余下的包括积累在内的部分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现有人员补偿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总额。所以n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 7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乘数 投资的利率系数 货币 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幻觉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 IS 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 LM 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 在 LM 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 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 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 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 只要挤出效应小于 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 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 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 12. 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13. 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 IS 和LM 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 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 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 需求的利率系数 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摩擦性失业 自愿 失业 非自愿失业 财产税 所得税 流转税 累进税 累退税 比例税 财政制度 自动稳定器 度平 衡预算 充分就业 存款准备 金政策 、判断题( F , T ) 补偿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 再贴现 政策 年 预算盈余 单一货币供给规则 公开市场业务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一、判断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2、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 1 4、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5、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7、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8、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 10、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11、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比实现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3、在物价水平不变使,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4、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 响最大(√)。 15、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6、当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4、商业银行的储备如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D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增加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5、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B ) A、吸收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适合的贷款对象;

【01-08】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_分类

【01-08】中央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试题分类(五)名词解释(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小题5 分,共30 分)【04年以前单选】 1. 蛛网模型【08年】 2. 吉芬(Giffen)物品【08年】 3. 逆向选择【08年】 4. 相机抉择【08年】 5. 痛苦指数【08年】 6. 资本深化【08年】 7. 生产者剩余【07年】 8. 科斯定理【07年】 9. 纳什均衡【07年】 10. 平衡预算乘数【07年】 11. 奥肯定律【07年】 12. 黄金分割率【07年】 13. 准租金【06年】 14. 边际转换率【06年】 15.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06年】 16. 负投资【06年】 17. 货币中性【06年】 18. 全部要素生产率【06年】 19. 无差异曲线【05年】 20. 规模报酬【05年】 21. 欧拉定理【05年】 22. 资本边际效率【05年】 23. 加速数【05年】 (六)论述题(如有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07年30分],每小题10 分,共40 分) 1. 请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短、长期均衡【08年】 2. 请根据博弈理论举例说明“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08年】 3. 请说明微观S-D和宏观AS-AD模型,并比较者二者的异同。【08 年】 4. 请分析通货膨胀螺旋,说明原因,解释形成机理。【08年】 5. 试用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说明其对劳动供给曲线 形状的影响。【07年】

6. 画图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削减政府支 出的效果为什么会比封闭经济情况下的更大?【07年】 7. 根据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画图分析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的影 响。【07年】 8. 比较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06年】 9. 讨论信息部完全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影响【06年】 10. 导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06年】 11. 如果利率和汇率由市场自由形成,请推证资本外流的影响【06 年】 12. 请根据斯威齐模型的假设,推证存在于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 性。【05年】 13. 请根据要素和交易量决定的理论,分析比较完全竞争或完全垄 断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结构对就业量和工资率的影响【05年】 14. 请根据货币工资下降具有“刚性”的假设,推证总供给曲线。 【05年】 15. 如果利率和汇率由市场自由形成,请推证增加财政赤字会“人 为”推高本币币值。【05年】 16. 在垄断市场条件下,为什么不存在规律性的供给曲线?【04 年】 17. 根据财政政策乘数讨论财政政策的效果。【04年】 18.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能够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效应。 【04年】 19. 【03年】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均衡。 20. 【03年】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 21. 【03年】在货币政策博弈当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 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 (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下: 说明(1)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2)根据跨期博弈讨论“规则”及其信誉。 22.【02年】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23.【02年】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导出及其政策含义 24.【01年】自然垄断条件下平均总成本持续降低,分析垄断厂商的均 衡。如果政府对其实行限制价格,可采取哪些措施?试分析其效果。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的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的制度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就税收制度而言,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收入的增多,边际税率越高,上缴的税收就越多,税收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对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再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速下降,税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随着收入的下降,纳税时按照相对低的税率缴税,导致税收减少幅度大于收入下降幅度,造成个人可支配收入比国民收入下降的慢,可以看做相对地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和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减轻经济萧条。 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两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就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就越大。这一点可以从三部门 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 1-β(1-t) 中得出。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就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 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1×1 1-0.8×(1-0.1) =3.57美元,当边际税率增至0.25 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1× 1 1-0.8×(1-0.25) =2.5美元,可见,边际税率 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解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用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美,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和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都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7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投资的利率系数货币 需求的利率系数货币政策乘数货币幻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 政策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摩擦性失业自愿 失业非自愿失业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 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再贴现政策年 度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单一货币供给规则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判断题(F,T)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 12.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13.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IS和LM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15.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17.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判断题 (×)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二、选择题 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15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⑴3;⑵3;⑶1;⑷4;⑸3; 2、假设LM曲线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解答:(1)由IS曲线y= 950亿美元–50r和LM曲线y=500亿美元+ 25r联立求解得,950–50r=500+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950 – 50r得均衡收入为y=950 – 50×6 =650,将r=6代入i=140-10r得投资为i=140 – 10×6=80 同理我们可以用同样方法求2) 由IS曲线亿美元和LM曲线亿美元联立求解得y=500+25r = 800 – 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6, 将r=6代入y=800 – 25r=800 – 25×6 = 650 代入得投资函数得投资为i=110 – 5r = 110 – 5 ×6=80 (2)若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对于1) 2)而言,其IS曲线都会发生变化.首先看1) 这种情况;由y=c+ i+ g,IS曲线将为y=40 + 0.8 (y -t) + 140 – 10r + 80 =40 + 0.8 (y - 50) + 140 – 10r + 8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 = 1100 – 50r,与LM曲线联立得方程组 y= 1100 – 50r y=500 + 25r 该方程组的均衡利率为r=8,均衡收入为y=700,同理我们可以用同样方法求2):y=c + i+g = 40 + 0.8 ( y -50) + 110 – 5r + 80 化简整理得新的IS曲线为y =950 – 25r,与LM曲线y=500 + 25r联立可得均衡利率r=9,均衡收入y=725。 (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在LM斜率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曲线斜率的影响.在1)这种情况下,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较小,IS曲线比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向右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2)这种情况下,则正好与1)情况相反,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多。 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 d,t=50亿美元, 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答:(1)由c=90 + 0.8y d ,t=50 , I =140 -5r ,g=50 和y=c+ i+g 可知IS曲线为: y=90 + 0.8yd + 140 – 5r + 50 =90 + 0.8 ( y - 50) + 140 – 5r + 50 =240 + 0.8y – 5r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利用IS—LM模型,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机制和作 用大小的决定因素。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 种类、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机制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往往不能兼得。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供给管理政策 另一些经济学家相信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失业是由总供给不足引起的。而总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税率过高,挫伤了人们储蓄、投资与工作的热情。只有降低税率,才能增加总供给,增加就业。供给管理政策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上述政策目标。供给管理包括控制税收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放松减轻政府对经济的管制,鼓励自由竞争等等政策。 (3)国际经济政策 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国际经济政策,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本章集中精力介绍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 A.10% B.5% C.11% D.8% 2.使货币创造乘数变大的原因是()。 A.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B.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C.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上升 D.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稳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C.国际收支平衡D.政府预算盈余 4.在经济过热时,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政府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财政支出D.减少税收 5.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上升B.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下降 C.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下降 6.所得税率增加将会导致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B.可以稳定收入,但会导致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可以取代财政政策 8.凯恩斯认为,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社会还存在()。 A.非自愿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9.当超额储备率为多少时,货币创造乘数达到最大()。 A.等于法定准备金率B.为负数C.等于零D.趋近于无穷大 1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愿望B.给经济活动降温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政债券价格的下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推荐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推荐 1 推荐理由 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国民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系、应用经济学系四个教学机构和经济史研究中心、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研究所三个科研机构。拥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是我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的学院,政治经济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业精神的师资队伍。特别是一批中青年学者潜力很大,是学院师资的主力军。学院教师在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收入分配、劳动经济学、博弈论和企业理论、产业经济学等领域有较好研究,在国内顶尖和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近几年全院教师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北京市等科研项目。 2 2011 年报考及录取情况 专业录取分数录取人数 政治经济学369 15 经济史350 4 西方经济学37710 世界经济370 5 国民经济学394 11 区域经济学3745 劳动经济学369 5 产业经济学35310 3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总分 2010政治经济学330

经济史330西方经济学330世界经济330国民经济学338区域经济学331 2011政治经济学369经济史350西方经济学377世界经济370国民经济学394区域经济学374产业经济学385劳动经济学369 4 考试科目 英语政治数学一经济学综合 5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2 月出版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9 月出版 6 招生专业老师情况 戴宏伟:经济学博士,教授。 1967 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先后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 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1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先后任教于河北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黄少安: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和经济研究院(中心)创始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

第七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 建立并利用IS-LM-BP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内容有: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环境; 2、IS-LM-BP模型; 3、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4、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环境 经济政策就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手段来实现经济政策主体所决定的目标。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政策主体构成经济政策的三个基本要素。根据政策的不同目标,我们可以把经济政策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政策目标即是通过政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效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经济稳定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 (一)充分就业 1、失业的三种类型: 表7-1凯恩斯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2、充分就业:就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以外所有愿 意工作的人都按他们愿意接受的工资找到职业的一种

经济情况。充分就业的一般含义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 机会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报酬参加工作的状态。 3、 失业率:从广义上讲,失业率就是指失业人数对劳动力 人数的比率。根据充分就业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宏 观经济学关心的失业率是指非自愿失业人数与劳动力 人数的比率,而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人数之和与劳动 力人数的比率被为自然失业率。因此,充分就业也可以 看成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情况。 (二) 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就是指价格水平的稳定,即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表现为价格指数的稳定。 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是通货膨胀率,即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Πt =(P t -P t-1)/ P t-1 (7-1) 其中,Πt 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 和P t-1分别是t 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2、价格水平 在介绍价格水平这个概念之前,有必要明确另外两个相关 概念。第一是绝对价格,即用货币量来表现的商品价格。如果我们用P i 来表示商品i 的绝对价格,并选取商品m 的绝对价格P m 作为参照价格,用商品i 的绝对价格与之进行比较,就得到商品i 的相对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p i =P i /P m (7-2) 由于绝对价格是单位商品的货币量,所以,两种商品的绝 对价格之比就是单位商品i 能交换商品m 的数量,也就是用商品m 的数量来表示的商品i 的价格。微观经济学中所说的价格都是指相对价格,而非绝对价格,更不是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指一组商品价格的加权总和,权数就是这组商品在基期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P=ΣP i Q i 0 (7-3) 其中,P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的价格总水平,P i 表示 商品i 的绝对价格,Q i 0表示选定基期0的一组商品的数量。 3、价格指数:是指现期某组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基期同样物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