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
光色交错的空间--赵无极与透纳绘画作品中的光

他 极 大 的热 佶 敏 锐 的州 察 力 和 新 颖 描绘 接 洼 并 将 个人 的 感 情 投 构 成 7光 线 与 大 气
^ 其 中. 画 出 印 象 化 的 | i 景 炳 雾 与水 气 的 表现 生 意盎 然 L 风
z 浑然 一体 的画 而
维普资讯
选 纳绘 画境 界 的 塑 造 违 纳 创造 出独 犄 的 艺 术风 格
是 以光 为接 心
通 过 对 海 洋 上光 线 与 空 气投 皋 的 研 究
他 的 生从 事 广 泛 的 畋 陆旅 行 和 英 伦二 岛的 漫 游 以 从 欧 陆壮 丽 的 景 现 , 连的旅 者 身 份 , 刻 画 人 自 然 的精 神 u 艄 己 的捌 材
而 是 艺术 家遵 过
定的 审 美价 值 相 借鉴 意 义 但 却 画 f B 止^ “7 种
赵 无极 的 画 虽 然 离 开 T 具 爨
联 想到 袁 火 .水 和 海 洋
空 和 云 零 曲 充 满 宁 静和
的艺术面虢却蛛逮同归
透 明氟 围 的 作 品 尽 管 赵 尤 搬 的熊 画 艺 术 屙抽 象 范 畴 但 与西 方 抽 象 画 发 展 过 程 中 单纯 的理 胜思 维 或 者 纯 粹 的 情 感宣 世 不 同 越 无 极 的 作 品 更 能让 ^ 联 想起 东 方 峋水 竖 画 尤其 是 写 意 水 所 追 求 的精 神 界 这 不 仅 定 形 式
现 实 的瘕 遗 像 显 现 来
他 的 作 品 有 时 是 清 - 净 鼬明
在 有 无 z中 具 体 真 实 的 造 型 几 乎 完 全 消 失 r 他 晌 这 些 作 品 中使 用 的话 言 打 破 丁古 典 传 统 的 柬 螂 大胆 使 用 丰富
浅析赵无极抽象油画的中国气派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周行而不殆, 可 以为天下母。 ”“ 道生一 , 生二。二生三。 ”这两句话包含 了 《 道德经 》的宇宙观 , 意思是说 “ 道”这个东西生成于天地诞生之前 ,一片混沌 , 它清虚寂静、广阔深远 , 并且在无休无止地运转 , 形成了世 间万 物 。 今 天 的科学 事 实也 证 明确 实 如此 , 在宇 宙之 前世 界
集 中 、凝 练 。 作品的整体视 角是对传统 中国画透视法的 回归和创 新
一
极抽象油画中的留白, 拓展 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空间, 给
人 以更 多 的情绪 体验 。 四 博大 精深 的 中国哲 学 内涵 赵 无极 1 9 5 8年后 的抽 象油 画 ,在 画面 内涵上 ,淋 漓尽
赵 无极 1 9 5 8年后 的抽 象 油画 ,虽然 绘 画技 法洋 溢着 非
致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一
常现代感的西方油画味道, 但是在这些画作中看不到典型的 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 这些画作以大块大块 的明暗色彩填
充 了 画面 ,色块 与 色块 之间 的过 渡或徐 或 疾 ,或相 互渗 透 , 或截然对立 , 所构成的空间层次往往不能从整体画面上看出 统 一 的 由远 到 近或 由近 到远 的视 界 , 而是 多层 次 的。要想 看
赵无极是当代世界公认的抽象油画大师 , 他的抽象油画 以大块 的色彩 对 比 、 丰 富 的空间层 次 , 在外 在形 式上 给人 以
强烈 的视 觉 冲击 ,因而 ,他被 誉为 “ 西 方 现代抒 情抽 象 派 的 代表” 。
很多人认为 ,他的抽象画作有着鲜明的西方油画风格。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那也仅仅是对其抽象画外表部分特
大象无形——赵无极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

大象无形——赵无极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摘要:赵无极,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画家,其作品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在艺术领域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已经成为当代艺坛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赵无极的绘画作品中,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绘画实践的情感体验深刻融合,大象无形,情感无处不在。
本文将通过分析赵无极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结合其生平经历、文化背景和艺术实践,进一步诠释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艺术实践的情感时空。
关键词:赵无极;绘画作品;情感表达;文化背景;艺术实践。
一、前言赵无极,一位享誉国际的画家,是中国抽象绘画的代表之一。
其作品既具有东方文化的内涵与禅意,又不乏西方艺术的思想与技法,堪称中西合璧,独树一帜。
赵无极在其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积极开拓艺术领域,将绘画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深刻融合,成就了中国抽象绘画史上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以赵无极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为探讨对象,深入分析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创作过程,从一个侧面解释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念,探寻其作品的深层情感意义。
二、生平经历与文化背景赵无极生于191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小时候赵无极便接触了丰富的文化书籍和尊贵的艺术氛围,这对他的成长和艺术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
赵无极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主要浸淫于西方绘画的学习,接受了象征、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派绘画语言的熏陶。
此外,赵无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非常深厚的兴趣,对于绘画中的韵律、空灵、气势等因素展现着浓郁的兴趣。
这样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为赵无极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情感资源,也使他的艺术生涯发展得更加多元和多样化。
三、艺术实践与情感体验1.艺术实践的情感时空赵无极的绘画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倾向于直接表达,不拘泥于形式和技法,主要表现出一种脱离客观物象的情感体验。
他眼中的艺术是一种语言,一种用线条、色彩、形态来表达心灵的语言,有时是抽象、可触摸,有时又是超越世界、不可捉摸的。
赵无极绘画艺术中的东方元素解读

赵无极绘画艺术中的东方元素解读作者:郭曼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1期【摘要】赵无极的绘画成就令世人瞩目,其艺术价值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这完全得益于其在绘画中对东方元素的完美应用。
在赵无极的绘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精髓,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赵无极的绘画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自我批判过程,最终实现了向东方的回归,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升华。
【关键词】赵无极;东方元素;东方化过程;西方元素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47-02一、东方元素对赵无极绘画艺术成就的重要作用赵无极是享誉世界画坛的艺术家,曾荣获法国荣誉勋位团三级勋章,是法兰西艺术学院终身院士。
评论界认为,赵无极充分借鉴西方的表现手法,把东方美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完美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丰富性和创造力。
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赵无极的绘画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成就,与他深刻理解东方艺术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完美地融入其绘画中有着直接关系。
一直以来,东方文化都深深吸引着西方艺术家,德拉克罗瓦、布歇、凡高、马蒂斯等西方大师的画作中经常充满着对东方世界的神奇想象。
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东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其作品对东方元素的描述显得浅显和薄弱。
这说明,东方文化的呈现必须首先依赖于对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
出生于拥有中国传文化深厚底蕴家庭的赵无极,却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热衷于西方绘画艺术,并于1948年前往巴黎学习生活。
赵无极前期纯西方式的绘画虽然也有所成绩,但真正让他成为世界级绘画艺术大师的则是对东方元素炉火纯青的应用。
这是因为,赵无极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将东方元素恰到好处地溶于绘画之中,使其绘画具有了自己的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东、西方人们眼中的成功的视觉经验。
也即西方人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其绘画满足了他们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东方人认为其用东方文化和方式理解“抽象”绘画,使二者在精神上得以融通。
两件作品详解赵无极艺术人生

两件作品详解赵无极艺术人生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7年第10期1948年2月26日,赵无极偕同妻子踏上了“安德烈-勒庞”号邮轮(Andre Lebon)离开了上海,前赴法国巴黎留学。
在出发前,赵无极告诉自己的老师林风眠,如果自己能够靠创作生存,就留在那里。
但老师提醒他不要幻想,不要留在巴黎,因为生活会很困难,还没有中国艺术家能成功地做到这点。
可林风眠没有预料到,后来赵无极不但在留在了巴黎,并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成为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最耀眼的华人艺术大师。
纵观赵无极一生的艺术创作,在不同的阶段,他都是全心投入摸索独特的途径,从未停留在某个阶段性成就,而是不断突破及超越自我,打破过往已建立的成就与框架,使得他在近7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将其艺术语汇层层互扣地推演:从1 940年代开始创作时的具象绘画,到达巴黎后的抽象方向转变,至50年代的克利时期,甲骨文时期,直至1959年后开始舍去命题,仅以作品完成日期为题目,逐步将物像从画面中完全抽离的探索,而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抽象艺术发展中,也是经历了从来源于东方,立足于西方,又回归于东方的心历之程。
赵无极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在西方抽象艺术发展中开创了其独特具有东方美学的艺术风格,更是他将中国哲学的深刻洞见与创造性诠释于艺术创作之中,这条东西美学融合的艰难探索之路,不但在世界艺术史发展中留下精彩的篇章,亦是艺术家回归内在本源,超越时空的圆满体验。
1972年3月,在阔别故土24年后,赵无极回到了上海探望母亲。
此时的赵无极已是功名成就,也经历过了数次的人生悲欢离合。
返回巴黎后,赵无极用着从中国带回的笔与墨,开始重拾水墨的创作。
一开始只是用以消遣的练笔之法,逐渐赵无极发现在笔墨的晕染、滴流、墨色多重的浓、淡、枯、润变化间,他不但感受莫大的创作乐趣,而且水墨画的干百种浓淡变化,不计其数的层次,以无形蕴有形的效果,对他有着新的启发及触动。
1979年,他在建筑师贝聿铭的邀请下,为其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创作了两幅大型水墨绘画,又于1983年,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以及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展览。
赵无极抽象绘画与色彩美学思想研究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 |赵无极抽象绘画与色彩美学思想研究曾琳轩王志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摘要:本文探析赵无极抽象绘画艺术,从文献梳理与作品分析的比较入手进行研究;然后对赵无极绘画东方美学思想进行探讨;最后对赵无极绘画中的东方美学与艺术思想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赵无极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43-03赵无极(Zao Wou-ki),是东、西方人们眼中成功的视觉艺术经验的典范。
林风眠勇于创新的思想对赵无极后来的抽象绘画及其符号语言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塞尚等现代派艺术大师以及保罗?克利抽象绘画符号语言在他的抽象绘画形成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西文化思想的相互影响,使他的抽象绘画作品中,不仅有符号语言上的线的运动与形式美,面的冲击与意境美感,同时还把东方艺术美学元素在画面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赵无极的抽象绘画及其符号语言赵无极(Zao Wou-ki),于1921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中父亲、叔父等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他的父亲经常会向子女解释一些绘画作品的美学及技巧、优劣观点等,也激发起赵无极从小想成为画家的抱负理想。
童年的赵无极在江苏南通度过,14岁时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学画,当时的首任校长是留法归来的林风眠,林风眠先生一向倡导开放的艺术态度,并总是以实际行动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这些思想对赵无极有很大的影响。
1948年赵无极赴法国留学,在1964年加入法国籍。
出国之前和刚到法国之初,他的绘画以具象画为主,自50年代之后,赵无极的绘画风格转入抽象,他的绘画作品主要以抽象符号语言形式表现,使其浮动于虚无的空间与变幻的色彩之中。
在艺术生涯创作后期的绘画作品中,抽象符号语言逐渐解散、消失,其作品画面被更为自由的笔触和大片的色彩所替代,俨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艺术风格,亦成为东、西方人们眼中成功的视觉艺术经验的典范。
蒙德里安与赵无极画面中的点、线、面比较

Vol.41/No.18/Westleather 蒙德里安与赵无极画面中的点、线、面比较苟鹤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艺术并非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这些被视为正统的自足的创作种类。
以马蒂斯为代表的抽象派绘画逐渐摆脱传统的具象表现形式,抽象艺术率先摒弃了客观传统的束缚,将表现重心转移到事物自身内部的精神领域。
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属于纯粹的西方抽象艺术先锋。
赵无极所表现的抽象绘画当中,既体现了西方油画的色彩魅力和画面构成,也将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神韵、笔触变化、和韵律呈现了出来。
而点、线、面作为基本的绘画要素,在现代艺术当中广泛渗透。
本文通过对蒙德里安与赵无极的作品对比,更加深入的探索并分析点、线、面对画面构成的关系。
关键词:抽象绘画;现代艺术;点线面;画面构成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8-0123-021抽象艺术的产生抽象艺术的诞生,意味着西方前卫艺术家们逐渐失去了对文艺复兴时期所确立的具象写实体系的推崇,逐渐的吸收新的艺术形式,不断的与传统发生激烈碰撞,但这些激进的抽象派艺术家们也形成了全新的美学观念,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抽象”作为一种新的创作原则强调从常规的观念转移,彻底突破和粉碎了传统绘画的界限,抽象艺术在不受客观自然约束的前提下,转而关注艺术内部自身的精神性要素,从而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广阔的天地,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蒂斯的作品受高更的影响,画面中包含由线条闭合起来的色彩平面,形体之间相对比例没有任何精确的信息表明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其代表作之一《阿维尼翁少女》采取了生硬、坚固的线条,也成为了立体主义开始的先兆。
后来的艺术家们对作品主题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表达意图加以强调,如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
核心的共识是:决定逐渐消灭主题。
近年来的绘画创作中各种形态的线形笔触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赵无极与康定斯基抽象艺术比较研究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赵无极与康定斯基抽象艺术比较研究□王斯福摘要:从文艺复兴至今,美术作晶风格多样,有古典写实、传统写意、印象主义、照相写实、装饰绘画等。
如今,具象写实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抽象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想更好地了解抽象绘画作晶,首先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抽象艺术的相关理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要详细解读抽象绘画大师的作晶。
该文对现代抽象主义画家赵无极与热抽象流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两位大师的作晶进行比较研究。
赵无极与康定斯基的作品都采取了抽象表现形式,并且强调情感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因而存在一定的共性。
通过对他们作話的分析,可以发现两者由于对时空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在空间表现上存在差异:赵无极的抽象艺术具有诗化的特点,而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具有音乐化的特点。
关键词:抽象画绘画语言比较研究如今,艺术种类繁多,各个艺术门类各有千秋,艺术比较成为当前热门的艺术话题。
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比较,还是技术层面的比较,都应该建立在对文化思想的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
在进行绘画比较研究时,应关注抽象绘画,这是因为抽象绘画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依赖,更加强调对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本身的关注、思想感情的深层次表达。
抽象主义或抽象艺术指一种非客观的、非再现的、非描绘的艺术,即经抽象的点、线、面、色块等组成的无具体形象的艺术。
要想理解抽象绘画作品,必须了解中西方艺术史。
每个时期、每个流派都追求自己的艺术理念,只有先学习前人的艺术观,才能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注入新鲜血液打下基础。
20世纪初,抽象画家以极大的勇气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
抽象绘画不是乱涂乱画,其中拥有一定的构成规律和审美观念,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不是无中生有。
因为抽象绘画的创作也是以现实的客观事物为基础,作品中看似没有具体形象出现,但仔细品味抽象作品时,往往会联想到某种事物。
抽象绘画语言引起了许多画家的好奇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获抽象绘画灵感,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画布上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
作者:杨杰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5期
摘要:中国油画与欧洲油画相比发展历史尚短,前后大概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真正在世界有影响的华人画家并不多,赵无极便是其中之一。
赵无极作为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其色彩有很高的造诣。
他巧妙地运用西方现代形式美的精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用色大胆,色彩变化莫测,笔触充满了节奏和韵律,为现代油画发展增添了闪光的一笔。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色调多变、色彩飘逸抒情、意境深远、神秘且耐人寻味。
研究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无疑是对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学习。
基于此,本文以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为例,对赵无极作品中的色彩进行分析。
关键词:赵无极油画;色彩;分析
0 引言
色彩本无国界,但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对色相的认知及意义不同。
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审美理念存在着差异,不同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不同。
著名的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说:“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
归而言之,透过色彩,我们看到许多色彩外的东西,色彩在油画中的意义各异,每一种色彩都是一种意义的表现。
1 作品中色彩的基本认识
色彩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有三个要素,分别为色相、纯度和明度。
色彩中的色相就是画面颜色的外在表现。
纯度就是色彩纯正与鲜明的程度,加入过多或过少的其他色素都会影响到色彩纯度。
明度是指色彩明亮的程度。
通过区分不同色彩明度可以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色彩,如我们可以根据色彩明度来分辨橙色和黄色,而相同种类色彩也有不同的明度,如我们可以根据色彩明度来分辨浅绿、墨绿,这两种都是绿色,但颜色却有深浅之分。
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全面地了解色彩就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人们可以根据色彩来想象画面,艺术家更是喜欢用色彩来美化画面。
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人的情绪变化会受色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也可由绘画中的色彩表现出来。
暖色调和冷色调往往产生的感觉差异较大,冷色调在心理上清凉、安静、纯净;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成熟、厚重。
对比色是后印象派画家,包括后来的野兽派画家们都喜欢用的色彩,但并不是每种“红”搭配那种“绿色”都好看的,这里面有“学问”。
在色环上邻近色搭配和类似色搭配也是常用到的。
2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分析
(1)色彩灵动。
赵无极喜用邻近色搭配和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的作品较少,黑、白、灰也敢大胆运用。
色彩充满灵性,大面积的钴蓝或者玫瑰红配上黑、白、好看至极。
有时喜用纯色,有时又灰到极致。
赵无极擅长画油画,他一生都致力于油画。
在其后期的油画作品里,许多作品都具有明显的色彩层次感,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明暗的变化,实现了色彩和色调的统一。
[1]色彩空间不单是黑白的结合,而是有着色彩的明度和冷暖变化。
他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色彩是受马蒂斯的影响。
这里就只讲现代画家,最主要的还是塞尚、马蒂斯,据我个人看来,他们是极为严肃的艺术家,深深地影响了我。
特别是在我看到马蒂斯写的经验总结后,我受益匪浅,甚至把它当作圣经来看待。
我非常崇拜马蒂斯并非常关注其作品。
野兽派令我吃惊!它将色彩处理的精妙绝伦,颜色纯洁,给人一种粗野、强烈的感觉。
现在,我专注于作画,注重色彩的具体需要和瞬间的灵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可以看到许多,也可以什么都看不到,画面非常简单凝练,这要归功于马蒂斯的作品《窗》,它给了很大的启示。
(2)魔幻虚无的色彩空间。
赵无极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空间,他不喜欢将光线自身的属性赋给色彩,而是用光来表现色彩的变化。
赵无极的油画实现了色感和光感的统一,将色彩纯洁的性质还原。
从其作品的色彩表现,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色彩空间是虚幻的,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其作品中,颜色是一种辐射的光,对画面空间进行美化。
赵无极的油画与西方传统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的色彩空间是虚幻的,后者则强调运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真实空间。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可以表现出空间的精神意义。
[2]它可以拓展画面的颜色,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画面中的色彩形式也各异,与西方抽象油画的相比,更为洒脱、大气。
这种油画中的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体现了抽象油画的差异性,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3)色彩“知黑守白”。
赵无极的油画色彩“知黑守白”。
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画用了大量的红色作背景,渲染了一种独特的气氛,达到空白环境的转换效果,空间极为幽暗,在这个巨大空间的左下角,我们可以看到白色亮光,这种画面意境空灵又神秘。
[3]画面中颜色的处理精巧绝伦,画面协调极为恰当,色彩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完整。
它们和空白共同作用,营造出了空灵和神秘的画面空间。
因此,虽然画面颜色变化多端,但是空白所传达出的虚幻空间和空间的表达却是一样的。
从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空间处理中,我们可以知道他赋予了油画传统的虚幻空间。
虽然赵无极没有用空白的形式来表现空白空间,但是根据其画面的颜色变化,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表现的是空灵和神秘的空白环境。
(4)创造性。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富有浓厚的传统绘画艺术气息,酷似中国的水墨大写意。
但它又不是简单地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来表现其艺术效果,也不是单纯地复制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符号,更不是西方绘画空间形式的简单相加,也没有把它当成是炫耀东方艺术的工具,而是融合两者的精华以及自己的想象。
[4]简而言之,这就是创造性地吸收。
它以与众不同的绘画空间语言来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使其作品在世界画坛中享有很高的赞誉,体现其独特的个人风格。
(5)借古喻今。
赵无极的抽象油画作品的形式各异,有着深邃的内涵,其形式和内涵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色,抽象油画就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结果。
[5]赵无极在研究西方现代美学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古代美学,以新的视点和角度来发扬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
正是因为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才发现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美学传统,并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自我,挖掘古老的东方美学文化。
他以一个华人敏感、含蓄,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精髓,创造出了当代抽象油画另一独特的形式。
3 结语
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受到了野兽派及现代艺术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其价值贵在中西合璧,容易引起东方人的共鸣,也得到了世界画坛的肯定。
本文所介绍的赵无极油画,其作品的色彩灵动,魔幻虚无的色彩空间以及色彩“知黑守白”等都是赵无极油画中的色彩的具体体现。
因此,他以一个东方人智慧,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精髓和西方现代派的精神,创造了东方艺术的神话。
参考文献:
[1]常永旗.油画中的色彩[J].艺术理论,2012,47(10):
[2]陈伊.领悟风景油画中笔触的魅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10):
[3]宋涛.论油画中的情感色彩表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6(09):
[4]李艳霞.色彩和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0,54(19):。