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的穴位按摩手法 附图
长强穴位位置图_按摩长强穴的作用与好处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

长强穴位位置图_按摩长强穴的作用与好处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按摩长强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便秘、痔疮、腹泻、腰疼、便血、脱肛等。
长强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长强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长强穴位位置图】【图解长强穴的位置】长强穴的位置: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穴位解剖:有肛门动、静脉分支。
分布着尾骨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长强穴】,经穴名。
出《灵枢.经脉》。
《千金要方》作长强。
属督脉。
督脉之络穴。
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
【穴义】胞宫中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由此外输体表。
(1)“长强穴”。
“长”,长久也。
“强”,强盛也。
该名意指胞宫中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由此外输体表。
本穴为督脉之穴,其气血物质来自胞宫,温压较高,向外输出时既强劲又饱满且源源不断也,故名。
(2)“橛骨”。
“橛”,船尾底骨也,亦称龙骨,特点是强度大,此指穴内气血为强劲之状。
“骨”,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之气。
橛骨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强劲饱满之状。
理同长强名解。
(3)“穷骨”。
“穷”,尽也。
“骨”,水也。
穷骨名意指本穴的外输气血全部是天部之气,无地部经水。
本穴物质来自胞宫,其性高温高压,外出体表后全部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地部经水如穷尽之状,故名“穷骨”。
(4)气之阴郄。
气之阴,气化之气的水湿也。
郄,孔隙也。
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气血物质为由孔隙中输出的细小水液。
本穴位于尾骨端下,督脉的外输气血在体内为液态之水,出体表后才化为天部之气,督脉的外输之液细小,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名气之阴郄。
(5)“龟尾”,乌龟的尾巴也,既短又粗,不同于其它动物的尾巴既细又长,此指穴内气血为强盛之状。
理同长强名解。
(6)“尾翠”。
“尾”,尾巴也。
“翠”,青绿色,肝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
尾翠名意指督脉的外输气血具有肝木的生发特性,不能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
治疗便秘的穴位按摩手法(附图)

治疗便秘的穴位推拿手法(附图)之巴公井开创作1.抹任脉(见图①、②)位置:两乳头之间中点到脐下一掌宽小腹的中点连线.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推拿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从膻中穴沿着任脉(腹部正中)抹到中极穴,方向始终由上向下,把持20次,力量不宜过年夜,可是要紧贴皮肤2.掌揉天枢穴和年夜横穴(见图③)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年夜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推拿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3.点揉腹结穴和气海穴(见图④、⑤)位置:腹结穴位于下腹部,年夜横穴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气海穴位于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推拿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住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压力,感到酸胀为佳,然后顺时针方向点揉1分钟;再用一手拇指点揉气海穴,力度同腹结穴,同样把持1分钟.4.顺时针摩揉全腹(见图⑥)推拿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这样才华增进肠道蠕动,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把持方向相反,就会适得其反.5.点揉尺泽穴和曲池穴(见图⑦、见图⑧)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推拿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尺泽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曲池穴把持同尺泽穴.此二穴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泽穴为肺经穴位,曲池穴为年夜肠经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增进年夜便排出,效果显著.6.点揉合谷穴(见图⑨)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此穴).推拿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年夜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7.按揉支沟穴(见图⑩)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推拿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8.按揉内庭穴(见图⑾)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推拿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庭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内庭穴是泻胃火的效穴,此穴对青年过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9.按揉三阴交穴(见图⑿)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推拿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三阴交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三阴交穴是滋阴润燥的要穴.特别是用于年老体衰的便秘效果更佳.。
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便秘概要

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便秘
了解病情,评估按摩部位皮肤情况,指导患者排空尿液
↓
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
↓
站在患者右侧
↓
手置于右下腹, 以手的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 沿顺时针方向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按摩。
(推法和揉法,腹部下陷 1-2cm ,按摩 5-10分钟 /次
↓
定位(神阙、天枢、大横、关元
↓
手法(揉法:每个穴位三十次↓
用按法按压足三里、上巨虚穴约三秒钟, 再用揉法顺时针按摩三十次。
备注:
1、每次 10~15分钟,每天早晚各 1次, 也可便前 20分钟或餐后 2小时进行。
2、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3、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动。
按法:用指、掌或肘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上着力按压,按而留之。
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大鱼际、掌跟或全掌着力吸附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旋转运动。
4、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
天枢:脐中旁开 2寸
大横:在腹中部,距脐中 4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寸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寸上巨虚:足三里穴下 3寸。
便秘按摩什么穴位马上见效

便秘按摩什么穴位马上见效文章目录*一、便秘按摩什么穴位马上见效1. 便秘按摩中脘穴2. 便秘按摩支沟穴3. 便秘按摩大肠俞4. 便秘按摩足三里穴5. 便秘按摩天枢穴6. 便秘按摩关元穴*二、便秘的食疗方法*三、便秘应该如何调理便秘按摩什么穴位马上见效1、便秘按摩中脘穴放轻松仰躺在床上,然后双腿自然的伸直。
将右手的手掌心重叠在左手的手背上面,然后用左手的掌心紧紧的贴在中脘穴上面,然后稍微的用力按摩五十次左右。
2、便秘按摩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
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
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3、便秘按摩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系大肠在背之腧穴。
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
4、便秘按摩足三里穴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
按摩方法: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5、便秘按摩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
按摩方法: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6、便秘按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按摩方法: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然后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按摩治疗便秘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见效,便秘可见于各种急慢疾病中,便秘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
便秘治疗需要治疗原发疾病,长久调养而改善。
便秘的食疗方法1、韭菜治便秘:用温水和少许酒冲服韭菜叶子或根汁,可有效治疗便秘。
另外,取韭菜50克,洗净,连根带叶捣烂取汁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一次,也可治疗习惯性便秘。
2、空腹饮盐水可治习惯性便秘: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空腹饮1杯盐开水(温度自行掌握),对肠胃有清洗作用,尤对习惯性便秘特别有效。
【每日一穴】天枢穴,胃肠不好,习惯性便秘,多用此穴

【每日一穴】天枢穴,胃肠不好,习惯性便秘,多用此穴正文:天枢穴调理习惯性便秘:取仰卧位,两腿屈膝,以强手法顺时针按揉患者天枢,先右后左,按揉5 min后,即有微微腹痛,多于次日排便。
每晚1次,连续7d,即可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为人身上下、天地、阴阳之气枢转交合之处,故名天枢。
天枢穴,重点看这个枢字,这个字含有枢纽、枢机的意思,那么这个穴位便有梳理、疏通、传导、分理人体气、血等物质的能力。
一些人体气血失衡的问题,很多时候会用到天枢穴。
天枢穴处于人中间的位置,属于胃经,同时是大肠的募穴,所以穴位功能可直接作用于胃和大小肠。
天枢穴可以调理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问题。
天枢穴用法:1.顺时针按揉,每次按揉5分钟2.艾条温灸15-20分钟,也可以采用有艾灸效果的穴位贴穴位配伍:1.天枢穴配气海穴、中脘穴,调理腹胀,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的便秘、腹泻等2.天枢穴配阳陵泉、支沟穴,调理腹胀,气虚型便秘。
3.天枢配足三里、内关,治消化不良、腹泻4.天枢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5.天枢配中脘、气海、足三里,治急慢性肠炎。
6.天枢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治月经不调和痛经取穴方法:快速取穴:仰卧,肚脐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现代医学对天枢穴的研究进展:1.针刺天枢穴可增强肠蠕动,使消化不良患儿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酸迅速恢复正常。
2.针刺天枢穴可提高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3.针刺天枢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4.泌尿结石患者,以针刺天枢为主穴,配合肾俞、三焦俞等穴,排石率达到50%5.据报道针刺家兔“天枢”,针后1小时白细胞的吞噬活动开始增强,4小时达到高峰6.对正常人进行实验,针刺足三里、天枢,发现针后其补体效价较针前有所提高。
便秘的推拿治疗ppt课件

• 气血亏损:横擦胸上部、左侧背部及骶部 八髎穴以透热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穴 各1分钟。 • 阴寒凝结:横擦肩背部及腰部肾俞、命门, 骶部八髎穴,直擦背部督脉,均以透热为 度。
自我推拿一
• • • • • • • • • 1.揉穴法 按揉支沟、足三里、内关各100次。 2.顺时针掌摩脐周5分钟 3.摩下腹3分钟 4.拿大腿内收肌10次。 5.揉背俞 按揉脾俞、大肠俞、上髎、次髎各100次。 6.直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7.推左中下腹50次
• (5)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 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 变等。 • (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 (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 假性肠梗阻、先天 性巨结肠、巨直肠等。 • (8)神经心理障碍。 • (9)药物性因素 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 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 剂以与操作 本病治疗共分 6 步。
• 第一步一指禅推法 • 在中脘、天枢、大横穴(在腹中部,距脐 中4寸)治疗每穴1分钟。 • 第二步摩腹 • 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摩腹部8分钟。 • 第三步腹部运揉法 以两手相合,在腹部做 团揉100次,可调和气血,健脾益胃,祛淤 行滞。
• • • •
• •
4. 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 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 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 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 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 肉1分钟。
发病机制分类
• 便秘按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慢传输 型和出口梗阻型。
• (1)慢传输型便秘 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使粪便从 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 引起。最常见于年轻女性,在青春期前后发生,其特征为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1次),少便意,粪质坚硬, 因而排便困难;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便,而 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肠或结肠 传输时间延长;缺乏出口梗阻型的证据,如气囊排出试验 和肛门直肠测压正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与渗透性通便药 无效。糖尿病、硬皮病合并的便秘及药物引起的便秘多是 慢传输型。
便秘按摩三个穴位

足三里
除了按摩经络、穴位,能缓解便秘外, 最有效的对抗便秘的手段莫过于养成 健康的生活习惯。平常生活中要多吃 果蔬、多喝温水或蜂蜜水;养成定时排 便的好习惯;排便时不看书报、不玩手 机;不要久坐不动,办公时也要隔一段 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其实只要患 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辅以按摩, 就能很好地缓解便秘。
便秘是现代生活的常见病,很多人为 了治疗便秘,想尽方法,甚至不惜长 时间服用泻药。但是长期服用泻药只 能暂时缓解便秘,并不能根治,而且 还会导致结肠黑变。其实缓解便秘根 本不需要服用药物,只需要找对经络、 穴位,进行按摩也能够达到效果。 按摩三个穴位。 这三个穴摩外,便秘患者 还可以通过按摩肚脐旁的天枢穴来 缓解便秘。天枢穴是以肚脐为对称 轴的两个穴位,位于肚脐左右两寸 处。患者可以每天用手指按摩天枢 穴5分钟,来促进肠道蠕动。 按摩三个穴位可缓解便秘
2.支沟穴 除了按摩腹部和天枢穴外,便 秘患者还可以通过按压支沟穴 的方式来通便。支沟穴是主管 通便的穴位,位于人的小臂处, 患者可以从手背处的手腕线往 手臂方向寻找,支沟穴就在离 手腕线四寸处的手臂中央。每 天按摩5分钟,就能达到很好 的通便效果。
3.足三里穴 同时,位于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 也是缓解便秘的有效穴位。对于 慢性便秘患者来说,单独按摩某 一个穴位,效果不会很明显,可 以组合按摩:先按摩支沟穴,再 按压足三里穴,最后按摩天枢穴。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便秘 按哪里马上能拉出屎

按哪个部位可以治便秘按哪里马上能拉出屎
便秘很多人都有过,那么按哪个部位可以治便秘?按哪里马上能拉出屎呢?
一、水道穴
定位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
二、足三里
定位
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
功能主治
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三、合谷
定位
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主治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四、内庭
定位
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各1穴。
功能主治
主治发热,头痛,牙疼,口,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便秘的穴位按摩手法(附图)
1.抹任脉(见图①、②)
位置:两乳头之间中点到脐下一掌宽小腹的中点连线。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从膻中穴沿着任脉(腹部正中)抹到中极穴,方向始终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过大,但是要紧贴皮肤
2.掌揉天枢穴和大横穴(见图③)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3.点揉腹结穴和气海穴(见图④、⑤)
位置:腹结穴位于下腹部,大横穴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气海穴位于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住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压力,感到酸胀为佳,然后顺时针方向点揉1分钟;再用一手拇指点揉气海穴,力度同腹结穴,同样操作1分钟。
4.顺时针摩揉全腹(见图⑥)
按摩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
这样才能促进肠道蠕动,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会适得其反。
5.点揉尺泽穴和曲池穴(见图⑦、见图⑧)
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尺泽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曲池穴操作同尺泽穴。
此二穴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泽穴为肺经穴位,曲池穴为大肠经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进大便排出,效果显着。
6.点揉合谷穴(见图⑨)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7.按揉支沟穴(见图⑩)
位置: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8.按揉内庭穴(见图⑾)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庭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内庭穴是泻胃火的效穴,此穴对青年过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
9.按揉三阴交穴(见图⑿)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三阴交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
三阴交穴是滋阴润燥的要穴。
特别是用于年老体衰的便秘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