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自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7篇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7篇第1篇示例:大学生早晚自习调查总结一、调查背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要人才储备和接班人,在学业上的表现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而自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早晚自习更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对大学生早晚自习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早晚自习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计抽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包括自习时间段、自习地点、自习内容、自习方式、自习效果等方面,以便全面了解大学生的自习情况。
三、调查结果1. 自习时间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倾向于晚上自习,占比为60%,而早上自习的比例为40%。
晚上自习主要集中在晚上7点至10点,早上自习则主要集中在早上6点至9点。
2. 自习地点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习的地点是图书馆,占比为70%,其次是宿舍和自习室。
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图书馆是一个适合自习的环境。
3. 自习内容大学生的自习内容主要包括复习课堂知识、做作业和准备考试等。
复习课堂知识占比最大,其次是做作业和准备考试。
4. 自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独自自习,占比为80%,其次是和同学一起自习。
5. 自习效果大部分大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只有少部分学生觉得自习效果一般,需要改进。
四、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习时间集中在晚上,这可能与大学生课程安排的时间有关。
而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图书馆作为自习的地点,表明他们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安静、适合学习的地方。
大学生自习的内容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复习和做作业,自习方式以独自自习为主。
大学生自习的情况还是比较积极的,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自习对学业的重要性。
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自习效果不够满意,需要改进自习方式和方法。
部分学生对自习时间的规划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调整。
五、建议鉴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大学生要合理规划自习时间,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段。
大学生晚自习学风状况调查报告(五篇模版)

大学生晚自习学风状况调查报告(五篇模版)第一篇:大学生晚自习学风状况调查报告为了有效了解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力情况,提高广西师范学院自习室的使用率,为此我们11思想政治教育陶行知实验班特别对广西师范学院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学风状况调查,借此来具体了解和分析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学习力方面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改善广西师范学院整体的学风状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前后门的进出情况,自习室的使用情况以及在宿舍的具体行为情况进行一个对比,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的方法。
一、数据现象分析为了有效调查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晚自习学风状况,对此我班在星期天和星期一作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查。
我班在对所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做成直观的图表格式,便以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关于本校大学生晚自习学风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二、问题分析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我们归纳得出关于明秀校区晚自习学风状况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根据图一所示,从整体状况上看星期天的出入总人数比星期一多,并且星期天的进出校人数差异大,而星期一的进出校人数基本持平,但进校人数总比出校人数多。
以及根据图2.1中周末在宿舍人数相对周一多,这两个现象可以得出同学们对星期天晚上作为学习时间的意识不强。
大部分同学的心态还很放松散漫,没有及时进入积极学习工作的状态。
2.根据图2.2所示,星期天在宿舍的人当中,上网类人数过半,星期一有所减少;虽然与星期天相比,星期一在宿舍学习的人数明显增加了一倍多,但总体而言在宿舍学习比例较低,这一个现象可以得出同学们在宿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学习氛围欠佳,学习效率低下。
3.根据“图书馆和外语楼自习室使用率较高,50%以上;文星楼和思远楼自习室使用率较低,文星楼低于30%,思远楼低于40%”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明秀校区的自习室使用率偏低,不存在自习室不足的问题。
2024年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2024年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引言:自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早晚自习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活规律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2024年大学生的早晚自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困惑。
一、调查概况:本次调查共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自习时间、自习地点、自习方式、自习效果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1. 自习时间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2024年的早晚自习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
超过60%的学生选择在晚上自习,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有关。
尽管许多学生也选择了早晨自习,但占比相对较低。
2. 自习地点分析: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图书馆作为自习地点,其次是宿舍和教室。
这可能与图书馆的安静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咖啡馆和公共休闲区作为自习地点,这可能与这些地方提供的舒适和自由环境吸引了部分学生。
3. 自习方式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采用了多种自习方式。
其中,自主学习和课后复习是最常见的自习方式。
此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参加小组讨论、辅导班和学术讲座等形式的自习方式,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4. 自习效果分析:关于自习效果的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习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他们认为自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减轻学业压力。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自习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与个人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关。
三、问题与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2024年的早晚自习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惑。
以下是一些问题和建议供参考:1. 学习环境不足:尽管图书馆是学生主要的自习地点,但仍有部分学生反映图书馆座位不够,特别是高峰时段。
晚自习调查报告

晚自习调查报告引言晚自习是指在晚上完成学校作业和学习复习的时间段。
对于学生而言,晚自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巩固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机会。
然而,晚自习时间安排合理与否,对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学生对晚自习的态度、晚自习时间安排的情况以及晚自习的效果与感受。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群体发放问卷链接,共收集到250份有效问卷。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调查目的,包含了与晚自习相关的问题,如晚自习时间段、学习方式、效果评价等。
调查结果与分析参与调查的学生分布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主要集中在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60%;其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30%;小学生和大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和5%。
这一分布结果显示了晚自习主要受关注于高中和初中阶段的学生。
晚自习时间段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晚自习时间段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下午8点到晚上10点的时间段进行晚自习,占比达到60%。
其次是下午7点到晚上9点的时间段,占比为30%。
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了晚上10点以后进行晚自习,占比为10%。
这一结果反映了晚自习时间段的分布与学生家庭作息时间的紧张程度相关。
晚自习的学习方式在晚自习的学习方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独立自学,占比为70%。
另有20%的学生选择组团学习,认为与同学一起学习可以互相促进。
5%的学生选择请家教或报班进行晚自习辅导。
剩下的5%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如线上课程学习等。
晚自习的效果与感受对于晚自习的效果与感受,调查结果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40%的学生认为晚自习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升效果显著,2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30%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还有10%的学生表示效果差。
这一结果显示了晚自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科特点以及个人自律等因素有关。
对于晚自习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晚自习时间过长,感到疲劳;20%的学生认为晚自习时间合理,感到充实;还有20%的学生表示对晚自习没有太多感受。
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合集5篇]
![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8c38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a.png)
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调研方式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党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
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仅联系着千家万户,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一段时期以来,团省委注意到,由于我省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学生作息时间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一线教育工作者、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中,盼望和呼吁改革现行的作息时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的呼声日益强烈。
为此,团省委以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为主要内容,对早餐、睡眠、课业负担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以图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我省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调整的可行性。
调查采取问卷和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石家庄、邢台、保定、廊坊4个市和冀州市、大名县、涉县3个县(市)的市(城)区的中小学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调查县城以上中小学校118所,小学50所,初中24所,高中12所,小学至初中复合学校2所,小学至高中复合学校3所,完全中学27所。
设计抽样为每所学校学生、家长各10名,校长和班主任老师3名,实际收回有效问卷为:学生1167份,家长1163份,校长和老师354份,总计为2684个分析样本,取样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同时,走访了石家庄市的部分学校和有关机构,与相关人员代表进行了广泛的座谈讨论,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二、现行作息时间的执行近10年来,我省没有就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通常由各地教育部门按惯例或根据政府部门的作息时间作出相应安排。
据了解,目前我省大部分中学生的作息时间为:早晨6:00-6:20起床(寄宿生),7:30到校并开始早自习,上午8:00-11:50四节课,下午14:10到16:50上课,17点左右离校。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2)3篇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2)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2)精选3篇〔一〕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场,每个人都需要适应大学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节奏。
其中,早晚自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才能,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个话题,我们搜集并分析了多篇调查报告,以期从不同角度理解大学早晚自习的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看到一份多省市高校统计的报告,其中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参加过早晚自习。
这份报告还发现,参加早晚自习的学生相较于没有参加者,平均成绩较高。
这说明了早晚自习是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
然而,一个在湖南省多所高校进展的问卷调查那么有相反的结果。
该调查涉及4000名大学生,其中超过90%的学生表示参加早晚自习并不会进步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有些人认为这种安排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压力更大。
这还说明了早晚自习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遵从的学习形式,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展选择。
此外,一项涉及1000名南京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多数参加早晚自习的学生在这期间内的学习时间仅有1-2小时,而且大局部人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课堂笔记或者复习,很少有人进展深化学习。
这样一来,早晚自习的实际效果就降低了。
假如大学生只是为了参加早晚自习而参加,而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展高质量的学习,这种安排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总结起来,早晚自习虽然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学习时间段,但不应强迫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
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学科,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而且,参加早晚自习不仅仅是花时间,还需要花费精力和注意力进展深化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在早晚自习中获得理想的成果。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2)精选3篇〔二〕大学早晚自习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一段时间,早晚自习的时间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资料的重要时段,对于进步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理解大学生对早晚自习的看法以及详细情况,本文对多篇相关调查的结果进展汇总总结,以期给广阔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

大学早晚自习调查总结调查概述: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于早晚自习的看法和习惯。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共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早晚自习的态度、自习时间的选择、自习地点的偏好、自习效果以及自习期望等方面。
根据问卷的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1. 对早晚自习的态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持积极态度对待早晚自习。
有85%的学生认为早晚自习对学习效果有帮助,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只有15%的学生认为早晚自习没有必要,而且会增加学习压力。
2. 自习时间的选择:在自习时间的选择上,有47%的学生更喜欢早晨自习,认为早晨清新空气,思维更为清晰,有助于提高效率;约有35%的学生喜欢晚上自习,认为晚上比较安静,容易专注。
而其他学生则更喜欢午后或下午自习,认为这个时间段比较适合自己。
3. 自习地点的偏好:对于自习地点的选择,有60%的学生喜欢在图书馆自习。
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图书馆环境安静、学习氛围浓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图书馆有各种学习资源和辅导资料,方便查询使用。
其他学生则更喜欢在宿舍、教室或者咖啡馆等地自习,因为这些地方更加自由和舒适。
4. 自习效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早晚自习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有76%的学生认为早晚自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而只有6%的学生认为自习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5. 自习期望:当被问及自习期望时,有90%的学生希望能够在自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自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够通过自习提高自己的自律和学习态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大部分大学生对早晚自习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早晚自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这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关,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早晚自习来追求更好的学习表现。
2. 学生对于自习时间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
关于大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作为大学生,晚自习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对大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后续的学习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选取了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一、晚自习出勤率较高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参加晚自习。
整体来看,大学生对晚自习的投入度较高,这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晚自习的时长越来越短尽管大学生对晚自习的出勤率较高,但是晚自习的时长却越来越短。
在调查中,有超过60%的学生表示,晚自习时间一般是1-2个小时之间。
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在发生变化,更注重学习质量而非学习时间的长短。
三、晚自习主要用于复习和做作业在本次调查中,有近90%的大学生表示晚自习主要用于复习和做作业。
其次是课堂笔记整理和阅读相关学习资料等。
这也说明大学生对于晚自习的目的比较明确,更多地集中在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上。
四、课外活动对晚自习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中,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因为参加学生组织或参加课外活动而缺席晚自习。
这也说明大学生在学习之余,适度参加课外活动对提高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五、晚自习的学习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调查中,有近60%的大学生表示晚自习的学习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习场地和设施不足、噪音干扰等。
这提醒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利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率。
综上所述,大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规划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并结合学生们的兴趣设计一些课程。而不只是那些烦躁的理论课,可以开些寓教于乐的课外课程,取代晚自习。
调查问卷结果汇总
(一)晚自习出勤状况
具体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
抽样时间:2012年12月18日
调查人员:周亚飞
第二部分
关于晚自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很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填写此调查问卷。请在您同意的选项上面打对号。谢谢合作。
首先,请您填写您的简单个人资料:
您的年级A. 2009级B. 2010级
表1早餐情况的原始数据
柱形图1
(一)整体分析晚自习出勤情况
总体出勤晚自习状况可以从柱形图1上看出:
1.读图“从来不去”的仅占8%,“每天都去”的占26%,大部分都是“偶尔去”,占66%。这说明,同学中大部分是偶尔去上晚自习的,并且,有一小部分同学从来不去。
2.“偶尔去”所占比例最大,异众比率为34%,“偶尔去”最具有代表性。
晚自习出勤问题的分析
在调查中,同学们不去上自习的情况有如下几种,在此分别用A、B、C、D、E、F代表。这六条理由是:A:经济问题,做兼职B:没意思,不想学C这课简单,自学就会D:有事耽误E:身边同学影响F:其它。可以有多个选项,结果如下:
表6调查的原始数据
2009级
2010级
男
女
总计
A
20
28
23
25
2009级
2010级
男
女
男
女
从来不去
2
1
3
2
偶尔去
23
18
19
6
每天都去
12
6
10
2
(二)理由及数据
2009级
2010级
男
女
男
女
经济问题,做兼职
8
12
24
3
课没意思,不想上
14
12
21
2
课简单,自学就会
6
1
9
3
有事耽误
12
16
17
2
身边同学影响
7
2
5
1
其它
2
3
2
1
48
B
26
21
25
22
47
C
7
12
13
6
19
D
28
20
20
28
48
E
9
6
9
6
15
F
5
3
3
5
8
(一)整体分析
首先看柱形图7和饼图8。
柱形图7
饼图8
从图上明显可以看到A、B、D三项占整体的比重最大,也就说,这三种理由的人数最多。
(二)性别分析
首先看下页柱形图九和环形图十
由整体分析可知,A、B、D三个理由在男生和女生中支持率相差无几,在此区间作估计没有意义,就此省去。
(三)对男女生晚自习出勤状况的比较分析
首先看男女生晚自习出勤状况的比较图。见条形图4和饼图5。
观察两个图。男女生均以“偶尔去”为众数,分别占出勤状况的58%和74%。但是,男生的异众比例为42%,女生的异众比例为26%。这说明,用偶尔去来代表男生的晚自习出勤状况并不好,代表性较差。看数据就明白,这是因为男生走“两个极端”的有不少。而对女生而言,偶尔去能够很好的代表她们的晚自习出勤状况。
条形图4
饼图5
运用“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两个年级加总的男生与女生的晚自习出勤状况进行比较。求得,“从来不去”的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6.6%-14.6%),偶尔去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2.3%-34.3%),每天都去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时(-5.0%-29.0%).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整个2009级和整个2010级“从来不去”的比例差在(-6.6%-14.6%)之间;“偶尔去”的比例差在(-2.3%-34.3%)之间;“每天都去”的比例差在(-5.0%-29.0%)之间。
调查方案设计
我在此就晚自习情况在同学中作一调查分析,试图初步揭示分析这一情况。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同学们晚自习的出席情况等。调查Biblioteka 象:2009级和2010级工业工程同学
调查项目:见“关于晚自习出勤情况的调查问卷”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2009级和2010级各抽样50份,其中每个年级各有男女抽查单位25个
(二)晚自习出勤人数的比较
首先看一下两个年级晚自习出勤状况的比较图。见下面条形图2和饼图3。
条形图2
饼图3
1.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年级晚自习出勤状况的差异。主要差在“两个极端”即“从来不去”和“每天都去”上。2009级“每天都去”的比2010级高出20个百分点,而“从来不去”的低12个百分点。这说明2009级出勤情况比2010级要好的多。
2.两个年级的晚自习出勤状况中,众数都是“偶尔去”。但2009级的异众比率为38%,这说明偶尔去并不能很好的代表2009级的晚自习出勤状况;而2010级的异众比率为30%,相比2009级,更能代表本年级的晚自习出勤状况。
3.再运用“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整个2009级和2010级的晚自习出勤状况进行比较。求得,两个年级相比,“从来不去”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1.6%-22.4%),“偶尔去”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9.7%-25.7%),“每天都去”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时(3.3%-36.7%).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整个2009级和整个2010级“从来不去”的比例差在(1.6%-22.4%)之间;“偶尔去”的比例差在(-9.7%-25.7%)之间;“每天都去”的比例差在(3.3%-36.7%)之间。
3.我对全体学生的早餐情况做一区间估计。在95%得置信水平下,运用“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求得,全体学生中,“从来不去”的置信区间是(17.4%-34.6%),“偶尔去”的置信区间时(56.7%-75.3%),“每天都去”的置信区间时(1.7%-13.3%).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全体学生中“从来不去”的所占比例在(17.4%-34.6%)之间;“偶尔去”的所占比例在(56.7%-75.3%)之间;“每天都去的所占比例在(1.7%-13.3%)之间。
您的性别A.男B.女
完成上面后,我们就进入正式的问卷问题:
Question1:您每天上晚自习吗?
A.从来不去B.偶尔去C.每天都去
注意:如果您选择A“从来不去”,谢谢您的合作,调查到此为止。如果您选择B“偶尔去”或C“每天都去”,请您接着填写以下问题。
Question2:您不去晚自习的原因?(可多选)
柱形图9
环形图10
总结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可以做出以下总结:
1.现在很多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利用晚自习出去做兼职,并且有增多趋势。建议学校能帮助学生多提供些校内兼职工作,为同学们减轻负担。
2.对欲晚自习出勤情况,根据调查理由来看,除个人特殊原因外,主要是“课程简单”,在最后考试周拼一把就行了,有些人是抱着这个态度的。如果老师能改善考试制度,或许能解决或者减轻这种现象。
A.没有课B.课程简单,不需要再学习
C.效率低D.不想去
E.有事情耽搁F.其他
Question3:您不去晚自习都在干嘛?
A.上网B.睡觉
C.吃饭D.逛街
E.做兼职F.其他
谢谢合作,调查到此为止,感谢您的配合,祝你期末考试取得良好成绩。谢谢。
调查分析报告
一、对“晚自习情况”的分析
“晚自习情况”是指“从来不去”,“偶尔去”和“每天都去”三种。先看统计数据。见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