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资本运营案例整理

合集下载

《资本运营》(第3章)

《资本运营》(第3章)

第 三 章 融 资
优点: (1)、公司债券的利息可以计入损益,抵减所得 税; (2)、利息固定,若经营得力,可以提高股东的 资本报酬率; (3)、发行成本和资本成本都低于其他长期筹资 方式。
缺点: (1)、有固定的到期日和利息负担,一旦经营状 况不好,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往往有多种限制性条件,可能对企业财务 的灵活性产生影响。
3. 融资租赁
第 三 章 融 资
(1)、经营性租赁 (2)、融资性租赁 (3)、回售租赁 (4)、杠杆租赁
融资租赁特征:
(1)、不可解约性 (2)、租期长 (3)、租赁物有承租人挑选,而后由出租人购买 (4)、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 (5)、租赁期内,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由承租 人负责 (6)、业务涉及三方:承租人、出租人、供应商

第 三 章 融 资
B股是指只能由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中国香 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组织,定居在国外 的中国公民购买的人民币特种股票。 • H股是指大陆企业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3)、 发行国际债券 (4)、项目融资(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海航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分别签订 银企合作协议,从银行获得多种形式的贷款。1998年7月与中国银 行纽约分行、美国大通银行签订1.44亿美元外债发行协议,这是公 司第一次直接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发行美元外债,初步实现了与国际 资本市场的对接。1994年,国家加大开放力度,同意外商有条件地 投资民航运输业,海航再一次抓住机遇,提出了“募集外资股,利 用国际资本,发展海南航空运输业”的思路。1995年9月,美国航 空有限责任公司与海航签署了股权购销协议,海航发行1.0004亿外 资股,占当时总股本的25%。随后,海航重新注册,成为境内唯一 的中外合资航空公司。成功地募集到外资股后,公司总股本扩大为 4亿多股。 为了解决长期直接融资渠道,1995年海航又开始得到2亿A股的发 行额度和7100万B股上市额度。B股于199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正式上市,成为首家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民航运输企业,筹集资金 2.77亿元。1999年10月,海航2.05亿A股成功发行,募集资金9.43亿 元。

海南航空公司的资本裂变

海南航空公司的资本裂变

海航资本裂变的案例分析第七组
海南航空公司的资本裂变
----------巧借融资之手,创造不朽传奇
海航公司作为中国航空业的新生力量代表,将资本运作理念运作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成功的资本运作取得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海航公司的融资理念
1、融资租赁模式正是海航集团在过去十多年中实现并购扩张的“秘密武器”。

2、讲故事再创海航资金链。

3、长贷短投:集团在市场低迷之际大规模的飞机和航材采购,不仅是扩充运力,更是偿还前期借贷和展开后续收购的重要金融杠杆
4、借的钱越多越好。

二、海航公司的的融资方式
1、债务融资
2、国外融资租赁
3、商业银行贷款投资
4、股票融资
三、海航公司的融资渠道
1、银行信贷资金
2、国家资金
3、其他企业资金
四、启示
1、从筹资之路分析
从海航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海航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优势。

那就是,海航运用了一个十分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海航通过海内外资本市场筹集到发展资金,很大一部分依靠国际金融市场筹资渠道,改善了公司治理,综合的运用了筹资策略,能够广泛的增加融资资金,加速海航的发展。

因此可得成功的资本运作为海航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2、从资本结构分析
海航目前正处于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创造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海航发展的关键。

海航的资产总额中股东权益占得份额较少,其主要来源于债务资本。

所以不能把过多的资本集中在负债上,应增加权益资本。

海航的资本裂变案例分析第七组1。

(MBA课程)公司理财案例: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MBA课程)公司理财案例: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比较法计算海航公司股票
东方航空 EPS-2004 6月18日收盘价 P/E 均值 海航 0.23 4.17 18 25 0.07*4*25 东方航空 2004每股净资产 6月18日收盘价 P/B市净率 均值 海航 1.07 4.17 3.90 2.80 1.53*2.8 南方航空 0.18 4.69 26 7.00 南方航空 2.64 4.69 1.78 4.28 上海航空 2.49 8.32 3.34 山东航空 1.38 3.03 2.19 上海航空 0.26 8.32 32 山东航空 0.02 3.03 194
4a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 司
竞争战略、财务分析 和估值
公司背景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上证A600221,上证B900945) 1989年,海南航空公司正式成立 1992年股份制改造,定向募集2.5亿元 1993年利用租借飞机开通海口至北京、上海等17条航线,实现利润6876 万元 1995年,与索罗斯门下的美国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了外资股购销协议,公 司定向向境外投资者发行100 040 001股外资股,占总股本25%——成为 境内唯一的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1997年,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6月26日,可流通B股上市 1998年,海航在美国首次发行1.56亿美元企业债券 1999年发行A股 2000年,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取得90亿元人民币贷款额度;7月, 在美国二次发债成功,融资1.15亿美元 2003年,遭遇“非典”打击,亏损十二亿多
DIV的估计: 除2002,2003;1999-2001稳定,选取0.08; 增长率的估计: 1999-2001留存收益比=63%; 1999-2002ROE=7.94% g=5%

海航处置资产案例(内附答案)教学文稿

海航处置资产案例(内附答案)教学文稿

海航处置资产案例(内附答案)海航今年全年计划处置资产规模约3000亿元资料:1、2018年1月,海航创始人陈锋坦承海航集团出现流动性困难。

这9个月,海航出售各种金融、股权和物业资产的消息不断披露出来。

海口。

位于国兴大道7号的海航集团大厦,外形曾经被视为如佛坐莲花,紧邻东侧就是海南省政府,南侧则是一片开阔的海航文化体育广场。

在大厦高层一望,随手一指就可能是海航集团已经开发或等待开发的大片物业。

北京。

东三环三元桥所在地是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的咽喉,也被誉为“国门”。

紧邻三元桥一角伫立着醒目的红色HNA标识的海南航空大厦以及大新华航空大厦。

相隔1公里,东四环四元桥霄云路甲26号,北京海航大厦以及居于这座大厦的万豪酒店,一直是亮马桥使馆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大厦周围商业繁华,灯红酒绿,往南不远处是美国大使馆馆区。

而海航集团最近的物业资产抛售交易就是这个“国门”位置的海南航空大厦。

9月22日,海航控股12.99亿元转让仅成立两个多月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旗下仅一项资产——海南航空大厦,接盘方为北京厚朴蕴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由北京万科持股99%。

10月9日晚,有外媒报道称,海航集团或申请出售价值11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且大部分位于海南岛内。

断流危机与很多大集团类似,在海航,负债是一种信仰。

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去杠杆”成为主基调,把财务杠杆用到极致的海航不幸成为“出头鸟”。

陈峰在8月考察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时说:“海航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聚焦主业、健康发展。

”海航旗下业务:而聚焦主业这条路,海航走得异常艰辛。

从2017年下半年起,海航流动性危机凸显,债务压力陡增,迅速从“买买买”切换至“卖卖卖”,以仓促解决资金链危机。

2017年7月,海航公告以46.9亿元出售天津航空部分股权。

2016年7月,在海口市红城湖棚改用地竞拍的车轮战中,海航将多家知名房企斩落马下,以总价8.15亿元,楼面价4613元/平方米拿地,创造了海口大英山地价新高。

海航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海航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海航集团案例分析报告目录:一、企业背景 (3)二、企业融资的概念 (3)融资的战略作用 (4)海航集团的融资渠道 (4)资本成本测算 (5)三、海航历程梗概 (5)第一阶段是初创期(1993-1994年) (6)第二阶段是成长期(1995-1999年) (6)第三阶段是成熟期(2000-今) (6)四、我国企业长期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7)五、海南航空的成功意义 (7)六、海航融资的可借鉴之处 (7)七、浅谈海航 (8)八、个人观点 (8)九、海南航空延伸思考 (8)一、企业背景海航利用20 年的时间发展到如今集团的1400 多亿资产,资产翻了14000倍。

在内部需求和外部政策的配合下,1989 年10 月,经中国民航总局和海南省政府的批准,“海南省航空公司”正式成立,海南省政府投资人民币1000 万元于海南省航空公司,担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的陈峰奉命组建海南航空公司。

1991 年获得民航总局发给的民用航空运输业经营许可证,主要经营海南省始发至国内部分城市的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国内公务包机业务,航空维修和服务、航空旅游等业务。

拥有波音737、767系列和空客330、340系列为主的年轻豪华机队,适用于客运和货运飞行,是中国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航空服务。

二、企业融资的概念企业融资是以企业的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为基础,筹集项目建设、营运及业务拓展所需资金的行为过程。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

其中海航的融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股权性资金的筹集,第二种为债券性资金的筹集。

1.1995年海航得到7100万B股上市额度1997年6月26日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B股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26084万元2. 1999年10月,海航在股权性资金性的筹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2.0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A股募集资金为92850万元3. 2002年11月18日,美兰机场在香港H股市场挂牌发行2.017亿股H股H股融资约为1亿美元海航的债权融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银行贷款;二是发行企业债券。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1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1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海航集团收购GE SEACO关键词:海航集团、GE SEACO、收购、国际化摘要: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

2011年初,海航集团在经过审慎性调查后,携合作伙伴香港投资公司Bravia Capital参与竞购GE SEACO。

经过三轮激烈竞标后,在最后一轮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中标,并在2011年7月29日正式签署意向协议。

正文:一、企业介绍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221),简称海航,是一家总部设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中国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IATA代码为HU,ICAO 代码为CHH,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为基地。

海南航空是继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后中国第四大的航空公司。

也是中国首家航空被SKYTRAT评为五星级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海南航空集团下属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龙头企业,1998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批准海航入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成为首家拥有中国机场股权的航空公司。

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

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

海航集团已拥有全国第一家租赁上市公司渤海租赁及境内外多家租赁企业,涉足基础设施、飞机航材等各类租赁业务,旗下大新华物流是国内第一家海陆空一体化大型物流集团。

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

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

海南航空资本运营分析

海南航空资本运营分析

海南航空资本运营分析1、案例背景2、公司简介3、案例过程4、分析评价5、总结1、案例背景资本运营是指通过投融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变化形态)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从而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活动过程。

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价值化、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或是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

它十分注重资本的流动性,注重对资本的支配和使用,力图通过对资本的组合来规避经营风险,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以确保资本不断增值。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企业掀起了资本运营的热潮。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体系和产权交易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促进企业产权交易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扩大和完善,有利于改善我国航空公司规模太小的限制,提升我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实力。

西方国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西方国家的企业也由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企业发展为今天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

西方国家的航空公司也在几次并购浪潮中不断兼并重组,大大提升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实力。

美国的航空市场在激烈的并购浪潮中形成了多厂商并存型的寡头市场;除美国外,欧洲和亚洲等其他地区的民航运输市场主要形成了以一厂商居优型的寡头市场。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全球航空运输市场正逐渐形成新的格局。

法航与荷兰航的整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国汉莎通过收购亏损的瑞士航空,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加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第二地位。

而英国航空公司与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也正在商讨合并事宜。

以法荷集团、汉莎航空、英航为核心的欧洲三大巨型航空公司主导欧洲航空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为了应对“9·11”以后面临的困境以及欧洲巨型航空公司的威胁,同时在资本市场的积极推动下,美国的航空公司也在酝酿新的行业重组与合并,美国前六大航空公司很可能整合成为三家。

资本结构及其分析----以海航为例

资本结构及其分析----以海航为例

资本结构及其分析----以海航为例资本结构及其分析------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一、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资本结构是一个产权结构问题,是社会资本在企业经济组织形式中的资源配置结果。

资本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社会资本所有者的利益。

1、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成长率企业产销业务量的稳定程度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如果产销业务量稳定,企业可较多地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如果产销业务量和盈余有周期性,则要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将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经营发展能力表现为未来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如果产销业务量能够以较高的水平增长,企业可以采用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以提升权益资本的报酬。

2.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债权人愿意向企业提供信用,企业容易获得债务资本。

相反,如果企业财务情况欠佳,信用等级不高,债权人投资风险大,这样会降低企业获得信用的能力,加大债务资本筹资的资本成本。

3. 企业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是企业筹集资本后进行资源配置和使用后的资金占用结构,包括长短期资产构成和比例,以及长短期资产内部的构成和比例。

资产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更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资产适用于抵押贷款的企业负债较多;以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则负债较少。

4. 企业投资人和管理当局的态度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如果企业股权分散,企业可能更多地采用权益资本筹资以分散企业风险。

如果企业为少数股东控制,股东通常重视企业控股权问题,为防止控股权稀释,企业一般尽量避免普通股筹资,而是采用优先股或债务资本筹资。

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看,高负债资本结构的财务风险高,一旦经营失败或出现财务危机,管理当局将面临市场接管的威胁或者被董事会解聘。

因此,稳健的管理当局偏好于选择低负债比例的资本结构。

5. 行业特征和企业发展周期不同行业资本结构差异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航资本运营案例整理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下,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资本运营在中国大上如火如茶,己成为当今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资本运营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是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但综观十几年来我国企资本运营的实践,成功开展资本运营的企业并不多。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对成功企业资本运营理念、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很企业缺乏成功资本运营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借鉴方式。

本文以海航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为实证案例,对海航集团公司开展资本运营的背景、动因和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海航资本运营的模式以及其资本运营模式所产生的效应。

关键字:海南集团资本运营运营模式1.1 海航集团简介海航集团公司(前身“海南航空公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法人代表是董事长陈峰。

1989年,海南省政府建省不久,就决定组建海南省航空公司,并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为启动资金,1993年1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省航空公司进行改制,并通过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了拥有股本金25010万元(股)的全国第一家规范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并于1993年5月2日正式投入运行。

海航集团公司注册资本45 亿元人民币,目前,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1600 亿元,年经营收入近500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80000个。

海航集团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体,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三大产业链条为支柱,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在构筑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有效延伸。

海航集团航空运输产业以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

运营飞机逾230余架,2009年海航航空企业群飞行总小时约56万小时,旅客运输量突破2775万人次。

1993年至今,海航先后建立了北京、西安、太原、乌鲁木齐、广州、兰州、三亚、海口、宁波、天津十个航空营运基地,航线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地,开通了国内外航线近500条,其中通航城市90个。

截止到目前,海航已开通北京=布达佩斯、北京=布鲁塞尔、北京=大阪、北京=澳门、北京=新西伯利亚、北京=圣彼得堡、乌鲁木齐=阿斯塔纳、海口=大阪、海口=曼谷、三亚=首尔等多条国际定期、包机航线。

其中,海航至欧洲的布达佩斯和布鲁塞尔两条航线,可中转多数欧洲其他城市。

通过基地战略布局的形成,海航集团的航线网络将形成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客运网络,连接中小城市的支线网络,构筑以飞往日韩、俄罗斯和中亚等中短程航线与飞往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远程航线相结合的全球国际航线网络。

通过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的市场投入,西安、乌鲁木齐、大连等一批区域周转中心的建立,不断完善航线布局,实现支线网络与干线网络有效补充、配合,实现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的一体化。

2.1海航发展轨迹2.1.1海航发展大事记1986年06月10日,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给广东省政府上报《关于成立海南航空公司的请示》,并请求省政府转报中国民航局。

1988年09月01日,海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其中讨论了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的问题,会议决定着手组建海南航空。

1989年04月2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海南省地方航空公司筹备办公室的通知》,决定组建海南省地方航空公司筹备办公室,该办公室由省政府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筹备办公室主任由报执勇兼任,工作人员由省交通运输厅、省建设厅、南航部队等单位派人组成。

办公地点在海口机场场站内。

1989年09月0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的批复》,同意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

1989年10月18日,海南省航空公司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

1990年06月0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省航空公司提出的《海南省航空公司近期发展和组建的实施方案》,会议提出由省财政对航空公司的初期建设尽量给予支持,决定由陈峰同志助理主管省长处理有关航空事务。

1991年09月30日海南省航空公司候机楼装修完毕。

1991年11月01日,中国民航局颁发海南省航空公司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

1991年12月06日,公司办公地址由海府路105号搬到机场路原南航候机楼。

1992年10月09日,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公司护准进行了股份制规范化改组后的变更登记手续。

1992年10月15日,海南省航空公司创立大会在海口泰华宾馆召开。

经营机制灵活、管理体制全新的中国民航第一家经过规范化改造的股份制企业海南省航空公司宣告成立。

1992年10月16日,经股东大会选举成立的海南省航空公司董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经全体董事审议表决,同意陈峰兼任海南省航空公司总裁,王健担任海南省航空公司常务副总裁,李清担任海南省航空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同意肖增力、蔡新会、王进波为董事长高级助理。

1992年11月08日,公司与澳大利亚Ansett公司在海口正式签订海南省航空公司向Ansett worlwide租购两架737-300飞机的协议。

1992年11月23日,中国民航局局长蒋祝平来我公司视察,这是民航局领导首次视察公司。

1993年4月13日,公司首架客机B2578飞抵海口大英山机场。

1993年5月2日,公司正式开航运营,首航北京。

1993年12月30日,公司从5月2日开航至今日8个月的时间里,累计开通从海口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长沙等15条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的航线,累计飞行1652个班次,总周转量1744万吨公里,正班平均客座76.4%,载运率60.1,主营销售收入1.173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6876万元人民币,在中国民航史上写下了当年营运当年盈利的新篇章。

1994年06月20日,由公司出资兴办的海南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午在海口金海岸大酒店香港举行。

1994年10月21日,新华通讯社第2714期《国内动态清样》刊登了题为“海南省航空公司奋力开拓取得喜人成绩”的报道,介绍了公司营运一年多来,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和经济效益诸多方面取得的成绩。

1994年11月22日,公司总部开始在海航发展大厦办公。

1995年1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1995]外经贸资一函字第615号文《关于“海南省航空公司”转为中外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复海南省经济合作要,同意我公司增资扩股,向境外投资者募集股份,改组为中外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4月21日,海航从美国引进VIP公务机LEARJET-55抵达海口,是中国引进的第一架公务机。

1995年12月29日,公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到了《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执照注册号:企股琼总字第008368号。

1997年02月24日,海南省航空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03月19日,民航总局以《关于同意海南省航空公司扩大经营范围的批复》(民航体函[1997]205号)一文,正式同意我公司扩大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扩大为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1997年6月26日,海航B股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7年11月11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我司海口美兰机场基地项目建议书,同意我司建设海口机场基地,对基地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来源做了规定。

1998年01月13日,民航总局以民航体函[1998]34号文件正式批复我司,批准我公司使用Learjet公务飞机从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包机飞行业务。

1998年04月28日,公务机公司首飞香港航线。

1998年05月02日,我公司正式起用新的航徽标志??鲲鹏标志。

1998年08月17日,民航总局函[1998]648号文件《关于同意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海口美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正式同意我公司入股美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2亿员人民币,占海口美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的25%。

1998年08月29日下午15:05,我司引进的波音737-800型飞机降落在海口机场,我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接机活动。

1998年09月08日,新一架波音737-400型飞机於13:00准时抵达海口,我司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接机仪式,这是我司引进的第十二架波音飞机,海航机队规模达到23架。

1999年11月8日,海航引进亚洲第一架多尼尔328喷气式客机,在国内率先引入了“喷气支线”概念。

1999年11月25日,海航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0年1月1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00年03月12日,公司引进的第三架多尼尔328-300双发喷气客机飞抵海口美兰机场。

2000年05月02日,海航全体乘务员起身穿海航CIS最新款式制服执行空中勤务。

2000年6月30日,海航第一条国际航线三亚=澳门航线正式开通。

2000年07月25日,我公司引进第6架波音737-800飞机。

至此,我公司波音机队规模扩大到18架。

2000年08月08日,海航控股美兰机场,成为中国第一家控股机场的航空公司。

2000年08月30日17:00,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长安航空公司合作组建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会西安市凯悦(阿房宫)大酒店隆重举行。

2000年09月12日,海航顺利通过水上迫降演示验证。

2000年10月28日,我公司引进的首架DASH8-Q400型飞机抵琼。

2000年11月08日,海航第5个运营基地--长沙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2000年11月22日,全国首家引进的冲8-Q400型飞机首航仪式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隆重举行。

2000年12月07日,经民航总局的批准,民航中南局向海航换发了包括国际运行许可在内的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

2000年12月22日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主持下,海航制定了培训中心校训“敬业乐群”及同仁共勉十条: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健康以慎食为良药争议以宽恕为旨要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2001年02月28日,海航集团、神华集团重组中国新华航空公司签字仪式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

2001年04月30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飞行八周年暨荣获中国民航2000年度安全生产“金鹰杯”表彰大会在省委礼堂隆重举行。

2001年06月14日,中国民航总局以民航政法函[2001]427号文下发《关于对山西航空公司重组问题的批复》。

2001年07月06日16:30,海航集团、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公司合作组建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字仪式在太原迎泽宾馆会议厅隆重举行。

2001年08月03日,民航总局向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

2001年8月24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IATA运行质量标准审核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