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芨的食用方法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吃法白芨,学名阿魏,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
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的山区、山坡和草地上。
白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和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吃法以及适用范围。
一、白芨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白芨有很强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负荷,对于热毒引起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例如,白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疟疾、扁桃体炎等疾病,对于消除炎症、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非常有效。
2. 止血白芨具有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鼻出血、呕血、便血等。
白芨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血管破裂和凝血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此外,白芨还能缩小血管,增加血小板数量,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3. 消肿白芨具有显著的消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引起的肿胀。
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肿胀症状。
白芨还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缓解关节痛、淤血和水肿。
4. 抗菌作用白芨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
因此,白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二、白芨的吃法白芨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的吃法如下:1. 内服(1)煎汤:将适量的白芨加水煎煮,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20-30分钟,然后温服。
每天可服用1-2剂,根据具体疾病情况可适当调整剂量。
(2)研粉:将白芨研磨成粉末,并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温服。
每次服用3-5克,每天可服用2-3次。
2. 外用(1)煎剂:将适量的白芨加水煎煮20-30分钟,然后将药液过滤,再用棉球蘸取药液敷在患处。
每天可进行2次,直至症状缓解。
(2)药膏:将白芨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调成药膏。
白芨中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白芨中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白芨的概述白芨,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又名白芨蒿、白人参,属于菊科植物。
白芨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区。
它是中国传统药物中常用的一种,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二、白芨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喉炎等疾病。
2.祛湿止痛:白芨具有祛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平喘止咳:白芨对于平喘止咳也有一定的疗效,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4.滋补健脾:白芨可以滋补健脾,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白芨的用量关于白芨的用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以下推荐用法: 1. 煎汤内服:白芨的干品每次用量为10-15g,可以煎汤内服,可根据需要增减用量,并可配伍其他药材一同使用。
2. 研末冲服:白芨的研末每次用量为3-9g,可用热水冲服,每日2-3次。
3. 外敷擦洗:白芨也可用于外敷,用法为将适量的白芨研末加入温水中调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效果也很好。
四、白芨的禁忌与注意事项使用白芨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与注意事项: 1. 孕妇忌用:孕妇忌用白芨,因为白芨有一定的活血通经作用,容易引起宫缩,对胎儿不利。
2. 高血压患者慎用:白芨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白芨时需要慎重,以免加重血压升高的症状。
3. 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白芨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时需要控制用量。
五、白芨的药物相互作用白芨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药物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1. 与抗凝药物相互作用:白芨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与某些抗凝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 与抗感染药物相互作用:白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与某些抗感染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相互影响疗效,需遵医嘱使用。
3. 与降血糖药物相互作用:白芨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与某些降血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降血糖的效果,需谨慎搭配使用。
白芨的食用方法

白芨的食用方法白芨的食用方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白芨蒸银耳材料:白芨30克,银耳30克,鲜蚕蛹50克,香菜10克,火腿未10克,鸡蛋清2个,鸡汤适量,味精、食盐、葱、姜末、湿淀粉各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
做法:1、将白芨加水适量,煎煮1 小时,去渣留药液继续煎沸至稠,倒小碗内待用。
2、将银耳择洗干净,用水泡发好,撕成小块待用。
3、蚕蛹去皮捣成蛹泥,加白芨膏、味精、食盐、葱、姜末等调料拌匀后抹入银耳中,再撒上火腿未、鸡蛋清、香菜,上展蒸熟。
4、将鸡汤加入调料和淀粉做成汤汁,浇在银耳上即成。
白芨蒸鸡蛋材料:鸡蛋4 个、白芨30 克,鸡肉100 克,鸡汤5 杯,青虾10 只,香菇5 朵,芹菜少许,酒、橘子汁、盐等各适量。
做法:1、用鸡汤5 杯,将白芨放入汤内,用小火煎1 小时,煎至约有4 杯量时,离火备用。
2、青虾剥皮去肠,鸡肉切成细了,与虾肉共同放入碗内,用酒、橘子汁适量,加少许盐脆渍待用。
3、香菇去蒂,芹菜切成3 厘米长的段。
各种原料弄好之后,放入一只大碗内。
另将鸡蛋与煎好的白友汤打在一起,加盐、酱油等调味,同加入放好原料的大碗内,但只倒入八成,余下的二成留下待用。
4、将碗放入蒸笼,上锅用弱火蒸,待蒸至蛋有凝结现象时,再将其余的2 成蛋汁浇在上面,并放上芹菜,再蒸5~6 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护胃止痛。
三七白芨粥材料:三七末5克,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个,蜂蜜25克。
做法: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至粥将熟时,加入三七、白芨粉,改文火稍煮片刻,至粥稠。
功效:补肺止血、养胃生肌,治肺癌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白芨炖燕窝材料:白芨6至9克,燕窝6至9克,清水适量用法:每次可用白芨6至9克,燕窝6至9克,放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适量调味,再炖片刻。
每日服1至2次。
功效:养阴润燥,益气补中。
常用于治疗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等症。
白芨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白芨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白芨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症状,如高热、口渴、咽痛等。
•润肺止咳:白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咳痰黄稠等症状。
•散瘀止血:白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症状。
•消肿止痛:白芨能够消肿止痛,适用于治疗肿痛等症状。
用量
•内服:一般每次可取适量白芨,研粉备用。
饭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
一次3-10g,一日2-3次。
•外用:可取适量白芨研粉,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白芨可促进子宫收缩,孕妇慎用。
•忌食辛辣:服用白芨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消化系统。
•少量多次:建议将用量分为多次服用,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过敏者禁用:对白芨过敏者禁用,发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儿童用量:儿童用量应适量减少,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效果与副作用
效果
•清热解毒效果较好,可有效降温、解热。
•润肺止咳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
•散瘀止血效果明显,可迅速止血、消肿。
•消肿止痛效果显著,能够缓解肿痛等症状。
副作用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等。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汇总白芨的禁忌及食用方法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汇总白芨的禁忌及食用方法白芨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
它的学名为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主要生长在中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区。
白芨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白芨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有:1.清热生津:白芨有清热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口干舌燥、烦渴、尿少等症状。
它可通过刺激唾液分泌和增加尿液排泄来起到清热生津的效果。
2.润燥宣肺:白芨可以润燥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干咳、痰少、胸闷等症状。
它可通过增加肺部的保湿效果,使肺部的气道处于湿润状态,从而缓解咳嗽等症状。
3.益气养阴:白芨有益气养阴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引起的症状,如乏力、心慌、口干、便秘等。
它可通过补充体内的气血和滋养阴液来起到益气养阴的效果。
4.清热解毒: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症状,如疮疖、疖子、口腔溃疡等。
它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清除体内的热毒物质,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5.抗菌消炎:白芨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如喉咙痛、牙周炎等。
它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减轻炎症反应,起到抗菌消炎的效果。
然而,白芨在一些情况下是禁忌的。
以下是白芨的禁忌:1.孕妇禁用:由于白芨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体质寒凉者慎用:白芨性寒,对于体质寒凉、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使用白芨可能会导致腹泻、寒战等不适症状,因此应避免使用。
3.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白芨与一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应遵医嘱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关于白芨的食用方法,一般来说,白芨主要以煎煮汤剂的形式进行内服。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每次用量为9-15克,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将白芨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沸,然后隔水蒸熟至煮沸1-2次,将汤剂捞出饮用。
白芨清热祛火的中草药

白芨清热祛火的中草药白芨,又称白薯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并被认为是治疗热病和炎症的有效草药之一。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药理学特性、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1. 药理学特性白芨属于百合科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
它的根茎富含粘液质和淀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白芨还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如精油、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白芨抗菌、抗炎和镇痛的药理学特性。
2. 主要功能白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中,以清热祛火为主要功能,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2.1 清热解毒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和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促进身体抵抗力的提高。
2.2 抗炎止痛白芨含有多种化合物,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3. 使用方法白芨可以用于内服和外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3.1 内服将白芨研成细末,每次可取3-6克,加入开水中冲泡,作为药材煎剂饮用。
一般建议每日3次,连续服用7-10天为一个疗程。
但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剂量和疗程。
3.2 外用将白芨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形成糊状物。
然后将糊状物敷于患部,使用纱布固定,每日2-3次,连续使用7-10天。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白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反应不同,对白芨的敏感度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初次使用白芨前,最好进行过敏试验,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2 儿童和孕妇禁用儿童和孕妇在使用草药时需要特别谨慎。
白芨虽然是天然草药,但仍可能对儿童和孕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儿童和孕妇慎用白芨。
4.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需要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白芨可能增强或减弱其他药物的疗效,因此在使用时最好咨询医生,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白芨的食用方法及药用价值

⽩芨的⾷⽤⽅法及药⽤价值 ⽩芨具有良好的收敛⽌⾎,消肿⽣肌的功效。
如何⾷⽤⽩芨正确健康?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芨的⾷⽤⽅法,希望对你有⽤! ⽩芨的⾷⽤⽅法 1、治胃炎、胃溃疡、胃出⾎ ⽩芨切⽚或⽩芨粉3—9g 三七粉3—9g 猪肚1/4个切⽚ 将以上材料放⼊炖盅,加⼊约⼀碗半⽔,隔⽔炖2⼩时。
⾷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服⽤。
每2—3天服⼀次,约1-2个⽉疗程可痊愈。
本⾷疗⽅标本兼治,除后患。
(药量随年龄体重加减,⼩孩⼀般3g,⼤⼈⼀般6—9g) 2、⿐衄(俗称“漏⿐⾎”) ⽩芨切⽚或⽩芨粉3—9g 三七粉3—9g ⼩蓟5g 排⾻50g 放⼊炖盅,约加⼀碗半⽔,隔⽔炖2⼩时。
⾷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服⽤。
⼀般服2—3次即可痊愈。
3、肺结核(熟称“肺痨”) 百合10g 百部5g 五指⽑桃50g 以上三味加8碗⽔煲⾄2碗⽔量左右,去渣,加⼊⽩芨粉、三七粉各3—9g,洗净猪肺1/4个,转⼊炖盅炖1.5个⼩时。
加⼊少许盐即可服⽤。
作为肺结核的辅助性⾷疗,在慢病站(院)接受科学化正规治疗外,可通过服⽤此⾷疗⽅进⾏调养,可起到促进康复和防治耐药性的作⽤。
⽩芨的药⽤价值 1、治肺痿:⽩芨、阿胶、款冬、紫苑等分。
⽔煎服。
(《医学启蒙》⽩芨散) 2、治咯⾎:⽩芨⼀两,枇杷叶(去⽑,蜜炙)、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蛤粉炒成珠,⽣地黄⾃然汁调之,⽕上炖化,⼊前药为丸如龙眼⼤。
每服⼀丸,噙化。
(《证治准绳》⽩芨枇杷丸) 3、治肺热吐⾎不⽌:⽩芨研细末,每服⼆钱,⽩汤下。
(《本草发明》) 4、治跌打⾻折:酒调⽩芨末⼆钱服。
(《永类铃⽅》) 5、治⼿⾜皲裂:⽩芨末,⽔凋塞之,勿犯⽔。
(《济急仙⽅》) 6、治产后伤脬,⼩便淋敷不⽌:⽩芨、凤凰庆,桑螺娟等分,⼊猪脬内,煮烂⾷之。
(《梅⽒验⽅新编》) 7、治⿐⾎不⽌。
⽤⼝⽔调⽩芨末涂⿐梁上低处(名“⼭根”);另取⽩芨末⼀钱,⽔冲服。
8、治疔疮、肿疮。
白芨清热解润肺止咳

白芨清热解润肺止咳白芨,又称白菀、荢菀,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其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在中医药领域中,白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芨的药理作用、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一、白芨的药理作用白芨主要成分为白芨醇和白芨甙,这两种物质赋予了白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1. 清热解毒: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加快病情的恢复和康复。
2. 润肺止咳:白芨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黏液质,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持呼吸道的湿润状态,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症状。
二、白芨的应用范围白芨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以下是常见的应用范围:1. 感冒发热: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如高烧、头痛、委靡等。
2. 咳嗽喉痛:白芨的润肺止咳作用是其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包括干咳、痰多、痰黏等。
3. 咽喉炎:白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炎引起的咽痛、咳嗽等症状。
4. 支气管炎:白芨的清热解毒和润肺止咳作用对于支气管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三、白芨使用方法白芨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也可以制成药片、颗粒等剂型。
以下是常见的白芨使用方法:1. 白芨煎剂:将适量的白芨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开水,煎煮15-20分钟,待凉后饮用。
每日2-3次,每次服用10-15克。
2. 白芨颗粒:将适量的白芨研磨成粉末,制成颗粒剂。
每次取适量颗粒,开水冲服即可。
每日2-3次,每次服用5-10克。
3. 白芨药片:市面上有多种白芨制成的药片,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一般每日2-3次,每次服用2-4片。
注意事项:1. 孕妇慎用:白芨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 过敏体质慎用:白芨属于辛凉药物,过敏体质者慎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白芨的食用方法
中药白芨的食用方法
1、白芨冰糖燕窝
原料:白芨15克,燕窝1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切成薄片,燕窝择去毛渣。
以上两味一起放入碗中,加适量水,隔水蒸至熟,滤去药渣。
锅内再加入冰糖,适量水煮熬,去渣将糖汁倒入燕窝内食之。
药膳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肺气肿咯血者。
2、白芨羊肝汤
原料:白芨15克,羊肝100克,姜、葱、盐各5克。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放入炖杯内,备用。
羊肝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将白芨放入炖锅,用大火烧沸,加入姜、葱、盐,再用小火煮半小时,放入羊肝煮熟即成。
药膳功效:本汤补肝益肾、明目,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3、白芨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
【制作】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至粥将熟时,将白芨粉加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粘稠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服食。
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补肺止血,养胃生肌。
适用于肺胃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白芨的副作用:
白芨是止血药物,没有出血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白芨的食用禁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②《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
恶理石。
畏李核,杏人。
③《蜀本草》:反乌头。
中药白芨的功效
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
治矽肺,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
中药白芨的作用
1、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
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
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
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
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
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
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
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
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
患处不能
沾水。
8、汤火伤。
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
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
治法同上。
11 鼻衄: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
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12 百日咳: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3 口腔粘膜病:将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匀。
将该粉涂病损部位,用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及漱口,每日涂3次,有效率为98%。
14 皮肤结核:有人用狼毒,白芨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按常规消毒皮损部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1天换药2次,治疗25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
15 痤疮: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皮肤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
将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极细粉末,用开水按1:6比例冲调成稀糊状,用此药做按摩霜做面部皮肤及穴代替按摩,按摩完毕,在薄涂一层药,纱布遮盖眉,眼,口部,将石膏粉300-400克用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均匀地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每天2次,5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8%。
16 乳头皱裂:白芨,白矾各30克,金银花20克,水煎3次,
浓缩至100毫升。
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每天10次,治疗乳头皱裂患者,总有效率为88.24%。
17 白带: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
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8 肛裂: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