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3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3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31.如图1,在Rt△ABC中,∠B=90°,BC=2AB=8,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连接DE,将△ED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1)问题发现:①当α=0°时,= ;②当α=180°时,= .(2)拓展探究:试判断:当0°≤α<360°时,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EDC旋转至A,D,E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2.在△ABC中,AB=AC,∠A=60°,点D是线段BC的中点,∠EDF=120°,DE与线段AB相交于点E.DF 与线段AC(或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如图1,若DF⊥AC,垂足为F,AB=4,求BE的长;(2)如图2,将(1)中的∠EDF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F仍与线段AC相交于点F.求证:BE+CF=AB;(3)如图3,将(2)中的∠EDF继续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DF与线段A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作DN⊥AC于点N,若DN⊥AC于点N,若DN=FN,求证:BE+CF=(BE﹣CF).3.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EAC=90°,点M为射线AE上任意一点(不与A重合),连接CM,将线段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N,直线NB分别交直线CM、射线AE于点F、D.(1)直接写出∠NDE的度数;(2)如图2、图3,当∠EAC为锐角或钝角时,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选取其中一种情况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4,若∠EAC=15°,∠ACM=60°,直线CM与AB交于G,BD=,其他条件不变,求线段AM的长.4.已知直线m∥n,点C是直线m上一点,点D是直线n上一点,CD与直线m、n不垂直,点P为线段CD的中点.(1)操作发现:直线l⊥m,l⊥n,垂足分别为A、B,当点A与点C重合时(如图①所示),连接PB,请直接写出线段PA与PB的数量关系:.(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情况下,把直线l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试问(1)中的PA与PB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延伸探究:在图②的情况下,把直线l绕点A旋转,使得∠APB=90°(如图③所示),若两平行线m、n之间的距离为2k.求证:PA•PB=k•AB.5.【问题提出】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至△ACF连接EF;试证明:AB=DB+AF。

2018重庆中考几何专题1学生版.docx

2018重庆中考几何专题1学生版.docx

25.在AABC中,以AB为斜边,作直角AABD,使点D落在AABC内,ZADB=90°.H A图1 图2 图3(1) 如图1,若AB=AC, ZBAD=30°, AD二6馅,点P、M分别为BC、AB边的中点,连接PM,求线段PM的长;(2) 如图2,若AB=AC,把A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ACE,连接ED 并延长交BC于点P,求证:BP=CP且ZADE=75°.25.在厶ABC屮,AB=AC,点D,点E在边BC上不同的两点,(1)如图1,若ZBAC=90°, CDf/耳求BC 的 2;(2)如图2,若ZBAC=90°, ZEAD=45°,求证:DCr/^BE;25. (1)如图1,若点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的屮点,点E、F分别在AB、AC 边上,且ZEDF二90。

,连接AD、EF,当BO5典,FO2时,求EF的长度;(2)如图2,若点D为等边三角形ABC边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AB、AC边上,且ZEDF=90°; M 为EF 的中点,连接CM,当DF//AB 时,证明:3ED二2MC;图225.在Z\ABC中,AB二AC,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以CF为边,作菱形CDEF,使菱形CDEF 与点A在BC的同侧,连结BE,点G是BE的中点,连结AG、DG.(1)如图①,当ZBAOZDCF二90°时,已知AC二3血,CD二2,求AG的氏度;(2)如图②,当ZBAC二ZDCF二60°时,AG与DG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明;25.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连接AC, AD=2CD,点E在AD边上.(1)如图1,若ZECD=30° , CE二4,求Z\AEC 的面积;・(2)如图2,延长BA至点F使得AF二2CD,连接FE并延长交CD于点G,过点D作DH丄EGEDGC25.己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连接BD,点E为菱形ABCD外任一点.图1 图2 图3(1)如图(1),若ZA二45° , AB=V6,点E为过点B作AD边的垂线与CD边的延长线的交点,BE, AD交于点F, •求DE的长.(2)如图(2),若2ZAEB=180° - ZBED, ZABE二60°,求证:BOBE+DE已知在LABC中,乙4^0=45°,过:点C作CD丄A5干点D, ZACD=^BDE,过点占作恥丄交加干点E.⑴如图4若眈=3私=,求40的长;2⑵如图2,过点C作少丄干点化点G是巧C中点,求证:ZC^G=45°;己知在中,ZABC=45\过点C作CD丄40于点D, AACD=^BDE t过点尸作庞丄4万交DE千点E.⑴如图1,若BG=3,BE =求人C的长;(2如图2,过点c作铮丄a于点兀点G是召C中点,求证:FC = j2FG+DF;2•如国,P为正方形ABCDi^BC M-点.BG1AP于点&在朋的延£线上取点臥使AG= GE,连^BS, CE.(1)如国1,咅正方形的逍辰为㊇、P"•求0G的£度:(2)如因2・当P点为方C的中点时,求证:CE』BG :AN(3)如图3, ZCBE的平分线交直E干N点,连接DN,请直接写出河‘的値。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 试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 试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如下图做GH ⊥AB,连接EO 。

由于GOFE 四点共圆,所以∠GFH =∠OEG , 即△GHF ∽△OGE,可得EO GF =GO GH =COCD,又CO=EO ,所以CD=GF 得证。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APCDB D 2C 2 B 2 A 2D 1C 1B 1C B DA A 1 AFGCEBOD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BF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 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 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 A P CB P A D CB C B D A F PD E CB A APCB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最新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最新2018重庆中考数学25题几何证明

2017年12月04日月之恒的初中数学组卷一.解答题(共 小题).( 贵港)已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 在斜边 所在的直线上,以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中 ,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 ,若点 在线段 上,且 , ,则:线段 , ;猜想: , ,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如图 ,若点 在 的延长线上,在( )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 给出证明过程;( )若动点 满足 ,求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 保亭县模拟)如图 ,在 和 中, , , 与 交于 , 与 、 分别交于 、.( )试说明 ;( )如图 , 不动,将 从 的位置绕点 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角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当 时,在( )的条件下,求四边形 的面积..( 春 嘉兴期末)如图,菱形 中, ,有一度数为 的 绕点 旋转.( )如图 ,若 的两边 , 分别交 , 于点 , ,则线段 , 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 ,若 的两边 , 分别交 , 的延长线于点 , ,则线段 ,还有( )中的结论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营口)【问题探究】( )如图 ,锐角 中分别以 、 为边向外作等腰 和等腰 ,使 , , ,连接 , ,试猜想 与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 )如图 ,四边形 中, , , ,求 的长.( )如图 ,在( )的条件下,当 在线段 的左侧时,求 的长..( 菏泽)如图,已知 , 是直线 上的点, .( )如图 ,过点 作 ,并截取 ,连接 、 、 ,判断 的形状并证明;( )如图 , 是直线 上一点,且 ,直线 、 相交于点 , 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春 重庆校级期末)如图 , 中, 于点 , 于点 ,连接.( )若 , , ,求 的周长;( )如图 ,若 , , 的角平分线 交 于点 ,求证: ;( )如图 ,若 , ,将 沿着 翻折得到 ,连接 、 ,请猜想线段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于洪区一模)如图 ,在 中, 为锐角,点 为射线 上一点,连接 ,以 为一边且在 的右侧作正方形 .( )如果 , ,当点 在线段 上时(与点 不重合),如图 ,线段 、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 、 的数量关系为;当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如果 , 是锐角,点 在线段 上,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 (点 、 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绍兴)( )如图 ,正方形 中,点 , 分别在边 , 上, ,延长 到点 ,使 ,连结 , .求证: .(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 , ,点 , 在边 上,且 ,若 , ,求 的长..( 东营)( )如图( ),已知:在 中, , ,直线 经过点 , 直线 , 直线 ,垂足分别为点 、 .证明: .( )如图( ),将( )中的条件改为:在 中, , 、 、 三点都在直线 上,并且有 ,其中 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拓展与应用:如图( ), 、 是 、 、 三点所在直线 上的两动点( 、 、 三点互不重合),点 为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 和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 ,若 ,试判断 的形状..( 昭通)已知 为等边三角形,点 为直线 上的一动点(点 不与 、 重合),以 为边作菱形 ( 、 、 、 按逆时针排列),使 ,连接 .( )如图 ,当点 在边 上时,求证: ; ;( )如图 ,当点 在边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 、 、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 ,当点 在边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 、 、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常德)已知两个共一个顶点的等腰 , , ,连接 , 是 的中点,连接 、 .( )如图 ,当 与 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 ;( )如图 ,若 , ,求 , 的长;( )如图 ,当 时,求证: ..( 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 拼在一起(图 ). 不动,( )若将 绕点 逆时针旋转,连接 , 是 的中点,连接 、 (图 ),证明: .( )若将图 中的 向上平移, 不变,连接 , 是 的中点,连接 、 (图 ),判断并直接写出 、 的数量关系.( )在( )中,若 的大小改变(图 ),其他条件不变,则( )中的 、 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武汉模拟)已知 中, .( )如图 ,在 中,若 ,且 ,求证: ;( )如图 ,在 中,若 ,且 垂直平分 , , ,求 的长;( )如图 ,在 中,当 垂直平分 于 ,且 时,试探究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长春)感知:如图 ,点 在正方形 的边 上, 于点 , 于点 ,可知 .(不要求证明)拓展:如图 ,点 、 分别在 的边 、 上,点 、 在 内部的射线 上, 、 分别是 、 的外角.已知 , ,求证: .应用:如图 ,在等腰三角形 中, , > .点 在边 上, ,点 、 在线段 上, .若 的面积为 ,则 与 的面积之和为..( 昌平区模拟)( )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分别是边 、 上的点,且 .求证: ;( )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分别是边 、 上的点,且 ,(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如图,在四边形 中, , , 、 分别是边 、 延长线上的点,且 ,(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哈尔滨模拟)已知 是等腰三角形, , 为边 上任意一点, 于 , 于 ,且 , 分别在边 , 上.( )如图 ,当 是等边三角形时,证明: .( )如图 ,若 中, ,探究线段 , ,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如图 ,若 中, , , ,利用你对( ),( )两题的解题思路计算出线段 ( > )的长..( 绍兴)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特殊情况 探索结论当点 为 的中点时,如图 ,确定线段 与的 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填 > , < 或 ).( )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 与 的大小关系是: (填 > , < 或 ).理由如下:如图 ,过点 作 ,交 于点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 中,点 在直线 上,点 在直线 上,且 .若 的边长为 , ,求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 沈阳)已知, 为等边三角形,点 为直线 上一动点(点 不与 、 重合).以 为边作菱形 ,使 ,连接 .( )如图 ,当点 在边 上时,求证: ; 请直接判断结论 是否成立;( )如图 ,当点 在边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 是否成立?请写出 、 、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如图 ,当点 在边 的延长线上时,且点 、 分别在直线 的异侧,其他条件不变,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 、 、 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 梅州)如图 ,已知线段 的长为 ,点 是 上的动点( 不与 , 重合),分别以 、 为边向线段 的同一侧作正 和正 .( )当 与 的面积之和取最小值时, ;(直接写结果)( )连接 、 ,相交于点 ,设 ,那么 的大小是否会随点 的移动面变化?请说明理由;( )如图 ,若点 固定,将 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 ),此时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只需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 抚顺)如图 ,在 中, , , 为斜边 上的中线,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 ( < < ),得到 ,点 的对应点为点 ,点 的对应点为点 ,连接 、 .( )判断 与 的位置、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若连接 、 ,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 能形成哪些特殊四边形;( )如图 ,将 中 改成 时,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 为多少度时( )中的两个结论同时成立..( 安徽模拟)如图,在 中, , ,且 > , 于 , 于 , 于 .( )在图( )中, 是 边上的中点,计算 和 的长(用 , 表示),并判断 与 的关系.( )在图( )中, 是线段 上的任意一点, 与 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在图( )中, 是线段 延长线上的点,探究 、 与 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丹东)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 中,点 , , 分别为边 , , 的中点, 为直线 上一动点, 为等边三角形(点 的位置改变时, 也随之整体移动).( )如图 ,当点 在点 左侧时,请你判断 与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 是否在直线 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如图 ,当点 在 上时,其它条件不变,( )的结论中 与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 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若点 在点 右侧时,请你在图 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 )的结论中 与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 铁岭) 是等边三角形,点 是射线 上的一个动点(点 不与点 、 重合), 是以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 作 的平行线,分别交射线 、 于点 、 ,连接 .( )如图( )所示,当点 在线段 上时.求证: ;探究四边形 是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如图( )所示,当点 在 的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 )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 )在( )的情况下,当点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专题25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老师版)知识点+例题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专题25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老师版)知识点+例题

【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专题25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例1】(2022•崂山区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AB=4cm,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点P从点C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2cm/s;点Q从点A同时出发,沿AB方向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PQ,PQ分别与BD,CD相交于点E,F.设运动时间为t(s)(0<t<4).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F长为多少时,点F为线段PQ中点?(2)当t为何值时,点E在对角线BD中点上?(3)当PQ中点在∠DCP平分线上时,求t的值;(4)设四边形BCFE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分析】(1)可得出C点是BP的中点,从而求得t=2;(2)证明DEF≌△BEQ,从而得出DF=BQ=4﹣t,进而CF=CD﹣DF=t,证明△PCF∽△PBQ,从而得出,进而求得t;(3)作OG⊥BP于G,可根据OG=CG,进一步求得结果;(4)根据△PCF∽△PBQ,△DOF∽△BOG,分别列出比例式表示出CF,DF及EH,进一步求得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得,CP=2t,AQ=t,BQ=4﹣t,(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AB,∴=1,∴PC=BC=4,∴t==2s;(2)∵AB∥CD,∴∠QBE=∠EDF,∠BQE=∠DFE,△PCF∽△PBQ,∴,∵点E是BD的中点,∴BE=DE,∴△DEF≌△BEQ(AAS),∴DF=BQ=4﹣t,∴CF=CD﹣DF=t,∴t1=1,t2=0(舍去),(3)如图1,点O是PQ的中点,CO平分∠DCP,作OG⊥BP于G,同理得:OG=,PG=,∴CG=PC﹣PG=2t﹣(2+t)=t﹣2,∵∠COG=∠OCG==45°,∴OG=CG,∴,∴t=;(4)如图2,过点E作GH∥BC,交AB于G,交CD于H,∵CF∥EG∥AB,∴△PCF∽△PBQ,△DEF∽△BEG,∴,=,∴,=,∴DF=CD﹣CF=4﹣=,∴=,∴EH=,∴S=S△BCD﹣S△DEF=﹣=8﹣.【例2】(2022春•孟村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10(k≠0)经过点C(3,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D的坐标为(8,4),连接OD,交直线l于点M,连接OC,CD,AD.(1)填空:点A的坐标为(5,0),点M的坐标为(4,2);(2)求证:四边形OADC是菱形;(3)直线AP:y=﹣x+5与y轴交于点P.①连接MP,则MP的长为5;②已知点E在直线AP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F,使以O,A,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的坐标,又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OD的解析式,再联立两函数解析式,可求出交点M的坐标;(2)过点C作CQ⊥x轴于点Q,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OC=5,又点C,D的坐标可得出CD=5,CD ∥x轴,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CD=OA,进而可得出四边形OADC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OC=OA,即可证出四边形OADC是菱形;(3)①过点M作MN⊥y轴于点N,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P的坐标,结合点M。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经典(几何)试题(含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经典(几何)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经典题(几何)(二)几何试题1、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为正方形,设△AFC 的面积为S ,则 ( )A .S=2B .S=2.4C .S=4D .S 与BE 长度有关2、正方形ABCD 、正方形BEFG 和正方形RKPF 的位置如图4所示,点G 在线段DK 上,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4,则DEK △的面积为: (A)10 (B)12 (C)14 (D)163、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2EF BE =,则AFC S =△ 2cm .4、 如图,在△ABC 中, ο70=∠CAB . 在同一平面内, 将△ABC 绕点A 旋转到△//C AB 的位置, 使得AB CC ///, 则=∠/BAB ( )A. ο30 B. ο35 C. ο40 D. ο50 5、如图,1P 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1P 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12的半圆后得到图形2P ,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1的半径)得图形34,,,,n P P P L L ,记纸板n P 的面积为n S , 试计算求出2S = ;3S = ;并猜想得到1n n S S --= ()2n ≥。

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18AD BC PEF =∠=o ,,则PFE ∠的度数是 .(第16题)CFD BE A P (第6题)ADCEF GB 3题图 D ABRP F CGK图4E8题10题 12题7、如图,点G 是ABC △的重心,CG 的延长线交AB 于D ,5cm GA =,4cm GC =,3cm GB =,将ADG △绕点D 旋转180o得到BDE △,则DE = cm ,ABC △的面积= cm 2.8、如图,已知梯形ABCD ,AD BC ∥,4AD DC ==,8BC =,点N 在BC 上,2CN =,E 是AB 中点,在AC 上找一点M 使EM MN +的值最小,此时其最小值一定等于( ) A .6B .8C .4D .439、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示方法放置(直角顶点重合),则AOB DOC ∠+∠= o.10、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取一点E ,连接AE 、BE 、DE .过点A 作AE 的垂线交DE 于点P .若AE=AP =1,PB = 5 .下列结论:①△APD ≌△AEB ;②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 2 ;③EB ⊥ED ;④S △APD +S △APB =1+ 6 ;⑤S 正方形ABCD =4+ 6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③④⑤D .①③⑤11、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BCD =90°,AD ∥BC ,BC =CD ,E 为梯形内一点,且∠BEC =90°,将△BEC 绕C 点旋转90°使BC 与DC 重合,得到△DCF ,连EF 交CD 于M .已知BC =5,CF =3,则DM:MC 的值为 ( ) A.5:3 B.3:5 C.4:3 D.3:412、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2,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 ,AE 、DE ,△ADE 的面积为3,则BC 的长为 . 13、如图,四边形OABC 为菱形,点B 、C 在以点O 为为圆心的上,若OA = 3,∠1 = ∠2,则扇形OEF 的面积为_________.14、 如图,点P 是∠AOB 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C ∥OA 交OB 于点C.若∠AOB = 60o,OC = 4,则点P 到OA 的距离PD 等于__________. 15、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BC =,4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A .32 B .76 C .256D .2B AC D O P (第14题) AD B EC (第15题) ABE G CD(第7题)C D AO B30°45°A D EM(第11题(第13题)O A B C F 1 2 E E D(第20题)16、如图,⊙P 内含于⊙O ,⊙O 的弦AB 切⊙P 于点C ,且OP AB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9,则弦AB 的长为( )A .3B .4C .6D .917、如图,等腰△ABC 中,底边a BC =,︒=∠36A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D ,BCD ∠的平分线交BD 于E ,设215-=k ,则=DE ( )A .a k 2B .a k 3C .2k aD .3ka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D 、CD 、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四边形ABCD 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19、如图,把矩形纸条ABCD 沿EF 、GH 同时折叠,B 、C 两点恰好落在AD 边的P 点处,若∠FPH=90°,PF=8,PH=6,则矩形ABCD 的边BC 长为 . 20、.梯形ABCD 中AB ∥CD ,∠ADC +∠BCD =90°,以AD 、AB 、BC 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 1、S 2、S 3 ,且S 1 +S 3 =4S 2,则CD =( )A. 2.5ABB. 3ABC. 3.5ABD. 4AB21、如图,在□ABCD 中,AB =3,AD =4,∠ABC =60°,过BC 的中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 ,则△DEF 的面积是 .22、如图,已知a ∥b ,∠1=70°,∠2=40°,则∠3= __________。

重庆中考数学20题典型的尺规作图+简单几何证明

重庆中考数学20题典型的尺规作图+简单几何证明

20题典型的尺规作图+简单几何证明(一)编辑:天道酬勤尺规作图专题复习【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

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

2、五种基本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⑤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一.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如图,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作法:(1)作射线AP;(2)在射线AP上截取AB=a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二.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作法:(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 (2)连接PQ交MN于O,则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三.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MN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2(3)作射线OP.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四.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作射线O'A'(2)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3)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4)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5)连接O'N'并延长到B'。

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五.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是直线AB上一点求作:直线CD,是CD经过点P,且CD⊥AB。

作法:(1)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3)过D、Q作直线CD.则直线CD是求作的直线。

2018年重庆中考复习:重庆中考几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docx

2018年重庆中考复习:重庆中考几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docx

重庆中考几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类型1线段的倍分: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去实验例1如图Z3-1,在ZXABC中,AB=AC, CM平分ZACB交AB于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CN=BM,连接MN交BC于P,在CB的延长线截取BQ = CP,连接MQ.(1)求证:MQ = NP;(2)求证:CN=2CP.针对训练:1. 如图Z3-2,在口ABCD中,AC丄BC,点E、点F分别在AB、BC上,且满足AC=AE = CF,连接CE、AF、EF.⑴若ZABC=35°,求ZEAF的度数;(2)若CE丄EF,求证:CE = 2EF.2.己知,在ZXABC中,AB=AC, ZBAC=90° , E为边AC任意一点,连接BE.(1)如图①,若ZABE=15° , 0为BE中点,连接A0,且AO=1,求BC的长;(2)如图②,F也为AC上一点,且满足AE = CF,过A作AD丄BE交BE于点H,交BC于点D,连接DF交BE于点G,连接AG.若AG平分ZCAD,求证:AH=|A C.B C3.在ZXACB 中,AB=AC, ZBAC=90°,点D 是AC 上一点,连接BD,过点A 作AEXBD 于E,交BC 于F. ⑴如图①,若AB= 4, CD=1,求AE的长;(2)如图②,点G是AE上一点,连接CG,若BE = AE+AG,求证:CG=^AE.① ②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ZBAC = 90° , AB = AC, D是斜边BC的中点,连接AD.⑴如图①,E是AC的中点,连接DE,将ZXCDE沿CD翻折到ZXCDE',连接AE',当AD=托时,求AE' 的值.(2)如图②,在AC上取一点E,使得CE=|A C,连接DE,将Z\CDE沿CD翻折到Z\CDE',连接AE'交BC 于点F,求证:DF=CF.E' E r类型2线段的和差:要证线段和与差,截长补短去实验例2如图,在ZXABC中,ZBAC=90°,在BC上截取BD=BA,连接AD,在AD左侧作ZEAD=45°交BD于E. ⑴若AC=3,则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写答案);(2)如图①,M、N分别为AB和AC上的点,且AM=AN,连接EM、DN,若ZAME+ZAND = 180°,求证:DE = DN+ME;⑶如图②,过E作EFXAE,交AD的延长线于F,在EC上选取一点H,使得EH = BE,连接FH,在AC上选取一点G,使得AG=AB,连接BG、FG,求证:FH = FG.A 4① ②针对训练:1.如图23 — 7,在口ABCD中,AE丄BC于E, AE=AD, EGXAB于G,延长GE、DC交于点F,连接AF⑴若BE = 2EC, AB=713-求AD 的长;(2)求证:EG=BG+FC.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为A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CP,过点C作CFXCP于点C,交AB于点F,过点B作BMXCF于点N,交AC于点M.⑴若AP=-AC, BC=4,求S AACP;o⑵若CP—BM=2FN,求证:BC=MC.3.如图,在Z\ABC中,AB = BC,以AB为一边向外作菱形ABDE,连接DC, EB并延长EB交AC于F,且CBXAE 于G.⑴若ZEBG = 20°,求ZAFE;⑵试问线段AE, AF, 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类型3倍长中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例3如图23-10①,在TFtAABC中,ZABC = 90° , D、E分别为斜边AC上两点,且AD=AB, CE=CB,连接BD、BE.⑴求ZEBD的度数;⑵如图© —10②,过点D作FDXBD于点D,交BE的延长线于点F,在AB上选取一点H,使得BH = BC,连接CH,在AC 上选取一点G,使得GD = CD,连接FH、FG,求证:FH = FG.针对训练:1. 如图,己知在口ABCD 中,G 为BC 的中点,点E 在AD 边上,且Z1 = Z2.(1) 求证:E 是AD 中点;(2) 若F 为C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且满足Z3=Z2,求证:CD = BF + DF.B G C2. 如图23-12,在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连接AE, AF, DE 、EF, ZDAE=ZBAF.3.在 RtAABC 中,ZACB=90°,点 D 与点 B 在 AC 同侧,ZADOZBAC,且 DA=DC,过点 B 作 BE 〃DA 交 DC 于点E, M 为AB 的中点,连接MD, ME.(1) 如图①,当ZADC = 90°时,线段MD 与ME 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__ ;(2) 如图②,当ZADC = 60°时,试探究线段MD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值.(1)求证:CE = CF ;(3)如图③,当ZADC= a4.如图①,等边三角形ABC 中,CE 平分ZACB, D 为BC 边上一点,且DE = CD,连接BE.⑴若CE = 4, BC = 6 y[3,求线段BE 的长;⑵如图②,取BE 中点P,连接AP, PD, AD,求证:AP 丄PD 且AP=^PD ;⑶如图③,把图23-14②中的ACD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然后连接BE,点P 为BE 中点,连接AP, PD, AD,问第(2)问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5.在Z\ABC 中,以AB 为斜边,作直角三角形ABD,使点D 落在ZXABC 内,ZADB = 90° .(1) 如图①,若AB=AC, ZBAD = 30° , AD = 6 \[3,点P 、M 分别为BC 、AB 边的中点,连接PM,求线段PM 的 长;(2) 如图②,若AB = AC,把A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ACE,连接ED 并延长交BC 于点P,求 证:BP = CP ;⑶如图③,若AD=BD,过点D 的直线交AC 于点E,交BC 于点F, EFXAC,且AE = EC ,请直接写出线段BF 、 FC 、AD 之间的关系(不需要证明).类型4中位线: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例 4 2017 •河南如图①,在 /FrAABC 中,ZA=90° , AB=AC,DC,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1) 观察猜想:图①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 ;(2) 探究证明:把Z\ADE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②的位置,连接MN, BD, CE,判断Z\PMN / 并说明理由; 直/ / (3) 拓展延伸:把ZXADE 绕点A 在平面 NE① ② ③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 AD = AE,连接由旋转,若AD = 4, AB=10,请直接写出APHN面积的最大值.针对训练:1.如图①,在任意的三角形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一边作等腰三角形ABE和等腰三角形ACD, AB=AE, AC=AD,且ZBAE+ZCAD = 180°,连接DE,延长CA 交DE 于F.(1)求证:ZCAB=ZAED+ZADE;(2)若ZACB= ZBAE= ZCAD = 90°,如图②,求证:BC = 2AF;(3)若在AABC中,如图③所示,作等腰三角形ABE和等腰三角形ACD, AB与DE交于点F, F为DE的中点, 请问(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① ② ③2.如图,在Z\ABC 和ZXADE 中,AB=AC, AD=AE, ZBAC+ZEAD= 180° , AABC 不动,Z\ADE 绕点A 旋转, 连接BE、CD, F为BE的中点,连接AF.(1)如图①,当ZBAE=90°时,求证:CD=2AF:(2)当ZBAEK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2月04日月之恒的初中数学组卷一.解答题(共23小题)1.(2017?贵港)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在斜边AB所在的直线上,以PC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其中∠PCQ=90°,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①,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C=1+,PA=,则:①线段PB=,PC=;②猜想:PA2,PB2,PQ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②,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3)若动点P满足=,求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2.(2017?保亭县模拟)如图1,在△ABC和△EDC中,AC=CE=CB=CD,∠ACB=∠ECD=90°,AB与CE交于F,ED与AB、BC分别交于M、H.(1)试说明CF=CH;(2)如图2,△ABC不动,将△EDC从△ABC的位置绕点C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角∠BCD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CDM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当AC=时,在(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CDM的面积.3.(2017春?嘉兴期末)如图,菱形ABCD中,∠ABC=60°,有一度数为60°的∠MAN绕点A 旋转.(1)如图①,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于点E,F,则线段CE,DF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若∠MAN的两边AM,AN分别交BC,CD的延长线于点E,F,则线段CE,DF还有(1)中的结论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2017?营口)【问题探究】(1)如图1,锐角△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腰△ABE和等腰△ACD,使AE=AB,AD=AC,∠BAE=∠CAD,连接BD,CE,试猜想BD与C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7cm,BC=3cm,∠ABC=∠ACD=∠ADC=45°,求BD的长.(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ACD在线段AC的左侧时,求BD的长.5.(2017?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6.(2017春?重庆校级期末)如图1,△ABC中,BE⊥AC于点E,AD⊥BC于点D,连接DE.(1)若AB=BC,DE=1,BE=3,求△ABC的周长;(2)如图2,若AB=BC,AD=BD,∠ADB的角平分线DF交BE于点F,求证:BF=DE;(3)如图3,若AB≠BC,AD=BD,将△ADC沿着AC翻折得到△AGC,连接DG、EG,请猜想线段AE、BE、D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7.(2017?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 (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8.(2017?绍兴)(1)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延长CD到点G,使DG=BE,连结EF,AG.求证:EF=FG.(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点M,N在边BC上,且∠MAN=45°,若BM=1,CN=3,求MN的长.9.(2017?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10.(2017?昭通)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 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A、D、E、F按逆时针排列),使∠DAF=60°,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BD=CF;②AC=CF+CD;(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F+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C、CF、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11.(2017?常德)已知两个共一个顶点的等腰Rt△ABC,Rt△CEF,∠ABC=∠CEF=90°,连接AF,M是AF的中点,连接MB、ME.(1)如图1,当CB与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MB∥CF;(2)如图1,若CB=a,CE=2a,求BM,ME的长;(3)如图2,当∠BCE=45°时,求证:BM=ME.12.(2017?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 (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13.(2017?武汉模拟)已知△ABC中,AB=AC.(1)如图1,在△ADE中,若AD=AE,且∠DAE=∠BAC,求证:CD=BE;(2)如图2,在△ADE中,若∠DAE=∠BAC=60°,且CD垂直平分AE,AD=3,CD=4,求BD 的长;(3)如图3,在△ADE中,当BD垂直平分AE于H,且∠BAC=2∠ADB时,试探究CD2,BD2,A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4.(2017?长春)感知:如图①,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BF⊥AE于点F,DG⊥AE 于点G,可知△ADG≌△BAF.(不要求证明)拓展:如图②,点B、C分别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 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应用:如图③,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9,则△ABE与△CDF的面积之和为.15.(2017?昌平区模拟)(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求证:EF=BE+F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6.(2017?哈尔滨模拟)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D为边BC上任意一点,DE⊥AB 于E,DF⊥AC于F,且E,F分别在边AB,AC上.(1)如图a,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证明:AE+AF=BC.(2)如图b,若△ABC中,∠BAC=120°,探究线段AE,AF,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3)如图c,若△ABC中,AB=10,BC=16,EF=6,利用你对(1),(2)两题的解题思路计算出线段CD(BD>CD)的长.17.(2017?绍兴)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的DB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18.(2017?沈阳)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 重合).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使∠DAF=60°,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①求证:∠ADB=∠AFC;②请直接判断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2)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请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异侧,其他条件不变,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19.(2017?梅州)如图1,已知线段AB的长为2a,点P是AB上的动点(P不与A,B重合),分别以AP、PB为边向线段AB的同一侧作正△APC和正△PBD.(1)当△APC与△PBD的面积之和取最小值时,AP=;(直接写结果)(2)连接AD、BC,相交于点Q,设∠AQC=α,那么α的大小是否会随点P的移动面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P固定,将△PBD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180°),此时α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只需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20.(2017?抚顺)如图1,在△ABC中,∠ABC=90°,AB=BC,BD为斜边AC上的中线,将△ABD 绕点D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EFD,点A的对应点为点E,点B的对应点为点F,连接BE、CF.(1)判断BE与CF的位置、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连接BF、CE,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CEF能形成哪些特殊四边形;(3)如图2,将△ABC中AB=BC改成AB≠BC时,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α为多少度时(1)中的两个结论同时成立.21.(2017?安徽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a,BC=b,且2a>b,BG⊥AC于G,DE⊥AB 于E,DF⊥AC于F.(1)在图(1)中,D是BC边上的中点,计算DE+DF和BG的长(用a,b表示),并判断DE+DF与BG的关系.(2)在图(2)中,D是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DE+DF与BG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图(3)中,D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点,探究DE、DF与BG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2.(2017?丹东)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1,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3.(2017?铁岭)△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点B、C 重合),△ADE是以AD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E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射线AB、AC于点F、G,连接BE.(1)如图(a)所示,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求证:△AEB≌△ADC;②探究四边形BCGE是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如图(b)所示,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3)在(2)的情况下,当点D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BCGE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