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庆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分类讲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D
C
A
Hale Waihona Puke E【答案】 6
B
90 22 6 - 360
【解析】 S阴 2 3 -
【点评】此题考查扇形、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割补法的基本应用,属于基础题
..
15. 春节期间,重庆某著名旅游景点成为热门景点,大量游客慕名前往,市旅游局统计了春 节期间 5 天的游客数量,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这五天游客数量的中位数为 。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 题。
..
8.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 12 的是 A. x 3, y 3 B. x 4, y 2 C. x 2, y 4 D. x 4, y 2
【答案】 C 【解析】由题可知,代入 x 、 y 值前需先判断 y 的正负,再进行运算方式选择。 A 选项
【答案】B 【解析】延长 AB 交地面与点 H. 作 CM⊥DE. 易得
CM = 1.6. DM = 1.2,,
AH AH tan58 1.6 HE 1 1.2 7
AH 14.72, AB 14.72 1.6 13.1
【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特别是直角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中等题
三种粗粮的成本价之和。已知 A 粗粮每千克成本价为 6 元,甲种粗粮每袋售价为 58.5 元, 利润率为 30%,乙种粗粮的利润率为 20%。若这两种袋装粗粮的销售利润率达到 24%,则该 电商销售甲、乙两种袋装粗粮的数量之比是 。 ( 商品的利润率=
人数/万人
25.4 24.9
23.4
22.4 21.9 O

2018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02 无理数与实数(含解析)

2018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02 无理数与实数(含解析)

2018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无理数与实数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18•铜仁市)9的平方根是()A.3 B.﹣3C.3和﹣3 D.81【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2.(2018•南通模拟)的值是()A.4 B.2 C.±2 D.﹣2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解答即可.【解答】解:=2,故选:B.3.(2018•杭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 B.=±2 C.=2 D.=±2【分析】根据=|a|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2,故原题计算正确;B、=2,故原题计算错误;C、=4,故原题计算错误;D、=4,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A.4.(2018•黔南州)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2 B.=3 C.=4 D.=5【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逐一计算即可得.【解答】解:A、==2,此选项正确;B、==3,此选项错误;1 / 11C、=42=16,此选项错误;D、=25,此选项错误;故选:A.5.(2018•济宁)的值是()A.1 B.﹣1 C.3 D.﹣3【分析】直接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1.故选:B.6.(2018•恩施州)64的立方根为()A.8 B.﹣8 C.4 D.﹣4【分析】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64的立方根是4.故选:C.7.(2018•衡阳)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3 ;B.=﹣3;C.=3 D.﹣=【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A、原式=3,不符合题意;B、原式=|﹣3|=3,不符合题意;C、原式不能化简,不符合题意;D、原式=2﹣=,符合题意,故选:D.8.(2018•广州)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A.B.1 C.D.0【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0,1,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A.9.(2018•玉林)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1 B.C.﹣3 D.【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1,﹣3,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B.10.(2018•聊城)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B.C.D.【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C.11.(2018•菏泽)下列各数:﹣2,0,,0.020020002…,π,,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4 B.3 C.2 D.1 【分析】依据无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在﹣2,0,,0.020020002…,π,中,无理数有0.020020002…,π这2个数,故选:C.12.(2018•黄石)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1 B.﹣0.6 C.﹣6 D.π【分析】依据无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进行判断即可.3 / 11【解答】解:A、1是整数,为有理数;B、﹣0.6是有限小数,即分数,属于有理数;C、﹣6是整数,属于有理数;D、π是无理数;故选:D.13.(2018•温州)给出四个实数,2,0,﹣1,其中负数是()A.B.2 C.0 D.﹣1【分析】直接利用负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四个实数,2,0,﹣1,其中负数是:﹣1.故选:D.14.(2018•荆门)8的相反数的立方根是()A.2 B.C.﹣2 D.【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即可.【解答】解:8的相反数是﹣8,﹣8的立方根是﹣2,则8的相反数的立方根是﹣2,故选:C.15.(2018•眉山)绝对值为1的实数共有()A.0个B.1个C.2个D.4个【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绝对值为1的实数共有:1,﹣1共2个.故选:C.16.(2018•天门)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实数分别是a,b,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2<|a| B.1﹣2a>1﹣2b C.﹣a<b<2 D.a<﹣2<﹣b【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得到a、b的取值范围,结合绝对值的含义推知|b|、|a|的数量关系.【解答】解:A、如图所示,|b|<2<|a|,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a<b,则2a<2b,由不等式的性质知1﹣2a>1﹣2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a<﹣2<b<2,则﹣a>2>b,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a<﹣2<b<2且|a|>2,|b|<2.则a<﹣2<﹣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2018•枣庄)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ac|=ac C.b<d D.c+d>0【分析】本题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结合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从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b<0,d>c>1;A、|a|>|b|,故选项正确;B、a、c异号,则|ac|=﹣ac,故选项错误;C、b<d,故选项正确;D、d>c>1,则a+d>0,故选项正确.故选:B.18.(2018•常德)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 B.|a|<|b| C.ab>0 D.﹣a>b【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判断a、b的正负,从而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数轴可得,﹣2<a<﹣1<0<b<1,∴a<b,故选项A错误,|a|>|b|,故选项B错误,ab<0,故选项C错误,5 / 11﹣a>b,故选项D正确,故选:D.19.(2018•福建)在实数|﹣3|,﹣2,0,π中,最小的数是()A.|﹣3| B.﹣2 C.0 D.π【分析】直接利用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进而比较大小得出答案.【解答】解:在实数|﹣3|,﹣2,0,π中,|﹣3|=3,则﹣2<0<|﹣3|<π,故最小的数是:﹣2.故选:B.20.(2018•苏州)在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数是()A.﹣3B.0 C.D.【分析】将各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找出最大的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0<<,则最大的数是:.故选:C.21.(2018•淄博)与最接近的整数是()A.5 B.6 C.7 D.8【分析】由题意可知36与37最接近,即与最接近,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36<37<49,∴<<,即6<<7,∵37与36最接近,∴与最接近的是6.故选:B.22.(2018•南京)下列无理数中,与4最接近的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方法得出最接近4的无理数.【解答】解:∵=4,∴与4最接近的是:.故选:C.23.(2018•台州)估计+1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分析】直接利用2<<3,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3,∴3<+1<4,故选:B.24.(2018•重庆)估计(2﹣)•的值应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分析】首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2﹣2=﹣2,∵4<<5,∴2<﹣2<3,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25.(2018•广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x+1和x﹣5,则x=2.【分析】根据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x+1+x﹣5=0,解得:x=2,故答案为:2.26.(2017•恩施州)16的平方根是±4.【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7 / 11∴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27.(2018•资阳)已知a、b满足(a﹣1)2+=0,则a+b=﹣1.【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1)2+=0,∴a=1,b=﹣2,∴a+b=﹣1.故答案为:﹣1.28.(2018•上海)﹣8的立方根是﹣2.【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2)3=﹣8,∴﹣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29.(2017•西藏)下列实数中:①,②,③,④0,⑤﹣1.010010001.其中是无理数的有②③(填序号).【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下列实数中:①,②,③,④0,⑤﹣1.010010001.其中是无理数的为:②③,故答案为②③30.(2018•襄阳)计算:|1﹣|=﹣1.【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解答.【解答】解:|﹣|=﹣1.故答案为:﹣1.31.(2018•昆明)在实数﹣3,0,1中,最大的数是1.【分析】根据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在实数﹣3,0,1中,最大的数是1,故答案为:1.32.(2018•陕西)比较大小:3<(填“>”、“<”或“=”).【分析】首先把两个数平方法,由于两数均为正数,所以该数的平方越大数越大.【解答】解:32=9,=10,∴3<.33.(2018•咸宁)写出一个比2大比3小的无理数(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分析】先利用4<5<9,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有2<<3,这样就可得到满足条件的无理数.【解答】解:∵4<5<9,∴2<<3,即为比2大比3小的无理数.故答案为.34.(2018•烟台)(π﹣3.14)0+tan60°=1+.【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8小题)35.(2018•怀化)计算:2sin30°﹣(π﹣)0+|﹣1|+()﹣1【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1+2=1+.36.(2018•台州)计算:|﹣2|+(﹣1)×(﹣3)【分析】首先计算绝对值、二次根式化简、乘法,然后再计算加减即可.【解答】解:原式=2﹣2+3=3.9 / 1137.(2018•曲靖)计算﹣(﹣2)+(π﹣3.14)0++(﹣)﹣1【分析】直接利用立方根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3﹣3=3.38.(2018•海南)计算:(1)32﹣﹣|﹣2|×2﹣1(2)(a+1)2+2(1﹣a)【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9﹣3﹣2×=5;(2)原式=a2+2a+1+2﹣2a=a2+3.39.(2018•遵义)2﹣1+|1﹣|+(﹣2)0﹣cos60°【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1﹣=2.40.(2018•娄底)计算:(π﹣3.14)0+()﹣2﹣|﹣|+4cos30°.【分析】根据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π﹣3.14)0+()﹣2﹣|﹣|+4cos30°=1+9﹣+4×=1+9﹣2+2=10.41.(2018•连云港)计算:(﹣2)2+20180﹣.【分析】首先计算乘方、零次幂和开平方,然后再计算加减即可.【解答】解:原式=4+1﹣6=﹣1.42.(2018•桂林)计算:+(﹣3)0﹣6cos45°+()﹣1.【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3+1﹣6×+2=3+1﹣3+2=3.11 / 11。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 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的相反数是 A .2- B .12-C.12D .2【答案】A【解析】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加上“-”即可求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属于中考中的简单题2.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40°直角三角形B.四边形C. 平行四边形D.矩形【答案】D【解析】A40°的直角三角形不是对称图形;B 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C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D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本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难度系数不大,考生主要注意看清楚题目要求。

3.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 A.企业男员工 B.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 C.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 D.企业新进员工【答案】C【解析】A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男性员工;B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即将退休的员工;D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新进员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抽样调查中科学选取样本的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4.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 .12B .14C .16D .18【答案】C 【解析】∵第1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4;第2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3=6;第3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2×4=8;……∴第7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2+2+2+2=2×8=16;【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从而计算出正确结果。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可编辑)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 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 (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的相反数是 A .2- B .12-C .12D .2【答案】A【解析】根据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加上“-”即可求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属于中考中的简单题2.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A40°的直角三角形不是对称图形;B 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C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D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本几何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难度系数不大,考生主要注意看清楚题目要求。

3.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 A.企业男员工 B.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 C.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 D.企业新进员工【答案】C【解析】A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男性员工;B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即将退休的员工;D 调查对象只涉及到新进员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抽样调查中科学选取样本的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4.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 .12B .14C .16D .18 【答案】C 【解析】40°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第1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4;第2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3=6;第3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2×4=8;……∴第7个图案中的三角形个数为:2+2+2+2+2+2+2+2=2×8=16;【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从而计算出正确结果。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答案+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 卷)(答案+解析)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

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4分)2的相反数是( )A .﹣2B .﹣12C .12D .22.(4分)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3.(4分)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企业男员工B .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C .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D .企业新进员工4.(4分)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2B .14C .16D .185.(4分)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6cm 和9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 A .3cmB .4cmC .4.5cmD .5cm6.(4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B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7.(4分)估计(2√30﹣√24)•√16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B .2和3之间C .3和4之间D .4和5之间8.(4分)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2的是( )A .x =3,y =3B .x =﹣4,y =﹣2C .x =2,y =4D .x =4,y =29.(4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P在BA的延长线上,PD与⊙O相切于点D,过点B作PD的垂线交PD的延长线于点C,若⊙O的半径为4,BC=6,则PA的长为()A.4 B.2√3C.3 D.2.510.(4分)如图,旗杆及升旗台的剖面和教学楼的剖面在同一平面上,旗杆与地面垂直,在教学楼底部E点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AED=58°,升旗台底部到教学楼底部的距离DE=7米,升旗台坡面CD的坡度i=1:0.75,坡长CD=2米,若旗杆底部到坡面CD的水平距离BC=1米,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58°≈0.85,cos58°≈0.53,tan58°≈1.6)A.12.6米B.13.1米C.14.7米D.16.3米1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x(k>0,x>0)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x轴.若菱形ABCD的面积为452,则k的值为()A.54B.154C.4 D.512.(4分)若数a使关于x的不等式组{x−12<1+x35x−2≥x+a有且只有四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的方程y+ay−1+2a1−y=2的解为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3 B.﹣2 C.1 D.2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的横线上。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全面解析版 精品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全面解析版 精品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全面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卷中对应的表格内.1、在-6,0,3,8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A、-6B、0C、3D、8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解答即可.解答:解:∵8>3>0>-6,∴最小的数是-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熟记: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计算(a3)2的结果是(C)A、aB、a5C、a6D、a9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是正整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3)2=a3×2=a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注意:①幂的乘方的底数指的是幂的底数;②性质中“指数相乘”指的是幂的指数与乘方的指数相乘,这里注意与同底数幂的乘法中“指数相加”的区别.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B)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判断: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解答:解:A、将此图形绕任一点旋转180度都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这个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将此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正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C、将此图形绕任一点旋转180度都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这个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将此图形绕任一点旋转180度都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这个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4、如图,AB∥CD,∠C=80°,∠CAD=60°,则∠BAD的度数等于(D)A、60°B、50°C、45°D、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知道∠BAD 的度数.解答:解:∵∠C=80°,∠CAD=60°,∴∠D=180°-80°-60°=40°,∵AB∥CD,∴∠BAD=∠D=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难度适中.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A)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B、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D、调查广州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专题:应用题.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解答:解: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适合抽样调查,B、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采用全面调查,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采用全面调查,D、调查广州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采用全面调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比较简单.6、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OCB=40°,则∠A的度数等于(B)A、60°B、50°C、40°D、30°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在等腰三角形OCB中,求得两个底角∠OBC、∠0CB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COB=100°;最后由圆周角定理求得∠A的度数并作出选择.解答:解:在△OCB中,OB=OC(⊙O的半径),∴∠OBC=∠0CB(等边对等角);∵∠OCB=40°,∠C0B=180°-∠OBC-∠0CB,∴∠COB=100°;又∵∠A= ∠C0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A=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解题时,借用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7、已知抛物线y=ax2+bx+c(a≠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D)A、a>0B、b<0C、c<0D、a+b+c>0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的正负;根据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得到a ,b 异号,可判断b 的正负;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c),判断c 的正负;由自变量x=1得到对应的函数值为正,判断a+b+c 的正负.解答: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 <0;又∵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a ,b 异号, ∴b >0;又∵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 ∴c >0,又x=1,对应的函数值在x 轴上方, 即x=1,y=ax 2+bx+c=a+b+c >0; 所以A ,B ,C 选项都错,D 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y=ax 2+bx+c (a≠0)中各系数的作用:a >0,开口向上,a <0,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a ,b 同号,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a ,b 异号,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0,c ),c >0,与y 轴正半轴相交;c <0,与y 轴负半轴相交;c=0,过原点.8、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积极推进“行政村通畅工程”.张村和王村之间的道路需要进行改造,施工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暴雨被迫停工几天,不过施工队随后加快了施工进度,按时完成了两村之间的道路改造.下面能反映该工程尚未改造的道路里程y (公里)与时间x (天)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D )A 、B 、C 、D 、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选项A错误;根据施工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暴雨被迫停工几天,即可判断选项B错误;根据施工队随后加快了施工进度得出y随x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即可判断选项C、D的正误.解答:解:∵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A错误;∵施工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暴雨被迫停工几天,∴选项B错误;∵施工队随后加快了施工进度,∴y随x的增大减小得比开始的快,∴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函数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实际问题所反映的内容来观察与理解图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⑥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C)A、55B、42C、41D、29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由于图②5个=1+2+2,图③11个=1+2+3+2+3,图④19=1+2+3+4+2+3+4,由此即可得到第⑥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解答:解:∵图②平行四边形有5个=1+2+2,图③平行四边形有11个=1+2+3+2+3,图④平行四边形有19=1+2+3+4+2+3+4,∴图⑥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1+2+3+4+5+6+2+3+4+5+6=41.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根据图形进行数字猜想的问题,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解决一般问题.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 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C)A、1B、2C、3D、4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ABG≌△AFG;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证BG=GC;通过证明∠AGB=∠AGF=∠GFC=∠GCF,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G∥CF;由于S△FGC=S△GCE-S△FEC,求得面积比较即可.解答:解:①正确.因为AB=AD=AF,AG=AG,∠B=∠AFG=90°,∴△ABG≌△AFG;②正确.因为:EF=DE= CD=2,设BG=FG=x,则CG=6-x.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6-x)2+42=(x+2)2,解得x=3.所以BG=3=6-3=GC;③正确.因为CG=BG=GF,所以△FGC是等腰三角形,∠GFC=∠GCF.又∠AGB=∠AGF,∠AGB+∠AGF=180°-∠FGC=∠GFC+∠GCF,∴∠AGB=∠AGF=∠GFC=∠GCF,∴AG∥CF;④错误.过F作FH⊥DC,∵BC⊥DH,∴FH∥GC,∴△EFH∽△EGC,∴= ,EF=DE=2,GF=3,∴EG=5,∴△EFH∽△EGC,∴相似比为:= = ,∴S△FGC=S△GCE-S△FEC= ×3×4- ×4×(×3)= ≠3.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难度.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常住人口约为2880万人.将数288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万.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专题:数字问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288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88×103.故答案是:2.88×103.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如图,△ABC中,DE∥BC,DE分别交边AB、AB于D、E两点,若AD:AB=1:3,则△ADE与△ABC 的面积比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ABC中,DE∥BC,∴△ADE∽△ABC,相似比为AD:AB=1:3,∴△ADE与△ABC的面积比为:1:9.故答案为:1: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相似比性质得出面积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在参加“森林重庆”的植树活动中,某班六个绿化小组植树的棵数分别是:10,9,9,10,11,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考点:众数.专题:计算题.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有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9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定义.如果众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就会出错.14、在半径为的圆中,45°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考点:弧长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弧长公式l= 把半径和圆心角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45°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 =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l= (n为圆心角的度数,R为半径).15、有四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学-3,0,1,5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学记为a,则使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的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易得分式方程的解,看所给4个数中,能使分式方程有整数解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解答:解:解分式方程得:x= ,能使该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的只有0(a=1时得到的方程的根为增根),∴使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使分式方程有整数解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某步行街摆放有若干盆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甲种盆景由15朵红花、24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乙种盆景由10朵红花和12朵黄花搭配而成,丙种盆景由10朵红花、18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这些盆景一共用了2900朵红花,3750朵紫花,则黄花一共用了朵.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题中有两个等量关系:甲种盆景所用红花的朵数+乙种盆景所用红花的朵数+丙种盆景所用红花的朵数=2900朵,甲种盆景所用紫花的朵数+丙种盆景所用紫花的朵数=3750朵.据此可列出方程组,设步行街摆放有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分别有x盆、y盆、z盆,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y、z,即可求出黄花一共用的朵数.解答:解:设步行街摆放有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分别有x盆、y盆、z盆.由题意,有,由①得,3x+2y+2z=580③,由②得,x+z=150④,把④代入③,得x+2y=280,∴2y=280-x⑤,由④得z=150-x⑥.∴4x+2y+3z=4x+(280-x)+3(150-x)=730,∴黄花一共用了:24x+12y+18z=6(4x+2y+3z)=6×730=4380.故黄花一共用了4380朵.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发掘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难点是将方程组中的其中一个未知数看作常数,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外两个未知数,然后代入所求黄花的代数式.二.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17、|-3|+(-1)2018×(π-3)0- +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算出-3的绝对值是3,-1的奇数次方仍然是-1,任何数(0除外)的0次方都等于1,然后按照常规运算计算本题.解答:解:原式=3+(-1)×1-3+4=3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立方根的运算.18、解不等式2x-3<,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3(2x-3)<x+16x-9<x+15x<10x<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在数轴上表示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这一点而出错.19、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证:BC∥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CB≌△DEF,即可得出∠ACB=∠DFE,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BC∥EF.解答:证明:∵AF=DC,∴AC=DF,又∵AB=DE,∠A=∠D,∴△ACB≌△DEF,∴∠ACB=∠DFE,∴BC∥EF.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难度适中.20、为进一步打造“宜居重庆”,某区拟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B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的距离等于A和B之间距离的一半,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图作出音乐喷泉M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易得M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到C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解答:解:作AB的垂直平分线,以点C为圆心,以AB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交AB的垂直平分线于点M即可.点评:考查设计作图;得到点M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与以点C为圆心,以AB的一半为半径的弧的交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x2-x-1=0.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通分,计算括号里的,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进行约分计算.最后根据化简的结果,可由x2-x-1=0,求出x+1=x2,再把x2=x+1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 ×= ×= ,∵x2-x-1=0,∴x2=x+1,∴= =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对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除法转化成下乘法.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0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C点,点B的坐标为(6,n).线段OA=5,E为x轴上一点,且sin∠AOE=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过点A作AD⊥x轴于D点,由sin∠AOE= ,OA=5,根据正弦的定义可求出AD,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DO,即得到A点坐标(-3,4),把A(-3,4)代入y= ,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将B(6,n)代入,确定点B点坐标,然后把A点和B点坐标代入y=kx+b(k≠0),求出k和b.(2)先令y=0,求出C点坐标,得到OC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AOC的面积即可.解答:解:(1)过点A作AD⊥x轴于D点,如图,∵sin∠AOE= ,OA=5,∴sin∠AOE= = = ,∴AD=4,∴DO= =3,而点A在第二象限,∴点A的坐标为(-3,4),将A(-3,4)代入y= ,得m=-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将B(6,n)代入y=- ,得n=-2;将A(-3,4)和B(6,-2)分别代入y=kx+b(k≠0),得,解得,∴所求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2;(2)在y=- x+2中,令y=0,即- x+2=0,解得x=3,∴C点坐标为(0,3),即OC=3,∴S△AOC= •AD•OC= •4•3=6.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求法和点在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满足图象的解析式;也考查了正弦的定义、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23、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某校结全校各班留守儿童的人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各班留守儿童人数只有1名、2名、3名、4名、5名、6名共六种情况,并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求该校平均每班有多少名留守儿童?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某爱心人士决定从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这些班级中,任选两名进行生活资助,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留守儿童有4名的占20%,可求得留守儿童的总数,再求得留守儿童是2名的班数;(2)由(1)得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有2个,共4名学生.设A1,A2来自一个班,B1,B2来自一个班,列出树状图可得出来自一个班的共有4种情况,则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解答:解:(1)该校班级个数为4÷20%=20(个),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个数为:20-(2+3+4+5+4)=2(个),该校平均每班留守儿童的人数为:=4(名),补图如下:;(2)由(1)得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有2个,共4名学生.设A1,A2来自一个班,B1,B2来自一个班,有树状图可知,共有12中等可能的情况,其中来自一个班的共有4种情况,则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是一道统计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及树状图的画法,是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24、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45°,CD=2,BD⊥CD.过点C作CE⊥AB于E,交对角线BD于F,点G为BC中点,连接EG、AF.(1)求EG的长;(2)求证:CF=AB+AF.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专题:证明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根据BD⊥CD,∠DCB=45°,得到∠DBC=∠DCB,求出BD=CD=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2,根据CE⊥BE,点G为BC的中点即可求出EG;(2)在线段CF上截取CH=BA,连接DH,根据BD⊥CD,BE⊥CD,推出∠EBF=∠DCF,证出△ABD ≌△HCD,得到AD=BD,∠ADB=∠HDC,根据AD∥BC,得到∠ADB=∠DBC=45°,推出∠ADB=∠HDB,证出△ADF≌△HDF,即可得到答案.解答:(1)解:∵BD⊥CD,∠DCB=45°,∴∠DBC=45°=∠DCB,∴BD=CD=2,在Rt△BDC中BC= =2 ,∵CE⊥BE,点G为BC的中点,∴EG= BC= .答:EG的长是.(2)证明:在线段CF上截取CH=BA,连接DH,∵BD⊥CD,BE⊥CE,∴∠EBF+∠EFB=90°,∠DFC+∠DCF=90°,∵∠EFB=∠DFC,(1)请观察题中的表格,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直接写出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y2与x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式;(2)若去年该配件每件的售价为1000元,生产每件配件的人力成本为50元,其它成本30元,该配件在1至9月的销售量p1(万件)与月份x满足函数关系式p1=0.1x+1.1(1≤x≤9,且x取整数)10至12月的销售量p2(万件)与月份x满足函数关系式p2=-0.1x+2.9(10≤x≤12,且x取整数).求去年哪个月销售该配件的利润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利润;(3)今年1至5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均比去年12月上涨60元,人力成本比去年增加20%,其它成本没有变化,该企业将每件配件的售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a%,与此同时每月销售量均在去年12月的基础上减少0.1a%.这样,在保证每月上万件配件销量的前提下,完成了1至5月的总利润1700万元的任务,请你参考以下数据,估算出a的整数值.(参考数据:992=9901,982=9604,972=9409,962=9216,952=9025)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类讨论.分析:(1)把表格(1)中任意2点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y1的解析式.把(10,730)(12,750)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y2的解析式,;(2)分情况探讨得:1≤x≤9时,利润=P1×(售价-各种成本);10≤x≤12时,利润=P2×(售价-各种成本);并求得相应的最大利润即可;(3)根据1至5月的总利润1700万元得到关系式求值即可.解答:解:(1)设y1=kx+b,则,解得,∴y1=20x+540(1≤x≤9,且x取整数);设y2=ax+b,则,解得,∴y2=10x+630(10≤x≤12,且x取整数);(2)设去年第x月的利润为W万元.1≤x≤9,且x取整数时,W=P1×(1000-50-30-y1)=-2x2+16x+418=-2(x-4)2+450,∴x=4时,W最大=450万元;10≤x≤12,且x取整数时,W=P2×(1000-50-30-y2)=(x-29)2,∴x=10时,W最大=361万元;∵450万元>361万元,∴这个最大利润是450万元;(3)去年12月的销售量为-0.1×12+2.9=1.7(万件),今年原材料价格为:750+60=810(元)今年人力成本为:50×(1+20%)=60元.∴5×[1000×(1+a%)-810-60-30]×1.7(1-0.1×a%)=1700,设t=a%,整理得10t2-99t+10=0,解得t= ,∵9401更接近于9409,∴≈97,∴t1≈0.1,t2≈9.8,∴a1≈10或a2≈980,∵1.7(1-0.1×a%)≥1,∴a≈10.答:a的整数解为1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及相应的求值范围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最大值是解决本题的易错点;利用估算求得相应的整数解是解决本题的难点.26、如图,矩形ABCD中,AB=6,BC=2 ,点O是AB的中点,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3.一动点E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匀速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返回;另一动点F从P点发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匀速运动,点E、F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等边△EFG,使△EFG和矩形ABCD在射线PA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等边△EFG的边FG恰好经过点C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EG与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大,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动点型;分类讨论.分析:(1)当边FG恰好经过点C时,∠CFB=60°,BF=3-t,在Rt△CBF中,解直角三角形可求t的值;(2)按照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图形特点,分为0≤t<1,1≤t<3,3≤t<4,4≤t<6四种情况,分别写出函数关系式;(3)存在.当△AOH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为AH=AO=3,HA=HO,OH=OA三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根据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t的值.解答:解:(1)当边FG恰好经过点C时,∠CFB=60°,BF=3-t,在Rt△CBF中,BC=2 ,tan∠CFB= ,即tan60= ,解得BF=2,即3-t=2,t=1,∴当边FG恰好经过点C时,t=1;(2)当0≤t<1时,S=2 t+4 ;当1≤t<3时,S=- t2+3 t+ ;当3≤t<4时,S=-4 t+20 ;当4≤t<6时,S= t2-12 t+36 ;(3)存在.理由如下:在Rt△ABC中,tan∠CAB= = ,∴∠CAB=30°,又∵∠HEO=60°,∴∠HAE=∠AHE=30°,∴AE=HE=3-t或t-3,1)当AH=AO=3时,(如图②),过点E作EM⊥AH于M,则AM= AH= ,在Rt△AME中,cos∠MAE═ ,即cos30°= ,∴AE= ,即3-t= 或t-3= ,∴t=3- 或t=3+ ,2)当HA=HO时,(如图③)则∠HOA=∠HAO=30°,又∵∠HEO=60°,∴∠EHO=90°,EO=2HE=2AE,又∵AE+EO=3,∴AE+2AE=3,AE=1,即3-t=1或t-3=1,∴t=2或t=4;3)当OH=OA时,(如图④),则∠OHA=∠OAH=30°,∴∠HOB=60°=∠HEB,∴点E和点O重合,∴AE=3,即3-t=3或t-3=3,t=6(舍去)或t=0;综上所述,存在5个这样的t值,使△AOH是等腰三角形,即t=3- 或t=3+ 或t=2或t=4或t=0.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三角形、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关键是根据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

重庆市2018中考解答题26题37-72试题集锦

重庆市2018中考解答题26题37-72试题集锦

重庆市初2018级中考数学解答题26题试题集锦x+x+xy=xx﹣x+2重庆市初2018级中考数学解答题26题试题集锦xx+3x+x263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D⊥AC,垂足为D,当线段PD的长度最大时,点Q从点P出发,先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y轴上的点M处,再沿M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C停止,当点Q在整个运动中所用时间t最少时,求点M的坐标;(3)如图2,将△BOC沿直线BC平移,平移后B,O,C三点的对应点分别是B′,O′,C′,点S是坐标平面内一点,若以A,C,O′,S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S的坐标.解:(1)当y=0时,﹣x2﹣x﹣2=0,解这个方程,得:x1=﹣6,x2=﹣1,∴点A(﹣6,0),B(﹣1,0),当x=0时,y=﹣2,∴C(0,﹣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a≠0),将点A(﹣6,0),C(0,﹣2)代入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3分)(2)如图1,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AC于点E,设P(a,﹣),则点E(a,﹣﹣2),∴PE=(﹣)﹣(﹣﹣2)=﹣﹣2a,∵AO=6,OC=2,∴AC===2,∵∠PDE=∠AOC=90°,∠PED=∠ACO,∴△PDE∽△AOC,∴=,∴PD=PE==﹣﹣,对称轴是:a=﹣3,∵﹣,∴当a=﹣3时,PD的长度最大,此时点P的坐标为(﹣3,2),如图1所示,在x轴上取点F(1,0),连接CF并延长,∴CF===3,∴sin∠OCF==,点M是y轴上一点,过点M作MH⊥CF于点H,由△CHM∽△COF,可知:=,∵t==PM+MH,如图2,当P、M、H在同一直线上时,t的值最小,此时,过P作PK⊥y轴于K,由△PKM∽△COF,可知:=2,∴KM=,∴M(0,),(7分)(3)如图3,当四边形ACSO'是菱形时,过S作SG⊥y轴于G,延长O'C'交x轴于H,∵四边形ACSO'是菱形,∴AO'=AC=SC,AO'∥SC,∴∠AMC=∠BCS,∴∠AO'H+∠MC'O'=∠BCO+∠OCS,∵∠MC'O'=∠BCO,∴∠AO'H=∠OCS,∵∠AHO'=∠CGS,∴△O'AH≌△CSG,∴AH=SG,O'H=CG,Rt△OCB中,sin∠OCB==,∴sin∠BC'H==,设BH=x,则BC'=3x,∴C'H=2x,∴AH=SG=5﹣x,∵O'C'=OC=2,∴C'H=OG=2x,由勾股定理得:AC2=O'A2,∴AO2+OC2=O'H2+AH2,∴=(5﹣x)2+(2+2x)2,解得:x=,当x=时,SG=5﹣x=,OG=2x=,当x=<0时,不符合题意,舍去,SG=5﹣x=,OG=2x=,此时S的坐标为:或;②如图4,过S作SH⊥AO于H,延长O'B'到y轴交于G,∵SE∥CF,EC∥SF,∴四边形SECF是平行四边形,∴∠ESF=∠ECF,∵四边形ASO'C是菱形,∴∠ASO'=∠ACO',∴∠ASH=∠O'CG,同理得:△ASH≌△O'CG,∴AH=O'G,SH=CG,sin∠GCB'==,设GB'=x,则CB'=3x,CG=2x,∴O'G=1+x,由勾股定理得:AC2=O'C2,∴62+(2)2=(2x)2+(x+1)2解得:x=,当x=时,SH=CG=2x=,OH=6﹣AH=6﹣O'G=5﹣x=,当x=<0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此时,点S的坐标为:(,);③如图5,AC为对角线时,同理可得S(,)④如图6,过S作SE⊥x轴于E,延长B'O'交y轴于H,延长O'C'交x轴于G,设GB'=x,则CB'=3x,CG=2x,∴O'G=O'H=1+x,∵∠HO'D=∠O'DA=∠EAS,易得△SEA≌△CHO',同理可得S(,);⑤如图7,过S作SH⊥x轴于H,过O'作O'E⊥SH于E,延长C'O'交x轴于G,设OG=x,则BG=1+x,∵O'B'∥BG,∴,∴,∴C'G=2(1+x),∴O'G=C'G﹣C'O'=2x,∴AG=1+x,同理得:62+(2)2=(1+x)2+(2x)2,解得:x1=,x2=(舍),可得S;综上所述,S的坐标为:或或(,)或(,)或(,).(12分)263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2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交y轴于点C.(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直线AC于点E,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当△PEC面积最大时,线段CE在直线AC上平移,记线段CE平移后为C′E′,求△PC′E′的周长最小值;(3)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AD,将线段AD沿直线AC平移,记线段AD平移后为A′D′,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G,当△A′D′G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A′的长度.解:(1)抛物线y=﹣x2﹣2x+3,∴A(﹣3,0),B(1,0),C(0,3),∴直线AC的解析式 y=x+3;(2)∵对称轴为x=﹣1,∴E(﹣1,2),设P(m,﹣m2﹣2m+3),∴S=﹣m2﹣m=﹣(m+)2+,△PEC的有最大值,∴当m=﹣时,S△PEC即:P(﹣,),将线段PC平移,使得C与E重合,得到线段P'E,∴P'(﹣,),P''(﹣,),∴△PC'E'的周长的最小值为PP''+CE=+(3)∵抛物线y=﹣x2﹣2x+3,∴D(﹣1,4),设A'(﹣3+n,n),D'(﹣1+n,4+n),则G(﹣1+n,0),∴AA'=|n|,∴A'D'2=20,A'G2=n2+4,D'G2=n2+8n+16,∵△A′D′G为等腰三角形,①当A'D'=A'G时,∴20=n2+4,∴n=±4,∴AA'=4②当A'D'=D'G时,∴20=n2+8n+16,∴n=±2﹣4,∴AA'=2±4③当D'G=A'G时,∴n2+4=n2+8n+16,∴n=﹣,∴AA'=,即:AA′的长度为4或2或.26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过点A作AD∥BC交y轴于点D.(1)求平行线AD、BC之间的距离;(2)如图1,点P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CB的面积最大时,Q从点P出发,先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直线BC上点M处,再沿垂直于直线BC的方向运动到直线AD上的点N处,最后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点B处停止.当点Q的运动路径最短时,求点M的坐标及点Q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3)如图2,将抛物线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D方向平移,抛物线上的点A、C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记作A′、C′,当△A′C′B是以C′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将等腰△A′C′B 绕点D逆时针旋转一周,记旋转中的△A′C′B为△A″C″B′,若直线A″C″与y轴交于点K,直线A″C″与直线AD交于点I,当△DKI是以KI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出DK2的值.解:(1)如图1中,作AH⊥BC于H.对于抛物线y=﹣x2+x+3,令y=0,得到﹣x2+x+3=0,解得x=﹣或3,∴A(﹣,0),B(3,0),令x=0,得到y=3,∴C(0,3),∴OA=,OB=3,AB=4,OC=3,BC==3,∵S△ABC=•AB•CO=•BC•AH,∴AH==,∵AD∥BC,∴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2)如图2中,设P(m,﹣m2+m+3),S△PBC =S△POB+S△PCO﹣S△BOC=×3×(﹣m2+m+3)+×3×m﹣×3×3=﹣(m﹣)2+,∵﹣<0,∴m=时,△PBC的面积最大,此时P(,),作B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B′交AD于K,连接PK交BC于M,作MN⊥AD于N,连接BN,则PM+MN+BN 的值最小.∵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AD∥BC,∴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1,∵BB′⊥BC,∴直线BB′的解析式为y=x﹣6,由,解得,∴K(,﹣),∴直线PK的解析式为y=﹣x+,由,解得,∴M(,),∴点Q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PM+MN+BN=MN+(PM+MK)=MN+PK,∵MN=,PK==,∴点Q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为+.2640. 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如图1,连接CD,求线段CD的长;(2)如图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PF⊥x轴于点F,PF与线段AC交于点E;将线段OB沿x轴左右平移,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O1B1,当PE+EC的值最大时,求四边形PO1B1C周长的最小值,并求出对应的点O1的坐标;(3)如图3,点H是线段AB的中点,连接CH,将△OBC沿直线CH翻折至△O2B2C的位置,再将△O 2B2C绕点B2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点O2,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O3,C1,直线O3C1分别与直线AC,x轴交于点M,N.那么,在△O2B2C的整个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恰当的位置,使△AMN是以MN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线段O2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如图1,过点D作DK⊥y轴于K,当x=0时,y=,∴C(0,),y=﹣x2﹣x+=﹣(x+)2+,∴D(﹣,),∴DK=,CK=﹣=,∴CD===;(4分)(2)在y=﹣x2﹣x+中,令y=0,则﹣x2﹣x+=0,解得:x1=﹣3,x2=,∴A(﹣3,0),B(,0),∵C(0,),易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设E(x,),P(x,﹣x2﹣x+),∴PF=﹣x2﹣x+,EF=,Rt△ACO中,AO=3,OC=,∴AC=2,∴∠CAO=30°,∴AE=2EF=,∴PE+EC=(﹣x2﹣x+)﹣(x+)+(AC﹣AE),=﹣﹣x+[2﹣()],=﹣﹣x﹣x,=﹣(x+2)2+,(5分)∴当PE+EC的值最大时,x=﹣2,此时P(﹣2,),(6分)∴PC=2,∵O1B1=OB=,∴要使四边形PO1B1C周长的最小,即PO1+B1C的值最小,如图2,将点P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点P1(﹣,),连接P1B1,则PO1=P1B1,再作点P1关于x轴的对称点P2(﹣,﹣),则P1B1=P2B1,∴PO1+B1C=P2B1+B1C,∴连接P2C与x轴的交点即为使PO1+B1C的值最小时的点B1,∴B1(﹣,0),将B1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得点O1,此时PO1+B1C=P2C==,对应的点O1的坐标为(﹣,0),(7分)∴四边形PO1B1C周长的最小值为+3;(8分)(3)O2M的长度为或或2+或2.(12分)理由是:如图3,∵H是AB的中点,∴OH=,∵OC=,∴CH=BC=2,∴∠HCO=∠BCO=30°,∵∠ACO=60°,∴将CO沿CH对折后落在直线AC上,即O2在AC上,∴∠B2CA=∠CAB=30°,∴B2C∥AB,∴B2(﹣2,),①如图4,AN=MN,∴∠MAN=∠AMN=30°=∠O2B2O3,由旋转得:∠CB2C1=∠O2B2O3=30°,B2C=B2C1,∴∠B2CC1=∠B2C1C=75°,过C1作C1E⊥B2C于E,∵B2C=B2C1=2,∴=B2O2,B2E=,∵∠O2MB2=∠B2MO3=75°=∠B2CC1,∠B2O2M=∠C1EC=90°,∴△C 1EC ≌△B 2O 2M , ∴O 2M=CE=B 2C ﹣B 2E=2﹣;②如图5,AM=MN ,此时M 与C 重合,O 2M=O 2C=,③如图6,AM=MN ,∵B 2C=B 2C 1=2=B 2H ,即N 和H 、C 1重合,∴∠CAO=∠AHM=∠MHO 2=30°, ∴O 2M=AO 2=;④如图7,AN=MN ,过C 1作C 1E ⊥AC 于E , ∴∠NMA=∠NAM=30°,∵∠O 3C 1B 2=30°=∠O 3MA ,∴C 1B 2∥AC ,∴∠C 1B 2O 2=∠AO 2B 2=90°, ∵∠C 1EC=90°, ∴四边形C 1EO 2B 2是矩形, ∴EO 2=C 1B 2=2,,∴EM=,∴O 2M=EO 2+EM=2+, 综上所述,O 2M 的长是或或2+或2.264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抛物线y=﹣x 2+4x 上,且横坐标为1,点B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 的坐标为(1,1). (1)求线段AB 的长;(2)点P 为线段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点H ,点F 为y 轴上一点,当△PBE 的面积最大时,求PH+HF+FO 的最小值;(3)在(2)中,PH+HF+FO 取得最小值时,将△CFH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CF ′H ′,过点F'作CF ′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Q ,点R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S ,使以点D ,Q ,R ,S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S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A (1,3),B (3,3), ∴AB=2.(2)如图1中,设P (m ,﹣m 2+4m ),作PN ∥y 轴J 交BE 于N . ∵直线BE 的解析式为y=x , ∴N (m ,m ),∴S △PEB =×2×(﹣m 2+3m )=﹣m 2+3m , ∴当m=时,△PEB 的面积最大,此时P (,),H (,3),∴PH=﹣3=,作直线OG 交AB 于G ,使得∠COG=30°,作HK ⊥OG 于K 交OC 于F , ∵FK=OF ,∴PH+HF+FO=PH+FH+FK=PH+HK ,此时PH+HF+OF 的值最小, ∵•HG •OC=•OG •HK ,∴HK==+,∴PH+HF+OF 的最小值为+.(3)如图2中,由题意CH=,CF=,QF=,CQ=1,∴Q (﹣1,3),D (2,4),DQ=,①当DQ 为菱形的边时,S 1(﹣1,3﹣),S 2(﹣1,3+),②当DQ 为对角线时,可得S 3(﹣1,8), ③当DR 为对角线时,可得S 4(5,3)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S 坐标为(﹣1,3﹣)或(﹣1,3+)或(﹣1,8)或(5,3).264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过点B作BC的垂线,交对称轴于点E.(1)求证:点E与点D关于x轴对称;(2)点P为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AE的面积最大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M,在y轴上找一点N,使得OM+MN+NP最小,求此时点M的坐标及OM+MN+NP的最小值;(3)如图2,平移抛物线,使抛物线的顶点D在射线AD上移动,点D平移后的对应点为D′,点A的对应点A′,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将△FBC沿BC翻折,使点F落在点F′处,在平面内找一点G,若以F′、G、D′、A′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求平移的距离.(1)证明:如图1中,令y=0,得到x2﹣x﹣3=0,解得x=﹣或3,∴A(﹣,0),B(3,0),令x=0,可得y=﹣3,∴C(0,﹣3),∵y=x2﹣x﹣3=(x﹣)2﹣4,∴顶点D(,﹣4),设对称轴与x轴交于F,则BF=2,∵△EFB∽△BOC,∴=,∴=,∴EF=4,∴E(,4),∴E、D关于x轴对称.(2)过点P作PQ∥y轴,交直线AE于点Q.∵yAE=x+2,∴设P(a,a2﹣a﹣3),Q(a,a+2),(0<a<3),264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x=-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如图2,点E(a,b)是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AC交于点D(m,n).点P是x轴上的一点,点Q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当a m+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并直接写出23EQ PQ PB++的最小值;(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结OD,将△AOD沿x轴翻折得到△AOM,再将△AOM沿射线CB 的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平移,记平移后的△AOM为△A O M''',同时抛物线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平移,点B的对应点为B'.△A B M'''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4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42341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ABC 的周长;(2)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与x 轴、抛物线交于点E 、F ,点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接PD 交线段BC 于点G ,当四边形PGEF 面积最大时,点Q 从点P 出发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x 轴上的点M 处,再沿射线DF 方向运动5个单位到点N 处,最后回到直线BC 上的点H 处停止,当点Q 的运动路径最短时,求点Q 的最短运动路径长及点H 的坐标;(3)如图2,将△AO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A 1OC 1的位置,点A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1、C 1,且点A 1落在线段AC 上,再将△A 1OC 1沿y 轴平移得△A 2O 1C 2,其中直线O 1C 2与x 轴交于点K ,点T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连接KT 、O 1T ,△O 1KT 能否成为以O 1K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T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4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 2-3x+4交x 轴于A 、D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例), 交y 轴于点C,顶点为点D,连接BC,作直线AC.(1)求点D 的坐标和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点P 为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 、PB,过P 作PE ⊥y 轴于点E,当△PBC 面积最大时,将△PEC 绕平面内一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111C E P .点P 、E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1P 、1E 、1C ,当点C 1C 落在线段AC 上时,连接PP 1,求A C C P PP 111122++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1C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111C E P 沿射线A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记平移后的△111C E P 为△222C E P 点1P 、1E 、1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2P、2E ,C 2,设平移时间为秒,当△CD P 2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26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0≠(++=2a c bx ax y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 AO=CO=4,BO=6,点D 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且点F 的纵坐标为-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CF 的解析式; (2)如图1,点P 是直线CF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点E 在直线CF 上,点E 的横坐标为3,当△PCF 的面积最大时,在y 轴有一动点M ,在x 轴有一动点N ,当PM+MN+NE 的值最小时,求出PM+MN+NE 的最小值.(3)如图2,点D 为线段BO 的中点,连接CD ,将CD O ∆绕着点D 顺时针旋转α度得到对应''C DO ∆()0180α︒<<︒.设直线'C D 和直线''C O 分别与直线BC 交于H 、G 两点,当三角形C ′HG 是等腰三角形264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bx x y ++-=2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5,0),与y 轴交于点C ,点D (1,8)是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和直线AD 的解析式;(2)点Q 是抛物线一象限内一动点,过点Q 作QN ∥AD 交BC 于N ,QG ⊥AB 交BC 与点M ,交AB 于点G (如图1),当QNM ∆的周长最大时,求QNM ∆周长的最大值;此时,在直线BC 上有两动点P 、H ,且PH=22(P 在H 的右边),K (2,0),当HK PQ -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直线AD 与y 轴交于点F ,点E 是点C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点P 是线段AE 上的一动点,将AFP ∆沿着FP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FP A '∆(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如图2),当FP A '∆与AED ∆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时,求AP 的长.(第26题1) (第26题2) (第26题备用图)264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 2﹣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交y 轴于点C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D ⊥AC ,垂足为D ,当线段PD 的长度最大时,点Q 从点P 出发,先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适当的路径运动到y 轴上的点M 处,再沿MC 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C 停止,当点Q 在整个运动中所用时间t 最少时,求点M 的坐标;(3)如图2,将△BOC 沿直线BC 平移,平移后B ,O ,C 三点的对应点分别是B ′,O ′,C ′,点S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若以A ,C ,O ′,S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S 的坐标.解:(1)当y=0时,﹣x 2﹣x ﹣2=0,解这个方程,得:x 1=﹣6,x 2=﹣1,∴点A (﹣6,0),B (﹣1,0),当x=0时,y=﹣2,∴C(0,﹣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a≠0),将点A(﹣6,0),C(0,﹣2)代入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3分)(2)如图1,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AC于点E,设P(a,﹣),则点E(a,﹣﹣2),∴PE=(﹣)﹣(﹣﹣2)=﹣﹣2a,∵AO=6,OC=2,∴AC===2,∵∠PDE=∠AOC=90°,∠PED=∠ACO,∴△PDE∽△AOC,∴=,∴PD=PE==﹣﹣,对称轴是:a=﹣3,∵﹣,∴当a=﹣3时,PD的长度最大,此时点P的坐标为(﹣3,2),如图1所示,在x轴上取点F(1,0),连接CF并延长,∴CF===3,∴sin∠OCF==,点M是y轴上一点,过点M作MH⊥CF于点H,由△CHM∽△COF,可知:=,∵t==PM+MH,如图2,当P、M、H在同一直线上时,t的值最小,此时,过P作PK⊥y轴于K,由△PKM∽△COF,可知:=2,∴KM=,∴M(0,),(7分)(3)如图3,当四边形ACSO'是菱形时,过S作SG⊥y轴于G,延长O'C'交x轴于H,∵四边形ACSO'是菱形,∴AO'=AC=SC,AO'∥SC,∴∠AMC=∠BCS,∴∠AO'H+∠MC'O'=∠BCO+∠OCS,∵∠MC'O'=∠BCO,∴∠AO'H=∠OCS,∵∠AHO'=∠CGS,∴△O'AH≌△CSG,∴AH=SG,O'H=CG,Rt△OCB中,sin∠OCB==,∴sin∠BC'H==,设BH=x,则BC'=3x,∴C'H=2x,∴AH=SG=5﹣x,∵O'C'=OC=2,∴C'H=OG=2x,由勾股定理得:AC2=O'A2,∴AO2+OC2=O'H2+AH2,∴=(5﹣x)2+(2+2x)2,解得:x=,当x=时,SG=5﹣x=,OG=2x=,当x=<0时,不符合题意,舍去,SG=5﹣x=,OG=2x=,此时S的坐标为:或;②如图4,过S作SH⊥AO于H,延长O'B'到y轴交于G,∵SE∥CF,EC∥SF,∴四边形SECF是平行四边形,∴∠ESF=∠ECF,∵四边形ASO'C是菱形,∴∠ASO'=∠ACO',∴∠ASH=∠O'CG ,同理得:△ASH ≌△O'CG ,∴AH=O'G ,SH=CG ,sin ∠GCB'==,设GB'=x ,则CB'=3x ,CG=2x , ∴O'G=1+x ,由勾股定理得:AC 2=O'C 2,∴62+(2)2=(2x )2+(x+1)2 解得:x=, 当x=时,SH=CG=2x=,OH=6﹣AH=6﹣O'G=5﹣x=, 当x=<0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此时,点S 的坐标为:(,);③如图5,AC 为对角线时,同理可得S (,) ④如图6,过S 作SE ⊥x 轴于E ,延长B'O'交y 轴于H ,延长O'C'交x 轴于G , 设GB'=x ,则CB'=3x ,CG=2x ,∴O'G=O'H=1+x ,∵∠HO'D=∠O'DA=∠EAS ,易得△SEA ≌△CHO',同理可得S (,); ⑤如图7,过S 作SH ⊥x 轴于H ,过O'作O'E ⊥SH 于E ,延长C'O'交x 轴于G ,设OG=x ,则BG=1+x ,∵O'B'∥BG , ∴, ∴,∴C'G=2(1+x ),∴O'G=C'G ﹣C'O'=2x , ∴AG=1+x ,同理得:62+(2)2=(1+x )2+(2x )2, 解得:x 1=,x 2=(舍),可得S;综上所述,S的坐标为:或或(,)或(,)或(,).(12分)。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最新整理)

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最新整理)

第1页(共44页)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

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4分)(2018•重庆)2的相反数是( )A .﹣2B .﹣C .D .212122.(4分)(2018•重庆)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直角三角形B .四边形C .平行四边形D .矩形3.(4分)(2018•重庆)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 )A .企业男员工B .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C .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D .企业新进员工4.(4分)(2018•重庆)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第2页(共44页)A .12B .14C .16D .185.(4分)(2018•重庆)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cm ,6cm 和9cm ,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2.5cm ,则它的最长边为( )A .3cmB .4cmC .4.5cmD .5cm6.(4分)(2018•重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7.(4分)(2018•重庆)估计(2﹣)•的值应在( )302416A .1和2之间B .2和3之间C .3和4之间D .4和5之间8.(4分)(2018•重庆)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2的是( )A .x=3,y=3B .x=﹣4,y=﹣2C .x=2,y=4D .x=4,y=29.(4分)(2018•重庆)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PD 与⊙O 相切于点D ,过点B 作PD 的垂线交PD 的延长线于点C ,若⊙O 的半径为4,BC=6,则PA 的长为( )第3页(共44页)A .4B .2C .3D .2.5310.(4分)(2018•重庆)如图,旗杆及升旗台的剖面和教学楼的剖面在同一平面上,旗杆与地面垂直,在教学楼底部E 点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AED=58°,升旗台底部到教学楼底部的距离DE=7米,升旗台坡面CD 的坡度i=1:0.75,坡长CD=2米,若旗杆底部到坡面CD 的水平距离BC=1米,则旗杆AB 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sin58°≈0.85,cos58°≈0.53,tan58°≈1.6)A .12.6米B .13.1米C .14.7米D .16.3米11.(4分)(2018•重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在反比例函数y=(k >0,x >0)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 ∥x k x 轴.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则k 的值为( )452第4页(共44页)A .B .C .4D .55415412.(4分)(2018•重庆)若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四{x ‒12<1+x 35x ‒2≥x +a个整数解,且使关于y 的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y +a y ‒1+2a 1‒y整数a 的和为( )A .﹣3B .﹣2C .1D .2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的横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中考材料阅读题分类讲练(含答案)类型1 代数型新定义问题例1【2017·重庆A 】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 =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1)计算:F(243),F(617);(2)若s ,t 都是“相异数”,其中s =100x +32,t =150+y(1≤x≤9,1≤y≤9,x ,y 都是正整数),规定:k =F ()s F ()t .当F(s)+F(t)=18时,求k 的最大值.针对训练1.对于一个两位正整数xy(0≤y≤x≤9,且x 、y 为正整数),我们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和叫做t 的“平方和数”,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差叫做t 的“平方差数”.例如:对数62来说,62+22=40,62-22=32,所以40和32就分别是62的“平方和数”与“平方差数”.(1)75的“平方和数”是________,5可以是________的“平方差数”;若一个数的“平方和数”为10,它的“平方差数”为8,则这个数是________.(2)求证:当x≤9,y≤8时,t 的2倍减去t 的“平方差数”再减去99所得结果也是另一个数的“平方差数”.(3)将数t 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得到数t′,若t 与t 的“平方和数”之和等于t′与t′的“平方差数”之和,求t.2.将一个三位正整数n 各数位上的数字重新排列后(含n 本身).得到新三位数abc(a <c),在所有重新排列中,当||a +c -2b 最小时,我们称abc 是n 的“调和优选数”,并规定F(n)=b 2-ac.例如215可以重新排列为125、152、215,因为||1+5-2×2=2,||1+2-2×5=7,||2+5-2×1=5,且2<5<7,所以125是215的“调和优选数”,F(215)=22-1×5=-1.(1)F(236)=________;(2)如果在正整数n 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中,有一个数是另外两个数的平均数,求证:F(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3)设三位自然数t =100x +60+y(1≤x≤9,1≤y≤9,x ,y 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得到数t′.若t -t′=693,那么我们称t 为“和顺数”.求所有“和顺数”中F(t)的最大值.3.进制也就是进位制,是人们规定的一种进位方法.对于任何一种进制——X 进制,就表示某一位置上的数运算时是逢X 进一位.十进制是逢十进一,十六进制是逢十六进一,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以此类推,X 进制就是逢X 进一.为与十进制进行区分,我们常把用X 进制表示的数a 写成(a)X .类比于十进制,我们可以知道:X 进制表示的数(1111)X 中,右起第一位上的1表示1×X 0,第二位上的1表示1×X 1,第三位上的1表示1×X 2,第四位上的1表示1×X 3.故(1111)X =1×X 3+1×X 2+1×X 1+1×X 0,即:(1111)X 转化为十进制表示的数为X 3+X 2+X 1+X 0.如:(1111)2=1×23+1×22+1×21+1×20=15,(1111)5=1×53+1×52+1×51+1×50=156.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把下列进制表示的数转化为十进制表示的数:(101011)2=________;(302)4=________;(257)7=________(2)若一个五进制三位数(a4b)5与八进制三位数(ba4)8之和能被13整除(1≤a≤5,1≤b≤5,且a 、b 均为整数),求a 的值;(3)若一个六进制数与一个八进制数之和为666,则称这两个数互为“如意数”,试判断(mm1)6与(nn5)8是否互为“如意数”?若是,求出这两个数;若不是,说明理由.4.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 =p×q(p ,q 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pq.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3 4.(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的“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类型2函数型新定义问题例2 已知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t 可以分解成t =ac +b 2的形式(其中a≤c ,a ,b ,c 均为正整数),在t 的所有表示结果中,当bc -ba 取得最小值时,称“ac +b 2”是t 的“等比中项分解”,此时规定:P(t)=b +c 2(a +b ),例如:7=1×6+12=2×3+12=1×3+22,1×6-1×1>2×3-2×1>1×3-1×2,所以2×3+12是7的“等比中项分解”,P(7)=23. (1)若一个正整数q =m 2+n 2,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称q 为“伪完全平方数”,证明:对任意一个“伪完全平方数”q 都有Ρ(q)=12. (2)若一个两位数s =10x +y(1≤y≤x≤5,且x ,y 均为自然数),交换原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得到的新数的两倍再加上原数的14倍,结果被8除余4,称这样的数s 为“幸福数”,求所有“幸福数”的P(s)的最大值.针对训练1.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以下关于倍根方程的说法:①方程x 2-x -2=0是倍根方程;②若(x -2)(mx +n)=0是倍根方程,则4m 2+5mn +n 2=0;③若点(p ,q)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则关于x 的方程px 2+3x +q =0是倍根方程.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2. 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下列问题:材料:因式分解:(x +y)2+2(x +y)+1.解:将“x +y”看成整体,令x +y =A ,则原式=A 2+2A +1=(A +1)2.再将“A”还原,得原式=(x +y +1)2.上述解题中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因式分解:1+2(x -y)+(x -y)2=________;(2)因式分解:(a +b)(a +b -4)+4=________;(3)证明:若n 为正整数,则式子(n +1)(n +2)(n 2+3n)+1的值一定是某一个整数的平方.3. 若三个非零实数x ,y ,z 满足:只要其中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另外两个数的倒数的和,则称这三个实数x ,y ,z 构成“和谐三数组”.(1)实数1,2,3可以构成“和谐三数组”吗?请说明理由;(2)若M(t ,y 1),N(t +1,y 2),R(t +3,y 3)三点均在函数y =k x(k 为常数,k≠0)的图象上,且这三点的纵坐标y 1,y 2,y 3构成“和谐三数组”,求实数t 的值;(3)若直线y =2bx +2c(bc≠0)与x 轴交于点A(x 1,0),与抛物线y =ax 2+3bx +3c(a≠0)交于B(x 2,y 2),C(x 3,y 3)两点.①求证:A ,B ,C 三点的横坐标x 1,x 2,x 3构成“和谐三数组”;②若a >2b >3c ,x 2=1,求点P(c a ,b a)与原点O 的距离OP 的取值范围.4.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a 2+b 2(a ,b 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因为5=22+12.再如,M =x 2+2xy +2y 2=(x +y)2+y 2(x ,y 是整数),所以M 也是“完美数”.(1)请你再写一个小于10的“完美数”,并判断29是否为“完美数”.(2)已知S=x2+4y2+4x-12y+k(x,y是整数,k是常数),要使S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值,并说明理由.(3)如果数m,n都是“完美数”,试说明mn也是“完美数”.5. 若将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称为“3倍点”P,取任意的一个“3倍点”P,到点P距离为1的点所对应的数分别记为a,b.定义:若数K=a2+b2-ab,则称数K为“尼尔数”.例如:若P所表示的数为3,则a=2,b=4,那么K=22+42-2×4=12;若P所表示的数为12,则a=11,b=13,那么K=132+112-13×11=147,所以12,147是“尼尔数”.(1)请直接判断6和39是不是“尼尔数”,并且证明所有“尼尔数”一定被9除余3;(2)已知两个“尼尔数”的差是189,求这两个“尼尔数”.类型3整除问题例3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数的乘积最大,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在最佳分解时:F(n)=pq.例如6可以分解成1+5或2+4或3+3,因为1×5<2×4<3×3,所以3+3是6的最佳分解,所以F(6)=3×3=9.(1)求F(11)的值;(2)一个正整数,由N个数字组成,若从左向右它的第一位数能被1整除,它的前两位数被2除余1,前三位数被3除余2,前四位数被4除余3,…,一直到前N位数被N除余(N-1),我们称这样的数为“多余数”.如:236的第一位数“2”能被1整除,前两位数“23”被2除余1,“236”被3除余2,则236是一个“多余数”.若把一个小于200的三位“多余数”记为t,它的各位数字之和再加1为一个完全平方数,请求出所有“多余数”中F(t)的最大值.针对训练1. 一个正整数,由N个数字组成,若从左向右它的第一位数可以被1整除,它的前两位数可以被2整除,前三位数可以被3整除,…,一直到前N位数可以被N整除,则这样的数叫做“精巧数”.如:123的第一位数“1”可以被1整除,前两位数“12”可以被2整除,“123”可以被3整除,则123是一个“精巧数”.(1)若四位数123k是一个“精巧数”,求k的值;(2)若一个三位“精巧数”2ab各位数字之和为一个完全平方数,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位“精巧数”.2. 人和人之间讲友情,有趣的是,数与数之间也有相类似的关系.若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所有真因数(即除了自身以外的正因数)之和相等,我们称这两个数为“亲和数”.例如:18的正因数有1、2、3、6、9、18,它的真因数之和为1+2+3+6+9=21;51的正因数有1、3、17、51,它的真因数之和为1+3+17=21,所以称18和51为“亲和数”.数还可以与动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我们称一个两头(首位与末位)都是1的数为“两头蛇数”.例如:121、1351等.(1)8的真因数之和为________;求证:一个四位的“两头蛇数”与它去掉两头后得到的两位数的3倍的差,能被7整除;(2)一个百位上的数为4的五位“两头蛇数”能被16的“亲和数”整除,若这个五位“两头蛇数”的千位上的数字小于十位上的数字,求满足条件的五位“两头蛇数”.3. 材料1:将分式x 2-x +3x +1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x 2-x +3x +1=x (x +1)-2(x +1)+5x +1=x (x +1)x +1-2(x +1)x +1+5x +1=x -2+5x +1, 这样,分式x 2-x +3x +1就拆分成一个整式x -2与一个分式5x +1的和的形式. 材料2: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个位与百位相同的三位整数100x +10y +x ,且1≤x≤4,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解:∵101x +10y 11=99x +11y +2x -y 11=9x +y +2x -y 11, 又∵1≤x≤4,0≤y≤9,∴-7≤2x -y≤8,还要使2x -y 11为整数, ∴2x -y =0.(1)将分式x 2+6x -3x -1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整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整数x 使分式2x 2+5x -20x -3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 =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一个六位整数20xy17能被33整除,求满足条件的x ,y 的值.4. 在任意n(n>1且n 为整数)位正整数K 的首位后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 的“顺数”,在K 的末位前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 的“逆数”.若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能被17整除,称K 是“最佳拍档数”.比如1324的“顺数”为16324,1324的“逆数”为13264,1324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为16324-13264=3060,3060÷17=180,所以1324是“最佳拍档数”.(1)请根据以上方法判断31568________(填“是”或“不是”)“最佳拍档数”;若一个首位是5的四位“最佳拍档数”N,其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8,且百位数字不小于十位数字,求所有符合条件的N的值;(2)证明:任意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正整数K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一定能被30整除.5. 若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ab=n,即a=bn.例如:若整数a 能被整数7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a=7n.(1)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减去个位数的两倍,若所得之差能被7整除,则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7整除.例如:将数字1078分解为8和107,107-8×2=91,因为91能被7整除,所以1078能被7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2)若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加上个位数的k(k 为正整数,1≤k≤5)倍,所得之和能被13整除,求当k为何值时使得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参考答案例1. 解:(1)F(243)=(423+342+234)÷111=9,F(617)=(167+716+671)÷111=14.(2)∵s,t都是“相异数”,∴F (s )=(302+10x +230+x +100x +23)÷111=x +5,F (t )=(510+y +100y +51+105+10y )÷111=y +6,∵F (s )+F (t )=18,∴x +5+y +6=x +y +11=18,∴x +y =7,∵1≤x ≤9,1≤y ≤9,x ,y 都是正整数,∴⎩⎪⎨⎪⎧x =1,y =6或⎩⎪⎨⎪⎧x =2,y =5或⎩⎪⎨⎪⎧x =3,y =4或⎩⎪⎨⎪⎧x =4,y =3或⎩⎪⎨⎪⎧x =5,y =2或⎩⎪⎨⎪⎧x =6,y =1.(2)∵s 是“相异数”,∴x ≠2,x ≠3,∵t 是“相异数”,∴y ≠1,y ≠5,∴⎩⎪⎨⎪⎧x =1,y =6或⎩⎪⎨⎪⎧x =4,y =3或⎩⎪⎨⎪⎧x =5,y =2. ∴⎩⎨⎧F ()s =6,F ()t =12或⎩⎨⎧F ()s =9,F ()t =9或⎩⎨⎧F ()s =10,F ()t =8.∴k =F ()s F ()t =12或k =F ()s F ()t =1或k =F ()s F ()t =54, ∴k 的最大值为54. 针对训练1解:(1)74;32;31(2)证明:令t =10x +y ,2(10x +y )-(x 2-y 2)-99=20x +2y -x 2+y 2-99=(y 2+2y +1)-(x 2-20x +100)=(y +1)2-(x -10)2,∴t 的2倍减去t 的“平方差数”再减去99所得结果是另一个数的“平方差”数.(3)令t =xy ,t ′=yx ,由题意知:10x +y +x 2+y 2=10y +x +y 2-x 2,所以9x -9y +2x 2=0,9(x -y )+2x 2=0,∵x -y ≥0,2x 2≥0,∴x =y =0.故t =0.2. 解:(1)F (236)=-3(2)证明:设这个正整数n 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为:x ,x +y 2,y . ∵|a +c -2b |最小时,我们称abc 是n 的“调和优选数”,∴F (n )=b 2-ac =⎝⎛⎭⎫x +y 22-xy =x 2+y 24-xy 2=⎝⎛⎭⎫x -y 22; ∴F (n )为一个完全平方数;(3)t =100x +60+y ,t ′=100y +60+x ,∵t -t ′=99x -99y =693,∴99(x -y )=693,x -y =7,x =y +7,∴1≤x ≤9,1≤y ≤9,∴1≤y +7≤9,∴1≤y ≤2,∴⎩⎪⎨⎪⎧y =1,x =8或⎩⎪⎨⎪⎧y =2,x =9,∴t =861或t =962,当t =861时,可以重新排列为168,186,618.∵|1+8-2×6|=3,|1+6-2×8|=9,|6+8-2×1|=12,∴168为861的“调和优选数”, ∴F (861)=6×6-1×8=28;当t =962时,可以重新排列为269,296,629,∵|2+9-2×6|=1,|2+6-2×9|=10,|6+9-2×2|=11,∴269为962的“调和优选数”,∴F (962)=6×6-2×9=18.∴所有“和顺数”中F (t )的最大值为28.3. 解:(1)43;50;140(2)b +4×51+a ×52+4+a ×8+b ×82=33a +65b +24=13(2a +5b +1)+7a +11,∴13整除7a +11,而1≤a ≤5,1≤b ≤5,∴18≤7a +11≤46,∴7a +11=26或39.解得a =157(舍去)或4,∴a =4.(3)(mm 1)6+(nn 5)8=1+6m +36m +5+8n +64n=6+42m +72n .若互为“如意数”,则6+42m +72n =666,∴7m +12n =110,此时m 必为偶数,经检验,当m =2,n =8时,7m +12n =110,∴这两个数为85和581.4. (1)证明: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 ,设m =a 2(a 为正整数),∵|a -a |=0,∴a ×a 是m 的最佳分解,∴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 ,总有F (m )=a a=1. (2)设交换t 的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 ′,则t ′=10y +x ,∵t 是“吉祥数”, ∴t ′-t =(10y +x )-(10x +y )=9(y -x )=36,∴y =x +4,∵1≤x ≤y ≤9,x ,y 为自然数,∴满足“吉祥数”的有15,26,37,48,59.(3)F (15)=35,F (26)=213,F (37)=137,F (48)=68=34,F (59)=159.∵34>35>213>137>159,∴所有“吉祥数”中,F (t )的最大值是34.类型二例2解:(1)证明:∵a ≤c ,a ,b ,c 为正整数,∴bc -ba =b (c -a )≥0.又q =m 2+n 2=m ·m +n 2,令n =b ,m =a =c ,则此时bc -ba 最小为0,故m ·m +n 2是q 的“等比中项分解”,∴P (q )=n +m 2(m +n )=12.(2)由题意,得2(10y +x )+14(10x +y )=8k +4(k 为整数),即:142x +34y =8k +4.∴8(18x +4y )+2y -2x -4=8k ,∴2(y -x -2)是8的倍数,∴y -x -2是4的倍数.又∵1≤y ≤x ≤5且x ,y 均为自然数,∴-6≤y -x -2≤-2,∴y -x -2=-4,∴x =y +2,∴s =31,42,53.∵bc -ba =b (c -a ),且a ,b ,c 为正整数,a ≤c ,∴当b 越小,c -a 的差越小,b (c -a )越小.∴当s =31时,31=5×6+12,则P (31)=1+62×(5+1)=712;当s =42时,42=2×3+62,则P (42)=6+32×(6+2)=916; 当s =53时,53=7×7+22或53=2×2+72,则P (53)=12.∵916>712>12,∴P (s )max =916. 针对训练1.②③2. 解:(1)1+2(x -y )+(x -y )2=(x -y +1)2;(2)令A =a +b ,则原式变为A (A -4)+4=A 2-4A +4=(A -2)2,故(a +b )(a +b -4)+4=(a +b -2)2;(3)证明:(n +1)(n +2)(n 2+3n )+1=(n 2+3n )[(n +1)(n +2)]+1=(n 2+3n )(n 2+3n +2)+1=(n 2+3n )2+2(n 2+3n )+1=(n 2+3n +1)2,∵n 为正整数,∴n 2+3n +1也为正整数,∴代数式(n +1)(n +2)(n 2+3n )+1的值一定是某一个整数的平方.3. 解:(1)∵1,2,3的倒数分别为1,12,13,且1>12>13. ∵12+13≠1,∴1,2,3不可以构成“和谐三数组”.(2)M (t ,k t ),N (t +1,k t +1),R (t +3,k t +3),且k t ,k t +1,k t +3构成“和谐三数组”. ①若t k =t +1k +t +3k,得2t +4=t ,得t =-4; ②若t +1k =t k +t +3k,得2t +3=t +1,得t =-2;③若t +3k =t k +t +1k,得2t +1=t +3,得t =2. 综上,t 的值为-4或-2或2.(3)①证明:∵a ,b ,c 均不为0,∴x 1,x 2,x 3都不为0,令y =2bx +2c =0,则x 1=-c b, 联立⎩⎪⎨⎪⎧y =2bx +2c ,y =ax 2+3bx +3c ,整理得:ax 2+bx +c =0. ∵x 2+x 3=-b a ,x 2·x 3=c a, ∴1x 2+1x 3=x 2+x 3x 2·x 3=-b a ·a c =-b c =1x 1, ∴A ,B ,C 三点的横坐标x 1,x 2,x 3构成“和谐三数组”.②∵x 2=1,∴a +b +c =0,∴c =-a -b .∵a >2b >3c ,∴a >2b >3(-a -b ),且a >0,整理得⎩⎪⎨⎪⎧a >2b ,5b >-3a , ∴-35<b a <12且b a ≠0.∵P (c a ,b a), ∴OP 2=(c a )2+(b a )2=(-a -b a )2+(b a )2=2(b a +12)2+12, 令m =b a ,则-35<m <12且m ≠0,则OP 2=2(m +12)2+12,∵2>0, ∴当-35<m <-12时,OP 2随m 的增大而减小,当m =-35时,OP 2有最大值1325,当m =-12时,OP 2有最小值12; 当-12<m <12且m ≠0时,OP 2随m 的增大而增大,当m =-12时,OP 2有最小值12,当m =12时,OP 2有最大值52, ∴12≤OP 2<52且OP 2≠1,∴22≤OP<102且OP≠1.4. 解:(1)(答案不唯一)0,1,2,4,8,9均可.因为29=52+22,所以29是“完美数”;(2)当k =13时,S =x 2+4y 2+4x -12y +13=x 2+4x +4+4y 2-12y +9=(x +2)2+(2y -3)2,∵x ,y 是整数,∴x +2,2y -3也是整数,∴S 是一个“完美数”.(3)∵m 与n 都是“完美数”,∴设m =a 2+b 2,n =c 2+d 2(a ,b ,c ,d 都是整数),则 mn =(a 2+b 2)(c 2+d 2)=a 2c 2+a 2d 2+b 2c 2+b 2d 2=a 2c 2+2abcd +b 2d 2+b 2c 2-2abcd +a 2d 2=(ac +bd )2+(bc -ad )2.∵a ,b ,c ,d 是整数,∴ac +bd 与bc -ad 都是整数,∴mn 也是“完美数”.5. 解:(1)6不是“尼尔数”;39是“尼尔数”;设a =3n +1,b =3n -1(其中n 为自然数),K =(3n +1)2+(3n -1)2-(3n +1)(3n -1)=2×9n 2+2×1-(9n 2-1)=9n 2+3,∴所有“尼尔数”一定被9除余3.(2)设这两个“尼尔数”分别为9m 2+3,9n 2+3,其中m ,n 为整数,则(9m 2+3)-(9n 2+3)=189,m 2-n 2=21. (m +n )(m -n )=1×21或3×7.∴⎩⎪⎨⎪⎧m +n =21,m -n =1或⎩⎪⎨⎪⎧m +n =7,m -n =3.解得⎩⎪⎨⎪⎧m =11,n =10或⎩⎪⎨⎪⎧m =5,n =2. 当m =11,n =10时,9m 2+3=9×112+3=1092,9n 2+3=9×102+3=903.当m =5,n =2时,9m 2+3=9×52+3=228,9n 2+3=9×22+3=39.答:这两个“尼尔数”分别是1092和903或228和39.类型3.整除问题例3. 解:(1)11=1+10=2+9=3+8=4+7=5+6,且1×10<2×9<3×8<4×7<5×6,所以F (11)=5×6=30.(2)设此数为1bc ,由题可得10+b =2m +1①,由①得:10+b 为奇数,所以b 为奇数;100+10b +c =3n +2②,由②得:1+b +c +1是3的倍数;1+b +c +1=k 2③.(其中m ,n ,k 为整数)又因为1≤b ≤9,1≤c ≤9,所以4≤1+b +c +1≤20,所以1+b +c +1只能等于9,即b +c =7.所以当b =1时,c =6,此数为116.当b =3时,c =4,此数为134;当b =5时,c =2,此数为152;当b =7时,c =0,此数为170;当b =9时,舍去;所以F (t )max =F (170)=85×85=7225.针对训练1. 解:(1)∵四位数123k 是一个“精巧数”,∴1230+k 是4的倍数;即1230+k =4n ,当n =308时,k =2;当n =309时,k =6,∴k =2或6;(2)∵2ab 是“精巧数”,∴a 为偶数,且2+a +b 是3的倍数,∵a <10,b <10,∴2+a +b <22,∵各位数字之和为一个完全平方数,∴2+a +b =32=9,∴当a =0时,b =7;当a =2时,b =5;当a =4时,b =3;当a =6时,b =1, ∴所有满足条件的三位“精巧数”有:207,225,243,261.2. 解:(1)证明:设这个四位“两头蛇数”为1ab 1,由题意,得1ab 1-3ab =1001+100a +10b -30a -3b =1001+70a +7b=7(143+10a +b ).∵a 、b 为整数,∴143+10a +b 为整数,∴一个四位的“两头蛇数”与它去掉两头后得到的两位数的3倍能被7整除.(2)∵16的真因数有:1,2,4,8,∴1+2+4+8=15.∵15=1+3+11,∴16的“亲和数”为33.设这个五位“两头蛇数”为1x 4y 1,由题意,得1x 4y 133为整数, ∴315+30x +10x +10y +633为整数,故10x +10y +6=66, ∴x +y =6.∵0≤x ≤9,0≤y ≤9,且x ,y 为整数,x <y ,∴⎩⎪⎨⎪⎧x =0,y =6或⎩⎪⎨⎪⎧x =1,y =5或⎩⎪⎨⎪⎧x =2,y =4, ∴这个五位“两头蛇数”为:10461或11451或12441.3. 解:(3)20xy 1733=200017+100xy 33=6061+3xy +xy +433, 故xy +4为33的倍数,因为10≤xy ≤99,所以14≤xy +4≤103,即xy +4=33,66,99,所以xy =29,62,95,即⎩⎪⎨⎪⎧x =2,y =9或⎩⎪⎨⎪⎧x =6,y =2或⎩⎪⎨⎪⎧x =9,y =5.4. 解:(1)是;设N =5xy (8-y ),其中0≤y ≤x ≤9,y ≤8,x ,y 为整数,则N 的“顺数”为:56xy (8-y ),N 的“逆数”为:5xy 6(8-y ),由题意,得56xy (8-y )-5xy 6(8-y )17为整数, ∴7+x -5y 17为整数,∵0≤y ≤x ≤9,y ≤8,, ∴-33≤7+x -5y ≤16,∴7+x -5y =-17或0,解得⎩⎪⎨⎪⎧x =6,y =6或⎩⎪⎨⎪⎧x =3,y =2或⎩⎪⎨⎪⎧x =8,y =3.∴N 的值为5835,5326,5662. (2)证明:设正整数K =xAy ,其中A 为m 位正整数,m ≥1,1≤x ≤9,0≤y ≤9,x ,y 为整数,则K 的“顺数”为:x 6Ay =10m +2x +6×10m +1+10A +y ,K 的“逆数”为:xA 6y =10m +2x +100A +60+y ,x 6Ay -xA 6y =60(10m -1)-90A ,∴x 6Ay -xA 6y 能被30整除,即结论成立.5. 解:(1)证明:设某三位数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x 、y 、z ,则原三位数为:100x +10y +z ,根据题意,存在整数n ,使得10x +y -2z =7n ,∴10x +y =2z +7n ,∴100x +10y +z =10(10x +y )+z =10(2z +7n )+z =21z +70n ,∴100x +10y +z 7=21z +70n 7=3z +10n , ∵z 、n 都为整数,∴(3z +10n )为整数,∴原数能被7整除.(2)设将一个多位自然数按题意分解后得到的个位数是B ,个位之前的数是A ,则原数为(10A +B ).根据题意,存在整数m ,使得A =13m -kB ,∴10A +B =10(13m -kB )+B =130m +(1-10k )B =130m -13kB +(1+3k )B ,∴10A +B 13=130m -13kB +(1+3k )B 13=10m -kB +1+3k 13B , ∵k 为正整数,1≤k ≤5,∴k =1或2或3或4或5,∵1+3×113=413,1+3×213=713,1+3×313=1013,1+3×413=1,1+3×513=1613.又∵m ,B 为整数, ∴当k =4时,10m -kB +1+3k 13B 为整数, 此时原多位自然数能被13整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