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0年《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2020年《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各层级应急预案(B)不同,侧重点就不同。
A、全要素生产B、功能定位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2、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B)。
A、一致性、统一性B、指导性、规范性C、整体性、和谐性D、临时性、规范性3、(C),是检验、评价和增强企业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A、明确信息传递B、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C、开展应急演练D、本级应急启动4、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B )。
A、突发事件发生范围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C、突发事件发生主体D、突发事件发生水平5、大多数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过于原则,缺乏( B )。
A、主动性B、可操作性C、全面性D、完备性6、(B)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A、全要素生产B、应急管理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7、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体现(B)基本原则。
A、谁要求,谁负责” B谁主管,谁负责” C、谁创新,谁负责” D、谁优化,谁负责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急信息报告程序还存在(CDE)等问题,甚至出现漏报、瞒报现象。
A、资源消耗上限B、环境质量底线C、报告不及时D、报告渠道不畅E、职责不清2、我们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ABCD )。
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B、企地联动混乱C、信息资源过少D、后勤保障差E、政治建设红线3、企业的(ACDE )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
A、组织体系B、政治建设C、管理模式D、风险大小E、生产规模4、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上报、信息传递等(BCDE )。
A、空间B、流程C、内容D、时限E、方式5、应急管理分级的主要目的是(BCD )。
A、求真务实B、科学应急C、合理应急D、适度应急E、完美无缺6、我们要通过制定预案,理顺企业突发事件报送程序,明确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做到(ABC)。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4、"()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也是保障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 正确答案:D、风险分析5、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
正确答案:B、指导性、规范性6、()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确答案:B、应急管理7、()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正确答案:D、“一案三制”2、大多数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过于原则,缺乏()。
正确答案:B、可操作性3、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正确答案: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应急管理分级的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B、科学应急C、合理应急D、适度应急2、我们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B、企地联动混乱C、信息资源过少D、后勤保障差4、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正确答案: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5、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要()。
正确答案:A、客观真实B、简明扼要C、表达准确D、文字精炼6、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上报、信息传递等()。
正确答案:B、流程C、内容D、时限E、方式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1、分级是从横向上确定相关层级的主体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2、应急处置卡应当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正确答案:错误6、实体企业应急预案以场外指挥协调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7、当突发事件情势不够明亮时,分级可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
正确答案:A、应急处置卡6、(),是检验、评价和增强企业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C、开展应急演练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应急管理在()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京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2020年,南京公共需求课程“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与典型案例分析”下课后练习1,当应急启动级别为“((a))”时。
A.预警B,报告C,处置D,分析2.大多数企业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原则性太强,缺乏(b)。
A.倡议B,可操作性C,全面性D,完整性3.“(d)是应急计划编制的基础,也是确保应急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危害识别B.脆弱性分析C.应急响应D.风险分析4.(b)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A.全要素生产B,应急管理C,系统创新D,空间优化5.不同级别的不同应急计划(b)有不同的重点。
A.全要素生产B,功能定位C,系统创新D,空间优化6.在实际工作中,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b)。
答:(a)快速反应是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答:大多数主题(6个问题,每个问题5分)均选自中共十六大,应急能力C,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
每次点击费用。
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B,企业本地联系混乱C,信息资源不足D,后勤支持差e,政治建设红线2。
我们应制定计划,理顺企业紧急情况报告程序,明确信息管理部门,并加强紧急职责,以实现(ABC)。
A.早期发现B,早期报告C,早期处置D,早期分析e,早期终止3,明确的信息接收和通知,信息报告,信息传输等(BCDE)。
A.空间B,过程C,内容D,时限e,模式4,紧急信息报告内容(ABCD)。
A.客观真实B,简洁明了C,准确表达D,文字细化e,随意编造5.应急管理在(ABCD)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紧急信息报告程序(CDE)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报告丢失和隐瞒现象。
答:当紧急情况不够明亮时,分类可以遵循“低不高”的原则。
应急计划的功能是将“准备”变为“不准备”。
××3的分类。
,,,,,,,,,,,,,,,紧急处置卡应便于员工携带。
南京人社继续教育公需课学时参考答案——《石化企业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总分:100及格分数:60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体现()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谁主管,谁负责”2、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
正确答案:B、指导性、规范性3、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正确答案: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4、"()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也是保障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正确答案:D、风险分析6、()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确答案:B、应急管理7、()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正确答案:D、“一案三制”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4、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要()。
正确答案:A、客观真实B、简明扼要C、表达准确D、文字精炼5、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正确答案: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6、应急管理在()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确答案:A、增强事故处置能力B、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C、减少事故损失D、维护社会安全稳定1、应急管理分级的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B、科学应急C、合理应急D、适度应急2、我们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B、企地联动混乱C、信息资源过少D、后勤保障差3、企业的()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
正确答案:A、组织体系C、管理模式D、风险大小E、生产规模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3、当突发事件情势不够明亮时,分级可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5、分级是从横向上确定相关层级的主体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6、实体企业应急预案以场外指挥协调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7、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本单位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
正确答案:错误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4、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2020年4南京公需课《石化企业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2020年南京公需课《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1、本级应急启动时,对上一级就是“(A)”。
A、预警B、报告C、处置D、分析2、大多数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过于原则,缺乏(B)。
A、主动性B、可操作性C、全面性D、完备性3、"(D)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也是保障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A、危险识别B、脆弱性分析C、应急处置D、风险分析4、(B)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A、全要素生产B、应急管理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5、各层级应急预案(B)不同,侧重点就不同。
A、全要素生产B、功能定位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6、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B)。
A、突发事件发生范围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C、突发事件发生主体D、突发事件发生水平7、(A)快速响应的是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A、十六大B、应急能力C、十八大D、十九大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我们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ABCD)。
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B、企地联动混乱C、信息资源过少D、后勤保障差E、政治建设红线2、我们要通过制定预案, 理顺企业突发事件报送程序,明确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做到(ABC)。
A、早发现B、早报告C、早处置D、早分析E、早结束3、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上报、信息传递等(BCDE)。
A、空间B、流程C、内容D、时限E、方式4、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要(ABCD)。
A、客观真实B、简明扼要C、表达准确D、文字精炼E、胡编乱造5、应急管理在(ABCD)具有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A、增强事故处置能力B、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C、减少事故损失D、维护社会安全稳定E、政治建设红线6、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急信息报告程序还存在(CDE)等问题,甚至出现漏报、瞒报现象。
公需课《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A求真务实
硕B、科学应急
C合理应急
两D适度应急
厂E完美无缺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为:“是指突然 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厂A突发灾难
17B、自然灾害
C事故灾难
D公共卫生事件
E、社会安全事件
3、(),是检验、评价和增强企业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厂A明确信息传递
厂B、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
SC开展应急演练
°D本级应急启动
4、()快速响应的是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人 为本”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A、十六大
C
B、应急能力
广C十八大
广D十九大
5、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
3、许多学者在界定应急管理时尽管角度不同,语言表达不通, 体现了
管理对象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本级应急启动时,对上一级就是“()”。
用A预警
°B、报告
°C处置
广D分析
2、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A突发事件发生范围
*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
「C突发事件发生主体
D突发事件发生水平
°A、一致性、统一性
B、指导性、规范性
C整体性、和谐性
°D临时性、规范性
6各层级应急预案()不同,侧重点就不同
CAபைடு நூலகம்要素生产
“B、功能定位
MC制度创新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体现()基本原则。
A、“谁要求,谁负责”B、“谁主管,谁负责”C、“谁创新,谁负责”D、“谁优化,谁负责”2、各层级应急预案()不同,侧重点就不同。
A、全要素生产B、功能定位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3、()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A、全要素生产B、应急管理C、制度创新D、空间优化4、(),是检验、评价和增强企业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A、明确信息传递B、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C、开展应急演练D、本级应急启动5、本级应急启动时,对上一级就是“()”。
A、预警B、报告C、处置D、分析6、大多数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过于原则,缺乏()。
A、主动性B、可操作性C、全面性D、完备性7、"()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也是保障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A、危险识别B、脆弱性分析C、应急处置D、风险分析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许多学者在界定应急管理时尽管角度不同,语言表达不通,但是基本上都是体现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A、管理对象B、管理过程C、管理本质D、管理目标E、管理意义2、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临时方案E、增加方案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A、突发灾难B、自然灾害C、事故灾难D、公共卫生事件E、社会安全事件4、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上报、信息传递等()。
A、空间B、流程C、内容D、时限E、方式5、我们要通过制定预案, 理顺企业突发事件报送程序,明确信息管理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做到()。
A、早发现B、早报告C、早处置D、早分析E、早结束6、事故应急响应过程问题分析包括()等几个环节。
作业名称:《石化企业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石化企業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課后習題總分:100及格分數:60考試剩余時間:0時29分52秒單選題(共7題,每題5分)1、()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
??B、應急管理2、本級應急啟動時,對上一級就是“()”。
??A、預警3、()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了應急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
??D、“一案三制”4、在實際工作中常態和非常態最突出的區分標志就是()。
??B、突發事件是否已經發生5、集團公司應急預案:重點規范集團公司層面應對行動,同時體現()。
??B、指導性、規范性6、大多數企業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過于原則,缺乏()。
??B、可操作性7、(),是檢驗、評價和增強企業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C、開展應急演練多選題(共6題,每題5分)1、應急預案體系構成:(abc)。
??A、綜合應急預案??B、專項應急預案??C、現場處置方案2、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內容要(abcd)。
??A、客觀真實??B、簡明扼要??C、表達準確??D、文字精煉3、應急管理分級的主要目的是(bcd)。
??B、科學應急??C、合理應急??D、適度應急4、企業的(acde)不同,應急預案體系構成不完全一樣。
??A、組織體系??C、管理模式??D、風險大小??E、生產規模5、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急信息報告程序還存在(cde)等問題,甚至出現漏報、瞞報現象。
??C、報告不及時??D、報告渠道不暢??E、職責不清6、我們要通過制定預案, 理順企業突發事件報送程序,明確信息管理部門,加強應急值守,做到(abc)。
??A、早發現??B、早報告??C、早處置判斷題(共7題,每題5分)1、突發事件處于不斷的演進過程中,分級是動態的。
??正確2、應急預案的作用就是將“有備”轉變為“無備”。
??錯誤3、應急管理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定義。
??正確4、分級是從橫向上確定相關層級的主體責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本级应急启动时,对上一级就是“()”。
A、预警
B、报告
C、处置
D、分析
2、在实际工作中常态和非常态最突出的区分标志就是()。
A、突发事件发生范围
B、突发事件是否已经发生
C、突发事件发生主体
D、突发事件发生水平
3、(),是检验、评价和增强企业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A、明确信息传递
B、明确信息接收与通报
C、开展应急演练
D、本级应急启动
4、()快速响应的是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A、十六大
B、应急能力
C、十八大
D、十九大
5、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
A、一致性、统一性
B、指导性、规范性
C、整体性、和谐性
D、临时性、规范性
6、各层级应急预案()不同,侧重点就不同。
A、全要素生产
B、功能定位
C、制度创新
D、空间优化
7、"()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也是保障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环节。
"
A、危险识别
B、脆弱性分析
C、应急处置
D、风险分析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应急管理分级的主要目的是()。
A、求真务实
B、科学应急
C、合理应急
D、适度应急
E、完美无缺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里对突发事件的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
A、突发灾难
B、自然灾害
C、事故灾难
D、公共卫生事件
E、社会安全事件
3、许多学者在界定应急管理时尽管角度不同,语言表达不通,但是基本上都是体现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A、管理对象
B、管理过程
C、管理本质
D、管理目标
E、管理意义
4、我们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A、救援现场管理混乱
B、企地联动混乱
C、信息资源过少
D、后勤保障差
E、政治建设红线
5、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临时方案
E、增加方案
6、企业的()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
A、组织体系
B、政治建设
C、管理模式
D、风险大小
E、生产规模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分级是从横向上确定相关层级的主体责任。
正确
错误
2、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正确
错误
3、往往在预案中缺少上报流程、主要内容且没有时限要求。
正确
错误
4、应急处置卡应当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正确
错误
5、实体企业应急预案以场外指挥协调为主。
正确
错误
6、集团公司应急预案:重点规范本单位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
正确
错误
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案体系“上下一般粗”,结构不尽合理,预案雷同度高。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